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居民存款破纪录,大规模储蓄未来流向何处?

    中新社北京2月16日电(记者夏宾)中国央行最新披露今年1月份金融数据,当月人民币存款增加6.87万亿元(人民币,下同),其中,住户存款增加6.2万亿元,创历史同期新高,同比多增7900亿元。


    中国央行《2022年第四季度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报告》显示,居民储蓄热情高涨,去年四季度倾向于“更多储蓄”的居民占61.8%,这一比例为有统计以来的最高值。


    为何居民储蓄规模大增?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表示,居民超额储蓄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一是经济大环境不景气和散点疫情频发下居民消费不振,预防性储蓄高增,二是地产风险扩散后居民购房意愿低迷,相关资金回流至银行表内,三是2022年底银行理财的赎回潮导致大量低风险偏好的理财资金回归储蓄。


    长江证券研究报告则认为,从流量视角看,基于居民可支配收入和消费支出测算超额储蓄,结果显示2020年至2022年累计规模为1.1万亿元,因疫情所导致的预防性储蓄或主要集中在2020年。


    从存量视角看,基于储蓄存款余额的趋势值测算超额储蓄,结果显示2022年超额储蓄规模已提升至7.4万亿元,不同于流量视角中的超额储蓄主要来自于2020年,存量视角主要来自于2022年。


    如此大规模的居民储蓄,未来能否释放出来?又会流向哪些领域?


    中国官方近期多次强调,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瑞银亚洲经济研究主管、首席中国经济学家汪涛预计,2023年释放的超额储蓄或达5000亿元至6000亿元。今年超额储蓄的释放速度,取决于信心和经济修复的速度。若政府有一定补贴,经济修复较快、增速较高,老百姓的信心也会恢复较快,超额储蓄就会较快较多地释放一部分,今年的储蓄率会明显下降。


    浙商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超认为,2023年居民存款搬家,将分流至实体部门及资本市场,其中,部分“被动储蓄”将随疫情形势改善而逐步释放,主要体现为居民消费及购房活动的回暖。


    目前累积的居民超额储蓄能否回归银行理财?明明称,结合中国广义理财市场的历史经验和海外情况,能否回归取决于多方面因素,例如,储蓄可能流向消费和不动产投资的规模,银行理财对标其他类型产品对不同风险偏好居民储蓄的性价比优势,银行理财及债券市场是否存在增长机会等。


    “结合上述因素,我们预计2023年上半年银行理财规模可能维持低位震荡,而下半年伴随机构理财冲量节奏发力和债市走强机会,年中将是关键拐点,银行理财市场在2023年下半年或将迎来修复,整体规模有望恢复至2022年年中水平。”明明说。(完)

    2023-02-17
  • 中东部将有降温和雨雪天气 新疆西部山区有降雪

    中新网2月17日电据中央气象台网站消息,18-20日,受弱冷空气影响,中东部地区将出现弱雨雪过程,并伴有3~5℃、局地6℃以上降温;16日夜间至18日,新疆西部山区有中到大雪,局地暴雪。


    中东部将有降温和雨雪天气


    18-20日,将有弱冷空气影响我国中东部地区,上述地区将有3~5℃、局地6℃以上降温。其中18-19日,中东部地区将出现弱雨雪过程,西北地区中东部、华北西北部等地有小雪或雨夹雪;西南地区东部、江汉西部、江南西北部等地有小雨,局地中雨。


    新疆西部山区有降雪


    16日夜间至18日,新疆西部的部分地区有中到大雪,局地暴雪。


    未来三天具体预报


    2月17日08时至18日08时,新疆西部山区和东南部、内蒙古中西部和东北部、黑龙江北部、吉林东部、辽宁北部、西北地区中东部、华北西部和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小到中雪或雨夹雪,其中,新疆西部山区、甘肃中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大雪,局地暴雪(10~12毫米);四川盆地、云南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小雨。内蒙古东北部和西部、西北地区东北部、青海南部、西藏等地的部分地区有4~6级风,其中西藏中北部、青海西南部的部分地区风力可达7级以上。东海大部海域、台湾海峡、台湾以东洋面、巴士海峡、南海大部海域将有6~7级、阵风8级的东北风。


    2月18日08时至19日08时,新疆西部山区、内蒙古中部偏南地区、黑龙江东南部部、吉林东部、辽宁大部、甘肃中南部、华北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小到中雪或雨夹雪,其中,辽宁中南部、吉林东部、河北东北部、北京北部山区等地局地有大雪,新疆西部山区的部分地区大雪,局地暴雪(10~12毫米);华北地区东南部、西南地区东部、江南西部和北部、华南西部、云南东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小到中雨。新疆东部、甘肃中西部、内蒙古大部、辽东半岛、西北地区东部、华北西部和北部、浙江北部、西藏等地的部分地区有4~6级风,其中西藏中北部的部分地区风力可达7级以上。渤海、渤海海峡、黄海大部海域、巴士海峡、南海大部海域将有6~8级、阵风9级的大风。


    2月19日08时至20日08时,新疆西南部山区、西藏东部、黑龙江东南部、吉林东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小到中雪或雨夹雪,其中,新疆西南部山区的部分地区大雪,局地暴雪(10~15毫米);西南地区东部、云南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小雨。内蒙古中东部、东北地区中南部、山东半岛、浙江东部、西藏等地的部分地区有4~6级风,其中西藏中西部的部分地区风力可达7级以上。黄海大部海域、东海大部海域、台湾海峡、台湾以东洋面、巴士海峡、南海大部海域将有6~8级、阵风9~10级的大风。

    2023-02-17
  • 商家“反向抹零”吃高额罚单,冤不冤?

    本报讯(记者杨召奎)近日,“饭店‘反向抹零’多收1毛被罚4500元”登上微博热搜,引发公众热议。记者了解到,涉事饭店因“反向抹零”多收取消费者0.1元被举报。辽宁大连市场监管部门认定,该饭店构成在标价之外加价出售商品或者收取未标明费用的违法行为,截至案发共多收取消费价款0.5元,对该饭店作出罚款4500元的行政处罚。


    该事件发生在去年10月4日,有消费者反映称,其在大连市沙河口区南山渔村一饭店消费后,结账付款实际消费930.9元,饭店却收了931元。经大连市市场监管局立案调查,该饭店在收取消费者餐费时,未按实际消费金额收取,而是以四舍五入为由,多收取消费价款,截至案发共多收取消费价款0.5元,构成在标价之外加价出售商品或者收取未标明费用的违法行为,违反了价格法的相关规定。近日,该局对涉事饭店作出罚款4500元的行政处罚。


    消费者在结账时,商家抹个零头,是再常见不过的事情了。少收几角几分钱,既能凑个整方便付款,又能和顾客“搞好关系”。但没想到的是,商家还有“反向抹零”的操作,近年来,类似的事件频频出现。


    近日,深圳市龙华区消委会也接到一起类似投诉。消费者诉称,某商家进行四舍五入“反向抹零”收款,侵犯了自己的合法权益。今年2月,江苏省盐城市滨海县八滩镇一家超市因“反向抹零”行为,被滨海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罚款1000元。据悉,当地市场监管部门接到消费者举报,称该超市售卖猪肉时存在“反向抹零”情况,多收取消费者0.03元。


    对此,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刘俊海指出,根据价格法第十三条规定,经营者销售、收购商品和提供服务,应当按照政府价格主管部门的规定明码标价,注明商品的品名、产地、规格、等级、计价单位、价格或者服务的项目、收费标准等有关情况。经营者不得在标价之外加价出售商品,不得收取任何未予标明的费用。商家“反向抹零”属于“在标价之外加价出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务”的价格违法行为。


    深圳市消委会相关负责人指出,如果商家“反向抹零”未明确告知消费者,违背公开、诚实信用原则,涉嫌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及选择权。保障消费者知情权是消费者做出正确选择的前提条件,消费者知情权未得到充分保障,选择权必然会受到干扰。


    “做生意讲究的是诚信经营,和气生财,想留住回头客就不能动歪脑筋,商家可以选择不‘四舍’,但不能把反向多收说成‘五入’。哪怕一分钱,也是消费者的权益。”深圳市消委会相关负责人说。

