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点半课堂服务“小居民”

    为全面做好现代社区为小服务等工作,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罗星街道推出“四点半课堂”“暑期青少年托管”等特色内容,解决居民育儿的后顾之忧。


    图为社区儿童在“四点半课堂”学习。


    周琳摄

    2023-05-12
  •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工作表彰大会召开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工作表彰大会暨2023年国家语委全体委员会议10日在京召开。首都师范大学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等178个单位获“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先进集体”称号,杜琪方等294名个人获“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先进个人”称号。这是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自2001年施行以来的首次表彰。


    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怀进鹏在视频讲话中指出,“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是党的二十大报告的明确要求,是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对新时代新征程语言文字事业发展作出的战略性部署。在各地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全国普通话普及率超过80%,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助力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服务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推普工作中形成的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至上、坚持服务大局、坚持依法施治、坚持统筹推进的基本方略和原则需长期坚持。


    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吴岩出席会议并宣读了《教育部国家语委关于表彰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决定》。国家语委委员单位有关同志为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代表颁发奖牌和证书。4名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代表,以及中央宣传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民委、广电总局的有关同志作交流发言。


    会议以视频方式召开。国家语委委员和联络员、教育部有关司局和直属单位负责同志、北京市教委负责同志、北京市受表彰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代表等140余人在主会场参会。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同志、省级语委成员单位代表、各地受表彰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代表、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代表在分会场参会。(记者柴如瑾)

    2023-05-12
  • 如何帮学生走出“心灵之困” 上海引入专业社工驻校服务

    班里出现一名被诊断患有抑郁症的学生,班主任该怎么办?是把这名学生转交给学校心理老师,还是劝他休学居家,或是请驻校社工为他进行个案辅导?


    对于这样的问题,如今在上海市宝山区有了明确答复。该区在2021年成为上海市学校社会工作试点区,区内部分小学、初中、高中、职校与上海市阳光社区青少年事务中心签订联驻校协议,把专业社会工作引入学校领域,帮学生走出“心灵之困”。


    “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在校园里,很可能会处在班主任管不了、心理老师没空管、亲爹亲妈不会管的境遇。这只会加重他们的心理问题。”华东理工大学社工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费梅苹长期从事青少年社会工作的相关研究,经过大量调研后她发现,破解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光靠学校老师远远不够。


    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发布的《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显示,2020年中国青少年的抑郁检出率高达24.6%,其中重度抑郁为7.4%,心理问题成为影响中国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一大威胁。


    “事实上,现阶段家庭和学校为抑郁青少年提供的帮助十分有限,抑郁青少年的需求还不能得到全面评估和及时回应,特别需要专业驻校社工来帮忙。”费梅苹说。


    一把负责“托底”的“保护伞”


    宝山区的驻校社工从第一次进入校园开始,就把自己定义为一把负责给校园“托底”的“保护伞”。


    “一是预防心理疾病,二是帮助已经出现心理问题的学生。”上海市阳光社区青少年事务中心宝山工作站社工徐海燕一方面会定期到驻点学校为学生上“预防学生欺凌”的体验课;另一方面,要接收从学校心理老师那里转介来的学生个案。


    驻校社工,是指1周内最少有3-4天待在学校开展工作的社会工作者。上海社工进学校有两种形式,一是驻校,即1名或多名专业社工进驻1所学校;另一种是联校,即1名或多名专业社工同时联系几所学校,协助德育教师为学生提供专业服务,沟通和化解家长与孩子、家长与学校及学生之间的矛盾。


    上海早在2002年5月就启动了学校社会工作试点。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教授刘宏森10多年前开始关注驻校、联校社工工作,他在2011年提出过驻校社工需要为学校“托底”的观点。


    “学校主体工作的重心还是升学率。”刘宏森说,大多数学校无精力、能力给予学生心理上更多的深层关注。曾有一名社工对他说:“有些老师认为社工活动与教学无关,班上人多,教学任务重,怕浪费学习时间。”


    当真正遇到“问题学生”时,学校更无暇顾及。即便在10多年后的今天,也存在这样的情况。


    费梅苹在近期调研中遇到了在高一时被诊断患有抑郁症的学生新悦(化名)。新悦在休学治疗一段时间后返校,但仍存在厌学情绪、自伤行为。班主任请心理老师对新悦进行心理疏导,但由于兼顾心理健康课,以及为其他需要帮助的学生提供咨询,心理老师最终分配给新悦的时间很少,她的状况并未出现明显好转。


    改善家庭关系是优先要解决的问题


    随着社工进驻学校,一批像新悦一样的青少年被接连转介给驻校社工。社工会分别与抑郁学生、老师、家长开展多次面谈,评估抑郁学生的问题、优势资源和相关需求。最终,他们会以抑郁学生的需求为核心制订服务目标和服务计划,通过开展关系调适、个体增能、体验式小组等服务,帮助抑郁青少年改善状况、走出困境。


    值得注意的是,绝大多数抑郁学生都将“减少家庭矛盾,回归和谐稳定的家庭生活”视作最优先需要解决的问题。


    新悦的责任社工告诉记者,青少年抑郁大多由不良家庭关系、同伴关系或师生关系造成。以家庭关系为例,一些父母未给予孩子充分的理解和关心,有的家庭充斥着争吵。


    新悦曾在初中阶段遭遇过其他学生的欺凌,她将这件事告诉父母后,父母反问她:“为什么他们不欺负别人,光欺负你?”这给她的心理造成了很大伤害,从此不愿再向父母倾诉。


    另一名学生每次回到家里就将自己锁在房间,父母的争吵和提议离婚令他感到无力、没有存在感和被抛弃,更没有心情学习。


    这些问题并不是学校老师有能力和精力解决的,但社工可以帮忙,为其开展家庭治疗。每个家庭需要召开3-5次家庭会议,再由家庭成员协商表决制订家庭契约并举行签字仪式,由此建立新的家庭规则,改善家庭关系。


    上海宝山一所中学的心理老师告诉记者,社工可以上门为抑郁学生家庭提供援助,也可链接社区资源缓解家庭困境,这是学校原有的心理工作、德育工作做不到的。


    驻校社工试点工作一年的回访问卷结果显示,抑郁学生的请假次数有所减少,能依照学校规定完成学业,部分学生成绩明显提升。在上一次月考中,新悦有一门课成绩提高了60多分。


    学校社工工作仍需“标准化”


