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理阿华叔的“田园牧歌”

    每天早上6点半和下午4点半,是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源县三营镇永乐村最热闹的时候,村民们纷纷把家中饲养的奶牛赶出来,到机械化挤奶站集中挤奶。一头头奶牛往来于乡间小路上,颇有些“田园牧歌”的味道。


    今年58岁的“阿华叔”朱玉华,是村里的养殖大户,家中共有10头奶牛,其中5头能产奶,每天两趟下来,大约能有120公斤的“收成”。图为阿华叔(左)赶着奶牛到机械化挤奶站集中挤奶(摄于4月1日)。(新华网念新洪/文赵普凡/摄)





    大理是云南省主要的奶源生产基地,是我国南方重要的奶牛养殖、牛奶加工、乳制品外销基地。洱源县更有着“乳牛之乡”的美誉,2021年底的统计数据显示,全县奶牛存栏达3.2万头。奶牛养殖成为当地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抓手。图为航拍视角下,一派“田园牧歌”景象的永乐村委会(摄于4月1日)。(新华网赵普凡/摄)





    阿华叔家一共养殖有10头奶牛,牛舍就建在离家不远的地方,方便喂食和照管。图为阿华叔在清理牛舍(摄于4月1日)。(新华网赵普凡/摄)





    图为牛舍里的3头小牛,它们是阿华叔“重点照顾”的对象。另外一头更小的“待遇”还要好一些,阿华叔直接把它们养在了家中的小牛圈里,一家人帮忙“照顾”(摄于4月1日)。(新华网赵普凡/摄)





    10头奶牛要消耗大量的饲草饲料,阿华叔每天都要到田里割牧草(摄于4月1日)。(新华网赵普凡/摄)





    随着科学化、规范化养殖的推广,阿华叔和老乡们在饲草饲料上也愈发讲究,种植了大量营养丰富的紫花苜蓿。图为阿华叔将收割的紫花苜蓿装进筐里(摄于4月1日)。(新华网赵普凡/摄)





    将牧草运回牛舍,勤快的阿华叔又清理起牛粪来。近年来为了保护洱海,减少面源污染,当地政府与一家环保企业合作,在洱海流域建起了多个牛粪收集站,按每吨100元左右的价格收购农户及合作社的牛粪,再加工成有机肥料(摄于4月1日)。(新华网赵普凡/摄)





    除饲草种植、牛粪收集的变化外,随着洱海保护的推进、乳制品质量安全的提升,机械化挤奶也在洱源县推广起来。据介绍,2008年以来,当地政府与云南新希望邓川蝶泉乳业有限公司合作,在全县范围内建了69座机械化挤奶站,逐步取代了手工挤奶。图为一名村民赶着奶牛到机械化挤奶站集中挤奶(摄于4月1日)。(新华网赵普凡/摄)





    阿华叔不仅是村里的养殖大户,还是机械化挤奶站的管理员。图为阿华叔在检查设备运行情况(摄于4月1日)。(新华网赵普凡/摄)





    阿华叔告诉我们,村里80%的人家都养牛,每天“光顾”机械化挤奶站的奶牛达110多头(摄于4月1日)。(新华网赵普凡/摄)





    作为机械化挤奶站的管理员,阿华叔以户为单位,记录下当天的产奶量。企业再根据阿华叔记录的数据,每月底按时给养殖户发放“奶款”(摄于4月1日)。(新华网赵普凡/摄)





    机械化挤奶站每天上午、下午各开放一次,每次结束“营业”后,阿华叔都要从牛奶中取样,进行药物残留检测。只有检测合格,这批牛奶才能进入冷库保存,并由乳企的冷链车运回工厂做进一步地检测,确定达标后,再进行生产加工(摄于4月1日)。(新华网赵普凡/摄)





    除了像阿华叔这样的散养户,近年来洱源县也发展起了标准化奶牛养殖基地,距离挤奶站不远处的云南新希望蝶泉有机示范牧场就是其中一个,占地400余亩的牧场,采用全混合日粮饲喂、自动脱杯机械化挤奶等,对1800多头奶牛进行标准化养殖(摄于4月1日)。(新华网赵普凡/摄)





    临近月底,阿华叔算了一笔账,家里的奶牛每天产奶120公斤左右,按每公斤3.4元来算,即使饲草饲料成本刨去一半,每个月也有6000多块的进账,再加上挤奶站开的2000多块的工资,“不用出去打工,每个月就有8千多块的收入,很满意了!”图为阿华叔在地里收割牧草(摄于4月1日)。

    2022-04-29
  • “粮袋子”有保障 稳价格有支撑—透视新形势下的中国粮

    受疫情防控、俄乌冲突、农资涨价、极端天气等因素影响,“粮袋子”问题广受关注。我国粮食生产供销形势如何,国际粮食市场动荡影响几何,百姓口粮价格能否稳得住?记者日前采访权威部门,近距离透视新形势下的中国粮。


    稳面积提产能:“粮袋子”有保障


    谷雨节气,正值关键农时。农民和农技人员在田间忙碌,抓紧防控小麦病虫害和春耕春播。在农业大省吉林,尽管由于疫情管控,3月备春耕进度放慢,但经过多方努力,水稻育秧接近尾声,前期耽误的进度基本抢回来了。


    放眼世界和国内,疫情散发多发、俄乌冲突给粮食市场带来不确定性,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稳住粮食“压舱石”极为重要。今年我国粮食生产面临不少新情况:


    ——夏粮的主体是冬小麦,夏粮约占全年粮食产量的五分之一,对于稳定预期意义重大。受去年秋汛影响,1.1亿亩冬小麦晚播,占总面积三分之一,一些地方反映苗情是“历年来最复杂的”。


    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司长潘文博说,几个月来,通过各地各部门加强保障和农民辛勤耕耘,目前冬小麦一、二类苗比例87.9%,比冬前提高17.4个百分点,长势与常年基本持平,夺丰收有了来之不易的基础。


    ——秋粮是粮食生产的大头。我国明确今年稳口粮、稳玉米,扩大豆、扩油菜。一方面,农资价格上涨,推高今年种粮成本;另一方面,根据气象预测,旱涝形势需要高度重视。





    2022年4月20日,江苏省海安市孙庄街道夏岔村一种植基地,村民驾驶植保机械在小麦田间作业(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翟慧勇摄)


    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着重强调了粮食安全:“要把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我们的饭碗应该主要装中国粮”。


    围绕粮食安全,我国提出确保2022年粮食产量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聚焦关键环节全面部署——


    调动重农抓粮和种粮积极性。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严格考核。主产区、主销区、产销平衡区都要保面积、保产量。很多省区市的书记、省长、市长,下基层搞调研、查苗情。国家提高小麦、稻谷最低收购价,三大谷物的种植收入保险和完全成本保险扩大到全国主产省820多个主产县。中央财政安排下拨200亿元对实际种粮农民发放一次性补贴。


    逐个品种抓牢抓好。我国先后召开全国春季农业生产暨加强冬小麦田间管理工作会议、扩种大豆油料工作推进电视电话会议、全国玉米水稻生产工作推进电视电话会议,逐个品种部署。农业农村部派出100多名机关干部和200名技术人员,包省包片下沉一线,并开通热线电话解决农民实际困难。相关部门印发工作导则,统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春季农业生产。


    春争日,夏争时。今年春播粮食意向种植面积9.4亿亩,比上年有所增加。目前春播粮食完成意向面积的28.8%,其中,早稻栽插过九成、春小麦播种过七成、薯类过五成、春玉米近三成、大豆过一成,进度均略快于上年。


    潘文博表示,现在距小麦大面积收获约有40天,农业农村部将加强监测预警,指导各地抓好中后期麦田管理,会同有关部门落实措施,高质量完成春播任务。


    口粮自给有保障:进口主要是调剂品种


    田间生产在努力,百姓餐桌有保障,仓储物流是关键。


    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副司长刘莉华表示,我国水稻和小麦两大口粮作物连年丰收,加上库存充裕,进口主要是一些调剂品种,两大口粮自给有保障。


    国家粮食和储备局有关负责人表示,通过藏粮于地、藏粮于技,仓满廪实外,我国粮油加工能力很强,如果按每人每天吃1斤粮测算,一天加工出来的米面够全国人民吃2天。


    口粮绝对安全之外,其他粮食作物呢?大豆和玉米是我国粮食进口主要品种。玉米是重要的饲料粮,进口大豆主要用于饲料和食用油消费。农业农村部提出,今年千方百计稳定玉米生产,要以南补北、以单产补面积、以建设补短板,启动实施国家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工程,利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2022年4月22日,在辽宁省台安县达牛镇十四家子村大豆基地,农机手驾驶农机对农田进行翻耕。新华社记者姚剑锋摄


