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电影观众满意度调查显示:近三个月15部影片中有13部进入“满意”区间

    光明日报北京9月25日电(记者牛梦笛)日前,由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联合艺恩数据进行的中国电影观众满意度调查项目,对6月15日至9月15日近三个月来上映的其中15部影片进行了观众满意度调查。调研结果显示,这15部影片中有13部进入“满意”区间,且满意度≥80分,其中主调查的13部影片综合满意度84.7分,在近一年调查的6个档期中满意度居于中间水平。


    主调查影片方面,《独行月球》《人生大事》分别以85.9分、85.2分居前两位,《妈妈!》以84.9分居第三位,《海的尽头是草原》《明日战记》和《新神榜:杨戬》三部影片满意度也均超83分。这些不同类型的优质影片较好地满足了疫情下电影观众的多元观影需求,助推近三个月的影院观影人次同比提升20.0%。


    此次调查结果显示,近三个月来,电影市场稳中求进,以多元优质的内容矩阵得到了观众较高的满意度评价。从对过去近三个月、15部影片的观众满意度反馈结果来看,无论是在工业化制作上的进步,还是在故事类型片上的成功探索,都让从业者以充足信心迎接即将到来的中国电影国庆档。

    2022-09-26
  • “唐山某烧烤店打人案”一审公开宣判 陈继志获刑24年

    河北省廊坊市广阳区人民法院官方微信消息,2022年9月13日至15日,河北省廊坊市广阳区人民法院一审公开开庭审理廊坊市广阳区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的被告人陈继志等恶势力组织违法犯罪一案。庭审中,检察机关出示了相关证据,寻衅滋事罪4名被害人的诉讼代理人、28名被告人及其辩护人进行了质证,控辩双方在法庭的主持下充分发表了意见,被告人进行了最后陈述。经依法通知,各被害人均表示本人不出庭参加诉讼。9月23日,廊坊市广阳区人民法院依法对案件公开宣判。















    经审理查明,2022年6月10日2时40分许,被告人陈继志、马云齐、刘斌、陈晓亮、李鑫、沈小俊及李红瑞、刘某、姜某萍在河北省唐山市路北区机场路某烧烤店吃饭时,陈继志到正在店内用餐的被害人王某某、李某、远某、刘某某桌旁,对王某某骚扰遭拒后殴打王某某,王某某与李某进行反抗。陈继志、马云齐、刘斌、陈晓亮、李鑫分别在烧烤店内、店外便道及店旁小胡同内,对王某某、李某、远某、刘某某持椅子、酒瓶击打或拳打脚踢,沈小俊在烧烤店及旁边小胡同内威胁远某不得报警。经鉴定,王某某、刘某某的损伤程度构成轻伤二级;李某、远某的损伤程度构成轻微伤。


    另查明,2012年以来,被告人陈继志等人还长期纠集在一起,在唐山市等地以暴力、威胁等手段,实施非法拘禁、聚众斗殴、故意伤害、开设赌场、抢劫、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等违法犯罪活动,逐渐形成了以陈继志为纠集者,王晓磊等7名被告人为成员的恶势力组织。该恶势力组织为非作恶,欺压百姓,破坏当地经济、社会生活秩序,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


    廊坊市广阳区人民法院判决,被告人陈继志犯寻衅滋事罪、抢劫罪、聚众斗殴罪、开设赌场罪、非法拘禁罪、故意伤害罪、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数罪并罚,决定执行有期徒刑二十四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三十二万元;对其余27名被告人依法判处十一年至六个月有期徒刑不等的刑罚,另对其中19名被告人并处人民币十三万五千元至三千元不等的罚金。陈继志等6名被告人对寻衅滋事罪4名被害人的医药费、护理费、误工费、伙食补助费、营养费、交通费等各项损失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部分被告人的亲属及群众代表参加了旁听。

    2022-09-23
  • 上半年出货量超过110万部 你“尝鲜”折叠屏手机了吗?

    工信部相关负责人近日在“新时代工业和信息化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中国消费电子多元化创新成果层出不穷,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稳步提升,诸多“世界首发”消费电子产品陆续问世,包括全球首款消费级可折叠柔性屏手机、全球首款叠屏电视等,彰显了中国创新能力水平。


    国际数据公司IDC相关报告显示,2022年上半年,中国折叠屏产品出货量超过110万部,同比增幅约为70%。在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同比下滑的背景下,折叠屏手机细分市场依然实现了快速增长,部分产品还呈现出供不应求的势头。


    屏幕折叠带来新鲜感


    折叠屏手机,是通过柔性屏等实现手机显示屏的可折叠,达到兼具大屏显示效果与方便携带的双重特性。从折叠方案来看,目前折叠屏手机有横向内折、横向外折以及竖向内折等多种形态。


    “折叠屏给用户带来的首先是新鲜感,因为屏幕折叠这一动作本身就很酷。”电子产品爱好者小周介绍了他“尝鲜”折叠屏手机的原因。


    当然,折叠屏手机带来的新鲜感不仅仅局限于折叠这一形式本身,由折叠而延伸出的“新玩法”给用户们带来了完全不同于传统直屏手机的使用体验,拓展了手机的概念。


    可折叠的屏幕为用户提供了“刷剧新姿势”。“像我正在使用的这款折叠屏手机有‘帐篷模式’,在亮屏解锁状态下,倒扣手机呈‘帐篷’态放置,画面就会锁定在外屏显示,可以直接用外屏来看剧、刷视频,再也不用手机支架了。此外,折叠屏手机内屏展开后的大尺寸优势也带来了全新的视觉体验,效果更加震撼。”小周说。


    “竖向折叠的手机对于爱自拍的女生来说简直就是新一代‘自拍神器’——将屏幕翻折找到最佳的自拍角度,下半屏作为手机支架,上半屏实时预览,彻底解放双手,这样就可以和姐妹们尽情‘凹造型’了。而且,竖向折叠的手机在折叠状下只有手掌大小,方便放进衣服口袋里。”喜欢自拍的小杨说。


    “多屏互动同时收看两场比赛”


    折叠屏概念固然新潮,但硬件层面带来的酷炫效果只是基础,真正决定用户体验的还要看手机厂商能否在软件层面打造出一套与折叠屏使用逻辑相匹配的应用生态。


    艾媒咨询调研数据显示,在选择折叠屏手机时,关注折叠屏手机智能系统的受访用户均超过六成。“个人觉得一个稳定、好用的分屏操作系统特别加分。”一名经常需要在手机端处理工作信息的网友说。