    一些学生在被确诊抑郁症后,往往面临无法适应校园学习、休学居家的窘境。“这种情况下,社工介入是最优选择。”费梅苹说。刘宏森也认为,及时试点并正式推行社工驻校,是破解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一个好角度。他介绍,香港地区在2000年实行了“一校一社工”制度,明确了学校社会工作服务的目标、学校社工的角色及服务种类、社工与其他专业人员在处理个案上的分工与合作等,使社工工作有据可依。


    此前,《国务院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加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意见》提出,引入专业力量参与学生管理服务,有条件的地方,可通过建立学校社会工作站、设立社会工作岗位、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推进学校社会工作发展。


    2022年实施的《上海市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条例》第三十四条规定,探索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者驻校或者联系学校工作机制,依托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站点及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者协助中小学开展法治教育、生命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毒品预防教育、行为矫治等活动。


    目前,针对社工工作的具体职责、购买服务的标准等问题,尚无明确规定。上海宝山的学校社会工作试点初步探索了家校社一体化的实践模式,为此提供了经验和参考。


    “从实践来看,虽然抑郁学生的问题表现多样,但这些问题几乎都与学生关系网络中的问题相关。”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张天真在调研了上海多家驻校社工服务机构后发现,社工实际上是“家-校-社”联动的一个媒介,社工与学校德育系统协作为学生提供支持,还可联系社区、社会组织等为学校提供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支持,并能联系家庭,及时帮助恢复家庭功能。


    费梅苹认为,学校社工能成为助力抑郁学生走出困境的一支重要专业力量。

    2023-05-11
  •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工作表彰大会召开 178个单位和294名个人获荣誉称号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工作表彰大会暨2023年国家语委全体委员会议10日在京召开。首都师范大学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等178个单位获“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先进集体”称号,杜琪方等294名个人获“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先进个人”称号。这是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自2001年施行以来的首次表彰。


    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怀进鹏在视频讲话中指出,“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是党的二十大报告的明确要求,是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对新时代新征程语言文字事业发展作出的战略性部署。在各地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全国普通话普及率超过80%,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助力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服务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推普工作中形成的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至上、坚持服务大局、坚持依法施治、坚持统筹推进的基本方略和原则需长期坚持。


    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吴岩出席会议并宣读了《教育部国家语委关于表彰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决定》。国家语委委员单位有关同志为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代表颁发奖牌和证书。4名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代表,以及中央宣传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民委、广电总局的有关同志作交流发言。


    会议以视频方式召开。国家语委委员和联络员、教育部有关司局和直属单位负责同志、北京市教委负责同志、北京市受表彰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代表等140余人在主会场参会。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同志、省级语委成员单位代表、各地受表彰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代表、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代表在分会场参会。(记者柴如瑾)

    2023-05-11
  • “双减”之后,科学教育如何做加法

    “双减”后,科学教育火了,编程培训、科学思维课、建模竞赛等成为热门之选。北京理工大学材料学院教授钟海政和同事却选择了一条不同的路:为大学生甚至中学生开设科学史教育课程,组建大学生科普俱乐部。


    此次尝试源于钟海政在育人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当我们开展原创性较高的课题时,发现有些考试成绩第一的学生,因为已经习惯‘优秀’,所以很难接受项目开展过程中的持续失败,而不怕失败,勇于探索又是创新的必备品质。”钟海政认为,不能到大学或者研究生阶段才开始培养创新精神,需要在中小学开展沉浸式的科学史教育,用科学家敢于挑战、不怕失败的精神鼓舞学生。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在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背景下,科学教育就是架设教育、科技、人才的天然桥梁,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战略地位。”中国科学院科学战略咨询研究院学部科普与教育研究支撑中心主任周建中说。


    “但做加法不是简单融合。”日前,在北京市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院组织召开的主题为“开展科学教育,提升科学素养”的座谈会上,与会专家达成这样的共识。


    加法不是量的叠加


    “科学教育做加法,显然不是知识层面简单的量的积累和附载,而是科学教育和学科教育相互促进。加法加得好,可能会变成乘法,取得突破性的效益;如果加得不好,1+1最多等于1.5。”首都师范大学教授白欣觉得现在社会上存在一种误解,认为课堂学习知识,课后再学习一些信息技术,就是做加法了,“但这样可能忽略了对学生思维和能力的培养。”白欣表示。


    对此,北京师范大学科学教育研究院院长郑永和也有同感,他认为,科学不仅仅是知识体系,也是认知世界动态变化的思维方式。科学教育要解决的最根本问题,不仅是学习知识体系,还要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包括那些能让孩子在科学道路行稳致远的基本品质和关键能力,如严谨、自制力等。


    在意识到这些问题后,钟海政和同事们给本科一二年级学生开设《材料科学发展史》《材料技术创业史》等课程,同时他与航天科技集团研究员杨芳合作,尝试在北京海淀区中小学阶段开展科学史课程建设。


    “科学史绝对不是简单背诵概念,它也是一种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文化和科学方法的高阶思维的训练。”白欣说。


    好奇心更需要呵护


    中国科普研究所研究员李秀菊说:“有种指向产品的创造性想象,这些创意的产生不是无源之水,要给孩子提供合适的机会,让他们从零星的想法到产生一个好的架构,这个过程需要扎实有效的训练和良好的环境培养。”


    “有些家长对孩子很关心,但实际关心的是成绩,忽视了他们的成长,但成长比成绩和成功更重要。”北京大学考试研究院院长秦春华认为,家长应该做孩子创新力保护的第一责任人。学校也要做好孩子创新力的保护工作,比如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他们提出好玩的问题应该得到老师的正向鼓励。否则,将带来负面影响,把创新火苗浇灭。更麻烦的是,如果孩子小时候被压抑,负面的心理影响会在以后的人生历程中不断“反刍”。


    秦春华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也感受到部分学生的想象力有下降趋势。比如,做一些相关测试时,部分学生只专注有确定答案的东西,愿意回答听过、见过、学过、有把握的问题,不敢去猜想。


    “小学生好奇心特别强,为什么到了初高中好奇心就衰减、萎缩了?”北京市十一学校龙樾实验中学课程与教学研究院院长胡志丹说,“给孩子做更多的练习、训练,可能就把小幼苗烧死。我们愿意施加更多肥料,厚植土壤。”胡志丹介绍,学校把所有实验器材完全开放,把物理、化学、生物等科学资源放在学生触手可及的地方。“让孩子们感受到科学是有温度的,他们玩来玩去,可能就会玩出一些名堂。”


