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部:“银龄讲学计划”2023年计划招募6000名讲学教师

    “银龄讲学计划”是由教育部组织实施,充分利用退休教师优势资源,进一步提高农村教育质量的一项支教计划。日前,教育部、财政部印发了《关于做好2023年银龄讲学计划有关实施工作的通知》,今年计划招募6000名讲学教师。

    《通知》指出,2023年银龄讲学计划的实施范围以县为基本单位,主要面向脱贫地区,即原国家确定的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县、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深度贫困县,同时还包括欠发达的民族县、革命老区县、边境县以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团场等,重点向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原“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倾斜。受援学校为县镇和农村学校。2023年义务教育阶段计划招募6000名讲学教师。

    《通知》明确,申请银龄讲学计划的退休教师以校长、教研员、特级教师、骨干教师为主。年龄一般在65(含)岁以下,要求参与招募的退休教师政治可靠、师德高尚、身体健康、作风扎实,教育教学经验丰富。讲学教师原则上应具有中级及以上教师职称,以高级教师为主。

    讲学校长可以担任受援学校的副校长,指导参与学校的管理工作;讲学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特长开展以课堂教学为主的讲学活动,同时也可根据受援学校的教育教学需求进行听课评课、开设公开课、组织研讨课、举办专题讲座等,带动提升受援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水平。

    2023-08-09
  • 江苏省教育厅公布校外培训机构监督举报电话

    8月7日,江苏省教育厅发布公告,公布全省校外培训机构监督举报电话。将省、设区市、县(市、区)对各级各类校外培训机构违法违规开展培训的监督举报电话向社会公告。公告说,请广大学生家长及社会各界人士积极参与对我省校外培训机构的监督,对于校外培训机构存在安全隐患、开展学科类隐形变异培训、违规散发培训广告、违法违规收费、存在“卷钱跑路”风险等问题,可及时向属地相关主管部门投诉举报,确保学生安全,切实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不断促进校外培训机构规范、有序、健康发展,进一步巩固我省“双减”成效,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江苏省教育厅网站)

    全省校外教育培训机构监督举报电话:

    学科类:025-83335877025-83335648。

    非学科类:科技类:025-86505159文化与艺术类:12345

    体育类025-51889020

    2023-08-08
  • 中俄科学家完成贝加尔湖科考联合野外地质考察

    7月30日至8月3日,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联合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地壳研究所、湖沼研究所开展了为期5天的“中俄贝加尔湖科考”活动,聚焦贝加尔湖地区地质构造、地球化学、生态环境等领域的科学问题。

    “中俄贝加尔湖科考”团队包括12名中方成员,其中9名来自中国地质大学(北京),3名来自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以及6名俄方科学家。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地壳研究所所长DmitriiPetrovichGladkochub院士亲自带领、指导本次科考活动,湖沼所所长AndreyPetrovichFedotov教授和AntoKuzmin博士等5名科学家协助指导。

    本次科考行程包含1天的学术交流和4天的贝加尔湖航行与沿岸地质考察。科考船从Listvyanka市码头出发,沿贝加尔湖西岸先后停靠PeschankaBay、MaloeMore以及OlkonIsland等多处靠岸点,观察了西伯利亚克拉通和中亚造山带的特征岩石和地质地貌现象,包括约34亿年结晶基底片麻岩,18亿年花岗岩类,寒武-奥陶纪角闪岩、大理岩、石榴片麻岩、含宝石级天河石花岗伟晶岩,以及典型冰川冻土地貌、断层三角面等。

    科考期间,中俄双方科考队员进行了深入交流探讨,明确了下一步合作研究的具体内容,争取在地质学、环境生态学等领域取得新的合作研究成果,共同致力于解决贝加尔湖地区相关的重大科学问题。

    本次科考活动得到了科技部国际合作司、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地学部、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中国驻俄罗斯大使馆、中国驻伊尔库茨克总领馆等单位的指导和协助。

