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央行最新发声!事关买房、物价、存款保险……信息量巨大

    中新网3月3日电(中新财经宫宏宇)今年是否会降准降息?房地产市场会如何发展?物价会走高吗?怎么看居民储蓄创新高?存款保障程度如何?


    3日,国新办举行“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潘功胜,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刘国强介绍“坚定信心、守正创新,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资料图:中国人民银行。中新社记者张兴龙摄


    谈居民储蓄创新高


    ——今年居民储蓄将逐步回归常态


    去年,我国居民存款储蓄创新高。刘国强表示,随着宏观经济好转,居民的消费和投资信心都将增强,居民储蓄也将逐步回归常态。


    今年,前期积累的预防性储蓄有望逐步释放为实际的消费需求。一系列促消费政策出台落地,政策效果也将逐步显现。此外,经济好转以后有利于增强居民的投资信心,居民投资也将逐步回到正常水平。


    谈存款保险


    ——能够为99%以上的存款人提供全额保障


    易纲介绍,央行不断完善金融风险防控体制机制。各省份都已经建立了省级领导牵头的金融风险化解委员会,压实金融机构及其股东的责任,监管部门的责任和地方党政的属地责任,形成金融风险防控的正向激励。


    “目前,全国所有存款类金融机构都加入了存款保险,存款保险能够为99%以上的存款人提供全额保障。”易纲称。


    谈是否降准降息


    ——要巩固实际贷款利率下降的成果


    易纲称,目前货币政策的一些主要变量的水平是比较合适的,实际利率的水平也是比较合适的。过去五年,通过14次降准,不到8%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不像过去那么高了,但是用降准的办法来提供长期的流动性,支持实体经济,综合考虑还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方式,使整个流动性在合理充裕的水平上。


    “今年人民银行将精准有力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刘国强表示,要统筹短期和长期,强化跨周期调控和逆周期调节,坚持正常的货币政策,保持正利率和向上的收益率曲线,不大水漫灌、不大收大放。


    易纲提到,下一步,一方面,货币信贷的总量要适度,节奏要平稳,要巩固实际贷款利率下降的成果。另一方面,还要适度发挥结构性货币政策的作用,继续对普惠小微、绿色金融、科技创新等领域保持有力的支持力度。


    谈物价走势


    ——2023年我国通胀水平总体保持温和是主基调


    刘国强表示,2023年我国通胀水平总体保持温和是主基调,从短期看,通胀压力总体是可控的,因为当前我国经济处在恢复发展的过程中,有效需求不足仍然是主要矛盾,产业链、供应链运转顺畅,供给比较充足,居民通胀预期比较平稳,具备保持物价基本稳定的有利条件。


    从更长的时间看,外部环境还有很多难以预料的事情,需求还在逐步恢复,虽然通胀的概率不大,但是不等于没有,我们要树立底线思维,对通胀保持警惕。


    谈楼市恢复


    ——房地产市场交易活跃性有所上升


    潘功胜表示,近一段时期,市场信心加快恢复,房地产市场交易活跃性有所上升,房地产行业尤其是优质房地产企业的融资环境明显改善。今年1月,房地产开发贷款新增超过3700亿,同比多增2200亿。境内房地产债券发行400亿,同比增长了23%。


    “下一步,将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支持新市民住房需求,支持租购并举的住房市场发展,完善房地产金融基础性制度和宏观审慎管理制度,推动房地产业向新发展模式平稳过渡。”


    谈人民币汇率走向


    ——人民币汇率还会在合理均衡的水平上基本稳定


    易纲称,近五年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三度破“7”又回到“7”以下,双向波动,弹性增强,在全球各种货币中,人民币都是非常稳健的。接下来,一方面要保持汇率稳定,另一方面汇率是有弹性的。总体看,人民币汇率还会在合理均衡的水平上基本稳定,有一些小的双向浮动也是市场驱动的。


    另据潘功胜介绍,人民币国际地位有较大提升。人民币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别提款权的权重排名现在是第三,全世界有80多个国家和经济体将人民币纳入储备货币,位列全球第五位主要储备货币。


    谈金融稳定


    ——金融业运行稳健,总体风险可控


    易纲表示,中国的金融业运行是稳健的,整个金融风险是收敛的,总体风险是可控的。人民银行在去年已经完成了历史上承担的国有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等金融改革成本的核销任务,进一步夯实了现代中央银行制度的财务基础,有利于更好地实现币值稳定和金融稳定。


    他说,央行全面实施资管新规,压缩“类信贷”高风险影子银行规模大约30万亿元,推进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近5000家P2P网贷机构全部停业。


    “金融稳定法已经通过了全国人大的第一次审议,央行将推动金融稳定法的出台,依法将各类金融活动全部纳入监管,保护最广大的老百姓、中小投资者、被保险人的利益。”易纲称。(完)

    2023-03-03
  • 大熊猫“七七”5天没露面 上海野生动物园回应:患肠梗阻,近期将手术

    3月1日,上海仁济医院南院为熊猫做CT的图片引发关注。后经证实,大熊猫为上海野生动物园4岁大熊猫“七七”。上游新闻(报料邮箱cnshangyou163.com)记者从上海野生动物园了解到,“七七”将在近期接受手术治疗。








    ▲“七七”今年4岁,近期将接受手术。图片来源/上海野生动物园


    网传图片显示,2月27日,一只大熊猫到仁济医院南院就诊,医院对其进行了CT检查。后经证实“七七”有肠梗阻的情况,还伴有一些腹水。照片发布后有网友称已经5天没有见到大熊猫“七七”露面,对于“七七”的身体状况表示担忧。


    3月1日下午,上游新闻记者从上海野生动物园了解到:2月24日夜间,大熊猫“七七”出现活动少、休息多、食欲欠佳等异常表现,动物园兽医组对其进行了临床检查并采取了针对性的医护措施。


    2月26日,兽医与紧急赶到的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专家共同会诊,根据“七七”的体温、触诊、血检报告及临床表现,初步诊断“七七”可能发生了肠梗阻,遂采取输液、润肠等措施,并及时安排“七七”接受进一步检查。


