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地鼓励市民“非必要不离开” 就地过年有哪些保障?

    春节临近,疫情反复,各地疫情防控面临高压态势。河南、北京、天津、辽宁等多地陆续发出倡议,鼓励市民“非必要不离开”“就地过年”。


    留下,是为了未来更好地团圆。然而提出倡议之后,许多人们关心的问题还要解决:在当地如何安心过年?就地过年有哪些政策保障?将为生产生活带来哪些新变化?记者梳理发现,目前,多地相关部门、企业、景区等,发放了各类补贴、消费券,出台景区免费政策……为就地过年的人们,带来了保障和温暖。

    1、补贴“到账”,各地福利已发出

    【案例】

    自1月8日至23日,河南安阳累计报告确诊病例460例,疫情防控形势严峻。日前,安阳市发出《致安阳在外同乡的一封信》,恳切希望目前仍在外地的同乡就地过年,非必要不返安。在河南郑州工作的安阳女孩小张,在朋友圈晒图表示“春节不回去了,家人和我都心安”。

    春节将至,人员流动大,病毒传播扩散风险高。河南省日前宣布,倡导大家就地过年,要求各相关部门要采取公告、告示、告知函等途径,加强与在外务工人员对接沟通,解读本地疫情防控政策。

    倡导就地过年,是否还能回乡?针对这些群众关心的问题,河南省相关政策同时指出,各地对确需返乡人员,要坚持分类分区精准施策。切实做好春节期间返乡人员健康服务管理,加强返乡人员信息管理、卫生防疫、居家隔离或居家健康监测,做好返程服务和健康教育引导,确保返乡人员报备到位、排查到位、登记到位、服务到位,全力保障春节期间平稳有序。

    不只是河南,出于疫情防控考虑,北京、浙江、安徽、天津、广东等多地已发出就地过年倡议。就地过年已非首次提出。2021年春节期间,各地首次倡议“就地过年”“春节期间非必要不返乡”。据商务部摸排,2021年春节,在全国36个大中城市,就地过年人数比往年增加了4800多万。

    重庆籍青年陈燃目前在浙江杭州工作,今年春节期间将是他第二次就地过年。“今年杭州政府也倡导大家非必要不返乡,并且发放了留杭补贴。我去年领过一次,今年应该也能领到。”陈燃对记者说,“去年春节期间,留杭非浙江籍务工人员发了1000元现金红包。跟用人单位说明留杭,符合条件就可以申请,红包秒到账。”

    “今年杭州还有就地过年的优惠政策,但是奖励有了一些变动,主要是消费券补贴,应该会对促消费起到较大的作用。”陈燃介绍道。针对今年春节期间留杭,并满足申领条件的非浙江户籍务工人员,浙江杭州将按两种形式发放电子消费券,一是抵扣券,按每人500元一次性发放。二是现金券,以领红包形式发放,面额为5元至500元不等。杭州市发改委党组成员、副主任马骏表示:“今年之所以调整为发放电子消费券,一方面是考虑鼓励外地员工留杭过年,另一方面是要想方设法稳住实体经济。近两年受疫情影响,实体经济尤其是小微主体经营压力加大,为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关于‘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工作要求,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稳住就业岗位,保障经济平稳运行,我们把发放方式调整为消费券发放。”

    此心安处是吾乡。为确保市民安心过年,各地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补贴,一大波消费券、景区免门票、文化产品供给的福利已经逐步“到账”。在广东佛山,就地过年的人们将获得“五大礼包”,包括派发1000万元现金红包,派发10万张热门景点门票,发放10000张电影套票等福利。北京市将加强生活必需品市场监测,确保价格稳定、供应充足,扩大公共文化供给,加大冬奥相关节目投放,丰富市民节日文化生活。江苏南京已公布首批春节假期不打烊的农贸市场共172家,连锁超市、便利店共1480个门店,保障本地“菜篮子”供应渠道畅通。

    2、寻找年味,消费选择多样化

    【案例】

    就地过年,年夜饭如何吃?对很多人而言,年夜饭的仪式感是过年最重要的事情之一。今年春节期间,年夜饭需求带动了预制菜市场火热。在各类电商平台,半成品菜套餐、酒店预制菜年夜饭礼盒等产品的销量持续增长;在许多线下商超,半成品菜、预制菜礼盒也被摆满货架,销售火热。

    和朋友们一起张罗年夜饭、吃饺子,与家人通过视频“云团圆”,快递年货到家传达心意……就地过年的春节里,年的味道依然浓厚。老家在河南洛阳的曾晖今年是第二次留在北京过年。去年春节,曾晖和几个留京的同事一起在家做了年夜饭。临近春节,曾晖在社交平台“种草”了预制菜,她告诉记者:“有一些功夫菜自己做费时费力,今年我在生鲜平台买了几个预制菜,再和朋友做几个简单的菜,年夜饭会很丰盛了。”

    预制菜,通常是指通过简单加热便可食用的半成品菜。2020年,受疫情影响下人们居家时间增多、外卖配送难等因素,催生预制菜进入人们视野。在就地过年政策以及年夜饭需求下,今年春节,预制菜再次成为备受关注的“风口”。

    记者调查发现,目前在市面销售的预制菜有单一菜品的半成品菜、预制菜套餐等,一般套餐中包含8至15道菜品,只需解冻或简单烹制就可食用,受到越来越多年轻人追捧。“今年不能回家,自己在外地过年,买了半成品的预制菜,做起来很省事,菜品种类也丰富。”在某电商平台的评论区里,许多消费者写下好评。

    除了居家吃年夜饭,选一家酒店吃团圆饭也成为越来越多年轻人期待的“年味儿”。飞猪平台发布的数据显示,随着春节临近,低风险地区的酒店年夜饭预订渐入高峰。近一周,酒店年夜饭相关商品预订量环比增长超2倍。广州、北京、上海、杭州、南京、青岛等一二线城市的酒店年夜饭市场较为活跃。

    “今年春节期间,我还是会和留杭的同事朋友一起出去聚餐。”谈起春节安排,陈燃表示,出门聚餐、到周边游玩、宅家刷剧等多样化的选择,让自己在过年期间很充实。

    就地过年不仅带热了年夜饭市场,也让本地游、周边游热度上涨。马蜂窝大数据显示,近一周“春节去哪玩”的相关搜索热度涨幅达160%,在本地找“年味儿”成为越来越多年轻人过年的新目标,各地“年味儿体验”相关搜索热度近一周提升40%,并呈不断上涨趋势。携程发布的报告显示,今年春节近程本地游、近郊周边游特征明显。截至1月20日,预订本省旅游度假产品的订单量占比达65%,省内游订单相较2019年春节增长显著。

    3、稳岗留工,化解企业招工难

    【案例】

    临近春节,家政市场迎来一年中的需求旺季。由于今年不少人选择就地过年,北京家政市场订单暴增,保姆需求同比激增一倍,家政人员供不应求。卖方市场也导致从业人员薪资上涨。据了解,家政“阿姨”工资上浮2000元左右,育儿嫂、住家保姆等工资也有一定的上涨。

    春节期间,家庭清洁、快递服务等需求增长,企业外贸出口订单需求仍然持续。对不少企业而言,春节前后是生产任务最为繁忙的节点。而在疫情防控、就地过年等政策影响下,春节用工情况更为复杂。

    “我准备在1月25号回家,有的同事已经提前返乡了。”来自东北的任雪峰目前在北京做外卖配送工作,他告诉记者,今年春节比较早,不少外出务工者已经提前返乡。一家家政企业相关负责人透露,由于不少员工从元旦开始陆续返乡,目前只剩四分之一员工留下来,好多顾客想约保洁都约不上,特别缺人。