    目前,多任务分屏显示功能已经成为折叠屏手机的标配,用户可以边参加线上会议边写纪要,边使用社交软件沟通工作进展边通过办公软件查看数据报表,大大提升了手机端的移动办公效率。


    在操作系统之外,第三方应用软件层面的适配也在加快步伐。以日常使用频率较高的购物软件为例,通过应用内的分屏可以实现左半屏浏览商品列表,右半屏查看具体的商品评价,更有助于用户快速了解相关商品,做出最终的购买决策。


    在视频应用层面,折叠屏手机内屏的大尺寸、可分屏的优势同样突出。通过分屏显示功能,用户可以在部分应用软件中实现多路内容的同时观看。“在我的折叠屏手机上,咪咕视频等软件可以实现体育赛事的多路视频支持,这样用户就可以利用多屏互动同时收看两场比赛的直播,不错过每一个精彩瞬间,再也不用纠结看哪一场了。”一名体育迷用户说。


    性能仍需不断完善


    近年来,折叠屏手机行业快速发展。在华为、vivo、OPPO、小米等厂商的持续推动下,折叠屏手机历经迭代优化,各式新品密集上市。


    专家认为,折叠屏手机在手机产业中仍是一个有待市场长期检验的细分赛道,且折叠屏生态系统的建立与完善也非一日之功。


    不少网友介绍了他们在使用过程中遇到的各种体验欠佳的情况。从智能手机硬件指标来看,由于机身结构带来的限制,折叠屏手机在机身重量、电池容量、散热性能、屏幕抗摔程度等方面与直屏机型仍有差距。


    从价格层面来看,大部分折叠屏手机相较于同配置的直屏手机仍高出不少,这也成了众多消费者选择“继续观望”的主要因素。


    业内人士指出,折叠屏手机在部分使用场景给用户带来独特的使用体验,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手机的使用效率,收获了一定范围的消费群体。但在未来,折叠屏手机这一细分赛道的市场挑战依然巨大,要想从一个风口概念成为多数用户的日常选择,折叠屏手机的行业参与者们仍然任重道远。

    2022-09-23
  • 线上下单30分钟送达,万亿即时零售市场打开就业新空间

    “即时零售”的兴起是近年来中国零售市场最大的变化之一。商务部发布的《2022年上半年中国网络零售市场发展报告》中明确提及“即时零售”,并指出其在“线上线下深度融合”中的重要价值。《即时零售开放平台模式研究白皮书》显示,预计到2025年,即时零售模式仅开放平台的规模就将达到约1.2万亿元。


    即时零售的主要特征是“线上下单,线下30分钟送达”,其供给高度依赖本地门店。基于这一基本属性,即时零售业态的发展也创造了更多的本地就业机会。其中既包括“分拣员”“网约配送员”等百万级规模的新型职业,也包括“水果质检师”等一大批通过新技能满足新需求的新型职业,吸纳了高校毕业生、退伍军人、进城农民工、新生代劳动者等多类就业群体投身其中。


    专家表示,随着即时零售业态的发展,新就业形态逐渐演变为标准清晰、任务明确的新职业,在拓展职业版图,让劳动者有了更多就业新选择的同时,也有助于打通新就业形态从业人员职业上升通道,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帮助社会劳动力实现转型。


    分拣员市场需求激增


    “叮——您有一笔新的外卖订单,请及时处理!”


    在吉林省延吉市的一家文具店里,收单机频频发出提示音。孙岩穿梭在货架之间,伴随着扫码机的“滴滴”声,一件件商品被整齐添加到打包袋中。在短短两分钟之内,孙岩就回到包装台,将分拣好的商品递到配送员手中。


    孙岩从事的岗位,在业内被称为“分拣员”,是即时零售业态所催生的新型职业之一。疫情以来,大量实体店纷纷接入即时零售平台,通过承接海量的线上购物需求,开辟新的发展路径。孙岩所在的“华丽文具店”也接入了美团平台,门店的服务半径从过去的附近1公里拓展到周边3至5公里,在各类消费需求的带动下,其线上业务激增,目前的月订单量已经达到5700多笔。


    “随着消费趋势的变化,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外卖买一切’了。”孙岩表示,由于线上需求更加多样化、个性化,文具店的备货品类也更加丰富,“300平方米的店铺里装了超过5000种商品,而分拣员就是门店里的‘活地图’,非常清楚每一个商品的摆放位置。”


    “分拣员并不只是‘商品的摆渡员’,更是‘品质的把关人’。”孙岩称,工作过程中,分拣员不仅承担快速将商品分拣出库的工作,还要从外观、效期等多个方面,对相关商品进行复核,保证商品品质。


    “每个月的基础收入是3000元,其他按单计算,加上爆单时候的阶梯奖励,我一个人的工资能够撑起家庭收入的半边天了。”孙岩介绍称。


    即时零售扎根于本地供给,为各地区创造了本地就业岗位,也为从业者提供了就近工作的机会。随着即时零售业态的快速发展,在全国各地均出现了像孙岩这样的专业分拣员,有效带动了门店附近的家庭主妇、高校学生等群体的就业。


    沃尔玛中国曾公开表示,其两年内累计创造了3.5万个分拣员的就业工作机会。根据业内估算,仅美团买菜、叮咚买菜、朴朴超市、盒马等生鲜食杂平台的分拣员,就创造了近十万就业岗位。再加上遍布全国的连锁商超、便利店、夫妻店等市场主体,预计分拣员整体就业规模在百万左右。随着即时零售业态的发展,这个规模还会持续增长。


    新型职业层出不穷


    除分拣员外,2020年正式纳入国家职业分类目录的网约配送员——“外卖小哥”,也是即时零售业态培育的新型职业之一。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网约配送员已为约1300万人提供了就业岗位,占到全国人口基数的近1%,成为社会就业“蓄水池”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即时零售业态仍在保持快速发展。招商证券认为,未来五年,即时零售市场的年度复合增长率将达到36%。艾瑞咨询认为,2021年我国零售O2O渗透率约1.6%,预计2025年提升至7.8%,2025年即时零售规模约为1.2万亿元。


    对此,有专家表示,新模式的兴起将催生大量的新型就业岗位。比如,出于对品质商品及服务的要求,即时零售在各个垂直领域催生了包括水果“质检”、新品研发、线上运营等在内的多种新型职业,也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


    “95后”小伙赵耀,是大理白族自治州宾川县的一位“葡萄测糖师”。他每天手持测糖仪,在葡萄藤下给2000串阳光玫瑰葡萄测糖。葡萄的糖度达到16至18后,才能够放到即时零售平台上售卖。