    2月27日,“七七”被送往上海仁济医院进行胸腹部CT检查,CT报告确诊“七七”肠梗阻。工作人员表示,经专家会诊已形成治疗意见,决定对“七七”实施手术。


    公开资料显示,“七七”出生时的体重为165克,是一只雄性熊猫。目前年满4岁8个月,体重已超过90公斤。因活泼好动受到游客喜爱。2022年3月4日,上海野生动物园一只雄性大熊猫“雅奥”因肠梗阻医治无效去世。

    2023-03-02
  • 河南洛阳两条“狼青”跑进羊圈咬死数十只羊,派出所:已击毙,正在找狗主人

    2月28日晚,两条与狼有几分相似的“狼青”,跑进河南省洛阳市伊滨区李村镇油赵村郭先生家的羊圈,见羊就咬,数十只羊毙命。3月1日,李村派出所民警回复上游新闻(报料邮箱:cnshangyou163.com),两条肇事“狼青”已被击毙,初步判断它们从附近村民家中跑出,正在寻找狗主人。





    ▲被击毙的“狼青”。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上游新闻记者获得的视频显示,羊圈内,一男子说道:“多可惜,快两百斤的羊,都死了,你说可惜不可惜?快咬完了,咬的脖子。”


    油赵村一村民介绍,3月1日早上,该村村民郭先生前往羊圈喂羊时发现,数十只羊被咬死,有的奄奄一息,它们中多数脖子上有被撕咬的伤口。郭先生吓坏了,急忙报警。随后,民警赶到附近搜寻。





    ▲被咬死的羊。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上述村民介绍,报警的同时,他和同乡忧心忡忡,什么动物这么凶狠?


    李村派出所民警介绍,接警后,他们一边勘察现场,一边寻找肇事凶手。随后,在村里发现三条狗,其中两条是“狼青”,另一条狗相对危害不大。初步调查得知,两条“狼青”2月28日晚窜入羊圈,咬死数十只羊。“‘狼青’被击毙了,两条,一公一母,另外一条危害不大的跑走了。估计是附近哪个村民家跑出来的,狗主人还在找。”


    公开资料显示,俗称的“狼青”一般指日本狼青犬、昆明犬狼青品系或狼青色的本土狼种犬,春季是狼青犬发情、交配、繁殖的季节,它们情绪非常不稳定,易怒。

    2023-03-02
  • 今年全球六级以上地震已有20多次,如何减轻地震灾害?

    中新网北京2月28日电(韦香惠)最近,地震似已成为新闻高频词。全球是否进入地震活跃期?应当如何减轻地震灾害?对此,有关专家向中新网表示,每年都有很多中小地震,历史上全球强震一直都很多。专家提醒,建筑物抗震设防是减轻地震灾害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今年我国已发生100多次3级以上地震


    2月份,关于地震的消息多次登上微博热搜榜。据中国地震台网发布的最新震情周报,2月20日至2月26日,我国共发生3级以上地震11次,其中3.0到3.9级9次,4.0到4.9级2次,5.0级以上0次,最大地震是2月22日在新疆阿克苏地区拜城县发生的4.6级地震。


    此外,2023年以来(截至2月26日),我国共发生3级以上地震111次,其中3.0到3.9级90次,4.0到4.9级19次,5.0到5.9级1次,6.0级到6.9级1次,7.0级以上0次,最大地震是1月30日在新疆阿克苏地区沙雅县发生的6.1级地震。


    从全球来看,今年强震已发生多次。2月6日,土耳其发生两次7.8级大地震,造成巨大的灾难。不久后,2月23日,塔吉克斯坦又发生了7.2级地震,紧邻我国新疆地区边境,暂无人员报告。


    根据中国地震台网发布的信息,2023年以来(截至2月26日),全球共发生6级以上地震23次,其中6.0级到6.9级17次,7.0级到7.9级6次。


    全球是否进入地震活跃期?


    “实际上每年都有很多中小地震,因为处于土耳其地震灾难发生期间,大家对中小地震活动相对来说比较敏感,就感觉多了。”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首任院长、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学院教授徐锡伟接受中新网采访时说道。


    首先,塔吉克斯坦强震与土耳其强震并没有直接关联。徐锡伟解释说,土耳其地震发生的地震带北面是欧亚板块,南面是非洲板块和阿拉伯板块;而塔吉克斯坦地震发生在帕米尔高原,与印度板块向北推进密切相关。两地强震的发生反映出喜马拉雅—地中海地震带所在板块之间的相互作用在加强。但两个区域是较为独立的地壳变形单元,没有直接关联。


    另外,对于震中东移的说法,徐锡伟介绍,从板块构造边界带来看,土耳其地震在西边,塔吉克斯坦地震相对在东面,从空间上说,确实是从西向东迁移。但是从动力学上来说,这两次地震没有直接关系。因此,也不能说“震中东移”。


    此前,成都理工大学副校长、成理地灾国重实验室副主任许强接受采访时也提到,历史上全球强震一直都很多,并不是今天才有这么多强震。


    许强表示,目前并不能判断土耳其地震会否导致全球地震数量增加,但可以判定在本次地震后,土耳其地震所在的东安纳托利亚断裂带上的地震会进入活跃期,因为这条断裂带上断裂的应力会逐渐调整,且调整范围逐步扩大。


    建筑物抗震设防是减轻地震灾害最有效途径之一


    2月16日,中国地震台网中心预报部高级工程师韩颜颜发文表示,我国是世界上大陆地震最频繁、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文中指出,减轻地震灾害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就是做好各类建筑物的抗震设防。


    2022年,国家减灾委印发了《“十四五”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规划》。中国地震局规划财务司副司长周伟新介绍,“十四五”时期的防震减灾工作,加强地震灾害风险防治能力建设。加快开展地震探查区划评估,完成全国地震易发区地震灾害重点隐患调查,编制第六代地震区划图。加快推进地震易发区房屋加固改造,提高建筑抗震设防能力。


    据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已经编制完成了五代全国地震区划图,并分别于1957年、1977年、1990年、2001年和2015年颁布。


    中国地震局制订第五代《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国家强制性标准(GB18306-2015)给出了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技术要素、基本规定和地震动参数确定方法,适用于一般建设工程的抗震设防,以及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和国土利用规划、防灾减灾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等相关规划的编制。


    徐锡伟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除了跨断层建设的房屋,今后如果发生6.5级左右的强震,在全国范围内按照区划图地震动参数建设的房屋,只要不偷工减料,建筑就能裂而不倒。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特聘专家高孟潭在采访中也表示,实际上,严格按新的抗震标准设计施工的房屋建筑的抗倒塌能力已经有了很大的提升。(完)

    2023-03-01
  • 能多领一笔钱?这些新规3月实行!

