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物流领域首个五年规划发布——构建现代物流体系有了“施工

    近日,《“十四五”现代物流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正式发布。这是我国物流领域第一个五年规划,标志着我国物流业已进入到系统整合、转型发展、功能提升的新阶段。未来,现代物流体系该怎么建,发力点在哪里?如何推进物流业增效降本?国家发展改革委日前举行专题发布会,对相关话题进行了回应。

    新思路促进现代物流发展

    现代物流是经济的“经脉”,一头连着生产、一头连着消费,是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的重要支撑,在构建现代流通体系、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中发挥着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作用。

    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贸易司副司长张江波表示,作为推动现代物流发展的纲领性文件,《规划》重点聚焦构建供需适配、内外联通、安全高效、智慧绿色的现代物流体系,对“十四五”时期现代物流发展提出一系列新思路、新要求,对现代物流体系建设也作出一系列具有创新性、前瞻性、可操作性的重大战略部署——

    结合我国经济产业布局、现代物流发展空间格局,《规划》提出了构建“四横五纵、两沿十廊”物流大通道:对内建设串接东中西部、连接南北方的“四横五纵”9条国内物流大通道,提升相关城市群、口岸城市物流综合服务能力和规模化运行效率;对外建设“两沿十廊”国际物流大通道,包括沿海、沿边物流走廊以及10条国际物流通道,对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等,强化服务共建“一带一路”的多元化国际物流通道辐射能力。

    结合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新形势新要求,《规划》将此前已出台相关政策规划中现代物流发挥国民经济发展“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作用的表述,调整为“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看似简单的文字顺序调整,背后隐含着深层次含义。”张江波说,更加重视和充分发挥现代物流先导性作用,创造低成本、高效率物流条件,支撑和推动产业布局调整、要素配置优化、发展模式创新,建设更为合理、更加均衡的区域经济发展格局,有助于加快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支撑构建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

    张江波说,发展现代物流的最终目的和主要成效,集中体现在支撑带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上。《规划》提出了“培育发展物流经济”,旨在促进现代物流与区域经济互促发展、良性互动。一方面,依托国家物流枢纽、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等重大物流设施,集聚物流要素资源,带动相关产业要素资源集聚融合,打造具有区域集聚辐射能力的产业集群,发展壮大物流枢纽经济;另一方面,提升“四横五纵、两沿十廊”物流大通道沿线物流基础设施支撑和服务能力,优化通道沿线产业布局与分工合作体系,打造基于物流大通道的经济产业走廊,培育发展物流通道经济,为区域经济增长注入新的活力。

    更大范围、更深层次降成本

    社会物流成本水平是国民经济发展质量和综合竞争力的集中体现。近年来,在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我国已基本构建起推进物流提质增效降本的政策框架体系,社会物流成本水平稳步下降。据统计,2021年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为14.6%,较2012年下降3.4个百分点,与主要经济体差距不断缩小。

    与此同时,我国物流降成本工作也面临着更加严峻复杂的挑战,生产生活方式改变带来的多批次、小批量物流快速发展,劳动力、土地等资源要素成本不断上升,特别是2022年上半年受新冠疫情影响,交通物流运行受阻,社会库存高位运行,物流保管费用明显上升,社会物流成本水平出现阶段性上升。

    对此,国家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部、商务部等部门研究出台了一系列强化交通物流保通保畅的政策措施,包括收费公路货车通行费减免10%、用好1000亿元交通物流专项再贷款等,支持货运企业和司机等重点群体纾困。

    “针对当前经济发展形势,我们积极加大对物流企业融资支持力度,统筹通过中央预算内投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试点等方式,支持相关物流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减轻物流企业融资成本压力,助力降低社会物流成本水平。”张江波说。

    值得关注的是,《规划》将“推动物流提质增效降本”作为“十四五”时期现代物流发展的重要任务,明确提出到2025年,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较2020年下降2个百分点左右。

    综合交通网络在提高物流运行效率、降低物流成本中发挥着基础性保障作用。交通运输部综合规划司副司长张大为表示,将以加快建设交通强国为总纲,以联网、补网、强链为重点,全面加强综合交通网络建设,建设高效率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加强边远地区、欠发达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深入实施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工作,推动智慧物流发展。

    在巩固减税降费成果,聚焦全链条降成本、系统性降成本的基础上,推进深层次降成本成为重点发力点之一。张江波举例说,比如,促进物流业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促进企业协同发展,推动设施联动发展,支持生态融合发展。加快库存周转,减少社会物流保管和管理费用;再如,稳步推进重大物流基础设施网络建设,不断健全“通道+枢纽+网络”现代物流运行体系,推动物流规模化、网络化、组织化、集约化发展,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推动社会物流降低成本。

    推动现代物流由大变强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物流大国。2021年,社会物流总额超过330万亿元,较2012年翻了近一番,货运量、货物周转量、快递业务量等位居世界前列,物流业总收入将近12万亿元,成为全球最大的物流市场。