    目前,2021年收获秋粮的收购接近尾声。截至20日,主产区粮食企业累计收购中晚稻、玉米和大豆1.81亿吨。今年以来,全国累计销售政策性粮食1190万吨,满足了市场消费需求。粮食供应较为充足、价格平稳,粮食安全总体有保障。


    据了解,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较强,2021年全国粮食产量连续7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粮食库存较为充足,防范市场风险能力增强。


    “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国家、省、市、县四级粮食应急预案体系已建立,全国共有粮食应急加工企业6000家、粮食应急供应网点52983个。各地创新物流运输方式,加强城市、社区、城际、农村配送有效衔接,形成由都市区“1小时”、周边城市“3小时”、城市群“5小时”构成的“全国粮食135应急保障圈”。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情况下,国内粮食市场始终保持平稳运行良好态势,为应对全球粮食危机风险,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了坚实基础。


    据介绍,国家粮食和储备系统将强化市场监测预警,密切关注国内外粮食市场形势变化,加大对重点地区、品种和时段的监测力度,及时发现并妥善处置有关问题,切实维护良好市场秩序。


    关注输入性因素:稳价仍有较好支撑


    近段时间以来,受俄乌冲突等影响,国际粮价大幅上涨。3月粮农组织谷物价格指数环比上涨17.1%。小麦、玉米价格环比上涨超过19%,玉米、大麦和高粱价格攀升至1990年以来最高点。


    去年我国进口的玉米、大麦近三成来自乌克兰。俄乌冲突引发国际粮食市场动荡,带动国内部分粮食价格小幅上涨。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一季度中国粮食价格同比上涨1.7%,其中3月涨幅略有扩大,升至2%。3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1.5%,涨幅虽比上月扩大0.6个百分点,但低于国内3%左右的预期目标。





    2022年4月26日,在吉林省吉林市昌邑区孤店子镇红卫村春新生态家庭农场拍摄的水稻苗。新华社记者张楠摄


    粮价为百价之基。专家认为,尽管存在国际输入性因素影响,当前中国粮食价格仍总体保持稳定。从走势看,中国应对全球粮食危机风险、保持粮价总体稳定仍有较好支撑。


    国家发展改革委新闻发言人孟玮说,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较强,36个大中城市主城区及市场易波动地区的地方成品粮油储备达到15天及以上。有关部门将坚持综合施策、精准调控,保障粮食市场供应。合理安排政策性粮食销售,引导农民适时适价售粮、企业均衡有序收粮。


    “农业农村部将继续会同有关部门和单位,密切关注农资市场形势,推动企业提高产能利用率,发挥储备调节作用,畅通运输配送通道,切实服务好春耕农业生产,夯实全年粮食丰收基础。”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一级巡视员陈萍说。

    2022-04-28
  • 中国3102个高速公路服务区已建充换电基础设施

    中新社北京4月26日电(记者周音)中国交通运输部公路局副局长周荣峰26日在交通运输部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披露,目前全国已有3102个高速公路服务区建设了充换电基础设施,共建成充电桩约13374个,主要集中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东部地区,西部及东北地区覆盖率相对较低。



    消息指,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已进入爆发式增长阶段。2021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售完成352.1万辆,同比增长1.6倍,连续7年位居全球第一。但不少新能源车主出行时饱受充电问题困扰。2021年国庆假期期间,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桩“一桩难求”话题一度冲上社交媒体热搜。

    周荣峰表示,与新能源汽车的迅猛发展相比,公路沿线充电设施确实存在发展滞后,设置量不够、覆盖面不足等问题。

    周荣峰说,今年,交通运输部将加快推进公路沿线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近期,交通运输部已会同国家能源局等部门,研究起草了加快推进公路沿线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行动方案,拟按照“桩站先行、以供促需,因地制宜、分类推进,广泛覆盖、适度超前,通用开放、智能高效”的原则,加快形成“固定充电设施为主体,移动充电设施为补充”的公路沿线充电设施网络,不断满足日益增长的电动汽车充电需求。

    周荣峰透露,目前,行动方案正在征求各地意见。交通运输部将根据反馈意见修改完善后,尽快印发各地实施,推动公路沿线充电基础设施网络有效覆盖。(完)

    2022-04-27
  • 上海保供物资有质量问题?最新调查和企业回应来了

    近日,上海发现部分免费发放给居民的保供物资疑似存在质量问题。


    对于疫情期间相关违法行为,上海市场监管部门表示,将坚持“从严从快”的原则,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如果市民发现这类问题,请及时拨打电话12315或12345投诉举报。


    4月21日,截至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发稿时,部分疑似问题所在区的监管部门公布了最新调查进展,一些涉事食品生产经营者也给予了回应。


    闵行:粉丝生产企业已注销?


    近日,有居民反映闵行区虹桥镇发放的保障物资存在“粉丝生产企业于两年前注销”“其余带包装的食品都是山寨货”“酱油为不合格企业生产的”等问题。


    闵行区市场监管局4月21日表示,经查,虹桥镇上述保障物资的供应商为江苏宏信超市连锁股份有限公司,该公司涉嫌违反了《食品安全法》的相关规定,闵行区市场监管局已对其立案调查。


    江苏宏信超市连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苏宏信)是2005年成立的一家连锁超市企业,在江苏扬州有400多家网点。


    4月21日,江苏宏信发布致歉信,向虹桥镇居民及虹桥镇政府致歉。江苏宏信承认对供应商资质把关不严,造成居民对该批物资中部分粉丝产品存疑。


    江苏宏信称,已启动调查程序,决定先行召回所有“河南省夏邑县汇龙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粉丝产品,调换其他优质产品,并委托所在居委协助广大居民做好调换工作。


    此前,有闵行区虹桥镇的居民在网上爆料,称收到的保障物资中有一款河南省夏邑县汇龙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粉丝,但查询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发现该公司已在2020年6月28日注销。





    浦东、普陀:叫花鸡过期两个多月?


    近日,有浦东、普陀等区的居民反映,小区发放的免费生活物资中,有一款嘉兴三珍斋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叫花鸡,包装封口标示的生产日期为2022年4月13日,但扫描包装袋背部的“浙食链”(浙江省统一的食品安全追溯码),发现该产品实际生产日期为2021年8月31日,保质期6个月。


    按此算,发到居民手上的这款产品已过期两个月以上。


    居民称,居委接到居民反映的问题后,紧急通知暂停相关物资的发放,但已有居民拿到并食用,出现了不适。


    4月21日,嘉兴三珍斋食品有限公司就此发布声明,称公司十分重视,对给消费者带来的不愉快体验深表歉意,并表示已连夜展开自查和配合相关采购商展开调查。


    嘉兴三珍斋食品有限公司表示,市场监管部门已介入,公司将积极配合,及时还原事实,一定依法对自身产品负责,恳请各方监督。





    松江:猪肉质量不佳有异味?


    近日,有松江居民反映,拿到九里亭街道派发的物资,发现猪肉疑似是应当废弃的“奶脯肉”,且有异味。


    目前,松江区市场监管局和九里亭街道已展开调查。





    浦东:食用油生产日期存疑?


    近日,有浦东居民反映,小区发放的免费生活物资中,有一款山东企业生产的“龙金花”玉米胚芽油,其生产日期为2022年4月19日,质疑该油“刚下生产线便光速移动到了上海”。


    4月21日,山东省龙口市龙金花植物油有限公司发布关于网传龙金花食用油不实信息的澄清说明,表示经初步核实,相关信息为不实曲解,正在调查核实,敬请消费者放心使用,稍后将发布正式情况说明。





    浦东:物资大礼包有质量问题?


