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家:奥密克戎变异株导致肺炎或重症比例低于流感

    中新社北京12月5日电据中国媒体5日报道,中国呼吸危重症专家、北京市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童朝晖表示,国际和国内监测数据证实,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及其进化分支的致病力和毒力,相比原始株和德尔塔等变异株明显减弱。


    童朝晖表示,奥密克戎变异株已经变了好几个分支,从临床观察到奥密克戎的特点是传播性较强,即传播速度比原始株要快,但还是以上呼吸道症状为主,很多人甚至没有出现高热,仅是中低热、嗓子不舒服、咳嗽,主要集中在上呼吸道。


    童朝晖说,这段时间从国内来看,无症状感染者加轻型病例在90%以上,普通型、重型、危重型病例的比例更少。“我最近也是在北京的一线,到定点医院去查房会诊,真正因为新冠肺炎导致的需要住院、需要插管上呼吸机的就三四例。”


    童朝晖表示,奥密克戎变异株引起重症和死亡的比例明显低于之前原始株和关切变异株,这既是奥密克戎变异株的特点,也与人群接种疫苗免疫水平提高和国家采取的积极预防策略有关。与2009年全球流感流行时期相比,目前奥密克戎变异株导致肺炎或者重症、危重症的比例相对较低。


    童朝晖表示,2009年全球包括中国流感流行,那时出现流感肺炎的比例也非常高。那时他也会诊了不少病例,ICU里住的全是流感患者,上着呼吸机、ECMO。现在的奥密克戎变异株与那时的流感相比,其导致肺炎或者重症、危重症的比例比流感还低。(完)

    2022-12-06
  • 再次升破“7”关口,人民币汇率为何底气足?

    中新网12月6日电(中新财经宫宏宇)继11月累计上涨1300个基点、12月2日一度探至7附近后,5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终于“不负众望”,升破“7”关口。


    截至5日18时,在岸和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均涨破6.95。这也是继9月下旬以来,人民币汇率首次回弹至“6”区间。


    此外,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也有所调升。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的数据显示,12月5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报7.0384,较前一交易日调升158个基点。


    人民币汇率为何迅速反弹?


    “美元正式迎来拐点,在逐渐失去紧缩货币政策支撑后,在衰退交易冲击下将进一步回调。”中国银行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王有鑫接受中新财经采访时表示,近期人民币汇率大幅反弹从外部因素来看是由于美联储紧缩政策预期的变化。


    当地时间11月30日,考虑到货币政策效果的滞后性等因素,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讲话中暗示了美联储接下来放缓加息的可能性。


    南华期货研究报告提到,由于市场对美联储货币政策转向预期再度升温,近期,美元指数震荡下行,整体表现偏弱,上周已跌破105。


    从内因来看,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表示,随着全国多地优化疫情防控措施,境内外市场情绪明显高涨,对国内经济复苏前景更趋乐观。


    “在美元指数显著回落以及国内利好政策多维度加码,防疫措施优化趋势也非常明显的影响下,市场对我国经济复苏的信心有较大的提升。”南华期货研究报告也提到。


    此外,温彬称,由于央行目前重点关注的是经济增长,故现阶段货币政策较为宽松,12月5日央行正式执行降准0.25个百分点,释放长期资金共计约5000亿,有助于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和落实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利好国内经济修复。


    今年人民币汇率波动有哪些特点?


    温彬指出,今年以来,受美元指数大幅上行和国内疫情反复的影响,人民币汇率呈现出大幅波动态势。


    “但随着外部美联储加息节奏趋缓,内部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积极进展,后市人民币波动幅度料将有所收敛。”温彬表示。


    在之前召开的2022金融街论坛年会上,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也曾提到,今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有所贬值,但贬值幅度小于其他主要货币,保持了人民币币值和购买力的基本稳定。


    人民币汇率回弹有何影响?


    东方金诚研究发展部王青指出,人民币汇率大幅反弹,一方面将缓解国内资本市场资金外流压力,减轻企业进口成本,个人购买海外商品的人民币价格也会随之下降;另一方面,这也将压缩出口企业汇兑收益,降低个人购汇成本。


    温彬提到,截至12月5日收盘,上证指数大涨1.76%,呈现出明显的股汇双涨局面。信达期货报告指出,多地防疫政策优化叠加人民币汇率大涨,利空因素逐渐消化,指数中期向上趋势不变。


    外汇市场上,信达期货报告称,尽管美联储加息路径再次出现摇摆,但离岸人民币汇率已连续几个交易日维持升值态势并成功突破7关口,对权益市场资金流向构成利好。


    人民币汇率后续如何走?


    在王有鑫看来,随着疫情防控政策更加科学化和精准化,预计疫情对经济社会的影响将逐渐弱化,生产、投资和消费活动将逐渐向常态化方向转化,经济复苏将驶入快车道,这将显著改善市场预期,推动人民币汇率进一步反弹。


    “特别是今年底至明年上半年,欧美等发达经济体经济衰退风险日益加大,中国经济和人民币资产将成为全球财富的避风港,跨境资本流动将逐渐改善。目前美国银行、摩根大通、高盛等华尔街机构都提升了对明年中国股票相关指数回报率的预期,纷纷唱多人民币资产,预计人民币汇率至少在明年中将继续保持上行态势。”王有鑫表示。


    兴业研究报告指出,资金回流股市,12月人民币有望延续11月以来的升值回调。10月购汇率超过结汇率,但在春节前刚性结汇需求下,人民币将重现岁末年初的强势。


    温彬提到,展望2023年,在全球经济衰退征兆愈发明显的情况下,美元指数仍有较大幅波动可能,同时海外需求持续走低也会对我国出口有所压制,不过在国内经济逐步回稳向好,且通胀压力明显小于欧美国家的情况下,人民币大概率将保持相对平稳的双向波动格局。(完)

    2022-12-06
  • 种地还能评职称?多地试水职业农民职称评定

    吉林、山东、浙江等地试水职业农民职称评定——


    种地还能评职称?这个可以有


    专家建议,兼顾全国的普遍性和区域的独特性,让职称评审真正赋能乡村振兴


    本报记者柳姗姗彭冰


    阅读提示


    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鼓励各地开展职业农民职称评定试点”。此后,吉林、山东、浙江等地纷纷试水职业农民职称评定。此举在畅通“新农人”职业发展道路、吸引人才扎根乡村的同时,也面临社会认知度有待提高等问题。


    最近,李宗光评上高级农技师职称的消息在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成了新鲜事。


    “种地还能评职称?”不仅很多村民觉得不可思议,评上职称的“乡创客”农安县宗光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李宗光在申报时也是半信半疑。


    为了更好地吸引各类人才在乡村振兴中建功立业,吉林、山东、浙江等地纷纷试水为扎根乡村的“土专家”“田秀才”“乡创客”等乡村振兴人才评职称。此举在宁静的乡村荡起阵阵涟漪。


    专家表示,为“新农人”评职称,是对乡村人力资本的重视,也体现出对人才专业化的需求,有利于畅通乡村振兴人才的职业成长,拓宽乡村振兴的引才之路。不过,要让“新农人”对这一人才评价制度“热”起来,关键还要看社会认可度。


    乡村能人拿到“官方认证”


    “拿到‘官方认证’的职称证书,感觉沉甸甸的。”吉林延边光东朝鲜族民俗旅游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杨丽娜,是吉林省首批300名获评乡村振兴人才高级职称的乡村能人之一。


    2021年,吉林省人社厅开始探索为乡村振兴人才评职称,还专门制定《吉林省乡村振兴人才职称评审实施办法(试行)》,明确评审主要面向长期扎根基层、从事适度规模经营的农民、技术能手、电商营销人员等,设置乡村振兴农经师、乡村振兴农艺师、乡村振兴电商营销师等9个专业,每个专业分为初级、中级、高级(副高级)3个层级。


    实际上,早在2017年7月,浙江省就提出打破户籍、地域、身份、人事关系等制约,将新型职业农民纳入农业系列职称评审范围。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也明确,“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鼓励各地开展职业农民职称评定试点”。此后,吉林、山东、浙江等地试水开展职业农民职称评定工作,甚至有不少职业农民已经评上“正高级”。


    “人才是乡村振兴的第一资源,用好人才评价指挥棒,对引领新农民转型,培养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过硬的乡村人才队伍意义重大。”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童天表示,从全国来看,培养高素质农民队伍已成为新时代人才评价工作的新风向。


    据吉林省人社厅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处处长张福新介绍,两年来,吉林省已有3962名乡村振兴人才获评职称,其中有600名乡村能人获评高级职称。


    评审有啥“硬杠杠”?


    在不少人的印象中,专业技术职称通常是针对企事业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及高校科研人员,参评者往往需要满足学历、论文、研究成果等“硬杠杠”。那么,农民评职称也有这样的“硬门槛”吗?