    与此同时,我国现代物流“大而不强”问题也较为突出,规模经济效益释放不足,组织化、集约化、网络化、社会化程度不高,缺乏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现代物流企业,存量物流基础设施网络“东强西弱”“城强乡弱”“内强外弱”,与世界物流强国相比仍存在差距。

    对此,《规划》提出采取综合措施,提升物流企业竞争力,提高物流服务质量效率,加快发展多式联运,补齐相关细分领域短板,健全“通道+枢纽+网络”运行体系,完善现代物流发展制度环境,通过上述措施协同发力,积极推动现代物流实现由大到强转变。

    “对标高质量发展要求,针对综合交通网络存在的布局不够均衡、结构不优等情况,我们将以加快建设交通强国为总纲,以联网、补网、强链为重点,全面加强综合交通网络建设,为构建现代物流体系提供有力支撑和保障。”张大为说。

    商务部流通业发展司副司长张祥表示,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要瞄准“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的目标,组织实施好乡村建设行动。下一步,将会同有关部门加快实施“千集万店”工程,推进县域商业建设行动,补齐农村商业设施短板,健全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畅通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双向流通渠道,促进农民收入和农村消费持续提升。

    “智慧物流是推动物流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将以数字化转型为抓手,夯实智慧物流发展基础;以智慧化改造为抓手,促进物流业态模式创新;以网络化升级为抓手,激发现代物流发展活力。”张江波说,要发挥创新在建设现代物流体系中的引领作用,促进物流业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强化物流数字化科技赋能,推动绿色物流发展,培育枢纽经济、通道经济等物流经济新形态。(记者顾阳)

    2023-01-05
  • 以岭药业:网传“连花清瘟防疫方”等消息不实

    中新网12月22日电“以岭药业订阅号”微信公众号22日发布声明称,近日,公司发现个别媒体账号以《以岭药业公布的“连花清瘟”配方,可照方抓药!》《连花清瘟售罄?别急,原方曝光了,大家可以照方抓药!》等标题发表的文章称:“连花清瘟的厂家\'以岭药业’发布了公告,把连花清瘟的原方发布了出来”,并称“大家买不到连花清瘟胶囊,可以直接去中药店,拿着方子自己抓药,自己放锅中熬一熬,效果也很好”。以上文章中与公司有关的内容均不属实。公司从未公布如文章所列“连花清瘟防疫方”;保留追究侵权人、制造、传播谣言的人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连花清瘟”配方系公司发明专利(专利号03143211.5),该配方与文章所列“配方”在药味组成、处方量和制备工艺都不同。(中新财经)



    “以岭药业订阅号”微信公众号信息截图。

    2022-12-23
  • 中国取暖器走俏海外 欧洲订单增长迅速

    国产“取暖神器”走红欧洲、中国取暖器出口“爆单”……今年冬天,在希腊、德国等欧洲国家,相比于壁炉等传统取暖方式,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电热毯等经济实惠的取暖设备。“电热毯能耗低,电费便宜。”一名欧洲消费者在接受采访时说。

    浙江拥有外贸市场“嗅觉”灵敏的义乌和国内最大小家电出口城之一——慈溪。这波“暖经济”实际情况如何,跟着记者一起走进浙江探寻究竟。

    欧洲订单增长迅速

    有“世界超市”之称的义乌,可以说是中国外贸的“晴雨表”,义乌商家第一时间获悉今年欧洲对取暖器的迫切需求。

    走进义乌国际商贸城日用百货区块,电暖器、暖风机等款式新颖、品类多样的取暖设备一应俱全,价格从百余元至上千元不等。

    金菊仙是义乌国际商贸城的一名商户,经营着一家10平方米左右的店铺,货架上摆满各式各样的电风扇、取暖器、电蚊拍等小家电。主营取暖器中,一款小巧的白色取暖器人气很高。取暖器的功能很简单,两个旋转式开关,一个用来调整温度,另一个用来定时。“该款取暖器今年卖出几万单,仅9月就卖了1万多台,是2021年同期的2倍,增量大部分来自欧洲。”金菊仙说。

    “中国取暖器物美价廉,海外客户很喜欢。”金菊仙对记者说,在义乌开店20多年的她,没有想到往年主要出口到东南亚、中东地区的取暖器,今年在欧洲卖这么火,而且都是客户主动找上门的订单。由于欧洲能源紧张,自家低功率的暖风机价格也不贵,格外受欢迎。

    这次取暖器畅销欧洲的效应持续时间长。“由于取暖器的运输需要时间,往年最迟到9月取暖器的出口订单基本就没有了。”金菊仙介绍,今年除了商品销售量有所增长,销售期也明显延长,订单一直排到入冬。

    浙江慈溪被称为“家电之都”,集聚众多电加热类产品工厂。当地100多家取暖器企业所生产的产品,出口量占全国近1/3。走进位于慈溪的浙江久友电器科技有限公司,安装、冲压、装配、检验、贴标、装箱……车间内,工人正井然有序忙碌着,经过20几个步骤,一台取暖器走下生产线。

    “最近忙得很哟!”董事长岑代郁笑得合不拢嘴,“为了能尽早完成今年增加的外贸取暖器订单,我们把风扇的生产线都停了下来,加大了暖风机和电热汀取暖器的生产力度。”

