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各地举行活动纪念抗美援朝战争胜利70周年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今天(7月27日),各地举行多种形式的活动纪念抗美援朝战争胜利70周年。



    今天,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举行祭英烈仪式,人们向烈士纪念碑敬献花篮,缅怀为国捐躯的英雄们。

    今天,来自贵州、湖南、四川、浙江等地的20多名烈士亲属,在黑龙江鸡西梨树区革命烈士陵园,肃立、默哀。近年来,黑龙江省已先后为53位外省籍抗美援朝烈士找到亲人。



    在石家庄的华北军区烈士陵园、在“特级英雄”黄继光的家乡四川德阳中江县、在“特级英雄”杨根思的家乡江苏泰兴市、在“一级英雄”李家发的家乡安徽芜湖南陵县,人们向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牺牲的英雄致敬。

    以史为鉴、吾辈自强。这些天,辽宁丹东的抗美援朝纪念馆每天有上万人前来参观,馆内的2万多件珍贵文物带领人们感受那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胜利与荣光。天津博物馆今天举办的抗美援朝战争专题展,“特等功臣”杨连第的六封家书浓浓的家国情怀让人动容。



    吉林集安的鸭绿江国境铁路大桥是抗美援朝战争期间多个主力部队的过江通道以及后勤供应的大动脉。这两天,不少市民游客来到这里追寻英雄足迹,凝聚奋进力量。



    70年砥砺奋进,军旗如画不变色。在冀中腹地某演训一线、在某海域训练场、在燕山脚下的部队营区,全军各部队通过举行纪念仪式、重温入党誓词等多种形式,引导官兵传承伟大抗美援朝精神,续写强军兴军新篇章。

    2023-07-28
  • 入夏以来全国日调度发电量三创历史新高——全力保障电力安全稳定供应

    保障能源电力安全稳定供应,事关国计民生。入夏以来,受多地持续高温、经济恢复向好等因素影响,社会用电量大幅增长,全国日发电量和用电负荷持续攀升,连创历史新高。能源电力安全保供的复杂艰巨程度明显加大。当前,迎峰度夏进入关键期,能源行业如何加大电力保供、守护“清凉一夏”?

    在7月26日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副秘书长欧鸿表示,今年迎峰度夏保供准备工作做得比较早、比较充分,能源电力保供工作扎实稳妥、措施有力有效。截至目前,全国电力运行平稳有序,居民生活和重点用电需求得到有效保障。总的来看,有信心、有底气、有能力保障迎峰度夏能源电力安全稳定供应。

    据介绍,随着用电高峰期到来,全国日调度发电量三创历史新高,最高达301.71亿千瓦时,较去年峰值高出15.11亿千瓦时;全国最高用电负荷两创历史新高,最高达13.39亿千瓦,较去年峰值高出4950万千瓦。

    “在需求较快增长、水电大幅减发交织叠加的情况下,通过采取综合措施,保障了全国电力安全稳定供应。”欧鸿介绍,在煤炭方面,今年以来,煤炭产量稳步增长,进口增加较快,煤炭供需总体平衡。电煤中长期合同签订充足,履约率高,统调电厂存煤处于历史高位。截至目前,全国统调电厂存煤1.98亿吨,较去年同期增加2300万吨以上,可用近26天。天然气生产、进口均保持平稳增长,有效保障了民生和工商业用气需要。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天然气表观消费量1949亿立方米,同比增长6.7%。入夏以来,单日最高发电用气超过2.5亿立方米,有力支撑了气电顶峰出力。

    迎峰度夏作为能源电力保供的重点,从4月份开始,国家发展改革委就会同煤电油气运保障工作部际协调机制各成员单位,提前谋划各项保供工作,组织逐省制定迎峰度夏电力保供方案,提升电煤库存和稳定煤电出力,提前制定跨省跨区电力调度保供预案,组织制定电力负荷管理预案。大力推进发电装机能力建设,截至6月底,全国发电装机容量约27.1亿千瓦,其中上半年新增发电装机1.41亿千瓦。

    除了增加供给能力外,释放需求侧调节潜力,也是缓解用电高峰压力的重要手段。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运行调节局负责人关鹏表示,今年以来,国家发改委会同有关方面组织修订《电力需求侧管理办法》,将加快推动印发。下一步,要加大需求侧资源开发利用力度,鼓励各类经营主体积极参与市场化需求响应,通过自主降低用电负荷来获取相应收益。完善需求响应激励政策和市场机制,进一步完善电价政策和市场机制,引导电力用户优化用电方式,主动削峰填谷,持续推动全社会节约用电。

