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精准教研 提升教育教学水平
 来源:澎湃新闻  更新时间:2021-08-20
  精准教研提升教育教学水平

  ——内蒙古自治区推行使用国家统编教材全面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教学工作成效纪实之二

  “经过线上线下不间断、全方位的教研、培训,教师们思想站位不断提升,教学水平持续增强。他们越来越敢于展示自己,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尤其在‘示范性种子教师’培训过程中,一些教师与授课的知名专家学者探讨了自己的观点,形成了自己的教学设计,这说明教师们的能力水平向前迈进了一大步,有了更强的独立思考能力。”8月13日,组织完又一轮全区民族语言授课学校统编教材新入职教师线上培训后,自治区教研室办公室主任刘恒欣慰地说。

  “除了大规模成体系的培训外,去年以来,自治区教研室紧紧围绕三科课堂教学重点难点问题,深入基层一线学校,与三科教师面对面交流研讨,帮助教师进一步熟悉掌握课标、熟悉把握教材,同时改进教学方法,保证课堂的教学质量、效果能够更好。”自治区教研室副主任赵斌说。

  课堂教学是推行使用国家统编教材工作的核心和关键,自上而下的教研指导是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水平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

  今年4月底,自治区下发通知,提出建立常态化教研包联机制,组建起自治区、盟市、旗县三级优秀教师教研团队,按每校每科3到5人的规模,组织教研员、名优骨干教师建立教研指导团队,按每月不少于1次,对民族语言授课学校开展驻校指导。以鄂尔多斯市为例,该市选聘全市优秀中小学教师、教研员和部分名师工作室成员,成立4个指导组,深入民族语言授课学校开展定点帮扶指导,目前教研活动已覆盖全市所有民族语言授课中小学。

  为推动教研活动扎实有效开展,自治区教研室创新教研方式,常态化开展网络教研活动,组织跨区域、跨学校教研培训活动,交流先进教学理念和有效教学方法,分享优质教学资源,促进三科教学深度研究和难点问题精准解决。今年春季学期,各地教研部门利用教研网络平台,组织全区430所民族语言授课中小学三科教师参与教材解读、协助备课、教辅培训等在线教研活动,并组织征集优秀课例在网上持续展播。

  上学期,自治区教研室组织由教研员、骨干教师和三科“示范性种子教师”代表组成调研团队,开展了4次大规模的入校调研培训指导工作,足迹遍布全区12个盟市。调研指导团队深入旗县基层学校,通过随堂听课、集体备课、讲示范课、举办讲座等形式,调研指导学校三科教学工作。

  赤峰市教育教学研究中心朱明威作为首批调研工作的第三小组成员,随调研组于3月末赴锡林郭勒盟,在二连浩特市蒙古族小学和阿巴嘎旗蒙古族实验小学进行了调研。他说:“通过调研我们发现,学校领导和教师都能够正确理解和大力支持民族地区使用国家统编教材,学校在通过各种方式谋求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教师也能虚心求教、潜心教研,提升自身业务素养。”

  包头市第四十八中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王利仙随自治区教研室调研了达茂旗蒙古族学校,她说:“现在的课堂教学效果让我感受到了教学理念的更新,看到了教学手段的改变。在教师们的积极鼓励引导下,课堂上学生们乐于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交流,书写也越来越规范,个别不会的字词学生们会细心地用拼音标注。”

  教师教得好,学生才能学得好。通辽市扎鲁特旗蒙古族第二中学学生王海燕说:“课堂上老师们讲得很细致,我们的学习资源也很丰富,感觉学起来不吃劲,进度完全能跟得上。”

  “啊,朋友!黄河以它英雄的气魄,出现在亚洲的原野;它表现出我们民族的精神:伟大而又坚强……”兴安盟科右中旗巴彦呼舒第六中学七年级学生张永亮、谭米多声情并茂、抑扬顿挫地朗诵课文《黄河颂》,这是她们参加全区民族语言授课中小学语文统编教材“我们一起阅读吧”活动的参赛作品,标准的发音、充沛的感情深深打动了专家评审,她们被评为“阅读之星”。

  日前,由自治区教研室组织开展的全区民族语言授课中小学语文统编教材“我们一起阅读吧”活动顺利结束,各地师生积极参与,共收到学生作品6350件。经过专家认真评审,“阅读之星”2711名、“阅读之星指导教师”186名、“阅读之星优秀集体”21个脱颖而出。“活动是为了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提升语文素养,从活动收集到的作品来看,部分学生的阅读朗诵水平还是挺高的。”赵斌说。

  为了提升自己的听说读写能力,增加知识储备,暑假里,满洲里市第十二学校学生包斯远坚持每天阅读各类课外书籍,做阅读笔记,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和少数民族语言背诵古诗词,预习新学期的课程,为开学做准备。此外,他还坚持学习传统文化、练习书法,做了关于国庆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的手抄报。

  “经过一年的统编教材学习,孩子接受能力越来越强,对拼音、生字的认知和喜爱程度都有所增加,再加上老师教学过程中对兴趣点的激发,孩子对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兴趣很大,各方面能力都得到了提升。”呼和浩特市蒙古族学校一年级学生澈乐格尔的家长诺敏说。

责任编辑:张淇贺

版权声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 8629 6259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696号 蒙ICP备160010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