    “人们愿意在网上买葡萄,主要是因为信任平台的品质。”赵耀表示,像他这样的“测糖师”就是葡萄的品质守门人。据赵耀介绍,每年的葡萄产销旺季,大型葡萄园都会有专人负责测糖,测糖师群体主要以“95后”年轻一代构成,带动了不少年轻人返乡就业。据了解,测糖师月收入近8000元,在产地属中上水平。


    新职业开辟更多就业“风口”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部副部长卓贤表示,数字经济的发展,为新职业的发展提供了沃土。而新就业形态因其较高的包容性和灵活性,不仅有助于缓解重点群体的就业压力,也有利于应对就业市场的不确定性,增加劳动者收入和改善民生。


    一方面,数字技术很大程度上方便了劳动力市场上的供需对接,最大限度地拓宽了劳动力市场的边界。数据显示,今年我国大学毕业生达到1076万人,其中包含超400万的大专生,再加上每年300-400万的中专生,仅专科教育每年就有超700万人进入劳动力市场。在新需求和新供给的匹配过程中,通过美团等平台,越来越多的人可以依照自己的兴趣、技能、时间及拥有的各种资源就业,在缓解就业市场结构性矛盾、增加收入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另一方面,数字技术通过不断细化各个领域的划分,创造出分拣员、葡萄测糖师等具备一定专业性的新型职业,持续提高就业质量。这个过程中,平台经济提高了商品和服务的可达性,也唤醒了很多潜在的市场需求。


    “以即时零售为例,人们对即时性的需求,逐渐形成了一种新的消费习惯。而这些新需求,在市场上又进一步转化为对劳动力的需求,衍生出高质量就业岗位,推动着整个社会就业结构的深刻变化。”卓贤表示。

    2022-09-23
  • 2022年度“最美退役军人”先进事迹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退役军人工作重要论述,加强退役军人的思想政治引领,讲好优秀退役军人故事,展现退役军人风采,持续激发退役军人荣誉感、责任感、使命感,中央宣传部、退役军人事务部、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近日联合发布2022年度“最美退役军人”先进事迹。


    上海浦东新区三栖退役军人应急救援保障服务队集体和马永庆等19名先进个人获得2022年度“最美退役军人”称号。


    他们中有身残志坚、自强不息的奋斗者,有自力更生、创新发展的创业模范,有扎根基层、服务群众的基层干部,有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能工巧匠,有重诺守信、孝老爱亲的道德模范,有坚持立德树人、爱教乐学的育人楷模,还有弘扬志愿精神、爱心服务社会的文明使者……他们自觉弘扬人民军队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接续奋斗、砥砺奋进,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充分反映了退役不褪色、永远跟党走的忠诚品格;展现出退役军人爱国奋斗、岗位建功的昂扬风貌。


    发布仪式现场采用视频展示、互动交流等形式,讲述“最美退役军人”先进事迹和工作生活感悟。中央宣传部、退役军人事务部和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负责同志为他们颁发证书。

    2022-09-22
  • “十四五”老年人口将超3亿 “老有所养”如何保障?

    “十四五”老年人口将超3亿如何“老有所养”


    国家卫生健康委20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了我国人口老龄化的有关情况。


    截至2021年底,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2.67亿。据测算,“十四五”时期,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总量将突破3亿,占比将超过20%,进入中度老龄化阶段。2035年左右,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突破4亿,占比将超过30%,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


    我国老龄化呈现数量多、速度快、差异大、任务重的形势和特点。面对即将到来的中度老龄化、重度老龄化,该如何应对?“老有所养”如何保障?


    我国养老呈“9073”格局养老服务发展重心向居家社区倾斜


    近年来,我国形成“9073”养老模式,即90%左右的老年人居家养老,7%左右的老年人依托社区支持养老,3%的老年人入住机构养老。也就是说,我国老年人大多数都是居家和社区养老。对此,国家近年来不断推动养老服务发展的重心向居家社区倾斜。


    民政部养老服务司副司长李永新:指导推动各地在区县层面建设连锁化运营、标准化管理的示范性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网络,建设街道(乡镇)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和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机构。截至2022年第一季度,全国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32万个,床位308万张,分别占到全国养老服务机构设施数和床位数的88.9%、38%。2021、2022年,投入22亿元支持84个地区开展居家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在这些试点和提升行动中,推动各地探索形成家庭养老床位,助餐、助浴、助洁、助医、助行、助急“六助”服务,探访关爱,互助养老等满足老年人多元养老需求的服务模式。


    多地探索居家养老新模式


    为了推动居家养老市场的发展,各地和相关产业也在积极探索居家养老领域的发力方向。


    中午11时,是浙江省长兴县和平镇回车岭村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午餐时间。在志愿者的帮助下,老人们正在领取饭菜。


    除了餐饮服务以外,这里还配备了影音间、书画室、理发室、图书角等功能区,可以有效满足老人的各项精神文化需求。


    广东惠州市开启了社区嵌入式长者居家养老新模式,打造长者食堂,还针对行动不便的老人,推出送餐上门服务。目前,惠州全市社区15分钟居家养老服务圈已基本建成,智慧长者服务覆盖全市50%以上的社区。


    眼下许多机构也正在积极研发高科技、智慧型的养老产品。这是一款看似普通的摄像头,在结合了人工智能算法后,它却可以准确识别老年人的安全状态,在老人发生跌倒或需要帮助时发出警报,及时通知到预先设置的紧急联系人。


    据统计,2021年我国智慧健康养老领域新申专利共1116项,其中发明专利513项,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新型技术,正在被逐步应用到养老用品中。


    医养结合更好满足老年人健康和养老服务需求


    医养结合是应对老龄化的一个重要手段。医养结合整合了养老和医疗资源,大大满足老年人的需求。20日的发布会上介绍,近年来,国家卫健委会同有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措施,破除制约医养结合发展的难点堵点,目前医养结合的标准规范体系初步建立。


    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医养结合机构审批登记流程。开展社区医养结合能力提升行动,增加居家社区医养结合服务供给。截至2021年底,全国医养签约数是2017年的6.6倍;两证齐全医养结合机构数较2017年增加76.7%。


    国家卫生健康委老龄司司长王海东:下一步,一是深化医养资源共建共享。合理布局康复医院、护理院、安宁疗护机构等接续性医疗机构,健全医养合作机制。鼓励农村地区通过毗邻建设、签约合作、两院一体等多种方式实现医养结合。二是加大居家社区医养结合服务供给。支持有条件的医疗卫生机构为失能、高龄等老年人提供居家医疗服务。