    张福新介绍说,《吉林省乡村振兴人才职称评审实施办法(试行)》中特别明确,乡村振兴人才职称申报,不唯学历、不唯年龄、不唯奖项、不唯论文。同时,针对9个不同专业,分类制定了不同评价标准,重点评审参评者带领技艺传承、带强产业发展、带动群众致富的综合能力。


    记者梳理发现,各地的评审办法、评选标准有所不同,有的是对从事相应农业技术年限和参加农业相关业务学习培训学时有要求,有的是对现代农业技术或生产经营或指导服务达到的产业规模等有要求,但共同之处都是贴近农业生产实际,“农民干什么,就评什么”。


    李宗光所在的合作社创新采取“黑土地保护性耕作六行种植模式”进行耕种,在保护黑土地的同时,实现农户每公顷减少农资投入1000多元,目前已推广种植10162亩,经济效益十分可观。此次参加职称评审,李宗光正是凭借这一亮眼实绩顺利过关。


    “能为乡村发展做什么,能给农户带来多少收益,这些都是评审‘硬杠杠’。”杨丽娜说,她创办的公司通过“企业+村集体+农户”三方利益共享的运行模式,让所辖3个村从贫穷落后村变成闻名全国的旅游村,村民人均年收入提升1.6万元,是原来的近6倍。这些带动村民致富的业绩,也是她获评职称的关键。


    让职称评审真正赋能乡村振兴


    不久前,得知自己成为省内第二批获评高级职称的乡村振兴人才、吉林省德惠市德源牧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兴龙兴奋不已。


    张兴龙在返乡创业后,摸索出鸡舍标准化清理消毒流程,使原来每批肉鸡出栏后14~21天的空栏期缩短至4~7天,每个养殖场每年可多养1~2批鸡。在他看来,高级职称是对他专业技术水平和工作能力的认可,也是高素质新型职业农民的“身份证”。


    乡村振兴人才有了职称“傍身”,除了个人荣誉感、社会认同感提升,还有配套的奖励补助和政策倾斜,进一步激发了他们扎根乡村的热情。


    去年,杨丽娜通过高级农经师评审后,同时获评全省首批乡村振兴十大杰出人才,不仅能连续5年每年获得3000元奖励,还有出去培训学习的机会。她说:“现在扎根农村创业更有信心了。”


    张福新表示,有了职称“加持”,返乡创业人才能更好发挥“领头雁”作用,带动农业技术人员提升能力素质。


    按计划,2023年吉林省将再为2000名乡村振兴人才评职称。


    记者在采访中也发现,在一些农民的认知里,由于没有与个人收入直接挂钩,职称更像是一种荣誉,这也导致一些农民对评职称的参评热情并不高。


    “农民的职称评定制度能否发挥最大效能,关键还要看社会认可度。”童天表示,乡村振兴人才和其他技术技能人才一样,都要坚持以用为本,数量、质量、结构并重,立足产业,关注市场需求。


    童天建议,在乡村振兴人才职称评审中,各地要把握好制度的刚性和机制的灵活性,兼顾全国的普遍性和区域的独特性,完善建立同行专家评审为基础的业内评价机制,让职称评审给劳动者带来职业发展,真正赋能乡村振兴。(来源:工人日报)

    2022-12-05
  • 这个周末,广州人生活渐归正常

    家住广州市番禺区大山村的王女士12月3日上午约好了中介看房,此前由于疫情管控,她的搬家计划耽搁了近一个月。


    11月30日,广州多区解除疫情防控临时管控区,市内地铁(含海珠有轨电车)、公交逐步有序恢复运营,市民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不再查验核酸阴性证明,广州人的生活逐渐回归正常。





    图为市民在广州荔湾区街边吃火锅。中新社记者陈楚红摄


    这个周末,老广们邀上三五好友,在街边餐馆前围坐在一起,一边聊天,一边“打边炉”,火锅香味随着热腾腾的蒸汽飘散开来;年轻人依旧喜欢打卡网红美食店,他们在店外排成长队,熟悉的“等位”场景又重现。


    在这座美食之都,吃,是人们对生活回归正常最大的敬意。疫情之下,也有一部分人尽量减少出门,选择在家中做一顿大餐犒劳自己。


    堂食回归了


    在广州荔湾区上下九商圈,排成长龙的红色水马已经陆续撤走,还有零星几个堆放在墙角。街边的档口均已开门迎客,颇带节奏感的音乐和此起彼伏的叫卖声,让这条街道又恢复了往日的热闹。


    此前,由于不能堂食,广州多个商圈相对冷清,餐饮单位只提供到店自取、外卖订餐服务,大部分时候只有外卖小哥在店铺外等候。


    广州各区解除临时管控区管理后,越秀、天河、海珠、番禺、荔湾等明确非高风险区取消限制人员流动措施,恢复堂食,文化馆、博物馆等密闭半密闭经营性场所恢复营业。


    记者日前走访荔湾、海珠多个商场发现,广百百货、领展购物广场等不再查验核酸阴性证明,市民只需扫场所码,出示健康码绿码即可进入。


    12月3日下午,在领展购物广场,记者看到前来购物的市民络绎不绝,理发店、手机店、照相馆、餐饮店等都有人光顾,还有人带着小孩特意出来吃一顿久违的大餐,也有情侣到照相馆拍了一张纪念照。


    食在广州,味在西关。始建于清代光绪年间的百年老店陶陶居,一直是广州地标性的粤菜老字号。记者了解到,陶陶居(第十甫路总店)12月1日恢复堂食,工作人员介绍,由于广州天气回暖,到店就餐的顾客也逐渐增多,附近的老人会过来喝早茶,但晚市的客人比较少,5点后陆续有食客到楼上用餐,无需等位。


    海珠区宝业路是广州街坊常去宵夜的地方,整条街几乎都是大排档。3日晚,暮色渐浓时,宝业路上的羊肉火锅店已有不少食客,烟火气浓厚。对于他们来说,周末和家人朋友一起吃宵夜是最惬意的时光。


    不仅仅是堂食,广州文化旅游场所也陆续恢复开放。据了解,广州塔于12月2日起恢复开放所有观光和游乐项目,市民游客入塔观光须持有72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广州博物馆、南越王博物院等多家文博场所于12月3日陆续恢复开放。西关永庆坊旅游景区不再查验24小时核酸阴性证明,市民只需扫场所码,凭绿码通行。


    3日晚,记者在永庆坊旅游景区看到,一家日式火锅店外大约有十余人坐在门外等位,工作人员介绍,顾客就餐前需要测量体温和登记联系方式。永庆坊景区内的市集当晚也开始营业,陆续有游客前来选购商品。


    花卉市场重新对外开放


    坐落于荔湾区芳村的岭南花卉市场,是广州规模最大的花卉批发市场,分为盆栽区、鲜花区、陶瓷区、打包批发区等。在滘口地铁站附近,有便民车可将市民直接送往鲜花区域。


    记者3日在该花卉市场看到,小型货车不断穿梭其中,不时有市民骑着电动车前来购买花卉绿植。在道路一旁,停放着一辆来自云南的冷链车,工人们正将车上一箱箱打包好的花卉卸到三轮车上,然后由专人运往各个店铺。


    一家花店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此前花卉市场不对外开放,市场内部人员每天只能从一个门进出。11月30日,岭南花卉市场陆续解除临时管控,近日重新对外开放,偶尔会有一些散客和批发客户前来购买盆栽。


    满天红园艺负责人徐桂浩告诉记者,再过一个多月就要过春节了,12月和1月是花卉销售的旺季,能占全年营业额一半左右。岭南花卉市场重新对外开放后,预计会有半个多月的缓冲期,希望生意能够慢慢恢复。


    “今后主要看广州疫情形势会不会出现好转,如果人口不流动起来,珠三角一些花店拿货会相对保守。”徐桂浩说。


    此前,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黄星耀答记者问时表示,广州将启动保供应链专班应急工作机制,组织相关区、工业企业开展保供应链专题调度,及时为企业“纾难解困”。同时全力帮助企业解决人员返岗、库存运输等问题,打通企业产业链供应链“堵点”“卡点”。


    多个核酸检测点取消


    市民抢购药品“囤货”


    根据政策规定,目前广州一般不按行政区域开展全员核酸检测,对风险岗位、重点人员开展规定频次核酸检测,同时各区根据辖区内人员分布、人口密度等实际情况,合理设置一定数量的便民采样点。


    记者看到,日前广州中心城区多个核酸检测点已经撤走。就拿荔湾区多宝街道来说,12月4日仅保留两个便民采样点。


    有市民担心广州倡导“按需检测”,会不会导致社会面出现大规模传播?广州医科大学党委书记唐小平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优化完善疫情防控措施,并不等于“躺平”,而是结合不同时期疫情形势特点,变得更加科学精准,封控管理措施可以精准到楼栋,也一般不开展全员核酸。


    “我有些朋友也感染了新冠病毒,不需要特殊治疗就康复了。我认为广大市民不需要太恐慌,即便是感染了,也应该沉着应对。”唐小平说。


    12月2日起,广州市、区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普通门、急诊就诊人员凭健康码绿码通行,新入院住院患者及其陪护人员凭24小时核酸阴性证明办理入院。


    值得注意的是,12月1日起,广州市民到药店购药,包括购买《疫情期间需登记报告药品目录》内的37类药品,不再查验48小时核酸阴性证明。当日该市零售药店感冒、发热类药品1天的销售记录达10万条,是平日的2.5倍,出现抢购药品“囤货”现象。


    记者日前走访广州多家药店发现,消毒酒精、免洗洗手液、口罩等均摆放在显眼的位置,部分药店称N95口罩和抗原检测试剂已经断货,要等下周一才能补货。


    慈德堂大药房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近两日用于治疗流行性感冒某类药品特别畅销,两三天就卖完一箱。在该店购买退烧药需要扫码测温,出示健康码绿码,并登记身份证号和手机号。记者采访间隙,不断有人过来询问该店是否有N95口罩。


