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庆璧山:教师减负 教学提质

    日前,重庆市璧山区正则中学的课后延时服务如常开展,喧闹的操场上不时传来呐喊声和欢笑声,安静的教室里老师来回为同学们答疑解惑。七年级班主任杨帆也利用这个时间和学生完成了一次面对面谈心。“以前这个时候,大家基本上都在忙着填写各种各样的表格,现在我们有更多时间抓教学抓课堂了。”杨帆说。


    五花八门的考核、各种各样的微信群、数不胜数的平台关注和点赞……正则中学的教师曾被花样繁多的“任务”弄得不胜其烦。最多的时候,光是要求每个教师下载安装的App和关注的公众号就有二十多个。这不仅让教师们疲于应付,有时还会干扰正常的教学安排。


    根据学校反映的情况,璧山区纪委监委针对中小学教师负担进行了专项调研。调研结果出来后,璧山于2022年4月构建“党委政府履职、教育部门把关、学校主动作为”的三级教师减负工作机制,通过正负“两张清单”一次性取消了“关注××公众号”等86项无关教学的社会事务,优化了“正面清单”中有关法治、道德、安全等与教育教学联系紧密的协同育人指标,将涉及考核的社会事务纳入“督导清单”,同时完善由区教委负责的“社会事务进校园审批”机制,在18所学校设立教师减负监测点,严防“层层加码”和教学任务向家长转移等现象反弹。


    “教师减负是减轻负担,绝不是减少职责。”璧山区委教育工委书记周厚强说,精简后的协同育人清单明确了“学什么”,教师从繁杂事务中解脱出来,能够结合育人目标全身心开展课程设计,更好地解决“怎么学”的问题。


    “以前的‘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都是要求去线上的安全教育视频打卡。今年我们是开主题班会,上安全教育课,同学们的参与方式也从单纯的平台签到变成了课堂互动。”璧山区河边小学校长郭兵说,随着教师减负工作纳入学校年度专项督导并计入学校绩效考核,教师职业满意度提升了,同事间的关系也改善了。


    除了严管社会事务进校园,璧山还进一步强化事项规划和部门统筹,在把握好“留痕管理”尺度的基础上建立数据信息共享平台,让“数据多跑路、教师少填表”。同时建立会议台账,严控会议次数,压缩会议时长。自2022年10月至2023年4月,面向教师下发的文件同比减少了63.6%,各类会议及与教育教学无关的培训减少了54.5%。“让老师专心教书育人的同时,我们还改变了‘唯分数论’的评比方式,建立着眼学校、教师以及学生发展变化的‘增值评价’体系,以评价标准的更新带动教师反思教学成果,为教师发展个性教学方式提供空间。”周厚强说。


    “以前每一项都是量化考核,每一项都要填表格。现在大家的教学积极性确实提高了不少,没有了那些量化指标,开拓教学方法的思路反而活络起来了。”杨帆说。


    “教师减负初显成效,但还要保持久久为功的毅力与恒心。”据周厚强介绍,璧山区教委4月初又对教师减负进行了专项调研,在挤掉社会事务“外部水分”的基础上,针对学校内部的形式主义、繁文缛节,也细化了整改举措和整改时限。

    2023-05-05
  • 以学促干 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

    连日来,全区各部门各单位举办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读书班,通过专题讲座、研讨交流、集中学习讨论等形式,不断增进对党的创新理论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夯实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思想根基,以学促干,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


    4月18日至22日,自治区人民检察院举办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读书班。该院强调,要推深做实主题教育各项重点任务举措,把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推动发展、检视整改贯通起来一体推进,确保主题教育取得实效;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紧密联系检察实际,认真学习探索、思考总结,努力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完成好“五大任务”和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两件大事的实际本领,用实干担当为现代化内蒙古建设贡献检察力量。


    4月20日至21日,内蒙古森林消防总队举办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读书班。读书班以个人自学、集体领学、交流研讨等方式融合开展,有效强化了全体党员干部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的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广大党员干部表示,将持续深入加强学习,从思想上正本清源、固本培元,在行动上拨云去雾、推陈出新,致力于细节处精耕细作,以更严实的作风、更扎实的本领、更高效的行动为维护全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保护祖国北疆天然生态屏障贡献森林消防力量。


    4月21日至28日,内蒙古师范大学通过各种形式举办了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读书班。读书班以校领导领学、专家辅导、交流研讨、集中自学研读、夜校研学等方式,组织带动党员、干部层层跟进,推动主题教育取得实效。学校强调,要以学铸魂,筑牢政治忠诚;要以学增智,提高能力本领;要以学正风,树立良好新风;要以学促干,加快推动事业发展,要善于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和解决学校事业发展关键时期遇到的问题和瓶颈,努力推动学校内涵、特色、差异化发展破局突围、追赶进位。


    4月23日至28日,自治区地震局举办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专题读书班。全体党员认真研读《习近平著作选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摘编》等书目,准确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科学体系和精髓要义,并进行了深入交流研讨。自治区地震局要求,要强化学习,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要以学促干,把主题教育贯穿防震减灾工作全过程,创新工作思路,开创工作新局面;要以调查研究为抓手,以推动发展为目标,不断提升地震监测预报预警、地震灾害风险防范和公共服务能力,助力自治区防震减灾事业再上新台阶。(记者赵曦郝佳丽白莲见习记者李存霞)

    2023-05-05
  • 让排球之花绽放校园(体坛观澜)

    开展校园排球,在潜移默化间涵养着校园体育文化。通过排球对青少年进行体育文化的熏陶,把体育锻炼当成终身习惯,这是比拿冠军更有意义的收获


    一场小学排球比赛,参赛双方小队员虽然球技稚嫩,却打得全情投入。中国女排前二传沈静思作为教练站在场边,全神贯注予以指导。叫暂停、纠正动作、调整战术,小选手越打越自如。比赛结束后,无论输赢,每个孩子脸上都挂着笑容。


    这样的场景发生在人大附中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学校。从去年开始,该校利用课余时间组织排球活动。曾有家长问,让排坛名将指导小学生打球是不是“大材小用”?校长王教凯表示,在校园开展排球活动,看重的是体育的育人功能,请名将来指导训练,可以让孩子们近距离感受中国女排原队员的风采,从中领悟女排精神。


    排球队组建不足一年,已给该校学生带来明显变化。曾经的“小胖墩”体形变得匀称,不爱说话的小姑娘逐渐开朗起来,更多的孩子变得更坚强……从体质到性格,孩子们因练习排球获益。在一次次发球垫球训练中,他们学会了团结协作,也逐渐懂得了坚持的意义。


    在“三大球”项目中,排球在校园普及程度上不及足球、篮球。在青少年群体中推广排球,关键要找到孩子们的兴趣点。将场地变小、球网放低、用球变软,降低青少年打排球的“门槛”,让他们在练习中感受这项运动的魅力。从借助中国女排的榜样力量吸引学生参与,到带领小队员在线观看国际比赛、解说规则和技战术,孩子们逐渐加深了对排球的理解。