    “最忙的时候,日出货量可达15万台。对方希望快点收到货,沟通的时候都强调不走海运,走空运。”慈溪市富运电器有限公司总经理徐松烈对此前的情景记忆犹新。不仅如此,今年出现客户大量补单的情况,有客户订单量是去年的3倍。企业今年还新增不少新客户,新客订单金额超过2000万元。

    据宁波海关统计,今年前三季度,慈溪取暖器出口40.62亿元,同比增长12.6%,其中出口欧盟18.67亿元,同比增长34.8%。

    创新助力产品出海

    当欧洲国家出现对取暖器的巨大需求后,为啥中国企业能敏锐抓住商机、填补市场空白?这离不开中国企业洞悉市场需求、积极研发新品。在义乌工作的外商马里奥看来,中国制造业商人和企业家嗅觉灵敏、反应迅速。“他们行动很有效率,什么产品有市场前景,他们就能很快研发这个产品。”马里奥说。

    金菊仙在宁波余姚也有生产工厂,为了完成新增订单,她还特意重新排了生产线,铆足劲生产取暖器。看着不断攀升的订单需求,她和丈夫一合计,专门针对欧洲客户的喜好,推出外观更为简约、颜色更贴合欧洲审美的取暖器新品,广受欧洲客户好评。

    岑代郁在产品创新上颇有心得。在公司的仓库里,岑代郁拿起今年研发的新品——一款小巧的白色圆柱形可折叠暖风机。“它不仅方便而且功率低,针对可能出现的高温烫伤等安全问题,我们在外壳和性能上做了改进,宝宝房间也可放心使用。”岑代郁向记者介绍,对于注重生活品质的欧洲人而言,这款产品成为今年爆款。

    受最近几年疫情影响,为了增加企业抗风险能力,岑代郁从原来完全出口外销,今年起开始做起内销,业务交由儿子岑逸品经营。

    “国内家电销售这块‘蛋糕’市场份额很大,但想出圈,比想象中要难很多。”岑逸品说。眼见大家搞起线上带货,自己也开始在电商平台直播。引流的钱花了不少,但总是“看的人多,卖出去的少”。

    “现在国内靠打价格战赢得市场的方法已经行不通,想被消费者认可要靠创新,打造差异化产品。”岑逸品说。沉下心来的岑逸品,琢磨起客户群和产品,精准定位追求品质生活的年轻人的需求。渐渐地,直播间的销售数据有了起色。尤其是今年夏季卖得最好的一款喷雾循环扇,设计简约,制冷效果好,使用起来也很安静,还能帮助房间加湿,虽然400元左右的客单价在家用风扇领域并不低,月销售量却破万单。

    “在国外市场要想让产品获得更高溢价,同样离不开创新,不断推出能解决客户痛点的新品,企业才能长青。”岑代郁说。

    品牌建设永不止步

    虽然岑代郁已经几年没有出国参加展销会了,但今年他却收获了意外之喜。“产品性能好,又有创新,第一次合作购买取暖器的不少欧洲新客户,现在开始订购我们的风扇了。”岑代郁一脸乐呵说,许多新客户购买了取暖器后,决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慈溪市是中国家电四大主产地之一,拥有空调、冰箱、洗衣机、电风扇等20多个细分行业,各类家电整机企业总计超2000家。“往年慈溪也经常有爆款出口产品,比如去年慈溪出口空气炸锅金额超64亿元。”慈溪市经信局技术改造与进步科科长胡泽对记者说,“然而慈溪的家电企业大部分仍属于中小企业,叫得响的品牌并不多,仍存在产业结构层次欠合理,目标市场低端等问题。”

    取暖器等国产电器如何从“网红”走向“长红”?“从长远来看,企业需要持续发力自主品牌建设,不断提升海外市场占有率。”赛迪研究院战略研究中心研究室主任孙海尧说,下一步,提升区域品牌认可度、夯实用户群体基础是中国家电企业阔步走出去的重要路径。

    “虽然今年的订单翻倍增长,但考虑到企业目前在欧洲还没建立起完整的售后服务体系,我们对接单还是有所控制的。”浙江中广电器集团海外营销中心总经理刘丽萍介绍,企业不追求产品销量的一时增长,而是希望加快建设海外网络,在欧洲布局销售中心、售后服务中心、海外仓等,打造品牌效应。

    得益于充分而完善的产业配套体系,慈溪在电熨斗、空气炸锅、电暖器等电热类产品上已形成具有竞争力的产业链。一些企业家介绍,在慈溪生产一台取暖器可以“就地取材”,无论是开关还是暖气片,都可在本地找到货源。

    为了加快发展智能家电支柱产业集群,慈溪今年出台了《慈溪市建设全球小家电创新中心行动方案》,以创新驱动为引领,推动家电产业向产业智能绿色化、创意时尚化、产品品牌化方向发展。“我们将打造切实有效的创新设计、研发、检测公共服务平台,强化品牌建设,构建让有创新力竞争力的好企业脱颖而出的良好生态。”胡泽说。

