这些斑驳低矮的土墙,承载着一段英勇抗日阻击战
作者:张峰  来源:名城早报  更新时间:2023-08-21
名城早报记者  张峰

  在山东省阳信县流坡坞镇北街村,至今还残存着一段被风雨侵蚀的低矮土墙。土墙上长满了树木杂草,如若不仔细看,和废弃的宅基地没什么两样。而旁边竖立的一座文保碑,则预示着这段土墙的特殊身份。


(文保碑)

  北街村村民张桂香介绍,这些土墙原本有数米高,相当于以前的城墙,起到保卫村子的作用,多年来受风雨侵蚀,越来越矮。关于这里发生的那段战斗历史,她也是从老人那里听来的,只有零零散散的一些回忆。

  根据历史档案记载,1937年7月7日,日军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事变,发起全面侵华战争,很快天津、河北沦陷,日军迅速南下入侵,山东危在旦夕。津冀沦陷后,日军沿津浦铁路南下,准备经盐山、庆云攻打惠民县城。1937年11月10日,日军经庆云渡过马颊河进入阳信地界,在流坡坞以北三四公里的地方扎营。

  10日晚上,在流坡坞乡农学校工作的冯乐进、冯鼎平、薛汉三等人商讨要在流坡坞阻击日军,并策划了阻击计划,安排布置好负极人员与地点,做好了作战计划,只等着日军进入包围圈,痛击敌寇。


(修缮中的纪念馆舍)

  在11月11日清晨,日军400多人由装甲车开路向流坡坞开来,逐步进入了已经埋伏好的伏击圈。冯鼎平带领着150余人由流坡坞乡农自卫队、国民党保安营和阳信警备队组成的部队埋伏在流坡坞村。随着冯鼎平一声令下,枪声齐鸣,仇恨的子弹射向日军。薛汉三带领着洋湖口乡农自卫队的50余人埋伏在张窝头村,见战斗打响,也带领着队员们向日军射击。这一战令日军始料不及,他们并没有想到会在这样一个偏僻的农村遭受伏击,一开始日军陷入了慌乱,随后便开始疯狂地反击,他们动用飞机狂轰滥炸。装甲车也开始对流坡坞北门进行撞击,随后日军进入流坡坞,乡农自卫队队员与乡亲们用土铳、砍刀、长矛等武器与日军缠斗,历时半个多小时后最终因寡不敌众,被迫转移。在这一仗中,双方实力悬殊,日军有飞机、装甲车还有清一色的日式装备,而我方仅有十几支武汉造步枪和土炮、土铳、砍刀。长矛等工具。但是当地人民英勇不畏,敢于同日军厮杀搏斗,打出了不畏强敌的气节,也震慑了日军。


(残存的战斗阵地)

  在同志们转移后,日军冲进流坡坞,开始烧杀抢掠,最终将未来得及转移的群众40余人杀害,由于这一次在流坡坞受挫,日军并未敢在流坡坞停留,继续南下。

  同志们转移到八里泊的集结地点后,召开了紧急会议,时任我党冀鲁边区宣传部长的赵明新同志也参加了会议,对下一步抗日工作和游击战争作了部署。

  虽然流坡坞阻击战最终以失败告终,但这是我们共产党在山东领导的第一次与日军的作战,在双方实力如此悬殊的情况下,我们给日军以迎头痛击,打出了民族气节,激发了民众抗击日寇的信心与决心,为未来对日作战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是我们不能忘却的一段斗争历史。

责任编辑:程凯

欢迎提供新闻线索(V:mingchengzaobao)

版权声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 8629 6259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696号 蒙ICP备160010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