    点点滴滴的努力付出,汇聚成校园排球的生动场景。孩子们在训练比赛过程中锤炼意志、健全人格,足以化为成长中的宝贵财富。那些与小伙伴并肩拼搏的时光,也将长久珍存在他们的记忆里。


    在“体育回归教育”的沃土上,绽放绚烂的花朵。开展校园排球,在潜移默化间涵养着校园体育文化。正如沈静思所言,通过排球对青少年进行体育文化的熏陶,把体育锻炼当成终身习惯,这是比拿冠军更有意义的收获。


    走,放学打排球去!从“要我练”到“我要练”,越来越多的孩子爱上排球。当这项运动在校园里生根发芽,中国排球的未来也将更加美好。

    2023-05-04
  • 为了让留守儿童有一口好牙

    浙大口腔研究生第一党支部走进桃溪小学开展口腔健康宣教。受访者供图


    “我就说我没有蛀牙吧!”


    “你快张嘴让我们看看!”


    位于浙江省金华市武义县西南山区的桃溪镇中心小学(以下简称“桃溪小学”)校园内,一个小朋友由于口腔内没有发现龋齿,成了同学中的“小明星”。


    日前,由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以下简称“浙大口腔”)、浙江省口腔卫生指导中心与武义县联合开展的“关爱留守儿童口腔健康公益行动”在浙江省金华市武义县启动。桃溪小学有留守儿童236名,该校的留守儿童群体患龋率为80%,这里成为公益行动的第一站。


    浙大口腔研究生第一党支部首次来到桃溪小学是在2022年11月,医护人员为学校6个年级的180余名学生开展口腔健康检查、健康讲座等。全程参与活动的研究生第一党支部副书记、浙江大学口腔医学22级博士研究生徐懿说:“孩子们对于口腔健康是非常渴望的。”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党委书记、浙江大学口腔医学院院长陈谦明希望,通过此次行动,给孩子们带来“家庭式”口腔健康成长呵护,帮助他们系统预防与治疗龋齿,养成良好的口腔健康习惯。


    “儿童的口腔保健,不仅仅与口腔状况有关,还与全身健康有着密切的联系。”浙大口腔研究生第二党支部书记罗巧洁说,像桃溪小学这样的山区学校,留守儿童比例较高,孩子们是特别需要关注的人群。


    经过检查,罗巧洁发现,多名学生的乳牙几乎全部龋坏,且多颗乳磨牙龋坏已累及牙髓,甚至有的孩子口内有因乳牙根尖周炎导致的脓包。“这些孩子的口腔健康问题突出,这让我们认识到此次行动任重道远。”她说。


    在桃溪小学,研究生党员们让孩子们填问卷,统计“一天刷几次牙”,很多小朋友反馈的都是“一整天都不刷牙”,“问他为什么不刷,他说因为爷爷奶奶也不刷”。


    “口腔健康有时也会对自信心产生影响。”研究生党员许月丹记得,有一个小朋友不爱讲话,也不喜欢露出自己的牙齿。检查发现,他的牙齿基本都蛀了,有些蛀牙甚至只剩残根。许月丹叮嘱小朋友要好好刷牙,要让爸爸妈妈尽早带他去口腔医院看牙,“但小朋友一言不发,我跟他反复讲了很多遍,他才点点头。”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另一个没有蛀牙的小朋友,“在检查的时候,他主动把嘴巴张得很大,很配合”。


    桃溪小学校长雷伟凤说,很多在校寄宿的学生以前刷牙要么只是上下刷,要么随便乱刷;现在他们刷牙都很仔细,不光上下刷,还要转圈和横向刷,餐后漱口的同学也变多了。


    不只小孩子,雷伟凤说,老师也是被科普的对象。“桃溪小学也有关爱留守儿童的相关活动,老师们在学习后,将知识应用在后续的实践之中。”


    “大家很喜欢浙大口腔的大哥哥大姐姐。”雷伟凤表示,孩子们每次听讲座都很认真,“他们离开后,还有孩子问我:‘活动太有意思了,下次还有没有呀?’”


    走进桃溪小学并不是研究生党支部开展的第一个公益行动。早在2017年,浙大口腔研究生党支部便在微信公众号、抖音短视频平台上创建浙大口腔研究生科普宣教团账号,开展“天天爱牙日”口腔科普系列宣教活动。浙大口腔研究生第一党支部还与浙江省建德市三河小学开展党建结对共建,开展儿童口腔健康公益行动。截至此次“关爱留守儿童健康口腔公益行动”启动前,支部已服务儿童300余人次。


    去边远山区服务并非易事,距离是一道难关。从武义县城出发,开车要一个多小时才能到达目的地。“虽然都是柏油路,但是后半程都是双向单车道,很不好走。”罗巧洁说。三河小学的校长也曾告诉徐懿,许多志愿服务团队都因为距离问题对来开展线下服务望而却步,但徐懿认为,“这也正是这些地方需要人去服务的原因”。


    徐懿注意到,第一次去服务时,不少同学是为了参与支部活动、完成实践任务,但随着活动的开展,大家在过程中建立的情感联结与使命感驱使,让更多人主动参与服务。


    “这是在做一件对社会有意义的事,会让人有成就感。”许月丹说,通过志愿服务,她对自己的专业有了新的认识。看到一些孩子小小年纪便长了很多蛀牙后,她意识到了预防工作在口腔健康中的重要性——小时候的疏忽,很可能会变成长大后的困扰。


    “现在,不仅教育系统和医院对我们山区学校十分关照,不少社会工作者也加入其中。”作为武义县人,雷伟凤目睹并亲身经历了当地学校几十年的变化。“我是农村出来的,小时候家乡师资短缺,一个老师要同时教好几个年级。现在有这么多人来关爱孩子们,他们太幸福了。”雷伟凤说。


    罗巧洁透露,浙大口腔未来将与武义县口腔医院的同仁一起组建红色志愿服务先锋队,通过口腔治疗车实施适龄儿童窝沟封闭、局部涂氟、患龋学生龋齿填充治疗等。在今后的行动中,还将积极参与武义县留守儿童口腔健康电子档案的建立,全面跟踪他们的口腔健康状况,丰富孩子们的口腔保健知识,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同时,开展一些丰富生活的趣味互动关爱计划,实现更多的陪伴式成长。

    2023-05-04
  • 数字变革 教育何为

    4月27日,教育部副部长吴岩将一个“时代命题”带到了正在举行的第六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上。他说,当今世界,数字技术作为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先导力量,日益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领域全过程。那么,数字变革,教育何为?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吴岩说,以此为指导,教育部在做的事是不仅将“推动教育数字化,发展数字教育”作为教学变革的“数”,更作为创新教育发展的“道”。在论坛上,他们希望,汇聚各方力量,探讨教育数字化发展与治理的新途径,实现中国数字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引领。


