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改革双管齐下:一手抓“双减”,一手抓职业教育
更新时间:2021-11-08
今年以来,国内教育改革不仅是社会关注的热点,其改革力度和影响范围也前所未有。
在普通教育领域,3月,北京海淀区、昌平区等多区教委整顿教培行业,上海则规定大幅压缩重点中学自主招生比例;7月,中央正式发布“双减”政策,掀起了更大一轮教培行业整顿风暴;8月份以后,深圳、北京等城市纷纷宣布将推出教师全面轮岗制度,打破“名校壁垒”和“学区壁垒”。
在职业教育领域,4月上旬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指出,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六个月后的10月12日,中央发布《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大力提升中等职业教育办学质量,优化布局结构等。
2021年,江苏连云港推进教育改革与创新,鼓励学校开展多彩课外活动图源:视觉中国
普通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是中国现行教育体系的三大组成部分。如今,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领域的改革正在稳步推进。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陈先哲撰文指出,教育改革不再是小修小补的局部性改革,而是具有政策组合拳攻势的系统性改革。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依托于双减政策和发展职业教育,国内教育改革已初见成效。同时,他也指出,真正实现教育公平,还需要些时间。
普通教育破除“鸡娃”怪圈
近年来,普通教育的过渡竞争甚至内卷,让“鸡娃”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在唯分数论的指挥棒下,很多学生在小学和初中阶段,就被父母“打鸡血”,不得不接受大量刷题、高强度长时间训练的折磨,感受不到学习的乐趣。
校外培训机构更是借机贩卖焦虑,“您来我们培养你孩子,您不来我们培养你孩子的竞争对手”一度成为教培行业热衷的营销用语。
为改变这种社会现象,今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一方面,减少校内作业量,减轻学生负担;另一方面,减少校外培训负担,从严治理校外培训机构,改革力度可谓前所未有。
减轻校内作业量,减轻校外培训负担图源:视觉中国
事实上,在“双减”出台前后,一场整顿风暴就已经席卷教培行业,北京、广州等大城市首当其冲。5月,广州发布通知,要求培训机构不得一次性收取超过3个月的培训费用;8月,北京宣布落实将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校外培训收费纳入政府指导价管理的要求,坚决遏制过高收费和过度逐利行为……
“‘双减’政策的本质,就是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扭转‘唯分数’‘唯升学’等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让学生能够健康、全面地成长发展。”储朝晖告诉时代周报记者。
不过,储朝晖认为,仅仅对校外培训机构进行整治,在一定程度上确实能缓解培训负担过重的问题,但对教育公平的改革影响有限。“要真正地解决公平问题,关键在于提高学校教育的效能,均衡所有学校之间的教学水平,整体地提升教育质量。”
为打破“名校壁垒”和“学区壁垒”,双减政策发布后,推动教育资源均衡分配的教师轮岗制度率先在一线城市开展。
7月31日,《深圳经济特区社会建设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发布,明确提出推行大学区招生和办学管理模式,建立义务教育学校教师交流制度;8月25日,北京召开教育“双减”工作新闻发布会,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李奕在会上介绍,新的学期,北京将大面积、大比例推进干部教师的轮岗,干部教师的交流要以最基本的教育周期为单位。
对此,储朝晖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双减’的深层次理解,实际上涉及到学校之间的均衡。包括各个地方的教师轮岗、校长轮岗,就是要为所有的学生创造平等机会。”
职业教育前途广阔
作为教育的三大子体系之一,今年以来,职业教育发展方面“大动作”不断。
6月10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对职业教育法修订草案规定,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职业教育以促进就业为导向,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等。
我国拟立法规定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同等重要图源:视觉中国
10月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指出,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
发展职业教育的意义重大。据教育部、人社部、工信部联合发布的《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显示,制造业十大重点领域2020年的人才缺口将超过1900万人,2025年这个数字将接近3000万人。
储朝晖认为,发展职业教育是顺应国家和社会的发展需要。“职业教育法修订草案是希望社会像重视普通教育那样重视职业教育,有助于破解社会上对职业教育的偏见。从教育公平角度看,过去我们曾经对职业教育实施了一些补贴政策,有利于相对贫困的学生获得工作机会。”
2021年5月21日,2021年全国职教周和技能大赛正在济南如火如荼地进行图源:视觉中国
不过,储朝晖认为,现在职业教育发展遇到了一些问题。“对于职业教育,政府和民间的看法有差距。政府很重视职业教育,但民间依然对普通教育很看好,而觉得孩子进职业学校似乎‘没有面子’。”
《中国青年报》教育科学部近期调查显示,有六成多的受访职校生表示不愿意做“蓝领”,只有三成多的受访职校生毕业后会选择电工、焊工等实体经济岗位。
此外,据储朝晖观察,一些职业学校,因为体制原因,校长由行政任命,经费由财政支付,在此背景下,没有积极性和企业打交道,培养的学生难以适应企业需求。
储朝晖认为,未来发展职业教育,首先要从改变职业教育在国人心中的形象入手,“职、普同等地位”不能只存在于口号和法律条文里;其次,投入充足的教育经费,职业教育要与市场亲和,依法保障其市场的主体权利。 责任编辑:陈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