    做好加法需要大协同


    郑永和呼吁,除了学校,应该动用各种各样的社会资源,包括企业、科技场馆、高校,让学生来理解目前学习和现实世界的联系,让他们知道学了有什么用,去激发他们学习的真正动力。他还建议,要加强跨学科的科学课体系建设,并且加大对科学教育研究的支持力度。


    “要加强政府、教育系统、研究机构,包括科协、企业、场馆等多主体的协同。通过建立一些协调组织和联盟,来形成相互促进、支持的体系,同时要明确政府、学校、科研机构等的不同主体责任。”周建中指出,应该制定面向国家未来发展的科学教育发展战略规划,强调制度性支持,从战略性、前瞻性和可行性层面,构建科学教育多元投入保障机制。


    5月中旬,北京海淀教育科学研究院将与海淀区气象局签署气象科学教育战略合作协议,走好利用社会资源整合第一步。4月28日,北京大学附属中学在北京市科协的指导下成立了科协组织,今后,将通过开放校园科技资源、加强数字化传播、组织社区科普活动等形式加强科学普及。


    作为九三学社海淀区委副主委、海淀区人大代表,杨芳在钟海政教授调研课题的基础上,呼吁北京市海淀区率先在中小学阶段开展科学史课程建设研究。她同时建议,可以用高科技产品服务小学科学教育,比如利用丰富的遥感卫星影像产品,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地理知识。“我们应该积极回应教育界诉求,如开放展厅、实验室、厂房等,参与到孩子们的科学教育中来。”杨芳说。

    2023-05-10
  • 聚焦人才培养,服务国家需求——高校学科专业迈向分类发展特色发展(深阅读)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是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大计。


    日前,教育部等5部门印发《普通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方案》(以下简称《改革方案》),推动开展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工作。


    近年来,我国高校在学科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果?进一步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将如何推进?记者就此采访了教育部、高校等相关人士。


    10余年来——


    全国普通高校本科专业布点总数每年调整幅度将近5%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工作深入推进。自2012年以来,我国高校本科专业累计批准新增“交叉工程”专业类1个,新增特设专业286种,截至目前,本科专业目录共包含792种专业。


    “目前全国普通高校本科专业布点总数6.6万个,较2012年新增1.7万个、撤销和停招了近1万个专业点,每年调整幅度将近5%。”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专业动态调整力度之大前所未有,专业结构改革具有数量多、力度大、频度高等特征。


    首先,推动高校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和民生所需,支持有关高校增设储能科学与工程、密码科学与技术、儿科学、生物育种科学、古文字学等新专业。


    清华大学“强基计划”将古文字学专业列入招生和培养范围。清华大学相关负责人介绍:“古文字学聚焦甲骨学、青铜器学、简帛学等领域。这一专业设置有利于加强我国古文字研究力量,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家国情怀的优秀人才,为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出贡献。”


    面向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以及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需求,中国农业大学新增生物育种科学专业,培育新兴涉农学科专业,积极推进农林学科专业供给侧改革,服务支撑农业转型升级和乡村振兴。


    其次,深化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推进学科专业交叉融合,支持有关高校增设未来机器人、医工学、柔性电子学、生物农药科学与工程、国际组织与全球治理等一大批交叉融合的新专业。


    北京大学主动适应产业发展趋势,主动服务制造强国战略,设立了“前沿工程博士专业学位”项目,增设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自主设置人工智能等交叉一级学科,先后成立了未来技术学院等6个学院和人工智能研究院、能源研究院、碳中和研究院、国际机器学习研究中心、国家生物医学成像科学中心等5个实体研究机构,并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创新结果。


    今年,东南大学新增未来机器人专业,这是以机械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等学科为支撑,融合信息、电子等方向的新兴交叉学科专业,旨在培养具有前瞻性、能够引领机器人未来技术发展的人才。


    此外,在国家战略急需和紧缺的有关领域,支持有关高校增设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人工智能、智能制造工程、预防医学等专业。


    到2025年——


    新设一批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学科专业


    学科专业是人才培养的基础平台。《改革方案》坚持问题导向,聚焦人才培养,明确了相对量化的近期目标及远景目标。


    “近期目标上,将重点围绕形成特色优势学科专业集群,实现人才自主培养能力显著提升。”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到2025年,将优化调整高校20%左右学科专业布点,新设一批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学科专业,淘汰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学科专业,进一步提高基础学科特别是理科和基础医科本科专业点占比,并建设一批未来技术学院、现代产业学院、高水平公共卫生学院、卓越工程师学院,建成一批专业特色学院。


    远景目标方面,到2035年,高等教育学科专业结构将更加协调、特色将更加彰显、优化调整机制将更加完善,形成高水平人才自主培养体系,有力支撑建设一流人才方阵、构建一流大学体系,实现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建成高等教育强国。


    “有的高校在学科专业设置布局时缺乏科学审慎规划、片面追求‘大而全’,热衷于设置投入少、易开办的专业。”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相关负责人介绍,为引导高校分类发展、特色发展,走好人才自主培养之路,此次出台的《改革方案》提出了3条原则:


    ——服务国家发展。以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导向,想国家之所想、急国家之所急、应国家之所需,建好建强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急需的学科专业。


    ——突出优势特色。以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为引领,做强优势学科专业,形成人才培养高地;做优特色学科专业,实现分类发展、特色发展。


    ——强化协同联动。加强教育系统与行业部门联动,加强人才需求预测、预警、培养、评价等方面协同,实现学科专业与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相互匹配、相互促进。


    下一步——


    引导高校深化学科专业建设,完善质量保障机制


    此次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工作应如何开展?据介绍,《改革方案》重点围绕学校层面怎么规划设置、省级层面怎么统筹管理、国家层面怎么宏观调控,提出了一系列有针对性、可操作的改革措施。


    学校层面,要加强学科专业发展规划,加快推进一流学科建设,深化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和基础学科专业建设,完善学科专业建设质量保障机制;省级层面,要加强学科专业设置统筹、严格学科专业检查评价、开展人才需求和使用情况评价;国家层面,要切实发挥学科专业目录指导作用、完善学科专业管理制度、加强学科专业标准建设和应用、强化示范引领、实施“国家急需高层次人才培养专项”、加强专业学院建设、健全学科专业调整与人才需求联动机制。


    近日,教育部公布了2022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并发布了最新《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本科专业类型结构和区域布局结构进一步优化,高校主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识和能力进一步增强。