    2023-02-16
  • ChatGPT掀起技术狂潮:顶流之下,看人工智能喜与忧

    ChatGPT掀起技术狂潮


    “顶流”之下,看人工智能喜与忧


    深瞳工作室出品


    采写:实习记者张佳欣记者刘园园陈曦


    策划:何屹房琳琳邵德奇


    目前,ChatGPT还没有通过图灵测试的评估。其实,迄今为止,还没有人工智能模型能真正通过图灵测试。


    去年11月,美国人工智能研究公司OpenAI发布了一款名为ChatGPT的聊天机器人,其在推出后的几周内就风靡全球,甚至引发了一场新的全球人工智能竞赛。


    社交媒体推特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在使用ChatGPT后直呼其“好得吓人”,甚至断言“人工智能越发强大,离对人类产生威胁不远了”。


    《自动化与工作的未来》一书作者、美国雪城大学教授亚伦·贝纳纳夫说,200年前,人们对自动化技术产生了一波又一波的恐惧,人们看到新技术,就害怕它们会完全取代人类的劳动。


    今年2月初,ChatGPT开启“狂飙”模式,引起新一轮疯狂的技术升级、产业重构、资本狂潮、巨头逐鹿。起初,随着这波技术热浪席卷全球而心情起伏不定的普罗大众,经过一段“沉浸式”体验,虽未感到恐惧,但仍不免有些担忧。


    实现对话式AI的第一步


    ChatGPT仅发布了2个月,月活跃用户就超过了1个亿。


    要知道,“1个亿”可不是个小目标,达到这一数字,Facebook用了4.5年,WhatsApp用了3.5年,Instagram用了2.5年,谷歌则用了将近一年。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数字内容技术与服务研究中心主任张树武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人们可以把ChatGPT视为继语音、图像视频识别技术之后最复杂的语言识别技术突破,也是基于模式识别和深度学习的感知智能技术发展的新跃迁。


    天津大学自然语言处理实验室负责人、教授熊德意表示,从人工智能发展角度看,这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其意义要高于7年前的“阿尔法狗”。


    他告诉记者,围棋界的“阿尔法狗”刷新了普通大众对人工智能技术的看法,但是其本身并不能广泛应用,普通大众也难以与其直接接触。


    ChatGPT则完全不同。


    与“阿尔法狗”相比,ChatGPT可以直接应用或支撑很多场景应用和产品。如果说“阿尔法狗”是技术应用的“阳春白雪”,那么ChatGPT或许有机会成为“下里巴人”。


    的确,在用户们不懈努力地发掘ChatGPT的用途后,人们发现,它不仅仅是个聊天工具,还可以写代码、写情书、写论文,也可以在线问诊,编写情景脚本、诗歌、小说,甚至是拟定旅游路线、回答脑筋急转弯,可谓“有求必应”,功能强大到无法想象。


    ChatGPT在快速渗透各个行业,普通大众都可以成为ChatGPT的用户,这是其火爆出圈的重要原因。


    事实上,此前已有许多跟机器人聊天的相关应用,我们最熟悉的莫过于常用的智能语音助手。ChatGPT与之有何不同呢?


    “智能音箱采用的同样是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对话式AI技术,但是语言智能比较初级。很多情况下,我们只能与它们进行一问一答式的简单对话。”熊德意说,“而ChatGPT,其底层技术不仅与一般的智能音箱底层技术截然不同,而且要比它们强大得多,不仅如此,它改进了与它同类的技术InstructGPT的人类反馈数据收集形式,在与人对话中,可以基于历史内容,支持连续多轮对话。”


    熊德意认为,ChatGPT是实现对话式AI的第一步。


    从互联网层面来看,它可以作为信息入口,与搜索引擎相结合;还可与办公软件结合,增强办公效率;从人机交互角度看,它体现的是一种基于自然语言的交互方式,可以与元宇宙、数字人结合。此外,它还可以充当机器人大脑。


    “如果从人类信息发展的尺度上看,它在人与机器之间的信息接口方面有了很大突破。”熊德意如是说。


    “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


    ChatGPT使用了GPT-3技术,即第三代生成式预训练Transformer(GenerativePretrainedTransformer3)。这是一种自回归语言模型,使用深度学习来生成类似人类的文本。


    据英国广播公司《科学焦点》杂志介绍,GPT-3的技术看似简单,例如它接受用户的请求、听取问题或提示并快速回答,但其实这项技术实现起来要复杂得多。该模型使用来自互联网的文本数据库进行训练,包括从书籍、网络文本、维基百科、文章和互联网其他文本中获得的高达570GB的数据。更准确地说,它在5000亿个单词组成的训练数据上进行了高强度训练。


    GPT-3.5是GPT-3微调优化后的版本,比后者更强大。ChatGPT正是由GPT-3.5架构的大型语言模型(LLM)所支持的。


    ChatGPT也可以被描述为一个自然语言处理(NLP)领域的人工智能模型。这意味着它是一个能够编码、建模和生成人类语言的程序。


    作为一种语言模型,在大规模文本数据上进行自监督预训练后,ChatGPT还需要经过三个阶段的“炼制”。首先是监督微调阶段,在该阶段,人类AI训练师既充当用户,同时也是AI助理,以自我对话形式生成对话样例,ChatGPT在这些对话样例上进行有监督的训练。


    接着,ChatGPT进入第二个阶段。该阶段的主要目的是训练一个基于语言模型的奖励模型,对机器生成的回复进行评分,为了训练该奖励模型,需要随机抽取机器生成的文本,并采样出多个不同版本,人类训练师对这些不同版本进行偏好排序,排序的结果用于奖励模型的训练。


    基于训练好的奖励模型,第三个阶段采用强化学习技术进一步微调ChatGPT。


    这项技术与众不同之处在于,它能够基于以上介绍的人类反馈强化学习技术,使生成的文本能够与人类意图和价值观等进行匹配。


    无论懂不懂技术,全球网友都竞相大开“脑洞”,试探ChatGPT到底有多“神”。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报道称,有人要求它用《坎特伯雷故事集》的风格重写上世纪90年代热门歌曲《BabyGotBack》;有人写了一封信,要求ChatGPT删除信用报告中的不良账户;还有人询问它以童话为灵感的家装设计方案。


    自然语言处理技术拨云见日


    一炮而红后,ChatGPT概念股也跟着一路“狂飙”。有媒体报道,汉王科技9天收获7个涨停板。自然语言处理研究是该公司主营业务,而ChatGPT背后的技术就是NLP。


    熊德意告诉记者,NLP是人工智能的一个分支,最早诞生于机器翻译,其历史实际上比“人工智能”名字的历史还要悠久,至今已研究了70多年。简单来说,该技术的目标就是要让计算机或机器人能够实现像人一样具备听、说、读、写、译等方面的语言能力。


    “ChatGPT并非一项技术的一蹴而就,它是多种技术叠加在一起形成质变的产物,是NLP领域的结晶。”熊德意解释,其底层技术,包括Transformer、自监督学习、微调、人类反馈强化学习(RLHF)、AI对齐等,在自然语言处理和人工智能领域都有广泛的研究和应用。


    “但ChatGPT将这些技术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它有效规避了大模型的未对齐行为,利用了大模型规模带来的智能突现能力,增强了大模型的指令学习能力和用户意图捕获能力,解锁了大模型的泛化能力。这些能力叠加在一起形成了ChatGPT的质变效果。”熊德意说。


    美国《迈阿密先驱报》报道称,推特上的一位用户在ChatGPT的帮助下参加了一次模拟SAT考试,得到了1020分(满分1600分)。根据CollegeSimply的数据,这只略低于平均水平。


    但当我们提问ChatGPT“你能帮我通过考试吗”,它会善意地提醒我们不要利用它来作弊,并表示:“重要的是要记住,测试的目的是评估你对材料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作弊,或者仅仅依靠像我这样的外部来源,会破坏考试的价值,也不会促进学习或成长。”


    这是因为ChatGPT被加入了预先设计的“道德”准则,也就是上文提到的人类反馈强化学习。


    OpenAI表示:“这使该工具能够回答后续问题、承认错误、挑战不正确的前提并拒绝不适当的请求。”


    熊德意认为,这是因为RLHF有效提升了大模型的对齐能力,即如何让AI模型的产出和人类的常识、认知、需求、价值观保持一致。


    经过RLHF的“调教”,ChatGPT变得高度拟人化,可以学习并生成听起来十分自然的回复。RLHF还使ChatGPT能够理解指令并做出适当的响应,从而使对话更加真实。


    ChatGPT也因此迅速成为当下所有智能聊天机器人中的“天花板”。


    虽触手可及但无法取代人类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工智能技术一次又一次地超越了人们认为无法达到的极限,从1997年IBM“深蓝”计算机首次在国际象棋中击败人类,到IBM人工智能机器人“沃森”赢了智力竞赛《危险边缘》(Jeopardy),再从2016年“阿尔法狗”在围棋大战中战胜人类,到2019年号称“AI赌神”的Pluribus在德州扑克中碾压人类玩家……


    现在,ChatGPT已经触手可及,拉扯冲撞着人们惯有的参与生产生活的模式和框架,且继续“狂飙”在超越人类的赛道上。“ChatGPT引发十大职业危机”“未来20种职业或被AI取代”等话题频上热搜。


    它真的会跟人类抢饭碗,甚至取代人类吗?