    今年以来,我国高温天气多发,预计后期高温热浪灾害风险仍偏高,将拉动用电需求快速增长,对能源电力保供提出更高要求。国家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全力以赴保障电力安全稳定供应,千方百计做好一次燃料供应。同时多措并举推动电源应发尽发,用足全网资源,提升余缺互济水平。做好极端情况下的应对准备,坚持底线思维,指导地方和企业做好应急预案,牢牢守住民生和重点用电底线。(记者崔浩)

    2023-07-27
  • 为建设美好香港 实现民族复兴贡献力量——习近平给香港培侨中学学生的回信引发热烈反响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习近平主席24日给香港培侨中学高一年级全体学生回信,对他们予以亲切勉励。香港培侨中学师生表示,收到习主席的回信深受鼓舞,他们将不负习主席的期望,坚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融入国家发展,为建设美好香港,实现民族复兴贡献力量。

    近日,香港培侨中学高一年级全体学生致信习近平主席,汇报参与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归国安葬仪式、与“天宫”航天员互动等学校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的心得体会,表达赓续爱国爱港精神、为国家强盛和香港繁荣贡献力量的决心。

    收到习主席的回信后,学生们非常激动,他们说习主席的这份礼物非常珍贵,他们将继续保持热诚之心,努力增长才干,成为立足香港、胸怀祖国、拥有广阔视野的新时代青年。

    创办于1946年的培侨中学是新中国成立后首批升起五星红旗的香港学校之一,建校以来培养了大批爱国爱港人才。香港各界人士表示,回信让培侨中学的师生们以及全港学校都感受到习近平主席的关怀和勉励,引导香港青年深入了解国家的历史和现实国情,将爱国爱港精神化作行动,薪火相传。

    2023-07-27
  • (成都大运会)成都洋溢浓厚“大运氛围”

    中新社成都7月25日电(记者岳依桐)“我抢到了跳水比赛的票,超级期待去看运动员们上演‘水花消失术’!”25日,距成都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简称成都大运会)开幕还有3天,“00后”成都市民张琮杨已经迫不及待地想“穿越”到比赛现场。

    成都大运会将于7月28日至8月8日举行,本届赛事是中国大陆第三次举办大运会,也是中国西部第一次举办世界性综合运动会。筹办赛事以来,东道主成都不断打出“办赛、营城、兴业、惠民”的“组合拳”,整座城市“大运氛围”日渐浓厚。

    自7月22日开村以来,成都大运会运动员村已经迎来近百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团入住,美食荟萃的运动员餐厅、设施齐全的健身中心、舒适的居住环境让新“村民”们对成都印象很好。“这里的食物很美味,城市也很漂亮,成都让我印象太深刻了。我特别开心能来这里了解中国、感受文化。”巴西代表团成员阿曼达·迪尼兹如是说。



    7月22日,成都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运动员村正式开村,并为首支入住的代表团——中国大学生体育代表团举行了欢迎仪式。图为成都大运会中国大学生艺术体操队队员在欢迎仪式现场拍照留念。中新社记者安源摄

    成都大运会49个赛事场馆全部达到国际比赛标准,静待运动健儿们前来逐梦。以成都凤凰山体育公园冰篮球馆为例,该场馆最快3小时就能完成“冰篮转换”,从篮球场切换到冰球场,实现场馆多元利用。“依靠智慧系统,我们能实时感知、随时掌握场馆相关情况,能耗也可降低约15%。”场馆设施设备保障主管魏天佑介绍道。

    目前,成都大运会两万名赛会志愿者“小青椒”已全面上岗,进入服务状态。经过培训,在柔道场馆中心担任代表团服务助理的香港志愿者胡宝琴已经可以熟练地开展志愿服务工作。在她看来,这份经历不仅能够提升个人能力,也是向全球运动员及观众展示中国大学生风采的机会。

    在赛场之外,丰富多样的大运会主题元素装点成都街头,宣传海报随处可见、户外大屏滚动播放主题宣传视频、街道设置特色互动点位……整座城市洋溢着浓厚的“大运氛围”。社交媒体上,市民和游客更是积极分享带着成都大运会吉祥物“蓉宝”打卡各个景点的内容。