    2023-08-08
  • “国优计划”给教师教育带来四大突破

    7月26日,教育部印发《关于实施国家优秀中小学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以下简称“国优计划”),这是中国教师教育的重大事件,在推动教师教育开放化、促进高水平卓越教师培养等方面都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对于实施科教强国战略、促进国家科技创新也具有重要的基础性、战略性意义。

    笔者认为,“国优计划”对于我国教师教育而言至少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重大突破:

    第一,支持高水平大学开展教师教育,推动教师教育开放化。打破教师专由师范院校培养的传统,实现教师教育开放化是世界性的趋势,对于丰富教师培养模式、扩大教师来源、提升教师整体素质都具有重要意义。美国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英国牛津大学、伦敦大学学院等诸多世界一流大学一直都有大量培养中小学教师的传统。在高水平综合性大学开展教师教育也是多年来我国相关政策一贯的倡导,但由于各种原因,实质性响应的高校非常有限。此次“国优计划”以国家重大计划的方式大力支持“双一流”高水平高校开展教师教育,首批30所试点高校中就包括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顶尖高水平综合性大学。这些高校尽管每年招收的“国优计划”师范生数量非常有限(不少于30人),却意味着国家最高水平的高校将集体参与教师教育,标志着我国教师教育全面走向开放化,顶尖综合性大学毕业生走向教师岗位也将成为常态,教师的地位、声誉也有望因此进一步提升。

    第二,支持双研究生学位授予,促进教师培养质量全面提升。在我国学历教育中,本科阶段的“双学位”制度已经有多年的实践,而在研究生阶段开展“双学位”教育却几乎没有先例。此次“国优计划”首次明确支持研究生在修习第一学位的基础上再修习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毕业时获得“双硕士学位”,这既是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制度的一次重大突破,也是教师教育的一次重大创新。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解决“师范性”与“专业性”的矛盾,是困扰教师教育的基本难题之一。按照“国优计划”的设计,研究生通过第一学位的培养,将具备卓越的理工科专业素养,同时通过教育硕士第二学位的培养,系统修习教师教育模块课程、完成教育实习实训,将具备扎实的教育教学基本功,从而有效实现“专业性”与“师范性”二者兼顾。按照“国优计划”的要求,获得教育专业硕士需要修习18学分的教师教育课程并完成8学分的教育实习。从实际操作看,通过打通本科和研究生阶段的培养,为获得推免资格的大四学生开设研究生层次教师教育先修课,再加上3年的研究生阶段培养,即实施“1+3”培养模式,完全有可能实现“双硕士”培养的目标。

    第三,支持在研究生中进行“二次遴选”,有效提升师范生生源质量。生源质量是影响教师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若能有效选拔出热爱教育事业、在品德、知识、能力等各方面优秀且适合教师职业的师范生,将会使教师培养工作事半功倍。与“公费师范生”等政策支持在高考招生中选拔师范生不同,“国优计划”有两种选拔方式:一是本科阶段的推免选拔,二是在读研究生二次遴选。二者的选拔对象都是相对成熟的本科毕业生、研究生,他们对自己的知识、能力优势和职业兴趣有更清晰的认识,对于参加“国优计划”会多一些理性,少一些功利。尤其是从在读研究生中进行二次遴选的机制,通过自主报名的“自我筛选”和招生面试等外在选拔,可以更有效地遴选出真正乐教适教者。由于要另外修习26个学分的教师教育课程,既不会导致真正的科研人才流失,也可以有效阻止一些人的投机行为。以往也有不少名校研究生、博士生到中小学从教,他们不仅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教师教育,其中还不乏找不到其他工作被迫从教者,或以从教作为过度或跳板者,可谓鱼龙混杂,教育教学质量也良莠不齐。而“国优计划”的实施,就可以通过选拔和培养,提早甄别出真正有志于教育事业者,并以学位证书的方式为中小学招聘教师提供强有力的信号,在就业市场产生“良币驱逐劣币”的效果。