    近日,有网友反映浦东周浦发放的防疫物资大礼包存在质量问题。浦东新区市场监管局4月20日公布了初步调查情况。


    经查,该批生活物资礼包系周浦镇人民政府委托上海好趣多商贸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好趣多公司,注册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书院镇老芦公路1359号,持有有效食品经营许可证)集中采购。


    礼包由食品和生活用品组成,其中的食品有御良食德州扒鸡、荞妈九寨山珍蕨根粉丝、王文甫小白兔榨菜丝、桂花牌加碘精制盐;生活用品有隆力奇牙膏、隆力奇蛇胆柠檬香皂、万家优品抽纸、荟依洁洗衣液。


    上述食品和生活用品由好趣多公司分别从济宁善道商贸有限公司、杭州超玥电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采购。


    市场监管部门查见两家供应商证照齐备,并能提供所发放的食品、生活用品的生产厂家营业执照和相关产品生产许可证及合格证明。目前,浦东新区市场监管局已对上述食品和生活用品进行抽样送检。

    2022-04-24
  • 存在多项违规问题 郑州银行收8张罚单被罚295万元

    近日,因存在多项违规问题,郑州银行被河南银保监局开出8张罚单,罚单涉及郑州银行旗下6个支行,罚款金额合计295万元。统计显示,除这8张罚单外,2021年至今,郑州银行还被处罚了17次,这些处罚涉及问题印证了郑州银行2021年度业绩报告(A股)相关数据,该行内部控制机制被质疑。


    6个支行收8张罚单





    部分处罚信息截图


    2022年3月末,河南银保监局公布《行政处罚信息公开表》(以下简称“《公开表》”),其中,连续8张《公开表》(豫银保监罚决字〔2022〕2号—9号)集中显示了对郑州银行旗下6个支行的处罚,被处罚问题涉及贷款被违规使用或挪用、违规办理按揭贷款等。


    《公开表》(豫银保监罚决字〔2022〕2、3号)显示,郑州银行经济技术开发区支行,存在流动资金贷款用于缴纳土地出让金,违规办理首付资金不实的按揭贷款等问题,被罚款80万元。同时,该支行法人郭某对相关违法违规行为负责任,被警告并被罚款5万元。


    《公开表》(豫银保监罚决字〔2022〕4、5号)显示,郑州银行明理路支行,存在固定资产贷款用于缴纳土地出让金问题,被罚款50万元;同时,该支行工作人员葛某对相关违法违规行为负责任,被警告。


    《公开表》(豫银保监罚决字〔2022〕6号、7号)显示,郑州银行汝河路支行,存在抗疫专项贷款被用于监管套利问题,被罚款30万元;郑州银行纬五路支行,存在抗疫专项贷款资金长期滞留借款人账户等问题,被罚款30万元。


    《公开表》(豫银保监罚决字〔2022〕8号、9号)显示,郑州银行荥阳支行,存在违规向环保不达标项目发放贷款问题,被罚款50万元;郑州银行优胜北路支行,存在信贷资金被挪用归还本行存量融资问题,被罚款50万元。


    一年内曾被罚17次


    郑州银行官网资料显示,郑州银行成立于1996年,2015年在香港上市,2018年在深圳上市。截至2021年底,在河南省设有176家分支机构,管理中牟等7家村镇银行,在相关机构公布的《2021年全球银行1000强榜单》中,位列228位。


    统计显示,2021年,郑州银行旗下2个分行和5个支行共收到17张罚单,罚款金额合计380万元,被罚问题涉及贷后管理不尽职、面签核保不尽职、贷款被挪用等。


    2021年1月5日,郑州银行漯河分行收到河南银保监局漯河分局开出的“开年罚单”。罚单(漯银保监罚决字〔2021〕1号、2号)显示,郑州银行漯河分行,存在贷后管理不尽职,导致信贷资金回流借款人等主要问题,被罚款25万元。


    2021年10月25日,郑州银行旗下6个支行收到了河南银保监局集中开具的12张罚单。其中,农业路支行存在面签核保严重失职等问题,被罚款50万元;未来路支行,存在贷款三查严重不尽职等问题,被罚款50万元;西四环支行,存在面签核保严重失职等问题,被罚款50万元;花园路支行,存在面签核保严重失职等问题,被罚款50万元;嵩山南路支行,存在授信调查、面签核保不尽职等问题,被罚款50万元;正光路支行,存在贷前调查不尽职问题,被罚款50万元。


    2021年12月28日,郑州银行许昌分行也收到了河南银保监局许昌分局开具的3张罚单。罚单(许银保监罚决字〔2021〕13号、14号、15号)显示,郑州银行许昌分行,存在流动资金贷款被挪用于归还信托公司借款和承接他公司借款等问题,被罚款50万元;同时,工作人员邵某对相关问题承担主要管理责任,被警告并被罚款5万元。


    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机制遭质疑


    3月31日,郑州银行披露2021年度业绩报告(A股)(以下简称“年报”)。郑州银行被处罚的问题主要集中在贷款业务和房地产领域,这些问题印证了郑州银行2021年度业绩报告(A股)中的相关数据。





    郑州银行2021年业绩年报关于不良贷款表述截图


    年报显示,在资产质量方面,截至2021年末,郑州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人民币53.45亿元,上年末约为49.44亿元,同比增长约为8.12%;不良贷款率1.85%,较上年末下降0.23个百分点。其中,不良贷款率虽比上年末降低,但余额绝对值在增加,郑州银行明显高于行业平均水平,与已经披露2021年报的其他上市城商行相比,郑州银行不良贷款率和不良贷款余额均处于行业前列。


    同时,年报显示,截至2021年末,郑州银行的不良贷款主要集中在批发和零售业、房地产业以及制造业,不良贷款率分别为4.17%、3.47%、3.57%。其中,截至去年末,郑州银行个人住房按揭贷款金额为408.42亿元,相应的不良贷款率由0.52%升至0.96%,上涨0.44个百分点;不良贷款余额由1.86亿元增至3.91亿元,增幅达110.59%。


    自2021年至今,不到一年半的时间,郑州银行收到了25个罚单,不良贷款余额也在不断攀升,其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机制被公众质疑。

    2022-04-22
  • 高端市场的“敲门砖” 折叠屏手机市场增长快

    继OPPOFindN和荣耀MagicV之后,4月11日晚,vivo发布首款折叠屏手机XFold。至此,国内主流手机厂商基本入局折叠屏赛道。


    2021年被称为“折叠屏元年”。市场调研机构Omdia公布的《2021年第四季度智能手机型号市场追踪》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末,全球折叠屏智能手机累计出货量达1150万台。从2021年下半年开始,折叠屏手机销量开始快速增长,2021年全年出货量达900万台,同比增长309%。专家认为,随着用户接受度的提高,以及行业内相关技术日趋成熟,2022年国内折叠屏手机市场或将迎来新一轮爆发,行业将迎来规模化的关键一年。

    高端市场的“敲门砖”

    折叠屏手机已成为高端的代名词。赛迪顾问数字经济产业研究中心总经理刘旭表示,现在除了高端芯片,其他技术早已在低端机型上普及应用,难以再支撑手机品牌“段位”的提高,于是,拥有折叠屏技术成为手机品牌“秀肌肉”的重要手段。加之折叠屏手机目前定价较高,自然成了“高端”的代名词。

    同时,折叠屏这一产品形态也是手机厂商突破手机外观和功能限制的一种尝试。在折叠屏下,手机功能被放大,有了更丰富的应用场景,满足了用户在视频、游戏等大屏应用对屏幕尺寸的需求,由此成为手机厂商寻求市场突围的重要“敲门砖”。

    赛迪智库无线电研究所高级咨询师钟新龙认为,尽管当前整体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走低,但折叠屏手机市场规模却增长迅速,说明消费者普遍接受了折叠屏手机的高溢价、高定位。

    推出折叠屏手机本质上是厂商冲击手机高端市场的行为。众诚智库高级分析师王彬认为,作为国内最后一个入局折叠屏手机市场的主流手机厂商,vivo此时入局出于两方面的考虑,一是去年各大手机厂商试水折叠屏手机市场后,提供了一些可供参考借鉴的宝贵经验,切入折叠屏手机市场的时机相对成熟;二是为了在高端市场的竞争中拥有足够“筹码”。如今要在手机高端市场占据一方天地,折叠屏手机已成为必备的“破局”手段。

    “vivo近几年在智能手机市场的表现可圈可点。2021年,vivo手机在国内市场占有率达21.5%,位居市场第一位。去年其X70Pro+售价接近7000元仍供不应求。可以说,vivo已经具备了价格上探的市场基础。vivoXFold的发布将助力vivo进一步冲击高端市场,拿下更多市场份额。”刘旭说。

    突破两大瓶颈

    “折叠屏手机受追捧与供应链和技术的进步有很大关系。折叠屏手机一直面临两大困境,一是屏幕材料,二是铰链工艺,用户大部分痛点都集中在屏幕折痕、显示故障、折裂等。目前,这两大瓶颈均有所突破。”刘旭说。

    比如此次发布的vivoXFold,浮动中板设计带来更平整、更耐用的折叠屏,采用超薄柔性玻璃和内外120赫兹双屏高刷技术,耐磨性、耐热性、透光性都更好。

    去年12月发布的OPPOFindN采用自研的精工拟椎式铰链,在实现贴合的同时可以多角度无级悬停,基本实现了无缝隐痕折叠效果;屏幕材料采用全新12层复合结构和超薄柔性玻璃,有更强的抗穿刺能力,耐用性增强。

