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心遇“坑”!食品和医疗成宠物消费纠纷高发领域

    由于自己养的宠物狗生病需要治疗,天津市民李寒前后去了4次宠物医院,花了1万多元为狗做了4次手术。后来他得知,被宠物医院坑了。

    李寒的遭遇不是个例。《2020年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消费报告)》显示,食品和医疗是宠物消费纠纷的高发领域;实体店是消费纠纷的高发区;质量问题是引发消费纠纷的主要原因。

    近年来,随着拥有量的增加、宠物主对宠物关爱程度及消费品质的提高,宠物周边服务行业日益发展。不过,《法治日报》记者近日调查发现,宠物服务机构各种乱象频发,不少宠物店或宠物医院存在各式各样的“坑”。

    自行定价缺乏标准

    宠物医院收黑心钱

    从2021年10月开始,李寒养的宠物狗出现不适,需要导尿,他便带着狗去了位于天津市津南区的一家宠物医院就诊。

    李寒回忆,医生检查完狗的情况后,说了很多专业术语,而后告诉他可能需要进一步检查,才能确定狗的具体情况。

    经过一上午折腾,李寒带着满满一袋药品和长长的账单,抱回了自己的狗。可就在他迈出宠物医院大门时,医生又叫住了他:“你家狗的情况比较特殊,一次肯定不能完全治愈,你下周再来一次。”

    就这样,李寒带着狗前后在该宠物医院经历了4次手术,没想到回到家后不久,狗的病情再次发作。无奈之下,李寒换了一家宠物医院治疗。这家宠物医院的医生告诉他,本来一次手术就能解决的问题,被硬生生拆分成4次,这种痛苦对于宠物狗来说是难以承受的。

    李寒说,他在前一家宠物医院前后共花费1万多元,包括办一次充值卡、一次会员卡,手术一共花了6000多元。第二家宠物医院的医生告诉他,他花了很多冤枉钱。

    遭遇类似情况的还有重庆的刘琳。2021年8月,刘琳带着家里的猫前往一家宠物洗护医院做宠物绝育,被医院告知有10项指标不合格,不能进行手术。为了让猫咪指标恢复正常,刘琳前后花了近2000元买药,但仍被医生反复告知不达标。

    之后,刘琳换到另一家宠物医院给猫做了一次全身检查,检查结果显示,猫没有任何问题,符合绝育手术的所有条件。这家医院的医生告诉刘琳,上一家医院的医生提到的多个指标对手术没有任何影响,只是为了多开些药挣钱罢了。

    记者调查发现,宠物医院的乱收费问题一直是被广大宠物主吐槽“掉进坑里”最多的话题之一。

    在广西某家宠物医院工作的黄成告诉记者,宠物店和宠物医院中的各种食品、药品以及周边物品的价格千差万别,缺乏统一定价,基本是靠宠物医院自行定价。

    “像‘妙三多疫苗’,每家店的价格都不一样,多数在160元至180元这个价格区间,但我之前工作的宠物医院就把这款疫苗的价格卖到200多元。”黄成说。

    故意售卖病猫病狗

    疲劳战术拖垮买家

    河北沧州的宠物爱好者张汉在一年前购买了一只狸花猫,结账时被宠物店要求签署购买协议。爱猫心切的张汉没顾上仔细阅读协议便草草签了名,等到小猫抱回家几天后,问题就来了。

    “刚抱回家还没觉得有什么,结果过了3天还是不愿意吃东西,病恹恹的。我就带着猫去宠物医院做了检查,化验单上全是不合格的指标,医生说店家卖给我的是病猫。”张汉说。

    那时他才拿出购买协议仔细看内容,发现其中明文规定,宠物在一天之内出现问题可以无条件退换,而如果超过一天则商家没有义务对买家的损失进行赔偿。

    据记者了解,“星期狗”“后院猫”等称呼经常被宠物主用来形容从宠物店中购买到的自带疾病的宠物。购买心爱的宠物抱回家,以为它能陪伴自己十几年,但往往事与愿违,这些病猫、病狗只能陪伴主人一个星期。商家利用大多数宠物主对小动物健康状态缺乏判断,从而“偷工减料”,不给宠物注射疫苗,故意售卖病猫、病狗等。

    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有一家“穆某宠物”的宠物用品店,从2021年4月开始,就有大批宠物主投诉该店在售卖宠物的时候,要求买家签署购买协议,协议上面虽然写着“有问题包换不包退”,看似很体贴买家,实则暗含套路。

    据一位宠物主透露,这家店所销售的动物都没有疫苗证书,几乎所有猫狗都是病恹恹的。该店常用的套路就是给买家不停地换猫,但每一只都是病猫,企图用疲劳战术将买家拖垮。

    对于宠物店的类似行为,相关部门已经有所关注。2021年10月,广州荔湾区市场监管局对穆某宠物店销售的宠物猫、狗存在欺诈消费者行为作出罚款51.5万元并吊销营业执照的行政处罚。

    捆绑销售虚假宣传

    销售套路“编出花”

    “品种宠物价格高,本店办卡满两万元即送纯种布偶猫一只。”这是广西一家宠物店在其开业时打出的广告,吸引了大批爱猫人士前来消费。

    李晓就是参与领养的宠物主之一。据他介绍,纯种布偶猫在猫类中属于贵价品种,所以看到活动消息时,他觉得自己“赚了”,于是办卡领养了一只“纯种布偶猫”,结果养了一段时间发现,猫咪不但没有任何疫苗记录,而且压根不是布偶猫。

    “这只小猫长得越来越不周正,等到小猫4个月的时候,我才恍然大悟,原来这根本不是布偶猫,就是一只普通白猫。我还要带它打疫苗、驱虫,前前后后花的钱快赶上买一只真正的布偶猫了。”李晓抱怨道。

    在宠物店工作的黄成向记者透露,其所在的宠物店也存在各种各样的销售套路。






    “入职的时候,宠物店老板就告诉我,进店的客人只要是没有经验的,能卖多少东西就给他推荐多少,不要管他用不用得上。”黄成说。


    黄成注意到,其所在店铺有大量无牌的宠物用品,很多都是老板从不知名地方进的货。

    当他问起这些用品的用途时,老板是这样回答他的:“客人来了需要什么,你就把这个东西往他们的需求上使劲套,问起价格来先往高了报。如果客人接受不了,你再以给他们优惠价的名义把价格往下调。”

    黄成对此深感无奈:“很多宠物主是带着爱走进我们店的,他们一定想不到等着他们的可能是一个个‘坑’。”

    2022-01-05
  • 教育、制造业、IT……2021年哪些岗位受高校毕业生欢迎

    2021年的就业形势究竟如何,北京大学“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课题组于2021年6月起对高校毕业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样本包括我国东、中、西部地区19个省份的34所高校,样本量超过2万人。统计结果显示,2021年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总体平稳。具体情况如下:


    2021年“慢就业”的观念略有增加

    从总体落实率来看,2021年与疫情前的2019年相差不大。2021年毕业生的去向结构与2019年也基本相似,已确定单位、升学、出国出境、自主创业、自由职业、其他灵活就业的比例都没有大幅度的变化。其中单位就业比例为32.1%,比2019年降低了5.3个百分点。高等教育人才“蓄水池”的作用显著,升学比例为29.3%,比2019年提高了4个百分点。自由职业比例略有增加(上升0.8个百分点),自主创业的比例基本一样,出国出境和其他灵活就业的比例比2019年都略有下降。

    数据也显示,2021年“慢就业”“缓就业”“懒就业”的就业观念略有增加,有7.9%的毕业生选择了“不就业拟升学”或“其他暂不就业”,比2019年提高了1.8个百分点。如果这些毕业生选择积极就业,那么总体落实率还会进一步地提高。

    毕业去向存在显著的学历差异。硕士生和博士生在单位就业上的优势明显,比例分别为64.5%和54.6%;受研究生扩招的影响,本科生的升学优势显著,为35.3%;专科生在自主创业、自由职业和其他灵活就业方面的比例显著高于其他学历毕业生,合计比例为24.0%。

    落实率存在显著的学历、学校、学科、地区差异。分学历看,硕士生的落实率最高(82.2%),本科生的落实率最低(74.4%),专科生(80.6%)和博士生(77.9%)的落实率分别排在第二位和第三位,各学历毕业生的落实率都达到70%以上。分学校类型看,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的落实率最高(82.2%);其次是高职高专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落实率分别为81.4%和81.0%;民办高校/独立学院和普通本科高校的落实率相对较低,分别为70.8%和71.6%;各类高校的落实率都达到70%以上。分学科看,工学和理学的落实率显著更高,分别为83.6%和79.3%;教育学、医学和农学的落实率较低,都在70%以下,分别为66.3%、68.3%和68.9%。

    就业收入比疫情前的2019年有小幅增加

    从客观收入反映的就业质量看,人力资本的价值在就业市场上得到了有效的体现,学历越高收入越多。2021年博士、硕士、本科、专科的月起薪算数平均值分别为14823元、10113元、5825元、3910元;中位数分别为15000元、9000元、5000元、3500元。各学历层次毕业生的平均收入均比疫情前的2019年有所增加,反映出就业质量不仅没有下降,而且稳中有升。

    月起薪存在显著的学校、学科和就业地区差异。分学校类型看,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的月起薪最高,为10827元;其次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为7346元;第三是普通本科高校,为6043元。分学科门类看,工学、理学和交叉学科位居前三名,分别为8341元、7909元和7838元。在高考志愿中受热捧的经济学和管理学并没有在收入上显示出特别的优势,表明各个学科门类的毕业生都有市场需求。高考填报志愿应该基于个人的兴趣和特长选择学科和专业,这样才会提高劳动力市场的人职匹配效率,从而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分就业地区看,东中西地区的月起薪分别为7620元、5868元和5512元,东部地区就业的收入相对较高。

    就业分布与疫情前的2019年基本相似

    从已确定单位毕业生的就业分布看,我国劳动力市场结构非均衡化的特点比较显著。地区、城乡、行业、单位、职业等分布的非均衡化特点显著。与疫情前的2019年相比,毕业生就业的城乡分布、行业分布、单位分布等各种结构都没表现出很大的波动性。