    面对用工紧缺难题,许多企业出台了一系列补贴政策,用心留人。“今年春节期间,有很多不能返乡的同事会继续配送。”任雪峰告诉记者,春节期间,平台对于留守工作的配送员出台了补贴政策,如果每天能送25单以上,平台会补贴200元。

    实际上,与平时相比,春节期间外卖平台的配送工作不会很繁忙。“比如说,在北京丰台区郭公庄附近,春节期间只有两个商场营业,实际过年时叫外卖的人并不多。”任雪峰说,“站点希望配送员留下来,主要考虑节后可能会面临配送人员不足的问题,很多人返乡后可能会考虑做其他工作,留在当地或者去其他地方务工。”

    不仅是外卖行业,春节前后的“用工荒”是许多企业面临的难题。今年春节期间,多地出台各类稳岗留工政策,以缓解企业的用工难题。

    福建厦门集美区在2021年政策的基础上,对2022年春节稳岗增产政策进行了“加码升级”,将企业员工留厦生活补贴由每人1500元,最高提升至每人2000元,集美区财政资金保障力度由5000万元提高至7000万元。经测算,符合条件的企业预计有500多家,5万余名员工可以享受到补贴资金。安徽合肥宣布将开展“留肥红包”派送行动和开展“共享用工”余缺调剂行动,将向2022年1月26日至2022年2月9日期间留肥,在合肥市重点用工企业、重大建设项目企业、规上工业企业和规上服务业企业工作,且在肥缴纳社会保险的非安徽省户籍员工发放“留肥红包”,发放标准为每人1000元。浙江宁波将通过出台稳定生产、留工稳岗、暖心行动、加强服务等系列政策,鼓励和支持企业春节期间留工优工促生产。

    “除了政府给予的补贴,企业也为就地过年员工准备了相关补贴和福利。”浙江台州某药业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各类政策补贴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春节前后的“用工荒”。

    2022-01-27
  • 春节红包花样“撒钱” 互联网平台狂发80亿元

    今年,多家互联网平台于日前公布了今年春节红包的打法。例如,京东宣布拿下2022年春节联欢晚会独家互动合作项目,并在晚会直播期间送出15亿元红包和好物;快手宣布春节将送出22亿元红包;百度春节将送出的红包金额同样为22亿元;支付宝则继续开启集五福瓜分5亿元活动等。综合来看,截至1月25日,2022年春节期间,各家互联网系红包总额已超80亿元。


    互联网平台轮番开启活动

    临近春节,各大互联网平台的“红包大战”正在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按照往年惯例,春节红包互动一直是互联网平台营销的重头戏。日前,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2年春节联欢晚会宣布京东成为2022年春晚独家互动合作伙伴。

    对此,易观高级分析师苏筱芮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京东拿下央视春晚独家互动合作伙伴,一方面能够以春晚为契机,获取新增客户;另一方面也能够进一步扩大品牌影响力,使得更多人群了解和熟悉京东品牌。

    《证券日报》记者梳理发现,从往届与央视春晚合作的互联网系平台发放的红包金额上来看,今年继续呈现增长趋势。

    另外,没有与央视合作的各家互联网平台今年也有自己的营销互动打法。据了解,快手的红包玩法延续了地图闯关和集卡活动,并新增了倒转手机得红包、跳一跳得红包和守卫压岁钱等新玩法,用户参与各种活动就能积攒红包,在除夕当晚瓜分22亿元;抖音则推出“温暖中国年”活动等等。

    支付宝、微信支付稍显低调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的红包大战中,微信支付和支付宝显得并不是很积极。今年1月19日,支付宝五福项目组低调宣布集五福活动正式开启,1月31日晚22点18分开奖,奖金5亿元;另外,微信今年貌似也不打算“砸大钱了”,只给红包换了个封皮。据《证券日报》记者了解,在1月26日,微信将上线一个春节“点鞭炮”活动,通过游戏方式,点多少鞭炮,就可以得到与得分相当的体现免费券;也可以同步得到微信支付出的虎年红包封皮。

    而在互联网平台近些年百亿春节红包明争暗斗的背后,博通分析金融行业资深分析师王蓬博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这是一笔争夺用户和流量的经济账。“春节红包争夺战背后仍是用户和流量的争夺。从目前公布的情况来看,微信、支付宝流量及用户已经达到一定规模,所以开始显得‘低调’,较为积极的大多是近一年两年刚刚拿到支付牌照的平台机构,急需增长客户流量及黏性需求。”

    不过值得警惕的是,春节红包的流量热潮来时迅猛如滔滔洪流,走时却常常悄无声息,互联网平台春节营销的“后劲”想要持续维持也存在难度。

    苏筱芮指出,“注意力经济”主要是能够取得短期效果,在获客方面助力较大。而“后劲”则更加聚焦用户的长期行为,需要关注如何通过科技提升用户体验,如何丰富场景扩大使用范围,以及如何通过用户运营强化粘性,实现用户的长期留存等。

    王蓬博则认为,互联网平台注意“后劲”需从三方面考虑,一是用户运营时不能间断,特别是习惯了补贴的国内用户;二是差异化运营手段,留住特定群体用户,形成滚雪球的效应;三是要和用户对App真正的需求形成互补才能长久的留住用户。

    2022-01-26
  • 全球第四!人民币超日元,意味着什么?

    中新财经1月25日电(记者李金磊)“人民币成为全球第四大活跃货币”冲上热搜。


    根据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最新数据显示,2021年12月,人民币在国际支付中的份额占比升至第四。这也是自2015年8月以来,人民币国际支付全球排名首次超越日元,跻身全球前四大活跃货币。

    超越日元,人民币成为全球第四大活跃货币,原因何在?又意味着什么?应该如何看待此次变化?中国外汇投资研究院院长谭雅玲接受中新网“中国新观察”栏目采访,对此进行解读。

    访谈实录摘编如下:

    中新网记者:SWIFT数据显示,2021年12月,人民币全球支付占比升至2.7%,自2015年8月以来首次超越日元(2.58%),跻身全球前四大活跃货币。原因何在?这意味着什么?

    谭雅玲:第一,说明在面临疫情冲击和逆全球化压力之下,中国经济形势稳定恢复,经济增长和外贸形势相对都比较好,尤其是2021年中国经济规模突破114万亿元,外贸增长20%以上,外贸发展良好,这是人民币支付使用排名提升的重要因素。

    第二,说明中国近几年“一带一路”取得重要进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是人民币支付使用的重要的平台,有助于扩大人民币结算的空间。

    第三,人民币在国际支付中的份额占比升至第四,这跟中国自身的努力和人民币可信赖度和信誉度比较高有关系,中国经济改革和金融开放的努力得到了更多的认可。此外,主要发达国家货币不稳定性相对比较强,伴随着人民币升值,更多的国家愿意接受人民币结算。

    反观日元,日元本身在国际货币体系当中在走下坡路,这两年日本经济不太好,再加上日本疫情相对比较严重,这都会限制日元的流通性和使用率。日元处于下降周期,人民币处于上升周期,此消彼长,人民币排位得以超越日元。

    中新网记者:人民币跻身全球前四大活跃货币,有观点认为,人民币更受欢迎,这是具有历史意义的一次飞跃;也有观点认为,人民币全球支付占比与中国经济体量、贸易量仍不匹配,前三位的美元、欧元、英镑占比分别为40.51%、36.65%、5.89%,我们应该如何看待此次变化?