    近年来,各地加快推进医养结合服务,更好地满足老年人健康和养老服务需求,帮助他们过上更高质量的晚年生活。


    广东佛山均安镇的何女士今年63岁,三年前患上阿尔兹海默症,失去语言和认知能力,生活也无法自理。因为两个儿子都在外地,平时何女士只能靠70多岁的老伴照顾。怎样让失智失能老人能够方便地得到专业医疗护理,是国家和各地政府一直在探索和推动的工作。从2019年4月起,均安镇陆续对两家社区卫生服务站进行改造。这家卫生服务站的一楼仍保留原来的社区医疗服务功能,二楼则被改造为失智失能老人可以入住的养老中心,有50个床位。医护人员每天会查房、巡诊。现在何女士也入住到了这里。


    因为医养结合服务中心利用闲置的用房和原有的医疗资源,再加上政府提供部分补贴,入住这里的老年人需要支付的费用也大大降低。根据护理等级不同,每位老人每月需要支付养老服务费,包括伙食、住宿、照护等约3000-3500元。另外,如果产生医疗费用,可以享受和在医院就诊同样的医保报销政策。


    何女士的丈夫卢先生:我觉得带来很大的方便,一个她有病了什么的,医生护士能够来看她,严重的可以用救护车送她去均安医院,从价钱,照顾,医疗,我觉得这里可以的。


    在我国,像这些在医疗机构养老的老年人只占少数,超过90%的老年人都是依托社区居家养老。近年来,各地推动医疗护理服务向社区、家庭延伸。浙江湖州在新建小区推行养老、医疗设施同步建设,在太湖健康城社区,有一家大型医院,还设置了7个健康驿站。居民殷女士腰肌劳损,以前每周需要去两次医院进行理疗,现在不出小区就能解决了。


    湖州市吴兴区太湖健康城社区负责人徐涛:针对60岁以上的老年人每年都有免费的体检业务,为70岁的老年人提供上门巡诊,我们实时关注所有居民健康的变化,及时介入并且提供健康管理服务。


    居家养老的医疗服务,除了不出小区就可以做理疗,甚至有家庭医生上门服务以外,还有些地区也提供了更广泛的服务:包括帮助老人预约医院专家号;点开小程序就可预约“专科护理”等。


    其实,对于许多行动不便、失智失能的老人,居家养老最方便的是有专业人员能够上门提供医疗服务。目前各地也在纷纷开展老年人居家医疗服务试点工作。我国居家养老上门医疗服务还需补齐哪些短板?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研究室主任冯文猛:从实际发展看,居家养老上门医疗首先要解决居家上门医疗人员特殊培训问题;第二是在相关制度规范上,需要在全国形成相对统一的居家上门医疗制度规范;其次是需要制定相对完善的居家上门医疗激励机制,让上门服务的人员有更好的积极性;第四是提升社区养老服务和医疗服务能力。


    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和适老化改造


    无障碍和适老化的环境对于老年人来说也非常重要。在20日的发布会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会同相关部门积极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和适老化改造,让老年人的居住和出行更加舒适、更加便利。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副司长张雁:结合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等工作,同步开展无障碍设施、适老设施的建设和改造。如支持有条件的楼栋加装电梯,开展住宅单元出入口坡道改造,以及在住宅楼梯上增设安全扶手等。2019年到2021年,各地在老旧小区改造中推动既有住宅加装电梯5.1万部,这项措施让很多长期居家老年人实现了走出家门、走出楼栋。同时,我们结合人行道净化专项行动,对人行天桥在内的既有道路和设施进行改造,大幅提升城市道路无障碍设施建设率。


    我国正建立覆盖城乡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


    健康老龄化也是应对人口老龄化成本最低、效益最好的手段和途径。什么是健康老龄化呢?简单讲就是维护老年人的内在能力,改善老年人的外部环境,延长老年人的健康预期寿命。


    20日的发布会上介绍,当前,我国正在建立健康教育、预防保健、疾病诊治、康复护理、长期照护、安宁疗护“六位一体”、综合连续、覆盖城乡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2021年,大约有1.2亿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在城乡社区接受了健康管理服务。


    截至2021年底,全国设有老年医学科的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达到4685个。到2025年,将在60%以上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设立老年医学科,建成老年友善医疗卫生机构约2.1万个,设有安宁疗护科的医疗卫生机构将超过1000家。


    国家卫生健康委老龄司司长王海东: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做好老年健康预防保健、医疗服务、健康照护等工作,特别是要开展老年口腔健康、老年营养改善、老年痴呆防治和老年心理关爱四大行动,目的是提升老年人主动健康能力,提高老年人健康素养和健康水平,让老年人少得病、晚得病、不得大病。

    2022-09-22
  • 2022年养老金计发基数密集发布 部分人养老金会变多

    近期,2022年养老金计发基数密集发布,这项数据发布之后,部分人的养老金会进行重算而变多,怎么回事?


    多地发布2022年养老金计发基数


    据中新财经不完全统计,近期,北京、天津、山东、广西、吉林等地发布了2022年养老金计发基数。


    其中,北京2022年计算基数为11082元/月,天津2022年度基本养老金计发基数为8672元,广西2022年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计发基数为6442元/月。


    山东2022年度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和除菏泽市之外的15市企业养老保险基本养老金月计发基数,按照7182.5元执行。


    吉林也发布2022年企业职工基本养老金计发基数,用于企业职工退休(领取待遇)人员基本养老金计发。


    中新财经注意到,2022年养老金计发基数比2021年养老金计发基数普遍有所上涨。


    这些人的养老金会重算变多


    养老金计发基数是决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一个重要数据。2022年的退休人员计发养老金时就需要使用2022年养老金计发基数。


    对于在2022年养老金计发基数发布之后退休的人员,直接按照2022年基本养老金计发基数核定基本养老金。


    而对于从2022年1月1日至新基数发布期间退休的人员,他们的养老金会按照新基数来重算。因为在新基数公布之前,他们的养老金暂时按照上年度养老金计发基数来计算的。


    天津人社局表示,2022年1月以来已经办理退休手续的人员,无需重新办理退休手续,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按照2022年度本市基本养老金计发基数重新核定基本养老金,并自退休审批的次月起予以补发。


    北京人社局表示,2022年1月1日至通告发布期间,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并办理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手续的人员,应以11082元/月作为计算基数,重新核算并补发差额部分养老金。


    数据显示,北京2021年计算基数为10534元/月,2022年计算基数为11082元/月,基数上涨了,因此,重新核算之后,这些退休人员到手的养老金也会变多。


    确保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


    对于养老金能否按时足额发放,人社部近期表示,能够保证养老金的按时足额发放。


    数据显示,2021年企业职工基本养老基金收入4.4万亿元,基金支出4.1万亿元,当期收支总体平衡,略有结余。当前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余5.1万亿元,有较强的保障能力。


