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必须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在大中小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开设思政课非常必要,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
当前,思政课建设整体上进入质量提升和内涵发展的新阶段。前不久,教育部等10部门印发《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旨在以“大思政课”建设为抓手,持续推动思政课和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发展。从思政课到“大思政课”,一字之别,体现了办好思政课的理念再更新、视野再开阔、格局再拓展。这就要求坚持开门办思政课,强化问题意识、突出实践导向,同时也要推动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推动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
“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目前,一些地方和学校对思政课建设的重视程度还不够,开门办思政课、调动各种社会资源的意识和能力还不够强,有的学校教师数量不足、质量不高,课程思政存在“硬融入”“表面化”等现象。面对这样的实际,“大思政课”是破解当前思政课建设突出问题的有效路径。应当力求在破解难题、推动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的过程中,进一步增强针对性、提升有效性,实现入脑入心。
讲好用好新时代“大思政课”,需要大格局。办好思政课,要放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来看待,要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来对待。同时,思政课教学是一项非常有创造性的工作,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必须注重方式方法,努力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还要结合青少年身心特点、顺应技术发展趋势,主动运用新媒体新技术,增强课程的时代感和吸引力。
“大思政课”之大,大在是一门社会大课、一项系统工程,要求善用“大”的资源、汇聚“大”的合力。一方面,组织开展多样化的实践教学,把思政课堂搬到更多现实场景中,让学生在实践中认识社会、锤炼意志、积累经验,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融入人生选择和现实行动,为青少年构筑精神基石、夯实人生根基。另一方面,拓展工作格局,整合多方资源,扩展课堂半径,形成覆盖课堂、校园、社会,“点线面”一体的思政大课堂,汇聚全社会育人合力,在潜移默化、润物无声中形成启智润心的育人整体氛围。
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必须打造更多高水平思政“金课”,必须善用“大思政课”。凝聚众智、久久为功,充分调动全社会力量和资源,建设“大课堂”、搭建“大平台”、建好“大师资”,我们完全有信心有能力把思政课办得越来越好,教育引导学生坚定“四个自信”,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责任编辑:延菁菁
版权声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 8629 6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