    谭雅玲:人民币在国际支付中的排位升至第四,这只是人民币国际化的一小步,而不是说人民币国际化已经来临。我们需要保持平和的心态,客观、理性地来全面看待这种变化。

    第一,从国际支付份额来看,目前,人民币的占比还是非常小的,尤其是相对于美元、欧元国际支付份额,还有很大的差距。

    第二,从资质来看,前三个货币都是可自由兑换货币、国际化货币,而人民币依然是本币,并不是可自由兑换的货币,只有国际收支特别提款权(SDR)的资质。这是一个最大的差异。

    所以,我们不能盲目乐观。尤其是人民币国际支付排位提升,一个重要的背景是人民币在升值,从去年到现在,人民币波动升值,从6.5元时代到现在来到了6.3元时代,货币相对升值,其他国家使用人民币结算的意愿就会增强。

    但是,人民币升值,也给中国经济带来压制效应,不利于外贸,而且外贸企业还面临原材料价格上涨、海运价格上涨、人工价格上涨,几重因素叠加的情况下,外贸企业实际利润越来越少。所以,外贸企业今年要准备过大坎。

    中新网记者:2021年下半年以来,人民币出现了一定程度升值,目前已经升破6.34。您如何预测2022年人民币汇率走势?企业机构该如何应对?

    谭雅玲:今年的汇率走势,双向波动可能会比较明显。在双向波动当中,人民币偏贬值的修正可能会突出一点。人民币过度升值后预计会有修复性的行情。

    这里有一个比较大的麻烦就是,今年美联储或将采取更加激进的加息缩表组合以提振经济,如果美联储加息美元升值的话,可能对美国的经济或企业会带来不良影响,而且,今年是美国中期选举之年,所以美元贬值还存在着比较大的可能,这个风险是不可低估的。

    可以看到,从年初走到现在,美元贬值的态势是非常明显的,美元指数下降。如果美元贬值的话,人民币就是偏升值了,所以这个风险我们还是要有所提防,避免外贸企业成本均衡点失调。

    对于企业来说,要做好应对的准备,树立“风险中性”理念,避免偏离风险中性的“炒汇”行为。

    中新网记者:数据还显示,2021年第三季度,人民币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份额提高到2.66%,创下新高,居全球第五位。摩根士丹利研究部预测,预计到2030年,人民币有望成为仅次于美元和欧元的第三大储备货币。您觉得美元、欧元、人民币“三分天下”时代还有多远?

    谭雅玲:人民币目前还是本币,不是可自由兑换的货币。在不可自由兑换的前提下被融入了SDR,而且,国际支付和外汇储备中的份额提升,说明了人民币的信誉赢得了世界。

    但是,我们还要有清醒的认识,人民币2%多的占比跟前几位的差距还是太多,所以,市场要避免情绪化,回归基本常识和基本逻辑。国际是有标准的,国情是有个性的,个性并不代表国际的标准。

    中国经济到现在为止发展得比较好,但面临周期性、结构性的风险压力。所以我们还是要理性看待,对自己的货币定位要有一个准确的判断,人民币要真正成为最终可自由兑换货币、国际化的货币,任重而道远。

    中国要从发展中国家成为发达国家,奋斗的路途还十分遥远。促进人民币国际化,一方面要努力提升中国经济实力和人均水平,另一方面要不断完善金融外汇市场,扩大对外开放。(完)

    2022-01-25
  • 人工智能,开始进入人类职场了

    从去年起,仿制真人主播“训练”出的虚拟主播,已开始24小时不间断地播报财经资讯。而在这位虚拟主播试运行的70天中,不少观众一直以为节目是真人录制的。但事实上,观众看到的包括面容、表情、肢体动作、文字等在内的内容,都是由人工智能生成的。



    去年年底,万科集团董事会主席郁亮在其微信朋友圈发了一则消息:“祝贺‘崔筱盼’获得2021年万科总部最佳新人奖,她催办的预付应收逾期单据核销率达到91.44%。”而这位名为“崔筱盼”的员工是万科首位数字化员工,通过邮件催办逾期单据,还以远高于人类数倍的效率完成了工作。

    作为打造出这些虚拟人的团队,小冰公司首席运营官、人工智能创造力实验室负责人徐元春近日接受了记者采访。

    在徐元春的印象中,人工智能发展到如今能够进入职场、与人类成为“同事”,经历过“漫长”的“进化”。

    “几年前的虚拟主播,说话时全身可能只有嘴在动。那时候大家觉得这样的技术看着很怪异。”但现在的人工智能技术,足以让虚拟主播的动作、声音等都达到接近真人的水平。

    人类为什么需要这样的人工智能?徐元春说,自己的初衷是希望“帮助人类”。

    “从技术角度来讲,我们希望人工智能能够帮到人类。但我们慢慢认识到,让人工智能具备一些过去人类不易实现的能力,才是对人类的帮助。”

    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徐元春认为,成熟的人工智能应在某一领域具备超越人类的能力。“这样才能帮助到别人,否则人工智能就只是简单的叠加。而如果人工智能和平常人一样,其意义也就没有那么大了。”

    这期间,有关人工智能替代人类的担忧不断引起公众讨论。

    但在徐元春看来,技术的发展正在改变大家的生活方式,而人类的想法也相应地发生变化。“你有没有发现,关于‘人类是否会被人工智能替代’的讨论最近越来越少了。”

    2016年,当人工智能AlphaGo战胜人类棋手的时候,所谓“人工智能威胁论”一时成为讨论热点。

    6年后的2022年,越来越多人开始习惯于人工智能的存在。像小爱、小度、天猫精灵这类的人工智能语音交互引擎,正被越来越广泛地使用。

    当大家在手机中每天都能刷到“虚拟人”视频、元宇宙成为大热话题的时候,恐惧人工智能的声音确实已大大减少。人类似乎已经接受了人工智能出现在我们的工作、生活中。

    按徐元春的说法,在应用了小冰人工智能技术的公司中,其人类“同事”的反馈大多经历过一个变化,即“开始对新技术怀疑、不理解,到被领导推着做这件事情,再到自己想要用AI做某一块业务”。

    他觉得,“这是最振奋人心的一件事情。”徐元春也设想,人工智能的业务“会继续往前走”。

    但人工智能在人类社会能走多远,目前还只存在于设想中。(完)

    2022-01-19
  • 2022年内蒙古两会来了,期待您的“金点子”

    2022内蒙古两会如期而至,人民网内蒙古频道联合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办公厅在“领导留言板”开设“政协委员期待您的‘金点子’”专栏,倾听民声民意,汇聚民心民智。您有什么最关心的、最期待的、最想说的,欢迎在这里畅所欲言,共同为政协委员履职提供民情参考。

    2022-01-18
  • 挤水分、露真容 让高校毕业生走出“纸上就业”窘境

    ■社论


    对毕业生而言,大学的最后一堂课,应该包含“诚实”二字,而不是“学着如何造假”。

    据红星新闻报道,近日,华中师范大学公布的毕业生就业率引发热议。其数据显示,该校2021届本科生毕业去向落实率为73.78%,未就业率为26.22%。这一数据与人们印象中一些高校总是高达95%的就业率有一定差距,却得到不少网友的点赞。

    事实上,这与人们对一些高校的毕业生就业数据统计弄虚造假感到反感有关。近年来,社会各界对高校毕业生就业数据统计挤水分的呼声越来越强烈,此番华中师范大学坦诚公布相应数据,切中了舆论关心的痛点,也颇具现实意义。

    长期以来,一些高校为了提高自身的毕业生就业数据,有的高校甚至会以“扣押毕业证”的做法要求学生去“搞一张就业证明”。类似现象的层出不穷,让毕业生“纸上就业”的现象饱受诟病。

    那么,学校为何要这样做呢?因为,看起来高的毕业生就业数据不仅对来年招生有好处,而且还可以受到褒奖,并享受各种各样的政策优惠。换言之,以提升就业率为导向的激励机制,导致一些高校的决策层过于重视类似的考核指标,加之缺乏完善的监督机制,高校毕业生就业数据造假的行为也就不难实现。