    中新网北京3月1日电3月起,新修订的《国家以工代赈管理办法》正式实行,新办法强调向参与工程建设的群众发放劳务报酬。同时,医疗、食品、环保等领域也有一批新规值得关注,将影响大家的生活。





    资料图杨宗盛摄


    以工代赈新办法施行


    国家发改委对2014年颁布实施的《国家以工代赈管理办法》进行全面修订,3月1日起施行。《管理办法》强调向参与工程建设的群众发放劳务报酬、开展技能培训等政策目标,进一步完善了以工代赈投资计划、专项资金项目管理、监督检查等方面具体要求,并新增了政府投资的重点工程项目实施以工代赈和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推广以工代赈方式等内容。


    新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实施


    国家医保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印发的《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22年)》,自2023年3月1日起正式实施。新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新增111个药品,谈判和竞价新准入的药品价格平均降幅达60.1%。新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内药品总数达到2967种,其中西药1586种,中成药1381种;中药饮片未作调整,仍为892种。


    明确产品质量安全追溯、标签标识管理等制度


    市场监管总局发布《食品相关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暂行办法》,自2023年3月1日起施行。《办法》规定了食品相关产品生产者、销售者的主体责任及生产全过程控制的具体要求,食品相关产品生产者要建立原辅料控制、生产关键环节控制、检验控制以及运输交付控制等制度,销售者要建立食品相关产品进货查验制度。同时明确了食品相关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召回管理制度、标签标识管理制度。


    化妆品抽样检验应重点关注儿童化妆品


    国家药监局组织制定了《化妆品抽样检验管理办法》,自2023年3月1日起施行。化妆品生产经营者应当依法接受负责药品监督管理的部门组织实施的化妆品抽样检验,不得干扰、阻碍或者拒绝抽样检验工作,不得提供虚假信息,化妆品抽样检验应重点关注儿童化妆品等。


    我国将对14类新污染物进行重点管控


    生态环境部会同有关部门印发《重点管控新污染物清单(2023年版)》,于2023年3月1日起施行。新污染物是指排放到环境中的具有生物毒性、环境持久性、生物累积性等特征,对生态环境或者人体健康存在较大风险,但尚未纳入管理或者现有管理措施不足的有毒有害化学物质。根据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的环境风险,结合监管实际,经技术可行性和经济社会影响评估,清单明确了全氟辛基磺酸及其盐类和全氟辛基磺酰氟、全氟辛酸及其盐类和相关化合物、十溴二苯醚等14类重点管控新污染物及其禁止、限制、限排等环境风险管控措施。


    信息技术产品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符合规范


    教育部颁布《信息技术产品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使用管理规定》,于2023年3月1日起施行。《管理规定》要求信息技术产品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当符合国家颁布的语言文字规范标准。数字和网络出版物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当符合汉语拼音、普通话语音、规范汉字、现代汉语词形、标点符号和数字用法等语言文字规范标准。需要使用汉语方言、繁体字、异体字的,应当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相关规定。同时,突出服务导向,要求相关产品应当为用户提供语言文字信息提示、意见反馈等功能,强调面向残疾人、老年人、少年儿童的产品应当照顾其特殊需求。(完)

    2023-03-01
  • 手机沉迷催生乡村“新问题少年” 导致体质下滑等问题

    武汉大学一项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的万人调查显示:近七成孩子用手机看短视频,三分之一用来玩游戏


    手机沉迷催生乡村“新问题少年”


    春节刚过,青少年沉迷智能手机的话题再度引发关注。武汉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夏柱智副教授课题组将目光聚焦于农村留守儿童。不久前,该课题组对外发布的报告显示,在调研的中部省份中,有九成农村留守儿童长期使用专属手机或者长辈的手机玩耍,其中,近七成孩子用手机看短视频,三分之一用来玩手机游戏。


    ——————————


    “在农村,一些中小学留守儿童放假回家后,‘盯着手机不离手’成为常态。沉迷手机已经严重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有的孩子为此面临‘精神和身体的双重冲击’。”该课题组呼吁,政府应当将通过积极干预、防止严重的手机沉迷作为关心与服务留守儿童工作的重中之重。


    沉迷手机低龄化“仿佛掉进手机里去了”


    2021年以来,夏柱智课题组分赴河南、湖北、湖南、江西4省共10县(区)展开专题调研。调查显示,在中部省份的农村,留守儿童比例较高,部分占比超过50%,学校及家长普遍反映手机管理难,而对留守儿童群体使用手机的管理难度很大。


    课题组面向河南、湖北、湖南三省九县(简称“三省调查”)中小学生家长开展了留守儿童手机管理问卷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13172份。调查显示,40.4%的留守儿童有专属手机,49.3%的留守儿童使用长辈的手机。


    看短视频和玩游戏已成为留守儿童主要的上网娱乐方式,占比分别是69%、33.1%。与此同时,67.3%的家长认为自己孩子出现了手机沉迷的趋势,其中21.3%的家长认为孩子“严重沉迷手机,事态已十分严重”。


    这份题为《农村留守儿童手机沉迷问题调查与对策建议》的调研指出,玩手机时间增多、触网年龄提前的情况,在留守儿童中正“愈演愈烈”。


    课题组在贵州一所乡镇中学调研时发现,有的留守孩子为了打游戏连续5天5夜不睡觉。江西省某县六年级教师掌握的一份数据显示,全班学生中,周末在家玩手机10个小时以上的超过了一半。


    夏柱智老家位于湖北鄂东地区的一个山村。令他意外的是,一次走访中,一名尚在读小学六年级的留守儿童已经开始“通宵”玩手机,放假了经常约同学整夜玩手机游戏。当地一位小学教师反映,假期里,不少男学生扎堆儿成群玩手游,玩到凌晨两三点,第二天起床继续玩。


    课题组在湖南、湖北的部分乡村中小学进行班级统计后发现,几乎没有学生“从没接触过手游”,而每天玩超过两小时的占50%以上。


    “10-15岁,成为留守儿童沉迷手机的危险年龄段,主要为小学四年级至初中三年级学生。”夏柱智介绍。


    与此同时,沉迷手机的现象正在走向低龄化。


    在湖北省阳新县枫林镇,课题组到当地家访,看到这个家中一个5岁的小孩一直盯着手机屏幕玩游戏,“眼圈发黑,却十分精神”。当被问及擅长哪些游戏时,他热情地展示起自己手机上的6款游戏App。