    据王彬介绍,现有的折叠屏手机铰链采用的是多角度悬停折叠技术,能够灵活开合,其搭载的磁力支撑系统让设备在完全折叠时也确保安全;柔性屏的主要材料在耐磨性、耐热性到透光性方面都相比上代有质的飞跃,在提高屏幕可靠性的同时也能带来更好的显示效果。此外,近两年各大品牌折叠屏手机的软件适配程度也显著提升,交互操作和多任务处理均已实现。

    艾媒咨询集团CEO张毅认为,折叠屏手机技术还有上升空间:一是仍有不少用户反映在使用一年后出现屏幕折痕等问题,二是目前折叠屏手机价格总体仍偏高。

    “目前来看,苹果仍在观望,荣耀、vivo刚刚进入赛道,小米、OPPO市场份额尚小,三星、华为两大巨头还在不断提升技术和工艺,以克服用户体验痛点。”刘旭说。

    市场规模仍将扩大

    2021年,主流手机厂商陆续进入折叠屏赛道,除了早已入场的三星、华为等品牌,2021年3月,小米发布了折叠屏手机MIXFold。2021年12月,OPPO推出旗下首款折叠屏手机FindN。今年1月,荣耀发布折叠屏手机MagicV。加上此次发布的vivoXFold,安卓手机阵营齐聚折叠屏产品线,行业迎来规模化的关键一年。

    “随着硬件供应、交互能力、应用生态等方面的进步,2022年,折叠屏手机市场仍会是一片繁荣。预计2022年,全球智能折叠屏手机出货量或将超过1800万台,实现成倍增长。到2023年,折叠屏手机市场规模或将冲刺3000万台。虽然与整个手机市场的体量相比,折叠屏手机市场还微乎其微,但在三星、华为等品牌的引领下,折叠屏手机市场已经完成了消费者培育,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受甚至追捧这一产品。”刘旭说。

    目前,vivo、OPPO等厂商已将折叠屏手机价格拉低至8000元左右,未来还有多大降价空间?刘旭预计,根据目前折叠屏手机的定价档位和电子产品的市场规律判断,降价是必然的,但不会很快,今年折叠屏手机仍以高端市场为主,中低端市场上可供选择的产品不会太多。目前折叠屏手机的量产规模还不够,技术也仍在探索,价格自然也相对较高。再经历1年至2年时间,随着柔性屏产能逐步释放、成本持续降低及技术不断成熟,折叠屏手机价格会迎来较大幅度下降。

    张毅则认为,目前来看,折叠屏手机的价格比较适合礼品市场,价格越坚挺越好卖,前提是产品的品牌和品质都要过关。预计明年下半年,折叠屏手机价格将会迎来一轮小幅下调。

    “今年的折叠屏手机市场仍将是小众市场,暂时还不能动摇直板手机的地位。但随着折叠屏手机科技含量的增加,大众用户对这类产品的认可度会逐渐提升,这也将进一步带动折叠屏手机产业链和供应链的完善。”王彬说。

    2022-04-15
  • 异地结算遭遇卡壳 异地就医结算“高速路”何时畅通?

    楚婷(化名)是在北京工作的黑龙江姑娘。去年父亲查出患肺癌后,她决定将父亲接到北京手术。


    然而,异地就医之路一波三折:备案开具转诊证明受阻,出院刷卡结算遭遇系统升级,入院备案被经办机构误删……虽然最终成功报销,但多次遭遇卡壳也让楚婷直呼心累。

    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政策的初衷,是解决参保人“跑腿垫资”的难题。自2016年正式启动以来,按照“先住院、再门诊;先省内异地、再跨省异地”的思路分步实施,受惠面持续扩大。数据显示,全国住院和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累计均已超过1000万人次。

    记者采访发现,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的“高速路”已经铺好,但由于各地医保政策、基金收支、平台搭建等情况存在差异,异地就医在实际就诊和结算过程中仍存堵点。

    开具转诊证明一波三折

    2021年8月底,楚婷的父亲在当地县医院被诊断为患左肺鳞癌。楚婷随即开始办理赴京就医手续,却在转诊备案时遇到阻力。“县医院转诊到市医院,市医院又转到省级三甲医院,三甲医院坚称本院可以收治,不同意转到北京的医院。”

    按照当前的制度设计,参保人在办理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时,一般遵循“先备案、选定点、持卡码就医”的流程。对于异地转诊人员来说,首次备案需经当地具有转诊转院资格的定点医疗机构出具转诊意见,并为之办理登记。

    楚婷咨询黑龙江省医保局后,得到回复,“医院会根据患者病情以及本院医疗技术水平,综合判断是否需要继续转诊。”

    而经过楚婷的了解,本地医院并不擅长肺癌治疗,“异地就医是刚需”。无奈之下,她只好返乡,带父亲辗转几家医院尝试,最终托关系才完成备案。

    医院为何对异地转诊“热情不高”?

    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廖藏宜认为,异地就医多为欠发达地区向发达地区结算,参保地之所以严格审核转诊,是考虑到医保基金收支压力以及基金流出后的运行安全,也是为了防止“小病大看”,扰乱就医秩序。

    “这种担心有其合理性,但不完全符合实际。”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朱凤梅曾对异地医疗成本和医保基金支出情况做过评估,从结果看,异地就医并不会加重参保地基金压力。“大医院诊疗过程更规范,为提高病床周转率,基本不会出现过度医疗现象,住院天数、次数、费用反而会少于本地医院。”

    “医保部门要转变思想,在引导分级诊疗的同时,对罹患重特大疾病的患者放开限制,实现‘应转尽转’。”朱凤梅说。

    异地结算遭遇卡壳

    在北京接受手术后,楚婷的父亲于2021年10月初出院,但由于系统故障,当天未能刷卡结算。楚婷被告知,这是黑龙江省医保系统升级所致,异地业务将于10月31日起再次开放。

    从11月到12月初,他们又多次尝试直接结算,系统始终无法读取患者信息,经办人员也找不出症结所在。

    楚婷再次与家乡医保局沟通,对方查询后表示,“系统更新期间,入院备案已被北京医保信息部门删除。”两地协调重新录入信息后,问题终于在12月27日得到解决。

    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刷卡难”并非孤例。

    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栏目,记者发现,多地网友都曾反映“异地就医无法结算”。从相关部门的回复来看,原因有“信息平台不稳定”“系统接口有问题”等,但更多时候无法确认出错环节,只能撤销登记,重走备案、结算流程。

    “这与各地经办系统与国家医保信息平台对接不畅有关。”廖藏宜说。

    廖藏宜分析称,2021年9月以来,国家医保局推动建设全国统一的医保信息平台,要求各地陆续进行转换对接。由于各统筹区的医保政策和结算标准差异较大,药品、耗材、诊疗项目的名称和编码也有不一致之处,与国家平台无法立即互通兼容。

    朱凤梅认为,目前医保基金统筹以市县为主,未来即便有国家平台做中介,仍需统筹区之间“点对点”结算,所以各地区、各部门之间的经办协同能力亟待加强。在医疗机构之间、医保技术部门之间均应建立起协调机制。

    廖藏宜建议,进一步优化全国医保信息平台建设,推进医保经办服务标准化;定点医疗机构和经办机构要做好运维保障,提升结算系统稳定性,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

    两种报销方式存在“待遇差”

    拿到结算明细后,楚婷发现,报销额度高于自己的期待。

    楚婷咨询医生后得知,术中使用的吻合器等器械都是进口的,有的在黑龙江不能报,但在北京却可以。

    自政策实施以来,跨省异地就医一直按照“就医地目录、参保地政策”原则进行结算。廖藏宜解释称,“直接结算”按照就医地支付范围及标准进行报销,“手工报销”则以参保地目录为准,因两地目录可能存在差异,两种结算方式也会产生“待遇差”。

    不同于楚婷因“目录差异”而受益,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栏目,也有网友提出疑问,认为直接结算的报销比例较低。

    在海南省医保服务中心接到的一起申诉案例中,海南患者李某在四川做手术,总医疗费用为4.9万元,医保仅报销1.9万元,其余3万元均需个人支付。经海南省医保中心核对,高自费比例是由于患者使用了很多四川省医保目录外的医用耗材,但根据海南省目录,这些耗材可以多报销1万多元。

    李某知情后表示,如果事先知道两地报销待遇差异这么大,更愿回参保地零星“手工报销”。

    据了解,为增强参保人获得感,安徽、海南等省份已开展“待遇补差”试点探索。对确有明显“待遇差”的,启动待遇测算,给予补差报销,确保补差后的待遇水平不低于或接近于“手工报销”待遇水平。