    针对类似弄虚造假的现象,2020年教育部曾发布文件,要求严格核查高校毕业生就业数据,并明确,各地各高校不准以任何方式强迫毕业生签订就业协议和劳动合同,不准将毕业证书、学位证书、优秀毕业生证书发放与毕业生签约挂钩。这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一些高校的弄虚造假行为,但依旧有一些高校抱有侥幸心理。

    现实中,并非所有毕业生一毕业就能找到工作。一方面,很多高校毕业生在毕业后要面临考公、实习、试用期等“探路”过程,不可能在刚毕业时就与工作单位签订劳动合同。更何况,还有毕业生会选择二战考研、出国留学,若要求其提供就业证明,显然是不符合实际的。

    另一方面,不少95后、00后由于家庭经济条件较为殷实,或者有其他的人生规划,并不急于在毕业时就投入到工作之中。在这个过程中,一些人会选择去游学、有的则会选择支教、自主创业、从事灵活职业等。这样的现象无疑也是毕业生就业数据不高的原因之一。而这种情况在疫情期间表现得尤为明显。

    所以,华中师范大学坦诚面对毕业生就业数据,走出了就业数据统计挤水分、露真容的重要一步,值得称赞,也是高校真正应该做的事情。但也要看到,这样的做法本该是高校最基本的操作,现在却成了一件“稀罕事”,这不免令人感到唏嘘。

    这两年,受疫情影响,一些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其实并不理想,这是一个必须要承认的客观现实。面对这样的现实,高校要做的其实只有坦诚面对,并且根据现实数据分析原因,与决策部门一起有针对性地做出合理调整,才能精准应对类似现象,帮助毕业生走出“纸上就业”的窘境。

    要明晰的是,外表光鲜的数字不仅对现实起不到任何帮助,反而遮掩了高校与就业市场之间存在的深层次矛盾。也因此,唯有及时、主动地戳破虚假的数据泡沫,才能避免贻误解决问题的最佳时机,更早让相关问题得到解决。这也是社会各界的共同期待。

    说到底,高校毕业生就业数据统计就该挤水分、露真容。而对那些毕业生而言,大学的最后一堂课,应该包含“诚实”二字,而不是“学着如何造假”。

    2022-01-14
  • “好好的孩子”怎么就抑郁了?这不是娇气,是一种疾病

    情绪低落、沉默寡言、兴趣减退、失眠多梦、不愿出门、心悸心慌、压抑悲观……孩子出现这些状况,有可能不仅仅是心情不好或者身体不舒服这么简单。曾被认为只有成年人才会得的抑郁症,正在成为影响青少年身心健康的“隐形杀手”。


    “这就像感冒一样常见”

    2021年3月由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发布的《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显示,2020年我国青少年的抑郁检出率为24.6%,其中轻度抑郁为17.2%,重度抑郁为7.4%。

    湖北武汉市民廖伦(化名)的女儿小皮就是这24.6%中的一名。一年前的一天,廖伦突然接到老师的电话,说有同学发现小皮在厕所里割腕。说起这段经历,他似乎在描述电影画面:“当时,我第一反应是不可能。”但到学校后,廖伦不得不接受现实。

    接下来,女儿面对询问的回答更让他吓出一身冷汗。“活着没意思。”他怎么都没有想到,这样一句话会从自己12岁的女儿嘴里说出来。

    对于独生女,廖伦夫妇疼爱无比。拥有自己公司的廖伦,家庭和睦幸福,经济条件宽裕;教师职业的妻子十分注重对孩子的培养。在所有人眼中,小皮乖巧听话,成绩优秀,是家人的骄傲。

    可是,老师告诉廖伦,小皮得了抑郁症,还不轻,赶快休学一年,住院治疗。

    廖伦带着小皮走进武汉精神卫生中心门诊部,发现与女儿一样的孩子不在少数,挂号要排长长的队。经过一番检查,小皮最终被确诊为抑郁症。医生告诉廖伦,“这就像感冒一样常见”。

    后来,女儿时常说出“让我上学还不如让我去死”之类的话,纤细的手腕上留下一道道割痕;常常把自己关进房间,有时候莫名地大哭,十几个小时不吃不喝不出房门。看到好好的女儿变成这样,全家都哭干了眼泪。

    经过几轮治疗,在老师和医生的要求下,小皮选择了休学。“只要她不再干傻事,我们什么都可以依着她。”廖伦说,如今的女儿虽然常把“死”挂在嘴边,但所幸未付诸行动,只是白天睡觉,晚上出门,凌晨回家。“去干什么,和谁在一起,我们不知道,也不敢问。我和她妈每天凌晨就等着她回家。”

    不是娇气,是一种疾病

    “易激惹,缺乏兴趣和动力;不喜欢玩了,易哭泣;爱说消极的话,喜欢抱怨;难以入睡或好睡。这些都是抑郁的早期征兆。”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副主任医师李轶琛在面向武汉市中小学的公开课程里讲到,许多家长发现孩子出现这些问题后,认为孩子太过娇气,是惯坏了。其实,这是孩子抑郁的早期征兆,主要集中表现在青春期,更早的会表现在学龄期。

    当然,抑郁症不是情绪波动这么简单,也并不是所有不开心、情绪低落都是抑郁症。许多人面对抑郁症时,甚至可能并没有意识到这是一种疾病。

    “近年来青少年因抑郁症导致自杀的新闻并不鲜见,这与社会、学校、家庭对于抑郁症缺乏正确认知,对抑郁症发病原因缺乏了解,不能及时发现及早预防是密不可分的。”全国政协委员、青海民族大学师范学院副教授李莉娟说。

    李莉娟调查认为,抑郁症发病原因非常复杂,有生理原因也有社会原因。相较成人,青春期的孩子更容易受到压力的影响,就算没有遭遇什么特定的压力源,也容易对压力有过度的反应。

    近些年,教育、卫生等部门对预防青少年抑郁症,开展了许多工作,一系列心理教育课程也相继走进校园。目前中小学都设有心理咨询室并配有心理咨询教师,但是存在的问题是心理教师多为其他课程兼职教师,且对抑郁症、焦虑症的专业知识不足,缺乏及时发现、干预并转移专业机构治疗的能力。

    不应把抑郁孩子“一退了之”

    李莉娟已连续两年在全国政协会议上就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提交提案。2020年,她建议针对青少年儿童开展心理健康筛查,通过筛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提案引起有关部门重视。

    2021年11月,教育部对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关于进一步落实青少年抑郁症防治措施的提案》进行答复,明确提出“加强抑郁症防治工作部署,开展多形式的青少年预防抑郁症教育,建立全过程青少年抑郁症防治服务、评估体系”。对此,李莉娟说:“能够引起有关方面和社会的重视,非常欣慰,希望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每个孩子都拥有更加健康的身心。”

    “任何精神心理疾病都需要早识别、早发现、早治疗,这是科学应对的不二法则。”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刘玉容说,抑郁症的初期,可以通过心理治疗、适当休息、增加活动和减轻压力等方式缓解,但若延缓治疗,病症可能加剧,孩子就容易悲观、自我否定,严重时会甚至自暴自弃。

    对于筛查出的抑郁症学生,也不应简单地要求全部休学治疗。“直接将孩子推向家庭,退给家长,并不可取。”刘玉容说,这会使孩子更加悲观,还可能遭遇同学的异样眼光,从而更加孤立无助。除了少数病情严重的以外,更适合的方式应该是边上学边治疗,在社会生活环境中帮助孩子走出心理阴霾。

    青少年抑郁症干预,需要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联动。“提高家长心理健康素养非常重要。”李莉娟说,学校可针对不同年龄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每学期定期聘请校内外专家,对家长开展关于孩子心理健康发展、青春期性教育、情绪问题识别等教育,做到家校联动,早发现、早干预,科学治疗。