    第四,支持以科学教师培养重点突破,弥补教师队伍短板。我国具有庞大的教师教育体系,举办师范类专业的院校超过700所,但研究生层次的高水平教师培养明显不足,尤其是高水平科学教师非常短缺。这与具有更高科研实力和良好科研训练的高水平大学很少参与教师教育密切相关。在我国科技创新从模仿、追赶逐渐走向原始创新的今天,尤其是在日益严峻的国际形势下,培养一大批高质量的中小学科学教师,进而培养出一批更优秀的未来科学家,对于科教强国、大国竞争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因此,“国优计划”绝不是找一批老“学霸”来培养新的“学霸”,以一代“做题家”培养新的“做题家”,而是要通过高水平的研究型教师培养出更高水平的创新型人才。这绝不是“大材小用”,而是一种光荣使命、艰巨挑战。“国优计划”对原有师范教育而言,既不是抢占工作岗位的“狼来了”,也不是要追求搅动教师教育改革的“鲶鱼效应”,而是更像一支大部队中攻坚克难的尖兵连。可见,“国优计划”是一种战略思考、整体布局,在不久的将来,它的重大意义一定会得到更充分的展现。(文东茅作者为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授)

    2023-08-07
  • 河南西峡:“真金白银”支持大学生就业

    “终于有一份稳定工作了,太开心啦!”刚刚从河南省南阳市升达装饰设计工程有限公司拿到首月实习工资的翟俊杰,激动地与家人分享喜悦。

    翟俊杰是河南省西峡县五里桥镇人,作为南阳职业学院2023年的应届毕业生,今年6月,他参加了西峡县政府与学校举行的应届毕业生就业双选会,与企业达成就业意向,顺利就业。

    翟俊杰的就业故事是当地强化毕业生就业扶持政策的一个缩影。

    西峡县将大学生就业作为培养储备优秀企业人才的抓手,加强摸底调查,制定出台了“智汇龙乡计划”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今年,西峡县先后举行了春季大学生就业招聘会、政校联办大学生就业双选会等活动,积极为大学生和企业牵线搭桥,不断提升就业精准度和成功率。

    针对高校毕业生,西峡县制定了促进就业“一揽子”计划,实施困难毕业生求职创业补贴、职业技能培训补贴、鼓励参加“三支一扶”等多重政策,为毕业生就业送上政策“大礼包”。

    已在南阳汉冶特钢有限公司工作一年的汪坪提及自己的就业经历,仍然激动不已。2022年,作为离校待就业的应届毕业生,她在西峡县人社局网站看到高校毕业生求职创业补贴政策后,便尝试着在“河南就业”官网申请。信息填报后不但领到了补贴,西峡县人社局还根据她的专业,开展精准就业服务,积极推送企业招工信息,帮她成功就业。今年上半年,汪坪又享受到西峡县引进高校毕业生生活补贴6000元。

    2020年,吴杰参加了河南省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招募考试并成功就业。两年服务期满后,现在,吴杰已成为该县人才交流中心的一名工作人员。据吴杰介绍,西峡县从8月开始,对离校未就业的应届高校毕业生每人给予300元的求职创业补贴。

    除了聚焦高校毕业生群体,西峡县还注重从用工端发力,出台实施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社会保险补贴、税费减免、岗前培训补贴、就业见习补贴等措施,鼓励重点企业当好促进大学生就业的“主力军”。同时,该县支持企业挖掘内部就业潜力,围绕大学生开发和设置岗位,及时开展职业规划、制定特殊人才扶持政策等,发挥就业吸引力。