    7月20日,四川成都,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官方特许商品零售店内,能够演示“川剧变脸”的吉祥物“蓉宝”手办被放在显要位置展示。中新社记者杨可佳摄

    与此同时,作为“大运会盲盒”附送的礼物之一,《大运英语100句》正在成都市民中掀起一波英语学习热。“准备给外国朋友推荐‘hotpot(火锅)’和‘giantpanda’(大熊猫)。”退休工程师吴月香笑言,“虽然英语有点‘烫嘴’,但我也会尽全力展现成都人的热情好客。”

    实际上,在筹办大运会的过程中,成都也为市民送上了系列惠民“大礼包”。去年,成都就印发《成都大运会共建共享惠民行动方案》,全面开展“场馆惠民、体育惠民、文化惠民、环境惠民”活动。

    举例而言,近年来成都着力构建完善“15分钟健身圈”,今年还将继续利用公园绿地、城市“金角银边”打造50个体育消费新场景、100个社区运动角和200个天府绿道健身新空间,符合开放条件的大运会场馆也将持续向市民免费、低收费开放。体育运动愈发融入成都人的生活,“全民健身”不断升温。

    今年3月,成都还启动“乐动蓉城”主题活动,在该主题框架下广泛开展歌、舞、剧、展等系列惠民活动,掀起“艺起迎大运”热潮。成都市民汪蕊告诉记者,女儿在暑假期间已经参加了3场社区开展的非遗展演活动,萌生了对剪纸的兴趣。“这些活动给我们一家带来很多欢乐,我感觉因为大运会,成都更‘安逸’了。”(完)

    2023-07-26
  • “七下八上”关键期,如何做好防汛工作?

    当前全国已进入“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今年主汛期防汛抗旱形势如何?各部门有哪些应对举措?如何下好防汛抗旱“先手棋”?应急管理部副部长、水利部副部长王道席,国家消防救援局副局长罗永强等25日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就防汛抗旱热点话题进行了回应。

    主汛期防汛抗旱形势如何?

    针对今年主汛期防汛抗旱形势,国家防总多次组织气象、水利、自然资源等部门进行联合会商研判。“总的来看,主汛期全国的防汛抗旱形势应该说是复杂严峻的。”王道席说。

    王道席进一步解释说,主汛期形势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极端天气事件偏多,预测气候状况是一般到偏差,阶段性强降水、暴雨洪涝、高温热浪等灾害可能较重;洪涝干旱并重,松花江、黑龙江中游、淮河流域沂沭泗、太湖、辽河以及长江下游的部分支流可能发生较大洪水,内蒙古、甘肃等地可能出现阶段性旱情;山洪和地质灾害、中小河流洪水、中小水库度汛以及城市内涝等防汛救灾薄弱环节,需要保持高度警惕。

    气象方面,今年入汛以来,全国降水总体偏少,但是极端性、局地性特点比较突出。中国气象局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负责人王亚伟表示,预计7月底之前,我国降雨带主要位于天津、河北东部、辽宁南部等地。新疆盆地地区、甘肃西部、内蒙古西部高温天气仍将持续,局地气温可能超过40摄氏度。

    此外,预计8月份,我国大部地区气温接近常年同期到偏高,2至3个热带气旋将登陆或影响我国,主要影响我国华东和华南沿海地区。

    在重点防范灾害方面,王亚伟认为,当前要关注强降雨、台风、强对流、高温、干旱等气象灾害以及山洪、泥石流、城市内涝等次生灾害。

    如何下好防汛抗旱“先手棋”?