    在一些农村地区,课题组经常看到,四五岁的儿童也能熟练下载和操作手机游戏,或者不断滑动屏幕观看短视频,“这些手机软件对低龄儿童来说非常有吸引力,而且进入门槛非常低。”


    有受访家长对课题组表示,如今在农村,智能手机对孩子们的吸引力异乎寻常,只要家里有Wifi(无线网络),孩子们放学回到家拿上手机可以大门不出,“仿佛已经掉进手机里去了”。


    “游戏大神”比“学习尖子”更受追棒


    根据夏柱智的观察,近5年来,留守儿童沉迷手机现象愈发凸显。


    “首先是互联网快速发展,在广大农村上网正越来越方便。”夏柱智注意到,以前在老家,安装无线网络的人家并不多,一些孩子常常寻找有Wifi的地方,挤成一排“蹭网”玩手机。近几年在部分村庄,几乎家家户户都安装了无线网络,留守儿童很难不触网。


    其次是家庭管理缺位,导致留守儿童长时间使用手机。


    调研发现,这些家庭祖辈大都没有能力或意识引导留守的孙辈正确使用手机。在农村,一些老人需要做农活儿或其他工作,很难全程看护孙辈。有的老人就将手机当作“电子保姆”给孙辈玩,缺乏对孙辈沉迷手机可能带来的危害的认识。


    “真不知道当初我主张家里安装Wifi是对还是错。”在鄂西一个山村,66岁的蔡开梅(化名)陷入迷茫。


    蔡开梅的儿子儿媳常年在外务工,2006年孙子出生后一直跟着她和老伴生活。2018年前,家里没Wifi,孙子就拿着手机去有网的堂哥家玩游戏。担心给亲戚家带来不便,她家也安装了Wifi,此后孙子假期就在家玩手机,常常是快开学时再赶作业。孙子手机一玩就到凌晨一两点,早上起不来,老人就把早饭送到床头,吃午饭、晚饭时,孙子也是边吃边继续打游戏。


    “这年代,别的小孩都在玩手机,他要玩我们做爷爷奶奶的也管不住。现在的小孩又敏感,我们也不敢管太多,万一出个啥事,咱做老人的心里也承受不住。”蔡开梅坦言。


    在湖南省汨罗市某乡镇,一名带孙子的老人告诉课题组,家里安装有视频监控,一旦小孩子哭闹,“儿媳妇就会过问,孙子要是向他妈妈告状,事情搞复杂了,我们对孙子的辛苦付出就无法体现出来了,还会产生矛盾。”


    “父母可以管教子女,但爷爷奶奶往往做不到,加上祖辈‘隔代亲’,当孙辈出现不当行为时,爷爷奶奶反而倾向于妥协或纵容。”夏柱智分析说,正是这些原因,导致缺乏约束的留守儿童更加肆无忌惮地畅游在网络当中。


    此外,来自同辈的群体示范,也导致“玩手机”在当下的留守儿童中成为一种“新潮流”。


    “为了能够合群,留守儿童大多会特别关注身边同辈人关心的事物。”河南省某县一所学校的心理教师告诉课题组,一次现场测验学生们喜欢什么时,班级里的男生异口同声地回答“游戏”。一些受访教师反映,男生们聚在一起最喜欢讨论的也是手机游戏。


    课题组发现,与二三十年前不同,在如今的一些农村中小学,同辈中的“大牛”已不是“学习尖子”,而是“游戏大神”,即游戏技术高超或者拥有很多稀有游戏装备的同学。


    手机上瘾导致体质下滑等问题


    让蔡开梅无奈的是,因为沉迷手机,原本读小学时在班上名列前茅、全家寄予厚望的孙子,学习成绩一路下滑,中考时只考上了当地的普通高中。这个春节,已经读高二的孙子依旧每天玩手机到深夜,临近开学才赶寒假作业。“不运动,也不爱走亲戚,被大人要求去拜年也是带着手机玩,全家去附近的景点旅游他也不去,就想留在家玩手机。”


    这与夏柱智在鄂东老家的观察如出一辙。春节里,夏柱智去拜年,亲戚家十多岁的孩子一直待在卧室玩手机,“也不出来会客”。


    “沉迷手机对留守儿童的危害是多方面的,一些孩子体质出现下滑。”课题组了解到,湖北某县一所中学2021年例行体检,初一年级30%的学生视力呈重度不良,初三年级一个班有三分之二的学生戴眼镜。在附近小学,学生有五六百度近视眼已不是新鲜事。


    与之相伴随的是学生体力下降。这个班体育课组织学生引体向上,最多能做两个,普遍一个都拉不上去,“基本没啥臂力”。


    值得注意的是,课题组认为,手机游戏包含暴力色彩,一些短视频有软色情等不良内容,会对留守儿童带来严重心理问题。课题组调研了解到,在华中地区的一个山区县,近3年曾发生两起学生因手机被没收而跳楼自杀的极端案例。


    在湖南汨罗一所乡镇小学,一位教三年级的教师告诉课题组,一名女学生用爷爷奶奶的手机给在外打工的母亲发信息威胁如果不给她买手机就“自杀”。这名母亲为此专门赶回家处理此事,后不得不将小孩送去治疗网瘾,并留在家专门照看她。


    “网络主导下,留守儿童的社会交往与价值观念部分也来源于网络。”课题组调查发现,网络宣传的娱乐化、游戏化价值观念,比如人生苦短及时行乐、物质至上拜金攀比等潜移默化影响着留守儿童的“三观”。“在他们看来,网上说的都是对的,现实中的老师和家长什么也不懂。”


    湖北某县一名初中教师向课题组介绍,一些学生通过手机建了“网上表白墙”,“这一定程度上助长了早恋风气。”


    假期里熬夜玩手机,上学时精神不振,成为当下一些乡镇中小学课堂上部分学生的“常态”。


    “抗拒正常课堂学习,少数人甚至自我放弃。”课题组调查显示,58.5%的家长认为手机对学习成绩有负面影响,22.6%的家长认为负面影响严重。许多教师向课题组反映,不少学生的学习状态就是“周末回家熬两天,在学校瞌睡、浑浑噩噩‘混’5天,无心向学,这对教学效果造成严重冲击”。