    众德汽车部件有限公司是当地10个大学生就业见习单位之一,去年完成了33名大学生的就业见习任务,按照政策,可以申请享受41.36万元的补贴。

    据了解,西峡参照河南省每月1600元的最低工资标准,按照最低工资70%的标准,按批次向完成就业见习任务的企业发放见习补贴,积极引导企业优先招聘录用高校毕业生,助力企业培养储备专业实用人才。

    西峡县一头促进高校毕业生奔赴就业市场,一头鼓励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两端发力,双向补贴,大幅提升了高校毕业生就业积极性,激发了企业招用高校毕业生的主动性。今年以来,西峡县共办理专科以上毕业生回县报到手续116人,到重点企业就业103人,毕业生就业率达96%。

    2023-08-07
  • 门头沟教育人坚守防汛救灾一线 学校成为小小的“灯塔”

    新华网北京8月4日电“放心,王平小学平安。”收到这条“报平安”短信,北京门头沟区教委主任曹彦彦长舒了一口气,“这是校长爬山40多分钟找到信号发回来的,我知道他们一定会平安的”。连日来,北京门头沟区教育系统1000余名党员干部在防汛救灾一线挑重担、当先锋,在安置保障点与社区居民同甘苦、共患难,展现了教育人的责任担当。

    曹彦彦介绍,在汛情来临前,区教委就提前做了部署,号召全区所有学校立即主动向所在乡镇、街道、社区、村庄报到,打开校门,主动参战,应对汛情。“乡镇街道提前挨个学校勘查,哪个学校可以临时作为灾民安置点,就提前设置,准备行军床等一些必要的物资,校长们都没回家,带着干部在学校坚守。”

    据悉,门头沟区教委按照受灾区域将学校划分为中北城学校、南城学校、山区学校三个区域,各个学校党员干部迅速融入镇街指挥体系,目前已腾出宿舍、教室等安置灾民和抢险救灾、服务保障人员3000多人,安置人数还在持续增加。“从92岁的老奶奶,到不满周岁的小婴儿,我们都尽最大努力服务保障好,让学校成为大家临时的安心舒心之所”。

    妙峰山民族学校地处山区,目前学校成为附近受灾群众的安置点,学校干部教师与260多名安置居民共渡难关。东辛房小学的干部教师和安置居民互帮互助,校长带着干部教师迎难而上,尽最大努力做好服务保障。三家店小学除了安置附近受灾居民,还安置了滞留的乘客,学校打开图书室、校史馆、书画教室等,让居民参观、阅读,组织大家一起做手工,校长田俊晓还专门为孩子送来水果,用教育人的实际行动传递温暖,安抚疏导,让大家安心暖心。






    京师实验中学部分师生赶到学校帮忙,送上爱心祝福。

    京师实验中学作为救灾物资空投转运点,已于8月1日晚接收到第一批物资,学校干部教师分类打包,很多教师和初三毕业生也赶回学校参与帮忙,“你若安好,便是晴天”“加油,我们在一起”“盼平安”,老师和同学们在物资箱上写下祝福,传递关爱和温暖。

    “接到空投转运任务,我在校长群里一发,有的校长直接跑到教学楼楼顶测量尺寸,看能否符合停机条件,大家都愿意付出一份力量”,曹彦彦说,“红色的大飞机在操场起落,周围的很多居民出来趴在栏杆上看,我们感觉学校和附近居民的关系也更密切了,有时候空投人员还会带来山区学校的一些消息,我们就能知道学校没事了,是安全的”。

    “在防汛救灾面前,我们的干部教师、我们的学校早已和街镇、居民融为一体,大家能在学校吃一顿饱饭,喝一杯热水,换一件干净的衣服,我们希望学校能成为这样一个小小的灯塔”,曹彦彦说。

    2023-08-04
  • 无锡打造1500余个“爱心暑托班”

    今年以来,团无锡市委、市教育局以“集中式课程化精品班、立体式多维化特色班、活动式社会化主体班”为办班思路,着力打造超1500个“爱心暑托班”,办班点覆盖全市所有镇(街道),让更多孩子在暑期有照顾、有陪伴、有收获,缓解家长的后顾之忧。