    事实上,从2012年发布首个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到印发《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再到出台《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经过多年持续努力,中国教育信息化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以硬件设施举例,目前,全国中小学(含教学点)联网率已达100%,比2012年提高了75个百分点,超过四分之三的学校实现无线网络覆盖,99.5%的学校拥有多媒体教室。


    2022年3月,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正式上线,聚焦学生学习、教师教学、学校治理、赋能社会、教育创新五大核心功能,开设德育、课程教学、体育等10个板块53个栏目,覆盖30个版本、446册教材。


    截至今年2月10日,平台总浏览量超过67亿次,访客量超过10亿人次,用户遍及五大洲的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已成为世界最大的教育资源库。


    在中央网信办、国家网信办总工程师孙蔚敏的记忆里,她上学时的课堂就是一间教室、一块黑板、一支粉笔。“现在这种模式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她说,通过推动数字技术与传统教育融合的发展,创新教育理念、方法、形态,这些年,我们推动了教育均衡发展,促进了教育的公平,也更好地回归了教育服务于育人的本质。


    孙蔚敏说,质量是教育的生命线,数字技术是提高教育质量的一个阶梯。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的技术,我们能开展教师画像、学生画像、课程质量的评价,推动教学评价的科学化、个性化发展,实施因材施教。也能更新教育理念,变革教育模式,提升教师数字化的教学能力,推动人机共教新方式。


    更重要的是,数字教育应当是更加公平、更加包容、更加有质量的教育。孙蔚敏建议,要充分利用数字技术加快构建平等地面向每个人、适合每个人、伴随每个人的学习体系,提升数字素养,构建全民终身学习的环境。


    在同一场合,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北大学校长冯夏庭谈了教育数字化的变革方向。他认为,教育数字化要赋能精准治理,实现教育数字化的发展转型——从“数字校园”到“智慧校园”。


    同时,要做到两个“赋能”。赋能未来人才培养,实现教育数字化的教学模式转型——由结构化的教学向整合性的学习转变;赋能师资队伍建设,实现教育数字化的教师角色转型——成为具备数字素养和专业素养的知识枢纽。


    “赋能”是多位专家学者共同提到的关键词。科技革命的纵深发展,使得新业态、新模式层出不穷,多样化、弹性化学习需求与日俱增,面对瞬息万变的世界,教育的变革也需要更彻底。


    武汉理工大学校长杨宗凯认为,教育数字化转型关键在于“化”,“化”就是要通过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通过教育组织支撑体系的重组、流程的再造和文化的重构来创新我们的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和保障机制。他说:“它是新教育,它是变,它不是改革,不是修修补补,它是系统的变革。”


    大力推进教育数字化的同时,孙蔚敏还提醒,要坚持底线思维,强化网络和数据安全保护。


    她提到了去年河南一教师上网课遭入侵者网暴事件,“这件事引起我们很多思考”。她说,过去关上校门,课堂只属于老师和学生,与旁人再无关系,现在的课堂可能会涉及很多群体,“所以我们也要加强对教师、学生整个安全意识的培育和教育”。


    同济大学校长郑庆华也担心技术的“物化和异化”。他说,教育要坚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育人方针,既要发挥人工智能的赋能作用,又要防止技术凌驾于育人之上。


    从教师的角度,他认为,更多的是要教会学生如何思考、如何创造,而不能只停留在知识的传授和获取上。从学生的角度,更要努力地培养自己的批判性思维,绝不能满足于人工智能推送的答案。


    对此,吴岩表示,数字教育已经成为推动世界教育变革的重要力量,能够让更多的国家和人民搭上数字时代的快车,他希望“大家把数字化教育当成一件天大的事”,当成一个在世界高等教育、世界职业教育、世界基础教育、世界教育改革发展中中国的先手棋,“把这个棋要下好”。

    2023-04-28
  • 工人评“教授” 职业“天花板”这样打破

    他年纪不大,却早已是“全国技术能手”,数百位青年口中的“师傅”;他学历不高,却评上了正高级工程师,“完成了一件以前做梦都不敢想的事”。回想起自己评上高级职称的那个瞬间,山东青岛中启胶建集团钢筋工人宋德强笑了:“工友们一听说,都轰动了,感觉比我还兴奋。”让他们感到喜悦的是,这不仅是一个人的“身份突破”,更让产业工人群体看到了职业发展的多重可能、广阔空间。


    近年来,为健全完善新时代技能人才职业发展制度,党和国家新政迭出——


    2018年,发布《关于在工程技术领域实现高技能人才与工程技术人才职业发展贯通的意见(试行)》;2021年,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职业发展贯通的实施意见》;2022年3月,技能人才“新八级工”制度正式实施,特级技师比照正高级职称人员享受同等待遇,首席技师则待遇更高……各地相继出台具体细则、推动政策落地,为很多像宋德强一样肯钻研、有本事的工人搭建起更大的舞台。


    贯通:打破“单通道”构建“立交桥”


    17岁时,初中毕业的宋德强站在了人生路口上。几经周折,他终于谋到了一份绑扎钢筋的生计。“别人看来,没黑没白地‘绑’在工地上,能有什么前途!”可他一干就是二十多年,还被工友送了个绰号——“一根筋”。


    带着一股倔劲儿,他常在工地泡上一两天,没日没夜地钻研一道程序;为了保证每架钢梁万无一失,从下料、加工到成形,他拿着图纸挨个检查……千锤百炼中,宋德强成了工程行业的好把式,“全国优秀农民工”“山东省首席技师”等殊荣接踵而至。


    当年的“一根筋”成了名副其实的“大工匠”,但,有个遗憾在他心中盘桓了好几年:“产业工人再有本事,也很难像技术人员一样搞研发、做管理,总有些施展不开。”


    “按照以前的职业发展路径,绝大部分技能人才一辈子只能固定在某个工种上,沿着‘单通道’一条道跑到黑。”鞍钢集团有限公司职工刘铁说。


    长期以来,我国对技能人才与技术人才执行不同的职业能力评价体系,两者对应的待遇不同,且难以贯通。“技能类与技术类资历序列之间缺乏横向衔接,技能人才职业通道狭窄、路径单一,形成了‘职业天花板’现象。”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童天表示。


    反观现实发展,工业生产方式不断更新迭代,两类人才从事的一些岗位界限越来越模糊。


    “尤其是在航天、军工、电子等领域,不少技能人才从事的工作带有研究性质,而技术人员也参与一线操作,技师与工程师的工作内容差异逐渐缩小,并呈现深度融合趋势。”一些受访者认为。