    课题组成员易卓分析,这一方面与手机成瘾大量占用留守儿童的课外时间、无心完成作业、影响课堂效率有关,也与“削弱学生的上进心和学习兴趣”有关。“相比需要耐心与复杂逻辑思考的学业任务,手机游戏或短视频通过增加黏性与算法推荐等设计,能让人产生一种即时性的心理满足和消遣感、获得感,从而让少年儿童愈加不愿在学习上多花功夫。”


    在湖北省阳新县一所重点高中,夏柱智了解到,一名学生曾以优异成绩进校,在2020年春疫情网课期间迷上手机游戏,返校后因无法再次适应课堂,不得不退学。


    在湖北省荆门市某村,课题组一名成员说起00后堂妹也是忧心忡忡。“每次见她都是捧着手机入迷,走到哪里都在玩手机,学习一点不上心。”父母建议她学医,将来考医师资格证,她嫌太辛苦不愿意学。


    “大好青春年华沉迷手机,政府及社会各方亟须对这些乡村‘新问题少年’重视起来。”这名课题组成员说道。

    2023-02-28
  • 公务员招考热度不减,年轻人“考公”更看重什么?

    中新网北京2月28日电(刘欢)20余省份2023年公务员招录考试笔试日前结束。多省份扩大公务员招录计划,招录政策向高校毕业生和基层一线进一步倾斜。梳理近年来招录和报名情况可见,公务员考试热度高居不下,国考、省考连年扩招,报名人数不断增长。


    “公考热”如今已是不争的事实。这届年轻人赶考,看重的还是“安稳”和编制吗?





    资料图:2023年国考北京一考点外,考生正在排队进入考场刘欢摄


    走上“考公”之路


    根据国家公务员局网站发布的消息,2023年国考计划招录3.71万人,相比2022年计划招录人数增加了18.7%。这也是国考招录连续第四年扩招。


    陈锦是这百万“考公大军”中的一员。


    她今年27岁,2022年6月在武汉一所双非一本院校拿到了研究生毕业证书。此前,陈锦已经参加了2022年国考、湖北省省考和武汉市的事业编考试。


    考试接连失利,看到身边的同龄人不少都已就业,工作没有着落的她不免有些焦虑。父母劝她不如继续备战公考,“毕竟,这份工作各方面还是比较稳定的。”父母说。


    思考再三,陈锦决定脱产备考,走上2023公务员赴考之路。新闻学专业出身的她,选择了武汉某海事局的基层岗位,“去年是应届生,报的岗位是税务局的,岗位多但是竞争激烈。今年这个岗位和专业也没有太大关系,但是竞争较小,报考限制也少。”


    1月8日,2023年国考开考,陈锦再次坐上国考考场。这一年有152.5万人实际参加考试,参考率约为78.3%,参加考试人数与录用计划数之比约为41:1。


    对于竞争比,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钱玉英向中新网表示,近年来由于多种因素叠加,就业相对较难,考生越来越珍惜考试机会。“如果说从前的许多考生备考只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那现在则是‘破釜沉舟’的决心,因而更全力以赴地进行备考。”


    从地方招录来看,2023年多地省考也有扩招。其中,甘肃2023年计划招录4249名,较2022年增长约79.7%。


    兰州的考生魏木南结束了2022年12月底的研究生考试,就准备在2月25日再上甘肃省公务员考试的考场。25岁的她已参加了三次考研,一次省考和一次事业编考试。


    魏木南记得,在考研结束那天下午,随着视觉艺术的专业课考试结束铃声响起,魏木南就知道,自己这次可能又要遭遇“滑铁卢”了。


    “考的时候就觉得发挥不好。所以接下来的重心还是就业吧,省考和事业编都再试一次。”魏木南准备报考兰州市某单位的基层行政岗和事业单位的网络广播电视岗。


    为什么选择考公?


    在专家看来,魏木南的选择不无道理。


    华图教育研究院专家刘有珍认为,近年来无论是国考还是地方公务员考试都在扩招,尤其对于高校毕业生而言有诸多利好,同时竞争也比较激烈。加上考研的规模也越来越大,很多考生也会考公、考研多手准备。


    选择再次加入公考大军之前,陈锦了解了近年来招录的变化与政策,也反复问过自己,到底为什么要参加公务员考试?


    她熬夜读过一些讲述相关工作的书籍,浏览过许多篇公务员话题的帖子,想要了解公务员的工作究竟什么样。


    “我参加了这么多政策性岗位的考试,和专业、理想关系都不大,那我是不是只是为了一张录取通知书呢?”陈锦说。


    31岁的马扬在2014年离开大学校园,在更换了多个工作之后,他还是选择继续试试公考,求一份稳定且体面的工作。


    正式工作之后,他说:“其实这份工作和其他岗位没有什么太大不同,有人奋斗也有人懈怠。相较而言,公务员具体工作要求更细,基层岗位面对的社会情况也比较多样。”


    刘有珍也指出,近年来公务员招录虽然不断扩招,但从招录公告来看,各层级单位对人岗匹配度的要求越来越高,进一步细化了专业要求。


    对于大学生毕业后是否应该选择考公,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组织与人力资源研究所教授刘昕向中新网表示,考生在选择之前,应该考虑清楚自己是否能够适应具体单位或岗位的环境,同时思考这份工作是否能够实现个人的职业发展期望。


    “公务员所处的是一个复杂的行政系统,在不同地区、类型和不同层级党政机关中工作的公务员的工作要求以及所处的工作环境实际上差别很大。”刘昕指出,事实上公务员工作较为繁杂,一些突发情况应对起来并不轻松。


    现在的考生,选择公务员看重的是什么?