    业界人士认为,高校一方面要秉持分类发展的办学思路,通过学科专业的设置、调整和优化,形成独特的学科专业集群,构建适应高校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学科生态体系。另一方面,坚定长期主义的办学定力,制定学科专业的中长期发展规划,避免出现学科专业建设政绩工程、浪费办学资源、破坏学科专业可持续发展潜力。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工作将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不断深化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深入推进交叉融合,培育特色优势专业集群,升级改造传统专业,淘汰不适应社会需求的专业,为人才自主培养和高等教育更好服务国家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基础性、战略性支撑。

    2023-05-10
  • 那些年轻人为什么主动延期毕业

    申请延期毕业(以下简称“延毕”)后,研二的姜芸在社交平台上写道:“这一次,我从未如此清晰地知道自己每一天的目的:继续读书、回归生活、愉悦自己。”她所在的专业为两年制,前一年半,她做了3份实习。“实习占用了我很多精力,我没有好好学习,也没怎么出去逛。”姜芸觉得很可惜,在充分查阅资料后,她选择了延毕。


    姜芸的朋友牛莉,同样选择了延毕。“我可能有点理想主义吧,希望一毕业就能做自己喜欢的事。”牛莉想要从事媒体行业或成为配音演员,虽然她在研究生阶段选了新闻与传播专业,但是本科英语师范专业的她,在目标行业的实习经验并不多,“我需要更多的时间累积,以达到我的目标”。


    浙江大学医学院党政办副主任、讲师车淼洁的论文《本科生延期毕业现象的透视与解析》,调研了某省4所不同类型高校,记录了这些高校2020年9月至2021年6月期间本科生的延毕情况。数据显示,某省城“双一流”高校延毕率约为12.5%,两所省城普通高校的延毕率分别约为6%和7%,某非省城普通高校延毕率约为7%。


    在很多人的眼中,延毕是一个贬义词。不论是主动申请还是被动延毕,它常常和家庭变故、生理疾病,以及挂科、毕业设计不合格等学业问题画上等号。一旦延毕,学生很容易被人以有色眼镜看待,背负的压力倍增。


    但在这样的情况下,仍然有不少学生选择主动延毕。他们为何会作出这样的选择?延毕后,他们的感受如何?


    就业压力成为重要原因


    在接到记者的采访电话前,吉安正在教室改论文,为即将到来的毕业论文盲审作准备。时间拨回到一年前,她正是在这时提交的延毕申请,工作被毁约是主要原因。被毁约后,吉安重新开始投简历,也得到了一些工作机会,但它们和被毁约的工作相比,不论是工资待遇还是平台,都相差甚远。


    “我心里有落差吧,再加上后来拿到的offer所在行业和自己的预期不符,如果勉强接受,感觉自己的职业发展规划就被打乱了。”吉安说,而且由于自己读的专硕是两年制,再多读一年貌似也不错,便有了延毕的想法。


    今年2月,经济学专业研究生吴林结束了休学期,重新回到新加坡留学。她坦言,自己申请延毕主要是出于就业的考量。“当时学校不允许学生离开新加坡,但国内很多金融公司都要求应聘者参加线下面试或实习。”她回忆,自己也曾通过线上面试得到一些工作机会,但由于录取的公司不承认新加坡的体检报告,应聘只能不了了之。吴林在第一年没有找到满意的工作,于是决定申请延毕,回国实习面试。


    华北电力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副教授王栋梁分析,学业问题、创业需要以及健康问题、家庭突发的紧急情况等,都是大学生申请延毕的主要原因。有些学生到了大四还有多门课不及格,研三了毕业论文还没有开题,他们就需要一年或者更多的时间来完成学业。据教育部数据,2023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达1158万人,同比增加82万人。持续增长的就业压力,也成为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主动延毕的重要原因。


    走在自己的社会时钟上


    申请延毕不过是前行路上的第一步,在未来的日子里,经济的压力、父母的意见、用人单位的质疑等,都可能让人感到困扰。


    王栋梁坦言,延毕意味着学生需要在校内多待一段时间,导致时间和经济成本增加。由于延毕的学生毕业时间比同龄人晚,可能会因此面临更大的就业压力。此外,延毕可能导致学生失去在正常毕业前求职的机会,竞争力可能会受到影响。


    对于这一切,牛莉早有准备,“我有一些存款,加上兼职所得,可以负担这一年的费用”。但让她没想到的是,母亲竟然全力支持。“收到妈妈的转款后,我在图书馆哭了。”直到今天,她依然清晰地记得母亲对自己说的话:“我可以省吃俭用一些,你才是最要紧的。”最近,本来反对自己延毕的爸爸也转变了态度,这让她很开心。


    吉安的选择得到了老师和家长支持,她唯一担心的便是和同龄人存在脱节的可能。“同届的小伙伴中,只有你延毕了。回到学校后,你不但要更换新宿舍,连熟悉的人都没有了。”幸好,吉安的担忧并没有发生,她收获了新舍友与新友谊。


    今年开学后,吉安和原宿舍的朋友们聚会。她发现,是否延毕并不是一个影响未来的绝对因素。“有一个刚入职一个月,就可能被辞退;还有一个毕业后坚持脱产考公,却一直没考上。”吉安说,“当然也有工作顺利的。顺利与否,与是否延毕无关。”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节奏和生命轨迹。”王栋梁说,有些人可能比同龄人早步入社会,有些人则需要更多的时间去成长和探索未来,“我们不应该盲目追随社会时钟,而是应该遵照自己的方式去探索、追求目标与理想。”他同时表示,我们要尊重和理解他人的选择和决定,不要因生活轨迹不同而对他人进行不必要的评价。


    如今申请延毕已近一年,吉安找到了一个各方面都较为符合预期的工作。对于这个结果,她较为满意,但从个人投入的角度来说,她觉得自己很亏,“我比别人多花了一年的时间,得到的工作却和去年的差不多”。


    在应聘过程中,吉安没有觉得自己因为延毕受到太大影响。“企业毁约不是我的问题,我是因为坚持职业规划,而非论文盲审不过而延期的。”她认为,只要你能利用好这一年,且不是因为暴露缺陷的大问题而延毕,对工作的影响就不会很大。


    吴林也没有因延毕而被质疑:“我的绩点排名一直都比较靠前,成绩单可以证明,我不是因为无法毕业才延期的。”


    延毕不是困难的挡箭牌


    回顾这一年,吴林表示,如果可以重新选择,她不会延毕,“延毕是在和自己打赌”。虽然她已经获得了一家公司的留用机会并提前入职,实现了延毕的目标,但她认为,今年的就业形势没有去年好,而延毕有很多的不确定性。吴林建议,尽量不要延毕,“早上岸早安心”。