    根据社保基金会近日发布的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受托运营年度报告(2021年度),社保基金会受托管理基本养老保险基金2021年投资收益额约631.8亿元,投资收益率4.88%,领先市场同业可比水平。(记者李金磊)

    2022-09-21
  • 油价调价窗口今日开启,或迎年内“第七跌”

    中新网9月21日电(中新财经葛成)油价刚涨又降,或将迎来年内“第七跌”。


    9月21日24时,国内新一轮成品油调价窗口将开启。受国际油价变化影响,国内成品油价格或迎来一次小幅下调。





    资料图:加油站。中新财经葛成摄


    金联创成品油分析师王珊表示,本轮计价周期以来,国际原油整体依然维持偏低水平运行,均价环比回落。尽管原油市场供应前景的不确定性依然较大,但欧美加息预期下全球经济放缓忧虑令油价承压。


    机构测算,截至9月20日本轮成品油调价周期第九个工作日,参考原油品种均价为每桶88.90美元,变化率为-6.25%,预计国内汽油、柴油下调幅度为每吨280元,折合汽油、柴油每升下调0.2元左右。本轮油价调整后,95号汽油有望全面降至9元以下。


    2022年国内成品油历次价格调整情况。(数据来源:国家发改委)


    2022年国内成品油历次价格调整情况。(数据来源:国家发改委)


    “后市看来,国际原油或维持宽幅震荡走势,预计原油价格或在87美元/桶附近震荡。”金联创成品油分析师毕明欣表示,9月下旬,生产方侧重追赶销量,国际原油短期内或延续利空指向。


    市场预计美联储本周将再次升息,试图遏制40年来最高的通胀。“目前,多数观点认为美联储在9月21日会议上加息75个基点的可能性很大,也有加息100个基点的可能。”金联创原油分析师韩政己表示,因此,投资者担心大幅加息将抑制全球经济增长和对燃料的需求。(完)

    2022-09-21
  • 投资元宇宙:是风口还是虎口?

    中新网北京9月20日电(刘欢)元宇宙是近两年来的新兴概念,虚拟社交、数字藏品、VR游戏……被认为将是下一代互联网的元宇宙,究竟是风口还是虎口?这个新兴领域有哪些问题值得关注?


    入局:“3天啥也不干,赚了3000”


    王万财已经停工快一年了。


    2021年12月,他偶然在刷短视频时了解到一款元宇宙概念的社交游戏——虹宇宙。这是国内元宇宙概念公司天下秀推出的游戏产品。在这里可以拥有虚拟住宅,进行社交活动。那时,虹宇宙发行了几套稀有虚拟房产,用户连续登录三天并完成小任务,就可以参与抽奖。


    王万财很幸运,第一次就抽中了一套S级的房子。彼时的他还不明白,这个看着像进化版装扮房屋的游戏有什么价值。直到网友提醒他,可以挂在二手交易平台上变现。


    3天后,他以3000元的价格,将账号与房子转手给了一个买家,“我这3天啥也不干,就赚了3000块,”王万财很惊异,自己只是动动手指头,就能获得如此大的利润,“我真没想到能卖这么多钱!”


    他索性辞了工作,开始将目光投向数字藏品等虚拟产品,在希壤、鲸探等多个元宇宙平台投资。


    目前,元宇宙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中信证券研究部在2021年11月发布的报告《元宇宙的未来猜想和投资机遇》中写道,元宇宙是一系列技术的“连点成线”,能够带来超越想象的潜力驱动,产品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


    报告称:“我们认为,元宇宙是未来20年的下一代互联网,是人类未来的数字化生存。”


    据了解,元宇宙是基于区块链技术搭建经济体系搭建起来的,将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在经济系统、社交系统、身份系统上密切融合,并且允许每个用户进行内容生产和世界编辑。


    而在基于网络共识的前提下,区块链上个体可以使用区块链技术,创建不可改变的分类账,以便跟踪订单、账户等交易。


    中国政法大学区块链金融法治研究中心创始人、主任胡继晔向中新网表示,现如今我们已经进入了区块链时代,“区块链就像是数字空间里的长城,每个数据都像垒起的砖石一样,清清楚楚,很难造假。”


    围城:有人出去,有人进来


    何敏正急于在社交平台上挂出自己拥有的几套海景别墅,每套标价2000元。


    “之前半海景的房子都是8000起步,环海的房子要好几万,那个时候没出我都后悔死了。”何敏说,看着虚拟房产价格越炒越高,想着再多涨一点就卖,却没想到价格暴跌。


    她决定清空自己手上的几套房产,“都是太贪的结果,愿赌服输吧。”


    王万财的数字藏品交易群中,有不少这样的例子。他告诉中新网,曾有个大学生看到某个藏品初售价69元,一直涨到了3000元一份,于是贷款几十万大量购入,最后又眼睁睁看着价格跌到了30元。


    王万财说,有不少年轻人、宝妈等在看到元宇宙概念兴起之后就大量投资,“利润炒得这么高,谁能不心动?但这就是击鼓传花,砸到谁手里谁倒霉。”


    从事元宇宙设计等方面工作的陈默表示,现在的风气很不好,“有的人拿着几张图和一个火热的新概念就去卖钱,这样很容易栽进去。”


    仅凭一个概念、一张图片,何以引来如此大的诱惑?数字藏品资深玩家李超向中新网表示,很多人并不了解元宇宙究竟是什么,只是觉得利润很大,盲目入局,多数人抢购有限的虚拟产品,价格越炒越高,而这些人也就成了“韭菜”。


    “太疯狂了,有的小平台发行不到一个月,就说奖励拉人榜单的第一名路虎、直升机这些奖品。”


    李超说,现在国内很多发售虚拟产品的平台没有技术保障,只是看准了跟风投资的“韭菜”们,鼓励用户拉人头,“越多人来越好,他们再把价格炒高,好多都是老鼠仓。他们一倒闭,钱就很难拿回来了。”


    中国移动通信联合元宇宙产业委员会秘书长何超接受中新网采访时表示,虽然元宇宙“房产”的独一无二和“稀缺性”听起来起来很诱人,但这一切都是建立在元宇宙平台不断壮大的理想情况上的。


    “如果一个元宇宙平台失去流量和关注度,没有了新玩家的入场,那么投资者手中虚拟产品的价值,就可能变得分文不值。”