    从城乡分布看,省会城市或直辖市的就业占比超过一半,为54.9%;其次是地级市,占比为27.3%;县级市或县城的占比排在第三,为12.3%;乡镇和农村的占比很低,分别只有4.1%和1.5%。县级及以下地方也是毕业生大有作为的工作天地(比例为17.9%)。我国已经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消除了贫困人口。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计划,未来要实现共同富裕。因此,毕业生去县级及以下地方就业,既有新时代社会发展的机遇,也是大学生奉献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

    从行业分布看,行业就业集中度较高的特点依然存在,经济转型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使得行业就业的排序发生了显著变化。2021年,教育、制造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以下简称“IT”)、金融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成为占比最大的5个行业,占比分别为15.1%、14.5%、13.1%、8.5%和7.4%,合计为58.6%。与2019年相比,教育仍然保持第1位,制造业由第3位上升至第2位,而IT业由第2位下降至第3位,金融业仍旧排在第4位,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取代建筑业排在第5位。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从毕业生就业的行业分布看,这一目标得到很好的落实。制造业不仅排名上升,而且比例比2019年提高了2.6个百分点。面对动荡不定的国际形势,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突破关键技术,是构建我国新发展格局的一个关键问题。“十四五”期间,我国将进一步增加研发投入,吸纳毕业生就业。这一举措使得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的占比相比2019年提高了2.7个百分点,首次排进前5位。

    从单位性质分布看,企业是吸纳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单位,在已确定工作单位的毕业生中大约四分之三去了企业(73.8%)。民营企业的占比最大,吸纳了超过三分之一的毕业生(35.2%);国有企业的占比排在第2位,为25.0%;三资企业的作用也不容忽视,占比为6.6%。到体制内单位(国有企业、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入职的高校毕业生接近一半(49.3%),其中到中小学和高校工作的合计占比为9.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营企业已经发展成为社会经济的重要支撑力量,成为“稳就业”的重要着力点。大学生应该有更高的眼光,不把自己局限在体制内的工作圈,在民营企业和三资企业工作也能为国家和社会做贡献。

    同学们要树立这样的观点:只要能发挥个人所学所长、对国家和社会有所贡献、对他人有所帮助、能体现人生价值的工作都是好工作。因此,对于仍在求职中的应届毕业生,要积极调整就业观念和心态,主动向学校、老师、同学等了解就业信息和求职技巧,按照自己的能力努力求职,相信付出必有回报,最终一定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好工作”。

    2022-01-04
  • 旅游业仍在等待曙光 2022年迎迷茫开局

    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2021年的旅游业,“错过”可能会是一个很多人都会想起的关键词。


    今年十一长假、暑假期间,多地发布紧急提醒或通知,建议暂缓出省旅游。元旦假期、春节假期接踵而至,各地防疫政策再度升级……

    纵观全年行情,从最长的出行高峰到全年最长的假期,旅游业几乎错过了所有重要时间节点。未来何去何从?2022年,旅游业将走向何方?“活下去”的核心目标能否达成?

    2022年将至,旅游业仍在迷茫中前行。

    业绩割裂

    行业在不确定性中摇摆

    “过山车般的一年。”谈及对于今年的感受,有不愿具名的从业人士告诉《证券日报》记者,今年上半年,尤其是在三、四月份,大家都忙着准备接下来的暑假及十一出行。“那个时候,大家都还充满了希望。”

    财报数据亦证明了上述从业人士的观点。据上市旅企披露的半年报数据显示,中青旅、峨眉山A、丽江股份、三特索道等多家上市旅企宣布,受益于国内旅游市场的全面复苏,相关企业依靠二季度业绩的拉升,成功实现半年度业绩扭亏转盈。

    这种趋势甚至延续到了第三季度的财报中。

    据《证券日报》记者根据同花顺ifind数据统计,申万二级旅游及景区行业21家A股上市公司2021年前三季度共实现165亿元营收,同比增长25%,共实现归母净利润-4.63亿元,同比减亏68.23%。具体来看,中青旅、峨眉山A、*ST西域等6家上市公司同比扭亏为盈,众信旅游、桂林旅游、云南旅游等9家上市公司同比减亏,宋城演艺、九华旅游、天目湖3家上市公司净利为正且实现同比增长。

    但这样的业绩恐怕难以维持至全年。

    “今年的情况很特殊,行业基本处在一个确定性和不确定性之间摇摆的阶段。”中青旅首席品牌官、中青旅联盟秘书长徐晓磊告诉《证券日报》记者,确定的是企业和行业都没有大的问题,不确定性在于外部环境。

    徐晓磊表示,今年二、三季度,行情整体复苏向好,推动企业整体业绩上行。但三季度后半期,疫情反复,使旅游业错失了暑期和十一黄金周两个重要出行节点,目前判断全年业绩难言乐观。

    已有部分企业单季度业绩变脸。从单季度来看,2021年第三季度,14家上市公司归母净利润对比2020年同期同比下降,其中同比下降最为严重的上市公司则是张家界,因受张家界本地疫情影响导致所有景区关闭,2021年7月份至9月份张家界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1871.73%,此外,三特索道、桂林旅游等多家上市公司也在第三季度亏损严重。

    “活下去”成核心目标

    并购重组渐趋活跃

    旅游业不愿坐以待毙,对于已经上市的旅游企业而言,资本运作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企业状况。抱团取暖、剥离资产减轻负担成为上市旅企日益寻常的处理方式。

    今年12月份,众信旅游以及凯撒旅业同时宣布终止合并,此前双方曾高调宣布合并谋定疫后市场。彼时,《证券日报》记者曾多方了解,如果双方能够如愿合并,将有助于双方减少压力改善业绩状况。

    尽管众信旅游和凯撒旅业的合并宣布终止,但新的思路已然形成。

    此前,西藏旅游曾有意向新奥控股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北海新绎游船有限公司100%股权,但因受资本市场环境以及公司实际情况等因素影响终止。10月28日,岭南控股收到了其控股股东拟实施联合重组的告知函,为有效整合广州市属商旅产业资源,广州市国资委拟对广州商贸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和岭南集团实施联合重组,改组设立广州岭南商旅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剥离资产成为改善经营状况的另一重要举措。12月25日,众信旅游宣布剥离资产转让旗下三家子公司,以此回笼资金1.8亿元。在此之前,众信旅游还在12月份披露了实控人转让公司股份,以及公司向实控人借款的公告。

    众信旅游之外,云南旅游此前亦宣布拟以3.64亿元的交易价格将一家全资子公司通过非公开协议方式转让给昆明世博新区开发建设有限公司。西安旅游亦曾公开转让公司旗下两家公司的股权,不过截至12月24日挂牌公告期满,没有意向受让方登记报名,西安旅游不得不终止转让。

    对于单一企业或集团而言,内部业务调整、子公司整合事件亦在发生。在此期间,部分企业正在出现较大幅度的人员流动。

    “从工资高的裁起,现在我原来在的团队中只剩一个人了。”一位被卷入旅游业年底裁员风波的业内人士小高近期告诉《证券日报》记者,他最初在公司入职的时候员工人数几千人,巅峰时期还要更多些。但在他离职之前,公司员工群里仅余几百人了。“那还是我们这批人走之前的情况,现在员工数量还要更少些。”

    “旅游业的并购重组未来可能会更加活跃。”香颂资本执行董事沈萌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在旅游业资产整合期间,巨头身影正在出现。12月8日,众信旅游宣布,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冯滨以及持股5%以上股东郭洪斌,拟以2.42亿元的总价,向阿里巴巴转让众信旅游6.04%的股份。有观点认为,阿里此刻出手意在抄底。

    对此,沈萌并不认可。“疫情反复,且分布不规则,旅游业的生存环境继续恶化,未来成长具有明显不确定性。”

    “旅游业当下的核心目标还是‘活下去’。”另有相关知情人士告诉《证券日报》记者,但能否完成这个核心目标还有待考察。

    等待曙光

    探索数字化征程

    仍有从业者怀抱希望。

    OTA平台从业者小敏告诉《证券日报》记者,今年她的任务就是“等待曙光,负重前行”。

    小敏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行业形势一时未有好转迹象,市场上也并未出现一些真正改善行业及相关企业状况的解决方案。但行业所做的一系列创新都是有价值的。

    在旅游业显得有些落寞的这两年,随心飞、随心租横空出世,机票也首次出现了盲盒;本地游、周边游对于当地旅游资源的挖掘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阶段等。

    数字化技术在旅游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应用。以5G为代表的新一轮的信息化浪潮全面融入旅游业,数字化变革在这一略显传统的行业中掀起了新浪潮。

    元宇宙的风潮也刮到了旅游行业。“张家界旅游”发布消息,宣布“全国首个景区元宇宙研究中心落户张家界”,张家界元宇宙研究中心在武陵源区大数据中心正式挂牌。

    旅游的边界正在扩展,“旅游+”正在激发市场的想象空间。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科学学院副院长邓宁表示,展望2022年仍然有可以预见的确定性机会。“比如双减之后教育游学市场、中高端休闲、康养度假市场的兴起、数字化赋能中小商户和本地化运营、周边游主题游复合型产品、文旅深度融合与跨界创意产业等。”在他看来,2022年旅游行业仍将继续艰难前行,但这些都将为后疫情时代旅游行业反弹带来新的空间。(证券日报)

    2021-12-31
  • 民政部发布8项养老机构服务行业标准 明年1月起正式实施

    民政部今天(30日)发布8项养老机构服务行业标准,包括《养老机构老年人跌倒预防基本规范》《养老机构膳食服务基本规范》《养老机构洗涤服务规范》3个行业标准,以及《养老机构服务礼仪规范》《养老机构岗位设置及人员配备规范》《养老机构接待服务基本规范》《养老机构老年人营养状况评价和监测服务规范》《养老机构康复辅助器具基本配置》等共计8项行业标准。


    这8项行业标准是围绕《养老机构服务安全基本规范》所提出来的基本要求和防噎食、防食品药品误食、防压疮、防烫伤、防坠床、防跌倒、防他伤和自伤、防走失、防文娱活动意外等“九防”要求,研究制定的一系列配套行业标准。这8项行业标准与《养老机构服务安全基本规范》强制性国家标准都将于2022年1月1日正式实施,标志着我国养老服务标准化工作又迈进了一大步。