    和吴林相反,吉安不后悔延毕的选择,但她也建议,不要轻易选择延毕。“延毕不是挡箭牌,而应该是先把自己能做的都做好,实在没办法后,再去选择。”去年被毁约后,吉安做了很多努力:不仅找了很多前辈争取,还尝试转部门,同时持续投递简历。


    吉安的选择让学弟学妹们发现了一条人生发展的新路。最近不少人找到她,询问对于延毕的看法。有的学生离论文盲审还有两个月,就觉得自己写不完了,想要延毕。“仅仅因为逃避就选择延毕是不可取的。”吉安说。


    “当就业和择业发生冲突,应该根据具体情况来考虑选择。”王栋梁认为,在有明确的职业规划、且能够较好执行的情况下,如果延毕能够帮助你实现规划,再考虑不迟。王栋梁建议,选择延毕与否,学生需要考虑个人情况、学业状况、就业状况、学校政策以及未来规划等多方面因素,权衡利弊,再做出最适合自己的决策。


    “现在自己每天都想早早醒来,感觉未来的一年特别明媚。”多读书、发表论文、申请博士、旅游……对于延毕后多出来的一年,姜芸有许多计划。


    “电影”和“实习”,是牛莉现在生活的两大主题。她每天都会看一部电影,平时还会去跑步、练配音,看书、找选题。她希望在这段时间内创作出很多好作品,积累经验。


    申请延期毕业后,学生应该如何度过多出来的时光?王栋梁建议,学生首先要直面问题、解决困难,争取顺利毕业;其次,学生要利用时间实习或者兼职、深入学习专业知识、参加志愿活动,积极规划自己的未来,为职业发展打好基础。

    2023-05-09
  • 我国高技能人才培养供给体系日益完善 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超1亿人次

    核心阅读


    技能人才是我国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技能人才培养工作取得长足进展:抓好顶层设计、完善技能培训、加强教育力度、搭建成才平台……在各方努力下,技能人才队伍不断充实,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澎湃动力。


    潜心钻研20多年,完成300余项研制任务攻关,北京北方车辆集团有限公司数控铣工马小光从一名普通工人成长为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带头人;


    扎根造船业27年,承担一系列高难度焊接任务,中国船舶集团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船舶电焊工高级技师魏凤云被誉为“船厂花木兰”……


    5月7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在京召开第十六届高技能人才表彰大会,包括马小光和魏凤云在内,大会表彰了30名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和295名全国技术能手。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是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大计。”近年来,我国技能人才培养取得哪些进展?技能人才有哪些获得感?相关部门如何加强政策支持?日前,记者采访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有关负责人和部分新一届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全国技术能手代表。


    成效显著,高技能人才量质齐升


    人社部职业能力建设司有关负责人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高技能人才工作取得长足进展,目前,全国高技能人才已超过6000万人,占技能劳动者的30%。技能人才队伍不断充实,人才活力持续释放,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为我国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澎湃动力。


    从具体成效来看,技能培训更加完善。


    4月15日,在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唐山供电公司,40多名青年员工围坐在一起,跟着第十六届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高级技师李征学习机器人电力运维技术。“为推行新型学徒制,我会定期开展导师带徒、课题研究‘手拉手’、攻关竞赛等活动,致力于培养更多懂原理又精通实践的复合型人才。”李征说,他的工作室被评为“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目前已带出42名优秀徒弟,其中15人被评为高级技师。


    人社部职业能力建设司有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我国建立并推行覆盖城乡全体劳动者、贯穿劳动者学习工作终身,适应就业创业和人才成长需要以及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比如,对农民工技能提升,实施“春潮行动”和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计划;对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施百万青年技能培训行动和创业培训“马兰花计划”等。


    2019年至今,我国开展职业技能提升行动,通过实施重点群体就业创业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以工代训等措施,累计开展补贴性培训超过1亿人次。2021年,我国全面推行中国特色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目前累计培训新型学徒近200万人。全国基本形成以企业自主培训、市场化培训为主要供给,以政府补贴性培训为有益补充的职业技能培训供给体系。


    技工教育力度加强。


    “请同学们按照安全员、工艺员、程序员的任务分工,根据任务书,完成航空接头的加工。”4月初,在山西省长治技师学院数控加工工学中心,第十六届全国技术能手乔琳老师正在给数控铣专业青苗班的学生上课。该校属于人社部批复的工学一体化第一阶段建设院校。乔琳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积极推进教学改革,紧密结合企业真实任务来组织实践教学,学生动手能力和综合职业素养明显提升。


    近年来,我国大力健全技工教育政策体系,出台《技工教育“十四五”规划》,修订《全国技工院校专业目录》,制定技工院校综合改革、教师招聘、学生资助、创业创新等一系列措施,技工教育专业性、影响力得到提升。截至2022年底,全国共有技工院校2551所,在校生445万人,在校生规模和开展职业培训规模创历史新高。


    顶尖人才持续涌现。


    最近,第十六届全国技术能手、郑州财经技师学院高级技师陈初忙得不亦乐乎:“我担任河南省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技术专家组副组长和副总裁判长,今年有2000多名优秀选手角逐70个项目,优胜者将代表河南出征全国技能大赛,甚至站上世界技能大赛的舞台。”从事技能比赛教练、评委工作20多年,陈初切身感受到我国技能竞技水平快速提升。


    2011年至今,我国高技能人才共参加6届世界技能大赛,累计获得36枚金牌,连续3届位居金牌榜和团体总分第一,成功踏入世界技能竞技第一方阵。


    “为激励广大技能劳动者弘扬工匠精神,我们对优秀的高技能人才加大表彰奖励力度。”人社部职业能力建设司有关负责人介绍,2012年以来,我国已表彰180名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1897名全国技术能手,累计建设954个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1196个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搭建平台,为人才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2022年10月,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就加大高技能人才培养力度、完善技能导向的使用制度、建立技能人才职业技能等级制度和多元化评价机制、建立高技能人才表彰激励机制等方面作出部署。过去一年来,人社部围绕技能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等全链条各环节,推出一系列有效举措,为高技能人才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抓好顶层设计,健全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政策制度体系。“2022年,我们除了推动《意见》出台,还推出许多具有前瞻性、开创性的政策,为深化技能人才体制机制改革提供了有力保障。比如健全完善‘新八级工’职业技能等级制度,扩大特级技师评聘范围,推动首席技师评聘试点工作等。截至2022年底,全国共有2.2万多个企业、7400多家社会培训评价组织完成备案,当年发放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超过1100万人次。”人社部职业能力建设司有关负责人说。