    谈及原本的理想职业,陈锦说,自己儿时起就对大自然的动植物很感兴趣,“刚毕业的时候,家里有位阿姨问我想去哪里工作,我就开玩笑地说动物园或者农场,她听完就笑了。因为没有具体的规划,了解的也不深入,在很多人看来,这确实是个不切实际的想法。”


    而在了解更多公务员岗位情况后,陈锦则认为这份工作或许可以成为锻炼自己的机会。


    “公务员是对接群众和政府的一线联络员,工作确实会比较繁杂,但对于我这样缺乏社会经验的年轻人来说,这是一份生活的肥料,能够帮助我更深入了解社会,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她希望在考上公务员之后不断提升自己,将基层工作的经历作为素材,帮助她进一步了解更多领域的情况。


    钱玉英也指出,从前,固定编制和薪资待遇是多数考生选择报考公务员时考虑的两大因素。现在,随着全国公务员福利待遇、管理模式等改革,部分岗位可能由终身制变为合同制。


    “所以,现在的考生看重的不仅是安稳,还有自己的理想抱负与职业发展前景。”钱玉英说。(应受访者要求,文中部分人名为化名)(完)

    2023-02-28
  • 积极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扎实推动落实代表委员建议提案

    加装电梯、划出停车位、拆除违建、改造路面、新增绿化……近年来,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在各地全面推进,不断打通痛点堵点,破除机制障碍,畅通民心民意,提升了群众获得感。





    2022年4月29日,在云南玉溪,“墙画师”们受邀为实施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的小区墙面作画。新华社记者胡超摄


    2020年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周岚提交了关于鼓励市场力量参与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的提案,提出了在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中建立居民参与投入机制,推动“建管一体化”改革等建议。


    “各地在推进老旧小区综合整治改善中积累了经验,但也存在市场参与难度大、改造后管理难等现实问题。这些问题成为全国两会上代表委员关心的话题,也是相关部门的工作重点。”周岚说。


    收到提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积极组织力量对相关问题进行了调研,回复表示:将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培育规模化实施运营主体,探索可持续改造运营模式,尽早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经验。


    自2018年起,城镇老旧小区改造连续五年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五年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收到关于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的建议提案共100多件,代表委员在建议提案中呼吁加大老旧小区改造力度,加大资金支持力度,推动有条件的楼栋加装电梯,开展无障碍建设、适老化改造等惠民项目。


    记者了解到,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党组高度重视建议提案办理工作,建立了部党组统一部署、部领导分工负责、承办司局具体落实、办公厅协调督办的工作机制,部领导加强对分管领域建议办理质量的审核把关,确保办理质量和效率。


    据介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主动与代表委员沟通,开展专题调研,将相关建议转化为深化改革、破解难题的政策措施,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同时,加强统筹协调,规范建议提案办理程序,启用信息化管理系统,实时掌握办理进度,限时督促办结,及时公开办理结果,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这些建议提案为完善相关政策措施发挥了重要作用。2019年以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每年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部门印发专门文件,部署各地按照“实施一批、谋划一批、储备一批”原则,自上而下研究确定年度改造计划任务,加强要素保障,压茬推进实施。


    加装电梯、划出停车位、拆除违建、改造路面、新增绿化……近年来,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在各地全面推进,不断打通痛点堵点,破除机制障碍,畅通民心民意,提升了群众获得感。


    2022年4月29日,在云南玉溪,“墙画师”们受邀为实施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的小区墙面作画。新华社记者胡超摄


    2020年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周岚提交了关于鼓励市场力量参与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的提案,提出了在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中建立居民参与投入机制,推动“建管一体化”改革等建议。


    “各地在推进老旧小区综合整治改善中积累了经验,但也存在市场参与难度大、改造后管理难等现实问题。这些问题成为全国两会上代表委员关心的话题,也是相关部门的工作重点。”周岚说。


    收到提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积极组织力量对相关问题进行了调研,回复表示:将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培育规模化实施运营主体,探索可持续改造运营模式,尽早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经验。


    自2018年起,城镇老旧小区改造连续五年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五年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收到关于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的建议提案共100多件,代表委员在建议提案中呼吁加大老旧小区改造力度,加大资金支持力度,推动有条件的楼栋加装电梯,开展无障碍建设、适老化改造等惠民项目。


    记者了解到,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党组高度重视建议提案办理工作,建立了部党组统一部署、部领导分工负责、承办司局具体落实、办公厅协调督办的工作机制,部领导加强对分管领域建议办理质量的审核把关,确保办理质量和效率。


    据介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主动与代表委员沟通,开展专题调研,将相关建议转化为深化改革、破解难题的政策措施,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同时,加强统筹协调,规范建议提案办理程序,启用信息化管理系统,实时掌握办理进度,限时督促办结,及时公开办理结果,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这些建议提案为完善相关政策措施发挥了重要作用。2019年以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每年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部门印发专门文件,部署各地按照“实施一批、谋划一批、储备一批”原则,自上而下研究确定年度改造计划任务,加强要素保障,压茬推进实施。


    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是重大民生工程和发展工程。数据显示,2019年至2022年,全国累计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16.7万个,惠及居民2900多万户,完成投资6600多亿元。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将一如既往重视全国两会代表委员关于老旧小区改造的建议提案,会同相关部门继续总结推广一批先行地区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中动员群众参与、吸引社会力量参与、争取金融支持等方面的可复制经验做法和典型案例,不断完善政策机制,切实改善居民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

    2023-02-27
  • 扫码开门、自助选购、一键结算 无人零售越来越多

    扫码开门、自助选购、一键结算……无人售货机的出现方便了大家的生活,在商场、车站、地铁、公园、办公楼等人员密集的地方四处可见,货品逐渐多元,有饮料、食品、鲜花、水果、蔬菜、咖啡等,这样简单的购物方式受到了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





    即时满足需求


    夜深人静,刚写完一篇论文的北京大学生小高心满意足地伸了个懒腰,到宿舍楼下的自助咖啡机购买一杯咖啡犒劳自己。深夜的一杯热咖啡,是小高繁忙而充实的大学生活中不折不扣的“小确幸”。


    如今,无人售货机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在车站候车厅为旅客出售饮料、面包、方便面等便民商品;在学校宿舍楼内为学生提供零食饮料;在写字楼下自动售货机为白领提供早餐;居民在小区楼下的生鲜自动售货机买到新鲜水果……在不少开店空间有限但又有较大消费需求的地方,都能看到无人售货机。


    对消费者来说,无人售货机满足了随机性、即时性的消费需求。比如运动结束口渴难耐时,最近的便利店却在一公里外,近在咫尺的无人售货机自然成为大多数人的第一便捷选择。对于消费者来说,无人售货机迅速填补了生活中对快速购物的需求。