    在荔湾区恩宁路,记者看到平日专门售卖医疗器械的档口,也开始售卖口罩和酒精等消毒用品,一盒N95口罩的售卖价格达到200元以上。


    广东省药品监督管理局称,近日省内批发企业分销到全省5.5万家零售药店的感冒类药品达到每天360万单位盒,目前增长的180%销量主要以购买备用为主。网传相关囤药指南不科学。市民可以购买少量短期、日常急需备用药物,应避免长期大量的非理性的囤药行为。


    广州多家银行可延期还房贷


    随着广州居民逐渐恢复日常生活,房贷也可以延期了。


    据了解,近期,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等多家主流银行在广州地区推出个人住房贷款延期还贷服务,宽限期限短则1个月,长则18个月。


    从各家银行披露的信息来看,申请个人房贷延期还款的人群,主要包括参加疫情防控工作人员;因感染新型肺炎住院治疗或隔离人员、疫情防控需隔离观察人员;因管控等客观原因出现临时还款困难的客户;受疫情影响较大行业的从业人员、小微企业主、个体工商户、农户等。


    易居研究院智库总监严跃进指出,此次广州注意到违约的问题,在相应期限内不计罚息复利,不上报征信逾期记录,具有非常好的导向。


    严跃进建议,一些疫情管控较严的城市,要关注下居民家庭的收入状况和还贷能力。要主动出台政策,给予缓冲期,以真正体现保民生的工作。

    2022-12-05
  • 北京一线快递员可优先参加工伤保险,个人不缴费

    北京一线快递员可优先参加工伤保险

    基层快递网点实名按月缴费,个人不缴费

    中工网讯(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赖志凯)“建立基层快递网点和从业人员动态管理机制,对用工灵活、流动性大的基层快递网点,从事快递收寄、分拣、运输、投递、查询等服务的快递从业人员,可优先办理参加工伤保险。快递企业使用劳务派遣方式用工的,应督促劳务派遣公司依法参加社会保险。”近日,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北京市邮政管理局、国家税务总局北京市税务局发布《关于做好本市基层快递网点优先参加工伤保险工作的通知》,做好基层快递网点优先参加工伤保险工作。

    据悉,在本通知印发之前已按规定参加各项社会保险的快递企业和基层快递网点,不在上述优先参加工伤保险范围。

    已取得邮政管理部门快递业务经营许可、具备用人单位主体资格的基层快递网点,可按规定直接为快递从业人员办理优先参保;在本市邮政管理部门进行快递末端网点备案、不具备用人单位主体资格的基层快递网点,由该网点所属的具备快递业务经营许可资质和用人单位主体资格的企业法人代为办理优先参保,原则上在快递业务经营许可地或企业登记注册地办理参保,承担工伤保险用人单位责任。

    基层快递网点办理优先参加工伤保险实行实名按月缴费,个人不缴纳工伤保险费。对难以直接按照工资总额计算缴纳工伤保险费的基层快递网点,可按照北京市上年度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核定缴费基数。缴费费率按照北京市行业工伤风险类别中邮政业的基准费率执行。

    2022-12-02
  • 记者手记:世界杯上的中国记者,媒体“鄙视链”的最低端?

    中新网多哈12月2日电(记者邢翀)在报道卡塔尔世界杯期间,我和同事们、同行们每天见面第一句话,几乎都是:“过了吗?”

    这并不是“吃过了”的意思,而是申请的赛事球票是否“通过了”。世界杯赛事报道,媒体记者需要提前申请场次球票,状态栏中会出现三个选项:requested(已申请),approved(已通过),rejected(已拒绝)。

    并不是所有场次记者都能进入场馆报道。国际足联有个相当复杂的媒体票务系统,小组赛阶段每名记者每天至多申请两场比赛球票,淘汰赛阶段每名记者每天只能申请一场球票。

    除了数量的限制,国际足联将媒体派发门票的优先级也进行了划分。比如,比赛双方国家媒体优先派发门票,其次是东道主国家媒体,再次是其余32强球队所在国家或地区媒体,最后才是其余国家媒体。没有主队的中国记者,只能被划归到“其余”这个行列。

    作为中国两家通讯社之一,加上常年报道世界杯赛事,中新社的媒体排名在“其余”这个行列中相对靠前,一般情况下能够保证至少一张文字票和摄影票。

    不过,到了现场往往会发现,原来中国的文字记者是要和球迷们挤在看台上,记者工作时也只能把笔记本电脑放在腿上,不能充电也无法联网。此时就会无比羡慕旁边带桌的媒体席——当然,这是为优先等级的媒体准备的。赛后混合采访区和新闻发布会同样需要申请,但没有主队的媒体通过概率同样相对较低。

    摄影同事待遇也好不到哪去。虽然拿到了场次的“通行证”,但摄影记者还需要再选择具体的拍摄位置,这就涉及到另一轮排队选择。轮到中国摄影记者选择时,往往只剩下中线位置,这意味着如果进球的话,只能拍到球员的后脑勺。

    尴尬吗?虽然我没遇到过被指着鼻子骂“为什么你们没有主队还要来世界杯”的尴尬情形(据同行说确实遭遇过),但当我被认作是日本记者、韩国记者,尤其是当日本队获胜时被其他人道喜,确实很尴尬。

    本届世界杯中国元素相当丰富,除了世界杯赛事外,我们几乎把与中国相关的元素挖了个遍。赛事工作人员、志愿者、各国球迷会称赞中国建造的卢赛尔体育场真棒,中国制造的大巴车非常舒服,中国生产的纪念品激发了人们狂热的购买欲,从中国远道而来的大熊猫更是让人直呼可爱。但是当被问及“你知道多少中国球员”时,外国球迷几乎没人答得出来。

    一位对中国体育颇为了解的沙特球迷委婉地说,“但你们奥运会成绩很棒啊,尤其是乒乓球很厉害”,还有一位哥斯达黎加球迷就没那么客气了:“我们都能进世界杯,比我们国家大很多的你们更应该有球队参赛!”

    无论是委婉的安慰,还是直白的扎心,作为记者总觉得都有些尴尬。相信每个前来报道世界杯的中国记者,最渴望看到的中国元素就是国足了,等到中国足球崛起时,中国记者就不用再处于“鄙视链”的最低端,也自然会少许多尴尬。(完)

    2022-12-02
  • 从“三轮”到“五轮”,土拍市场又有新动向

    中新网12月1日电(中新财经记者左宇坤)时至年底,也到了土地市场的冲刺阶段。

    在刚刚收官的北京四批次集中供地中,地价、现房销售面积双双触顶成交。在业界看来,北京四批次土拍热度一定程度上超出预期,或为土地市场带来新的信号。

    北京第四批集中供地热度超预期

    11月29日,北京市为期两天的第四批集中供地落下帷幕,集中出让的6宗地块全部成交,总面积约14.86万平方米,总建面31.93万平方米,起始价123亿元,成交总价135亿元。整体成交溢价率约为9.85%,相较于前三轮的4.46%、5.35%、6.06%有所上升。

    朝阳区仍是本轮土拍的热点。共出让的6宗住宅用地中,朝阳区3宗,门头沟1宗,石景山1宗,通州1宗,其中压轴出场的朝阳区3宗地均以上限价格成交。

    克尔瑞分析指出,本轮北京土拍的整体溢价率不仅是今年最高的一轮,也是第四轮集中供地整体溢价率最高的城市,为目前的市场注入了信心。

    北京本轮土拍也体现了更多的亮点和诚意。首先,第四批供地兼顾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大部分项目不再设置“90/70”户型限制要求,以多元化的产品供应契合多样化的市场需求。

    另在土拍出让政策方面,6宗地块均设置了竞现房销售面积环节及竞“现房销售”面积的上限。首次在指导价的确定上对期房销售和现房销售区别定价,如石景山区古城地块预售指导价为7.58万元/平方米、现房销售指导价为7.88万元/平方米。

    在中指研究院土地事业部研究负责人张凯看来,北京四批次土拍热度一定程度上超出预期,主要受到三方面的影响。

    一是目前全国房地产市场仍未企稳,北京、上海等个别城市由于房地产市场热度尚好,是当下房企为数不多的投资选择;二是在今年四批次前北京全年涉宅用地仅成交49宗,同比去年全年的64宗减少了近24%,不少深耕北京的房企尚未完成年度投资任务,都希望在今年四批次有所斩获和补仓;最后,北京的很多城投类企业均具备操盘开发能力,本次也积极参拍。

    截至目前,北京今年四轮集中供地共计出让约228万平方米住宅用地,总规划建筑面积约485万平方米,揽金超1615亿元,低于去年的成交总金额1905亿元。

    分析认为,11月以来,多项支持房地产企业融资政策陆续落地,支持房企融资“三支箭”格局已经形成。对于房企恢复正常的经营、投资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反应在土地市场上,预计将在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率先有所体现。

    多地推出第五批次集中供地计划

    同日,杭州、武汉等地的第四轮集中土拍也收官,无锡更是率先完成第五轮集中土拍,城市之间表现出了不同的特点。

    杭州第四轮集中土拍成交8宗涉宅地块,成交总金额98.9亿元。其中,有3宗地块触及“封顶”摇号,有4宗以底价成交,还有1宗地虽未达到“封顶”,但溢价率也达到10.75%。

    在中指研究院华东分院常务副总高院生看来,杭州本轮供地表现热度分化依旧。4宗底价成交的多位于富春、场口、河上等远郊区域;3宗加价至封顶,地处热门板块的四堡七堡地块和世纪城核心区01号地块是争夺焦点。

    武汉第四批次土拍中,7宗涉宅用地里,一宗已官宣延期至12月20日竞拍,剩余6宗地块均底价成交,本次土拍合计揽金45亿元。拿地大户仍为地方国资,拿地金额占比达55%,央国企29%位居次席,民企拿地金额占比仅16%。

    无锡则成为首个完成今年第五轮集中土拍的城市。据了解,此次出让的14宗地全部底价成交,总成交金额为224亿元,全年完成率96%。

    “随着本次土拍落幕,无锡完成本年度供地计划。”张凯指出,从拿地企业结构来看,央国企几乎退出了无锡的土拍市场,地方国资企业拿地金额占比超过70%。预计后续将有更多地方国资的地块引入市场化运作房企代建或联合开发。

    值得关注的是,不同于2021年22城步伐统一地“只卖三次地”,今年不仅多地早早宣布将集中供地次数增加至四次,更是有不少诸如无锡的城市已经安排上了五轮土拍。

    11月30日,长沙市国土资源网上交易系统发布《长沙市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网上挂牌出让公告》,正式开启长沙市2022年第五批次集中供地,共挂牌13宗国有建设用地。另有南京、武汉、苏州等地也推出了第五批次集中供地计划,部分地区出让地块总金额较高。

    业内分析认为,未来土拍的“多次少量”或成常态。(完)

    2022-12-01
  • 国产大飞机C919飞行员已就位,旅客最快何时可乘坐?