    产业工人的呼声与时代进步的节奏交织、融合,一场打通职业技能与专业技术职称评审界限的实践日渐深入。例如,江苏省苏州市成立全国首个高技能人才中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委员会,专门为高技能人才组织专项评审。山东省在技工院校内部打通两类人才的双向评价通道,鼓励高技能人才参加院校的职称评审,为其职业发展架起“立交桥”。


    “这类举措致力于破除人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拓宽人才成长通道,对于提高技能人才待遇和地位、全面落实人才强国战略,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具有重大意义。”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副会长陈李翔说,2021年底,我国共有1万余名高技能人才取得了职称。


    如今,宋德强、刘铁都已拿到期盼已久的“小红本”,上面印着“高级工程师”几个大字。“有了认可度和荣誉感,那还不更得鼓足干劲?新时代,咱们工人更有力量。”宋德强说。


    评价:避免“一刀切”晋级凭本事


    深夜,刘铁仍在伏案看书,职称面试的资料上满是密密匝匝的笔迹,勾画着红的、蓝的波浪线。在“过五关、斩六将”之后,他终于闯到了面试环节。


    “面试场上,几个评委齐刷刷坐成一排。”刘铁说,不紧张是假的,但自己把机械原理的书籍都看过了,再加上10多年一线生产经验,心里有谱。


    不出所料,评委问了“螺栓的防松方式,齿轮的失效形式,机械设备装配的顺序要求”等问题,“都是平常会遇到的情况,处理过不知多少次,自然能应对”。最终,他“闯关”成功,成为鞍钢机械专业最年轻的正高级工程师。


    江苏亨通光电有限公司正高级工程师轩传吴曾参与过一次机械专业的职称评审,身份是现场评委。


    “实际生产中的能力与贡献是重要的衡量标准。”轩传吴举例说,“一位参评者在某项目中是第二或第三参与者,我们会请他具体回答‘负责哪个环节、专利内容是什么、技术路径有哪些’等问题。有技术沉淀的工人可以讲得很细致,小到一个螺丝怎么拧、一个盘扣怎么调整,都能说得明白透彻。”


    这与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强调的评审标准高度契合:淡化学历条件,强化技能贡献,突出技能创效。


    “比如,技师、高级技师取得职业技能等级一定年限后,就可以相应申报工程师、高级工程师等职称,不受原始学历限制。评审中,我们重视成果转化、解决难题、工艺改进等能力,将创新成果的分值定到了40%的权重。如果能以第一作者身份总结公司的特色技能操作法,可以计40分,相当于专技人员一篇核心期刊论文的分数。”轩传吴举例说。


    记者翻阅了中央与地方有关畅通两类人才职称评定的规定,发现几乎都对“完善相应评价标准”进行了明确解释,“破除学历、论文限制”“以职业能力和工作业绩作为评定重点”等内容被普遍强调。


    李万君,中国中车长客股份有限公司的一名焊接工人,手握一支焊枪,见证了中国铁路由“绿皮车”到“和谐号”再到“复兴号”的嬗变过程。他告诉记者,30多年来,自己完成了百余次技术攻关,有二十多项国家专利,最终破格评上正高级工程师,并作为高技能人才在高校任教。后来,还申报了高教系列职称,成为“工人教授”。


    据悉,很多地方开辟了“绿色通道”,为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重大战略实施中作出贡献,有绝招、绝活的高技能领军人才,或是获得全国、省部级技能大奖的高技能人才建立职称评定“快车道”,可直接参评副高、正高职称。


    激活:有位者当有为释放集群效应


    评上高级职称后,宋德强发现工资卡里每月多了1000元。“公司为获取初级、中级、高级职称的工人分别增加每月150元、600元、1000元津贴,还有股权、期权等多项激励办法,让大家更有闯劲。”


    “工资薪酬也跟着提升,都是实打实的红利。”李万君说,高级工程师的待遇与公司高管一样,收入可观。


    “打破职业‘天花板’后,高技能人才享有更多发展机会。”亨通管理学院院长李谷村表示,这些一线职工走上管理岗位后,对基层的管理普遍更接地气、更加务实,值得期待。


    一些受访专家表示:技能人才评职称,不单要看增“量”,更要注重“质”变,要立足长远谋划人才管理制度中培训、培养、使用等方面的举措,推动多轨制、多元化职业发展体系建设,真正让有位者有为,充分释放“工匠集群”效应,为制造业转型升级注入更多活力。


    评上正高级工程师后,宋德强肩上的担子更重了。


    他成立了钢筋班组,把自己琢磨出来的门道传授给年轻人。如今,这个班组已有150人,60多人获得了中高级技师资格证书。宋刚刚就是他徒弟中的一位,也是“全国技术能手”,风里来雨里去地跟师傅学手艺,印象尤深的一句话就是“一根钢条,就像人的脊梁。脊梁不能歪,人才立得住;钢筋扎得牢,大厦才坚固”。而他,又把这句话传给了自己的徒弟,力争带出来更多技术能手。


    李万君深知,只有将技术传下去,才能让人才泉源涌出汩汩活水。在“焊工首席操作师工作室”里,他累计组织培训400多次,培训焊工2万多人次。他还常常走上职业院校的三尺讲台,讲述大国工匠的故事,点燃青年的希望。


    从一名机械点检员成长为高级工程师,刘铁心中有着强烈的责任感。于是,他发起成立青年高技能人才协会,日常开展焊接、装配、机器人控制等培训练习,让大家相互切磋。此外,由他带领的创新团队已累计完成技术攻关230多项,为企业创收8000多万元。


    “要重视人才的业绩贡献、知识贡献与团队贡献。”李谷村认为,应鼓励他们牵头研发项目,突破更多核心技术;引导其实现岗位经验的“萃取”,把所在岗位核心技能转化为课程、制度和流程表单,提升工作效率;另外,培养其“传帮带”的意识,担负起培养青年人才的责任。


    在调研中,童天发现一些地方政府、行业正整合跨区域、跨工种、跨领域的高技能人才资源,开展培训、研修、攻关等活动,深度参与重大项目攻关、申报专利、人才梯队建设规划等工作,充分释放了人才活力,提升了管理和经济效益。“只有让人才智识竞相迸发,才能为制造强国注入无限力量。”他满怀感慨。

    2023-04-28
  • 育拔尖人才,强基础研究根基

    从事基础研究面临着挑战性大、回报不确定性高等问题,这就需要遴选出那些真正对基础研究有志趣的人才进行精心培养。基础研究的特点决定了其更加需要有兴趣热情、有远大志向的人才。


    近日,全国各地约30所高校相继公布了2023年“强基计划”招生简章。不久前,同样重点瞄准基础研究人才培养的“中学生英才计划”在各地先后启动。开展十余年的“拔尖计划”也已升级至2.0阶段。


    近年来,围绕基础研究,我国出台了一系列针对性举措,基础研究人才选拔、培养水平显著提升。但面向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迫切需求,如何尽快形成体系化、高层次的基础研究人才培养机制,让更多基础研究人才竞相涌现,仍需要各方不断探索。