    爱国主义教育、体育锻炼、课业辅导……今年在课程设置与开办形式上,各办班点增加了实践课、体验课及户外实践课的比例。团无锡市委、无锡市少工委还推出了165个少先队校外实践基地,并在暑期开展“红领巾讲解员”展示活动,引导孩子们在暑期走出家门,走向社会。

    2023-08-04
  • 第八届全国学生军事训练营在战略支援部队航天工程大学开营

    由教育部、军委国防动员部共同主办的第八届全国学生军事训练营于1日在战略支援部队航天工程大学隆重开营。本届军事训练营以“筑梦航天·点燃青春”为主题,来自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576名学生代表将参加为期14天的军事训练活动。

    本届军事训练营课目设计,既充分体现军味战味、又突出航天元素,着眼增强参训学生对人民军队的了解,开设理想信念和航天知识专题讲座,赴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和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开展党史军史学习教育;着眼强化参训学生身心素质,开展轻武器实弹射击、识图用图、医疗救护、行军拉练训练;着眼增强参训学生对航天强国的全面认识,赴多个航天领域科研院所观摩,开设航天发射直播公开课;着眼激发参训学生对人民军队的崇敬热爱,组织学唱军歌、升国旗仪式、长城宣誓等活动,观看航天题材励志影片,举办军地青年军营联欢会。

    学生军训是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战略决策,是利党利国利军利民的实际举措,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强军目标根本要求的基础工程。举办军事训练营旨在通过军事理论与军事技能相结合、实地见学与训练体验相结合的方式,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学生着力提升国防素养,学习掌握军事知识,传承军队优良传统,弘扬军兵种特色文化,全面激发学生献身国防、报效国家热情,推动形成全社会关心国防、热爱国防、建设国防、保卫国防的思想共识和行动自觉。活动始于2014年,自2017年起每年依托一个军兵种、聚焦一个主题举办,对于青少年国防教育深入开展起到了极其鲜明的示范引领作用,收到了很好的教育、国防和社会效益。

    2023-08-03
  • 四川2023年度普通高校本科专业设置工作启动 连续五年不招生的专业须撤销

    记者8月1日从教育厅获悉,我省2023年度普通高校本科专业设置工作启动。今年,在加强统筹管理的同时,我省鼓励设置急需紧缺和新兴专业,压减停撤错位过剩低质专业。

    按照教育部安排部署,我省每年开展高校本科专业设置工作。这种常态化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旨在主动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结构性变化,适应知识创新、科技进步以及学科发展需要,推进人才培养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根据教育厅《关于开展2023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工作的通知》,今年我省深化高等学校“就业—招生—培养”联动机制改革,严格实行专业设置“省控”机制,将2022年度初次就业率低于平均就业率、全省布点15个以上、在校生规模300人以上,以及音乐、舞蹈、戏剧类艺术专业就业率低于平均就业率的本科专业纳入省控专业名单限制申报。同时,严格控制全省布点较多的新设专业,严格控制艺术学、教育学和管理学专业新增布点;非艺术类本科院校原则上不新设艺术学理论类、音乐与舞蹈学类、戏剧与影视学类专业,非医学类高校不新设医药卫生类国控、省控专业,非师范类高校原则上不新设教育类专业。

    此次专业设置,鼓励设置急需紧缺和新兴专业。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聚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乡村振兴等重大战略,结合《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急需紧缺人才目录》,紧密围绕我省六大优势产业需求,鼓励有条件的高校开设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电路、碳中和、先进制造、生命健康、生物育种、生态安全、新能源、新材料等重点领域新兴专业。新设专业不设置专业方向。

    在专业调控原则方面,将压减停撤错位过剩低质专业。连续五年不招生的专业,须按程序予以撤销;对办学条件严重不足、教学质量低下、毕业去向落实率连续两年低于50%的专业,高校须限期整改、暂停招生;整改不到位的,按程序强制撤销。