    《迈阿密先驱报》报道称,根据SortList对6个不同国家的500名ChatGPT用户进行的一项调查,“打工人”已经在考虑其对自己所在行业意味着什么。研究称,大约23%在软件和技术领域工作的员工担心会因它失去工作,超过40%的雇主则表示有兴趣“聘用”营销文案花样多多的ChatGPT。


    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财富观察栏目刊文称,其他专业领域也可能会因此改变工作流程,包括中级写作、广告、媒体策划和法律文件。


    “ChatGPT和其他人工智能技术有可能改变工作的性质,但它们不会取代对人类的需求。”当把“是否会代替人类工作”的问题抛给ChatGPT时,它说,它们旨在协助和增强人工任务,而不是取代人类。它们作为人力资源的补充,并提高人类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效率和效果。


    熊德意认为,目前来看,人工智能更多的作用是提高人的效率,辅助人类。与此同时,大众需要与时俱进,熟悉并掌控新技术,就像学习使用计算机、手机一样,毕竟这些新技术一定会产生新的就业机会。


    尚无自主意识和思考能力


    英国哲学家德里克·帕菲特在著作《论重要之事》中将人类定义为“能够给出理由并做出回应的生物”。ChatGPT是一个可以给出理由并做出回应的人工制品。它与人不同在哪里?是否像人一样有自我意识呢?


    发展至今,计算机已经变得更加成熟,但它们缺乏真正的理解力,而这些理解力是人类通过进化为嵌入社会实践网络中的自主个体而培养起来的。这是人工智能不具备的经历。


    当问及ChatGPT时,它回答道:“我是一个机器学习模型,不像人类那样拥有意识或自我意识。我也无法像人类一样感受情绪或体验世界。但是,我能够快速处理大量数据,并且能够以类似于人类交流的方式理解和响应自然语言输入。”


    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研究院(IDEA)讲席科学家张家兴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对于人工智能领域的从业人员来说,首先什么叫自我意识,这件事情并没有一个很清楚的定义,很难像人脸识别、语音识别这些能力一样可以做定量衡量。


    “如果模糊地给‘自主意识’下个定义的话,我认为第一,主体要有自意识——它能意识到自己在干某件事儿;第二,强调自主——它可以自发地来决定做什么和不做什么。但是,目前人工智能并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它也并不能自主地来决定或选择它要说什么。从这个角度看,离自主意识还有一些距离。”张家兴说。


    张树武也认为,尽管ChatGPT有所突破,但它的回答是基于经验主义的判断,是根据要求做预测,也是在先验知识基础上精加工的“知识拼盘”,不具备逻辑推导和数学演算等真正认知功能,局限性比较明显。


    1950年,才华横溢的计算机科学家艾伦·图灵提出了一个他称之为“模仿游戏”的思想实验。面试官通过打字机与两个对象交谈,知道一个是人,另一个是机器。图灵建议,如果一台机器能够始终让面试官相信它是人类,我们就可以说它有能力思考。这就是著名的“图灵测试”。


    目前,ChatGPT还没有通过图灵测试的评估。其实,迄今为止,还没有人工智能模型能真正通过图灵测试。


    但据《纽约时报》报道,OpenAI已经建立了一个比ChatGPT更强大的系统GPT-4,它甚至可以生成图像和文字,业界传闻它可以通过测试。能否如此,我们拭目以待。


    或成传播错误信息的工具


    人们逐渐发现,ChatGPT并非万能,也不总是正确的。它不擅长基础数学,似乎无法回答简单的逻辑问题,甚至会争论完全不正确的事实。


    据英国《自然》杂志报道,有研究人员强调,不可靠性融入了LLM的构建方式。由LLM支持的ChatGPT通过学习庞大的在线文本数据库中的语言统计模式来工作,这当中包括了不真实、偏见或过时的知识,因此很容易产生错误和误导性的信息,尤其在其未经大量数据训练的技术领域。


    OpenAI公司也承认:“ChatGPT有时会写出看似合理但不正确甚至荒谬的答案。”这种事实和虚构叠加的“幻觉”,正如一些科学家所担心的,在涉及诸如提供医疗建议等问题时尤其危险。


    《纽约时报》报道称,美国新闻可信度评估与研究机构NewsGuard对ChatGPT进行了测试,研究人员向它提出充满阴谋论和虚假叙述的问题,结果它以新闻、散文和电视脚本的形式写出了文章,在几秒钟内编成大量令人信服的、干净的而毫无信源的内容。研究人员预测,对于虚假信息传播者来说,生成技术可以使虚假信息成本更低廉、更容易产生。


    “这个工具将成为互联网上有史以来最强大的传播错误信息的工具。”NewsGuard公司的联合首席执行官戈登·克罗维茨说,“现在可以以巨大的规模和更高的频率来制作一个新的虚假叙事,这就好比有人工智能代理人在为虚假信息提供帮助。”


    还有人担心ChatGPT会挑战语言的多样性。


    澳大利亚《对话》杂志刊文称,ChatGPT的默认功能会优先考虑白人创建的英语写作形式。说英语的白人长期以来一直主导着许多写作密集型行业,包括新闻、法律、政治、医学、计算机科学和学术界。这些人在上述领域的输出比其有色人种同事高很多倍。他们所写的大量文字意味着它们可能构成了ChatGPT学习模型的大部分,尽管OpenAI并未公开披露其材料来源。因此,当用户要求ChatGPT生成任何这些学科的内容时,默认输出都是以那些说英语的白人男性的声音、风格和语言编写的。


    美国哲学家、作家及认知科学家丹尼尔·丹尼特在1991年出版的著作《意识的解释》中描述了幼年的海鞘:“它在海洋中游荡,寻找一块适合的岩石或珊瑚,作为终生的家。”一旦找到,海鞘就不再需要它的大脑并将其吃掉。


    这听起来很残忍,但这背后有一个令人担忧的隐喻:在人工智能日益融入我们日常生活后,人类可能因过于依赖“智能”机器,使自己变得愚蠢。


    熊德意提醒,要警惕人工智能弱化人类思维。“ChatGPT实际上是从人类海量语言数据、知识库中学习训练而来,如果人类完全依赖于它,放弃了自己的语言表达、语言思考、能力锻炼,那是非常可悲和可怕的。”

    2023-02-16
  • 恒大御景湾购房者:楼盘何时复工?优惠款何时到位?