    《养老机构老年人跌倒预防基本规范》围绕养老机构预防老年人跌倒角度,要求养老机构评估环境风险和跌倒风险,采取环境设施预防、防跌倒教育、老年人用药观察、功能锻炼等措施预防和减少老年人跌倒。标准中还提供了两个工具性的表格,一个是老年人跌倒风险评估表,一个是老年人平衡能力测试表,用于辅助养老机构开展相关评估跌倒是老年人常见的健康威胁,这个标准将有助于养老机构加强老年人跌倒预防的管理,降低老年人跌倒率,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

    《养老机构膳食服务基本规范》规定了养老机构膳食服务的基本要求、环境与设施设备要求、安全与应急要求、服务内容要求、评价与改进等内容。标准对养老机构内的膳食服务主要有三方面要求,一是安全,无论是膳食环境、食材食料选购、膳食处理制作、膳食服务等方面都强调安全;二是适老,要符合老年人生理特点、身体状况、疾病需求等;三是品质,要做到营养均衡、健康可口、符合个性化需求。这个标准将改善养老机构的膳食安全和营养水平,促进养老机构膳食服务质量持续改进。

    《养老机构洗涤服务规范》对养老机构开展洗涤服务的基本养老、洗涤服务空间要求、服务流程及要求、服务评价与改进等进行了规范,其他为养老机构提供纺织品洗涤和消毒的服务机构也可参照执行。标准一方面对养老机构洗涤一般织物进行了规范,另一方面也对养老机构内被污染或疑似感染性织物的洗涤提出了特别要求,确保养老机构洗涤服务质量和安全。标准的出台有助于在养老机构管理中建立起安全、科学、合理的洗涤标准体系,进一步有效保障入住老年人身体健康。

    《养老机构老年人营养状况评价和监测服务规范》主要规定了养老机构中老年人营养状况评价与监测的相关指标、评价方法、评价结果判定、评价结果处理、评价与监测的服务要求等内容。标准同时提供了老年人营养状况评价与监测表、饮食习惯及营养风险因素评价表。营养支持和改善直接影响老年人失能失智的减缓,自理能力的维持,老年人群营养状况监测和评价也是推进落实国民营养计划的重要举措,对于健康老龄化的意义重大。

    《养老机构岗位设置及人员配备规范》规定了养老机构岗位设置及人员配备的基本要求。其中对直接提供护理服务的专职养老护理员提出了服务自理、部分自理、完全不能自理老年人时的下限值,也就是不得低于相应比例,对养老机构构建服务人才梯队体系,开展人才培养,以及整合人力资源提供了参考依据。

    《养老机构接待服务基本规范》规定了接待服务的基本要求、场所和设施设备要求、接待人员业务要求、接待服务方式内容、流程和服务评价与改进要求等。做好接待服务,是保持养老机构与外界联系的基本工作。规范接待服务,有利于提高养老机构服务质量、保障入住老年人人身安全,保障家属和社会的知情权、降低接待服务过程风险。

    《养老机构服务礼仪规范》规定了服务人员礼仪的基本要求规范、主要岗位人员服务礼仪、服务评价与改进等内容。尊老敬老是养老服务的基本道德要求,也是养老机构最显著的文化特征。规范养老服务中的服务礼仪,有助于全面贯彻尊老敬老理念要求,树立良好的服务意识,展现良好的服务形象,培养良好的养老服务文化,有效提高老年人及其家属的用户满意度。

    《养老机构康复辅助器具基本配置》规定了养老机构内个人使用和公用的康复辅助器具基本配置要求,并附录了相应的基本配置清单作参考。老年人由于年龄或自理能力等因素,需要借助相应的康复辅助器具。该标准有助于养老机构在服务中指导老年人使用相应器具,并提高养老机构的无障碍和适老化水平,让失能老年人得到更好照顾,改善生活品质。

    2021-12-30
  • 教AI认手语的年轻人:借助科技让更多聋人被“听见”

    今年5月,世界智能大会现场,一个“手语角”吸引了不少人驻足。只要在摄像头前打出手语,身后的显示屏上就会出现语意连贯的文字翻译。这套由天津理工大学聋人工学院和计算机学院共同参与研发的“复杂场景下中国手语实时翻译系统”(下简称“手语实时翻译系统”),已经覆盖了教育、法律咨询、餐饮、交通几大应用场景,在光线充足稳定的室内,识别率最高能达到95%,部分场景下可以实现“秒翻”。


    王建源是研发团队的成员之一。他是聋人家庭长大的聋儿,听力损失严重,吐字发声非常困难,手语是他和这个世界打交道最初也最有效的方式。一路长到22岁,聋人的身份不曾让他感到自卑;口不能言,也没耽误他长成一个妥妥的“学霸”;但如果你问他,因为听力障碍,从小到大遇到过哪些方面的不便,他会平静地在手机上打出四个字:方方面面——因为认识手语的人太少了。

    一个最典型的例子是看病,如果没有手语翻译陪着,即便只是头疼脑热,像王建源这样的“手语族”也很难独自就医——绝大多数医生不会手语,你不能要求一个病人在急诊室里,用手写或打字的方式,条分缕析地快速描述自己的症状。

    袁甜甜是王建源的老师,也是“手语实时翻译系统”项目团队的负责人。2006年研究生一毕业,她就在聋人工学院计算机系工作。15年来,袁甜甜记不清有多少次,凌晨一两点钟接到学院的电话,让她陪学生去看病,帮忙做手语翻译。如今,她已经是学院的副院长,带听障生上医院依然是她和学院所有老师的职责。

    她不怕辛苦,就怕自己的手语水平耽误事。袁甜甜是健听人(听力健全人的简称),手语是走上教职之后自学的,她常常自嘲说,在语言方面天赋有限,“我是个‘半颤子’(天津方言,指半吊子、不熟练)手语翻译。学生描述的情况一复杂,或者打手语的速度太快,我就只能看懂一部分了。”

    听障大学生自立自强、想方设法克服身体上的不便,特教老师尽职尽责、苦练手语为残疾人事业无私奉献——如果要讲一个励志故事,这样的情节就足够了。但袁甜甜和王建源们显然更想讲一个“科幻故事”:他们想教计算机学手语,让机器代替人,成为随叫随到、及时准确的“手语翻译”。

    袁甜甜学计算机出身,王建源的专业是网络工程,他们笃信,依靠科技的力量可以帮助中国2780万聋人,乃至更多有需要的人,克服生活上的种种不便。他们想让手语实时翻译系统化作一道桥梁,无论是听障者还是健听人,都可以通过它无障碍地交流。

    这个目标听起来宏大,想实现也很难,但他们还是决定动手试试看。

    新的桥梁

    帮助聋人与健听人交流,前一座已经建成的“技术之桥”,是语音识别。

    2007年,曾任中国聋人协会副主席的富志伟,发表了一篇题为《我看“聋人信息无障碍”》的学术文章。他在文中写道:“我期望将来能研制出一种机器,它可以和现在的微型摄像机一样大小,一端输入口语,另一端小屏幕上即显示文字……等到这种机器问世,聋人信息无障碍环境将大大改观。”

    十几年后回看这段话,会发现富志伟期待中的机器,和如今智能手机上常见的语音识别应用,几乎一模一样。语音识别技术的受益者,也已不限于听障群体——看看身边有多少人在用语音输入法就知道了。

    袁甜甜带领团队研发的“手语实时翻译系统”,就类似于手语版的“语音输入法”。只不过后者是输入语音、机器识别、转成文字,而前者是输入手语动作和表情、机器识别,再翻译成文字——“老桥”与“新桥”,相似又不同。

    袁甜甜没想到,“老桥”的存在竟然会成为项目团队建设“新桥”的“阻力”。

    “为什么一定要搞手语翻译呢?聋人听不到,现在有语音识别啊!有的聋人不会说话,拿手机打字不就行了吗?”曾经有一些企业向袁甜甜了解过正在开发中的手语实时翻译系统,想谈投资。但谈来谈去,他们却对项目的必要性产生了质疑,觉得手语翻译除了“做善事”没有其他意义。类似的话听得太多,快人快语的袁甜甜有点儿急了,“那要这么说,当初搞什么微信呢?就用短信不一样吗?搞什么语音识别呢,就直接打字呗?很多创新都有传统形式上的替代品,那科技就别进步了呗?”

    袁甜甜说,直到今天,手语仍然是许多听障人士最自然、高效的表达方式,“比写字、打字都快。”但为了促进无障碍交流,要求健听人都去学手语,显然不现实。人类要掌握一门语言,总会受到认知水平、记忆力等各方面的限制,“我们的手语实时翻译系统,就是要解决这个问题。”袁甜甜有着典型的工科思维,遇到难题,第一反应就是思考能不能从技术层面突破。“我感觉如果技术到了那儿,机器的记忆力和它的学习能力,要比人强很多。所以要是能让机器学会手语,它肯定比我这种‘半颤子’手语翻译管用多了。”

    目前,手语实时翻译系统还处于试用阶段。理想状态下,等到研究成果真正落地,健听人只要打开手语翻译程序,就能和“手语族”直接交流了。

    但对袁甜甜和年轻的研发团队来说,想达到这个“理想状态”并不容易。作为深度参与项目的听障生,王建源和聋人工学院计算机专业的乌力杰在手语识别、翻译技术上投入的精力越来越多。他俩开过一个向全社会推广、普及手语的微信公众号,如今已经一年半没顾上更新了。当初办公众号的时候,他们的想法是,要打开一扇窗,让聋人被“看见”。而现在,他们忙着造桥,想让听障者被“听懂”。

    手语之美

    除了听障生,“手语实时翻译系统”项目团队中也有健听人。无论是不是手语的日常使用者,他们之间有个共识:手语是一门很美的语言。

    袁甜甜对手语之美的直观感受,都来自她的学生。袁甜甜的母校是天津师范大学,当老师是她唯一的职业目标,但她没有特教专业背景,平时打的手语,一部分是自己照着书学的,另一部分是在和听障生的日常交流中逐渐掌握的。刚入职的时候,学院的老教师还夸她,“挺厉害啊,一上讲台就敢跟学生‘比画’!”

    袁甜甜有着典型的老天津人性格,心肠热、说话直,她坦言当初苦练手语,心里也没存着“为残疾人教育事业贡献力量”这样的远大理想。只是觉得,既然要当老师,教的又是听障生,手语就是上课必备的工具,“你不敢‘比画’就永远学不会,永远没法跟孩子们无障碍沟通,对吧?”

