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专业毕业、硕士就读于中山大学、裸考通过英语专业八级考试、曾在英语培训机构任教……当这些光鲜标签与“失业后开摩的”联系在一起,不少网络围观者都深感惋惜,甚至觉得当事人“浪费学历”。然而,身处舆论漩涡之中的当事人接受媒体采访时的态度却很豁达,“跑摩的只是暂时过渡……并不认为自己跑摩的就是浪费学历,如果什么都不干在家待着,才是真正的浪费学历”。
人生浮浮沉沉,能屈能伸是一种可贵的品质。相较于那些遇到挫折就意志消沉、选择“躺平”的人,这位乐观的摩的司机,确实值得点赞。“幸福不会从天降,美好生活靠劳动创造。”靠自己双手赚钱养家,靠诚实劳动创造美好生活,这样的选择不仅不是浪费,而且更显人生态度的积极。
这件事引发的舆情中,真正值得思考的是,一些人对“名校硕士失业开摩的”的热议与不理解,折射出对于学历、职业的刻板成见,“什么人只能干什么工作”的僵化观念根深蒂固。
从人力资源配置效益最大化角度看,“专业对口”当然有道理,“用非所学”是否合理当然值得探讨,但是,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日益普及,人们的择业方向也越来越多元,“跨界”就业越来越普遍,也越来越正常。在这方面,颇有说服力的案例是,当年轰动全国的北大中文系毕业生陆步轩,择业时没有被传统观念束缚,通过卖猪肉一样实现了人生价值。
不管是自称“暂时性过渡”的硕士摩的,还是此前的“深圳中学教师面试者超一半是博士”,全社会在看待学历、择业等问题时,希望能有更多平常心,让“名校硕士开摩的”“博士当中学老师”不再成为“新闻”。
责任编辑:张淇贺
版权声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 8629 6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