    三大人才计划瞄准基础研究


    2月底、3月初,在江苏、湖南、重庆等地,一场场别开生面的“拜师”仪式正在各大高校举行。“弟子”是来自25个城市、经过层层选拔的高一、高二学生,老师则是各大高校的著名科学家。这是2023年各地举行的“中学生英才计划”启动仪式。


    “中学生英才计划”全称为“中学生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计划”,是由中国科协和教育部于2013年共同组织实施的人才培养项目。据中国科协相关负责人介绍,“中学生英才计划”的主要任务是选拔一批品学兼优、学有余力的中学生走进大学,在自然科学基础学科领域著名科学家的指导下参加科学研究、学术研讨和科研实践,进而发现一批具有学科特长、创新潜质的优秀中学生。基础学科是“中学生英才计划”的重点发力目标,培养学科包括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入选该项目的中学的高一、高二学生首先选好学科、导师进行报名,经过学科潜质测试、面试层层筛选后,利用周末和寒暑假时间,进入到导师所在高校的实验室,接受导师及其团队的面对面指导。


    在高等教育阶段,早在2009年,教育部就启动了“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即“拔尖计划”,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19所高校的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科学、计算机科学等学科为依托建立了一批国家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基地,在高校内遴选出一批拔尖人才进行重点培养。培养模式上,不同高校各有特色。长期对“拔尖计划”进行追踪研究的中国科学院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教授刘继安认为,普遍来讲,“拔尖计划”各试点高校聚集了一批一流师资,形成了一流师资引领的教学和培养团队。为了促进拔尖学生进行深度学习,充分激发拔尖学生自主探究的活力,各高校充分学习和借鉴国外一流大学的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开设有挑战性的课程,采取研讨课等小班化教学方式。2018年,教育部在“拔尖计划”前期探索的基础上,启动实施“拔尖计划”2.0版,进一步拓展范围、增加数量、提高质量、创新模式。


    相比“拔尖计划”基于入校后二次选拔,开始于2020年的“强基计划”将选拔环节前置,在高考招生阶段,面向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科学等基础学科,遴选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根据目前已公布的招生简章,大部分高校均对入选“强基计划”的学生给予一定的资源倾斜。


    上述三大人才计划只是我国加强基础研究领域人才培养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部分高校也结合自身特色制定了面向基础研究领域的人才培养计划。


    成果丰硕但需不断探索


    诸多人才计划实施成果如何?刘继安表示,从跟踪数据来看,“拔尖计划”可以说成果丰硕。据官方2019年披露的数据显示,“拔尖计划”1.0阶段共培养本科生9800人,已毕业5500余人。其中,98%的毕业生继续攻读研究生,在基础学科和相关领域继续深造的比例达97%;首批500名“拔尖计划”博士毕业生中,已有40名学生获得世界一流大学教职。


    “中学生英才计划”同样硕果累累。有400余名英才学生在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ISEF)等国际国内青少年科技竞赛活动中获奖,一大批学生入选“强基计划”“拔尖计划”,继续在基础学科领域深造。


    虽然已取得显著成效,但要实现基础研究高质量发展,基础研究人才培养水平也应不断提升。刘继安指出,如何更有效地甄选基础研究人才,并在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之间做好衔接培养,仍然需要各方进一步摸索。刘继安建议,培养拔尖人才的重点,首先在于甄别和筛选出具备天赋和发展潜力的学生,开辟特殊通道,为这些学生提供因材施教的环境和资源,支持引导和培养他们,使他们的潜力得到最大程度的激发。同时刘继安也表示,可以考虑在中考、高考之外,为拔尖人才的选拔培养提供发展通道和路径,使他们的天赋不被埋没。但在基础教育阶段对特殊人才开辟特殊通道,容易引起对教育公平的质疑,因此科学设计和规范实施选拔机制,使二者之间做到有机平衡非常重要。


    在基础教育阶段对拔尖人才进行识别、培养的“中学生英才计划”一直坚持非功利性原则,不与高考升学直接挂钩。中国科协相关负责人介绍,“中学生英才计划”的目的就是为了帮助同学们拓宽科学视野、培养科学志趣,尤其是培养学生持之以恒、专注思考的能力,以志趣为导向,使其沉心静气地成长为基础研究人才。


    遴选有志趣的人才进行培养


    以诺奖得主等为代表的拔尖人才是否有成长规律可循?刘继安坦承,在世界范围内,学界对于基础研究领域拔尖人才成长规律的研究存在局限。目前更多的是关注拔尖人才在个人品质、学术经历、师承关系等方面的共性特征。但从认知心理、学习科学、脑科学、人格品质与情感态度形成与发展视角来探究内外部因素对拔尖人才成长的影响机理的研究非常有限。


    虽然目前尚未形成基础研究领域人才培养的“金科玉律”,但基于基础研究特点,其人才选拔培养可以进行一些创新尝试。刘继安认为,从事基础研究面临着挑战性大、回报不确定性高等问题,这就需要遴选出那些真正对基础研究有志趣的人才进行精心培养。“在诺奖得主的获奖感言中,绝大部分获奖者都会谈到兴趣对自身成长的作用。基础研究的特点决定了其更加需要有兴趣热情、有远大志向的人才。”同时她也表示,长周期培养是基础研究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模式,但是政策需要具有一定灵活性,比如设置合理的退出机制,使不适合从事基础研究的学子有其他选择和发展的机会,降低学生进入基础研究领域时的顾虑。


    而从基础研究领域人才培养的过程来看,刘继安认为,导师制、个性化、国际化、跨学科、本博贯通长周期培养等对于人才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刘继安举例说,2022年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大型强子对撞机粒子物理实验装置(LHCb)国际合作组宣布发现3个新奇特态粒子,其中2个“四夸克态”强子由中国科学院大学粒子物理实验团队主导发现,团队中两位本科生也作出了贡献。“导师指导下参与科研、个性化培养和国际化访学经历等,帮助‘拔尖计划’学生培养了学术志趣,扩宽了学术视野,提升了创新能力和理实结合能力。相信将来他们当中会涌现出一批领军人才。”刘继安说道。(实习记者都芃)

    2023-04-27
  • “太空教师”王亚平:播下航天梦想的种子

    4月24日,在合肥市第六中学,航天员王亚平(前右)向学生招手。


    4月24日,航天员王亚平走进安徽省合肥市第六中学,向学生讲述中国载人航天故事,与学生一起做科学实验,传承航天精神。王亚平是中国首位进驻空间站、首位出舱活动的女航天员,也是中国首位“太空教师”,自2013年以来她进行了三次“太空授课”,激发了青少年探索宇宙的热情。


