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湖北设立3个省级研究基地
更新时间:2021-08-23

近日,湖北省民宗委与武汉大学中国发展战略与规划研究院、湖北大学、三峡大学签署协议,合作共建省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

研究基地借助驻鄂高校在学科、人才、科研等方面的优势,围绕民族领域理论和实践中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有计划地开展民族政策、民族理论等方面研究,为服务党委政府提供参考。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大现实问题,对现行民族政策法规进行梳理,提出“立改废”建议。对民族地区经济发展重大问题提供战略咨询,提出政策建议。

省民宗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依托研究基地,制定民族干部培养培训计划,提升民族干部人才队伍的能力素质。同时,对标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贯穿高校教育教学体系,纳入课程教学、科研训练、社会实践等人才培养方案,为高校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树立示范。

“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系统探讨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方案,不断创新少数民族预科教育教学模式,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深度融合,打造一批‘课程思政’示范‘金课’。”三峡大学民族学院副院长曹大明说。

“基地针对相关课题的研究,将为科学制定民族政策提供符合历史事实与历史逻辑的依据,也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巩固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提供史鉴和启示。”湖北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余卫东说。

湖北是全国8个既有自治州又有自治县、还有民族乡的省份之一。长期以来,多元民族文化在这里碰撞交融,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多元一体格局。

“唯有相互支持、相互帮助,才能实现共同发展、共同繁荣。”武汉大学中国发展战略与规划研究院副院长王泉建议,可立足全省“一州两县”产、城、人的独特属性,围绕民族地区国土空间格局规划、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城乡治理和生态价值实现等领域,提出民族地区空间结构梳理、区域特色发展、核心节点建设的策略,为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提供规划指引和空间保障。

根据合作共建协议,研究基地实行“竞争入选、定期评估、优胜劣汰”的动态管理机制,每轮运行周期三年。合作期间,校地双方加强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团队共建,力争通过三年时间,建设成为湖北民族工作研究领域理论创新、特色鲜明、成效显著的科研基地,为地方及国家民族团结进步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智力支撑。(许旷、李智)

责任编辑:张淇贺

版权声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 8629 6259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696号 蒙ICP备160010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