    就这样一边用一边学,她发现聋人日常使用的自然手语,远不止“照着书比画”这么简单。它有自己的语序和语法,口语里说“灭火”,灭在火之前,而学生们打手语时,会先比出“火”——起了“火”,再去“灭”;它有独特的空间感,同样一个掌心向下,五指由聚到散,模拟光源的手势,在室内打意思是灯,在室外打就可以指代太阳;同样一句话,来自五湖四海的学生,可能打出好几种不同的“方言”版本;手语的表达方式更是丰富,要打出一个意思完整的句子,不光靠手势,也要配合相应的表情,还需要加上肢体动作……

    “真的是一门很美的语言!”袁甜甜说,直到今天,她和学生用手语交谈,有时候还会愣神,觉得他们“身上有光”。而亲眼看过王建源、乌力杰打手语的人,就会承认袁甜甜的感受并不夸张。

    王建源生在青岛一个聋人家庭,父母都是听障人士。2018年考进聋人工学院网络工程专业之前,他一路都在聋校接受教育。

    小时候,父亲就像其他家长教孩子说话一样,带着王建源认认真真地练习手语。父亲并不认为那是一门“特殊”的语言,“他觉得普通话能字正腔圆、抑扬顿挫,手语同样能够大开大合、诙谐幽默。”父母对手语的坦然态度,影响了王建源。他从不避讳在公开场合使用手语,也从不隐藏自己的聋人身份。在他看来,手语就是手语,不是某种“残疾的外显”。聋人可以用它表达内心的想法,而健听人,只要掌握了这门语言,同样可以用它来交流——手语和其他任何语言一样,是破除障碍、沟通彼此的工具,它可以是桥梁、是纽带,唯独不该是障碍本身。

    乌力杰是来自青海的蒙古族小伙,“家在茶卡盐湖边上”——除了精通手语,他也可以用口语交流,只是声音有些沙哑低沉。

    比起同年入学的王建源,乌力杰的求学经历要更复杂些。小学阶段,他靠助听器和读唇的本领,与健听孩子一道读过三年普校,“三年都是全班第一”。那段经历锻炼了他的适应性和口语表达能力。后来,他离开青海,在武汉第二聋校完成高中学业,通过单考单招来到天津理工大学。这样的成绩在家族同辈的孩子中“笑傲群雄”,更让他坚信“聋人也不比谁差”。他一度直接把“Deaf-无音”用作自己的微信昵称——在英文中,Deaf就有聋人的意思。

    无论是学专业课、推广手语还是做科研,这个古铜色皮肤的蒙古族青年有股“一马当先”的闯劲儿,“海伦·凯勒能做到的事情,我们为什么做不到?”

    技术之难

    王建源和乌力杰是受袁甜甜邀请加入项目团队的。2019年,他俩才上大二,就被委以重任,负责收集手语语料,撰写符合自然手语语法、语序的句子。手语是一门视觉性语言,基于这一特点,“撰写”的过程不是通过手写或打字输入,而是以录制视频的方式完成的——王建源、乌力杰以及团队中其他听障生的重要工作之一,就是对着摄像头反复打手语。

    为什么是他们?

    因为手语实时翻译技术之难,恰恰源于手语之美:

    独立的语法体系,意味着团队研发出的系统,除了要将单个手语词汇的意思识别出来,还得把手语语序转化为健听人习惯的汉语语序,把手语的“火灭”调整成“灭火”,才算完成翻译;独特的空间感,意味着高度相似的手语动作,在不同的环境中,可能有不同的译法,计算机要学着区分“屋外的太阳,屋里的灯”;丰富的表达方式,意味着手语识别不像语音识别那样,只需收集“声音”这一种“学习资料”,要把人工智能训练成一个合格的手语翻译,得把手势、表情、大肢体动作,通通从视频转化为数据,再“教”给计算机。所以,能充分理解、展示手语之美的听障生,是最适合给人工智能当“老师”的人。

    王建源和乌力杰“教机器”学手语的本事,来自“教人”。

    尽管年纪轻,他们的手语教学经验却可谓丰富。刚上大一,他们就发现,对手语心存偏见的人不在少数。不止健听人,即使在听障生内部,也有很多同学,因为从小就受“打手语就是承认自己有残疾”“要像‘正常人’一样讲话”等观点影响,对手语怀有抵触情绪。

    因此,入学没多久,王建源和乌力杰就开始通过学院的手语社团、通过他们的微信公号、通过短视频平台,通过线下、线上各种渠道开班授课。像所有教语言的老师那样,讲语法、单词、句型……两个人甚至开始研究起更“超纲”的手语语言学知识:在王建源的书包里,一本《手语动词研究》和专业课教材揣在一起,有时间他就掏出来看两眼。乌力杰干脆跑去参加了中国残联主办的国家通用手语骨干教师培训班,毕业考核的时候,还拿了个总成绩第一。

    一开始,他们做这一切,只是想给这门语言“正名”,想告诉大家:手语有它的特性,但绝不“特殊”,手语和它的使用者一样,都是普通的、正常的。他们并没有预料到,那些为了教人学手语做的“额外功课”,会和他们各自的专业知识相结合,成为教“AI”学手语的利器。

    “我们的听障生知道手语的语法结构,还有它的一些基本要素,比如说脸上的表情到什么程度算是表达到位了,什么时候该用上肢体语言了,他们都明白。所以他们做数据收集、处理方面的工作,有天然优势。”袁甜甜很看重聋人在项目团队中发挥的作用,“咱要是叫没用过手语的健听人来收集数据、建语料库的话,那可真是费劲了!”

    因为缺少聋人的参与,在手语识别和翻译技术领域,各国学界都走过弯路:比如尝试通过数据手套建立手语语料库。作为一种常见的传感器,数据手套在手势识别技术上的应用已经相对成熟——尽管成本高昂,但用手套来收集“手势”,看起来理所当然,准确率也该有保证。只可惜手语不是简单的手势:抛开表情和大动作不谈,即便是同样的手势,指向稍有不同,也可能意思迥异,这样微妙的差异,手套是识别不出来的。

    意识到这一点,近年来各国推进的手语识别、翻译项目,大多采用计算机视觉的方法,利用摄像头收集数据、建立语料库,袁甜甜和她的团队也是如此。现阶段更常见的问题,一是收集的样本太少,数据集不够大。二是数据集建起来了,但没能对语料进行高质量筛选和标注。说白了,就是语料“不好使”。

    袁甜甜说,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的过程,有点像教小孩学说话,一个单词先得全家上阵,翻来覆去地重复,次数够了,孩子才能建立印象,“哦,这个单词叫妈妈,不管是从爸爸嘴里说出来,姥姥嘴里说出来,还是舅舅、阿姨说出来,都叫妈妈。”同样的,要让机器识别一个手语句子,也要有足够多的人面对摄像头,以不同的风格重复打同一套动作,计算机才能“记住”。

    很多国外团队建立的手语数据集无法支持复杂场景下的手语翻译,一个直接的原因,就是无法找到足够多的人在自然状态下采集手语。“而我们的团队背靠聋人工学院,很多成员本身就是手语使用者,在自然手语的采集上有优势。”袁甜甜说。

    “但是跟您实话实说,我们也建过‘不好使’的数据集。”袁甜甜直接给团队2018年建立的手势汉语数据集下了定义,“花了钱、费了功夫,最后挺失败的”——失败之处在于,那一次他们收集的语料是手势汉语而不是自然手语。手势汉语是按照健听人习惯的汉语语序,而不是手语语序连词成句的。

    “比如说,‘爱是我们共同的语言’。这个句子用手势汉语来打的话,就是按顺序一个字一个字地比画,‘的’也有对应的手势,也要打出来。但聋人日常使用手语的时候,惯用的语序是:爱、我们、共同、语言、是,‘的’不用打。我这个‘半颤子’手语,讲课的时候也不会把‘的’‘了’都打出来,那不符合自然手语的表达习惯。”袁甜甜解释。

    “你把手势汉语翻译得再精准也没用,聋人平时打的不是这个啊!”汲取了教训,这一次再建手语数据集,袁甜甜说,他们不求速成,只求每条语料都是原汁原味的自然手语。先按手语语序识别、再按口语习惯翻译,虽然多了一个技术环节,团队研发的难度也就长了一截,袁甜甜们却坚持要选择那条“难走但正确”的路径。

    “咱做这个研究,不想跟人吹我们的数据集有多大,也不想说我们发了多么高大上的论文,我们就一个目的:能用。”袁甜甜斩钉截铁,“这个系统出来了,聋人必须真的能用。”

    收获之年

    对于袁甜甜和她的团队来说,2019年和2021年是两个关键的时间节点。2019年,是他们的初创之年,“手语实时翻译系统”入选国家工信部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创新揭榜项目,获得了2000万的资金支持。袁甜甜很高兴,一方面是因为国家对无障碍建设的重视让她欣慰,另一方面,数据采集、技术研发、成果落地也确实是处处都要花钱。

    2021年,则可以说是团队的收获之年。

    闫思伊到现在还记得,今年年初她第一次跑通手语翻译系统代码框架时的心情。“就好像你在组装一台机器,零件都已经拼全了,但是因为各种各样的小毛病,比如说有几个螺丝没拧紧,它就是不能正常运转。我每天在实验室,一个一个地把螺丝给上紧。都调完之后,忽然有一天,我一按开关,机器就轰轰地转起来了。那种成就感啊……”

    闫思伊在天津理工大学计算机学院读研二,是手语实时翻译项目团队的健听人成员,主要负责“后台”工作——构建手语识别算法框架模型。如果沿用教孩子学说话的比喻,学前阶段完成了反复加深印象的步骤,一上小学,孩子就要开始学习拼音、语法,学会按照教材上总结的规律,把学过、听过的那些单词组成句子和课文,写在作业本和卷子上——闫思伊就是编“教材”,帮AI这位“同学”总结手语规律的“老师”之一。

    “这部分技术要求更高的工作,主要由我们学校计算机学院的师生来完成。”袁甜甜说,给人工智能“编教材”的过程很艰辛。在手语识别、翻译领域,可借鉴的经验太少,同行的进度也都差不多。项目团队参考了德国天气预报自然手语翻译系统的算法,也通过各种渠道寻找类似系统在网络上公开发布的源代码,然后就是一遍遍地尝试和修正。