    2021年8月,国家医保局、财政部发布《关于建立医疗保障待遇清单制度的意见》。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明确,完善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办法,实现全国医保用药范围基本统一。朱凤梅认为,这些举措将有力推动医保公共服务均等化,进一步缩小“待遇差”。

    此外,朱凤梅表示,一方面,可以对高值医用耗材加强管理,通过集采等方式挤出价格“水分”,使建立全国统一的医用耗材目录成为可能;另一方面,从异地就医患者构成上看,大部分需求可以通过“省内异地就医”满足,随着医保统筹层次提高,省级统筹得到落实,“待遇倒挂”问题也会大大缓解。

    2022-03-28
  • 今正药业:GMP十万级净化车间,严守产品质量生命线

    今正药业集团始创于2001年,是一家以医药健康产业为核心的多元化企业集团。旗下拥有12家全资子公司,主营业务涉及OTC品牌运营、大健康产业基地运营、互联网医院、医药连锁品牌运营四大领域。涵盖医药科研、OTC药品、保健食品、医疗器械、连锁药店、特种农业、电子商务、健康管理八大板块。



    如今的今正药业,经过二十多年的艰苦奋斗,已经是一个集线下药店、线上商城、互联网医院及客户服务中心四位一体的多元化企业,营销体系已辐射全国。

    今正药业之所以能够在我国医药健康行业久负盛名,一定程度上得益于原材料甄选与加工工艺的精益求精。下面就让我一起走进今正药业的GMP十万级净化车间。

    首先是十万级洁净度固体车间。这个车间承担生产硬胶囊、片剂、颗粒剂产品。

    原辅料或内包装材料经过脱外包,清洁消毒,空调缓冲自净进入洁净区原辅料暂存间、内包材暂存间。根据生产指令及工艺要求,按配方比例称量配料,经流化床沸腾制粒干燥机在密闭的料车内混料、制粒、干燥一步完成,避免了粉尘飞扬产生的交叉污染。

    根据工艺要求选择标准颗粒,经中间体取样检验合格后,根据产品形态分别进入高速旋转压片机压片、包衣或全自动胶囊填充机充填胶囊。检验合格后进入全自动铝塑罩袍包装机包装、电子自动数粒机瓶装或进行全自动颗粒分装机分装颗粒,制成半成品。

    按照质量标准进行全指标检验,合格后进入成品包装工序遵循《成品包装标准》包装。经质量部检查核实下发《成品检验报告合格单》入库。

    十万级洁净度软胶囊车间。这个车间专门承担生产软胶囊产品。

    原辅料或内包装材料经过脱外包,清洁消毒,空调缓冲自净进入洁净区原辅料暂存间、内包材暂存间。根据生产指令及工艺要求,按配方比例称量配料、过滤经分体式胶体磨研磨成质量及性质均一的内容物或(化胶罐)制成质量均一的胶液;内容物、胶液取样检验合格后进入软胶囊制丸机制丸、转笼除湿机干燥定型后,进一步用洁净对流空气进行干燥至工艺要求水分,用洗丸机洗去胶丸表面油污、再进行晾丸、拣选台拣丸,中间体检验合格后进入全自动铝塑罩袍包装机包装、电子自动数粒机瓶装制成半成品。按照质量标准进行全指标检验,合格后进入成品包装工序遵循《成品包装标准》包装,经质量部检查核实下发《成品检验报告合格单》入库。

    茶剂车间。在这里所出产的成品分为袋泡茶、方便食品及代用茶

    茶剂车间分为十万级净化区及一般区,

    一般区:先通过茶剂车间普区更衣间,包括换鞋、洗手、穿参观服,药食同源药材在这里经过拣选台拣选、洗药机清洗、切药机切制、双屝热风循环烘箱干燥、湿热灭菌流程前处理,成为净药材,在十万级洁净区收料包装。

    然后根据所生产产品形态,方便食品在十万级洁净区按照工艺要求的筛网目数用万能粉碎机进行粉碎,经取样检验合格后,罐装制成半成品。按照质量标准进行全指标检验,合格后进入成品包装工序遵循《成品包装标准》包装,经质量部检查核实下发《成品检验报告合格单》入库。

    代用茶在十万级洁净区按照产品形态要求及工艺,经取样检验合格后,罐装制成半成品。按照质量标准进行全指标检验,合格后进入成品包装工序遵循《成品包装标准》包装,经质量部检查核实下发《成品检验报告合格单》入库。

    袋泡茶在十万级洁净区按照工艺要求的筛网目数用万能粉碎机进行粉碎,袋泡茶挤压式制粒机制粒,热风循环烘箱干燥,摇摆式整粒机选粒,经取样检验合格后,用茶剂包装机制成半成品。按照质量标准进行全指标检验,合格后进入成品包装工序遵循《成品包装标准》包装,经质量部检查核实下发《成品检验报告合格单》入库。

    十万级洁净度化妆品车间。化妆品的膏霜乳剂。

    原辅料或内包装材料经过脱外包,清洁消毒,空调缓冲自净进入洁净区原辅料暂存间、内包材暂存间,根据生产指令及工艺要求,按配方比例称量配料、经乳化配制、静置完成,取样检验合格后进入膏液两用灌装机罐装制成半成品。按照质量标准进行全指标检验,合格后进入成品包装工序遵循《成品包装标准》包装,经质量部检查核实下发《成品检验报告合格单》入库。

    最后,按照GMP成品管理原则,保证产品在储存过程中质量符合标准。



    也就是说成品入库后,按照保健食品、sc食品、化妆品三大类进行分区、台账、货位卡管理、储存条件符合GMP成品管理原则,在各区域内细化待验、合格及不合格品区,合格品按照批次进行管理,并进行留样保存,确保产品质量复检及追溯,遵循先进先出的发货原则。确保产品质量在生产的最终环节得到有效控制。

    今正药业GMP十万级净化标准车间的设计符合药品GMP(生产质量管理规范:适用于制药、食品等行业的强制性标准,要求企业从原料、人员、设施设备、生产过程、包装运输、质量控制等方面按国家有关法规达到卫生质量要求)要求。为此,今正药业对GMP十万级净化标准车间的压差、风量、温度、湿度都有着严格的要求,车间的洁净程度更是接近于普通外科手术室。

    今正药业所有员工进入洁净区,必须严格遵守“七步洗手法”进行洗手、消毒,从头到脚换上洁净装备,全程禁止手、口等身体部位裸露在外,在接触物料时也必须穿戴一次性手套。



    在产品质检上,今正药业坚持关键安全指标双轨监测制度,坚持每批次产品全过程检验,从原材料、半成品到成品均经过公司内部检测室和政府验证机构的双重检测。多年来,今正药业旗下产品多次接受全国各地监管部门的抽检,不合格情况几乎为零,筑牢了产品质量生命线。

    如今,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医药健康行业迎来了更大的挑战,今正药业也将继续秉承“传承爱、传承健康”的理念,不断完善全链条产业化管理模式,研发更多优质的健康产品为“健康中国”助力。

    2022-03-17
  • 就业结构错配问题亟待破解 年轻人真在“逃离”工厂吗?

    “提升工厂吸引力是关键。制造业不要老抱怨年轻人不愿进厂,要多想想怎么改善他们的工作条件。”曾湘泉建议,从权益保障、体制机制、职业教育、就业效率等多环节入手,保障制造业转型升级,让更多年轻人拥抱实体经济。


    ——————————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一份关于“鼓励年轻人少送外卖多进工厂”的议案引发热议,让蓝领“就业难”与“招工难”并存的窘况浮出水面。

    人社部数据显示,在2021年三季度全国“最缺工”的100个职业排行中,有58个是“生产制造及有关人员”,预计至2025年,中国制造业十大重点领域人才缺口将近3000万人,缺口率高达48%。

    本该在岗位上孜孜以求、精练技能的“蓝领”都去哪儿了?为何不再立志成为领域内不可或缺的“能工巧匠”?