    “2021年,我们在恒大御景湾楼盘全款买了房子,按协议约定,只要是全款买房,开发商会在3个月内退还一部分优惠款(约占购房款的1/3)。现在两年过去了,优惠款没着落不说,在建楼盘还停工了。我们想知道,什么时候复工,还能不能兑现协议内容,返还我们的优惠款?”近日,恒大御景湾一些购房者向北方新报记者反映。





    据购房者张先生介绍,2021年6月,他到新城区北二环附近的恒大御景湾购房,当时销售人员在推销房子时介绍,如果全款买房,不仅可以马上网签,公司还可以退还一部分优惠款,优惠款总额能达到购房款的1/3左右,如果不交全款,就拿不到优惠款。张先生经过再三考虑,加之全款购房优惠力度实在诱人,决定拿出自己的全部积蓄,又向亲戚朋友借了一部分钱,全款在恒大御景湾买了一套商品房。交完钱后,张先生和恒大御景湾签订了商品房买卖合同及(退还优惠款)协议。3个月后,张先生按协议约定到恒大御景湾领优惠款,谁知开发商不但拿不出钱来退还优惠款,连楼盘也停工了。“像我这种情况的购房者有几百人,事情发生后,我们向相关部门反映了情况。一些人听说恒大御景湾不但退不了优惠款,而且楼盘还停工了,当时就哭晕在现场。毕竟这是大家一辈子的积蓄呀!”张先生对记者说。

    记者从张先生提供的商品房买卖合同(预售)及协议中看到,张先生在2021年6月所购房屋为预售房,交工日期2023年5月31日,出卖人为呼和浩特市金碧天下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碧房地产公司)。

    2月15日上午,记者来到恒大御景湾,发现售楼部(与恒大悦府同一售楼部)已经上了围挡,并没有工作人员,楼盘也处于停工状态。记者在恒大御景湾施工大门口看到一块新城区恒大御景湾项目交付生产计划及形象进度公示牌,上面给出了施工具体项目开工及交工时间。记者从公示牌给出的公示项目与施工现场进行了核对,发现一些应该在2022年开工的项目并没有施工。









    记者随后电话联系了金碧房地产公司恒大御景湾项目工程联络人苏和,他说会联系公司分管宣传的人与记者联系。记者又通过公示牌上的信息联系了新城区住建局恒大御景湾项目业务负责人王强。他向记者介绍,因为2022年受疫情影响,公示牌上的施工项目没有施工,今年复工后会制定新的施工进度,对于购房者提到的优惠款返还的事,不归住建局管。

    2023-02-15
  • 这些年轻人排队“提前还贷”,问题出在哪儿

    随着楼市的变化,提前还贷的人越来越多,甚至为此排起了长队,不少年轻人也加入其中。选择提前还款当然是为了降息,但专家提醒,“提前还贷不能盲目跟风”。应该理性还贷,既要考虑自己的负担能力,也要考虑未来房贷利率变化,综合作出判断。还有专家建议:降低存量贷款利率或允许购房者将固定利率转为浮动利率。


    ——————————


    购房者提前“还贷潮”正愈演愈烈。


    2月1日0:00,来自江苏徐州的90后个体工商户常伟再次聚精会神地盯着一家国有银行手机银行App页面,刷新、点击、刷新……这样重复了多次,还是没抢到该行发放的2月提前还款额度。常伟说,“我一直等到了0:30,但好像0:10左右就没有额度了。”


    原本,家住武汉的90后律师黄先生已经成功预约上了提前还款,然而,距离还款日仅剩3天时,他却被银行通知:无法还款了。


    他们只是购房者提前还贷难的“缩影”。在社交平台上,不少购房者分享了他们预约提前还款的经历,其中,还款日期被安排到今年9月的大有人在。


    银行职员提前还贷也要排队


    对于提前还房贷,常伟并非心血来潮,这两年他一直有这个想法,疫情期间,他的收入减半且不稳定,其中,有3个月他的收入为零,但从来不敢断贷,这也让他愈发想提前还贷。


    2018年,常伟拿出积蓄,加上父母帮衬的110万元,并以5.7%的贷款利率向银行贷了30万元,才买上婚房。现在,常伟的房贷本金还剩26万多元,前面还的几万元中大都是利息,本金只占一小部分。按合同约定,再过4年,每月还款的本金部分才会超过利息,他说,“这意味着我还要给银行打工4年。”


    他决定把20万元积蓄拿来还贷,将剩下6万多元的贷款期限缩短至36个月,之后他只需要支付5000多元利息,“与原本16万多元的利息相比,这就是个零头”。


    年前,常伟在手机银行App上看到可以申请提前还款,但年后提前还贷的额度就显示已满。他去银行网点办理时,看到该网点贴着一则关于提前还房贷需到银行柜台预约的公告,上面写着:“我行将根据国家贷款规模管控的要求,适时安排客户提前还款(一般3个月左右实现)”。


    “这下又要多给银行交利息了。”幸运的是,常伟成功预约到今年5月还款,然而,银行网点工作人员的回复让他心里依然没有底。“工作人员让我5月早点来,越早来越稳。”


    成功预约到提前还款并不意味着能成功还款。今年年初,黄先生和妻子找亲戚朋友凑了45万元,准备提前还房贷。1月5日,他到银行网点预约了2月6日还款。然而,2月3日,他被银行告知,银行内部政策调整,关闭线下还款窗口,等待线上审批,时间不确定。他询问客户经理,银行内部政策的具体内容,客户经理表示,“不知道。”


    对于上述情况,银行客户经理让黄先生自行找渠道反馈。于是,他向相关主管部门和银行消保处进行了投诉。


    在此之前,黄先生曾通过手机银行App申请提前还款,显示他“未达到还款条件”。事实上,按照合同约定,还款期数满12个月,提前还款至少3万元,并提前30天预约,经银行审批后可以还款,他已满足这些条件。线上渠道走不通,他不得已才转到线下渠道。黄先生没想到还款之路困难重重,像要经历“九九八十一难”。


    针对部分购房者还贷难的问题,记者以还贷者的身份咨询了某国有银行省支行信贷部工作人员,其表示,目前所在地区可以线上预约,但是需要排队,估计要排到四五月。他向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透露,现在银行管控额度,每个银行每个月的指标是一定的,用完了就没了。


    这位银行工作人员还表示,现在投资理财的收益预期不理想,很多人也不愿意把钱放在银行。“我们同事准备提前还贷,也都在排队”,现在除了排队没有别的办法,“早申请、早排队、早还款”,他说。


    “不想给银行打工了”?


    “不想给银行打工了。”这是诸多购房者给出的关于为何提前还贷的共同答案。他们筹集资金的方式各有不同,有人赎回投资,有人向亲友借钱,也有人卖了家中黄金等贵金属还贷,还有人通过一些房屋中介“操作”,将房贷转为经营贷,降低房贷利率……


    自从2021年年底在武汉买了一套三居室后,黄先生与妻子就过上了“节衣缩食”的日子,只要有余钱,就攒着还房贷。黄先生记得,他们买房时以“等额本息”的方式贷了136万元,当时的房贷利率为5.78%,正处于高位,他们每月需要还款7963元。他说,“我们是刚需自住,买在(房贷)‘山顶’上也认了。”


    目前,他们已经还了13个月,还款金额已超10万元,但其中本金只有1.8万元左右,剩下的都是利息。原本黄先生希望,在今年2月14日之前还掉45万元,却遭遇阻碍,45万元一天的利息是35元,“一个月的利息够交一个月暖气费了”。目前,他还在等待投诉的进一步结果反馈。他准备同步向银行发律师函,“确实是银行违约在先”。


    90后张冉说,她前几年在江苏昆山购房时房贷利率是6.4%。当下,不少地区的房贷利率已经降到了3.8%。如今,她发现,每月2500多元的还款额中只有几百元是本金,利息竟超过了2000元。


    为了尽快还清贷款,从事人力资源工作之余,张冉还兼职做教师。去年7月,她把欠亲戚的债还清后,将攒下的10万元还了房贷,当时还款很顺利。她计划继续攒钱,用两三年把贷款提前还清,算下来,可以省30多万元。“我现在只有这一个目标,就是还贷款”。


    买房之初,在上海工作的24岁销售助理沙莎和男朋友就准备匀速提前还贷,为未来解压。2021年3月,沙莎和男朋友在江苏昆山贷款122万元买了一套145平方米的大房子,开始了“双城记”式的生活。当时,房贷利率达到5.7%,他们每月需要还7100多元,其中,只有1300元左右是本金,其余全是利息。她算了一笔账,如果按合同还款,30年要付130多万元利息,已超过了本金。她感慨,“房贷利率太高了。”


    除了房贷,两人每月还要给双方老人共计4000元赡养费。同时,考虑到职业发展的不确定性,以及未来子女的生育和教育成本,未来行业发展具有不确定性,他们选择每年还20万元。去年8月,他们提前还了20万元本金。


    今年1月,沙莎再次成功预约了提前还款,因为银行是次月划款,她还在等扣款。事实上,沙莎也曾考虑过将房贷转为经营贷来降低房贷利率。有中介曾联系过他们,说可以提供“过桥款”,帮他们申请经营贷。最后,她担心风险太大,还是放弃了。


    作为在房地产行业19年的资深从业者,自媒体“八零说房”的主理人赵恒成也观察到,有一部分人会选择将房贷转为经营贷的方式,即购房者一次性提前还清房贷,再通过公司将房产抵押,进行贷款,贷款利率可以降为3.7%。“市场上其实出现了不少以此作为‘缺口’的中介,‘蛊惑’大家把房贷转为经营贷”。


    但很明确的是,消费者使用“过桥资金”结清房贷,再到银行办理经营贷归还过桥资金,属于违规行为。针对一些不法中介诱导消费者将房贷置换为经营贷的行为,此前,银保监会官网曾发布提示称,这种操作,隐藏着违约违法隐患、高额收费陷阱、影响个人征信、资金链断裂、侵害信息安全等风险。


    某国有银行信贷部工作人员表示,银行会经常查类似的情况,非企业经营者违规转经营贷,具有一定的违约风险和法律风险。“发现消费者挪用贷款,可提前收回贷款。”


    提前还贷为何难


    老百姓提前还贷为何难?