    2022-01-13
  • 仅7元一斤!猪肉价格腰斩!养猪人亏钱都抢着卖猪

    中新财经1月12日电(记者谢艺观)牛年春节,人们还在为每斤30元以上的猪肉发愁,临近虎年春节,我们已经能买到10元以下的猪肉。

    猪肉价格只要7元一斤

    “带皮前尖8.98元一斤,后肘9.98元一斤,去颈前排12.98元一斤,鲜肋排24.98元一斤。”这是北京丰台区一家大型超市内的猪肉价格。



    10日晚,中新财经记者询问时,超市工作人员表示,“现在带皮前尖打折了,只要7元一斤。”

    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其他超市、菜市场未现如此低的价格,但商户亦纷纷反映最近猪肉价格下降了。

    “像后腿肉之前卖15元一斤,现在卖14元;五花肉每斤有17元和19元的,之前这都是卖20元以上。”北京市西城区某菜市场的一位肉贩告诉记者。

    不仅仅是北京地区,在山东胶州,“上次搞活动猪肉才卖8块钱一斤。”有居民向记者表示。

    据农业农村部监测,2021年12月27日至2022年1月2日,猪肉批发市场周均价每公斤23.36元,环比跌1.1%,已连续四周回落,同比低46.9%。另据卓创资讯监测,进入1月以来,全国瘦肉型白条猪肉市场均价已累计下滑11.78%。

    “二师兄”为何再坐滑梯?

    这主要是受供求关系的影响。从供应来看,“1月份各地养殖单位生猪出栏计划环比均较2021年12月份有所增加,生猪出栏积极性亦较高,整体供应量较充足。”卓创资讯生猪分析师王亚男向记者分析。

    “其实整个市场对春节以后的价格是很不看好的,因此养猪人会把正月份要出栏的猪赶在春节以前出栏,这样就会增加短期之内的生猪出栏量。”生猪行业分析师冯永辉告诉记者,一个明显的特征是,近期小体重猪的出栏量明显增加。

    需求方面,王亚男指出,12月份的腌腊高峰期过去,造成1月初猪肉需求回落,高价猪肉走货较为困难。据卓创资讯监测,元旦以后,重点屠宰企业平均开工率是31.28%,跟12月末相比下滑了3.84%。

    在冯永辉看来,南方制作腊肉的需求高峰和北方“杀年猪”需求高峰中间会有一个间隔期,这段时间会形成一个价格低谷,大概持续两周左右。

    后期猪肉价格会如何?

    “短期内猪肉价格下滑的趋势可能还会延续。”王亚男称,到1月下旬,进入节前集中备货阶段,成交价格或有小涨的空间。

    “就往年情况看,春节过后,猪肉需求会有快速回落的现象,预计猪肉价格会呈下降态势。”王亚男说。

    不过,冯永辉认为,春节后虽是传统的消费淡季,但整个行业根据目前的产能信息做出一致性的决策,就是刻意规避春节以后的消费淡季,把很多春节后要出栏的猪,在春节前就出栏,使得春节后可出栏的猪的数量出现明显下降。供需双降下,有可能会出现“淡季不淡”的情况。

    猪价大降,养殖户陷入亏损

    王亚男向记者透露,据卓创资讯监测,截至到1月11日,1月份以来,生猪价格累计下滑13.49%。受生猪价格下滑影响,从1月10日开始,生猪养殖利润已全面跌破成本线。

    “据了解,现在头均亏损在200块钱以上。”冯永辉也表示,“所以我们可以看到,近期有些养猪人会拒绝补栏、选择空栏,或就是淘汰一部分猪,把规模进一步缩小。”

    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1月推出的生猪期货如今已运行满一年,是否为养猪户起到了规避风险的作用?

    对此,冯永辉称,大部分养猪人对于生猪期货专业知识并不了解,只能作为对未来价格的一个参考,还无法充分发挥套期保值的功能。

    2022-01-12
  • 超九成处于“僵尸状态” 互联网医院为何雷声大雨点小

    破除互联网+医疗发展的政策藩篱,需要各级卫生健康、卫生监督、医疗保障等行政部门加强上下级联动、跨部门协商,务实贯彻各部委的顶层设计和指导意见。


    孙静的母亲得了肠癌。主治大夫说,孙静特别孝顺,只要条件允许,无论检查、输液还是住院,她一直陪在母亲身边。

    但因为工作原因,孙静每年有一半时间在中国,一半时间在美国。在美国时没法陪母亲,孙静就求助于互联网医院。她下载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以下简称北大肿瘤医院)的互联网医院App,帮母亲挂号、问诊,虽远在万里之外,却把母亲的就诊安排得井然有序。

    半年内,孙静母亲在线顺利复诊十几次,住院6次。“如果没有互联网医院,不可能完成这件事。”孙静母亲的主治大夫、北大肿瘤医院介入科主任医师王晓东说。

    近年来,互联网医院被寄予厚望,政策红利不断释放,和孙静母亲一样受益于互联网医院的患者还有很多。不过,就整体而言,互联网医院的潜力没有充分被挖掘。据不完全统计,全国超过1.3万家二级以上医疗机构中,建成互联网医院的仅约为1700家。国家远程医疗与互联网医学中心、健康界研究院联合发布的《2021中国互联网医院发展报告》显示,超9成互联网医院处于建而不用或浅尝辄止的“僵尸状态”。

    更好地服务既有患者,同时促进分级诊疗

    互联网医院萌芽时,曹磊刚刚入行。

    2015年7月《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发布,鼓励探索互联网+医疗。正是这一年,现任圆心科技集团旗下圆心医疗首席战略官的曹磊进入了互联网+医疗行业。

    当时流行做掌上医院,就是把挂号、缴费、查报告等线下流程搬到移动端。很多公司追着医院承诺免费建掌上医院,一些医院可能每天要来好几拨互联网医疗企业的代表。

    少有人知,凛冬将至。由于整个行业缺乏明确的规范,打擦边球的行为显然成为了摸索盈利模式的常态。各平台利用在线医生、医疗咨询、医疗客服等手段来当网络医托的现象层出不穷,而竞价排名、假医生假药的问题也不断被曝出。这些行业乱象使得互联网医疗对患者用户产生了极大的心理阴影,几乎到了谈“互联网医疗”色变的程度,这也使得市场在2016年迅速步入寒冬。相关企业要么裁员转型,要么宣布“死掉”。一些医院蓦然发现,掌上医院工程“烂尾”了。

    寒冬笼罩整个行业一年有余。

    直到2018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发布,明确允许依托医疗机构发展互联网医院。该意见旨在推进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提升医疗卫生现代化管理水平,优化资源配置,创新服务模式,提高服务效率,降低服务成本。

    随后,国家卫健委陆续发布互联网医院相关管理办法。2019年8月,国家医保局发文指出,符合条件的互联网+医疗服务可纳入医保。2020年11月,国家医保局发文完善互联网+医疗服务医保支付政策。至此,政策闭环初步形成。

    “第一块冰开始松动的时候,其实意味着春天已经来了。政策为互联网诊疗打开了一个合理、合法的小口子。各大医院尤其是公立医院开始了各种各样的尝试。”曹磊说。

    尝试是多样的。“App、微信小程序、公众号等,都能作为互联网医院的入口。”曹磊介绍。

    圆心科技长期跟医院合作,为互联网医院提供技术支撑。截至2021年8月31日,圆心科技已与340多家医院(其中三甲医院130多家)合作开发在线医疗服务平台,其负责建设运营的天津市肿瘤医院互联网医院也于去年年底正式启用。

    在互联网医院耕耘多年后,曹磊总结,互联网医院主要有两大功能:一是更好服务于医院既有患者,提供在线复诊、电子处方、在线支付、药物配送等服务;二是更好服务于基层医疗机构,使大医院优质资源下沉,促进分级诊疗。