    2022-12-23
  • 多部门召开研考工作调度会 全力确保研考平稳顺利实施

    中新网12月21日电据教育部网站消息,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12月21日,教育部会同中央网信办、公安部、国家疾控局召开2023年研考工作调度会。


    会议要求,各地各部门要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政治执行力,落实安全稳定责任,全力以赴抓好研考组织工作。各地要调集动员专门力量,优先保障考生核酸检测,及时向考生和考点反馈核酸检测结果。加强考场防疫管理,配足配齐防疫物资。要加强组考管理,确保考试安全。要严格执行安全保密规定,确保试卷流转绝对安全,严格落实入场和考场监督检查要求,严厉打击考试作弊,严肃处理各类违规违纪行为。

    会议要求,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加强服务保障,关心关爱广大考生和考务工作人员。要坚持以生为本,优化考生服务,加强政策宣传解读,及时告知考生组考防疫安排,及时回应和妥善解决考生急难愁盼的问题,积极为特殊困难考生参加考试提供合理便利。要关心考务工作人员,创造有利条件,为广大考务工作人员,尤其是监考老师,提供安全暖心的工作环境。

    2022-12-22
  • 专家:“数据二十条”破解数据资源化中的基础难题

    中新社北京12月21日电《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以下简称“数据二十条”)近日对外发布。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长余晓晖21日撰文表示,“数据二十条”破解数据资源化中的基础难题,释放数据要素基础价值。

    余晓晖表示,“数据二十条”具有两大鲜明特色,一方面它是首部从生产要素高度部署数据要素价值释放的国家级专项政策文件,另一方面它具有独特的政策设计——以基础制度破解数据要素价值释放中的基础性问题。

    其一,破解数据供给制度障碍,助力解决可用数据不足难题。中国数据资源丰富,总规模为3.9ZB(十万亿亿字节),占全球数据总量9.3%,居全球第二位,但真正开放、共享和使用的数据量很小。“数据二十条”针对公共数据,明确授权运营;针对企业数据,强化供给激励。引导行业龙头企业、互联网平台企业与中小微企业双向授权,赋能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这些制度设计将极大地提升数据供给。

    其二,破解数据整合互通制度障碍,助力解决数据质量不高难题。数据生产过程中,脏数据、假数据规模较大,存在数据质量不够、标准不一致、碎片化、分散化等问题,“数据二十条”一方面推动数据标准化进程,另一方面压实企业责任,在数据采集汇聚、加工处理、共享利用等环节,通过签订承诺责任书等方式强化企业约束。

    其三,破解数据应用能力和意愿低的制度障碍,助力解决数据应用不强难题。当前中国的数据应用仍然是局部的、低水平的。“数据二十条”一方面提出依靠政府和市场联动,合力推动数据管理能力国家标准贯标;另一方面,“数据二十条”明确在数据采集汇聚、加工处理、流通交易、共享利用等环节,划定监管底线和红线,明确企业应承担的法律责任。法律和监管边界的进一步清晰将有利于激发企业数据应用的积极性。

    余晓晖表示,为落实“数据二十条”规定,未来重点从三方面发力:强化数据资源汇聚共享;推动数据标准化工作,完善跨部门、跨行业的数据标准体系,建立多层级的数据管理标准;开展重点行业数据应用试点示范。(完)

    2022-12-22
  • 实现高质量就业,职业本科还有几道坎?

    阅读提示

    随着学历“天花板”被打破,职业本科生的理论和技能水平进一步提升,从而获得了更加多元的就业选择。但作为求职市场上的“新新人类”,这些毕业生也正面临着误解,经历着迷茫。人们期待,职业本科教育进一步提升影响力,把这块招牌越擦越亮。

    “什么是职业本科?”今年求职季,毕业于西安汽车职业大学的陈禹含经常听到这样的疑问。对于他简历上校名中的“职业”二字,有的企业表示怀疑:“你这是专科吧?”他有些郁闷,只得再一次解释,学校刚刚升格为职业本科院校,自己拿的是全日制本科文凭。

    2019年起,教育部批准32所学校开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今年6月,第一届“专升本”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最近,2023届本科毕业生的求职季也拉开了帷幕。随着学历“天花板”被打破,学生们的理论和技能水平进一步提升,从而获得了更加多元的就业选择,但作为求职市场上的“新新人类”,这些毕业生也正面临着误解,经历着迷茫。

    求职市场上的“新新人类”

    2021年国务院学位办印发的《关于做好本科层次职业学校学士学位授权与授予工作意见》中指出,普通本科和职业本科授予的学士学位,在证书效用方面,两者价值等同,在就业、考研、考公等方面具有同样的效力。然而,社会认知的形成尚需时日。

    对于陈禹含曾经历的尴尬,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2022届毕业生谈佳豪也深有感触:“一些企业甚至会要求查看学信网信息,职业教育法出台之后才略有改观。”但他同样表示,对方确认无误就没问题了,面试看的还是个人能力和综合素质。

    比起职业本科生的身份,专业名称对求职的影响似乎更明显。

    2021年3月,教育部印发《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21年)》,一体化设计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专科、高等职业教育本科不同层次专业,跟学历教育专业之间做了区分。