    提前预防是打好防汛抗旱硬仗的“先手棋”、关键点。

    “针对关键期、重点地区的洪涝灾害防范应对,各地各部门都非常重视提前预防工作。”王道席表示,近年来,各方积累了一些成熟的经验和做法。

    ——立足于“严”,强化防汛责任的落实。严格落实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防汛防台风各项责任,重点夯实基层责任还有包保责任。

    ——立足于“细”,持续推进隐患排查整改。做到汛期不完、排查不停、整改不止。“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要针对极端暴雨可能导致的重大隐患进行再排查、再梳理。

    ——立足于“实”,保障关键措施落实。强化联合会商研判机制,强化直达基层责任人的临灾预警“叫应”机制,特别是深夜发生强降雨期间,既要“叫醒”,还要求要“答应”。

    ——立足于“早”,强化转移抢险救援准备。坚持关口前移,果断提前转移危险区群众,守住不发生人员伤亡的安全底线。

    “防范风险的先手”还来自抢险救援力量建设和救援救灾物资保障。

    “立足于防大汛、抢大险、救大灾,我们不断增强抢险救援队伍和应急物资的保障建设。”王道席介绍,截至目前,已指定中央企业工程应急力量队伍456支共6万余人,航空器80余架;31个省份有126个中央级储备库,储备955.2万件总价值达37.3亿元的中央应急抢险救灾物资。

    各部门有哪些应对举措?

    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是应急救援的主力军和国家队。罗永强介绍,截至7月24日,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在今年入汛以来,已参与处置城市内涝和地质山洪灾害抢险救援行动3483起,共营救遇险被困群众1174人,疏散转移7200余人。

    罗永强表示,今年汛期,国家消防救援局要求重点地区队伍提高战备等级,加强会商研判,前置救援力量,强化调度指挥,确保一旦出现重大汛情险情灾情,能够切实发挥拳头和尖刀作用,将伤亡和损失降到最低。

    面对复杂严峻的防台风形势,应急管理部防汛抗旱司司长陈敏说,国家防总办公室和应急管理部强化台风的预防预备,组织地方修订完善防汛防台风专项预案;密切跟踪台风的发展变化,及时启动或调整防台风的应急响应,派出工作组赴一线;督促台风影响的重点市县及时采取停课、停工、停业、停运、停止户外集体活动“五停”措施。

    在地质和海洋灾害防治方面,自然资源部地质勘查管理司司长于海峰表示,将紧盯县城、学校、医院、交通干线等重点区域,以及旱涝急转、半夜大雨等重点时段。密切关注台风动向和海况变化,加强巡查监管,强化会商研判和预警响应,全力做好海洋灾害应急工作。

    水利部水旱灾害防御司司长姚文广介绍,水利部将科学精准调度以水库、堤防、蓄滞洪区为主要组成的流域防洪工程体系;抓好工程巡查防守和应急处置,病险水库原则上一律空库运行;在确保防洪安全的前提下做好蓄水保水,储备抗旱水源,保障城乡居民和作物时令灌溉用水。

    2023-07-26
  • “大运之城”面面观|成都高新区:科创高地助力“智慧大运”

    新华社成都7月24日电(记者李倩薇)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即将在成都拉开帷幕。作为成都大运会乒乓球赛的举办地,也是成都青年人才、创新型企业集中区域之一,成都高新区正以科技创新助力“智慧大运”“活力大运”。

    “绿色、智慧、活力、共享”是成都大运会的办赛理念。成都市出台的科技赋能大运行动方案提出,重点围绕主场馆、大运村等空间,在场馆建设、赛事保障、数字观赛等方面,实施共计170余项技术产品,覆盖30余个场馆,为办赛、参赛、观赛提供科技支撑。



    成都高新体育中心航拍。(成都高新区党群工作部供图)

    作为本届大运会的乒乓球比赛场馆,成都高新体育中心建筑设计蕴含多种科技元素:外墙墙体采用铝合金材质与三层中空夹胶玻璃搭建而成,具有耐高温、耐腐蚀等特性;可容纳1.3万人的多功能馆,符合众多国际级比赛和展会要求,配有全彩显示屏、节能灯光灯控、空气对流系统等;场馆中心照明系统可通过中央控制系统实现亮度、色温等参数的调节,满足不同比赛的照明需求。



    成都高新体育中心的乒乓球机器人。(成都高新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在成都高新体育中心,一款乒乓球“陪练”机器人将帮助运动员热身训练。这款乒乓球机器人有一双“机械手”,其中一只有状若圆盘的“手掌”,另一只上面安装着球拍,发球时可以做出十分精准的拉、削、搓、推等动作。

    成都大运会高新乒乓球场馆中心竞赛组副经理裴原浩说,运动员可以将乒乓球机器人设置为娱乐模式、训练模式、挑战模式、专业模式等不同的对战模式,以满足不同强度的训练需求,“这款机器人在赛后也会用于观众体验及全民健身开放使用。”