    “增强各级医院临床服务能力、方便群众看病就医,是互联网医院的核心价值所在。”国家远程医疗与互联网医学中心办公室主任、中日友好医院发展办主任卢清君表示。

    自从北大肿瘤医院上线互联网医院后,介入科主任医师陈辉每周二上午不再接诊线下患者,而是坐在电脑前与患者视频。患者就坐在家中,通过手机镜头与陈辉聊病情。

    “以前,有外地患者来北京看病,回家后用药出现副作用,想问大夫都问不着。挂号再从外地赶来,花钱又花时间。有了互联网医院,能在线复诊,药品直接寄到家。”陈辉说。

    检查也更省时省力。“比如患者复诊需要做CT检查,得先挂号去医院找医生看病、约检查时间,检查当天再去一趟医院。有了互联网医院,患者直接线上复诊、约检查,约好了再去医院,只需跑一次。”王晓东说。

    “我们小时候,买火车票得专门去火车站,还不一定能买到。现在网上购票,乘车当天再去车站就行。在互联网医院看病,就像网络购票一样便利。”北大肿瘤医院信息部主任衡反修说。

    一名原发性肝癌患者与他的主治大夫同城,也选择在线复诊。患者家属说:“线上方便,去医院停车很难、人也很多,有时候还要做核酸检测。”

    除了为患者提供在线复诊服务,中日友好医院互联网医院平台还免费让基层医疗机构(医联体)“拎包入住”。卢清君解释:“目前,很多基层医疗机构没有能力建设互联网医院,所以我们提供互联网医院平台和管理机制让他们开展互联网诊疗。目前,已有2400多家医疗机构入驻。但中国有100多万家基层医疗机构,要实现服务全国医疗机构的目标,任重而道远。”

    公立医院强势入局,却受困于制度藩篱

    2020年初,新冠病毒肆虐。外地患者进不了北京,医院又控制人流防止交叉感染,北大肿瘤医院的门诊楼随之冷却下来。

    冷却背后是被压抑的需求。患者要复诊,要拿药,要检查……患者急,医院也急。“很多医院尝试做在线咨询,但这不是诊疗,只是挠痒痒式的情绪安抚。”衡反修说。

    急众人所急,政策再度出手——为互联网医院审批大开绿灯,鼓励在线诊断、开处方、寄药品。一大批公立医院在2020年拿到互联网诊疗的执业许可,北大肿瘤医院就是其中之一。

    为尽快推出互联网医院,衡反修和团队常常熬到半夜,直到2020年6月App正式上线。1年半后,北大肿瘤医院线上门诊量突破12万,占总门诊量的12%。线上诊疗收入超1.5亿,占总门诊收入的9%左右。衡反修高兴又期待:“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

    据《2021中国互联网医院发展报告》,2020年我国建成互联网医院达1004家,相比上一年的197家,增长超400%。其中,公立医院发起的互联网医院占据近7成。据动脉网数据,2021年1月至4月建成的146家互联网医院中,约四分之三由公立医院主导建设。

    很多公立医院逐渐有这种意识——把散落在第三方平台的自家医生“拉”回到自家平台上。但拉力显然不够强。最大的阻力在于物价和医保跨域支付政策。

    “国家围绕互联网医院的服务定价、报销、支付等已出台相关政策,但在省市医保统筹区,这些政策却未得到有效执行。”卢清君说。

    定价,令公立性互联网医院陷入重重困境。

    首先是医事服务费普遍定价低。比如山东省,互联网医院复诊一次仅收6元挂号费。定价太低,无法覆盖成本,医院负担重,医生积极性受挫。在某第三方平台上,记者看到,某三甲医院乳腺外科副主任医师,一次15分钟电话问诊定价499元。业内人士称,在这种情况下,医生完全可以“用脚投票”。

    北京某三甲医院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因互联网医院医事服务费定价低,医生积极性不高,医院也没有强制要求医生线上接诊,其互联网医院处于亏损和基本闲置的状态。

    还有些定价“一刀切”,专家号和普通号价格一样。衡反修说:“医院不靠这笔钱创收。但定价是一杆秤,衡量着医生的劳动价值,应该有差异。而且,统一价格不利于患者分流。”

    不过,公立性互联网医院受政策约束,定价只能按规定来。

    医学咨询亦如此。由于医学咨询服务不属于国家医保目录上的项目,医保不对其定价。同时,医院不能自行定价收费,否则相关部门会以“乱收费”名义开出巨额罚款。

    “所以,公立性互联网医院要么无偿做医学咨询,要么不做。很多医院觉得,那不如不做。”卢清君无奈道,“原本最有资格和能力做医学咨询的公立医院及其互联网医院,却因收费限制而无法提供医学咨询和就医指导服务。患者只能求助于企业搭建的医学咨询平台,资讯可信度和科学性都难保障。”

    市场推波助澜,互联网医院出现乱象

    据现有规定,互联网医院只有两种类型:实体医疗机构的互联网医院;依托实体医疗机构独立设置的互联网医院。

    无论哪一种,互联网医院必须依托实体医疗机构。企业参与互联网医院建设只能作为技术供应方。“但在金融运作巨大利益驱使下,部分互联网医院被当做用于资本运作的‘牌照’,而且违规违法的动作很多。”卢清君表示。

    比如,一些互联网企业依托基层一级医疗机构获得互联网医院执业许可证后,主导了互联网医院的建设运营管理,试图把医院变成“企业”,甚至借助互联网医院资质开展“先开药后补方”、以咨询名义变相进行互联网首诊、处方垄断加价等违法行为。

    此外,还有些企业提供不专业的技术对接方案,给医院数据安全、生产系统的业务性能以及患者隐私保护带来潜在风险。“很多企业想的是抢入口、抢赛道、抢融资,但真正要把互联网医院建好,需要业务和技术上的长期积累和沉淀。”曹磊直言。

    由于一些企业热衷于跑马圈地,互联网医院的真正面容变得模糊不清。“因为,关于互联网医院的很多概念被混淆了。”卢清君说。

    业内人士寄希望于强有力的监督手段遏制上述乱象。目前,全国绝大部分省市都建立了互联网医院监管平台,国家卫健委已发布互联网医院行业准入规范和细则,《互联网诊疗监管细则(征求意见稿)》也已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可是,省级监管平台能力参差不齐,而且普遍缺乏监督执法力度。

    “谁来管?谁来罚?罚多少?卫生监督、市场监督的执法权限和执法范围不明确。”卢清君说,“现在是有监督管理条文、没有监督执法机制。假如只有法律、没有警察,能制止犯罪吗?”

    衡反修也表示,互联网医院监管平台主要用来准入登记和传输基本数据,现场复核、行政处罚等实质性监管手段的确有欠缺。

    通往互联网医院的路并不明朗,很多医院在建与不建互联网医院的十字路口张望。

    对此,卢清君解释:“关于互联网医院发展的地方政策配套措施未及时跟进中央政策,且互联网医院监督执法主体缺位,现有政策难以有效落实,制约了我国互联网医院规模化和规范化发展。”

    走出困境,需要政府和医院共同努力

    专家认为,互联网医院发展的当务之急是走出“建不起来”和“建而不用”的困境。

    从政府层面看,卢清君建议地方政府尽快完善配套措施。“一是地方准入政策不能过严,如果省级准入标准超出了国家准入原则,是不合理的。二是及时调整互联网+医疗相关物价趋向合理,各医保统筹区应遵照国家部委相关政策的基本原则,结合实际情况,科学测算互联网医院建设运维成本,让定价覆盖成本又能充分体现对医师劳动价值的尊重。”

    针对互联网+非医疗服务,专家表示,有关部门应建立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开展医学咨询等非诊疗行为的定价机制,落实“放管服”政策,将非诊疗服务行为的定价权交给服务提供方,并与医保部门和卫生监督管理部门协同一致。