    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指出,近年来,银行对实体经济的贷款利率明显走低,2022年下降了34个基点。其中,为了降低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对贷款利率更低的中小微贷款企业的支持力度要保持在较高水平。由此,房贷对银行来说属于优质资产。


    2022年,个人住房贷款增速出现回落。2月3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2022年四季度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报告》显示,去年末个人住房贷款余额38.8万亿元,同比增长1.2%,增速比上年末低10个百分点。李宇嘉解释,2022年增量房贷申请在下降,在存量房贷部分,购房者又要求提前还贷,银行收益自然受冲击。


    李宇嘉一直在关注“提前还贷潮”。他发现,2021年上半年,老百姓还是“排队等待放贷款”,现在却是“排队等待还贷款”,一年多时间,发生如此大的反差,大背景是老百姓对楼市的预期发生逆转。


    今年1月,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商品房销售额为13.3308万亿元,同比下降26.7%。在李宇嘉看来,过去,老百姓普遍认为房价会上涨,资产收益远大于房贷利率调高的成本。如今,老百姓对房价的预期逆转后,房子的成本全面显现,对房贷利率也更为敏感。房贷利率持续下调是老百姓提前还贷的原因之一,当前,已有几十座城市的房贷利率进入了“3%”时代,另外,还有一些城市阶段性取消首套房贷款利率下限。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教授、北京市房地产法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赵秀池指出,房贷合同期长,而且是复利计算,利率的微小变动对借款人的还款负担影响很大,消费者想节支增收无可厚非。另外,很多人在存量贷款利率转换时选择了固定利率,现在发现市场利率低了,自己吃亏了,提前还贷也是一种弥补或纠正。


    赵秀池也观察到,一些人选择提前还贷后,再申请利率较低的贷款,真正还款后不再贷款的人很少。赵秀池解释,主要原因是之前的存量贷款在利率转换时选择了固定利率,其合同利率不能随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下降而下降,需要提前还款再申请贷款才能享受到当前较低的市场利率。另一个原因是借款人房贷合同的利率较高,高于中小微企业贷款利率,购房者有可能“绕道”借款。


    “当下,老百姓并不是‘报复性’还房贷。”赵恒成认为,当前,金融投资收益率降低,手里有存款的老百姓缺乏好的投资渠道,同时,他们发现房产带来的收益明显低于预期,提前还贷在一定程度上是“及时止损”。


    在赵恒成看来,银行也是“提前还贷潮”愈演愈烈的“推手”之一。银行对提前还贷设置了诸多限制性条件,比如缴纳违约金、关闭线上渠道、排长队等。他解释,“银行的这种限制不仅不会降低大家的还款意愿,反而会刺激大家的还款意愿。很多人会产生一种利益对立想法:‘银行越这样做,越是担心我还款,越要赚我的利息,所以更要还。’”


    针对银行的部分还款限制,赵秀池认为,按照贷款合同,购房者提前还款,会打乱银行的资金计划,银行收取一定的违约金也是正常现象,但贷款合同中应有明确的条款。她还指出,购房者提前还款等候时间较长,是当前提前还款者较多,银行应该提高工作效率,不应借故拖延借款人提前还款。


    专家建议降低存量房贷利率


    当下,不少人正在观望是否要提前还贷。事实上,并非所有人都适合提前还贷,不少专家呼吁:“理性还贷”。


    赵恒成指出,当前,这几类人更适合提前还贷,一是手里有资金,但没有找到好的投资渠道;二是房贷利率较高的人,特别是在6%以上甚至逼近7%的人;三是还贷期比较短的人,在前期的还款中,利息往往占了主要部分。他也指出,如果购房者还贷已超过一定年限,未还贷款中的利息部分已十分有限,提前还款不会大幅降低资金使用成本。


    当下,计算如何提前还贷更划算成了很多购房者的“必修课”。一般来说,提前还款有3种模式,分别是提前全额还款、提前部分还款且贷款期限不变以及提前部分还款的同时缩短贷款期限。提前还贷能够节省多少利息,与购房者的贷款额度、提前还款能力、房贷利率、已还款期限等都有较大的关系。


    比如,购房者以4.3%的贷款利率向银行贷款100万元,贷款期限为30年,其中,按照等额本息的还款方式,每个月需要还款4948.71元,总还款额为178.15万元。不少银行规定,购房者满一年之后才能提前还款,按照已还款13个月计算,今年2月开始提前还款,一次性还款可以节省73.18万元利息;如果选择提前还款20万元,还款期限不变,未来选择等额本息的还款方式,可以节省14.92万元,选择等额本金的方式,则可以节省24.66万元。购房者还是提前还款20万元,月供金额不变,将还款期缩短为10年,选择等额本息的还款方式,则可以节省55.06万元,选择等额本金的还款方式,则可以节省56.26万元利息。


    如果购房者还款时间已经较长,那么可节省的利息也会发生明显的变化。还是上述条件,购房者已经还了8年零1个月贷款,那么一次性提前还清可以节省45.65万元;如果提前还款20万元,还款期限缩短为10年,选择等额本息,可以节省30.79万元,选择等额本金,则可以节省31.77万元。


    “提前还贷不能盲目跟风。”赵秀池也指出,购房者的贷款合同千差万别,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个人角度,确实应该理性还贷,既要考虑自己的负担能力,也要考虑未来房贷利率变化,综合作出判断。


    多位行业内人士和专家向记者表示,更多的人选择提前还款是为了降息,对此,一些专家建议:降低存量贷款利率或允许购房者将固定利率转为浮动利率。


    “只要房贷利率高于理财利率,只要房价还在下跌,且居民预期房价下跌,提前还贷的动机,就一直会存在。”李宇嘉预测,未来,更多城市会取消房贷利率下限,尤其是房价下跌的城市。一方面是为了收缩房贷利率和理财利率之间的倒挂;另一方面是以降低房贷利率缓冲房价下跌。同时,近期楼市政策更多转向需求端纾困,目的也是激励大家购房,缓解房价下跌预期。


    此外,赵秀池还建议,从国家政策角度而言,原来存量贷款选择固定利率的购房人应该允许其转为基于LPR的浮动利率。

    2023-02-15
  • 功能繁杂容易成瘾 儿童智能手表里或潜藏“大灰狼”

    本用于定位却沦为社交神器暗中诱导消费侵犯孩子隐私


    儿童智能手表里或潜藏“大灰狼”


    ●儿童智能手表越来越社交化,对孩子来说弊大于利,孩子接触过多、过于成人化的网络信息,容易心理早熟,可能沉迷于虚拟网络社交


    ●儿童智能手表收集的生物识别、行踪轨迹等儿童个人信息实际上均属于敏感个人信息,收集时应当坚持最小收集原则,必须取得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的同意,这是一条不得逾越的红线


    ●家长应该筑牢第一道“防火墙”,多关注孩子的身心变化,提升孩子的社交沟通能力。企业在研发产品时也应该“做减法”,功能设计要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特点,满足其实际需要