    闫思伊他们每天早上8点半就扎进机房,等意识到天黑该回宿舍,再看表已经是晚上10点了。“我觉得我们的项目有意义啊,就想快点出成果,能落地的成果。”她说自己是个典型的理工女,就喜欢计算机,导师让周一到周五做项目,她周六日也忍不住去跑代码。就这样一点点摸索,一点点“紧螺丝”,第一次跑通代码的那天早上,计算机“同学”在它的人类老师们面前,写下了一份不算完美,但成绩合格的手语翻译试卷。

    今年5月,王建源、乌力杰带着研究成果上了世界智能大会;10月,他俩又和聋人工学院其他几位同学组成创业团队,代表天津理工大学,拿下了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高教主赛道的金奖。

    他们的“夺金”项目叫“鲸可语”,全称“鲸可语多模态连续手语自动标注识别系统”。自动标注识别就是手语翻译的前期步骤,而“鲸可语”正是依托“手语实时翻译系统”而生的——他们把两年来“教机器学手语”的经验转化成自己的科创项目,亲手为他们想象中那座“聋健融合之桥”建起了“桥基”。

    决赛夺金的那天,袁甜甜在朋友圈给她的学生们一个个点赞。作为“鲸可语”的指导老师,她很喜欢这个温柔又有力的名称。

    鲸可语,来源于“52赫兹鲸”的故事,在海洋中,这只因为叫声频率与众不同而无法与同类交流的鲸鱼,被称为“最孤独的存在”。但事实上,如果你能破解52赫兹的密码,就会发现它并非一座孤岛,它也会歌唱,也有自己的语言。王建源觉得这只鲸鱼很像听障群体,“沉寂在人海中,无时无刻不在渴望着与外界沟通,渴求着回应。”

    几个听障年轻人给“鲸可语”设计的标志,像一只蓝色海洋中漂浮的白色鲸鱼,也像人们把拇指和食指搭在一起“比心”时的手形。“我们建手语语料库的时候,就是要把手语的动作手型概括为像这样简洁的线条,正是这一个个线条,支撑起了‘鲸可语’系统,实现了对手语的识别。”王建源说。

    而他们开发手语识别系统的初心,就是帮助那只“52赫兹鲸”,获得言语的能力和“被听懂”的权利……

    2021-12-29
  • 网红书店陷入关门潮 实体书店如何挺过寒冬

    冬日的傍晚,寒风阵阵。言几又连锁书店位于北京王府井王府中环大厦的店面大门紧闭。


    “已经有一阵子没有营业了。”大厦安保人员告诉记者。

    据媒体报道,近来该连锁书店陷入欠薪风波。某实时更新的导航App显示,言几又原来在北京开设的8家店面,仅3家还在正常营业,位于王府井、中关村、西翠路等繁华地段的5家店面,均已关闭或暂停营业。

    作为书店行业的知名品牌,言几又的现状牵动了业界神经,也引来了部分自媒体对网红书店的笔伐,认为网红书店“虚有其表”。再往前追溯,近年来结束营业的书店名单里,不乏为人们所熟知的诚品书店深圳万象天地店、重庆方所书店等知名书店。

    一位资深书店经营者表示,如果言几又这样的品牌连锁出现了问题,那说明实体书店之前探索的“提升知名度—引流到店—复合业态经营—提升收入”的经营模式,遇到了困难。

    网红书店,该退场了吗?

    “最美”书店,一度很红火

    作为“实体书店2.0版”的网红书店,是互联网兴起之后,书店行业遭受电商重击之下,努力自救的产物。

    相关数据显示,受消费者购物习惯改变和地价上涨等因素影响,2008年到2012年,全国倒闭的民营书店已多达万家。为应对这一颓势,实体书店开始在多业态经营和空间体验感方面下功夫,努力打造“最美”书店。包括言几又、西西弗和钟书阁等,都是在这一时期创立的民营连锁品牌书店。

    “最美”书店,凭借靓丽的颜值、精致的文创、时尚的餐饮,自然吸引了媒体关注,甚至一跃成为网红。它们一改过去实体书店面貌陈旧、功能单一的状况,吸引了不少年轻读者到店消费,一度被业界寄予厚望。城市商圈看中它们的引流能力,也纷纷推出减免房租等优惠措施,邀请它们入驻。多重利好之下,网红书店曾一度快速扩张。

    最红火的时候,言几又在全国拥有60几家店面,2014年至2018年4轮融资总金额达数亿元。仅2018年在西安新开的迈科中心店,面积就达4500平方米,投资过亿,由日本知名建筑设计师操刀设计。

    红火的不仅是言几又。

    钟书阁创始人金浩回忆:“我们在2012年打造上海松江泰晤士店面时,提出了‘最美’书店的概念。这个概念最火的时候,什么行业的资本都想进来分一杯羹,遍地都是新开的‘最美’书店。”

    但是,实体书店经营毕竟是一个微利、专业度要求高、需要很长时间来沉淀的行业。扩张速度过快,资金和管理未必跟得上。

    步入言几又位于北京五棵松华熙Live中心的店面,记者第一感觉是“有点空”——约600平方米的空间,摆放的书籍并不多,约有三分之二的位置让给了饮品和文创;相应的分类下,新书种数也不丰富,从一个侧面证实了网传的“言几又书籍供应出现了问题”。

    业界人士认为,对书店经营者而言,坪效是一个很关键的概念——即每坪(1坪=3.3平方米,编者注)面积上可以产出的营业额。书店若是过于注重空间的体验感,会在无形中降低坪效,提升经营成本。若把人吸引进来后,不能凭借实力把客流转化为稳定的营业额,将难以长久经营。

    “红”与“不红”,都面临生存压力

    书店的核心竞争力是书,但是不得不承认,现实中很多坚持卖好书的实体书店,同样也面临经营难题。

    金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强调钟书阁人气很高,但并不是网红,而是内外兼修:“我们一直把图书当作长期的事业来经营,咖啡加文创收入占比不足20%,绝大部分营收来自图书。”

    那么,怎么看待网红书店的闭店行为?

    “有一部分是市场的自然淘洗,有一部分是缘于疫情和网购的双重冲击。”中金易云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营销中心负责人周耀光分析说。

    “吸引客流到店的思路是没有问题的,有人气,是提升营业额的第一步。没有这一步,后面的经营无从谈起。当前,实体书店面临困难,主要诱因是新冠肺炎疫情。以钟书阁重庆店为例,以前进店最长要排两个小时的队,现在这种情况不见了。”金浩最为明显的感受,是从2020年初开始到现在,到店客流明显减少。

    客流锐减,必然影响营收。据中金易云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对全国数千家线下书店运营状况的统计:2021年7月至11月,线下书店销售的总码洋为174.07亿元,其中书店零售码洋62.77亿元。虽然总码洋下降趋势不太明显,但通过零售渠道实现的码洋较2020年和2019年分别下降了16.3%和24.9%。

    在北京拥有两家实体店面的纸老虎书店总经理杨景新向记者坦言:“2020年营收同比大幅下降。2021年,在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的环境下,截至11月底,营收比上年度提高30%,但和疫情之前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杨景新认为,作为民营实体书店,纸老虎在疫情冲击下能够屹立不倒,首先离不开市政府及相关区政府及时的资金支持。与此同时,书店采取根据到店客流量决定营业人员数量的轮岗机制,尽量节约成本。

    在西安拥有数家店面的陕西嘉汇汉唐书城策划总监李纯告诉记者:“图书经营占比逐年下滑。依靠自身品牌,我们才在近两年保持书店盈亏平衡,且略有盈利。”

    疫情从哪些方面深刻改变了行业生态?在辽宁铁岭深耕了27年、拥有13家连锁店面的缘园书店对此深有体会。“实体书店拥有核心竞争力的线下文化活动和营销活动,无法系统性开展;基本没有参加行业展会和拓展外地线下新供应链的渠道,商品创新有所不足;常态化的进店疫情防控流程,增加了人力和管理成本。”缘园文化教育集团文化板块总经理蒋涛对记者说。

    让金浩更为担心的是,实体书店书籍售价与网购相比本来就没有竞争力,疫情促使消费者向线上转移,一旦形成习惯,实体书店恐难上加难。

    “走出去”,或是实体书店的破冰之举

    在江西南昌经营近30年,以人文社科书籍为主打产品的青苑书店,现拥有3家实体店,并为当地3家公共图书馆提供运营服务。

    “疫情期间,最困难的时候就要发不出工资了。经营多年,我们其实已经拥有了稳定的私域流量,凝聚了一批有消费能力的高端读者。我们通过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向会员们发过一篇文章,呼吁他们储值,帮书店渡过难关。会员们很给力,短短几天,我们筹到了数十万元资金。但是,这绝非经营的长久之计。”青苑书店负责人万国英告诉记者。

    青苑能够渡过难关并持续经营的秘诀在于——积极“走出去”。凭借选书眼光,他们为南昌当地十多家企事业单位提供购书服务,服务对象包含法院、银行、市政公用集团等。

    “这让青苑拥有稳定的现金池。”万国英说,“除图书购买服务之外,我们还参加了南昌公共图书馆运营商的竞标,在10家中中了3家,进一步扩大了收入来源。”

    到店客流急剧下降之后,钟书阁采取的弥补方法也是“走出去”,与社区合作,以书为载体,为社区居民提供讲座等免费文化服务。“他们觉得书好,就会买一些。”金浩说。

    至于和网购渠道打“价格战”,金浩表示,“懂书的人,不会觉得低价打折的书是好书”。

    缘园书店在2020年、2021年实现了销售、毛利、利润均超10%的增长率,凭借的是文教结合和为政府提供阅读服务的经营模式。

    “我们努力融合集团内部多业态板块的合力,充分发挥书店+的优势,向学生群体提供书店+教育、书店+阅读指导等服务,实现文化活动、线下教育的专业化和高频次。同时,我们还积极参与政府阅读服务功能的构建,成为城市书房体系专业的经营商。”蒋涛介绍道。

    “实体书店经营,正面临着比较大的困难。想要改变这样的状况,除自身能力需不断提升之外,也需要多方助力。当一度被视为破局之路的‘网红化’经营受阻之后,需要往更多方向探路。”周耀光说。

    “吹灭读书灯,一身都是月。”满城书香,是衡量一座城市文明程度的标志之一。实体书店的兴衰,或许从来就不是一个简单的经营问题。

    网友观点

    alien37:书在古代是奢侈品,尤其是印刷术发明以前。古人一生能看到一本或者几本书就是幸运儿。得益于工业革命,书变得平民化,而今书本已经平价化,尤其是数字革命之后。然而,当前多种休闲方式流行,免费的电子书、视频、音频,几乎要革掉实体书店的命。情怀也阻挡不了颓势。

    现现小闹:现在的人都读不进去书了,这才是根本。

    Angel凌子:现在很多书店、博物馆、文化中心等建筑物都是华而不实,除了络绎不绝的人前来打卡拍照,能够静下来参观阅读的没几个。

    繁萦:从顾客角度看,真正阅读的人未必喜欢热闹,而光顾网红书店的更多是追求新奇消费点、蹭热度的人。特别是,当前不少社交平台上点赞、评论等功能的激励和关注效应,让人们更愿意到网红打卡地“到此一游”。至于是网红书店还是网红饭店并不重要,当收获过点赞和流量后,热情渐渐就退了。

    kkk小匡:书店要做的不只是装饰得漂亮,还需要有一股从内而发的气质和底蕴。去过南京的先锋书店,虽说也是去打卡感受,但是有个细节让我很感动,外卖小哥到店送外卖,书店的雇员只是用手势告诉小哥放那,全程没说话,生怕影响书店的氛围,在这样的渲染下,想不掏钱都难。

    井上多罗8151:网络售书比店里便宜一半,怎么竞争?