    中新网12月1日电(中新财经葛成)有关国产大飞机C919的好消息接连不断,我们距离乘坐国产大飞机,又近了一步。

    近日,中国民航局宣布C919飞机完成T5测试并获颁AEG评审报告;中国商飞公司公布C919大型客机获颁生产许可证。

    再过“两关”意义重大

    “民航局和中国商飞公司公布的消息,意味着C919再过两关,意义重大。”中国航协运输专家智库特聘专家、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经管学院副院长綦琦在接受中新财经采访时表示。

    綦琦称,一方面,C919飞机完成T5测试,并获颁AEG评审报告,说明了民航局从安全角度承认航空公司具备保障飞机运营的能力;另一方面,中国商飞公司获颁C919大型客机生产许可证,说明民航局从市场角度承认中国商飞具备量产适航飞机的资质。

    T5测试全称为飞行标准化委员会型别等级训练规范测试,是新机型飞机运行符合性评审(即AEG评审)过程中的关键工作,也是对型号设计和制造厂家体系的一次综合性检验。

    民航专家李瀚明告诉中新财经,飞机制造商制造飞机后,要设计与之对应的培训课程,供承运人学习、掌握。T5测试是其中的一种具体流程,主要针对新研发的没有可比较型号的新型号进行认证,也是项目最多,涉及面最全面的认证流程。

    李瀚明称,T5测试作为AEG评审的一部分,民航局将确认培训课程设计是否符合民航法律法规要求,确保飞行员、机务工程师学习后可以安全地驾驶、维修C919飞机。

    更多飞行员将获C919“驾驶证”

    据中国民航局消息,新机型的首批驾驶员、飞行教员和局方检查员可在T5测试完成后取得型别资质,这对新机型交付运营及后续飞行安全意义重大。

    T5测试完成后,包括中国商飞客服中心飞行教员在内的15名飞行员取得C919飞机型别资质,这也标志着C919飞机即将交付运行。

    “飞行员需要在模拟和实际的飞行时长达到相应标准,才能获得对应机型型别资质。”綦琦表示,这就相当于汽车的驾驶证。取得资质的飞行员才能持证上岗,驾驶C919飞机。后续还会有更多飞行员获得上述资质。

    30日,中新财经从中国东航获悉,在首批取得C919飞机型别资质的15名飞行员中,有3名飞行员来自东航。首架C919飞机将于今年12月交付东航。

    交付飞机是下一个重要节点

    “交付飞机是下一个重要节点。”李瀚明表示,东航在接收飞机后,需要通过航线验证等中国民航局制定的相应审定考核流程,才可以从民航局获得正式商业载客的经营资质。具体可以参考此前中国商飞支线飞机ARJ21商业运营的过程。

    据中国商飞公司公众号信息,2015年11月29日,中国商飞首架ARJ21飞机正式交付成都航空,在完成100余小时的安全验证飞行后,于2016年6月28日投入商业首航。

    李瀚明称,目前,中国东航已有3名飞行员取得C919飞机型别资质,足以满足初期的飞行需求。此外,在安全验证飞行耗时方面,C919大飞机和ARJ21支线飞机区别并不大。

    此前,中国东航董秘汪健在三季度线上业绩说明会上透露,公司在积极为运行C919做各方面准备,预计2023年上半年在完成民航局有关规章要求后,投入商业运营。(完)

    2022-12-01
  • 常态化核酸采样安全吗?北京疾控首席专家答疑

    等待检测时,前面的人员完成采样后不要立刻上前,等前一个人离开且医务人员完成手消、拿出新棉签后再上前。仅在采样的短时间内摘下口罩,屏住呼吸,采样结束后立刻戴好口罩。

    新京报讯(记者戴轩)核酸检测是判定新冠感染的“金标准”。但随着社会面病例持续筛出,有市民就常态化核酸的安全性表示担忧。今日,北京市疾控中心副主任、首席专家王全意就常态化核酸检测的注意事项进行了提醒。

    为何要做核酸检测?

    ——新冠临床不特异通过症状诊断难度较大

    今日,北京市疾控中心副主任、首席专家王全意就核酸检测的必要性回答了记者提问。

    王全意表示,新冠肺炎无症状感染者和轻症较多,临床表现不特异,通过症状和体征诊断新冠肺炎的难度较大。核酸检测灵敏度和特异度都比较高、经济快速,是新冠肺炎病毒感染实验室诊断的“金标准”。

    口岸工作人员、发热门诊医务人员、集中隔离点的工作人员等职业人群存在职业暴露风险,养老院、建筑工地等重点机构场所人员感染后易造成传播,这些职业人群和重点机构场所人员应按规定频次开展核酸检测,第一时间发现病例,及时采取措施,控制传播。

    当小区、楼宇、单位出现新冠肺炎病例时,要在最短时间内完成全员核酸检测,第一时间发现其他的感染者。还要根据风险评估确定后续检测频率,以进一步发现已经处于潜伏期的感染者,尽快控制疫情。

    高风险区的居民感染风险较高,要按照规定的频次开展核酸检测和抗原检测,第一时间发现阳性人员,减少同住人续发的风险。高风险区的居民在核酸检测期间应严格落实个人防护,分时分区有序参加核酸检测,同时规范佩戴N95或KN95医用防护口罩。

    当出现社区传播时,社会上存在隐匿的感染者,这些人作为传染源会传播病毒,但却不容易被识别出来。按照防控方案第九版的要求,“疫情发生后,经流调研判,传播链不清、风险场所和风险人员多、风险人员流动性大,疫情存在扩散风险时,疫情所在区每日开展一次全员核酸检测,连续3次核酸检测无社会面感染者后,间隔3天再开展一次全员核酸检测,无社会面感染者可停止全员核酸检测。”对一定区域的全部人员开展核酸检测可以找出潜在的感染者,实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阻断病毒的传播。

    常态化检测安全吗?

    ——需要做到这几点

    王全意提醒,冬季在室外开展常态化核酸检测,要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冬季室外温度比较低,出门前要了解一下室外温度,多穿一些衣服,避免受凉。

    如果在单位或家附近做核酸采样,提前了解一下核酸检测点的排队情况,如果时间允许,尽量避开排队高峰前往。

    出门前要戴好口罩,年老体弱者可考虑佩戴N95口罩。

    排队时一定要保持两米距离。要“一”字形排队,不要“回”字形排队。

    在扫码、登记时,不要触碰核酸检测台,不要把手机、身份证放在台面上。

    前面的人员完成采样后不要立刻上前,等前一个人离开且医务人员完成手消、拿出新棉签后再上前。仅在采样的短时间内摘下口罩,屏住呼吸,采样结束后立刻戴好口罩。

    采样结束,不要在采样点逗留,回家后把手洗干净。

    核酸检测点不是社交场所,请大家在排队前、排队时和采样后不要扎堆聊天。特别是社区、村或单位组织的核酸检测,同事、邻居比较多,千万不要聚集聊天,不要吃零食,除采样外一定要戴好口罩,保持两米距离。

    “只要做好这些防护措施,常态化核酸检测的风险是极低的,不用太担心。”王全意表示。

    2022-11-30
  • 北京市2023年高考美术类专业统一考试等延期举行

    中新网11月29日电据北京教育考试院网站消息,北京教育考试院29日发布公告,为切实保障广大考生和考试工作人员身体健康、生命安全,结合北京当前疫情防控工作实际,经综合研判,决定延期举行原定于12月10日举行的北京市2023年高考美术类专业统一考试和12月17日举行的北京市2023年高考第一次英语听说考试。

    以上两项考试后续工作安排,将结合疫情防控形势研究确定,并提前向社会发布,请考生密切关注。






    图片来源:北京教育考试院网站

    2022-11-30
  • 聚焦退休人员再就业:别只看到“老年”,还要看到“人才

    退休后,他们重新开始工作

    退休人员再就业,会不会抢年轻人的饭碗?年轻一代如何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

    56岁的郑女士退休了,但退休生活只过了3个月。退休前,她无比“渴望退休生活”,体验完旅游、跳舞、健身这些憧憬的安排后,“闲得无所适从,没有意思”。因为没有经济负担,又没有孙辈可带,她觉得“退早了”。

    “人生七十古来稀”早已成为过去时。根据国家卫健委今年7月发布的《2021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到2021年,中国居民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8.2岁。与此同时,不少到了退休年龄的老年人,仍然想干事、能干事。