    “不自由”是“出逃”的原因之一

    做直播、开网约车……在数字经济的催生下,灵活就业为年轻人开辟了就业新思路。国家统计局披露,截至2021年年底,我国灵活就业者已达2亿人,相比于约7.5亿的总就业人口,灵活就业人员占比已经超过四分之一,其中不少人是从工厂“逃离”的。

    争分夺秒送快递、风里雨里送外卖……“薪资少、工时长、强度大”才是不少年轻工人离职的重要原因。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周广肃认为,作为新兴产业,数字经济的劳动生产效率及其创造的经济价值可能让许多传统行业“黯然失色”。比如,不同统计口径显示,外卖骑手平均月薪在4500元至5000元之间,多的甚至上万元,更遑论网络主播等。

    “不自由”也是许多年轻工人“出逃”的原因之一。全国人大代表、北汽股份有限公司株洲分公司汽车工人吴端华表示,当代高学历年轻人的就业观念、就业意愿正在发生重大变化:一份时间自由、环境自由的工作,远比“机械、重复、价值含量低”的一些工厂工作有吸引力。

    “蓝领”短缺,已经成为不少企业的燃眉之急。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教授、中国就业研究所所长曾湘泉在山东青岛等地调研时发现,许多制造业、外贸企业在“疯狂招人”,甚至有家2000多人的企业专门雇用了11家中介公司帮忙招聘。而另一方面,城乡就业压力增大,不少劳动力找不到合适的工作。

    对于这种就业结构错配的现象,吴端华认为,这是因为蓝领人群与岗位需求之间长期存在信息不对称、人才结构不匹配的问题,严重阻碍了就业效率。他认为,我国蓝领群体普遍存在低学历、低技能现象,尤其是农民工群体缺乏系统的培训和学习,与制造业升级所需的岗位技能并不匹配。这也是工厂“招工难”的重要原因。

    “新蓝领”也有新问题

    新业态带给年轻工人更多选择,但也给这些以网约车司机、外卖小哥等为代表的城市“新蓝领”带来不少新问题。今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天达共和律师事务所主任李大进就带来一份《关于建议应重视对网约工这一新的劳动群体权益保障的提案》。

    “新蓝领”服务着城市的大街小巷,在城市生活中却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面临着租住不稳定、城市融入难等问题。李大进通过查阅司法判决发现,外卖系统里不仅有算法,还藏匿着许多法人公司,由此形成的合同关系正把网约工的权益死死捆住,让不少人成为无劳动合同、无社会保险、无劳动保障的“三无”群体。

    这也是灵活就业者共同面临的问题。从传统行业中走出来的B站UP主“尔东和小明”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新型职业的风险和收益成正比,“UP主看起来门槛低、赚钱多,但正因如此,竞争非常激烈,谁都无法保证自己的内容长青,不容易脱颖而出且随时面临被淘汰的风险。”

    另一方面,千金在手,不如一技傍身。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使用1000亿元失业保险基金支持稳岗和培训,加快培养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急需人才,让更多劳动者掌握一技之长、让三百六十行行行人才辈出。

    “若只是跑腿送外卖,到一定年龄可能就力不从心了,但如果在制造业的话,你的技术本领越磨越硬,发展前途更广阔一些,可以成为大国工匠、国家栋梁。”吴端华认为,目前这种“新蓝领”就业具有不可持续性。比如无人配送技术推广后,现有骑手何去何从?又如何满足未来新蓝领的技能要求?

    周广肃也表示,技能提升才是长久保障,能否在工作中不断获得知识的积累与成长极其重要,建议年轻人关注短期利益与长期发展目标之间的关系权衡。

    “出逃”困局何解

    先进的制造业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坚实基础,也是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支撑,需要大量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投身其中,且蓝领群体的就业,一头连着民生福祉,另一头连着社会稳定。因此,产业工人“空心化”问题是我国高质量发展道路上必须解决的难题。

    “提升工厂吸引力是关键。制造业不要老抱怨年轻人不愿进厂,要多想想怎么改善他们的工作条件。”曾湘泉建议,从权益保障、体制机制、职业教育、就业效率等多环节入手,保障制造业转型升级,让更多年轻人拥抱实体经济。

    他提议,各地政府实施加速折旧等对制造业企业优惠的税费制度,推动数字化转型升级,同时努力改善基层劳动者的工作生活环境,包括增加文化体育娱乐设施等;研究制定实施制造业企业连续工资补贴,落实工人权益保障,支持和规范中介服务等有利于制造业长期发展的各种政策和措施等。

    作为蓝领工人代表,吴端华提出两点建议:一是人社部门出台相关支持政策,扶持创新性招聘模式发展,比如短视频平台“直播带岗”,实现蓝领群体就业与工厂招工的高效率匹配;二是进一步推动数字经济平台与实体经济的融合,从产业升级、蓝领就业、商品交易等多方面与实体经济融合,实现合规健康发展。

    天风证券研究所一份报道显示,2020年我国蓝领在线招聘市场规模为228亿元,并将在未来5年里以每年超40%的增速,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1285亿元。去年12月,新能源领军企业宁德时代联合人力资源主播在一家短视频平台上发起的“直播带岗”专场,累积观看人次超过25万,超过1000人报名应聘。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副院长赵忠认为,像这样通过提交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接受平台管理和受众的实时监督,短视频平台的“直播带岗”拓展了市场的规模、广度和深度,降低信息匹配成本,增加了整体的社会福利。

    2022-03-15
  • “元宇宙”招聘升温 业内人士:不乏一些公司蹭热点

    眼下,正值春季招聘黄金期,冠以“元宇宙”之名的招聘越发火热,更有不少岗位给出高薪揽才。业内人士指出,一些“元宇宙”岗位的需求描述模糊,部分企业以高薪为噱头“蹭热度”。“元宇宙”发展仍处于早期阶段,人才的真实需求尚未出现爆发式增长,劳动者择业时既要抓住机遇、也要谨慎判断。

    “互联网的终极未来”“未来10年最大的风口”……2021年被称为“元宇宙元年”。眼下,正值春季招聘黄金期,冠以“元宇宙”之名的招聘也越发火热。

    记者发现,从VR/AR、区块链、物联网等基建领域,到3D建模、技术美术、虚拟设计等内容生态范畴,各类企业给出大量细分岗位对具有“元技能”的人才伸出橄榄枝,年薪最高可达百万元。

    业内人士指出,一些“元宇宙”岗位的需求描述模糊,部分企业以高薪为噱头“蹭热度”。“元宇宙”发展仍处于早期阶段,人才的真实需求尚未出现爆发式增长,劳动者择业时既要抓住机遇、也要谨慎判断。

    企业给出高薪招兵买马

    春节假期结束后,美术设计师张峰打开邮箱时吃了一惊。

    “十几天的工夫,猎头给我推荐了6个工作机会,都是来自新成立的‘元宇宙’游戏团队。”他对此有些受宠若惊。

    事实上,虽然备受关注与期待,但“元宇宙”迄今尚无公认的定义。

    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研究员盘和林认为,可以将“元宇宙”理解为一个平行于现实世界的虚拟世界,二者在经济、社交、身份系统上密切融合,人们在元宇宙中拥有自己的虚拟替身,能够将数字资产价值化。

    盘和林分析称,“元宇宙”本身不是一种全新的技术,而是数字孪生、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延伸、交互、融合,是已知领域的再突破,这些领域的从业者都是未来“元宇宙”发展所需的人才。

    资深互联网猎头申小飞告诉记者,业内普遍认为,游戏和社交有望成为“元宇宙”最先落地的场景。目前,人才需求最大的也是这两个赛道的企业。

    在某知名招聘平台,记者键入“元宇宙”进行搜索,发现有260余个相关岗位。

    从发布主体看,大部分的确是游戏和社交短视频公司,兼有与“元宇宙”结合相对紧密的电商、教育、影视类公司。从岗位设置看,技术类居多,也有产品、运营、市场等常规岗位。

    在薪资待遇上,技术人才显然身价更高,无论大小企业,给出的月薪大都在2万元以上。

    记者看到,某游戏公司以3~5万元月薪招募U3D客户端开发工程师,仅需“本科及以上学历,两年以上大型游戏上线项目工作经验”。另一家企业招聘的VR负责人岗位,要求拥有“5年以上头部游戏项目负责经验”,月薪为6~8万元,加上承诺的18薪和股票期权,年薪已逾百万元。

    部分岗位噱头大于实质

    面对纷至沓来的工作邀请,本来没打算跳槽的张峰有些怦然心动,“找我的岗位有概念原画和3D角色设计师,都是熟悉的方向,薪资涨幅在30%左右。”

    但仔细研究并与猎头沟通后,张峰又感到担忧和困惑:“岗位描述与常规游戏项目没区别,用的模板都差不多,只是套了‘元宇宙’的外壳。猎头描绘的项目前景极具诱惑,却说不清招我进去到底做什么。”

    申小飞在工作中也有同感:“‘元宇宙’作为新兴行业,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从业者。企业都是摸着石头过河,要么自己攒团队,要么从传统行业挖核心技术人员。”在他看来,这类人才其实一直供不应求,开出高薪并不奇怪。