    Garry-guo:主要还是价格,如果所有商品线上与线下同价,那电商还会有生存空间?

    2021-12-28
  • 专访:中国有望成为全球最大保险市场

    “我们对中国市场前景充满信心,预计到本世纪30年代中期,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保险市场。”瑞士再保险公司首席经济学家热罗姆·埃热利日前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书面专访时这样表示。


    埃热利说,全球经济在经历新冠疫情冲击后开始周期性复苏,为保险业继续发展打下了基础,全球保险市场规模预计将于2022年中期首次超过7万亿美元。瑞士再保险公司预计,2022年和2023年全球保费的实际增长率将分别为3.3%和3.1%。

    他认为,得益于收入稳定增长、中等收入群体稳步扩大以及风险意识增强,中国保险市场的基本面依然稳固。中国银保监会发布了多项指导意见和行动计划,以促进保险业均衡发展、丰富保险产品种类,向更广泛人群提供更优质的保障。

    埃热利说,瑞士再保险公司的研究表明,全球供应链不畅、劳动力短缺和能源价格高企等问题将继续存在,预计2021年全球经济增速为5.6%,2022年放缓至4.1%,2023年进一步降至3%。通货膨胀是近期普遍存在的宏观风险,预计英国和美国的通胀压力最为严重。

    他认为,推动长期增长和增强宏观经济韧性首先要深化结构性改革,例如建设可持续的基础设施、更广泛地推广数字经济并向低碳能源转型。

    瑞士再保险公司成立于1863年,总部位于瑞士苏黎世。

    2021-12-27
  • 缘来不晚 一群平均年龄25岁的年轻人帮老年人相亲

    “不论是23天还是23年,孤单的滋味都是一样的。”


    “我们不缺吃喝,就缺个陪伴。”

    “你不是我的菜,我就是这么坦率。”

    ……

    这些“金句”,都来自吉林广播电视台生活频道的一档老年相亲节目《缘来不晚》。这样一档看似普通的相亲节目,却悄然走红。不仅吸引了一大批天天追看的忠实粉丝,多期节目还在网络上成为爆款。据了解,该节目最火的一期全网点击量达1000多万,节目组的官方抖音号,每条短视频点赞数大多过万,有的点赞数甚至超过10万。

    这档反映当代老年人情感生活现状的节目,让很多人看笑了,笑着笑着又看哭了。有网友发出感慨,看过节目后才明白,爱与被爱的需求,从来不分年龄。

    将视线聚焦于老年群体,别出心裁打造这档老年相亲节目的,是一群平均年龄25岁左右的年轻人。在《缘来不晚》节目组制片人高朋举看来,用心走近老年人,了解他们的真实生活和心理诉求,有时比满足他们的衣食住行更重要,也更有意义。

    老年人的孤独年轻人不懂

    此前,高朋举是一档年轻人相亲节目的导演。在做年轻人相亲节目期间,他经常接到老年人打来的热线电话,问电视台为什么不帮老年人相亲。他当时就感到,很多单身老年人都想再找个老伴,余生有个陪伴。

    2019年,《缘来不晚》进入筹备,有30多名年轻的编导、出镜红娘和摄像加入,却没有相亲嘉宾。

    节目组也犹豫过,不知道作为一档日播的相亲节目,能否找到足够的报名对象,牵手率又能有多高。为了找相亲嘉宾,高朋举带着节目组的工作人员一起到公园里的相亲角去招募。

    父母健在,高朋举想象不到单身老年人的孤独到底有多深。在公园相亲角偶遇了一位单身阿姨,让高朋举看到了另一个世界。阿姨在节目组的宣传板前往返了多次,欲言又止。

    高朋举主动找她聊了起来。老人年轻丧偶,独自抚养儿子长大。如今,独生儿子已经结婚生子,事业进入了上升期,把她从老家接到了长春一起生活。有一天,老人试探着跟儿子商量,说想找个老伴。却没想到儿子十分生气,埋怨她,不缺吃不缺喝,为什么还要丢这个人。

    白天,老人的儿子上班,孙子上学,家里只剩下她自己。老人不善交际,除了出门买菜,就是待在家里打扫卫生、做饭。老人一个人在家,忍不住会胡思乱想,难受时就放声大哭,哭上半个小时,眼泪擦干,一切照旧。

    因为儿子反对,这位阿姨一直未能报名参加相亲。儿子很孝顺,但就是理解不了母亲的情感需要。

    高朋举发现,儿女反对父母再婚,有很多自己的考虑,诸如觉得没必要、担心父母被骗、无法接受家里多一个陌生人等。节目组希望《缘来不晚》能成为一个窗口,让更多年轻人看到老年人的情感需要。

    节目组有13名出镜红娘,大多二十五六岁,以前除了自己的父母,她们很少近距离接触老年人。她们经常听到相亲嘉宾们感慨,老年人的孤独,年轻人理解不了。

    可后来,红娘和老年人成了忘年交。在红娘面前,老人们会说出压在心底多年的委屈和心酸,也会禁不住潸然泪下。

    一位报名相亲的年逾70的老大爷,和老伴一直相敬如宾,从没吵过架。见到出镜红娘武玥秀时,老大爷甚至能清晰地说出一串数字:他和老伴相处53年,一共是636个月,19345天。

    5年前,大爷的老伴脑梗瘫痪在床,不能动,不能说话,他一直守候在老伴身边照顾,“每天喂她7次,一天两顿奶、两顿果汁、3顿饭……”

    上门探访时,武玥秀并不能理解这位跟原老伴“感情特别好”的老大爷为何在老伴病故后不久就急于找新老伴。

    老大爷解释说,老伴得了脑梗后,腿、胳膊都不好使,卧床之后还不会说话,“渴了饿了冷了热了,都不能和你交流”。而老伴去世后,他觉得一个人在空荡荡的屋里“就像蹲监狱一样”。

    对于相亲,大爷也有顾虑:“我老伴23天前才去世,别人可能会说你这男的是不是有点不正经啊,怎么老伴儿刚去世,就开始找对象?”

    武玥秀为大爷介绍了一位年龄相仿的阿姨。见面时,阿姨的一番话,一下击中了大家的泪点——“不论是23天还是23年,孤单的滋味都是一样的。亲身经历过,才能明白。”这让大爷有了遇到知音的感觉——“5年了,终于有人能跟我唠知心话了!”

    77岁的常富是一名老中医。红娘甜甜到他家里探访时,看到阳台上摆满了花。但老人并不喜欢花,养花只是为了打发时间。

    常富的老伴从查出肝癌晚期到离世,只有38天。老伴突然离世,常富觉得自己就是一只孤单的大雁,老伴飞走了,丢下他一个人,茶不思饭不想。

    常富有4个孩子,有出息也孝顺。老人说儿女再孝顺,也不能一直陪在身边。每天为了打发寂寞,他会早早去诊所,等着有人来问诊。最怕下班回家,因为再没有人做好热乎的饭菜等着他。

    红娘们发现,有业余爱好的单身老人,也一样恐惧孤独。有的老人为了不丧失语言功能,每天看电视,跟电视剧里的人说话。也有老人开着代步车在小区附近转,送拎重物的人回家,就为了能找人一起聊天。

    父母的真正需要,我们是否了解

    “父母的真正需要,我们是否了解?”节目筹备时,这个问题让工作人员一时语塞。很多儿女认为父母衣食无忧,健康医疗有保证就是稳妥。可老年人们更希望晚年有个伴,能一起吃饭、散步、聊天。也期待着当自己力所不能及时,家人能理解和支持他们去实现愿望。

    “多关注父母的愿望和需求,别留遗憾。”想起外公去世前被忽视的愿望,高朋举很难释怀。外公生活在农村,在世时一直想去故宫看看。家人并不理解,长春还没逛完,为什么要大老远地去北京看故宫。而现在,他能做的是不要在父母身上留有遗憾。

    报名参加节目的老年人,大多得到了儿女的同意。也有不少老人,是儿女帮忙报的名。其中有很多人是中年丧偶,考虑孩子未成年,选择独自抚养孩子长大成人,直到孩子工作、结婚生子。

    今年69岁的孙淑清,单身了20多年。丈夫离世后,她独自抚养着3个未成年的儿子。儿子结婚生子后,孙淑清又帮忙照看孙子和孙女。现在,老人觉得任务完成了,想找个老伴,过属于自己的生活。

    看到母亲的舍己和付出,3个儿子都支持母亲再找老伴。大儿媳妇看到节目中有一位家住吉林市的大爷,各方面条件和婆婆相当,赶紧给节目打电话报名。相亲时,大儿子和大儿媳又专门陪老人一同前往。

    今年9月,节目组举办了一场集体婚礼,8对相亲成功的老人,穿着红色喜服,在亲友的见证下,再次走入婚姻殿堂。这其中就有孙淑清和她的新老伴。

    做节目的两年里,出镜红娘甜甜接触了很多像孙淑清这样的付出型老人。他们一直在为孩子奉献,随着年龄增长,自己的体力、脑力、自理能力在逐渐丧失,但年轻人的关注点大部分是在自己和孩子身上。