    □本报记者文丽娟


    “智能手表里暗藏‘大灰狼’!”这句话如今已成为北京市民刘维和女儿聊天时的口头禅。


    刘维的女儿今年8岁,沉迷于“表圈”(智能手表好友圈)近3年时间。往常,他放任女儿和好友互动,认为孩子有自己的社交圈很正常。直到刚刚过去的这个寒假,他偶然发现,女儿的智能手表里面竟然加了不少陌生人,其中有声音像中年男性的人频繁发来一些性暗示的语言,他这才警惕起来。


    近年来,儿童智能手表的功能不断延伸,除了定位、接打电话外,还可以微聊、视频通话、拍照发好友圈、留言评论等,甚至内置益智游戏,又有支付功能,俨然一部微型智能手机。


    多位接受《法治日报》记者采访的家长担心,孩子通过智能手表无限制添加好友存在安全隐患,本来有益于孩子的“定位手表”沦为“社交神器”;同时,智能手表功能繁杂,孩子容易沉迷其中,导致注意力不集中、视力降低、睡眠不足等健康问题;还可能暗藏诱导消费、暴露隐私和被不法利用的风险。


    儿童智能手表是否应该回归健康与安全核心功能?又该如何保护未成年人“手腕上的安全”?记者进行了调查采访。


    智能手表风靡一时


    功能繁杂容易成瘾


    由于功能实用、趣味性强,近年来,儿童智能手表从“满足家长”到“取悦孩子”,越来越受到未成年人的青睐。


    根据中国产业研究院《2022-2027年中国儿童智能手表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研究报告》,目前中国5岁至12岁的儿童数量约为1.7亿人,儿童智能手表的市场普及率约为30%,基本上3个孩子当中就有1个孩子有智能手表。其中智能手表在城市儿童的市场普及率至少过半。


    记者在某电商平台上搜索发现,儿童智能手表的价格从几十元至数千元不等,品牌包括小天才、华为、小米、360等。在产品详情介绍页面,记者看到,不少儿童智能手表都预装了聊天、音乐、作业、故事、钱包等多种应用程序,支持拍照摄像、身体监测及支付等功能。其中的聊天软件可以发语音、图片、表情包,或者视频通话,也有类似社交朋友圈的功能,手表好友可以互相点赞或评论。


    以小天才手表为例,起初主打“双向通话”,随后逐渐升级迭代增加了各种功能,价格从398元到1999元不等。豪华版的功能更加丰富,某电商平台上销量达2000+。


    刘维介绍,其女儿从幼儿园到三年级,用了两代智能手表,最初是为了随时了解孩子的位置,和孩子通话,如今这两项功能反而被弱化了,社交、娱乐、购物、拍照等功能越发突出,“像个集多重功能于一体的小型智能手机,孩子像着了迷一样,天天捧着手表玩儿。手表里的好几个陌生人,不知道是在什么情况下添加的”。


    发现问题后,刘维立即把女儿手表里的陌生人全删了,并赶紧设置了“加好友需家长同意”模式。


    广东中山某小学王老师告诉记者,其所在班级几乎人手一个智能手表,学生们特别喜欢聊天、拍照、朋友圈等玩法,上课都无法集中注意力,“为了不影响上课,只好采取集中保管的方式”。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李静思分析,智能手表在满足未成年人便捷生活需要的同时,也能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如安全感、归属感及成就感,使其越来越受到孩子们的青睐。


    “他们在智能手表聊天群里随时可以得到‘有呼必应’的被重视的归属感,加上智能产品开发者挖空心思设计让孩子们上瘾的钓鱼式黏附机制,让没有足够认知能力的孩子认为,应用智能手表是一种能够阔步于浪尖潮流的炫酷体验,误以为智能手表有时候可以替代一些成长过程中的真实需求。”李静思说。


    沉迷虚拟社交网络


    弊大于利需要警惕


    “碰一碰手表,加个好友吧。”如今,这句话成了不少儿童社交时打招呼的见面语。记者随机采访北京、湖南等地10多个未成年人发现,智能手表中的社交功能最受孩子们欢迎。


    如7岁的北京女孩琳琳就特别喜欢和人加好友,“好玩”“随时聊天”是她加好友的动力。前不久,她加了一名刚认识的女孩为好友,隔三岔五便给对方发短视频或者视频聊天,分享自己的日常。12岁的湖南男孩康康热衷于加好友的理由是,发朋友圈后,看到好友为他点评赞,特别有成就感。


    对于此类现象,不少家长表示担忧:很多成年人都抵挡不住手机的诱惑,一刷就很难停下来,更何况孩子。还有家长经常看到孩子半夜躲在被窝里用手表聊天。


    “尤其是碰一碰就能加陌生人为好友,更可怕,不知道对方是什么人,更不知道加了好友后对方会和孩子产生什么联系,万一遇到坏人怎么办?”湖南长沙市民赵蕾吐槽道。


    赵蕾的孩子今年9岁,使用智能手表近1年时间,起初还老老实实地只用手表和她通电话,可不到1个月便自行学会了手表里各种应用程序的使用,如今只要看到同龄人,便会凑上去嚷嚷着加好友。


    在她看来,儿童智能手表越来越社交化,对孩子来说弊大于利,“通过智能手表,孩子会接触过多、过于成人化的网络信息,容易心理早熟,可能沉迷于虚拟网络社交,降低在现实世界与人交往的意愿”。


    李静思也提出,未成年人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期,自制力和自律性较弱,网络社交容易让他们产生获得感和满足感,痴迷于智能手表发圈、打卡可能会加剧网络依赖甚至导致网络成瘾。同时,智能手表的一些智能卖点,也会在无形中淡化孩子的主动思考能力,如遇到不会的字和词,问一句便可呈现答案。


    诱导消费涉嫌侵权


    泄露隐私触碰红线


    除了担心孩子沉迷网络社交外,赵蕾还提出一个问题:她为孩子购买的某品牌智能手表中,有软件诱导孩子消费,且该款软件在不使用支付密码的情况下也能扣款。


    记者注意到,在某第三方投诉平台上,有关儿童智能手表的投诉中,有不少与诱导消费有关。江苏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也曾发文称,多名家长投诉反映,儿童智能手表绑定的家长端并未开启免密支付和支付确认,而小孩在手表端购买游戏服务却能直接从家长端扣款。


    另外,儿童智能手表中还存在部分游戏软件重复扣款、多次扣款等问题,孩子在使用时极易被广告推送或游戏内容吸引,甚至进行大额充值消费。


    “儿童手表的使用群体为3周岁至14周岁的未成年人,其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擅自支付行为无效,可由家长否认其效力。若因此给儿童或家长造成经济损失的,儿童和家长还可要求存在过错的商家承担赔偿责任。”北京市中闻律师事务所律师杜秀军说。


    他提出,儿童智能手表诱导消费不仅违反我国广告法“针对不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的商品或者服务的广告不得含有劝诱其要求家长购买广告商品或者服务的内容”的规定,还违反未成年人保护法“网络服务提供者应当针对未成年人使用其服务设置相应的时间管理、权限管理、消费管理等功能”的规定,相关部门可依法查处。


    “若儿童智能手表厂家或服务提供者未与儿童和家长达成任何消费协议,未做任何提示或告知即自行扣费,属于盗窃行为,严重的可追究刑事责任。”杜秀军说。


    有的儿童智能手表还存在隐私暴露风险。记者注意到,一些版本和配置比较老旧的儿童智能手表没有相应的隐私设置,安装App无须用户授权便可开启多种权限,通过远程获得未成年人的人脸图像、位置和对话等隐私信息。


    “如果有不怀好意的人入侵手表,那么这款本来可以省心的产品就变成一款‘跟踪器’了,如何保障孩子的安全?”赵蕾不无担忧地说。


    根据江苏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发布的儿童智能手表消费调查报告,17.11%的消费者表示遇到过儿童智能手表泄露个人信息的情况,32.89%的消费者表示希望可以针对儿童智能手表采取措施,进一步提高手表的信息安全性。


    此前,“3·15信息安全实验室”对电商平台一款销售量达“10万+”的儿童智能手表的测试结果显示,由于手表使用的操作系统过于老旧,没有任何权限管理要求,恶意程序可以在儿童和家长不知情的情况下轻松植入,并获取孩子的位置、人脸图像、录音等隐私信息。