    除了场馆建设,本届大运会中,还可以看到成都高新区多家科技企业的技术及产品运用。

    在多个比赛场馆、训练场馆和大运村,都有一款名为“魔镜”的AI智能健身镜。它是一款集成了43英寸高清屏幕、麦克风阵列、光感、体感等技术的智能终端,可以带领运动员跟随镜中教练“沉浸式”进行赛前放松和赛后拉伸。



    成都高新区夜景。(成都高新区党群工作部供图)

    “此次大运会中,成都高新区科技企业积极参与到赛事训练、赛会安全保障、食品安全保障、融合赛事指挥调度保障等应用场景,以科技创新助力大运会高水平办赛。”成都高新区科技创新局科技企业培育处处长朱吉祥说。

    成都高新区自成立以来,就将“科创”基因融入成长血脉,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推动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数字经济等主导产业高质量发展。



    成都高新区交子公园。(成都高新区党群工作部供图)

    2022年,成都高新区地区生产总值3015.8亿元,迈上三千亿台阶;现已汇聚430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吸引134家世界500强企业,累计培育61家上市企业……

    “一个产业社区就是一个公园社区”,在推进产业发展的同时,成都高新区也在着力打造高品质宜居生活区——公园绿地星罗棋布,运动场地功能齐全,体育消费新场景、社区运动角和天府绿道健身新空间不断涌现。乘着大运“东风”,越来越多的青年人在这里追逐梦想、实现梦想。

    2023-07-25
  • 以可操作、能见效的政策措施激发民间投资新活力——聚焦国家发展改革委促进民

    国家发展改革委24日发布《关于进一步抓好抓实促进民间投资工作努力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的通知》,明确4个方面共17项具体措施,推动民间投资高质量发展。

    当前民间投资形势如何?在2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固定资产投资司副司长韩志峰表示,今年以来,民间投资增长确实承受较大压力,要辩证看待民间投资形势。

    “当前民间投资结构持续优化,一些领域民间投资显现了不少亮点。”韩志峰说,今年上半年,除房地产开发以外的民间投资同比增长9.4%,制造业民间投资增长8.4%,特别是清洁能源、电动汽车等领域民间投资比较活跃,基础设施民间投资增长15.6%,呈现出较强的投资信心和投资动力。

    韩志峰表示,同时要认识到,当前民间投资主要面临以下问题:从投资信心看,受需求不足等问题影响,有的企业信心尚未完全恢复;从投资方向看,传统行业增长空间受限,对新兴行业,有的民营企业看不清、把不准发展趋势,投资方向不明;从准入门槛看,有些民营企业参与投资意愿较强的项目,还存在一些不合理门槛限制;从要素获取看,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仍然存在,有的民间投资项目还受到用地、用能等关键要素制约;从投资环境看,网络上有对民营经济、民营企业不够友好的言论,影响了一些企业和地方的积极性;从工作方法看,有的地方在鼓励和促进民间投资时,缺乏创新性思路、市场化办法、改革性举措,存在不会鼓励、不善鼓励等问题。

    针对民间投资面临的问题,通知定位于出实招、办实事、见实效,提出了一系列创新举措:在项目推介上,推出“三清单一平台”,要全面梳理国家重大工程和补短板项目、重点产业链供应链项目、完全使用者付费的特许经营项目等3类项目清单,搭建1个统一的向民间资本推介项目平台;在要素保障上,建立“一库一机制”,要建立全国重点民间投资项目库,充分发挥投贷联动机制作用;在问题反映上,搭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沟通渠道;在工作考核上,做到督导激励统筹推进。

    通知还明确,鼓励民间投资项目发行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进一步拓宽民间投资的投融资渠道。韩志峰说,将鼓励民营企业用好基础设施REITs等创新工具,盘活自身现有的存量资产,优化发展模式,通过盘活存量资产,投向新能源等发展空间较大的行业领域,积极参与盘活国有企业存量资产,努力形成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双赢局面。

    国家发展改革委固定资产投资司司长罗国三表示,为尽快将促进民间投资有关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国家发展改革委把通知起草工作和措施落实工作同步谋划、同步部署、同步推进,部分措施已取得一定工作成效:

    完善融资支持方面,与银行建立投贷联动试点合作机制,正抓紧梳理拟推送给银行的民间投资项目清单,引导银行加大对民间投资的贷款支持力度;