    元宇宙不是法外之地,现实法律仍可管制数字空间


    百度、腾讯、阿里巴巴……越来越多的投资进入元宇宙的同时,也有不少公司亏损、倒闭。近日,就有华宇艺数、幻海艺术等平台相继暂停数字藏品业务。


    何超表示,目前元宇宙还处于早期阶段,各种应用和生态还没有建立起来。“如果不是特别强大的公司团队所开发建立的元宇宙虚拟空间平台,其虚拟平台的运营还没有稳定,甚至有可能被淘汰,这时期用户购买的虚拟产品是得不到有效保障的。”


    胡继晔则认为,虽然元宇宙存在于数字空间,但现实中的法律仍然可以对其进行管制,“因为元宇宙所有活动都不是在真空中进行的,数字空间同样要遵守法律法规。”


    虽然现在元宇宙热度冷却,但陈默依然看好其前景,“元宇宙既不是风口也不是猛兽,它去中心化的核心精神可以帮助我们在一个相对透明、安全的平台输出自己的价值。”他认为,元宇宙的发展重点在于其背后的实体权益,而非概念本身。


    “光炒作一个虚拟的地块、藏品,价格再高也是泡沫,应该带动实体权益,这样才能盘活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商业形态。”陈默说。(应受访者要求,文中部分人物为化名)(完)

    2022-09-20
  • “双减”一年多,哪些习惯变了?记者多方走访

    2021年7月24日,中办国办联合印发了“双减意见”,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在这之后的一年里,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数量大大压减,相关从业者面对职业生涯的十字路口,他们如何选择?各地各校聚焦作业管理、课后服务、课堂教学等不断提质增效,公立学校的老师们如何应对?就此,北京青年报记者进行了多方走访。


    前教培老师转行客户还是“宝妈”


    2019年,23岁的姜军入职一家教培机构,任语文老师。今年5月份,他决定转行去卖保险。


    他说,自己的客户群体没有特别大的改变。之前做老师,客户群体主要是宝妈。“现在,给家庭成员配置保险,掌管一家财政大权的,还是宝妈。”现在他仍和孩子们联系,“前两天有学生参加演讲比赛,还让我帮忙给看稿子。”


    从三尺讲台走下来,姜军并不觉得有什么落差。在保险公司,日常也有很多培训,如果做得出色,还能够以讲师的身份去做分享。


    姜军说,自己要保持一种刚毕业时的心态,挣多挣少无所谓,但浑身要有一股拼劲儿。


    入职公立学校“不再觉得自己像销售”


    为了更快留住新客户,机构甚至不再围绕解题思路做文章,而是直接给出标题党“阅读不用理解,你也能做对这道题”,对于这种急功近利的做法,郭老师无奈地表示,“觉得自己像个销售”。与其被动等待命运,不如主动寻求改变。去年,小郭从教培机构辞职了。通过应聘,他成了公立中学的一名语文老师。


    郭老师说,最大的变化是一节课的时长从120分钟变成了40分钟。站上讲台,他首先要做的是缩短自己讲课的时间。“我不再需要用段子讨好学生,让他们续课了。”


    更本质的不同则是讲授方式和教育理念的差异。学校的讲台不再是老师个人展示的舞台。“学校里的语文课,要把舞台留给学生,启发学生思考。”


    “最初的两个月,我极力克制上课说话的欲望,思考怎么样去提问学生。”郭老师说,双减这一年,让他重新理解了“成就感”这件事,“在教培机构,老师享受自己极富个性的表达和学生恍然大悟的表情。但现在,老师享受的是学生们站起来尽情地表达自己。”


    小学低年级老师:“要在课程上下功夫”


    经过了这一年,十一学校一分校的齐慧老师坦言,她习惯了双减政策以来的改变。


    对她来说,最大的变化是放学时间延后了,以前3点半放学,现在要延长到5点10分,这将近两个小时的时间,就是学校的延时服务,孩子们参加活动时非常开心。


    在教学内容方面,双减后的新课标有了新要求。齐老师介绍,新课标不再拘泥于书本,而是以任务群的形式来呈现,一个学期设定几个任务,每个任务下面又再设定几个小任务。


    对于一年级来说,老师更重视学生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阅读习惯等方面的培养。此外,还要求跨学科融合,语数英、劳动、体育等课程都要结合起来。


    “比如第一个月的任务就是培训习惯,第二个月就入秋了,结合秋天的气候,科学课、语文课、数学课都有相应的关联。”


    齐老师认为,现在小学的新课标只是对成绩的硬性要求淡化了,但对学习能力的要求不降反升。新课标要求提质增效,老师们要在课程上下功夫。齐老师说,他们从暑假开始就一直在做封闭研讨,认真研究一年级的教学需要分成几个任务群,最后具体到每个课时能完成一个任务的哪个部分,要怎么做才能达到效果。开学后,老师们还每周开研讨会,调整教学安排。


    虽然双减政策后老师的工作量加大了,但也有很多益处。比如学校可以在低年级的延时服务时开展很多活动,中高年级的学生则能够在学校写完作业,这也减轻了很多家长的负担。齐老师还表示,现在学生的家长整体素质都比较高,对教育都很重视,也很配合学校的工作。


    毕业班老师:责任比过去大得多


    毕业班的老师对双减政策有不同的理解,他们觉得自己的责任明显比过去大很多。


    霍老师是一名历史老师,他去年就是毕业班的班主任,今年则是初三的年级组长。


    每天早上6点半起床洗漱和吃饭,7点30分到学校开始工作。学生到校后,先是课前诵读,然后就开始准备上课。中午的时候,班主任看班,其他任课老师可以为学生答疑。下午上完课后,4点半开始课后服务。


    人大附中丰台学校的课后服务是打破班级界限,以学科来分类的,为学生设计了多样化、个性化的课后服务内容;学生可选择自己感兴趣或相对薄弱的学科参与课后服务时段的辅导或兴趣培训课程。


    5点半以后,霍老师会带学生到操场去锻炼半小时,学校非常重视体育锻炼。假期体育老师还给学生设计了详细的锻炼方案,同学们可以按方案每天进行锻炼。


    到了6点,住宿生可以去食堂就餐,走读生则可以回家。学校还为放学后不能及时回家的走读生提供晚自习教室,晚自习期间学生可以预约老师答疑,很多时候,老师们也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耐心细致地为孩子们解疑答惑,真正为学生的课后学习保驾护航,助力学生更好地成才成长。