    聚焦重点群体,大规模高质量开展职业技能培训。2022年,人社部门聚焦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者、失业人员等重点群体和制造业、康养等重点领域,大规模高质量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超额完成年度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1500万人次的目标任务。同时,实施好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地区职业技能提升工程,持续开展技工教育人才援藏、新疆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等工作。


    搭建成才舞台,积极组织各行各业开展职业技能竞赛。在2022年世界技能大赛特别赛中,中国代表团在仅参加半数左右项目的情况下,获得金牌榜和团体总分世界第一。中国还成功获得2026年第四十八届世界技能大赛主办权。各地和相关行业积极开展职业技能竞赛,2022年,约一半省份举办了省级综合性职业技能大赛,唱响了技能成才、技能报国的主旋律。


    健全制度,持续壮大高技能人才队伍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健全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首次将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提升为国家战略人才。


    人社部职业能力建设司有关负责人介绍,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将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意见》为主线,重点从推进技能中国行动、提升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畅通技能人才成长通道、提升技工院校建设水平等方面着手,持续壮大高技能人才队伍。


    全面贯彻落实《意见》,推进技能中国行动。“今年已印发贯彻落实《意见》的任务分工方案,还将启动实施高技能领军人才培育计划,持续推进部省共建技能省市,加快建设技能中国。”人社部职业能力建设司有关负责人说。


    健全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提升技能人才培养质量。今年,人社部将推进制造业技能根基工程,带动制造业技能人才培养;将深入推进“十四五”职业技能培训规划,对重点行业、重点群体和急需紧缺领域开展大规模职业技能培训,促进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


    健全技能评价体系,畅通技能人才成长通道。今年将推进“新八级工”职业技能等级制度,加大特级技师和首席技师评聘力度,打破技能人才成长的“天花板”;将深入实施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提质扩面行动,推行社会化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惠及更多劳动者。


    强化技工教育质量,提升技工院校建设水平。今年将大力推进工学一体化技能人才培养模式,高质量开展师资培训、专业和课程建设;将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推动技工教育联盟(集团)建设。推动落实职业学校办学条件达标工程,持续加大技工院校投入力度。

    2023-05-09
  • 看职业院校如何应对毕业生就业“大考”

    2022年,教育部发布的数据显示,十年来,中职就业率(含升学)持续在96%以上,高职在91%以上。坚持以需求导向办学,市场缺什么人才,学校就培养什么人才。这是让职教毕业生能够凭借一技之长成为用人单位“香饽饽”的直接原因。


    5月起,毕业生求职进入冲刺阶段。职业教育作为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


    目前,职教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如何?为助力职教毕业生就业,职业院校进行了哪些实践?该如何打破毕业生求职中面临的“隐形门槛”?


    多元服务促进学生充分就业


    “普通教育侧重于抽象思维能力,职业教育强调动手实践能力,职业院校要弘扬工匠精神,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走向社会。”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吴访升说,近年来,我国针对职业教育推出了很多新举措,正在逐渐打破职业教育学生求职中面对的“隐形门槛”与学历“天花板”,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将呈现出“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发展格局。


    “学校要牢牢把握国家职业教育政策释放出的新红利,多措并举助力毕业生高质量就业,为学生提供招聘求职、就业咨询、就业帮扶等综合服务,打通就业服务‘最后一公里’,打造‘暖心、省心、安心’的就业服务品牌。”吴访升说。


    学生能就好业,学校才有未来。为了让学生充分就业,各职业院校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天津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不断拓展校企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坚持“高端化合作、高水平培养、高质量就业”,深化校企合作、拓宽就业渠道,全面推进就业工作健康发展,是天津市就业工作先进单位,形成了“就好业进铁院”的口碑。


    该校深入落实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深入开展书记校长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构建学院、招生就业办公室、二级学院“三级联动”机制,从机构、人员、经费等方面给予充分保障。


    该校还将班主任、辅导员、专业教师共同纳入毕业生就业工作团队,开展精准帮扶指导,定期组织就业工作研讨,分析形势、破解难题,动员全体教职工主动联系单位,形成全员服务就业合力,实现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建设“就业宝”服务平台,让毕业生由“统一配菜”走向“自主选菜”。该校党委书记张炳烛介绍,该平台通过与国家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对接,实现了信息实时共享。在每年春季招聘中,都有数百家用人单位与大二学生签订就业意向。“我们还发挥行业优势,牵头成立了全国化工医药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联盟和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教育集团,每年可提供就业实习岗位6000余个,由此筑牢岗位‘蓄水池’。”张炳烛说。


    教育部发布的数据显示,十年来,中职就业率(含升学)持续在96%以上,高职在91%以上,高于普通高校的平均值。


    让所培养的人才“适销对路”


    坚持以需求导向办学,市场缺什么人才,学校就培养什么人才。这是让职教毕业生能够凭借一技之长成为用人单位“香饽饽”的直接原因。


    天津职业大学正是抢抓了京津冀协同发展新机遇,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学校+企业”双主体就业育人等模式与机制,让走出校园的毕业生“适销对路”。


    近年来,天津职业大学通过充分挖掘职业教育优势,以深化产教融合为抓手,创建基于1+X证书的职教集团、产业学院、混合所有制二级学院,探索订单培养、学徒制应用与学生就业相结合,为毕业生高质量就业提供了扎实有力的特色方案。


    该校在其特色专业“智慧健康养老与服务”建设中探索了充满活力的多元办学模式,通过开展现代学徒制培训,孵化可复制可推广的教学模式,开拓了更多学生就业岗位,打通毕业生就业“最后一公里”。


    天津职业大学党委书记夏静波表示,该校养老专业教师团队在学生实习期间定期掌握学生动态、进行线上答疑与科学指导,并根据实际随时调整教学方案,推动教学改革创新,培养不同类型的养老专业服务人才。


    目前,天津市大型养老综合体项目康宁津园已经接收天津职业大学养老专业毕业生110名,同时,还有15名在校生跟岗实习生、18名顶岗实习生,顶岗实习的学生通过考核可留在公司就业。


    除了订单培养与学徒制培训等模式外,职业院校还从专业建设等角度发力,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全方位促进毕业生就业。


    5年来,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积极探索新型就业育人模式,打造了一批重点专业群,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在实践探索中,该校以按需施教的办学思路,不断改进人才培养方案,加快优化专业结构,及时淘汰就业率低、社会需求不高的专业。如今,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的毕业生尚未走出校门就被企业提前“预定”。