    一位2023届“专升本”毕业生告诉记者,自己入学前,专业名称从“车辆工程”调整为“汽车工程技术”,这给求职带来了困扰,“新专业的社会认知度较低,几乎不在企业的招聘范围内,有时连简历初筛都过不了。”

    专业限制更严格的,是公务员和事业单位考试。西安汽车职业大学2022届毕业生王志成还记得,新版专业目录发布时,身边准备考公考编的同学十分担心:“报考专业目录并没有同步更新,一旦改了专业,只能报‘三不限’。”

    在接到学生的求助后,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招生就业处处长练飞也意识到了问题所在:“处理不好会影响学生们的积极性。”今年,校方出面与江苏地区的国企、事业单位等招考单位协商并达成一致,学生可以用相近专业报考,“比如招收自动化专业,职业本科的自动化技术与应用专业也能报”。

    工程师和技师之间的“夹心层”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副教授杨小敏向记者表示,职业本科生在理论知识上不低于普通本科生,在技术技能水平上高于专科生,这将成为他们就业的独特优势。

    但作为首批“吃螃蟹者”,不少毕业生发现,现阶段可供选择的机会并不多。

    王志成告诉记者,学校和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对他们的定位和培养方向是“研发辅助型人才”,然而他和同学在求职时意识到,车企内部研发和操作两个领域泾渭分明,二者之间很难找到研发辅助性岗位,“我们对汽车发动机、底盘的构造十分熟悉,适合去产品试制中心或实验室,可人家只招聘工程师和熟练工人,前者的目标群体是重点高校毕业生”。

    记者采访了解到,职业本科毕业生大多去往一线技术型岗位。王志成起初服务于一家整车装配厂,最近跳槽来到某零部件生产企业,并努力向研发方向转型。“新岗位更偏设计,接触的车型更多,设备更新迭代更快。”在他看来,虽然求职无法一步到位,但本科学习期间打下的基础,让自己更有底气、也能抓住更多机会。

    作为西安汽车职业大学的校企合作单位,陕汽集团较早捕捉到了职业本科生的闪光点。学生赴企业实习时,该集团从事人力资源工作的陶宏发现,他们既会识图也懂设备改制,非常契合机械加工行业的人才需求,“今年,我们为首届毕业生量身定制了现场工艺员岗位,在现场摸排问题的同时向上反馈问题,促成研发和一线之间的有效沟通”。

    陶宏表示,职业本科生刚刚诞生,职业发展通道的构建需要时间。目前而言,公司只能先建立与其岗位相契合的薪资方案。比如,一线操作人员月薪5000元,研发人员月薪8000元,职业本科生的薪资就在6000~7000元之间。从长期看,将建议集团建立技能提升的双向通道,让他们可以结合兴趣进行选择,进入技师或者工程师序列。

    把“职业本科”的招牌越擦越亮

    “平等就业是毕业生的基本权利,不能因为不同类型的教育有所区别,就业平等有利于提高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和社会地位。”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教务处处长王红军建议,鉴于职业本科的专业目录刚启用且在不断增加和完善中,相关部门应加强沟通、协调,逐年、尽快将职业本科专业纳入考公考编范围。

    “不断完善就业环境的同时,更要进一步加强院校内涵建设,抓准办学定位和特色,实现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的更好衔接,不断提高毕业生的竞争力。”杨小敏认为,地方政府要着眼长远,结合本区域产业布局、地理优势,把职业本科院校的发展与地方经济转型升级结合起来考虑,加大政策保障和资金支持,培养出更多高素质技能人才。

    陶宏告诉记者,“很多制造业企业急需这类人才,但对这种培养方式不够了解,期待相关部门加大宣传力度、对接校企需求,提升职业本科教育的影响力,把这块招牌越擦越亮。”

    在与毕业生的日常接触中,陶宏还发现,一些孩子的自身定位有偏差:“总体上呈现两极化,有的毕业生经历了‘专升本’之后,认为自己可以比肩专业技术人员;还有的孩子处于迷茫状态,仍把自己视为普通装配人员,目标仅限于掌握基本操作。”

    陶宏认为,一方面,随着职业本科教育越发普及,企业要尽快制定人才培养体系、打通职业发展通道;另一方面,学校也应开设职业生涯管理规划相关课程,帮助职业本科生提升自我认知、树立职业目标。

    2022-12-21
  • 西安:暂停执行工作日机动车尾号限行交通管理措施

    西安交警发布|关于暂停执行工作日机动车尾号限行交通管理措施的通告






    西安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







    西安市生态环境局







    西安市交通运输局







    关于暂停执行工作日







    机动车尾号限行交通管理措施的通告





    根据近期交通流量和疫情形势,为方便市民朋友出行,经西安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与市生态环境局、市交通运输局会商,报经市政府同意,决定自2022年12月21日起,暂停执行工作日机动车尾号限行交通管理措施,恢复执行时间另行通告。

    请广大市民强化疫情防控意识,戴好口罩、减少聚集。同时自觉遵守交通法规,不酒后驾车、不闯灯越线、不超速行驶,安全文明出行。


    西安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






    西安市生态环境局







    西安市交通运输局







    2022年12月20日

    2022-12-21
  • 保交楼!防风险!地产股亮眼,能一直亮?