    “目前,人才需求尚未出现爆发式增长,薪资涨幅也在合理范围内,只是互联网行业高薪的延续。”作为某头部互联网公司的资深HR,孙平(化名)告诉记者,招聘确实在增加,但没有传闻中那么热,很多企业还在观望。之所以会制造出“抢人大战”的氛围,除了行业初启带来的野蛮生长,也不乏一些公司在“蹭热点”炒作。

    一则百万年薪的招聘广告进入了记者的视野。

    在一款求职软件上,某上市公司发布了“元宇宙合伙人”“元宇宙人才(海归)”“元宇宙人才(应届生)”3个岗位的招聘信息,给出的年薪区间均为50万元~100万元,要求“计算机、软件工程等专业,本科以上学历”,工作职责也大多为“结合公司的产品特性和技术优势制定并完备元宇宙技术线路,带领团队进行深度技术开发以及元宇宙相关底层技术、核心应用、3D引擎的优化”。

    虽然看似是在大手笔揽才,但记者发现,作为一家主营移动通信基站射频产品的公司,这家公司曾先后涉足石墨烯、高分子材料、OLED等热门领域,大都铩羽而归。企查查数据显示,2021年前三季度,该公司亏损超过7000万元。

    劳动者择业需谨慎

    彭博行业研究报告预计,“元宇宙”相关经济将在2024年达到8000亿美元市场规模。

    盘和林分析称,“元宇宙”崛起的深层原因在于,互联网发展已进入瓶颈期,流量增长空间见顶,各大巨头迫切地想要打破限制,助推移动互联网进入下一个增量市场。

    孙平对此表示认同,他觉得从长期来看,“元宇宙”无疑代表了一种发展趋势,也会创造一定的工作岗位,但这种愿景何时到来,在技术层面和内容层面目前都存在不确定性。

    那么,面对虚位以待的“元宇宙”,劳动者择业时应该如何判断?

    盘和林认为,“在当前阶段,该行业对技术人才的需求远大于内容人才。如果劳动者具备出色的技术能力,可以进行尝试。对于非技术人才,虽然元宇宙推崇的UGC(用户原创内容)会降低内容制作的门槛,但其发展还较为滞后,所以现在涉足‘元宇宙’可能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孙平建议劳动者,要在认清市场形势前提下,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规划,不能仅因看中“元宇宙”的热度而盲目转换跑道。选岗时除了考虑薪水,更要关注岗位画像是否清晰、企业是否做过相关项目、业绩表现如何,那些已经过市场考验的公司,项目“存活度”才会更高。

    2022-03-14
  • 中国又启动一个大工程!“东数西算”来了

    “东数西算”来了。


    这是中国继“南水北调”“西电东送”“西气东输”等工程之后,启动的又一个大工程。

    那么,到底什么是“东数西算”?“东数西算”怎么建?又会给中国经济、企业和老百姓带来什么利好?中国工程院院士余少华接受中新网“中国新观察”栏目采访,对此进行解读。

    什么是“东数西算”?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近日联合印发文件,同意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内蒙古、贵州、甘肃、宁夏启动建设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并规划了10个国家数据中心集群。至此,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完成总体布局设计,“东数西算”工程正式全面启动。

    “东数西算”中,“数”指的是数据(大数据),“算”指的是算力,即对数据的处理能力、计算能力。算力,如同农业时代的水利、工业时代的电力,已成为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能力之一。

    中国工程院院士余少华对中新网“中国新观察”栏目表示,简单来说,“东数西算”就是在西部地区发展数据中心(新基建),把东部地区经济活动产生的数据和需求放到西部地区来计算和处理。

    为什么要“东数西算”?

    余少华指出,“东数西算”是中国的一个重大战略布局,东部地区经济发达,经济活动产生大量数据,需要巨大的算力支持。但东部地区经济发达,一般都缺电、缺水,人工费用相对较高。

    国家发改委数据显示,截至目前,中国数据中心规模已达500万标准机架,算力达到130EFLOPS(每秒一万三千亿亿次浮点运算)。随着数字技术向经济社会各领域全面持续渗透,全社会对算力需求仍十分迫切,预计每年仍将以20%以上的速度快速增长。

    余少华指出,数据中心耗能较高、消耗的水资源较多,但是东部地区能源、水资源、土地等资源提供的压力不断加大,发展数据中心受限,而西部地区电力等能源资源丰富,电价便宜;水资源相对丰富、空间资源广阔,可以满足东部地区算力的大量需求,因此,“东部”和“西部”的互补性极强。“东数西算”也应运而生,有助于优势互补,优化资源配置。

    “东数西算”有什么意义?

    在余少华看来,“东数西算”在解决诸多问题方面会发挥重要作用。

    第一,能源和水资源问题。西部所拥有的能源和水资源按经济发展需求量计算相对较多(数据中心的散热需要大量的水),价格便宜,东部能源紧张,电力成本高。加上东部地区因人口稠密一般都缺水,在西部建立数据中心,可以节省很多能源的不必要的传输,降低成本。

    第二,“东数西算”可以拉动西部数字经济发展。中国一直希望东部带动西部经济发展,但是靠传统的方式比较难,而数字经济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一个核心点,“东数西算”能有效带动西部数字经济发展,促进东西部数据流通,有助于推进西部大开发和区域平衡与协调发展。

    第三,“东数西算”有助于减碳,实现绿色发展。中国已经提出了“双碳”目标,现在东部碳排放远远大于西部(即使同一个省份,一般也是如此),已经快趋近于饱和或超标,能耗指标紧张,而西部地区火电、水电、风电等能源相对丰富,因此,西部地区承接数据中心,就近消纳西部能源和水资源,提升绿色能源使用比例,促进节能减排。

    “东数西算”怎么建?

    按照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布局,通过在全国布局8个算力枢纽,引导大型、超大型数据中心向枢纽内集聚,形成数据中心集群。围绕8个国家算力枢纽节点,10个国家数据中心集群分别是张家口集群、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集群、芜湖集群、韶关集群、天府集群、重庆集群、贵安集群、和林格尔集群、庆阳集群、中卫集群。

    国家发改委指出,一方面,加快推动数据中心向西大规模布局,特别对于后台加工、离线分析、存储备份等对网络要求不高的业务,可率先向西转移,由西部数据中心承接。另一方面,受限于网络长距离传输造成的时延,以及相关配套设施等因素影响,西部数据中心并不能满足所有算力需求。一些对网络要求较高的业务,比如,工业互联网、金融证券、灾害预警、远程医疗、视频通话、人工智能推理等,可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东部枢纽布局。

    余少华提醒,“东数西算”要避免一哄而上,避免盲目发展和重复投资。一方面要克服技术问题,确保不同主体在技术层面对接更精准、顺畅;一方面,要在指标、标准和规范方面做更多工作,确保高标准、严要求。“东数西算”是一个大战略,也是一个长期战略,要开好局,起好步,不能太急。随着人工智能应用的快速发展,数据爆炸式增长和计算模型日趋复杂,人们对算力的需求呈高速增长态势,西部也需要有充足的技术人才储备。同时要做好相关法律、规章制度、数据隐私保护等方面的制定工作。社会各个层面应该给予支持和鼓励,给予更多时间和耐心。

    据悉,为坚决避免数据中心盲目发展,在当前起步阶段,8个算力枢纽内规划设立了10个数据中心集群,划定了物理边界,并明确了绿色节能、上架率等发展目标。比如,集群内数据中心的平均上架率至少要达到65%以上,可再生能源使用率要有显著提升。

    “东数西算”带来哪些利好?

    消息公布后,股民率先享受到了“东数西算”工程的红利,相关概念股纷纷涨停。

    余少华认为,“东数西算”会带来重大利好,因为数据中心产业链条长,带动效应强,相关产业链的企业都会从中受益,给计算机、通信、光电器件、基础软件等企业带来更多机会,同时也有助于增加就业。

    另外,数据中心投资规模大,据测算,“十四五”期间,每年将新增4000亿元以上相关投资。

    余少华指出,当前中国经济下行压力较大,通过数字经济的带动,克服能源、碳排放、水资源的短板,来拉动数字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完)

    2022-02-21
  • 冰墩墩频频登上热搜,供不应求 文创产品怎样“圈粉”

    文创产品怎样“圈粉”?


    近段时间,本届冬奥会的吉祥物冰墩墩成为“顶流”,从频频登上热搜,到相关产品在线上商店发售后3秒被抢光,再到冬奥特许商店排起的数百米长龙……以熊猫为原型的吉祥物,在中国举办的历届盛会中并非首次。冰墩墩究竟有何魔力让人如此着迷?它又是怎样诞生的?