    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依托职教集团成立专业建设委员会,对接产业链和产业需求,做强专业群。“正因为我们优化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施了‘分类培养、分层教学’,才增强了毕业生‘零距离’上岗能力,从而为就业工作固本强基。”张炳烛感叹道。


    从“能就业”到“就好业”的进阶


    让学生真正掌握专业技能是职业教育的重要任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培养与社会接轨的技能人才的内在要求,也是办好职业教育的重要途径。


    石家庄理工职业学院执行院长李杏丽告诉记者,该学院毕业去向落实率连续3年稳步提升,实现了从“能就业”到“就好业”的转变。


    李杏丽介绍,该校以“走出去”和“请进来”方式,深入开展产教融合,以此提升毕业去向落实率。例如,该校通过访企拓岗和引入龙头企业,提升了毕业生就业岗位匹配度。


    如今,该校让工厂进到校园,把课堂搬到生产线上,时时了解企业需求,精准高效培养学生技能,从而实现了教学与企业真实场景的结合。


    在李杏丽看来,只有把理论知识和技能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把学生培养成行家里手。李杏丽介绍,该校为深度促进产教融合,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主要研究和实践方向,按照产、学、研、用、孵“五位一体”的发展格局,与石家庄市鹿泉区电子信息产业园共建信创产业学院。


    该校还根据企业岗位任务,开发了实景化模块课程,建立了以工作项目为单元的专业课程体系,按照“生产性、实境化、任务式”教学模式重构课程内容体系,并利用产业园企业的实际工作场景,让学生在理论知识基础上进行实践操作,在实践工作中学习理论知识,实现了“学中做,做中学”。


    “我们实施了‘教产岗位互通、专兼教师协作’的‘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由此构建起了多元培养培训体系,由产教融合迈向产教共生。近几年的毕业去向落实率稳定在97%以上。”李杏丽说。


    目前,该校通过深入开展访企拓岗活动,开拓优质就业岗位4800多个,建立了1000余家长期用人单位库,形成了全员共同参与、校友支持的毕业生就业市场体系。(记者过国忠陈曦陈汝健)

    2023-05-08
  • 教育部会同有关部门抢抓求职关键期——千方百计助高校毕业生就业

    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事关高质量发展、民生福祉和社会稳定。今年春季开学以来,教育部会同有关部门推动加快升学考录、教师招聘、公务员事业单位招录等政策性岗位招录时间安排,抢抓毕业生求职关键期,为毕业生求职就业争取更多时间。同时,各地各高校开展“春季促就业攻坚行动”,挖潜开拓更多市场化岗位,做实做细就业指导服务,全力促进2023届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


    扩大就业渠道和岗位供给


    促就业、稳就业,开拓岗位是前提。各地各高校深入开展“访企拓岗促就业”行动,高校领导班子主动走进园区、走进行业、走进企业,与相关单位建立就业合作渠道,汇聚市场化社会化岗位资源,努力为毕业生挖掘更多优质和精准的就业信息。截至5月3日,“访企拓岗促就业”行动参与高校2415所,走访用人单位17.1万家,新开拓就业岗位253.1万个。


    四川省教育厅组织省内60所高校的代表赴重庆联合访企拓岗,围绕人才培养、供需对接、实习实践基地建设、日常联系互访等签署了系列合作协议。江苏省教育厅组织省内56所高职院校和21所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所属分院集中开展访企拓岗,近百家用人单位参加对接活动,集中提供岗位需求3000余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育厅组织新疆大学、新疆农业大学、新疆财经大学等10所高校负责人赴乌鲁木齐市经开区开展“访企拓岗”专项行动,搭建政校企交流合作平台,进一步挖掘就业岗位。


    促进供需双方精准对接


    用好校园招聘主渠道,各地各高校抓住求职招聘关键期,开展“万企进校园”招聘活动,创造条件主动邀请用人单位进校招聘,为毕业生求职和用人单位招聘提供便利。截至目前,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已组织开展线下大型招聘活动,累计举办12.5万场,参会企业145万余家,提供岗位信息3511万余条。


    4月28日,由全国工商联、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主办的“百城万企”民企高校携手促就业行动在北京联合大学启动,通过在100个以上高校集中的城市,开展校企供需对接会和人才招聘双选会等一系列活动,引导更多高校毕业生到民营企业就业。


    各地各高校招聘活动密集举行。4月15日,石家庄铁道大学举办“春季促就业攻坚行动暨2023届毕业生春季校园招聘会”,324家企业提供涉及新能源、交通运输、机械制造等领域9000多个岗位。4月20日,云南省2023届理工类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会在昆明理工大学举行,来自四川、重庆、广东等20余个省份的432家企事业单位参会,为毕业生提供岗位1.5万余个。4月22日至23日,黑龙江省教育厅会同相关部门在哈尔滨师范大学、东北农业大学举办“振兴龙江邀你同行”2023年度“市委书记进校园”引才活动,共有220家企事业单位提供岗位1.7万个,参会毕业生近2万人。


    做好重点群体就业帮扶


    脱贫家庭、低保家庭、零就业家庭的毕业生求职意愿强,但部分毕业生存在求职信心和技能不足、求职经济压力大等困难。教育部、财政部从2021年起实施“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宏志助航计划”,通过建在高校的135家培训基地,面向重点毕业生群体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培训,帮助毕业生补齐能力短板、顺利求职、尽快尽早就业。今年预计完成线下培训10.5万人,线上培训50万人。


    聚焦学生实际困难,各地各高校细化帮扶举措,采取多样化、个性化、有针对性的就业服务方案。扬州大学开展“结对一位良师”活动,为重点群体毕业生安排“一对一”专属就业指导教师,主动做好规划咨询、技能辅导等服务。浙江师范大学开展“企业直通车”等活动,为重点群体毕业生提供至少1次能力提升培训、3次“面对面”咨询服务,并推荐3个适合的岗位。北京化工大学、中南大学、西藏大学等建立校院两级帮扶台账,掌握重点群体毕业生的基本情况、就业意向及求职难点,开展精准帮扶。


    当前,距毕业离校还有一段时间,为持续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教育部将在5月举办2023届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周活动,开展“百日冲刺”系列活动,在已有工作基础上,更大力度拓展岗位渠道,优化指导服务,精心护航毕业生求职之路。

    2023-05-08
  • 青春与大运同行 五四青春歌会在成都举行

    据新华社成都5月4日电(记者陈地)为迎接成都大运会,同时庆祝五四青年节,主题为“青春有约唱响大运”的五四青春歌会4日在成都大学体育馆欢乐唱响。


    当日,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厦门大学、四川大学等全国50所高校的1000余名学生同台唱响大运歌曲,呈现了一场释放青春活力的视听盛宴。