    与传统零售相比,无人零售兼具“开源”和“节流”两个优势:无人售货机的体积小、占地面积少,24小时售卖,房租和人工成本更低。其收益来源也不仅仅是商品,售货机自身同样是很好的传播媒介,在机身和屏幕上的广告也有收益。


    “无接触经济”走红


    无人零售近年的发展,离不开政策支持。2021年7月,商务部办公厅等印发《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指南》,鼓励发展智能社区商店、无人值守便利店、自助售卖机等;2021年12月,国务院印发《“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支持实体消费场所建设数字化消费新场景,推广非接触式服务等应用,提升场景消费体验,培养全民数字消费意识和习惯;2022年8月,科技部等印发《关于加快场景创新以人工智能高水平应用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消费领域需积极探索无人货柜零售、无人超市等新兴场景。


    数字化建设被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为实体零售的数字化升级创造了有利的发展环境。无人零售行业在近年发展中“渗透”至更多城市、更多场景,“无接触经济”逐渐被消费者接受认可。


    专家认为,未来发展无人零售是促进新型消费、扩大内需的重要措施,也是实体零售应对消费需求结构调整、网络零售快速发展变局的重要手段。有大城市已将无人零售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部分,积极创新推进,促进智慧城市建设。无人零售作为零售业与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相结合的新业态模式,在消费规模不断壮大的背景下,将迎来广阔市场。


    “无感支付”拿了就走


    2022年10月,上海罗森便利店引入AI无人零售解决方案,无感支付智能门店开业。通过无需排队自动结算的方式,消费者可以快速、便利地选购商品。当被问及无感支付带来的体验时,有顾客连连表示:“很方便!尤其早晨去上班时很多传统便利店非常拥挤,无人零售不用排队。”


    顾客刷脸或扫码进店后,挑选完毕直接出店就能自动结算,整个过程只需短短数秒。消费者能在匆匆忙忙的工作日早晨快速买到一份营养早餐,快节奏的都市人群尽享日常购物的便利。


    无人零售兴起的背后,技术进步为行业优化带来不少新气象。曾经困扰无人售货的识别不准确、承载客流有限等问题,在AI、5G、物联网等技术的快速发展中得到有效解决。例如,基于3D机器视觉等技术,门店可对线下物理空间进行三维重建,实时追踪顾客的逛店轨迹、关注商品,识别拿放姿态、商品信息及数量等,无需通过自助结算台操作,AI系统也能随时掌握消费者购物习惯。


    传统便利店运营中,订货是个很“烧脑”的工作。经营者需要扫视所有栏位、了解销售情况、再逐一订货,对生鲜食品类还要分析过往几星期的销售数据并推测未来几天的订货量。现在,通过门店数智化管理系统,基于海量消费数据实现的顾客购物分析、商品销售分析、区域习惯分析、营销效果分析等,能帮助经营方高效、科学决策,轻松完成订货工作。(记者黄敬惟)

    2023-02-27
  • 月薪4万招人去非洲养鸡?企业回应 网友:有点心动!

    近日,山东青岛一企业称月薪3-4万招聘养鸡场场长,工作地点在坦桑尼亚,一度登上热搜。





    招聘需求显示,任职需要具备丰富的蛋种或肉种鸡饲养管理经验,熟悉种鸡饲养及疾病防治的关键控制点;做为负责人,管理过5万套以上种鸡场3年以上或大型养鸡场5年以上;畜牧兽医相关专业毕业;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熟悉各种鸡场各项操作,并能给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和示范指导;愿意驻外,男女均可。年薪在30万到50万之间,另外还有绩效、年假、年底奖金和飞机票。


    据工作人员回应称,场长只要工作经验足够,是可以达到所说的工资标准的,但是该地的工作环境和国内还是有差别,比较艰苦,当地气候和国内不一样,有的人不适应当地的气候就不干了,不是所有人都可以适应的。“有很多发简历的,真正适合的不是特别多。”


    工作人员还表示,场长需要工作经验足的人担任,所以不考虑20岁以下的年轻人来应聘,年轻人若要应聘只能从基础做起。


    外交部官网显示,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面积94.5万平方公里,人口5910万(2018年),为联合国宣布的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之一。经济以农业为主,平年粮食勉强自给。工业生产技术低下,日常消费品需进口。

    2023-02-24
  • 官方披露全国已有6亿栋房屋!关于房子是否过剩的话题再引热议

    “全国已有6亿栋房屋”?近日,这个庞大的数据掀起巨大波澜。


    不久前,在以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情况为主题的新闻发布会上,有关部门负责人对外披露,在过去三年里,“住房城乡建设行业获取了全国近6亿栋城乡房屋建筑数据以及80多万处市政设施数据”,而全国100%的乡镇、100%的社区(行政村)和7‰的家庭都参与了调查,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动员了260多万人参与。





    这一组数据也被广泛解读为“首次回答了我国到底有多少房子”。但根据住建部自2022年末以来陆续对外披露的信息来看,“6亿栋”并不能作为这一问题的回答。


    根据《中国建设报》相关报道,由住建系统承担的房屋建筑和市政设施普查,涉及全国6.6亿栋城乡房屋建筑。其中,农村房屋量大面广,以栋数计占城乡房屋建筑总量90%以上,以面积计占一半;而城镇房屋则为4700多万栋,同时分为住宅与非住宅两大类。


    这也就意味着,看似庞大“6亿栋”中并不全是商品房。有房地产业内人士表示,“农村房屋在其中占了9成,城市中还有一栋栋厂房之类的建筑,总的算下来,住宅占比不会很大。”


    同策研究院研究总监宋红卫也向第一财经表示,普查小组给出的数据中除了商品住宅以外,还包括了大量的非商品住宅房屋,比如工厂、员工宿舍、酒店、长租公寓等,此次调研更重要的的意义是“数字化构建了全国建筑的楼盘字典”,这对于我国未来产业规划以及住房的规划具有重要的意义。


    这一数据引得广泛关注的关键在于,近年来关于我国房地产是否过剩的讨论不曾断绝,关于房屋空置率高企的话题也总是会吸引眼球。


    从目前各方面统计和研究的数据来看,我国当前人均居住空间并不小。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中国人口普查年鉴2020》显示,截至2020年11月1日,我国家庭户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41.76平方米。其中,乡村的家庭户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为46.8平方米,城市和镇的分别为36.52平方米、42.29平方米。