    前程无忧今年10月发布的《2022老龄群体退休再就业调研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68%的老龄群体在退休后有强烈的就业意愿。退休老年人开始追求更高层次的长寿,走出老有所依、老有所养,尝试老有所为。更早些时候,中国老年人才网于今年8月24日正式上线,截至11月27日24时,网站共有210条求职信息,31家单位提供了74个岗位。

    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秘书长、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特聘教授董克用将现在的退休求职者归纳为两种类型:兴趣驱动和收入驱动。报告也提到,退休后有强烈再就业意愿的老人中,“收入驱动”的占比为34.3%,更多的退休求职者重返就业市场是为了寻求价值,希望发挥一技之长,继续追求职业发展。

    不过,退休人员再就业是求职者和用人单位相互匹配的过程。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采访了多家招聘退休老年人的企业,“不用缴纳五险一金”“自带经验和资源”是这些企业聘用退休人员的主要原因。

    “有专长的退休老人再就业,将会成为挖掘高素质老年劳动力潜能的新方向。”董克用表示,人口老龄化在带来劳动年龄人口减少的同时,也带来了人力资源红利的新机遇。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老龄司预测,2035年左右,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突破4亿,在总人口中的占比将超过30%,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在一些专家看来,在劳动年龄人口总量减少的背景下,年轻人因为求职意愿不匹配等原因,并不能完全解决一些岗位“用工荒”问题,退休的老年人有意愿继续工作,可作为劳动力的补充。

    别只看到“老年”,还要看到“人才”

    国庆节前,郑女士在一档电视节目中听说了中国老年人才网。正巧,她还想继续发挥余热,便在网站发布了求职简历。历史专业本科,香港某商学院进修,3年市级党校任教经历,20余年企业中高层管理经验,涉足房地产、物业、咨询、教育等行业……郑女士详细填写了个人情况,期待着与“高级管理或文案写作”相关的就业机会。

    退休后,她曾担任过一家公司短期项目的副总经理。虽然只有两个月,但这段退休再就业的经历更加坚定了郑女士退休后继续工作、发挥价值的想法。“还是在岗的感觉更好。每天有事可做,感觉有活力,也有存在感。”

    在中国老年人才网上线前,她也在常见的智联招聘等人力资源服务网站投递过简历,尽管用人单位未写明年龄要求,郑女士也满足其他条件,但要么是简历石沉大海,要么是以“超龄”为由,把她的简历退回。

    在郑女士看来,像她这样有经验、懂管理的退休人群不应该被年龄框住,社会和用人单位应该从身体状况、从业经验等方面来衡量是否符合条件。“需要我做到的,我都能做到,我不觉得和做同样工作的年轻人有区别。”

    不过到目前为止,郑女士还没有在中国老年人才网上等到“令她心动的offer”。她表示,发布招聘的单位少,而且辅助性岗位多,薪资偏低是主要原因,“感觉很多用人单位只看到‘老年’,而不是‘人才’”。尽管如此,郑女士还是觉得,老年友好的目标受众设定让这个网站值得她的关注和等待。

    今年65岁的吴崴也和郑女士一样,想在退休后找份工作“打发时间”。研究生学历,自动化研究所工程师经历,熟练阅读英文文献,掌握多种计算机编程语言……吴崴自身条件优秀,已经通过中国老年人才网和一家科技公司“牵手”成功。

    吴崴的求职意向是“物联网相关,数字孪生、传感器数据采集”岗位。在人们的普遍认知中,这是一个属于年轻人的赛道,拼体力、拼精力、更拼创新。但对于长期关注这个领域的吴崴来说,这些都不是障碍。“这要感谢我的导师,年过90依然保持学习的状态,影响着我也在了解元宇宙这些年轻人关注的新事物。”

    相比于年轻同事更擅长执行具体操作,吴崴把自己定位为给年轻技术团队把握方向的人。“我的价值是在学会新技术的基础上,把丰富的经验融会贯通后进行应用,我们的分工不同,各有所长。”吴崴觉得,在擅长的领域和兴趣相投的人工作,“干到75岁不成问题”。

    “希望有经验的老年人为我们做锦上添花的事”

    像吴崴这种退休求职者,正是师斌博希望通过中国老年人才网招聘到的老年人才。师斌博是北京中科极客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科极客”)副总经理,中科极客是一家初创公司,刚进入老年市场,迫切需要来自老年群体的意见以及对老年市场的了解。师斌博表示,他们公司的“市场顾问”和“销售方向事业部合伙人”的岗位就是面向老年求职者的,“年龄不是问题,有热情更重要,希望有经验和知识的老年人,为我们做锦上添花的事情”。

    师斌博计划给这类老年人才开出3000元至3万元的薪资待遇,“区间大,是为了留出谈价的空间,只要符合条件,一切可商量”。不过,目前还没有求职者联系他,他也担心被当作骗子,暂时没有主动联系求职者。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在中国老年人才网上进行了初步统计,截至11月27日24时,网站共有210条求职信息,有31家单位提供了74个岗位。多数为市场销售类、教育培训、餐饮保洁、为老服务方面的岗位,科技企业投放的岗位不多。北京首开寸草养老服务有限公司提供了养老院院长、护理员、护士、医生和护理主任5个岗位。据该公司人力资源部负责人潘晓丽介绍,招聘信息投放了一个多月,除了“养老院院长”,其他岗位咨询人数不少。“相较于人力资源服务网站,这里的匹配度更高”。

    今年9月刚从山东省第二人民医院退休的管大夫是第一个到岗的。经过一个多月的观察,潘晓丽发现,这位曾经的内科医生虽不善言辞,但工作认真,丰富的临床经验让她很快上手工作。而且,眼下养老是朝阳行业,这家养老服务公司共有13家分院,用人需求相当大,但找到合适的人并不容易。

    “尽管一些岗位看似用人条件不高,但不意味着所有求职者都能胜任。”在潘晓丽看来,和老人相处的生活阅历,以及一定的从医经历和医学知识,是她更愿意聘用退休人员的两个原因,“这些方面年轻人就未必行”。

    一些工作内容相对简单重复的岗位,和年轻人相比,老年人可能有优势。陈女士负责宁波一家咨询公司的招聘工作。据她介绍,面向所有年龄群体的银行调研员工作,只需求职者会使用智能手机拍照并发送原图即可。目前她的工作所对接的20多名调研员中,有一半是退休的老年人。“除了速度慢一点,退休人员的返工率远低于年轻人。”在陈女士看来,和有的年轻人浮躁、拿钱干活儿相比,老人往往更负责也更靠谱。

    如何让退休老人成为人才红利

    退休人员再就业,会不会抢年轻人的饭碗?作为养老领域的专家,同时也是退休教授,董克用给出的答案是“不会”。

    “在制度安排得当的情况下,老人在领域和岗位选择上与青年并不会发生太多冲突。”董克用认为,在劳动年龄人口总量减少的情况下,一些行业“招工难”,退休老年人重新就业可以填补用人需求,“有专业特长的老年人发挥价值,有利于提升全社会的人力资本总量”。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对比2020年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和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60岁及以上人口从10.33%增长到18.70%,65岁及以上人口则从6.96%增长到13.50%。目前中国是唯一一个老年人口超过2亿的国家。如果他们中的一部分重新进入劳动力市场,无疑是对16-59岁劳动年龄人口以外的补充。

    退休后,他们重新开始工作

    退休人员再就业,会不会抢年轻人的饭碗?年轻一代如何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

    56岁的郑女士退休了,但退休生活只过了3个月。退休前,她无比“渴望退休生活”,体验完旅游、跳舞、健身这些憧憬的安排后,“闲得无所适从,没有意思”。因为没有经济负担,又没有孙辈可带,她觉得“退早了”。

    “人生七十古来稀”早已成为过去时。根据国家卫健委今年7月发布的《2021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到2021年,中国居民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8.2岁。与此同时,不少到了退休年龄的老年人,仍然想干事、能干事。

    前程无忧今年10月发布的《2022老龄群体退休再就业调研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68%的老龄群体在退休后有强烈的就业意愿。退休老年人开始追求更高层次的长寿,走出老有所依、老有所养,尝试老有所为。更早些时候,中国老年人才网于今年8月24日正式上线,截至11月27日24时,网站共有210条求职信息,31家单位提供了74个岗位。

    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秘书长、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特聘教授董克用将现在的退休求职者归纳为两种类型:兴趣驱动和收入驱动。报告也提到,退休后有强烈再就业意愿的老人中,“收入驱动”的占比为34.3%,更多的退休求职者重返就业市场是为了寻求价值,希望发挥一技之长,继续追求职业发展。

    不过,退休人员再就业是求职者和用人单位相互匹配的过程。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采访了多家招聘退休老年人的企业,“不用缴纳五险一金”“自带经验和资源”是这些企业聘用退休人员的主要原因。

    “有专长的退休老人再就业,将会成为挖掘高素质老年劳动力潜能的新方向。”董克用表示,人口老龄化在带来劳动年龄人口减少的同时,也带来了人力资源红利的新机遇。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老龄司预测,2035年左右,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突破4亿,在总人口中的占比将超过30%,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在一些专家看来,在劳动年龄人口总量减少的背景下,年轻人因为求职意愿不匹配等原因,并不能完全解决一些岗位“用工荒”问题,退休的老年人有意愿继续工作,可作为劳动力的补充。

    别只看到“老年”,还要看到“人才”