    据活动主办方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青春歌会分为青春、律动、绽放、梦想4个篇章,传递大家对成都大运会的期待和信心,共迎青春盛会。


    日前,成都大运会音乐情景主题片《门》也正式上线,该片由在成都的高校师生演出,讲述了1991年至2019年历届大运会举办期间,大学生对赛事的关注,呈现了不同时代年轻人身上共同的青春、活力和对运动的热爱。


    “很荣幸参与这次拍摄,大运会是成都的盛会,更是所有青年人的逐梦场。此次拍摄虽然时间很短,但是镜头内外带来的体验与感悟,将成为我人生中的宝贵经验,也希望成都大运会举办成功!”四川音乐学院参演学生陈万亿激动地表达了自己的拍摄感受和对大运会的美好祝福。


    据悉,除了参演学生,来自成都各大高校的“青春领跑人”、大运会志愿者等朝气蓬勃的身影也出现在片中。“正是有了青年大学生们对大运会的支持,以及他们的默默付出,我们爱成都、迎大运的氛围才越来越浓厚。”该片主创张龙说。

    2023-05-06
  • 加快推进涉外法治教育变革

    当前,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复杂多变,法律在维护国家核心利益和重大利益、参与国际治理、争取国际制度性话语权等方面的作用日益突显。涉外法治教育是培育涉外法治人才的基础工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回答的时代之问,也是法学教育服务“国之大者”的重要使命。长期以来,我国法学教育侧重培养国内法治人才,难以适应新形势下对涉外法治人才的迫切需求,需要加快推进涉外法治教育变革,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精通国际法、国别法的一流涉外法治人才。


    事业发展急需高素质涉外法治人才


    过去四十多年间,在相对平稳的国际环境下,我国紧紧抓住改革与发展的历史机遇,实现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综合国力大幅跃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伴随着我国国力的持续增长以及国际力量对比的深刻调整,我国发展所面临的外部环境日益复杂,地缘政治紧张日益突出,大国战略竞争不断深入,法律在国家间合作、竞争和斗争中的作用越来越显著。


    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坚持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加快涉外法治工作战略布局,协调推进国内治理和国际治理,方能更好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涉外法治人才是开展涉外法治工作的必要条件。伴随着中国日益走向世界舞台中央,越来越多的海外利益需要运用法律武器予以保障。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法律是有效的对外交往手段。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也需要有力的法治保障。


    涉外法治教育难以有效满足现实需要


    长期以来,我国法学教育以培养国内法治人才为重点,在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方面存在不足。


    传统部门法培养模式无法适应涉外法治工作的综合性要求。传统法学教育以部门法建构知识体系,缺乏综合性、应用性设计。涉外法治工作具有极强的综合性特点,仅靠部门法知识难以胜任。涉外法治工作对战略思维、系统思维和综合性技能要求较高,从业者不仅要精通各领域法律法规,还要具备政治、军事、外交、国际关系、历史文化等综合性知识。


    以国内法为主的法学知识体系无法培养通晓国际法和外国法的涉外法治人才。我们的法学教育长期以传授国内法知识为主,国际法、外国法课程占比很少,与涉外法治工作相关的其他学科课程更加欠缺。各高校培养的能够胜任涉外法治工作的专业人才数量极少,与实际需求相差甚远。


    以理论演绎为主要教学方式的人才培养机制无法满足涉外法治工作的实践性要求。一直以来,法学教育主要借鉴大陆法系的教学经验,以课堂讲授、理论演绎为主要教学方式,虽然也有实践课程安排,但总体比例不高,效果较为有限。涉外法治工作实践性很强,学生如果没有接受必要的实践训练,很难获得从事涉外法治工作的机会,也难以满足涉外法治工作的要求。


    构建中国特色涉外法治人才培养体系


    加强价值引领,培养学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涉外法治工作的首要任务就是以法律武器有效维护国家利益。在涉外法治人才培养过程中,应当着力塑造学生坚定的政治立场和深厚的家国情怀。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武装学生头脑,引导学生牢固树立运用法律武器维护国家利益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完善学科专业设置,建设涉外法学相关学科集群。探索涉外法治、国际法学等相关一级学科或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建设,支持国际法、外国法、比较法与区域国别学等新兴学科的交叉融合,形成涉外法学相关学科集群,发挥学科交叉合力。


    整合多学科课程资源,打造适应涉外法治工作的课程体系。突破原有法学人才培养方案的藩篱,针对本科阶段和研究生阶段法学教育的特点,制定全新的人才培养方案,突出课程体系的复合性、多元性、针对性。加大国际法、国别法、比较法、国际政治等课程的比例。聚焦涉外法治工作重点领域,开设知识产权、国际金融、国际贸易、国家安全等跨学科课程。


    优化实践课程设计,提升学生从事涉外法治工作的基本技能。在涉外法治人才培养过程中,要加大实习实训课比重,改革实习实训课教学模式,灵活运用模拟法庭、模拟仲裁等教学形式,积极开拓校外资源,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单位应当积极地与实务部门和国际组织合作,建立实习实训基地。


    强化外语教育教学,提升学生多语种和跨文化交流能力。要加强对学生外语能力的训练,力争每一名学生都能熟练掌握两门以上外语,兼顾各小语种需求。着力增强学生对海外文化的深厚了解,提升跨文化沟通和交流能力。尤其要注重引导学生将外语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融入涉外法治工作中,进而引领国际规则制定,推动形塑国际新秩序。


    建设一支德才兼备、专兼结合的涉外法治教师队伍。改革教师遴选、考核、晋升模式,建立具有吸引力的薪酬和保障体系,广泛吸引校内外、海内外优秀师资,特别注重吸收具有丰富涉外法治工作经验的实务专家加盟涉外法治教师团队。要加大选聘力度,出台特色政策,建立常态化、多元化的外籍教师队伍;要探索涉外法治师资特殊晋升路径,留住人才,用好人才,给涉外法治师资队伍更多的发展空间;要重视选聘实务型师资,注重从外交机构、国际组织、跨国公司、国际律师事务所等机构中招揽经验丰富的一线人员或退休人员参与涉外法治人才培养。


    (作者:韩强,系华东政法大学副校长、教授)

    2023-05-06

  • 首 页  上一页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下一页    尾 页  

    版权声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 8629 6259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696号 蒙ICP备160010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