    引导科学决策方面,引导包括民营企业在内的各类企业重视项目可行性研究,正联合全国工商联筹备向民营企业开展的解读讲解活动,更好引导民间投资科学决策;

    开展项目推介方面,制定了搭建向民间资本推介项目平台具体方案,正抓紧完善平台相关功能,拟于近日启用并正式开展民间投资项目推介工作;

    畅通反映渠道方面,已制定了搭建民间投资问题反映和解决渠道的工作方案,线上问题反馈渠道将于近日正式开通,线下将抓紧明确一批定点联系的民营企业,定期开展深度问卷调查。

    罗国三表示,下一步,我们将有针对性地解决民营企业关心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同时将抓紧建立民间投资工作调度评估机制,压实各方工作责任,努力促进民间投资增长回稳向好。

    2023-07-25
  • 中老铁路国际客运开行百日 运送近50国跨境旅客4万余人次

    中新社西双版纳7月23日电(黄远飞卫海林)记者23日从磨憨出入境边防检查站获悉,截至7月22日,中老铁路国际旅客列车开行满百日,该站累计验放来自全球49个国家和地区的出入境旅客41735人次。

    4月13日,中老铁路国际旅客列车正式开行。因其经济、便捷、舒适的特点,成为不少中外人员跨境旅游、学习、经商和文化交流的第一交通选择。同时,因中老铁路时效优于海运、价格优于空运、损耗优于公路的运输特点,该铁路也成为榴莲、山竹等东南亚热带水果跨境运输入境中国的首选。

    据磨憨出入境边防检查站统计,截至7月22日,该站共查验中老铁路国际旅客列车200列次,验放出境旅客19669人次、入境旅客22066人次。

    “自中老铁路开通以来,我们共计为10余家对外贸易企业300余列次货物提供货物通关便利,为200多个旅游团开通专用快捷通道,旅客满意度达99.9%。”磨憨出入境边防检查站铁路口岸执勤专班民警胡钧淇介绍。

    为全面提升口岸通关便利化,磨憨出入境边防检查站先后推出预约通关、集中验放、预查控、专用便捷通道、提前发放《外国人入境卡》、紧急救助等10余项通关便利化举措,极大方便了出入境旅客,旅客边检现场查验时间提升30%以上,列车准点率达100%,一般旅客验放率达100%。(完)

    2023-07-24
  • 中国载人登月火箭主发动机完成飞行任务要求验证

    中新社西安7月23日电(记者张一辰)记者23日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六院(以下简称:航天科技六院)获悉,中国载人登月火箭主发动机在该院凤州试验区试车,取得连续成功。本次试车,验证了火箭飞行任务对发动机的全部要求,为发动机技术状态固化、产品技术基线确立、可靠性提升提供了有力支撑。




    图为试车现场。航天科技六院供图


    该发动机采用先进的液氧煤油作为燃料,由现役长征五号等新一代运载火箭使用的大推力液氧煤油发动机改进迭代而来,推力达到130吨级,将用于中国载人登月所使用的长征十号运载火箭的芯一级和助推器。

    据介绍,航天科技六院研制团队先后攻克了发动机起动关机时序、发动机大范围连续变推力、发动机长寿命高可靠等关键技术难题。此外,发动机试车准备期间,航天科技六院参研参试人员通过数字建模、仿真计算、系统调试等综合手段,对试验各分系统进行了测试验证。试车成功表明,试验区通过优化工作流程,大幅提升了多工位并行试车能力和试验效率。

    此次试车的发动机采用智能化制造理念,应用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核心部件推力室内壁采用新型防护镀层,关键组合件采用自动化焊接技术,大量零组件采用3D打印技术。试车连续成功充分验证了多项新搭载工艺技术的可靠性。

    “今天的发动机试车圆满达到了相关的试验要求,考核了发动机的启动、关机以及高工况与低工况运行的平稳性,相关参数也都全部获得。”航天科技六院165所一室主任周献齐向中新社记者表示,“此次发动机试验完成以后,下半年我们还将进行若干次高空模拟试验,以最终确定该发动机相关的性能和参数。”

    2023年5月29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宣布,中国载人月球探测工程登月阶段任务已启动实施,计划在2030年前实现中国人首次登陆月球。(完)