    中新经纬12月19日电(董文博)新的一周开始,有人阳过已经转阴,有人咳到彻夜难眠,还有人一边为梅西喝彩一边继续严防死守。

    回到二级市场,19日,A股主要指数集体低开,沪指、深成指持续下探,盘中均跌逾1%。地产股冲高表现较为亮眼,多股盘中涨停。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重磅定调下,随着政策综合发力,房地产市场将怎样演绎?A股、地产股后市预计表现如何?

    保交楼

    19日早间,Wind房地产指数盘初迅速冲高涨近2%。个股方面,珠江股份一字板,鲁商发展涨停;格力地产再度涨停录得七连板,股价站上12.69元继创新高;凤凰股份、中交地产、广宇集团等多股盘中一度封板。

    12月15日至16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

    会议指出,要确保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扎实做好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各项工作,满足行业合理融资需求,推动行业重组并购。要因城施策,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解决好新市民、青年人等住房问题,探索长租房市场建设。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推动房地产业向新发展模式平稳过渡。

    可以看到,本次会议新增强调保交楼、稳融资,并且将表述前置。

    申万宏源研究宏观首席分析师秦泰团队分析指出,本次会议对于房地产融资侧保交楼进行更细化部署,在目前预售期房在建面积规模仍然巨大的背景下,稳定房地产开发融资、推动地产投资与竣工改善是短期稳增长的重要抓手。

    植信投资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院院长连平指出,时隔多年后首次明确指出要支持住房需求,预计明年政策一方面会满足好刚性住房需求,另一方面将有望增加对改善性住房需求的政策支持力度。针对当前房地产市场全面下行、房企资金状况偏紧的局面,预计明年住房制度管理工作会从供需两个方面进一步给予支持。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判断,2023年政策面将重点引导房地产行业尽快实现软着陆,带动商品房销量、房地产投资以及土地市场先后企稳回暖。下一步,政策支持空间依然较大,除了有效落实以“三支箭”为代表的房企金融支持政策外,后期政策“工具箱”在放宽购房条件、降低首付成数、下调居民房贷利率方面还有较大空间。

    防范风险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房地产内容放在了防范化解风险部分,明确要求有效防范化解优质头部房企风险,改善资产负债状况,同时要坚决依法打击违法犯罪行为。而以往一般放在民生保障等部分。

    中泰证券研究所首席分析师杨畅认为,确保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成为了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金融风险的内容之一。光大证券首席宏观经济学家高瑞东同样认为,这表明当前对于房地产问题的定调,已经不在于经济层面,而是涉及到“重大风险”,因此政策端进一步发力,化解风险的紧迫性也在提升。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表示,此次会议把房地产内容放在了经济金融风险的框架下论述,充分说明房地产防范风险上升到新的高度,也说明防范风险工作成为房地产的一项重要工作。

    严跃进进一步称,从既有的工作层面看,主要提及了“三保”的概念,换而言之,唯有做好三保,房地产才有持续性的稳健基础。同时,会议也对头部房企风险、资产负债状况、违法犯罪三个领域进行了分析,说明这三个领域很容易产生新的风险,是2023年需要格外关注的地方。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强调,随着“三箭齐发”,各项金融支持政策接连出台,但是从政策底到市场底,从输血到造血,可能仍需要一段过渡期。

    温彬表示,从供给端看,随着各项融资渠道的重新开闸,优质房企将重获生机,整个行业可能会迎来一波重组并购潮,行业风险有望进一步缓释。从需求端看,涉及“四限”、首付比例、二套认定等增量政策有望进一步出台,5年期LPR仍有下调空间,同时对于存量首套高利率按揭贷款利率也有望适度下调。

    机构:A股波动,关注地产等链条

    展望2023年,王青认为,预计2023年年中前后,房地产市场有望出现趋势性回暖,这将结束行业约两年的下行周期。

    温彬表示,随着政策效力的持续释放,倾向于认为,房地产市场最早有望于2023年上半年触底反弹,届时,房地产将从经济增长的拖累因素,重新转为稳定因素。

    对于A股,中信证券认为,整体来看,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政策定调后,政策预期博弈退潮,疫情成为核心观察变量。预计至明年2月期间,市场仍将以存量博弈特征下的短期交易为主导,波动依然较大。配置方面,建议投资者围绕医药医疗、地产产业链、出行链等三条内需主线均衡配置,并关注政策定调积极的数字经济主题。

    中金公司表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更为注重明年经济增长和信心的恢复,并且在疫情、地产、国企与民营经济、开放等多项重大问题回应了市场关切,在短期和中长期经济发展层面均释放较多积极信号,不仅有助于提振企业家信心,也有利于投资者信心的修复。建议投资者关注政策支持领域,并沿三条主线布局:一是预期不高、政策出现边际变化受影响大的领域,如地产链条,消费的食品饮料、家电等。二是高景气、有政策支持的制造成长赛道,如高端制造、军工等。三是股价调整相对充分的医药、互联网等。