    国庆节前,郑女士在一档电视节目中听说了中国老年人才网。正巧,她还想继续发挥余热,便在网站发布了求职简历。历史专业本科,香港某商学院进修,3年市级党校任教经历,20余年企业中高层管理经验,涉足房地产、物业、咨询、教育等行业……郑女士详细填写了个人情况,期待着与“高级管理或文案写作”相关的就业机会。

    退休后,她曾担任过一家公司短期项目的副总经理。虽然只有两个月,但这段退休再就业的经历更加坚定了郑女士退休后继续工作、发挥价值的想法。“还是在岗的感觉更好。每天有事可做,感觉有活力,也有存在感。”

    在中国老年人才网上线前,她也在常见的智联招聘等人力资源服务网站投递过简历,尽管用人单位未写明年龄要求,郑女士也满足其他条件,但要么是简历石沉大海,要么是以“超龄”为由,把她的简历退回。

    在郑女士看来,像她这样有经验、懂管理的退休人群不应该被年龄框住,社会和用人单位应该从身体状况、从业经验等方面来衡量是否符合条件。“需要我做到的,我都能做到,我不觉得和做同样工作的年轻人有区别。”

    不过到目前为止,郑女士还没有在中国老年人才网上等到“令她心动的offer”。她表示,发布招聘的单位少,而且辅助性岗位多,薪资偏低是主要原因,“感觉很多用人单位只看到‘老年’,而不是‘人才’”。尽管如此,郑女士还是觉得,老年友好的目标受众设定让这个网站值得她的关注和等待。

    今年65岁的吴崴也和郑女士一样,想在退休后找份工作“打发时间”。研究生学历,自动化研究所工程师经历,熟练阅读英文文献,掌握多种计算机编程语言……吴崴自身条件优秀,已经通过中国老年人才网和一家科技公司“牵手”成功。

    吴崴的求职意向是“物联网相关,数字孪生、传感器数据采集”岗位。在人们的普遍认知中,这是一个属于年轻人的赛道,拼体力、拼精力、更拼创新。但对于长期关注这个领域的吴崴来说,这些都不是障碍。“这要感谢我的导师,年过90依然保持学习的状态,影响着我也在了解元宇宙这些年轻人关注的新事物。”

    相比于年轻同事更擅长执行具体操作,吴崴把自己定位为给年轻技术团队把握方向的人。“我的价值是在学会新技术的基础上,把丰富的经验融会贯通后进行应用,我们的分工不同,各有所长。”吴崴觉得,在擅长的领域和兴趣相投的人工作,“干到75岁不成问题”。

    “希望有经验的老年人为我们做锦上添花的事”

    像吴崴这种退休求职者,正是师斌博希望通过中国老年人才网招聘到的老年人才。师斌博是北京中科极客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科极客”)副总经理,中科极客是一家初创公司,刚进入老年市场,迫切需要来自老年群体的意见以及对老年市场的了解。师斌博表示,他们公司的“市场顾问”和“销售方向事业部合伙人”的岗位就是面向老年求职者的,“年龄不是问题,有热情更重要,希望有经验和知识的老年人,为我们做锦上添花的事情”。

    师斌博计划给这类老年人才开出3000元至3万元的薪资待遇,“区间大,是为了留出谈价的空间,只要符合条件,一切可商量”。不过,目前还没有求职者联系他,他也担心被当作骗子,暂时没有主动联系求职者。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在中国老年人才网上进行了初步统计,截至11月27日24时,网站共有210条求职信息,有31家单位提供了74个岗位。多数为市场销售类、教育培训、餐饮保洁、为老服务方面的岗位,科技企业投放的岗位不多。北京首开寸草养老服务有限公司提供了养老院院长、护理员、护士、医生和护理主任5个岗位。据该公司人力资源部负责人潘晓丽介绍,招聘信息投放了一个多月,除了“养老院院长”,其他岗位咨询人数不少。“相较于人力资源服务网站,这里的匹配度更高”。

    今年9月刚从山东省第二人民医院退休的管大夫是第一个到岗的。经过一个多月的观察,潘晓丽发现,这位曾经的内科医生虽不善言辞,但工作认真,丰富的临床经验让她很快上手工作。而且,眼下养老是朝阳行业,这家养老服务公司共有13家分院,用人需求相当大,但找到合适的人并不容易。

    “尽管一些岗位看似用人条件不高,但不意味着所有求职者都能胜任。”在潘晓丽看来,和老人相处的生活阅历,以及一定的从医经历和医学知识,是她更愿意聘用退休人员的两个原因,“这些方面年轻人就未必行”。

    一些工作内容相对简单重复的岗位,和年轻人相比,老年人可能有优势。陈女士负责宁波一家咨询公司的招聘工作。据她介绍,面向所有年龄群体的银行调研员工作,只需求职者会使用智能手机拍照并发送原图即可。目前她的工作所对接的20多名调研员中,有一半是退休的老年人。“除了速度慢一点,退休人员的返工率远低于年轻人。”在陈女士看来,和有的年轻人浮躁、拿钱干活儿相比,老人往往更负责也更靠谱。

    如何让退休老人成为人才红利

    退休人员再就业,会不会抢年轻人的饭碗?作为养老领域的专家,同时也是退休教授,董克用给出的答案是“不会”。

    “在制度安排得当的情况下,老人在领域和岗位选择上与青年并不会发生太多冲突。”董克用认为,在劳动年龄人口总量减少的情况下,一些行业“招工难”,退休老年人重新就业可以填补用人需求,“有专业特长的老年人发挥价值,有利于提升全社会的人力资本总量”。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对比2020年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和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60岁及以上人口从10.33%增长到18.70%,65岁及以上人口则从6.96%增长到13.50%。目前中国是唯一一个老年人口超过2亿的国家。如果他们中的一部分重新进入劳动力市场,无疑是对16-59岁劳动年龄人口以外的补充。

    这些老年劳动力中,像吴葳和郑女士一样具备较高学历、掌握专业技能的退休老人不仅是人力资源,更是一种人才资源。

    “到2050年,受过高等教育的老年人口规模将超过8050万人。”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老年学研究所所长杜鹏提供了项目课题组预测的一组数据。

    项目课题组通过利用1982年以来人口普查和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分年龄、分性别、分受教育程度人口数推算出老年人口教育水平在过去30余年的情况。在此基础上,项目课题组按出生队列特定年龄以上教育水平基本稳定的假设,以人口学上最为经典且主流的队列要素方法为核心的预测显示,按照我国划分老年人口的办法,到我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时,90后开始过上退休生活,受教育的人口中,大学及以上学历的比例为16.8%。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背后是规模不断变大的老年群体,落实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意义重大。”杜鹏表示,根据《2021年度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公报》,截至2021年年末,中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超过2.6亿,占世界老年人口的四分之一以上,“解决这部分老人的问题,任务艰巨,但对中国和世界的经济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此背景下,“一种新的老年文化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正在产生”。杜鹏认为,未来“退休”的标准,要随着平均寿命的延长,结合老人自身能力、社会的需要和政策导向不断变化。

    “退休不再是社会参与的终点。”杜鹏指出,去年11月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中明确了“把积极老龄观、健康老龄化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其中还提到,“鼓励老年人继续发挥作用,把老有所为同老有所养结合起来,完善就业、志愿服务、社区治理等政策措施,充分发挥低龄老年人作用”,“全面清理阻碍老年人继续发挥作用的不合理规定”。

    杜鹏表示,年轻一代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作为赡养老人的子女,要关注老年人精神生活提升和数字鸿沟弥合;另一方面,作为未来也会步入老年的一代,青年人要关注经济发展水平和受教育程度提高带来的市场新变化,即由劳动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的转型对科学知识和技术的要求,还要关注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如何影响和改变自己照护父母和自己养老的方式。

    “借助科技手段、完善制度建设,树立积极老年观,从而提升老龄问题治理水平,才能让老年具有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杜鹏说。退休后,他们重新开始工作

    退休人员再就业,会不会抢年轻人的饭碗?年轻一代如何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

    56岁的郑女士退休了,但退休生活只过了3个月。退休前,她无比“渴望退休生活”,体验完旅游、跳舞、健身这些憧憬的安排后,“闲得无所适从,没有意思”。因为没有经济负担,又没有孙辈可带,她觉得“退早了”。

    “人生七十古来稀”早已成为过去时。根据国家卫健委今年7月发布的《2021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到2021年,中国居民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8.2岁。与此同时,不少到了退休年龄的老年人,仍然想干事、能干事。

    前程无忧今年10月发布的《2022老龄群体退休再就业调研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68%的老龄群体在退休后有强烈的就业意愿。退休老年人开始追求更高层次的长寿,走出老有所依、老有所养,尝试老有所为。更早些时候,中国老年人才网于今年8月24日正式上线,截至11月27日24时,网站共有210条求职信息,31家单位提供了74个岗位。

    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秘书长、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特聘教授董克用将现在的退休求职者归纳为两种类型:兴趣驱动和收入驱动。报告也提到,退休后有强烈再就业意愿的老人中,“收入驱动”的占比为34.3%,更多的退休求职者重返就业市场是为了寻求价值,希望发挥一技之长,继续追求职业发展。

    不过,退休人员再就业是求职者和用人单位相互匹配的过程。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采访了多家招聘退休老年人的企业,“不用缴纳五险一金”“自带经验和资源”是这些企业聘用退休人员的主要原因。