    看到相亲嘉宾的不同境况,甜甜总能想到自己的父母。在她眼里,父亲不善表达,能把好话说得让人不爱听;母亲则温柔大气,能包容父亲。和母亲关系更近,甜甜喜欢带母亲出去旅行。但超过3天看不到老伴,父亲就会以身体不适为由,让甜甜和母亲赶紧回家。

    甜甜的父母也是《缘来不晚》的粉丝,喜欢边看节目边讨论,为节目里没牵手成功的相亲嘉宾惋惜,也反思自己的老年生活。

    甜甜半开玩笑半认真地劝父亲,要好好珍惜母亲。她明白,以后自己也会结婚成家,组建新的家庭,陪伴他们走完余生的主要还是彼此。现在,甜甜会把自己的旅游经费省下来给父母,让他们趁着身体好,多出去游玩。

    25岁的刘咏沛觉得自己这两年也“老成”了不少。作为出镜红娘,在相亲现场,她跟着老人一起哭一起笑,慢慢地理解着孤独和爱的含义。

    以前每天下班,她就直接回到房间,累得不想跟父母说话。到了周末,会跟朋友外出聚会。现在,不管多晚到家,刘咏沛都会轻轻地走到父母房间,跟他们打个招呼。周末就带父母一起出门吃饭,喜欢陪在他们身边。

    跟大爷大妈学习热爱生活

    感受老年人的孤独,给他们带去安慰的同时,节目组的年轻人也跟着老年人学习如何热爱生活。

    刚进节目组时,刘咏沛被安排到嘉宾组,负责电话联系报名的嘉宾,了解基本信息。当时嘉宾组的小姑娘大多刚从大学毕业,她们猜测老年人的生活应该很枯燥,无非就是遛弯、晒太阳,想着儿女,惦记着孙子。

    事实却并非如此。接触后,红娘们发现,很多老年人和年轻人一样,喜欢旅游、拍照、唱歌、逛街,吃各种美食,每天把日程排满,让自己的老年生活“嗨”起来。

    上个月,刘咏沛拜访了一位50多岁的阿姨,穿着打扮很精致,出门必须涂口红。阿姨在老年大学学习,平时喜欢唱京剧,还自学了弹月琴。最近,她还准备再学一门乐器。

    她还采访了一位阿姨,经常在短视频App上直播,一播就是3个小时,跟粉丝聊新闻和趣事,还能熟练操作视频剪辑软件。

    “阿姨们的这种状态太值得我们年轻人学习了。”刘咏沛自愧不如,有时她起床后,脸都懒得洗,就直接去单位机房剪片子。休息时,在家里躺着、看电视、睡觉,床才是她的最爱。

    现在节目组的红娘们开始有了兴趣“危机”,没有爱好的开始培养爱好,有爱好的开始发展其他爱好。她们说等以后老了,也要当一个时髦的老太太,容光焕发,爱好广泛,自律生活。

    很多人说,老年人再找老伴,无非是找个人搭伙过日子,谈何爱情。对此,甜甜并不认同。她发现,老年人相亲的标准也不低,也会非常看重对方的身材和长相是否合自己的“眼缘”。女方期待男方能真心实意,男方希望女方要通情达理,能擦出爱情的火花。

    虽未结婚,但对爱情和婚姻生活,甜甜仿佛明白和清晰了很多。很多丧偶的老人,回忆起老伴时,没有轰轰烈烈的话语,都是生活里的小细节。比如,阿姨喜欢吃咸鸭蛋黄,她不在家吃饭时,大爷会把蛋清吃了,留着蛋黄给她。还有的老两口逛公园时会牵着手,结婚纪念日时,会拍一套婚纱照……

    每天和老年人打交道,节目组的年轻人觉得鲜活又有趣。对他们而言,最大的收获是,“学会了珍惜当下,关爱父母”。甜甜说,享受生命中年轻的时光,也要不断积累和学习,像很多相亲嘉宾一样,优雅地老去。

    2021-12-24
  • 不去查体就没事?45.2%受访青年表示害怕参加体检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了健康体检的重要性,不少用人单位都会为员工安排年度体检,但也有些年轻人对体检抱有抵触情绪,不太想参加。日前,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发布的一项针对1144名青年的调查显示,45.2%的受访青年表示害怕参加体检,其中95后受访者表示害怕体检的比例最高,为52.3%。对于参加体检有所顾虑的原因,68.1%的受访青年担心体检会查出身体有问题。97.2%的受访青年表示体检会促使自己更注重身体健康。


    此次调查的受访者中,男性占43.5%,女性占56.5%。00后占14.7%,95后占24.6%,90后占37.4%,85后占23.3%。职场人士占72.1%,在校学生占22.2%,待业者占4.6%。

    52.3%受访95后青年表示害怕参加体检

    今年28岁的陈海涛(化名)就职于北京某社会组织,早在几个月前,他所在的单位就发出了职工健康体检的通知,但他近期才完成了体检,“一方面是平时工作比较忙,老是忘记,另一方面其实有点‘鸵鸟’心态,觉得只要不去查,身体就没毛病”。

    年轻人如何看待体检?调查显示,45.2%的受访青年表示害怕参加体检,其中37.2%的受访青年表示有点怕,8.0%受访青年表示非常怕。交互分析发现,95后受访者表示害怕体检的比例最高,为52.3%,其次是90后,为46.0%。

    在河北某高职工作的邢天舒今年参加了学校统一组织的健康体检,她表示在体检前其实是有所顾虑的,“主要是担心自己的身体有问题,害怕检查出大毛病。所以检查前会比较忐忑和紧张”。

    对于体检的顾虑,68.1%的受访青年担心体检会查出身体有问题,49.8%的受访青年担心自己隐私被泄露,35.7%的受访青年对检查项目有点害怕。

    现居西安的95后李娜表示,如果可以选择的话,自己更愿意去三甲医院进行体检,“感觉会更踏实,检查出来的结果更加专业可信。而且如果发现有什么毛病,也方便听取医生的建议”。关于个人隐私保护的问题,李娜觉得只要是在正规的地方体检,这方面做得都挺好的,不会担心个人隐私或者信息被泄露,“之前体检完,需要自己到医院取纸质报告,找医生分析结果,这一过程基本不会存在隐私泄露问题,所以挺安心的”。

    仍在读研究生的董心怡为了考教师资格证,花300多元参加了一次体检,她感觉现在市面上体检的价格并不低,有的体检套餐要一两千元,更高的也有,“如果是完全自费的话,还挺有经济压力的”。

    受访青年参加体检的其他顾虑还有:排队等候时间长(35.8%),体检需要自费/部分自费,费用高(31.1%),体检环境不好(21.6%),觉得身体很健康,检不检无所谓(12.2%)等。

    超九成受访青年表示体检会促使自己更注重健康

    在邢天舒看来,一年一度的健康体检是必需的,“我们办公室有位老师就是体检查出的癌症,如果每年都能坚持体检,即使发现问题,也能早发现早治疗,不会耽误病情”。

    体检会促使大家更加注重自己的身体健康吗?97.3%的受访青年会,其中42.1%的受访青年表示很大程度上会,55.2%的受访青年表示一定程度上会。仅有2.7%的受访青年表示完全不会。

    看到自己的体检报告,邢天舒松了口气,“这次体检没有太大的问题,各项指标都在正常范围内”。但她也表示体检之后会更注意身体健康,“尤其是少点油腻外卖,少喝奶茶,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

    为了保持身体健康,71.5%的受访青年表示会调整生活作息,改善生活习惯,67.1%的受访青年表示会注重饮食规律,营养健康均衡,57.8%的受访青年表示会多运动健身,提高身体素质。其他还有:找到合适的解压方式,保持心情愉悦(51.1%),努力保持工作/学习与生活平衡(32.6%),定期检查身体,有不适及时就医(21.9%)等。

    陈海涛觉得,自己身体状况怎么样其实心里多少有点儿谱,体检只是反映身体状况的一种方式。他认为无论体检结果如何,都应该保持健康的生活节奏,“不是说体检结果显示身体状况很好,就有了放纵的资本,也不是说体检结果有些问题,就整天担忧。健康的生活习惯很重要,保持心情愉悦也很重要”。

    2021-12-23
  • “等一个红灯,都是爱你的形状” 南京心形红绿灯走红

    这两天,不少帅哥美女在南京打卡——目的不是逛街,而是和最近大火的爱心红绿灯合影。“网红”红绿灯位于熙南里街区老坊巷六潮雅集街头。原本应是圆形的红绿灯,如今变成了心形。不少人表示,冬日街头看到这样别致的红绿灯,心里暖暖的。


    实习生尤靖文何迎花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徐媛园

    现场排起长队,只为和红绿灯合个影

    记者乘坐地铁1号线,到三山街站3号口,跟着导航走四百米能看到“熙南里”牌匾。牌匾下方有保安测体温,测温后,在保安的指引下直走第一个路口左转直行,映入眼帘的便是那“爆火”的红绿灯了。记者看到,这其实是个“假”斑马线,因为整个街道被斑马线分成两半,一半是车辆,另一半是步行街。所以基本上不存在车流。不过记者看到,在红绿灯旁边有一个地下停车场的出入口,所以拍照打卡的同时也要注意安全。

    初冬的夜色里,熙南里一角红绿灯下,小姑娘在拍照,情侣在拍照,大叔在拍照,好多好多人在拍照,路过的人们几乎都在拍照……记者排了五分钟才轮上。记者看到,这个角落被设计得很文艺。红绿灯后的背景墙上,写着一行标语:你即将坠入爱河。标语下方还有一个可以打卡拍照的复古邮筒。打卡完,还可以去旁边热闹的六潮雅集逛一逛。

    记者采访了解到,前来打卡的游客多为在当地上学的学生。很多人是通过自己同学朋友圈的分享照片前来的。“等一个红灯,都是爱你的形状。”来自南京大学金陵学院的李雨萌告诉记者,“马上要毕业了,就业单位在老家,想在南京留下一些有特色的照片,在熙南里逛着逛着突然就看到这里了,觉得特别文艺,跟南京的气息也很搭,就来拍照了。”值得一提的是,尽管拍照人数众多,却没人乱扔垃圾。街区打扫卫生的阿姨乐呵呵地告诉记者,这里每天都排队到晚上十点左右,没有红绿灯的时候都看不到这么多人呢,不过环境也没有脏乱差,游客素质挺好的。

    熙南里街区:将南京的博爱传递给所有人

    记者联系了相关负责人,负责人表示,做这个爱心红绿灯出发点在于南京作为文学之都、一个博爱的城市,这个小景致可以将南京的博爱传递给所有市民、游客。“尤其是熙南里作为省级夜间经济集聚区,在现阶段夜经济打造、夜间沉浸式场景营造等工作中加大力度,为市民游客提供漂亮的、满意的、充满情感的历史文化休闲街区。”该负责人表示。

    记者看到,有网友这样表示:“只是在一个平凡的十字路口,却突然感觉我们的这座城市很温暖”……

    需要提醒的是,南京的“爱心红绿灯”亮灯时间是每天的15:30~22:00。

    2021-12-20
  • 中年高校教师的职业负荷和健康状况亟待关注

    高校教师,一个传说中的“理想职业”:有寒暑假,还不用定点上下班。但现实并非如此。高校教师其实是一份极具挑战性的高压力职业,他们需要在复杂及不可预测的条件下通过长期投入和奉献,追求卓越与创新。


    近日,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和医学部合作,用院校教师管理部门掌握的教师学术职业负荷和健康体检的数据,辅以对教师的访谈,完成了一次针对某双一流建设高校的医学部教师的调查。

    他们尝试初步回答一个问题——什么在侵蚀高校教师的身体健康?