    双减政策实施一年来,霍老师最大的感触就是课后作业发生了变化,对老师的要求更加严格。


    现在各个学校都有作业公示制度,授课老师有课才能有作业,没有课就不能留作业。各科作业限定在20分钟左右,这很考验作业设计的针对性。


    在双减政策下,课堂形式和内容更加多样化,注重学生的学习参与。


    霍老师说,在他们年级开展了英语书法比赛、英语百词大赛、英语配音等活动,采用趣味化的方式,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比如说,化学学科老师们让学生自己动手自制功能盐等。在老师的细心指导下,学生亲自动手实验从海水中得到粗盐,从粗盐中提纯氯化钠,制作功能盐,不仅了解了相关学科知识,更增强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同时,学生还自己准备一些材料,制作出了多功能盐红酒盐、玫瑰盐等等,体验从自然界中的盐到餐桌上的食盐的转变。


    “现在学校提供了丰富的课程,让学生能走出教室、走下网络,多到操场去活动,多参与一些艺术节。尊重孩子们的天性,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足球青训教练:“孩子们来上课更积极了”


    某艺术教育机构的姜老师说,双减政策对于文体艺术类的校外机构来说,确实是好事。她说,在双减政策出台前,该机构顺义校区的美术课周中只有八节课,周末每天有五节课。但双减政策稳定后,孩子们有更多的时间来上校外的艺术课程,周中课程就增加了。


    不过,虽然孩子上课的时间明显增多,但新生报名的情况只是略有增长,这方面主要还是因为学校都开启了课后延时服务,学校里也会开设美术班、音乐班,大部分学生都选择在学校里上课。


    常赢足球俱乐部青训学院的院长姚尧教练做足球培训已经12年了。双减政策出台后,足球青训的报名虽然没有出现爆棚的情况,但孩子们来上课的积极性提高了。现在常赢足球俱乐部幼儿园和一、二年级年龄段的孩子,每周能有三天训练,集中安排在晚上5点到7点的时间段,有时候甚至会出现抢名额的情况。


    “我们这里几百个孩子,百分之五十是幼儿园的,一、二、三年级的占百分之三十,四、五、六年级的占百分之二十,初高中的就没有了。”


    壹行篮球俱乐部的毛老师也说,四年级是个分水岭,从三、四年级开始就有课后作业了,到五、六年级就涉及到升学问题,家长不愿意孩子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文体活动上。


    不过,随着体育中考改革,如今,越来越多的家长认识到体育运动对于孩子成长的重要性,更多的孩子也会积极投身到体育锻炼。


    文/本报记者张子渊张知依王婧懿朱健勇


    统筹/林艳张彬


    “双减”一周年成绩单


    校园外,全国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压减超九成,培训收费较之前平均下降四成以上;


    校园内,课后服务基本实现全覆盖,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书面作业的学生占比超过90%。


    2021年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明确“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家庭教育支出和家长相应精力负担1年内有效减轻、3年内成效显著,人民群众教育满意度明显提升”。


    “双减”政策实施一年来,校内校外同步推进落实,取得明显实效。


    一年来,教育部会同相关部门全面强化学科类培训监管。围绕学科类培训压减目标任务,不再审批新机构,按期完成“营转非”“备改审”、实行政府指导价三项重点任务,实现学科类培训机构大幅压减。


    在快速压减后,教育部会同有关部门又迅速开展了“回头看”工作,部署各地围绕“假注销、真运营”等七类问题,累计排查校外培训机构17.2万个、人员40.5万人,推动完成了4614个问题机构整改。为打击隐形变异违规培训,有关部门持续开展巡查执法,核查举报线索,对40983条群众投诉举报线索进行了核查处理。





    与此同时,全国近11万家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纳入全国校外教育培训监管与服务综合平台,机构资质审查、收费行为规范、预收费资金监管等关键环节全面加强。


    根据第三方对全国各省份75万名师生及家长的调查,79.42%的学生未参加学科类培训;93%的家长表示学科类培训支出减少,其中76%的家庭培训支出减少一半以上。


    另据教育部统计,一年来,各地各校作业总量和时长调控基本达到了规定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书面作业的学生占比由“双减”前的46%提高到90%以上。与此同时,课后服务基本实现全覆盖,有91.7%的教师参与提供课后服务,基本满足了学生不同学习需要,自愿参加课后服务的学生比例超过90%,有力促进了学生学习回归校园。

    2022-09-20
  • 审核不严、促销诱导购买,网售处方药如何摆脱盲买盲卖

    医院开具处方药一次不超过7日用量,网购却能一次买10盒;医院处方有效期最长不得超过3天,网购却可以用几个月前的处方;有的网购平台还能随买随开方


    网售处方药如何摆脱“盲”买“盲”卖


    本报记者柳姗姗彭冰


    《工人日报》(2022年09月19日03版)


    阅读提示


    药品网售方便了人们买药,但存在销售网络禁售药品、处方审理不严、促销处方药等乱象。业内人士认为,将于12月1日施行的《药品网络销售监督管理办法》将有助于遏制这些乱象,同时患者也应该对自己的健康负起责任,慎重网购处方药。


    在网购平台搜索“草木犀流浸液片”,点击开方购买,选择相关病症后,问诊开方秒开秒付。日前,因父亲患肩周炎,长春市民张女士在某网购平台购买了这款处方药。“不仅方便,网上还能货比三家,回农村老家后如果父亲还需要吃这个药,我也可以直接网上下单,免得再到医院折腾了。”


    近年来,网购平台为患者购买药品提供了诸多便利,但也暗藏风险,例如处方审核不严、通过促销诱导购买等。为规范药品网售,近期,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了《药品网络销售监督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对药品网络销售管理、平台责任履行、监督检查措施及法律责任等作出明确规定。


    吉林大学第二医院药学部主任柴劲在接受《工人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新规出台将进一步规范网售处方药行为,为老百姓购药用药提供更多安全保障,“政策监管很重要,患者自身也要提高对处方药潜在副作用和毒性的认识,谨遵医嘱使用。只有患者对自己的健康负起责任,才能真正守好安全用药的最终防线。”


    购买过程像患者自己开药方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一些网上药店不仅存在销售精神药品等网络禁售处方药品的违法行为,还存在违规开展互联网首诊、电子处方不真实不规范、“药师审核”形同虚设、把处方药标记为非处方药售卖、促销处方药等诸多网售乱象。


    王先生经常在网购平台给母亲买钙片,两年前,他购买钙片时看到系统推荐的肾骨片,点开药品详细说明后发现,该药很符合母亲的症状,随即买了10盒。“多买有优惠,而且购买流程简单方便,稀里糊涂就下单了。”王先生说,后来才知道这是处方药,不能随便吃,现在想想真有点后怕。