    “有专长的退休老人再就业,将会成为挖掘高素质老年劳动力潜能的新方向。”董克用表示,人口老龄化在带来劳动年龄人口减少的同时,也带来了人力资源红利的新机遇。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老龄司预测,2035年左右,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突破4亿,在总人口中的占比将超过30%,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在一些专家看来,在劳动年龄人口总量减少的背景下,年轻人因为求职意愿不匹配等原因,并不能完全解决一些岗位“用工荒”问题,退休的老年人有意愿继续工作,可作为劳动力的补充。

    别只看到“老年”,还要看到“人才”

    国庆节前,郑女士在一档电视节目中听说了中国老年人才网。正巧,她还想继续发挥余热,便在网站发布了求职简历。历史专业本科,香港某商学院进修,3年市级党校任教经历,20余年企业中高层管理经验,涉足房地产、物业、咨询、教育等行业……郑女士详细填写了个人情况,期待着与“高级管理或文案写作”相关的就业机会。

    退休后,她曾担任过一家公司短期项目的副总经理。虽然只有两个月,但这段退休再就业的经历更加坚定了郑女士退休后继续工作、发挥价值的想法。“还是在岗的感觉更好。每天有事可做,感觉有活力,也有存在感。”

    在中国老年人才网上线前,她也在常见的智联招聘等人力资源服务网站投递过简历,尽管用人单位未写明年龄要求,郑女士也满足其他条件,但要么是简历石沉大海,要么是以“超龄”为由,把她的简历退回。

    在郑女士看来,像她这样有经验、懂管理的退休人群不应该被年龄框住,社会和用人单位应该从身体状况、从业经验等方面来衡量是否符合条件。“需要我做到的,我都能做到,我不觉得和做同样工作的年轻人有区别。”

    不过到目前为止,郑女士还没有在中国老年人才网上等到“令她心动的offer”。她表示,发布招聘的单位少,而且辅助性岗位多,薪资偏低是主要原因,“感觉很多用人单位只看到‘老年’,而不是‘人才’”。尽管如此,郑女士还是觉得,老年友好的目标受众设定让这个网站值得她的关注和等待。

    今年65岁的吴崴也和郑女士一样,想在退休后找份工作“打发时间”。研究生学历,自动化研究所工程师经历,熟练阅读英文文献,掌握多种计算机编程语言……吴崴自身条件优秀,已经通过中国老年人才网和一家科技公司“牵手”成功。

    吴崴的求职意向是“物联网相关,数字孪生、传感器数据采集”岗位。在人们的普遍认知中,这是一个属于年轻人的赛道,拼体力、拼精力、更拼创新。但对于长期关注这个领域的吴崴来说,这些都不是障碍。“这要感谢我的导师,年过90依然保持学习的状态,影响着我也在了解元宇宙这些年轻人关注的新事物。”

    相比于年轻同事更擅长执行具体操作,吴崴把自己定位为给年轻技术团队把握方向的人。“我的价值是在学会新技术的基础上,把丰富的经验融会贯通后进行应用,我们的分工不同,各有所长。”吴崴觉得,在擅长的领域和兴趣相投的人工作,“干到75岁不成问题”。

    “希望有经验的老年人为我们做锦上添花的事”

    像吴崴这种退休求职者,正是师斌博希望通过中国老年人才网招聘到的老年人才。师斌博是北京中科极客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科极客”)副总经理,中科极客是一家初创公司,刚进入老年市场,迫切需要来自老年群体的意见以及对老年市场的了解。师斌博表示,他们公司的“市场顾问”和“销售方向事业部合伙人”的岗位就是面向老年求职者的,“年龄不是问题,有热情更重要,希望有经验和知识的老年人,为我们做锦上添花的事情”。

    师斌博计划给这类老年人才开出3000元至3万元的薪资待遇,“区间大,是为了留出谈价的空间,只要符合条件,一切可商量”。不过,目前还没有求职者联系他,他也担心被当作骗子,暂时没有主动联系求职者。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在中国老年人才网上进行了初步统计,截至11月27日24时,网站共有210条求职信息,有31家单位提供了74个岗位。多数为市场销售类、教育培训、餐饮保洁、为老服务方面的岗位,科技企业投放的岗位不多。北京首开寸草养老服务有限公司提供了养老院院长、护理员、护士、医生和护理主任5个岗位。据该公司人力资源部负责人潘晓丽介绍,招聘信息投放了一个多月,除了“养老院院长”,其他岗位咨询人数不少。“相较于人力资源服务网站,这里的匹配度更高”。

    今年9月刚从山东省第二人民医院退休的管大夫是第一个到岗的。经过一个多月的观察,潘晓丽发现,这位曾经的内科医生虽不善言辞,但工作认真,丰富的临床经验让她很快上手工作。而且,眼下养老是朝阳行业,这家养老服务公司共有13家分院,用人需求相当大,但找到合适的人并不容易。

    “尽管一些岗位看似用人条件不高,但不意味着所有求职者都能胜任。”在潘晓丽看来,和老人相处的生活阅历,以及一定的从医经历和医学知识,是她更愿意聘用退休人员的两个原因,“这些方面年轻人就未必行”。

    一些工作内容相对简单重复的岗位,和年轻人相比,老年人可能有优势。陈女士负责宁波一家咨询公司的招聘工作。据她介绍,面向所有年龄群体的银行调研员工作,只需求职者会使用智能手机拍照并发送原图即可。目前她的工作所对接的20多名调研员中,有一半是退休的老年人。“除了速度慢一点,退休人员的返工率远低于年轻人。”在陈女士看来,和有的年轻人浮躁、拿钱干活儿相比,老人往往更负责也更靠谱。

    如何让退休老人成为人才红利

    退休人员再就业,会不会抢年轻人的饭碗?作为养老领域的专家,同时也是退休教授,董克用给出的答案是“不会”。

    “在制度安排得当的情况下,老人在领域和岗位选择上与青年并不会发生太多冲突。”董克用认为,在劳动年龄人口总量减少的情况下,一些行业“招工难”,退休老年人重新就业可以填补用人需求,“有专业特长的老年人发挥价值,有利于提升全社会的人力资本总量”。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对比2020年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和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60岁及以上人口从10.33%增长到18.70%,65岁及以上人口则从6.96%增长到13.50%。目前中国是唯一一个老年人口超过2亿的国家。如果他们中的一部分重新进入劳动力市场,无疑是对16-59岁劳动年龄人口以外的补充。

    这些老年劳动力中,像吴葳和郑女士一样具备较高学历、掌握专业技能的退休老人不仅是人力资源,更是一种人才资源。

    “到2050年,受过高等教育的老年人口规模将超过8050万人。”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老年学研究所所长杜鹏提供了项目课题组预测的一组数据。

    项目课题组通过利用1982年以来人口普查和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分年龄、分性别、分受教育程度人口数推算出老年人口教育水平在过去30余年的情况。在此基础上,项目课题组按出生队列特定年龄以上教育水平基本稳定的假设,以人口学上最为经典且主流的队列要素方法为核心的预测显示,按照我国划分老年人口的办法,到我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时,90后开始过上退休生活,受教育的人口中,大学及以上学历的比例为16.8%。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背后是规模不断变大的老年群体,落实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意义重大。”杜鹏表示,根据《2021年度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公报》,截至2021年年末,中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超过2.6亿,占世界老年人口的四分之一以上,“解决这部分老人的问题,任务艰巨,但对中国和世界的经济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此背景下,“一种新的老年文化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正在产生”。杜鹏认为,未来“退休”的标准,要随着平均寿命的延长,结合老人自身能力、社会的需要和政策导向不断变化。

    “退休不再是社会参与的终点。”杜鹏指出,去年11月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中明确了“把积极老龄观、健康老龄化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其中还提到,“鼓励老年人继续发挥作用,把老有所为同老有所养结合起来,完善就业、志愿服务、社区治理等政策措施,充分发挥低龄老年人作用”,“全面清理阻碍老年人继续发挥作用的不合理规定”。

    杜鹏表示,年轻一代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作为赡养老人的子女,要关注老年人精神生活提升和数字鸿沟弥合;另一方面,作为未来也会步入老年的一代,青年人要关注经济发展水平和受教育程度提高带来的市场新变化,即由劳动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的转型对科学知识和技术的要求,还要关注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如何影响和改变自己照护父母和自己养老的方式。

    “借助科技手段、完善制度建设,树立积极老年观,从而提升老龄问题治理水平,才能让老年具有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杜鹏说。

    这些老年劳动力中,像吴葳和郑女士一样具备较高学历、掌握专业技能的退休老人不仅是人力资源,更是一种人才资源。

    “到2050年,受过高等教育的老年人口规模将超过8050万人。”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老年学研究所所长杜鹏提供了项目课题组预测的一组数据。

    项目课题组通过利用1982年以来人口普查和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分年龄、分性别、分受教育程度人口数推算出老年人口教育水平在过去30余年的情况。在此基础上,项目课题组按出生队列特定年龄以上教育水平基本稳定的假设,以人口学上最为经典且主流的队列要素方法为核心的预测显示,按照我国划分老年人口的办法,到我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时,90后开始过上退休生活,受教育的人口中,大学及以上学历的比例为16.8%。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背后是规模不断变大的老年群体,落实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意义重大。”杜鹏表示,根据《2021年度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公报》,截至2021年年末,中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超过2.6亿,占世界老年人口的四分之一以上,“解决这部分老人的问题,任务艰巨,但对中国和世界的经济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此背景下,“一种新的老年文化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正在产生”。杜鹏认为,未来“退休”的标准,要随着平均寿命的延长,结合老人自身能力、社会的需要和政策导向不断变化。