    多重职业负荷导致高校教师疾病发病率显著提升

    “高校教师总体生理健康状态不容乐观,多重职业负荷对他们的生理疾病检出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显著影响。”在近日举行的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高等教育专业委员会2021年年会暨“十四五”期间高等教育强国建设专题研讨会上,该研究负责人、北京大学教育学院研究员鲍威分享了他们的发现。

    此前,国内已有研究指出,高校教师体检异常率高达90%,亚健康状态的比例接近70%。

    教师并非生活在纯白的象牙塔中,并不能做到心无旁骛地专注学术和育人。有教授在访谈中坦言,只要不退休,就始终会面临考核的压力。而且,教师这个职业的内在责任感,也驱动着他们自愿延长工作时间,以至于长期处于休息匮乏和精神疲惫的状态。

    这一切,都显著增加了教师的职业负荷。

    工作时长是描述职业负荷的量化指标之一。2014年的调查显示,我国高校教师在教学、科研与服务上,平均每周投入时间45小时,比2007年同类调查结果增加5小时,以“985”和“211”工程大学为代表的研究型大学教师每周平均工作时间为45.8小时。

    也有多位高校教师告诉科技日报记者,他们没有双休日,没有节假日。所谓寒暑假,只是一段稍微能够静下心来做科研的日子。

    从医学角度来讲,职业负荷带来的慢性压力会引起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代谢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功能紊乱,职业负荷也可能造成肿瘤类疾病发病率的显著提升。

    鲍威团队此项研究的样本量并不大,但从中也能看出一些问题。

    他们探究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及院系服务等职业负荷对教师各项健康异常指标检出情况的影响。

    结果显示,教师承担的研究生指导工作,即博士生和硕士生的指导人数增量,也可能造成高血糖检出率的显著提升。就科学研究而言,教师主持科研项目数和发表论文数的增值分别对其高血糖和高血压指标的异常检出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

    学生怎么成了老师的压力源?

    和教师访谈后鲍威了解到,近年来,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快速扩张,硕士生和博士生的学业基础和学术志趣都有下滑。如何帮助质量参差不齐地学生提升学业水平已经成为高校教师的职业负荷之一。

    职业负荷对中生代教师和女性教师影响更大

    这些发现,也引起了团队对中生代教师和资深教师群体健康状况的关注。

    社会上常关注青年教师的经济压力与精神压力,但中生代教师指导的研究生数量、主持的科研项目数以及承担的院系服务工作都相对更多。而且,他们已经不年轻了,身体更容易发出各种警示信号。

    “职业负荷对教师健康的负面冲击凸显于41岁以上的中生代教师和资深教师群体。”鲍威说。

    中生代和资深教师是学术生产的中流砥柱,他们往往还兼任期刊评审人、公共政策咨询者等多重身份。这些人通常还是学科领域的带头人,要带团队,指方向,还要为学科争取关键性的学术资源。

    可以说,中生代教师和资深教师在进入职业中期之后依然奔驰于“快速道”上。他们依然需要保持高质量、高频率的学术产出,同时还承担了大量其他工作。“中年教师不仅职业倦怠表现最为突出,甚至因职业负荷过重而陷入重疾的事件也屡有发生。职业中后期教师群体的职业负荷过载和健康危机亟须学界的高度关注。”鲍威表示。

    另一大需要被重视的群体,则是女性教师。

    量化分析显示,指导研究生的相关工作负荷更易危及女性教师尤其是中青年女性教师的健康。

    这可能与女性教师更容易与学生共情有关。

    “女性教师更加细腻敏感。”鲍威说,女性教师在学生培养方面可能会投入更多精力与情感,面对学术基础弱特别是心理方面有健康危机的学生,更容易产生心理负担。实际上,相较于男性同行,女性教师不仅在话语权、发展权、社会声望和资源分享等方面明显不足,而且在精神与心理上也处于劣势。

    鲍威建议,应该建立教师队伍身心健康支持体系,重点关注中生代教师、女性教师等高风险人群的健康生理指标状态。

    “有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才会有高质量的教育。”鲍威说,卓越且健康的教师队伍是高等院校开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重要基石。这次,研究者将目光投向高校教师自身,关注他们身体健康这个“朴实”的话题,也是希望更多人关注教师的职业负荷和他们的健康危机。

    2021-12-17
  • 父亲带自闭症儿子卖玩具视频火了 对话当事人

    父亲带自闭症儿子卖玩具视频火了


    “此生只做他一人的爸爸”

    对话父亲:想让他学习独自生活的技能,靠自己活下去

    12月12日,成都温江区的一位父亲带着儿子在广场上卖玩具的视频在抖音平台火了,吸引了几十万网友的观看。视频里,父亲干强不断引导和鼓励儿子轩轩与陌生人沟通交流。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了解到,13岁的轩轩是一名自闭症少年。任何一件生活小事都需要他付出大量时间,看似简单的动作,轩轩仍然需要几分钟才能完成。

    这是45岁的干强成为父亲的第13年,说到未来,干强表示:“轩轩是我的独子,以后也不打算再生了,就做他一个人的爸爸。”干强现在想的是尽快让孩子学习独自生活的技能,学会如何与陌生人沟通,这样等自己和老人没有办法再照看儿子时,他也能靠自己活下去。

    夫妻心碎

    儿子从几个月大开始接连被确诊脑瘫、自闭症、癫痫

    自闭症、脑瘫、癫痫、地中海贫血,孩子遇上任何一种,家庭都难以承受。但13年前,这些“不幸”却都落在了一个叫轩轩的成都男孩身上。

    2008年,轩轩出生了。小宝贝的到来,让这个普通的家庭充满了幸福和欢笑。可是轩轩三个月的时候,大家发现他的小手总是紧紧地攥着,脖子也立不起来,他眼神凝滞,也不像其他婴儿一样哭闹。

    轩轩过于“乖巧”的样子,让一家人开始察觉到不对劲,干强还是决定带儿子去医院检查。最终,轩轩被确诊患有脑瘫。知道消息的那一刻如晴天霹雳,充满了绝望。接下来,1岁半时,轩轩又被确诊自闭症。没多久,孩子癫痫开始发作,每天会发作半小时。绝望的是,到了7岁,轩轩又被确诊为“地中海贫血”。

    全家上阵

    父亲发现音乐治疗有助于康复

    轩轩5岁时开始接触钢琴

    疾病影响了轩轩的成长和整个家庭。1岁半不会说话,吃饭不会咀嚼,没有眼神对视,情绪化严重,经常乱发脾气……

    为了给轩轩好一点的治疗条件,干强只身前往重庆工作,吃最差的饭菜、住最差的地方,为儿子挣钱治病。轩轩妈妈则在成都兼职两份工,马不停蹄。

    后来,干强在网上查阅资料发现,音乐治疗对自闭症的康复会有帮助。于是在轩轩五岁时,他决定让轩轩开始接触钢琴。为了能让轩轩学上钢琴,轩轩的奶奶用了大半年的时间,一根一根地把轩轩手指训练舒展开,再一根一根地弹琴练习。几年努力下,一家人积攒了一些积蓄,三年前,干强辞职回家当起了全职爸爸。

    通过全家人的共同努力,轩轩的自闭症慢慢有了好转。2018年,年仅10岁的轩轩还通过了钢琴业余十级考试。这个成绩来之不易,干强介绍,因为自闭症,生活中看似简单的小事,对儿子来讲都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学会。比如:轩轩5岁才学会叫爸爸,6岁才学会叫妈妈,用8年时间才学会刷牙洗脸,9年才学会穿衣服鞋袜……

    未来期盼

    “就做他一个人的爸爸,

    希望儿子靠自己活下去”

    相比掌握必要的生活技能,孩子社交能力同样重要。12月12日,干强带着儿子在成都温江区的一个广场上卖玩具的视频吸引了大量网友观看。视频里,干强不断引导和鼓励轩轩与陌生人沟通交流。轩轩全程也非常有礼貌,被拒绝时,他能够平静对待不会情绪爆炸;卖出玩具的时候,他又会露出开心的笑容,眼睛里露出光芒。

    “让他学会买东西和卖东西,这是融入社会必须掌握的技能。”说到原因,干强觉得,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的孩子体验融入社会的真实环境。据了解,这样的训练每周都会进行,只要有时间,干强就会带轩轩来到广场,花上一两个小时售卖东西。

    视频里,干强举着镜头,时远时近,像是提着一根线小心地牵引风筝,这样的画面让无数陌生网友瞬间破防。孩子的年龄越来越大,干强的双鬓日显花白,虽然轩轩取得了一些收获,但干强觉得还不够。反而,内心的急迫感越来越强,不断驱使他加快步伐。

    “轩轩是我的独子,以后也不打算再生了,就做他一个人的爸爸。”干强说,他现在想的是尽快让孩子学习独自生活的技能,学会如何与陌生人沟通,掌握控制好情绪的办法,这样等自己和老人没有办法再照看儿子时,他也能靠自己活下去。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戴佳佳

    2021-12-16

  • 首 页  上一页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下一页    尾 页  

    版权声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 8629 6259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696号 蒙ICP备160010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