    但这其中存在着结构性问题。据上述普查年鉴,在拥有广州、深圳两大一线城市的广东省,其人均住房建筑面积约为29.59平方米、户均为72.06平方米,位列各省市之末;上海的人均和户均居住面积分别为30.58和73.86平方米,位列倒数第二;北京的则为33.41和77.64平方米,位居倒数第三。


    若假设得房率平均为80%,一线城市的人均套内面积则将低于27平方米。据中银证券研报显示,发达国家的这一指标普遍在30平方米以上,其中美国、英国、法国分别为52、40、37平方米,日本、韩国则分别为31、27平方米。该机构预计,每年由人均住房面积提升带来的新增住房需求仍将有约5亿平方米左右。


    另据任泽平团队在2023年1月发布的《中国住房存量研究报告》显示,1978-2020年中国城镇住宅存量从不到14亿平方米增至313.2亿平方米,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从8.1平方米增至34.7平方米,城镇住房套数从约3100万套增至3.63亿套,套户比也从0.8增至1.09。


    “一般而言,套户比小于1,表明一国住房供给总体不足;套户比等于1,表明一国住房总体基本供求平衡;考虑到休闲度假需求、因人口流动带来的人宅分离等情况,成熟市场的套户比一般在1.1左右。”上述报告称,从国际看,美国、日本的套户比分别为1.15、1.16,德国为1.02,英国为1.03,中国城镇住房套户比接近1.1,表明住房供给总体平衡。


    但分城市等级来看,2010年一线、二线、三四线城市套户比分别为0.92、0.93、0.96,到2020年套户比分别为0.97、1.08、1.12,一线城市住房供给明显偏紧。


    另外,细看这些住房,期间存在着诸如房龄过高等一系列问题,仍有更新改善的需求存在。


    保利发展控股此前发布《保利2021-2022年房地产行业白皮书》(以下简称为“《白皮书》”)显示,住建部曾于2021年披露,我国2000年底前建成的城镇老旧小区有21.9万个。统计局2015年的人口抽样调查显示,全国城镇家庭有31%购买一二手商品房,有50%居住在公有住房、经适房、自建房等,19%为租房或住在工厂宿舍等;据楼龄统计,有48%家庭居住在2000年底前建成的房屋。


    《白皮书》预测,截至2020年,2000年底前建成的房屋仍有近100亿平方米。原公有住房、经适房及2000年底前建成的大量老旧住房,面积小、质量低、配套差、物业管理不足,居民仍有许多改善需求待释放。

    2023-02-24
  • 农行“连心贷”引热议,如何界定男女朋友?分手了咋办?

    2月22日,有市场消息称,农业银行近期针对雄安购房者推出新的商业贷款产品“连心贷”,主要以未婚男女朋友作为共同还款人。有工作人员表示,已有员工看到相关文件,但目前尚未出台具体操作细则。


    第一财经致电农行客服电话,一工作人员对此表示,确实有该产品。


    “连心贷”一出,立即引起了市场的热议,人们关注的焦点有二:一是如何界定男女朋友关系?二是万一两人“不连心”了,分手了之后怎么办?


    早已出现?


    第一财经发现,“连心贷”并不是新鲜事物,在农业银行的官网上,就曾刊发一篇名为《个人住房贷款“贷”出品质生活》的文章,该文章以男主人公郑志为例,其写到:郑志在农业银行咨询“家装贷”时,也了解到农业银行新推出了一种“连心贷”的房贷产品,可以加强贷款人的还款能力。未婚的男女朋友可以作为共有权人一起申请贷款,并一起作为新房的所有权人。这样的贷款产品,也可以让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更加平等明晰,少了不少还款方面的压力。客观上,也能减少不少日后可能产生的矛盾。


    第一财经通过搜索显示,该篇文章最早的刊发时间为2014年7月8日。


    该文章称:“连心贷”指为明确婚前财产归属或增强还款能力,未婚男女朋友作为共有权人,由双方或者一方向农业银行申请的个人住房贷款。


    申请“连心贷”的房屋买卖合同中登载的买受人应为男女双方,所购住房应归属双方共有,既可由男女双方作为共同借款人申请贷款,也可由一方单独申请贷款。一方单独申请贷款的,另一方应作为连带责任保证人,在贷款存续期间承担连带责任保证担保。


    易居研究院研究总监严跃进认为,“连心贷”和近期讨论的“百岁贷”有相似性,其都涉及到房贷偿还存在多个还款人的情况。“若是夫妻或家庭成员作为共同还款人都可以理解,但是未婚男女朋友作为共同还款人,实际上还是很容易引起大家的顾虑和质疑的。”他说。


    存在争议


    第一财经发现,在搜索平台或网络问答社区平台上,也曾又人提问:婚前连心贷房产怎么分、离婚以后的婚前连心贷房产如何划分等问题。


    “尤其是未婚男女朋友作为共同还款人,若是对象分手或情感有问题,那么此类还款方面是有一定的问题的,关键是要防范中间产生了合同纠纷和违约的事件,最终使得贷款出现违约。这是包括‘连心贷’在内的各类信贷产品创新所需要注意的内容。”严跃进说。


    除了分手以外,还有一大争议的方向是如何界定未婚男女朋友关系?


    对此,上述农行客服工作人员表示,需要男女双方提供未婚书面声明和恋人关系书面声明,银行需要留档,具体需要咨询当地办理网点。


    严跃进认为,类似“连心贷”的出发点是好的,从一些购房者的角度看,也可以理解。年轻人一起购房的时候,肯定都希望多贷款。而且既然要购房了,未婚的男女朋友也一般有相应的经济能力,所以单纯从还贷的角度看,其也完全有能力和有意愿帮对方去还贷。


    “但从现实来看,如果某个购房者为了多贷款,那么是否就可以找中介或第三方来做共同还款人,对银行名义称是未婚的男女对象,这种风险并不是没有,如何证明是男女朋友关系,从我国家目前对于购房者婚姻状况的情况看,只有单身、结婚、离异等几种证明,男女朋友关系似乎是没有可查询渠道。即便是订婚,从法律层面上也是不存在的。”严跃进说。

    2023-02-23

  • 首 页  上一页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下一页    尾 页  

    版权声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 8629 6259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696号 蒙ICP备160010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