    2023-07-24
  • 暴雨蓝色预警继续发布:京津冀等地局地有大暴雨

    中新网7月21日电据中央气象台网站消息,中央气象台7月21日6时继续发布暴雨蓝色预警:预计,7月21日8时至22日8时,内蒙古东北部、河北东部、北京、天津、山东西北部、河南东南部、湖北东部、江西北部、四川南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大到暴雨,其中,河北中部、北京东南部、天津南部等地局地有大暴雨(100~130毫米)。上述部分地区伴有短时强降水(最大小时降雨量20~50毫米,局地可超过60毫米),局地有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






    防御指南:







    1、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暴雨准备工作;







    2、学校、幼儿园采取适当措施,保证学生和幼儿安全;







    3、驾驶人员应当注意道路积水和交通阻塞,确保安全;







    4、检查城市、农田、鱼塘排水系统,做好排涝准备。

    2023-07-21
  • 中央重磅文件发布后,这些配套政策将出台

    中新网7月20日电“长期以来,民营经济在稳定增长、促进创新、增加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制度的内在要素,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

    7月20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有关情况。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春临指出,在外部环境日益复杂的大背景下,民营经济为压实经贸“压舱石”做出了巨大贡献。

    持续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

    ——将推出新版市场准入负面清单

    李春临表示,一段时间以来,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发生了一些变化,不少民营企业遇到了一些困难和问题,民营经济发展信心受到了一定的影响,迫切需要完善一批基础制度、出台一批管用举措、推广一批经验做法、更好提振信心,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此前一天,7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对外公布。李春临指出,本次出台的《意见》共提出了八个方面31条举措,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坚定决心。

    李春临介绍,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会同有关部门在现有工作基础上,进一步强化相关工作。

    比如,持续开展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政策措施的清理,对市场准入和退出、强制产业配套或投资、工程建设、招标投标以及政府采购等领域的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整治。推出新版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持续开展违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典型案例的通报。修改完善招标投标公平竞争的制度规则,制定出台《公平竞争审查条例》。力争通过扎实举措,切实为民营经济发展创造更好的环境。



    资料图:汽车生产车间内的工作人员正在组装车辆。中新社记者陈超摄

    提振民营经济的发展信心

    ——将制定印发促进民间投资的政策文件

    “出台《意见》的一个核心目标就是通过有力举措提振民营经济的发展信心。”李春临指出,《意见》就加大对民营经济的支持,营造关心促进民营经济发展良好氛围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的举措。

    李春临表示,围绕《意见》的落实落地,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会同有关方面,于近期推出相关配套政策举措。

    “一是推出促进民营经济发展近期若干举措。二是制定印发促进民间投资的政策文件,聚焦重点领域,健全要素保障机制,充分调动民间投资的积极性。上述两份文件很快将出台。作为《意见》的‘1+N’的配套措施,通过政策措施的集中推出,多措并举,多管齐下,切实推动《意见》落地见效,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他说。

    壮大优质中小企业群体

    ——抓紧研究制定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企业中99%左右是中小微企业,中小微企业是创新的生力军,专精特新企业是创新的排头兵,创新能力足、活力强、领域广、专业深。”

    对此,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徐晓兰介绍,下一步,工业和信息化部将坚持创新引领,着力推动中小微企业创新发展。

    她说,“我们已开展五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工作,‘小巨人’企业规模进一步壮大,质量进一步提升。我们正在抓紧研究制定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持续加大对专精特新企业的支持力度,壮大优质中小企业群体,擦亮专精特新金字招牌。”

    同时,通过揭榜发榜等形式,搭建大企业、高校院所与中小微企业间协同创新平台,实现供给与需求、技术与市场的深度对接,营造“大河有水小河满,小河有水大河满”的良好发展生态。深入开展“三赋”全国行活动,举办“创客中国”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汇聚更多创新资源,赋能中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



    资料图:车间内工作人员进行机器操作。中新社记者李佩珊摄

    推动民营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多措并举提升民营企业创新能力

    “练好内功是企业行稳致远的关键。”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安立佳介绍,全国工商联将持续开展创新型成长型民营企业赋能行动和民营企业科技创新基地创建,推进重点产业链民营企业数据库建设,深化民营企业数字化转型行动,举办民营企业科技创新峰会和民营企业家创新战略研讨班,发布民营企业创新情况报告,举办民营经济标准创新周活动,多措并举提升民营企业创新能力。