    2023-08-03
  • 教育部教师工作司负责人就《关于实施国家优秀中小学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答记者问

    日前,教育部印发《关于实施国家优秀中小学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以下简称“国优计划”《意见》),教育部教师工作司负责人就相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一、请介绍一下《意见》出台的背景

    答: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将教育、科技、人才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2023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激发青少年好奇心、想象力、探求欲,培育具备科学家潜质、愿意献身科学研究事业的青少年群体。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强教必先强师,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建设教育强国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要健全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大力培养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明确了任务。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提出,建立中国特色师范教育体系,特别提出支持高水平综合大学开展教师教育。目前,我国举办师范类专业的院校超过700所,数量众多,但高水平院校特别是高水平综合大学、理工类大学占比不高;师范生培养体量不小,但学科结构和培养层次有待优化。为健全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进一步完善师范人才培养结构,着力提升培养质量,在深入调研和广泛征求有关部门、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及部属高校意见基础上,教育部印发了《意见》。

    二、实施“国优计划”的目标任务是什么?

    答:从2023年起,国家支持“双一流”建设高校为代表的高水平高校选拔专业成绩优秀且乐教适教的学生作为“国优计划”研究生,在强化学科专业课程学习的同时,系统学习教师教育模块课程(含参加教育实践),为中小学输送一批教育情怀深厚、专业素养卓越、教学基本功扎实的优秀教师。

    三、“国优计划”研究生如何选拔与培养?

    答:“国优计划”有两种选拔方式:一是推免选拔,具备高校推免资格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向试点高校提出申请,经考查合格可通过推免方式被录取为“国优计划”研究生,攻读学术学位或专业学位研究生。二是在读研究生二次遴选,试点高校面向非教育类研究生进行二次遴选,结合学生专业课成绩和面试等综合考察学生从教潜质,按照“优中选优,严格规范”的原则,遴选“国优计划”研究生。

    培养方面,“国优计划”培养高校通过自主培养或者与师范院校联合培养的方式,为“国优计划”研究生系统开设教师教育模块课程,包括不少于18学分的教育学、心理学、中小学课程教学、科学技术史等内容,以及不少于8学分的教育实践,强化师范生专业素养培养与教学基本功训练。支持培养高校为推免录取的“国优计划”研究生设计教师教育先修课程,通过线上线下等方式,指导学生从本科第4年开始学习。鼓励高水平高校面向全体在读学生普遍开设教师教育选修课程,“国优计划”研究生本科阶段选修教师教育课程所获学分可计入“国优计划”研究生培养相关模块课程学分。参加研究生支教团的“国优计划”研究生,支教实践计入“国优计划”研究生培养教育实践学分。

    四、《意见》有哪些政策创新点?

    答:一是优化教师教育体系,组织高水平院校培养教师。“国优计划”支持“双一流”建设高校为代表的高水平高校开展试点,组织首批30所“双一流”建设高校培养中小学科学类课程教师,将带动一大批高水平院校发挥学科优势举办教师教育,推动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不断健全、优化。

    二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加强高质量科学教师培养。“国优计划”首批试点支持优秀理工科应届本科毕业生攻读研究生,同时面向“双一流”建设高校在读理学、工学门类的研究生进行二次遴选,确保“国优计划”研究生具备卓越的理工科专业素养,同时通过系统修习教师教育模块课程、完成教育实践,具备扎实的教育教学基本功。

    三是创新培养模式,支持双研究生学位授予。“国优计划”支持非教育类研究生系统修习教师教育模块课程,按规定修完相关课程且以专题研究论文、调查研究报告、案例分析报告和方案设计报告等任一形式通过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答辩的“国优计划”研究生,毕业时同时获得教育硕士学位,推动了教师培养模式创新,增强了激励优秀人才从教的政策吸引力。