    “儿童智能手表在收集信息方面的不合规现象亟须引起重视。”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儿童研究所负责人张晓冰说,儿童智能手表收集的生物识别、行踪轨迹等儿童个人信息实际上均属于敏感个人信息,收集时应当坚持最小收集原则,必须取得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的同意,这条红线不得逾越。


    张晓冰同时提醒,未成年人对网络风险的识别能力较弱,在使用智能手表的过程中容易泄露照片、视频、实时定位、个人情况、父母信息等个人信息,造成隐私泄露。在此基础上,可能被一些不良分子利用,他们通过手表伪装成孩子的同龄人,诱导其消费或者下载不良软件,甚至可能诱骗孩子违法犯罪。


    推强制性国家标准


    设计备案功能审核


    在儿童智能手表逐渐成为孩子“标配”电子产品的背景下,其存在的问题亟须引起重视。


    多名受访专家提出,教育部门、学校、家庭、社会应该形成合力,织密安全网。加强行业审核与监管,规范健康指引标准。可考虑将儿童接触社交媒体纳入监管范围,发布关于儿童智能产品的设计与推广指导规定,让企业在开发相关产品时有法可依。


    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11月,国家标准GB/T41411-2022《儿童手表》正式实施。受访专家认为,落实国家标准有助于进一步保护儿童个人信息。该标准目前为推荐性国家标准,根据实施情况,如果有必要,可将其上升为强制性国家标准,要求厂家在儿童智能手表的设计、生产和销售等环节严格遵守相关标准,从源头上进行遏制。


    李静思提出,儿童电子产品的设计要与未成年人的成长阶段相契合,以促进孩子的健康发展为要旨。针对未成年人自控力较弱的特点,厂家在家长端的设置上应该更加精细化,根据未成年人的不同特点设定不同的使用规则。


    张晓冰从行业监管层面提出意见,她认为应该推动儿童智能手表行业自律,加强行业审核与监管,制定儿童智能手表行业安全标准,出台儿童智能手表模式规范,鼓励行业定期发布相关调查报告,披露行业发展趋势及未成年人保护状况等相关问题。


    “政府也要加强监管,对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的企业或平台,一律严格追责,让全社会真正形成关爱儿童、尊重儿童的社会氛围和社会理念。着力推动《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出台,将儿童接触社交媒体纳入条例保护范围,加强儿童智能手表的设计备案和功能审核。”张晓冰说。


    杜秀军则建议,一方面,要定期开展儿童智能产品危害和心理健康教育课,举办学生和家长网络素养讲座,让学生增强自身抵御不良信息的能力;另一方面,家长和学校应当正确引导孩子通过丰富业余爱好、提升社交能力、增加趣味活动等,建立健康互动的交往关系,鼓励孩子线下“现实社交”。


    北京家长陈晨对此深有同感。他认为家长应该筑牢第一道“防火墙”,多关注孩子的身心变化,提升孩子的社交沟通能力。企业在研发产品时也应该“做减法”,功能设计要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回归健康与安全核心功能,满足儿童实际需要,同时要加强信息安全保护,避免因为程序漏洞导致儿童的身心安全受到威胁。

    2023-02-15
  • “叙利亚灾民感到被抛弃”强震或致叙530万人无家可归

    中新网2月13日电据外媒报道,联合国负责人道主义事务的副秘书长兼紧急救济协调员马丁·格里菲思12日在社交媒体发文称,“辜负了”叙利亚西北部的灾民,并称有义务“尽快纠正这个错误”。


    格里菲斯在土耳其和叙利亚边境发推文说,叙利亚西北部的人民正在“寻找尚未到来的国际援助”,他们“理所当然地感到被抛弃了”。





    当地时间2月6日,叙利亚阿勒颇发生地震后,阿勒颇古城遭到破坏,碎石瓦砾遍布,令人痛心。阿勒颇古城在1986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它展现了上千年来多个在此定居过的民族保留下来的多元文化。据报道,6日在在土耳其南部靠近叙利亚边境地区发生的强震已致两国超过4000人死亡、近两万人受伤。图为受损的阿勒颇古城。


    当地时间2月6日,叙利亚阿勒颇发生地震后,阿勒颇古城遭到破坏,碎石瓦砾遍布,令人痛心。图为受损的阿勒颇古城。


    他还说,“到目前为止,我们辜负了叙利亚西北部的人民。”他表示,有责任和义务尽快纠正这个错误。“这是我现在的工作重点。”


    联合国人道主义事务协调办公室发言人马德维·孙松说,一支由10辆联合国救援卡车组成的车队于12日通过土耳其边境口岸进入叙利亚西北部。此前,已有22辆联合国车辆穿越巴布哈瓦进入叙利亚。


    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也于11日抵达叙利亚阿勒颇看望灾民。他在社交媒体上发文表示:“天寒地冻,人们很少能获得临时住所、食物、水、暖气和医疗护理。看到幸存者所面临的境遇,我感到心碎。”


    在联合国和合作伙伴加大援助力度的同时,难民署表示,2月6日的地震灾难可能导致叙利亚约530万人无家可归。


    难民署驻叙利亚代表达纳帕拉在大马士革说:“在地震发生之前,该国已经有680万境内流离失所者。”


    难民署应对工作的重点仍然是提供临时住房和救济物品,并确保流离失所者中心拥有足够的设施、帐篷、塑料布、保暖毯、睡垫和冬衣。


    另一方面,美国长期对叙利亚实施制裁,给叙经济民生造成深重灾难,也削弱了叙政府救灾能力,阻碍了其他国家的救援物资和设备进入。连日来,国际社会一直呼吁美国解除或至少放宽对叙制裁,在舆论压力下,美国政府9日宣布暂时放宽对叙制裁,但仅限与叙地震救灾赈灾需求相关的交易。

    2023-02-14
  • 中国救援队在土耳其已营救6名被困者 搜寻出8名遇难者

    中新网北京2月13日电(记者郭超凯)记者从应急管理部获悉,截至目前,中国救援队累计派出13个批次、206人次救援人员,共营救幸存者6人、搜寻出8名遇难者。中国香港救援队营救幸存者3人。





    当地时间2月12日,正在土耳其搜救的中国救援队共派出2个批次、42名救援队员,营救1名被困人员,搜寻出3名遇难者,对4栋倒塌严重的建筑进行生命迹象和风险评估。12日下午,正在土耳其哈塔伊省安塔基亚市实施搜救的中国救援队经过4个多小时的努力与土方合作营救出一名50多岁男性幸存者。


    截至目前,中国救援队累计派出13个批次、206人次救援人员,共营救幸存者6人、搜寻出8名遇难者。图为第六名幸存者营救现场。应急管理部供图


    图为第六名幸存者营救现场。应急管理部供图


    当地时间2月12日,正在土耳其搜救的中国救援队共派出2个批次、42名救援队员,营救1名被困人员,搜寻出3名遇难者,对4栋倒塌严重的建筑进行生命迹象和风险评估。12日下午,正在土耳其哈塔伊省安塔基亚市实施搜救的中国救援队经过4个多小时的努力与土方合作营救出一名50多岁男性幸存者。


    12日清晨,救援队根据当地提供的信息,采用人工搜索、技术搜索等方式,对3处可疑信号进行了探测,并对国家大街两侧倒塌建筑再次进行搜索评估。同日下午,救援队接到区域救援队伍协调中心信息通报,当地政府希望对安塔基亚学院医院进行搜索评估,排查失联人员。接到任务后,救援队联络协调组立即通过中国驻土耳其大使馆人员与土相关部门取得联系,核查信息来源,获取精准任务地点,并派出行动队对现场进行搜索评估。


    此外,中国救援队积极对接各国救援力量,强化对外交流,并继续完善营区信息通信、后勤和医疗保障工作。救援队协调联络组先后走访了波黑、巴林、阿曼、英国、意大利等救援队营区,了解了各队伍基本情况,沟通了救援行动最新进展。此外,协调联络组持续协助运行联合国第五区域救援队伍协调中心。(完)

    2023-02-14
  • 多地“捐精”倡议背后:捐献通过率到底是多少?