    新华社记者张端摄

    2023-04-27
  • 3月正式挂牌成立,搭建多终端学习平台 国家老年大学教什么

    数据来源:教育部


    制图:沈亦伶


    核心阅读


    在国家老年大学学习,是一种怎样的体验?插花艺术、诗歌朗诵、健康养生……丰富的课程,让越来越多的老年人以学养老、以学享老。


    3月3日,国家老年大学正式挂牌成立,以国家开放大学办学体系为基础,面向全国老年人开展线上线下教学活动,并为全国各级各类老年大学提供教育资源、教学指导和公共服务,为实现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创造更好条件。


    课堂上,聆听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讲授《中医药助力老年健康》;教室里,学习插花艺术、诗歌朗诵、健康养生等丰富课程;平台上,全国老年教育公共服务在线资源触手可及……


    3月3日,国家老年大学正式挂牌成立。眼下,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正在校园中以学养老、以学享老。“进入国家老年大学学习,仿佛又回到了学生时代!”学员、兼职教师丁义说。


    在国家老年大学学习,是一种怎样的体验?未来如何办好国家老年大学?记者进行了采访。


    新平台


    扩大资源供给,服务终身学习


    “在国家老年大学,我找到了新的舞台。”学员朱孝琪说,当初从忙碌了30多年的工作岗位上退休时,心中有些失落。如今,学习了微电影制作等课程后,她爱上了用手机记录生活的美好瞬间,还被学校评为“学习之星”。


    坐公交、转地铁,家住河北涿州的赵当平来到国家老年大学北京魏公村校区学习,为的是圆自己的唱歌梦:“小时候家庭经济条件有限,年轻时又忙工作,没机会专门学习唱歌。现在终于能够弥补遗憾了!”在识谱与歌唱高级班,赵当平积极互动、认真记笔记,“心情就像小学生第一天上学一样,无比激动。”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已达2.64亿人。“与人口老龄化相对应的,是老年教育需求的不断增长,以及老年大学‘供求矛盾’的问题。”国家开放大学党委书记、校长荆德刚说。


    据了解,经过长期发展和实践,我国老年大学规模持续扩大、办学能力不断提升,但仍存在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基层社区办学网络不健全、师资和教学资源总量供给不足、经费投入机制不完善等问题。


    为此,2021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提出,“依托国家开放大学筹建国家老年大学,搭建全国老年教育资源共享和公共服务平台。”今年3月,在国家老年大学成立活动上,教育部负责人表示,筹建国家老年大学是教育系统自觉服务国家战略,助力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建设的具体行动。国家老年大学正式挂牌成立,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具体举措,也是我国老年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据介绍,国家老年大学以国家开放大学办学体系为基础,承担老年教育教学、技能培训、文化传承、社会服务、科学研究和国际交流等任务,面向全国老年人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活动。同时,为全国各级各类老年大学提供资源共享、教学指导和公共服务,搭建全国老年教育资源共享和公共服务平台,在创新发展老年教育中发挥示范、带动、引领和辐射作用。


    “国家老年大学的办学宗旨是促进老年人厚德修身、终身学习、主动健康、乐享生活、积极作为。要扩大老年教育资源供给,不断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学习需求,努力为实现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创造更好条件。”荆德刚说。


    新模式


    线上线下结合,“云”聚精品课程


    今年63岁的广州市民张丽霞,是广州老年开放大学的一名学员。3月初,看到国家老年大学线上“云课堂”的招生信息,她第一时间报了名,选修了歌唱与识谱等课程,“在线学习时间灵活,在家用手机就能上课,课程视频也可以反复观看。学校还安排了配套的线下辅导教学活动,可以和同学们线下相聚,交流学习收获。”


    国家老年大学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活动,学员们既可以在线下老年教育学习点学习,也可以在线学习各种课程。国家开放大学党委副书记刘臣介绍,截至2022年底,国家开放大学已有30所分部成立省级老年开放大学或专门机构,在基层设立超过5.5万个老年教育学习点,为搭建国家老年大学办学服务网络提供了坚实支撑。


    同时,在搭建多终端学习平台、汇聚优质学习资源方面,国家老年大学已初步建成全国老年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汇聚40.7万门(个)、总计397.3万分钟的老年教育课程资源,建成老年教育资源库,提供形式丰富的老年教育服务。基于老年人学习特点,还建设了移动端APP与小程序等,开设新媒体学习矩阵,形成多终端、多元化服务模式。


    在国家老年大学,可以学什么?打开全国老年教育公共服务平台,主动健康、休闲娱乐、技能提升等几大类课程映入眼帘。本学期,国家老年大学还推出了全新的线上课程:“云课堂”。栏目汇聚多门精品课程,以学期制开设,包括《智能手机(基础运用)》《诵读》《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律实务》等;“精品专题课”栏目每周上新一个专题,每个专题下设多门课程,包括传统文化、养生保健等多个门类。


    在国家老年大学北京魏公村校区,实验性、示范性线下班吸引了许多老年人报名学习。喜欢历史的学员朱胜利,在“家族故事写作”课上学习记录身边的历史、书写自己的故事;学习“手机短视频制作”课程后,学员赵莉拍摄了《最美不过夕阳红》,在全国老年教育短视频征集和展示活动中获得优秀奖……


    “虽然退休了,我们对知识的渴求与探索、对美的欣赏与追求依然如故。在老年大学学习,让我们获取更多新知识与技能,充分发展兴趣爱好,补齐自身短板,跟上时代步伐。”在学习感悟中,赵莉写道,“如今,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新期盼


    规范建设标准,提升办学水平


    对于在老年大学的学习,老年人还有哪些期盼?采访中,不少老年人表示,希望未来能够在家门口接受优质老年教育。还有老年人谈到,希望课程内容更加丰富、形式更加生动灵活等。


    据了解,高起点、高质量建设国家老年大学,还需着力破解一些问题。例如,各地老年大学建设标准不够规范统一,办学水平存在差异;资源共建共享机制有待完善,需多个部门和领域协同推进、共同参与;此外,一些老年人信息化技术应用程度较低,线上课程资源使用率有待提升。


    对此,教育部负责人表示,要集全教育系统之力,推动办好国家老年大学。大力推动开放协同,要求普通高校、职业院校为老年教育提供服务,并鼓励中小学将体育设施和文化设施用于服务老年教育,支持在职和离退休老师投身老年教育,盘活各类社会资源、挖掘学校潜力,努力办成人民群众喜爱的无围墙大学。


    同时,汇聚全社会资源,共同办好无边界大学。要联合有关部门建立老年教育联席会议机制,坚持需求牵引、服务至上、分类施策、扩大共享,将办学服务延伸到乡镇(街道)、村(社区),把老年大学真正办成家校社无边界大学、合作大学。


    此外,还要借助数字化手段,开放办好老年大学。要把握老年人生活学习特点,发挥好现代信息技术的作用,对课程资源、教学模式进行适老化改造,推进数字化背景下老年大学资源共享。


    在适老化改造方面,记者了解到,全国老年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充分考虑老年用户的学习习惯与特点,上线无障碍模式,简化学习流程。在一些线下学习点,教室中配备了智能白板、可以任意缩小放大板书,卫生间也进行了改装,为学员营造安全舒适的校园环境。


    “未来,要努力将国家老年大学建成老年人的知识学园、生活乐园和精神家园,让越来越多的老年人能够享受到高质量的老年教育服务,实现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刘臣说。


    链接


    如何成为国家老年大学学员?