    “冰墩墩造型实在太可爱了”

    记者近日来到位于北京市王府井的冬奥特许商店,只见门口贴着“今日冰墩墩相关产品已售罄”的公告,虽然没有了数百米的长队,但前来咨询的顾客仍络绎不绝,不时有人与店内冰墩墩雕塑合影留念。

    家住北京的吴女士是冰墩墩的“粉丝”,线上线下多次求购无果,参加了冬奥志愿服务活动的她还是没能买到。“冰墩墩相关产品太火了,托了好多国内亲友也买不到。”在新加坡留学的小袁有同样的烦恼,她现在只能望“墩”兴叹。

    眼看着市场需求旺盛,厂家也加大了供应力度。“早在2月5日我们就要求工人返岗,还报销机票。我们紧急联系供应商复工复产,加开冰墩墩的硅胶外壳模具以提高产能,并加大生产力度,生产线24小时连轴转,尽全力满足市场需求。”北京冬奥会某特许生产商相关负责人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

    北京冬奥组委市场开发部部长朴学东表示,部分产品特别是冰墩墩特许商品出现了暂时不容易买到的情况,北京冬奥组委市场开发部已和各生产企业进行了沟通,将采取积极措施推进生产,产品会源源不断供应市场。

    为啥冰墩墩这么受欢迎?“因为它的造型实在太可爱了,让我无法拒绝。”吴女士回答。记者走访调查后发现,可爱的造型是冰墩墩受大多数人喜爱的主要原因。

    小小的冰墩墩,咋就有这么大魅力?它又是如何被设计出来的?

    2018年10月,北京冬奥组委宣讲团来广州美术学院宣讲吉祥物设计,“那时距离截稿日期仅剩19天了。”冰墩墩设计团队负责人、广州美术学院教授曹雪回忆道。时间紧、任务重,曹雪还是想试试,组建了一支设计团队,“团队原本由12名做平面设计的成员组成,后来又增加2人专门做3D设计。”

    随后的一段时间里,设计团队不眠不休,共画出上万幅手稿,形成50多套方案和创意,并从中挑选了16套报给北京冬奥组委。“当时也没想结果,只是想为北京冬奥会尽一份力。”曹雪说。

    两个多月后,曹雪接到北京冬奥组委的通知。专家组从来自全球近6000套方案中选出10套,其中3套方案来自曹雪的设计团队,包括冰墩墩的雏形——一串冰糖葫芦。曹雪说,冰糖葫芦是北方小吃,接地气。它身上那层糖衣也能让人联想到冰雪运动,这层糖衣正是日后冰墩墩冰壳的灵感来源。

    “着重体现中国元素、冬奥元素”

    不过,作为世界级体育盛会的吉祥物,冰糖葫芦受众面较小,外国朋友对此相对陌生。北京冬奥组委和相关专家建议只保留冰壳,用动物作为被包裹物。反复试验比对后,设计团队决定用熊猫作主体。“熊猫有中国特色,在全世界很受欢迎,作为吉祥物的原型更合适一些。”曹雪说。可是熊猫造型的文创产品层出不穷,此前中国举办的多项大型赛事吉祥物的原型也是熊猫。怎么才能让这只熊猫与众不同,受到更多人的喜爱?

    “推陈”才能“出新”。设计团队先把能找到的以熊猫为原型的卡通形象全都打印出来。“一共有几千张,密密麻麻地贴满了墙壁四周和天花板,反复盯着看。”曹雪说。

    只看他人的设计可不够,还得去实地观察熊猫,设计团队在四川现场取材时发现:相较成年熊猫,幼年熊猫四肢较短,而且走路呈内八字,显得更加圆润可爱。“另一方面,国际奥委会根据历届奥运会吉祥物相关产品销售情况的调查,建议将吉祥物相关产品的目标群体锁定在儿童,幼龄熊猫更容易获得孩子们的青睐。”曹雪说。

    定下来造型基础,设计团队又犯了难:既然之前奥运会吉祥物主要吸引儿童,这次的设计要不要只面向儿童?

    经过多次讨论,设计团队认为还是应该追求审美的“最大公约数”,兼顾各个群体的诉求。设计团队发现,简约的形象设计更受欢迎,一只熊猫、一套冰壳足矣。曹雪说:“如果一味在吉祥物身上堆砌脸谱、剪纸等传统文化符号,不仅有可能会造成中国消费者的审美疲劳,也会增大国外受众的理解难度。我们认为更重要的是针对当前的审美诉求来设计,并着重体现中国元素、冬奥元素。”

    确定大致方向,设计团队开始着手修改、进行局部调整。这个过程并不容易,拿吉祥物的胖瘦来说,如何找到一个可爱又不臃肿的平衡点,只能通过一遍遍的试错。而且出于保密原则,设计团队需要从广州去北京现场向冬奥组委呈报修改方案。“往返北京20余次,我们一共建了近千个文件夹,每个文件夹都代表一套方案。”曹雪说。

    最终,戴头盔、穿冰壳的冰墩墩诞生了,象征国家速滑馆“冰丝带”的彩色光环点缀在头盔上,显得未来感、科技感十足。冰墩墩身上浓厚的冬奥元素是吸引众多消费者的重要原因。“冰墩墩相关产品不仅可爱,还象征着北京冬奥会和奥运精神,和其它普通的玩偶、手办不一样。小时候妈妈给我买的福娃玩偶,我现在还珍藏着。”小袁说。

    原北京人文奥运研究基地首席专家、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金元浦认为,冰墩墩既在传统的中国符号上进行创新,又成功讲述了北京冬奥会的中国故事,消费者购买冰墩墩,无形中将自己与北京冬奥会联结起来,这些都为如今的冰墩墩受欢迎奠定了基础。

    “中国文创产品有能力出海”

    2019年9月,冬奥组委确定吉祥物冰墩墩后,11月份相关产品就得公开面向消费者。落实图纸上的设计,只有两个月时间。产品虽然看着简单,但涉及的技术难点可不少。尤其是那层冰壳,特许生产商为此费了不少脑筋。

    因为晶莹剔透又安全环保的特性,食品级硅胶被选为冰墩墩毛绒玩具外壳的原材料。但对于生产商来说,量产这么大的硅胶外壳,还是第一次。模具的结构设计、开模、试模、调试、生产,都是巨大挑战。硅胶外壳的软硬度怎么把握?怎么能让外壳更加通透?这些都没有现成的答案,只能不断摸索调整。

    在冰墩墩的头部外壳上准确无误地印刷出“冰丝带”的颜色也不轻松。“印刷一般是平面进行,我们当时花了将近半个月的时间进行试验,攻克了非常多的难题,才研制出比较成熟的印刷技术。”某特许生产商总经理说。

    经过众多特许生产商的打磨,冰墩墩的毛绒玩具等相关产品终于实现量产,从图纸上“走”到消费者的手里。刚面世时,冰墩墩相关产品的销量一直不温不火,为啥如今一“墩”难求?

    “北京冬奥会开幕吸引了人们的关注,冰墩墩乘着冬奥会的东风,借助社交媒体扩大了影响力。”金元浦分析道,“尤其是短视频具有目标精准、传播力强的特点,以冰墩墩为主题的短视频层出不穷,加快了传播速度。”

    网友们也纷纷围绕冰墩墩进行了二次创作,诸如“自制冰墩墩”“冰墩墩妆容”等衍生话题在社交平台的热度居高不下。“早在冰墩墩面世之初,我们就设计了4套表情包,以适应网络传播规律。”曹雪说。现在这些表情包已在网络中广泛传播。

    值得注意的是,本届冬奥会冰墩墩成功走向世界,也离不开各国运动员、工作人员化身冰墩墩的“迷弟迷妹”,向全世界展示冰墩墩的魅力:有日本记者在直播中展示冰墩墩的徽章,有运动员表示想为妹妹赢得一只冰墩墩……“这说明中国有能让世界喜爱的文化符号,也说明中国文创产品有能力出海。”金元浦说。

    “冰墩墩象征着冬奥会,因冬奥会而兴。”金元浦说,“冬奥会结束后,通过在相关产品、传播方式等方面创新,可以保持冰墩墩的热度。”据悉,动画电影《我们的冬奥》将于2月19日上映,冰墩墩、雪容融将与哪吒、葫芦娃、熊大、熊二等中国动画知名IP同框。

    曹雪并不担心冰墩墩会“过气”。“冰墩墩作为一届冬奥会的吉祥物,已经被记录在奥林匹克的史册里。未来我们将会继续对冰墩墩“圈粉”原因进行研究,推动中国文创产业出现更多的‘冰墩墩’。”曹雪说。

    2022-02-18

  • 首 页  上一页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下一页    尾 页  

    版权声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 8629 6259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696号 蒙ICP备160010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