    四是强化从教支持,探索“订单”培养。在推动各地将“国优计划”研究生作为基础教育教师人才,组织专场招聘、做好引进工作之外,支持各地探索建立“双一流”建设高校与优质中小学的“订单”培养合作关系,通过签订培养协议,强化“国优计划”研究生毕业从教保障。

    五是整合优质资源,加大投入力度。“国优计划”培养高校要成立由校领导牵头的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充分调动校内外资源,支持“国优计划”研究生培养,财政予以支持。其中,教师教育课程可由培养高校独立组织教学,或者与师范院校联合开设。此外,培养高校要建立从教毕业生专业发展跟踪服务机制,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及中小学校要制订5年一周期的专业发展支持计划,将从教的“国优计划”研究生打造为基础教育领军人才和中小学校领导人员后备队伍。

    五、如何做好“国优计划”组织实施工作?

    答:“国优计划”研究生培养要作为“双一流”建设高校的重要任务,先行试点,持续推进。首批试点支持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30所“双一流”建设高校承担培养任务。试点高校按照要求提出实施方案报教育部审核同意后,于2023年9月启动实施,开展首批“国优计划”研究生培养。教育部将加强指导督促,为政策顺利实施提供支持保障。

    2023-08-02
  • 安徽实施大学生村医提升计划

    近日,安徽省卫健委等多部门联合印发《安徽省“一村一名大学生村医提升计划”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明确到2026年,完成村医高职(专科)学历提升不少于5968人,中医师承定向培养不少于1000人,乡村医生定向委托培养不少于4500人,农村订单定向培养本科生不少于900人。

    《方案》明确,2023年,安徽省启动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村医提升计划”,重点突出村医学历提升、全科(助理全科)医生和中医药人才培养,培养一批源于本乡本土的乡村医生。培养类型包括村医高职(专科)学历提升、中医师承定向培养、扩大乡村医生定向委托培养规模、扩大农村订单定向培养规模、成人本科教育学历提升五类。(记者李俊杰)

    2023-08-02
  • 教育部关于实施国家优秀中小学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部属各高等学校: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特别是2023年在中央政治局第三次、第五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建设教育强国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健全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推动高水平高校为中小学培养研究生层次高素质教师,让优秀的人培养更优秀的人,夯实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础,经商财政部等有关部门,现就实施国家优秀中小学教师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国优计划”)提出如下意见。

    一、目标任务

    从2023年起,国家支持以“双一流”建设高校为代表的高水平高校选拔专业成绩优秀且乐教适教的学生作为“国优计划”研究生,在强化学科专业课程学习的同时,系统学习不少于26学分的教师教育模块课程(含参加教育实践),通过“国优计划”研究生培养吸引优秀人才从教,为中小学输送一批教育情怀深厚、专业素养卓越、教学基本功扎实的优秀教师。

    二、选拔与培养

    (一)选拔方式

    1.推免选拔。具备高校推免资格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向“国优计划”培养高校提出申请,经考查合格可通过推免方式被录取为“国优计划”研究生,攻读“国优计划”培养高校学术学位或专业学位研究生。

    2.在读研究生二次遴选。“国优计划”培养高校面向非教育类研究生进行二次遴选,结合学生专业课成绩和面试等综合考察学生从教潜质,按照“优中选优,严格规范”的原则,遴选“国优计划”研究生。

    (二)培养模式

    “国优计划”培养高校通过自主培养或者与师范院校联合培养的方式,为“国优计划”研究生系统开设教师教育模块课程,包括不少于18学分的教育学、心理学、中小学课程教学、科学技术史等内容,以及不少于8学分的教育实践,全面落实高校教师与中小学教师共同指导教育实践的“双导师制”,强化师范生专业素养培养与教学基本功训练。