    近日,记者尝试在某网购平台搜索“头孢克洛”,进入店铺后看到商品页面药品包装、适应症状等信息一应俱全,一次性买5盒还有优惠。记者点击开方购买,问诊信息中罗列了几个相关病症,选择确诊疾病后便可进入开方购药页面,整个流程像是患者自己给自己开药方。记者分别点击了几家不同的店铺,搜索不同的处方药药名,基本是相同的流程。


    柴劲说,根据《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办法》,不同于非处方药可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处方药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处方才可调配、购买和使用,如果滥用、过量服用可能会导致严重后果。


    新规将有助遏制网售处方药乱象


    “网售处方药品类较齐全,成本相对较低,购买方式便捷,特别是疫情期间,确实方便了很多患者尤其是长期服用固定药品的慢性病患者。”柴劲说,但前提是一定要对处方药的网售渠道做好相关监管,安全是不可逾越的底线。


    根据之前的报道,网购处方药的乱象屡见不鲜,有的甚至危害生命。由于缺乏严格审核,有人用宠物狗照片网购处方药竟然成功,有人服用网购处方药后出现不良反应,医生检查后认为可能药物有问题,但网售平台、配送快递、药品生产商均表示不承担责任。


    记者发现,网购药物时,有的患者用几个月甚至是一两年前的处方到网上购买处方药,有的患者甚至病急乱买药,不良商家借此宣传药品可治愈癌症、高血压、慢性病等难以治愈的疾病,或是夸大疗效,包治百病。


    互联网介入药品销售初期,国家明确禁止医药电商销售处方药,新出台的《办法》意味着网售处方药已被许可,但同时新规对药品网络销售管理、第三方平台管理以及各方责任义务等都作了明确规定。这些规定将有助于遏制网售处方药无处方、假处方、处方重复使用,购药者根据说明书自行用药、滥用处方药等问题。


    网购处方药应仔细辨别售药资质


    柴劲介绍说,医院开具的处方一般是当日有效,特殊情况下需延长有效期的,由开具处方的医师注明有效期限,但有效期最长不得超过3天,而且医生会严格按照疗程针对患者病情开具药量,处方一般不得超过7日用量,慢性病的处方药会适当延长,但会要求患者定期复查,由医生根据检查结果判断是否有必要调整用药种类或剂量,同时检测相关指标的变化等。


    从患者角度看,柴劲认为,网购处方药不应单凭经验或感觉,也不能因为图方便随意在网上下单,要注意分辨网店的相关资质,核对药品的名称、生产批号、产地、剂量等信息,收到药品后要注意查看真假和是否变质等问题,每个环节都要仔细辨别。


    网购处方药最怕买到假药,一些浑水摸鱼的商家会利用购药者懒得查询药监局备案信息的心理,伪造相关售药资质。“买药不要怕麻烦!”柴劲提醒说,消费者在选择一家网上药店时,首先要去国家药监局网站认真查询证书的真伪,确定其是否为国家药监部门批准的正规网上药房。


    同时,鉴别药品真伪最简单的方法也是登录国家药监局官网,核对药品名称、批准文号、生产企业、生产日期、有效期等信息,辅助方法是观察药品包装、外表、颜色、气味等。她强调:“一旦买到假药,一定要通过向药监局举报等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

    2022-09-19
  • 金价下跌 周末多家金店人气旺

    近日黄金价格持续大幅走低,甚至创下两年以来的价格最低点。金价下降叠加国庆传统婚庆旺季的到来,带动黄金饰品和投资金条的消费热,上周末,北京多家金店内迎来不少“淘金”客。





    上周六下午,记者来到菜百首饰,一进店就感受到了高涨的人气——各个柜台前人头攒动,靠近柜台的市民弯腰盯着玻璃柜台里的黄金饰品仔细挑选,站在后方的市民则试图挤进来。“一直想买条金项链,中秋节来了一趟,当时觉得店里人太多就没仔细看,没想到假期过后还这么些人!”市民姚大姐说完,就拉着老伴儿往柜台跟前凑。


    柜台里,店员们顾不上仔细介绍最新款式,单是为挑好了首饰的顾客拿出来试戴就已经有些忙不过来。“今天的实时金价是每克483元,前两个月贵的时候每克都得500多元呢。”一名店员说着拿出4款手镯,让一对年轻夫妻试戴。


    记者注意到,黄金手镯、黄金项链和转运珠是最受欢迎的几种首饰类型。“中秋节和国庆节本来就是传统的婚庆旺季,新人扎堆儿结婚,每年这阵子的婚庆类黄金饰品都卖得不错。”一名工作人员说,“最近金价下跌,顾客也更倾向于购买克重大些的首饰。”


    昨天上午,位于清河万象汇的周生生店内,前来购买首饰的顾客络绎不绝,其中很多都是携家带口来选购金饰品的。玻璃罩里的黄金饰品在小灯的照耀下梦幻感十足,吸引了几对情侣驻足挑选。“按克重计价的黄金饰品都是参照当天的金价计算,最近金价下跌,黄金饰品的价格也下降了,人气挺旺的,中秋小长假和这个周末尤其卖得好。”柜员兴致勃勃地介绍,“现在买还有活动,黄金首饰每克减30元,手工费六折。”


    双安商场的周大福、六福珠宝、老凤祥等几家专柜门口,立牌上都写着近期钻石、黄金饰品的优惠信息,吸引了很多顾客。“最近购买黄金饰品工费打八折,店里客流量比前阵子也大了一些。”周大福工作人员说。


    金价下跌带火的不仅仅是黄金首饰。记者在走访中注意到,投资金条也迎来一波小高峰。“上半年金价一直走高,现在应该是个不错的投资时机,算是来‘抄个底’吧,以后应该还会升值。”菜百首饰店内,一名正在选购投资金条的市民说。


    店内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投资金条的价格自今年7月以来就一直震荡下行,最近柜台人气明显变高,特别是重量在100克至200克之间的金条卖得最好。“许多顾客都觉得金价下跌是短期现象,从长期来看价格还会上涨。”


    业内专家分析认为,近期金价下跌,是受到美元走强和美联储大幅加息预期等因素的影响,当前很有可能是黄金筑底的阶段。不过,最终能否打开真正确定性的上行通道,还需美联储的加息周期来决定。


    “国际金价正处于下行过程当中,满足了很多人的投资心理预期。但金价下跌并不代表短期内就会盈利,市民在进行投资时还需谨慎考虑。”菜百交易部黄金投资分析师李洋说。(记者杨天悦实习生艾昱)

    2022-09-19

  • 首 页  上一页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下一页    尾 页  

    版权声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 8629 6259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696号 蒙ICP备160010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