    与此同时,当地政府应积极承担监督责任。卢清君认为,互联网+医疗的过程监管应由互联网医院注册地的卫生监督部门履行监督执法责任,要强化互联网医院依托的实体医疗机构的执业管理责任。

    “破除互联网+医疗发展的政策藩篱,需要各级卫生健康、卫生监督、医疗保障等行政部门加强上下级联动、跨部门协商,务实贯彻各部委的顶层设计和指导意见。”卢清君说。

    从医院层面来看,专家强调,医院管理者要统筹考虑。

    “互联网医院的前提一定是安全。”衡反修说,诊疗安全排在第一位,首诊没有纳入互联网医院就是出于对安全的考量。数据安全也很重要,诊疗数据要对接互联网,数据接口多,要防止信息泄露。

    做好顶层设计是互联网医院的关键。“我国关于互联网医院建设的政策体系比较完善,医院要按照指挥棒来,找准定位、补齐短板,做好成本和质量控制。在此基础上,做出特色,并且不断叠加新功能、优化使用者体验。”曹磊强调,“互联网医院建设不是简单的信息化项目,医院一把手一定要统筹各部门参与,不能扔给信息中心做甩手掌柜。”

    衡反修对此很认同。北大肿瘤医院建互联网医院时,来自不同部门和科室的专家经常一起讨论:患者和医生有哪些需求,怎么利用互联网医院满足他们。

    在线接诊患者时,偶尔会出现电脑卡顿甚至黑屏的现象。陈辉希望能不断改进技术,优化互联网医院系统。卢清君强调:“医院管理者一定要有足够的胆量做技术创新,并且充分考虑技术的优越性和风险性。能不能用人脸作为密钥?在违反保密原则的情况下就不能用。能不能将HIS与外部系统直接对接?在干扰HIS工作状态时,就是要规避这些风险。技术问题都想清楚了再用。另外,互联网医院的管理者要务实,不能搞数据造假。”

    曹磊感慨,近年来在互联网医院的浪潮中,有人看到了风向,有人看到了阻力,有人在期盼政策,“无论如何,在可预见的未来,公立医院推动互联网医院建设高质量发展是必然趋势。”

    而在起起伏伏中,王晓东坚信,无论医院以何种形式存在,医学面对的不仅是疾病,也是人类的情感和人性,医学的人文关怀不会缺席,医学的初心不能被忘记。(报道中孙静为化名)

    2022-01-11
  • 防范“生娃即失业”,不能仅算假期账

    2021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推动新的生育政策落地见效,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事实上,自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关于修改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的决定以来,各地便陆续“动”起来。截至2021年底,全国已有超过20个省(区、市)完成了地方计生条例的修订。各地新条例对生育、养育、教育等方面内容都有涉及,但比较明确且操作性较强的普遍是“延长生育假”“增设夫妻双方共同育儿假”等内容。


    增加育儿时间,是鼓励生育的重要举措之一,它给女性在生育和重返职场之间,留出了更多缓冲时间。然而,舆论的反应并不全是兴奋,一些女性还为此感到深深的担忧,认为延长生育假可能会导致女性遭受更多的就业歧视。

    这种担心不无道理。在此之前,尽管法律明文规定要保障妇女平等就业,维护妇女怀孕生育期间的合法权益,但现实中不少女性仍面临“生娃即失业”的困境。未来,在延长生育假的省份,企业在招聘时或将有意回避育龄女性。因此,生育假的落实,离不开企业的配合,“政策请客、企业埋单”或导致延长生育假沦为纸上规定。

    其实,部分群众生育意愿低,不仅包括“不想生”的主观意愿,还有“不敢生”“不能生”的客观苦衷。究其根源,更多在于现代社会生育成本的高企,其中既包括孩子的抚养、教育、医疗健康等显性成本,也包括女性因生育而可能遭受的就业歧视、权利歧视、社会歧视等隐性成本。

    要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还须配套积极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切实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保障育后就业、再就业权益,这样才能全方位释放家庭的生育意愿,从根本上提高生育率。这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形成合理的分担机制。比如,在增加生育假上,可出台相关财政补贴、税收减免措施等,减轻用人单位的负担,增强它们接纳政策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022-01-10
  • “大龄”考研生被热议 高等教育不只属于年轻人

    近来,大龄考研又成了热点议题。在社交媒体上,一个女孩写下母亲45岁考研上岸的故事,引发网友关注。与此同时,一些“大龄”考研生也走进公众视野。


    对此,有网友觉得生活本就不易,中年人这是在加剧内卷,跟年轻人抢研究生名额;有人则觉得这位母亲很励志,是独立女性的典范,人就该不服输、不服老,有梦就去追。

    今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面临的挑战不再是能不能上大学,而是千万量级的大学本科生在毕业后如何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同样令人惊叹的是,2017年,参加研究生统考的考生就已突破200万人,报考2022年入学的研究生考生更是达到了创纪录的460余万人。

    而在如此巨量的考生当中,一些“大龄”考生参加考试并被成功录取,说明我们的社会正越来越多元化,人们获得高等教育机会的途径也早已不再局限于二三十年前“一考定终身”的狭隘认知中了。

    有人说,研究生需要年富力强,这样才能心无旁骛地做实验、刷文献、发文章。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

    笔者曾于北美求学6年,历经本科和硕士研究生阶段,彼时常常为身旁或两鬓斑白、或儿女已入读高中的同学所震撼。在读研期间,同学中常有已经事业有成的中年人,他们有的是为提高职业生涯的天花板,有的则只为追梦而报考就读研究生。一位年近50岁的同学,与20多岁的竞争者们一样,经历了颇有难度的GRE考试,准备了详尽的申请材料并最终获得了东亚区域研究专业的录取。在一门中国科技史的博士研讨课上,我还遇到了一位年纪比教授还要大的“大龄同学”,他一边打工一边读博,怀揣研究清史的梦想继续求学。

    和20岁出头的年轻人比起来,大龄研究生常常有着更丰富的人生阅历和工作经历,更加笃定清晰的研究方向,以及更强大的抗压能力。此外,许多工作多年的职场人,在面对飞速变化的行业时可能发现自己现有的知识储备不足,希望能更加系统地进行学习,对某个重点课题进行研究。带着这样的目标重返高校读研的职场人,往往还会把研究的结果带回职场,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诚然,放眼全球的高等教育机构,正在攻读研究生的大龄乃至高龄学生并不是多数。但是,能够给予他们机会报考并最终录取的地方,往往拥有更活跃的经济发展,更可爱的学术氛围,更包容的社会环境。

    因此,我在“大龄考研”这个事情中看到的,是中国人越来越自信,越来越有底气去突破限制,去追求自我价值的提高。当越来越多的人不再被年龄、性别、身份禁锢,为知识、为理想、为更好的平台、为能创造更高价值的工作去学习提高的时候,个体的微光就会汇聚成群体的力量,进而拓宽社会的维度,促进社会的流动性,释放更多的机会。

    社会对待教育与学习的态度,也应当放下关于年龄的固有成见。教育与学习不仅是年轻人的“专利”,对于所有人来说都是必须的。在不断革新的社会中,终身学习是让人保持竞争力和清醒头脑的方式,也是人之为人的巨大乐趣。

    2005年,金庸先生在81岁高龄时获得剑桥大学荣誉博士的情况下,还能按部就班申请剑桥大学的硕士,并于2006年完成硕士论文,2007年获得哲学硕士学位。老人家这还嫌不过瘾,于2010年完成博士论文《唐代盛世继承皇位制度》,获得剑桥大学博士学位。

    耄耋之年的金庸先生尚能有如此活力,践行“活到老,学到老”的理念。45岁的母亲读研,又有什么不妥呢?