    广发证券则表示,未来A股上行的动力主要来自估值从悲观预期得到修复。展望后市,价值依旧占优,建议关注托底、重建两条线索。托底方面,可关注地产链(家电、家具)、受益于防疫政策优化的出行链和中期受益的医药链(医疗器械、医疗服务、中药);重建方面,建议关注央国企重估(能源、科技央企),反垄断政策稳定(互联网、平台经济)。(中新经纬APP)

    2022-12-20
  • 中国个体工商户逐年增 减税降费纾困效果显现

    中新社北京12月19日电(记者赵建华)连续三年的疫情,给包括个体工商户在内的市场主体带来冲击,持续大规模减税降费的纾困效果正不断显现。成千上万的个体工商户税负明显减轻,从南到北、自东往西,中国个体工商户的数量稳步增加。


    2018年以来,中国已经累计为个体工商户减税降费13855亿元(人民币,下同)。国家税务总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10个月,个体工商户享受减税降费3285亿元,预计全年4300亿元左右。随着减税降费效应不断释放,涉税个体工商户稳步增加。

    截至今年10月底,全国涉税个体工商户数为3862万户,比2018年末净增加851万户。疫情三年,全国新办涉税个体工商户数量逐年增加,2020年达到529万户,2021年达到619万户,今年1至10月已经达到535万户。

    疫情发生以来,中国支持个体工商户发展的税费优惠政策年年加力、步步扩围、层层递进。

    2020年,对包括个体工商户在内的小规模纳税人适用3%征收率的应税销售收入减按1%征收增值税。阶段性免征个体工商户社保费,允许个体工商户延缓缴纳当年个人所得税和社保费。

    2021年,将包括个体工商户在内的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免税月销售额从10万元提高到15万元,对个体工商户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100万元的部分,在已有优惠政策的基础上减半征收个人所得税。

    今年,中国实施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进一步加大对个体工商户的支持力度。其中包括,个体工商户可以按规定享受大规模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减征“六税两费”政策的范围由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扩围至全部个体工商户。对包括个体工商户在内的小规模纳税人阶段性免征增值税。对制造业个体工商户延缓缴纳部分税费。个体工商户还可以按规定享受阶段性降低失业、工伤保险费率和缓缴社保费政策。

    如今,税费优惠政策已涵盖全部个体工商户。个体工商户的税收负担明显减轻。新办涉税个体工商户数量虽然不断增加,它们的缴税规模却不断减少。

    国家税务总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至2021年,全国个体工商户缴税户数占全部涉税个体工商户数的比重基本保持在23%至24%左右。截至今年10月,近八成(79.2%)个体工商户不需要缴税。个体工商户每月平均缴税由2018年的1329元降至2022年的646元,降幅超过50%。2018年,全国个体工商户缴税1140亿元,今年预计缴税580亿元左右,下降了一半。

    西南财经大学西财智库首席研究员、教授汤继强表示,几万元的税费优惠就能缓解个体工商户的经营压力,甚至保障了他们一家人的日常生活开销。稳就业、保民生的税费优惠政策的效果在个体工商户身上体现的更快、更直观。目前,一些个体工商户仍面临困难,减税降费等优惠政策,明年该延续的要延续,该优化的要优化。(完)

    2022-12-20
  • “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保护传承杭州宣言发布

    新华社杭州12月18日电(记者许舜达、段菁菁)“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庆典仪式18日在杭州举行。仪式上发布了《迈向可持续发展新未来——“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保护传承杭州宣言》,寓意入选人类非遗是该遗产项目保护发展历程的重要里程碑,也是共同开启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保护的新篇章。

    据介绍,宣言由“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保护工作组的47个成员单位共同发布,提出将做好激发代际传承活力,促进传承发展;扩大实践范围,拓展实践空间和实践形式;促进可持续发展,弘扬当代价值;完善保护机制,深化互动协作;持续监测该遗产项目的潜在风险并妥善管理等5个方面工作。

    其中,包括以入选人类非遗为契机,拓展民众对茶文化、茶相关知识的认知,开展多样化实践;在“国际茶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全民饮茶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吸引民众最大程度参与体验,凸显“茶为国饮”,增强文化认同,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等内容。

    浙江作为“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牵头申报省份,于12月1日至19日,举办“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宣传展示主会场活动。该活动由文化和旅游部、浙江省人民政府主办,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杭州市人民政府承办,活动以杭州为主场,浙江多地联动,举办丰富多样的“茶和天下共享非遗”主题庆祝活动。

    18日当天,还举办了“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保护论坛。论坛就茶与美好生活、非遗保护与商业利用、非遗传承人才培养、非遗传承中的女性角色、茶与文化认同、茶文化在国外的传播与分享等多个角度开展交流对话。

    2022-12-19
  • 为农业高质量发展插上品牌翅膀——来自冬交会的一线观察

    冬日海南,瓜果飘香。正在举行的2022年中国(海南)国际热带农产品冬季交易会上,1200家企业、2000种品类的农产品参会参展。作为全国唯一的冬季热带农业展会,冬交会也是农业品牌展示和推广的重要平台。