    近段时间以来,多地人类精子库陆续向社会发出“捐精”倡议书的话题备受舆论关注。据记者不完全梳理,从2月9日至今,已有包括云南、陕西、山东、北京等多省市对外发布“捐精”倡议书。


    “捐精倡议发出,的确引来不少年轻人咨询,这两天电话都快打爆了。”陕西省人类精子库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最近这段时间打电话咨询捐精的人增加了很多,陕西省人类精子库微信公众号一度处于粉丝“暴增”状态。


    一化工从业者选择“冻精”


    告知女方后多次相亲失败


    根据北京市人类精子库官网介绍,精子库主要应用于提供生殖保险、利于人类优生、为部分男性不孕患者提供有效手段、开展相关科学研究。


    2018年10月,时年27岁的陈先生在家乡济南为自己冷冻了精子。彼时从事化学品化验工作已有1年多的他,担心自己会因工作原因罹患弱精症。为了不影响未来的生育,他在家人支持下来到当地人类精子库,提前冷冻了自己的精子。


    陈先生选择的冷冻精子,医学上又称自精保存,指预先将精液取出体外,经处理后冷冻保存于精子库的液氮中(-196℃),等需要时取出复苏后使用,使申请保存者有可能通过辅助生殖技术(人工授精或试管婴儿技术)而得到自己的后代。


    按照国家卫健委对自精保存者的条件设定,出于“生殖保险”目的的人群有权提前冷冻精子。这部分人群包括两类。一是需保存精子以备将来生育者;二是男性在其接受致畸剂量的射线、药品、有毒物质、绝育手术之前,以及夫妻长期两地分居,需保存精子准备将来生育等情况下要求保存精液。


    不过,至今陈先生依旧没能走入婚姻。相亲过程中,每当他告诉女方自己从事的行业可能影响生育,并提前冷冻精子的事情后,对方大多会表示介意。“我希望大家能对冷冻精子有更科学的认知,其实这不是一件丢脸的事。”


    大学生捐精通过率仅20%?


    精子库人员:


    通过率在70%以上


    自上世纪80年代初我国建立首个精子库后,据国家卫健委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6月底,全国经批准开展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医疗机构已从451家增加到539家,经批准设置人类精子库的医疗机构从23家增加到27家。精子库在我国的诞生已走过40多个年头,但至今无论是捐献精子还是冷冻精子,于大众而言依旧是一件“谈之色变”的新鲜事。


    陕西省人类精子库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陕西省人类精子库只能完成一次捐精流程,不能重复捐精。“捐精前会签署隐私协议,我们也会严格做检测,不会出现近亲风险,也不会出现隐私泄露。”


    根据此前媒体的报道,大学生的捐精通过率仅有20%。对此,陕西省人类精子库工作人员给予了否定的回答。“如果捐精自愿者遵守我们给定的注意事项有备而来,根据我们的统计,大学生捐献者通过率可达到70-80%。”

    2023-02-13
  • 全球央行为何囤黄金

    数据显示,2022年11月,我国央行增持黄金103万盎司。而在此之前,我国的黄金储备量自2019年9月开始,连续三年保持在6264万盎司水平。2022年12月,央行继续增持黄金97万盎司。今年1月末,我国黄金储备达到6512万盎司,较去年12月末增加48万盎司,连续3个月增持黄金,增持规模达到248万盎司。受此影响,1月末中国黄金储备估值达到1252.83亿美元,较去年年底的1172.35亿美元环比增加80.48亿美元,引来较多关注。


    为何连续3个月增持黄金?在业内人士看来,主要受到几大因素影响:一是鉴于未来全球金融市场波动加大,中国相关部门通过增持黄金,可以有效降低外汇储备规模的波动幅度,确保外汇储备金额平稳波动;二是国际形势变化令中国外汇储备加快资产多元化配置步伐,作为传统避险类资产与超主权资产,黄金可以带来更好的资产保护作用;三是随着中国外汇储备持续回升,相关部门也需增持黄金,令黄金占比保持在一个相对合理的水准。


    “中国央行持续增持黄金储备,主要目的是优化外汇储备资产结构,促进外汇储备资产多元化,增强外汇储备资产抵御全球金融市场波动的能力和资产稳定性。就全球环境而言,美联储加息接近尾声,美元前景偏弱,全球政经局势不确定性仍高,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黄金储备的吸引力。”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表示。


    仲量联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部总监庞溟认为,黄金具有金融和商品的多重属性和避险、抗通胀、长期保值增值等优点。在国际储备组合配置中加入和动态调整黄金储备,可调节与优化国际储备整体风险收益特性、多元化与再平衡国际储备资产,有利于统筹与维护国际储备的安全性、流动性和收益性。央行以逢低配置为主要操作手段增持黄金储备,是以市场化手段优化调整储备资产结构、对冲美元资产贬值风险的提前准备和有效方法。


    近年来,面对动荡不安的外部环境,“囤黄金”已成为全球央行的普遍动作,黄金资产的配置需求持续扩大。世界黄金协会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央行购金需求达到1136吨,创下55年以来的新高,且是连续第13年净增持黄金储备。一直以来,西方国家的黄金在外汇储备中的比重始终超过50%,不少新兴市场国家的黄金占比也达到8%至10%。另据不完全统计,截至今年1月底,中国黄金储备占外汇储备的比重仅有3.93%,低于众多新兴市场国家与西方国家。


    各国央行积极增持黄金主要出于规避信用货币风险、储备资产多元化的考虑。事实上,欧美国家外汇储备里的黄金储备占比较高,对欧美货币的跨境流通起到促进作用。业内人士认为,全球央行增购黄金,绝不是基于金价短期上涨获利,而是从更长远的视角配置黄金。具体而言,一是看中黄金在全球金融资产价格波动加大趋势下的避险功能,有助于降低外汇储备规模波动幅度,二是由于俄乌冲突持续,长期通胀压力有所增加,黄金也能起到较好的抗通胀与资产保值功能。


    展望后市,业内人士预计,未来中国相关部门仍将继续增持黄金储备。毕竟,面对欧美经济衰退风险加大所衍生的金融市场剧烈波动风险,增持黄金能更好地保障中国外汇储备规模平稳波动。


    “2023年1月中国黄金储备增持速度相比2022年11月和12月有所放缓,可能也和金价回升有关。在美元指数走弱、美联储加息步伐放缓等因素影响下,未来金价整体有望维持偏强态势并继续震荡上行。”庞溟表示,目前黄金储备在中国外汇储备中的占比仍然很低,黄金储备总量与中国经济体量和外汇储备总量仍不匹配,再考虑到金融安全、储备资产多元化等方面的需求,未来还有继续增持黄金的空间。

    2023-02-13
  • 土耳其地震“震出”隐秘地层:地表100英里下惊现熔岩区域

    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的华军林(音译)博士在研究土耳其地下地幔的地震图像时,发现了地球的一个隐秘地层,位于地表以下100英里(约161公里)处的熔岩区域,至少覆盖了地球的44%。





    地壳下隐秘的熔岩区域至少覆盖了地球的44%。


    据报道,华军林在博士研究期间研究土耳其地下地幔的地震图像时,产生了寻找地球内部新层的想法。


    由于对地壳下部分熔化岩石的迹象感到好奇,他汇编了来自其他地震台的类似图像,得到了一个全球软流圈(asthenosphere)的地图。


    华军林惊讶地发现,软流圈存在一个以前不为人知的熔岩区域(moltenrock),几乎涵盖了半个地球。





    熔岩区域(moltenrock)位于上地幔(uppermantle)的构造板块(tectonicplates)之下。


    这个熔岩区域位于上地幔(uppermantle)的构造板块(tectonicplates)之下,形成一个软边界,使固体岩板能够移动。


    以前的理论认为,这些构造板块的运动很可能是由地壳下面地球地幔中的熔融岩石的对流造成的。这个想法可以解释固体岩石板块如何在地表下无缝移动。


    不过,华军林的研究显示,即使在熔体部分相当高的地方,它对地幔流动的影响也非常小。当他将熔岩地图与构造运动的地震测量进行比较时,发现没有任何关联。


    论文共同作者、布朗大学的地震学家和教授KarenFischer表示,这项工作很重要,因为了解软流圈的特性和它为什么变弱的根源,是了解板块构造的基础。

    2023-02-10

  • 首 页  上一页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下一页    尾 页  

    版权声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 8629 6259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696号 蒙ICP备160010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