    在电脑端,用浏览器搜索“国家老年大学”,或输入网址lndx.edu.cn,即可进入国家老年大学官网。此外还可通过国家老年大学APP、微信小程序等进入平台。完善注册信息后,就可以成为国家老年大学学员,学习线上课程,报名线下课程。

    2023-04-26
  • 妇女儿童健康、受教育和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升——高等教育女生占比持续超过半数

    尊重妇女、关爱儿童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日前,国家统计局发布2021年《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21—2030年)》和《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21—2030年)》统计监测报告,报告显示,两份《纲要》实施首年总体进展顺利,妇女儿童事业发展向好。


    健康水平整体提高——


    女性全生命周期管理不断完善。2021年,全国孕产妇死亡率为16.1/10万,比2020年降低4.7%。城市和农村孕产妇死亡率分别为15.4/10万和16.5/10万,城乡差距由2020年的4.4/10万缩小为1.1/10万。


    儿童健康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儿童死亡率持续下降。2021年,每千名儿童拥有儿科执业(助理)医生0.78名,比2020年增加0.14名;每千名儿童拥有床位2.2张,增加0.03张。全国新生儿死亡率为3.1‰,下降0.3个千分点;婴儿死亡率由2020年的5.4‰下降到5‰。儿童疾病防治持续强化。2021年,适龄儿童纳入国家免疫规划的各种疫苗接种率均保持在90%以上。


    受教育水平在稳步提升——


    义务教育阶段性别差距基本消除。2021年,小学学龄女童净入学率和小学学龄男童净入学率均达到99.9%,基本无性别差距。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中女生为7367万人,占比为46.6%,与2020年持平。


    高等教育女生占比持续超过半数。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以来,女性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不断增加。2021年,高等学校在校生中女生为2780.7万人,比2020年增加124.4万人;占在校生的50.2%。


    学前教育普及普惠水平提高,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持续推进。2021年,全国学前教育毛入园率为88.1%,比2020年提高2.9个百分点。2021年,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为95.4%,比2020年提高0.2个百分点。小学学龄儿童净入学率和小学升学率分别为99.9%和99.3%,初中阶段毛入学率始终保持在100%以上。


    社会保障范围不断扩大——


    妇女就业权益得到保障。中国加快促进平等就业,努力消除就业歧视,全社会就业人员中女性比重保持在四成以上。2021年,全国女性就业人员3.2亿人,占全部就业人员的比重为43.1%。


    女性参加医疗和社会保险人数稳步增加。2021年末,全国女性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人数为6.6亿人,比2020年末增加820.6万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持续扩围。2021年末,全国女性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人数为4.9亿人,比2020年末增加1897.1万人。此外,女性参加生育、失业和工伤保险人数均有增加,女性各类保险权益得到保障。


    儿童福利水平提标扩面。儿童参加基本医疗保障得到巩固,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标准不断提高,更多残疾儿童得到康复救助。2021年末,全国共有2.5亿儿童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


    据了解,去年以来,许多地方发布了当地的妇女发展规划和儿童发展规划,新规划多注重回应“一老一小”等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部署了儿童早期发展、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女性就业创业、家庭养老照护等重点工作,推动减轻家庭生育、养育、教育、养老负担。“未来,将坚持多视角、多维度促进妇女儿童的事业发展,从人性化角度为妇女儿童提供生活保障,让创造者、追梦人的美好愿景变为现实。”有地方相关工作负责人表示。

    2023-04-26
  • 切实建立家校社协同防治机制——访中国心理学会校园欺凌与暴力防治专业委员会主任张文新

    记者:为什么青少年时期的社交关系有残酷的一面?


    张文新:对于部分青少年来说,青少年期的欺凌行为并非突然出现,而是童年期问题行为的延续。青少年期认知能力的发展、同伴交往范围的扩大使其有能力实施更加严重的欺凌行为。这些具有攻击性的个体在童年早期(幼儿园阶段)经常招惹他人,童年中晚期(小学阶段)发展成身体打斗,青少年期会表现出比较严重的暴力行为(中学阶段),成年期会发展为严重的暴力犯罪。世界欺凌研究之父DanOlweus教授对瑞典儿童青少年的追踪研究显示,欺凌者成年后的犯罪率更高,大约60%的欺凌者在24岁前至少有过一次犯罪经历;35%~40%的欺凌者在24岁之前有过3次或3次以上的犯罪经历。


    有些青少年在童年期问题行为较少,但青少年期开始出现严重的行为问题。这一现象与青少年期的生理、认知发育、生态过渡(小学升入初中)有关。具体来说,青少年期个体生理上的成熟感与其社会心理上的不成熟性之间的冲突,造成了个体对自我的认知失调。为缓解这种失调感,个体会模仿成人的不良行为(如吸烟、喝酒、打架、攻击、欺凌等),以获得成熟感。同时,个体在同伴群体中获取权力、地位、支配性的动机不断增强,因此会通过攻击、欺凌等行为控制同伴,使其服从自身意志。


    记者:应当如何引导未成年人群体自我调节,改善社交活动中不友善的行为?


    张文新:同伴群体是儿童社会化的重要生态背景。欺凌现象本质上是一个群体水平多角色参与的同伴互动现象。因此,在预防校园欺凌的干预过程中,可以对同伴群体进行干预,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人际态度,掌握恰当的同伴交往策略;同时营造反欺凌班级氛围,训练学生保护受欺凌者的技能。


    具体而言,学校可以从三个方面引导未成年人的群体自我调节。


    第一,学校、班主任要在同伴群体中建立起反欺凌规范。学校、班主任可以利用班会、校会向学生说明在学校、班级中“欺凌是绝不允许的”这一重要的规则。另外,教师也需要让学生说出其自身对于欺凌的态度。由于欺凌发生时,绝大多数旁观者都沉默不言,甚至会起哄、煽风点火,因此欺凌者常常认为自己的行为是受到大家支持的。但事实上绝大多数学生都不喜欢欺凌者,亦不支持欺凌事件。因此,让学生说出其自身对于欺凌的态度,能够使得欺凌者认识到同伴的反欺凌态度,认识到自身行为并不受同伴支持,从而减少自身欺凌行为。


    第二,学校、班主任可以利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授人际交往的技能,如识别、理解和回应他人的感受,建立友谊,进行合作,应对和解决冲突。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认识到班级都是一个整体,每个个体都是群体中重要的一员,进而形成群体成员内部紧密的情感联结。


    第三,在欺凌事件发生后,教师可以组建一个负责任的小组(包含欺凌者),为受欺凌者提供帮助。这个小组成立的目的不仅仅是帮助、支持受欺凌者;还可以利用同伴压力促使欺凌者行为改变,其中部分学生的亲社会行为,还能够作为欺凌者的榜样,使其习得与他人相处的恰当方法。


    记者:为建立保护校园欺凌受害者的社会支持体系,我们还应做哪些改进?