    支持“国优计划”培养高校为推免录取的“国优计划”研究生设计教师教育先修课程,通过线上线下等方式,指导学生从本科第4年开始学习。参加研究生支教团的“国优计划”研究生,支教实践计入“国优计划”研究生培养教育实践学分。

    鼓励高水平高校面向全体在读学生普遍开设教师教育选修课程。“国优计划”研究生本科阶段选修教师教育课程所获学分可计入“国优计划”研究生培养相关模块课程学分。

    攻读非教育类研究生学位且修完26学分教师教育模块课程的“国优计划”研究生,通过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答辩,毕业时同时获得教育硕士学位证书。专题研究论文、调查研究报告、案例分析报告和方案设计报告等都可作为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

    三、从教激励

    (一)纳入免试认定

    “国优计划”研究生享受免国家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认定取得中小学教师资格(简称免试认定)改革政策。修完规定学分的“国优计划”研究生可参照教育类研究生免试认定相关规定,按程序申领中小学教师资格证书。

    (二)探索“订单”培养

    探索建立“双一流”建设高校与优质中小学的“订单”培养合作关系,支持优质中小学与“国优计划”研究生签订“订单”培养协议。“订单”培养的“国优计划”研究生毕业后,按协议约定到相关中小学任教。

    (三)组织专场招聘

    各地要将“国优计划”研究生作为基础教育教师人才,做好引进工作。精心组织中小学到相关“双一流”建设高校或在当地举办专场招聘会,开辟从教服务“绿色通道”,支持“国优计划”研究生与中小学签订就业协议。

    (四)支持专业发展

    “国优计划”培养高校要建立从教毕业生专业发展跟踪服务机制,持续给予支持,特别是支持从教的“国优计划”毕业生报考博士研究生,进一步提升专业水平。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及中小学要创造良好条件,支持“国优计划”研究生创新开展教学,制订五年一周期的专业发展支持计划,通过优先安排参加国家级教师培训、支持管理岗位锻炼等,有计划地帮助“国优计划”研究生成长为基础教育领军人才,担任中小学校领导人员,引领地方基础教育改革发展。

    四、实施保障

    (一)加强政策激励引导

    “双一流”建设高校研究提出“国优计划”年度研究生招生计划总量需求,并报教育部审核。对于核定的“国优计划”招生数,教育部在年度研究生招生计划管理工作中做增量安排,等额支持。对于“国优计划”录取的推免生源推荐高校,教育部在下一年度研究生推免计划中给予相应的奖励名额。教育部协调有关部门将高校“国优计划”学生从教情况作为相关资金分配因素,在经费安排上予以引导支持。

    (二)优配教育实践基地

    各地特别是“国优计划”培养高校所在省份教育行政部门要积极支持“国优计划”研究生培养工作,为培养高校选配优质中小学作为教育实践基地,推荐一线中小学名师与教学骨干作为实践导师,指导“国优计划”研究生在实践中提升教育教学能力。

    (三)强化人才培养统筹

    “国优计划”培养高校要成立由学校负责同志牵头的专项工作领导小组,依托与基础教育联系紧密的优势学科设计培养方案,充分调动校内外资源,整合多学科的优质学术力量,凝聚高水平的教学团队,开设厚基础、宽口径、多样化的课程,支持“国优计划”研究生培养。强化课程设置、教学组织、教育实践、学术交流等环节的统筹,加强培养过程性考核,切实提升“国优计划”研究生专业水平与教书育人本领。

    五、工作要求

    “国优计划”研究生培养要作为“双一流”建设高校的重要任务,先行试点,持续推进(首批试点安排见附件)。“双一流”建设高校等高水平高校要提高政治站位,切实做好“国优计划”研究生培养工作,为中小学培养输送高素质教师,夯实教育强国建设基点,服务高质量发展。


    教育部






    2023年7月25日

    2023-08-01

  • 首 页  上一页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下一页    尾 页  

    版权声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 8629 6259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696号 蒙ICP备160010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