    “退休不再是社会参与的终点。”杜鹏指出,去年11月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中明确了“把积极老龄观、健康老龄化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其中还提到,“鼓励老年人继续发挥作用,把老有所为同老有所养结合起来,完善就业、志愿服务、社区治理等政策措施,充分发挥低龄老年人作用”,“全面清理阻碍老年人继续发挥作用的不合理规定”。

    杜鹏表示,年轻一代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作为赡养老人的子女,要关注老年人精神生活提升和数字鸿沟弥合;另一方面,作为未来也会步入老年的一代,青年人要关注经济发展水平和受教育程度提高带来的市场新变化,即由劳动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的转型对科学知识和技术的要求,还要关注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如何影响和改变自己照护父母和自己养老的方式。

    “借助科技手段、完善制度建设,树立积极老年观,从而提升老龄问题治理水平,才能让老年具有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杜鹏说。

    2022-11-29
  • 二十条措施后,人口密集的大城市如何防控疫情

    二十条措施公布已逾半个月,其间,我国疫情形势严峻复杂,防控工作面临不小的挑战。二十条措施公布后,截至11月25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共召开3场新闻发布会,其中两场研判了我国当前的疫情,均提到了疫情防控难点在于人口密度大且集中的城市。

    据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消息,11月27日0~24时,全国新增本土新冠肺炎感染者40052例。近期,全国本土疫情呈现传播范围广、传播链条多、疫情波及面扩大的严峻复杂态势。

    “像广州、重庆,由于人口规模大、人员流动性强、高校等重点场所集中、人员聚集性活动多,加剧了疫情传播扩散的风险和防控难度。”11月22日,国家疾控局传防司二级巡视员胡翔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说。近一周的数据显示,广州和重庆均是感染人数较多的省份。11月17日至23日,广州累计新增感染者约6.6万例,重庆新增约4.1万例。

    持续暴发的疫情对群众的生命健康和国家的经济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经过深入研究和论证的二十条措施,正是为了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据了解,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疾控局已派出15个疫情防控工作组分赴各地,并在此基础上,强化视频会商指导和点对点调度,持续加强对重点省份疫情处置指导,要求以快制快,坚决控制住疫情扩散蔓延势头,确保二十条优化措施落实到位、落地见效。

    楼栋密集、巷道狭窄,病毒极易造成气溶胶传播

    “10月22日,突如其来的新冠病毒席卷海珠(区),是广州抗疫3年以来最复杂、最严峻的疫情。”11月9日,广州市海珠区在给广大市民的一封信中写道。11月22日,广州市新增8181例本土新冠病毒感染者,其中,海珠区新增感染者7988例,仍是本轮疫情的中心区域。

    海珠区是一个人员比较密集的城区,有的片区面积约1平方公里内常住人口超10万。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党委书记张周斌在分析海珠区疫情时表示,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奥密克戎变异株传播速度快、隐匿性强,病毒在楼栋密集、巷道狭窄的环境条件下极易造成气溶胶传播;极高的人口密度,也给病毒的快速传播提供了合适的环境。

    重庆市本轮疫情也面临人口密集、管控难度大的问题。常住人口达1100万的中心城区是重庆本轮疫情的主战场。11月24日,重庆市的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重庆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院长邱景富表示,重庆本轮疫情从11月1日发生以来,传播速度快,波及范围广,传播链复杂,新增感染数量居高不下,疫情形势异常严峻,防控难度巨大。

    邱景富说,通过对部分流调数据以及部分阳性核酸结果的分析发现,重庆市本轮流行株奥密克戎BA5.2存在气溶胶方式传播,更容易在潮湿、密闭、拥挤的空间快速传播并快速导致大量人群感染。

    本轮疫情中的人员管理也存在一定困难。11月21日,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李畔在发布会上说,流调结果显示,部分市民在楼栋、小区、社区内存在无防护近距离接触和违反外出防疫规定的情况。比如,在小区内聚集、聊天、打球、打麻将等,下楼检测核酸期间长时间逗留不返回家中,外出购物违反“两点一线”规定和超时现象比较突出,一些小区的生活物资中转点存在居民集中聚集取件的情况,同时,一些市民群众在外出活动时个人防护措施不到位,特别是不规范佩戴口罩等现象比较突出,这些都是本轮疫情新增感染者数量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

    11月24日,广州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通报,近日在一些疫情防控管控区域内,有些群众挪动水马围挡、擅自外出;有些群众不遵守管控秩序,随意串格;有些甚至聚集冲卡,走出管控区之外,涉嫌违反国家疫情防控法律法规。“这些不理智的行为显然增加了交叉感染和病毒传播扩散的风险。”广州市公安局指挥中心宣传处处长许欣说。

    国务院联防联控要求提升方舱的医疗能力和服务保障水平

    我国本轮疫情感染者以轻症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居多,按照相关要求,这些感染者需要在方舱医院隔离治疗。

    11月22日,重庆最大方舱医院——迎龙方舱医院投入使用,正加快及时收治患者。迎龙方舱医院建筑面积约40万平方米,是楼层式立体方舱。整个迎龙方舱医院分为A、B两区,共有6栋各自独立的立体建筑,分别由重庆市级六家医院作为“支撑医院”牵头负责。每个方舱上下五层,每层设置约800张床位,总共设计床位2.6万余张。

    二十条措施要求,加强医疗资源建设。制定分级分类诊疗方案、不同临床严重程度感染者入院标准、各类医疗机构发生疫情和医务人员感染处置方案,做好医务人员全员培训。做好住院床位和重症床位准备,增加救治资源。

    11月17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医疗应急司司长郭燕红在回答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提问时说,分级分类加强医疗资源建设需要加强方舱医院建设,建设方舱医院实际上是最大限度减少对日常医疗资源的占用,统筹好新冠肺炎的救治工作与日常的医疗服务的保障工作。

    据不完全统计,广州市已启用了19个方舱医院。截至11月22日,广州市方舱医院开放床位近7万张,用于收治无症状感染者和轻型患者,已累计出舱1.1万余人。

    当前,北京市也面临着抗疫三年以来最复杂、最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截至11月24日,本轮疫情感染者已超过万例。11月23日,北京市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通报,新国展轻症方舱医院目前已投入使用。此外,延庆区方舱医院也已启用,据媒体报道,昌平区南口方舱医院已改造完成。

    近期,一些网民反映方舱医院的环境比较差。对此,郭燕红在11月17日的发布会上回应说,网友的反应说明了“各地在大规模疫情的时候,可能是仓促建成一些方舱医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已经下发文件专门进行督促和要求,指导各地按照方舱医院管理规范的有关要求,做好方舱医院的设置准备,不断提升方舱医院的医疗能力和服务保障水平。

    今年3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曾要求每个省份能够至少有2~3家方舱医院。当时,全国已经建成或正在建设的方舱医院有33家,分布在12个省份的19个地市,床位总计3.5万张。

    按照要求,建设方舱医院需提前布局,做好相应的硬件准备、物资准备和人员准备。硬件的准备包括水、电、厕所、淋浴、通风等基础条件。方舱医院筹建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要备好医护力量,做好培训,一旦发生聚集性疫情,方舱医院启用,医护人员立即投入到方舱医院的救治工作中。”郭燕红说。

    将二十条措施落实情况纳入常态化督导

    为了进一步指导地方做好疫情防控,根据第九版防控方案和二十条措施文件,11月19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印发了四个技术性文件,包括《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核酸检测实施办法》《风险区划定及管控方案》《居家隔离医学观察指南》《居家健康监测指南》,方便基层相关工作人员更好地理解和执行二十条优化措施。

    近期,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通过视频会商、调度和培训等多种方式,部署调度各地尽快推进二十条优化措施落实落地。各地结合自身特点和实际,成立工作专班,印发相关配套文件、落实细则或指南,将优化措施落实情况纳入常态化督导,全方位多角度宣传阐释解读二十条优化措施,制定培训计划和实施方案,根据不同培训对象组织开展系列培训和分层培训。

    11月27晚,广东省疫情中心海珠区发布通告,实施强化交通管控、停业停工等措施的管控区域较大范围缩小。

    广州海珠区还对符合条件的滞留人员在做好风险研判的基础上,开展返程前健康监测,强化集体组织和信息推送,落实闭环接转,全力确保人员安全疏解。此外,还有相关措施推动管控区域内的复工复产。

    目前,北京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数、社会面病例数快速增长,增速尚无缓解趋势,波及街乡范围扩大,首都疫情防控形势更加严峻。

    11月27日,北京市疫情防控发布会通告,严格执行第九版防控方案和优化疫情防控二十条措施,科学划定风险区域。对于流调溯源、查阳、追阳等采取的临时管控措施,第一时间向群众发布公告,做好解释说明,快管快查快解,临时管控时间原则上不超过24小时。严禁采取硬质隔离、硬质围挡等措施封堵消防通道、单元门、小区门。

    11月27日,重庆市召开疫情防控发布会并通告,本轮疫情新增感染者总数突破8万例,当地疫情仍处于高位运行、波动上升阶段,形势依然严峻复杂。

    目前,重庆市统筹了市级集中救治医院、区县级定点救治医院以及市、区两级方舱医院,组织重症、呼吸、中医、公卫、感控、护理等方面的专家和医护人员进驻开展工作,对危重型、重型患者,坚持多学科专家会诊、中西医结合、一人一策,精心救治,全力以赴做到应收尽收、应治尽治。

    2022-11-29

  • 首 页  上一页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下一页    尾 页  

    版权声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 8629 6259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696号 蒙ICP备160010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