    本届冬交会上,地方政府和企业打造农业品牌的意识更强、动力更足,各种品牌发布和推介活动次第登场,参展单位在借助展会提升品牌影响力上各显神通。从冬交会可以洞见品牌力量越来越成为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做足生态文章,让品牌更“绿”。

    走进本届冬交会展馆,一系列主打生态牌的农产品品牌LOGO以最醒目的方式呈现,令人眼花缭乱。河南农产品展区内人头攒动,信阳毛尖、禹州粉条、封丘树莓汁等河南特色农产品吸引着众多客商,河南好物在这里可以“一网打尽”。

    “市场对绿色和生态农副产品的需求与日俱增,产品越生态,效益越红火。这次我们挑选了31家绿色品牌企业整体组团来参展,产品不仅代表河南特色,更代表着绿色健康。”河南农产品展区负责人樊恒明说,生态就是最好的品牌,希望借助冬交会进一步拓展市场,打响河南农业品牌的知名度。

    ——创新营销策略,让品牌更“鲜”。

    海南符氏食品有限公司推出的一款鲜榨花生油产品,吸引了不少目光。这款花生油产品承诺在消费者下单后的7天内新鲜生产,并及时通过物流邮寄,以满足消费者对食用油保鲜的品质需要。

    该公司品牌中心总监王英说,消费者对农产品品质要求不断提高,企业也敏锐感知到这一点,推出了这款定制花生油产品。消费者在网上下单后,企业会根据订购量科学安排生产,无论订单量多少,都保证所有消费者购买的产品在7天内新鲜生产。

    ——挖掘文化底蕴,让品牌更“厚”。

    海南五指山丽雅黎家酿酒合作社,在本届冬交会上带来了他们的品牌产品山兰糯米酒,这是独具黎族少数民族文化元素的产品。这家成立于2018年的合作社,利用五指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黎族传统酿酒技艺”生产山兰酒,从一个小作坊逐步发展成为当地第一家具有完备生产资质的山兰糯米酒厂家。

    尽管目前年产能还只有9万斤左右,但合作社负责人罗文军对酒厂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我们是农业品牌建设的受益者,未来我们还要在丰富产品文化内涵上下功夫,不断提升品牌的影响力,带动更多黎族百姓走上致富路。”罗文军说。

    ——展现地域特色,让品牌更“特”。

    本届冬交会上,文昌鸡、五指山红茶等11个优质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集中发布,成为展会的一大亮点。这些品牌各具地域特色,地方政府期望借此推动各特色产业形成合力,抱团发展。

    文昌鸡是海南最负盛名的传统名菜,发展文昌鸡产业是当地助农增收的重要工作。“公用品牌的发布,有利于进一步提升文昌鸡的知名度、影响力和品牌效益,从而带动文昌鸡产业的发展。”文昌市副市长王廷太说,目前文昌有1776家文昌鸡养殖场,年产文昌鸡7579万只,总产值近25亿元。

    2022-12-19
  • 自然指数显示:中国位列生物医学科学领域前五强

    光明日报北京12月15日电(记者张蕾)本周上线的《自然》增刊“2022年自然指数-生物医学科学”,根据自然指数主要指标之一的文章份额,显示出不同国家和地区生物医学研究上的产出变化,尤其是在新冠肺炎大流行期间。相关数据显示,美国、中国、英国、德国和日本是2015-2021年生物医学科学领域的前五强。

    根据自然指数,生物医学的科研产出继续增长,但一些国家在大流行的第一年与第二年呈现出截然不同的趋势。在生物医学方面领先的国家中,中国、英国、荷兰和以色列自2019年以来的文章份额一直持续增长。

    按照文章份额,2021年生物医学领域的机构五强分别是哈佛大学、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斯坦福大学、德国马普学会和中国科学院。位居前50的还有7家中国研究机构,它们分别是:北京大学(第24位)、浙江大学(第30位)、上海交通大学(第33位)、中山大学(第45位)、中国科学院大学(第46位)、复旦大学(第49位)和清华大学(第50位)。尽管生物医学在中国整体的自然指数产出中占比较小,但中国在该领域文章份额上升最快的机构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和复旦大学位居2020年至2021年生物医学研究增长最快的5家机构之列。

    在科研合作方面,哈佛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在其国内和全球都展现出一定的影响力。2015-2021年,两组最领先的国内生物医学合作关系分别是哈佛大学与麻省理工学院、中国科学院与中国科学院大学。而哈佛大学和苏黎世大学,以及中国科学院与德国马普学会之间的伙伴关系,则是两组最领先的国际生物医学合作。

    “显而易见,新冠大流行等全球健康挑战必然会推动生物医学科学的加速进步。科研界希望能继续利用这些进展,应对世界进一步面临的重大健康挑战,如日益增长的抗生素耐药性威胁、人口老龄化、可能出现的新的大流行病等。”自然指数主编西蒙·贝克(SimonBaker)表示。

    2022-12-16

  • 首 页  上一页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下一页    尾 页  

    版权声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 8629 6259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696号 蒙ICP备160010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