    张文新:保护校园欺凌受害者应建立起一套家校社协同的机制。


    第一,目前在校园欺凌的相关立法中,偏重对欺凌者的惩处,缺乏对如何做好校园欺凌受害人保护和救助工作的明确要求。国家和政府有关部门要为受欺凌者提供强有力的政策保障。法律应当细化帮助受欺凌者的具体操作程序,以专门性的政策以及法律文件保障促进保护受欺凌者的各方形成统一认识、明确责任分工。


    第二,社区应当加强对受欺凌者的社会服务和心理辅导。社区应建立帮助受欺凌者的社会工作制度,积极培育社会工作专业化组织和专业人才,通过开展社会服务,不断增强社会关爱受欺凌者成长的氛围。此外,在社区工作中可依靠社会组织引入社会力量,尝试“一对一”式家庭教育辅导以及心理健康辅导。


    第三,目前学校缺乏科学的、有效的校园欺凌干预的流程与机制。学校应建立基于心理咨询的定向干预机制,设立欺凌求助渠道,在发现受欺凌现象后,组织与受欺凌者谈话,采用心理咨询的方法,为受欺凌者提供心理支持等。确保受欺凌者在遭受欺凌行为后,能够得到及时保护和帮助。通过教育服务、心理辅导、情感支持,帮助受欺凌者缓解学习、生活和人际等压力。(记者陈慧娟)

    2023-04-25
  • 校园里“造火箭”、用“月亮”做实验、太空创想集市“开市”——迎“中国航天日”,高校航天文化氛围浓

    星空浩瀚,探索无穷。一代代航天人接续奋斗,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航天强国之路。而在追逐“星辰大海”的征程中,处处活跃着高校师生的身影。


    第8个“中国航天日”来临之际,多所高校精心组织,创新开展系列活动,科普航天知识、传承航天精神、讲好航天故事,营造了浓厚的氛围。面向更远征途,师生们表示将矢志追逐蓝天,以格物致知的精神,叩问浩瀚苍穹。


    校园里“造火箭”、“航天+”嘉年华——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讲述航天故事,接续传承航天精神





    北航举办“航天+”嘉年华主题外场活动。校方供图


    签名写下祝福、与“航天员”合影、打卡航天互动游戏……在“航天+”嘉年华主题外场活动中,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各院系、企业院所等齐上阵,30余个外场摊位设置“学院展示区”“拍照祝福区”“摘星游园会”等板块,结合专业特色帮助学生深入了解航天文化、弘扬航天精神、传播航天知识。


    记者了解到,今年,北航特别邀请多所中学的学生走进校园,师生们聆听讲座、体验嘉年华系列活动,还共同参观创新实验室、航空航天博物馆、校史馆,开展朋辈交流实践等特色活动。据该校宇航学院负责老师介绍,学校努力为广大青少年提供课外学习实践机会,引导学习航天知识、体验航天文化,在心中种下“航天梦”的种子。


    以《造火箭的“大学生”》为主题的论坛上,3位青年航天人分别讲述在北航求学期间参与“北航1-4号”探空火箭项目的珍贵回忆,吸引数百名师生驻足聆听。活动期间,学校还组织观看校园原创话剧《百年守锷》、航天主题影片,开展“航天知识竞赛”,师生自行设计主题海报、明信片等,积极营造浓厚氛围。


    “中国航天事业经过60余年发展,一个很重要的财富就是形成了宝贵的航天精神谱系。”活动期间,中国工程院院士、神舟飞船首任总设计师戚发轫作《中国航天精神》主题报告,勉励广大青年学子踔厉奋发、勇担重担,接续传承中国航天精神,努力为航天事业再立新功。


    太空创想集市“开市”、原创主题话剧——


    西北工业大学:师生共同感悟“大国之蓝”





    西北工业大学原创校园话剧《大国之蓝》首演现场。校方供图


    近日,西北工业大学开展“飞天杯”未来航天器创新设计及应用大赛、“翱翔杯”立方星及应用创新设计选拔赛、“星天杯”航天知识竞赛、固体火箭放飞大赛、总师面对面、太空创想集市等系列主题活动,吸引更多同学走近中国航天,深入了解航天知识,传承赓续航天精神。


    22日晚,西北工业大学原创校园话剧《大国之蓝》在长安校区翱翔学生中心首演。话剧以西北工业大学“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自主水下航行器团队故事为素材,点明“科研报国”的主题,向科技工作者传递科研育人的重要理念,戏内戏外,让科学家精神薪火相传。


    “我参加了飞天杯未来飞行器大赛,与优秀的同学们畅聊航天科技成果,想象未来航天世界;在太空创想集市里,老师、同学和小朋友们共同绘画的航天长卷展示了中国航天的勃勃生机;收看《大国之蓝》话剧首演,我被科学家们潜心科研、矢志报国的故事所震撼。未来,我们将在航天的道路上不断求索,认真学习,努力为航天事业奉献青春力量。”西北工业大学航天学院学生李秉文说。


    用“月亮”做实验、航天元素融入游戏互动——


    北京理工大学:让学子在体验过程中汲取前进力量





    北理工学生参加航天月系列教育实践活动。校方供图


    院士领衔主讲“寰宇讲堂”报告会、参观航天院所、探月工程主题展、航天嘉年华......近日,北京理工大学开展系列教育实践活动,旨在加强“航天精神”教育,鼓励学生用实际行动助力航天强国梦想成为现实。


    其中,航天嘉年华活动将航天元素融入游戏互动,以喜闻乐见、智趣结合、沉浸式的活动形式,让学子们在体验过程中感受“航天精神”,汲取前进力量。


    4月24日上午,“揽月而归,踏梦前行”月球样品接收暨研究工作启动仪式在北京理工大学良乡校区举行,由“嫦娥五号”带回的珍贵礼物500mg月壤样品将交由北理工团队进行科学研究。


    活动期间,北京理工大学宇航学院还通过“青年微论坛”“薪火宣讲团”等讲好航天故事。此外,该校还探索制定了“寰宇领航计划”,聘任“大类领航人”“专业领航人”“学业领航人”“双创领航人”等各类领航人,充分发挥优秀师生的引领作用,保障学生从入校到出校的各环节培养,打造特色育人品牌。

    2023-04-25

  • 首 页  上一页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下一页    尾 页  

    版权声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 8629 6259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696号 蒙ICP备160010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