    下半年,全国工商联将联合地方政府共同组织一些推进地方经济发展的经贸活动,引导民营企业将企业发展与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深度融合。

    安立佳表示,全国工商联还将以民营企业绿色低碳发展行动为重点,引导民营企业深入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加快向绿色低碳发展转型;积极服务民营企业高质量参与共建“一带一路”,持续推进护航民营企业“走出去”专项行动;继续组织开展“民企高校携手促就业行动”、民营企业光彩行活动,扎实推进“万企兴万村”行动等,引导民营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促进共同富裕。(完)

    2023-07-21
  • 中国发文促民营经济发展壮大 回应四大核心关切

    (经济观察)中国发文促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回应四大核心关切

    中新社北京7月19日电(记者王恩博)《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下称《意见》)19日正式对外公布。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市场与价格研究所副主任、副研究员王丹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表示,此次文件凸显新意,有针对性地回应了民营经济四大核心关切。

    2019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营造更好发展环境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的意见》,提出多项措施支持民营经济。王丹表示,最新发布的《意见》,是对这一文件的延续和深化,首次提出“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部署的切实举措。“新”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统揽战略全局提出新目标。此次《意见》在科学研判中国式现代化新要求、国际竞争新形势、科技革命新机遇的基础上,结合民营经济发展趋势性变化和阶段性特征,提出了促进民营经济“做大做优做强”的战略新目标,能够促使民营经济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作出更多积极贡献。

    另一方面,聚焦关键问题提出新举措。《意见》聚焦民营经济发展的全局性、前瞻性、关键性、深层次问题,使政策更加契合民营经济发展的现实需求。比如,文件指出要完善政府诚信履约机制,将机关、事业单位的违约毁约、拖欠账款、拒不履行司法裁判等失信信息纳入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这类务实举措将全面提振民营经济发展信心。

    一些民营经济发展遇到的困难和困惑,也随着此次政策出台得到集中回应。王丹表示,《意见》提出四大亮点,回应民营经济四大核心关切。

    一是以更大力度破除市场准入和竞争障碍,回应公平竞争关切。《意见》瞄准民营经济发展中面临的市场准入、公平竞争、要素获取等方面的隐性壁垒,再次强调要强化竞争政策基础性地位,清理规范行政审批、许可、备案等政务服务事项的前置条件和审批标准,切实破除各类变相市场准入障碍,强化制止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的反垄断执法。这些重大举措能够切实为民营经济发展开路、破冰、除障。

    二是以注重形成涉企政策直达快享机制,回应政策“看得见、摸不着”的现实关切。《意见》在全面调研和系统梳理基础上,指出要针对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建立支持政策“免申即享”机制,推动涉企资金直达快享,打通政策实施的“最后一公里”,通过增强政策精准性和透明度、简化支持政策申请程序等方式增强民营企业获得感。

    三是以完善司法执法体系为关键点,回应平等法治保护关切。《意见》切实贯彻“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精神,突出司法执法体系权威性和公正性对提振民营经济信心的关键作用。提出了完善监管执法体系和健全涉企收费长效监管机制的相关举措,明确要提高监管公平性、规范性和简约性,畅通涉企违规收费投诉举报渠道。这些举措将扎实推进依法行政,通过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智能高效、廉洁诚信的法治政府建设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四是以强化正向政策沟通和预期引导,回应政策不连续、不稳定等问题。《意见》明确要增强涉企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指出要依法依规履行涉企政策调整程序,根据实际设置合理的过渡期,在涉企政策、规划、标准的制定和评估等方面充分听取企业家意见。这些举措能全面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助力民营经济轻装上阵。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意见》开篇即明确: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是推动中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力量。

    王丹表示,这一定位与“两个毫不动摇”一脉相承,能够全面增强民营经济发展信心,从根本上提升民营经济对中国式现代化的贡献度和支撑力。在该定位指引下,《意见》明确指出“引导社会正确认识民营经济的重大贡献和重要作用”,能够切实增强民营经济发展的希望感、安全感和获得感,从政策和舆论上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完)

    2023-07-20

  • 首 页  上一页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下一页    尾 页  

    版权声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 8629 6259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696号 蒙ICP备160010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