    2022-01-07
  • 多家快递企业“春节不打烊” 为物资流通提供服务

    岁末年初,多家快递企业宣布2022年“春节不打烊”,满足春节期间的快递寄递需求。对消费者特别是广大“就地过年”群体而言,这无疑是一个好消息。也有人好奇,快递服务春节不停转,相关承诺如何落实?这是否会加重基层网点和快递员的压力?如何在春节期间保障服务质量不滑坡、服务价格相对稳定?对此,本报记者进行了探访。


    缓解季节性供需矛盾

    “疫情发生前,寒假是快递淡季。每逢春节,收发快递比较难,而且价格贵、时效性差。”北京某高校博士生黄小萌由于学业繁重等原因,已经连续多个寒假选择留校过年。“去年就有多家快递企业宣布‘春节不打烊’,这确实改善了消费者的服务体验。”

    近期,多家快递公司明确,2022年春节“不打烊”以满足节日期间消费者寄递需求。2021年12月14日,德邦快递率先宣布“春节不休”,为年货等物资顺畅流通提供快递服务。此后,中通快递、韵达速递、京东物流、申通快递、极兔速递陆续宣布2022年“春节不打烊”。

    据了解,近年来,中国电商及快递行业发展迅速,带动快递寄递需求井喷。国家邮政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1-11月,全国快递业务量已超900亿件,再创新高;11月1-16日“双十一”期间,快递业务量达68亿件,同比增长18.2%,日均揽收包裹超4亿件。疫情发生后,更多居民春节期间在学习工作地“就地过年”,进一步推动了春节快递需求增长。国家邮政局快递大数据平台监测显示,去年春节期间(去年2月11日至17日),全国邮政快递业累计揽收和投递快递包裹6.6亿件,同比增长260%。京东数据显示,由于不少大学生留校过寒假,仅2021年1月13日-31日,大学生群体网购订单同比就增长了373%。有关方面预测,今年这种势头有望延续。

    面对需求井喷,各大快递企业宣布“春节不打烊”,将有望缓解快递行业的季节性供需矛盾。物流行业专家杨达卿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春节不打烊”已经成为多数快递企业服务能力竞争的标签,促进了行业服务意识、服务能力和人情关怀的提升。

    “从服务意识看,春节不打烊对部分企业来说更多是在贴补而非赚钱。从服务能力看,一些企业通过构建众包用工平台或智能快递柜等,提升了多元支撑。从人情关怀看,快递企业强化快递员亲情关爱,也传递着有温度的服务。”杨达卿说。

    服务质量不降低

    尽管部分快递企业宣布“春节不打烊”,但随着春节临近和部分网点快递员提前返乡,不少消费者担心快递服务质量下滑。

    “最近快递在路上消耗的时间更长了。查询发现我的件就在某个网点,滞留几天了,但迟迟不派件。”经常通过生鲜电商从果农网购水果的北京市民张岚,对近期快递服务质量下降感受明显,“沟通也要消耗不少时间成本。收到时,箱里有烂果,还要和商家沟通重发。”不经收件人同意就放自提柜、预约揽件被“放鸽子”、客服电话打不通……采访中,不少消费者都对此有些意见。

    记者从部分网点了解到,人手不足是春节期间快递服务质量容易下滑的主要原因。

    “一年到头辛苦奔波,就指望过年歇两天,和家人团聚。这时不休息,如果待遇跟不上,还要忍受因延时等带来的投诉,算算账就不如先不干。”快递员顾斌说。北京一家快递加盟网点负责人冯军表示,春节期间分拨运输力量在货量和成本方面压力更大,向末端的派送时长大幅延长,也是快件时效性减弱的原因。

    杨达卿分析,随着中国劳动力红利退潮及一线城市生活成本提高,满足“春节不打烊”用工需求面临一定挑战。不过,“春节不打烊”并不代表一定要全员留守,否则也会造成资源浪费。冯军说:“总体上,春节投递时效性难免会差一点,因为没必要让网点每个人都留下来。首先,春节期间很多电商发货本身就要等到年后,从电商平台购买到物流阶段有一个时间差。何况即使快递员在,收件人未必在,过年期间,有时候跑一趟,一半的件都送不出去,因为收件人也回家过年了。”

    部分消费者还对快递涨价表示担心。经常网购、通过快递收货退货的北京市民王曦说:“去年春节也是很多企业‘不打烊’,但运费涨得厉害。”

    面对基层网点人手紧、节日期间运营成本高等问题,多家企业表态将尽可能保证服务质量不减,让消费者满意。

    在价格方面,部分快递企业承诺将涨价控制在合理范围。中通调整了指导价格并对外发布:1公斤及以内的快件每单涨幅不超过1.5元,1公斤以上的快件首重报价涨幅不超过1.5元,续重报价涨幅不超过0.3元。

    在服务质量方面,一些企业也表示将尽可能提供跟往常相差不大的服务。申通发布公告称,将全网启动“过年不打烊”项目,期间全国所有转运中心、运输车辆和服务网点都将持续运转以保障网络常态化,并根据市场需求调配充足的快递员保障末端寄递服务;同时,市场和客服团队也将24小时为商家和用户提供服务。

    在投递范围方面,除非受散发疫情影响,多数地区的快递投递业务将正常运转。极兔速递公告称,春节期间将坚持“全年无休”服务理念,除偏远地区及受疫情影响暂停快件寄递的区域外,各地均可正常提供收派服务。

    一线从业者待遇要保障

    近两年的春节期间,广大快递员风里来、雨里去,放弃了节假日休息、与家人团聚,选择就地过年、连续奋战。如何用完善的激励机制、合理上浮的节假日收入来留住快递员、提升快递员工作积极性?

    此次,多家快递企业表示将做好2022年春节期间的快递员薪资、福利保障工作。中通快递表示,会为春节留守的一线员工提供完善的激励政策和福利保障,以保证快递小哥就地快乐过年和服务质量稳定;极兔速递也提出,将为春节留守员工提供福利保障。

    留守快递员期待在劳动权益保护、疫情防护等方面得到企业、网点和有关部门的更多关怀。

    “没人不想回家过年。我选择留守不是不想回家,而是综合考虑了各种因素。万一遇到集中隔离、居家隔离,前后小一个月,里外里耽误多长时间?”顾斌认为,企业应当对留守快递员提供更多奖励和疫情防护方面的帮助,在工资、补贴等方面加大力度,吸引快递员主动留下。

    不过,在春节期间提高留守快递员待遇,也要考虑网点成本承压问题。一些基层网点负责人反映,春节期间需要增加快递员工资甚至翻倍。由于派费水平相对稳定,这部分支出往往由基层网点承担,快递企业应当考虑到后者的资金压力,适当分担,以更好地保障快递员权益。

    今后“春节不打烊”会成为行业常态吗?业内人士分析,这取决于能否形成合理的成本分摊机制,切实减轻基层网点和快递员等一线从业者因“不打烊”而承担的压力。

    杨达卿表示,国家邮政局不久前举行的快递企业座谈会提出,快递企业要防范不正当竞争,反对损害行业利益、损害员工利益的行为。“春节不打烊”所增加的成本是客观存在的,需要建立起合理的分担机制,特别是快递企业应着眼长远、主动承担责任,而不是向基层一线传导压力,使快递行业“春节不打烊”成为消费者、从业者之间的“双赢”。杨达卿说,当前中国许多快递企业正经历升级阵痛。对于特定时段的成本增加,多数快递企业考虑到稳定市场的因素,不敢提价,但也会限制一线从业者收入提升的空间。未来,行业应在长期发展中逐步推动服务细化和品质分化,完善价格形成机制,“高品质高时效的可以适当提价、低时效的要稳价、技术赋能的要降价,从而改变‘一抹平’的低价主导竞争格局,形成消费者满意、从业者受益的良性循环。”

    2022-01-06

  • 首 页  上一页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下一页    尾 页  

    版权声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 8629 6259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696号 蒙ICP备160010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