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在由株洲西发往上海虹桥的G1348次列车上,广铁集团长沙客运段动二车队举办好书阅读分享会活动,乘客在列车上阅读书籍。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人们共享开卷之美、阅读之乐,中华大地充盈书香,全民阅读蔚然成风。
新华社记者陈思汗摄
4月23日,在由株洲西发往上海虹桥的G1348次列车上,广铁集团长沙客运段动二车队举办好书阅读分享会活动,乘客在列车上阅读书籍。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人们共享开卷之美、阅读之乐,中华大地充盈书香,全民阅读蔚然成风。
新华社记者陈思汗摄
读书可以让人保持思想活力,让人得到智慧启发,让人滋养浩然之气。第28个“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人民网教育频道推出“阅读,是最美好的遇见”特别策划,邀请出版行业专家、资深编辑等以自身体验讲述读书故事,分享阅读经验,引导激励广大青少年学生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在读书中享受乐趣、感悟人生、获得成长。
“阅读,是最美好的遇见,遇见可以陪伴我们终生的知己,遇见一个精彩丰富的世界,遇见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力量,遇见那个更好的、可以乘风破浪的自己。”
“阅读给我创造了一个精神驿站,不管年岁几何,我仍能从阅读中获得内生的力量。”
“人类数千年智慧所凝结成的知识、观点和艺术,至今仍能给我们以抚慰、以力量,这是阅读给我们的礼物。”
你是否记得,上次读完一本书是什么时候?而今,信息获取空前便捷,人工智能迅猛发展,为什么我们仍然需要阅读?今天是“世界读书日”,人民网记者采访了多位每天与书“打交道”的出版社编辑,听听他们谈谈“阅读”这件事,我们那些对生活的困惑,对世界的好奇,是否还能通过“阅读”获得答案?
“青少年的阅读时光,让我发现宇宙广大、万物可爱”
“小时候是最有求知欲、记忆力最好、认知能力飞涨的时期,又似乎有无穷无尽的时间。”对于外研社中国语言文化出版分社资深编辑赵雅茹来说,青少年时期是她到目前为止最自由、快乐、无负担的阅读时光。
“从《格林童话》到科学百科,从科幻小说、武侠小说到《红楼梦》《简·爱》等文学名著......青少年时期我读了大量的书。那是一个不求甚解但充满热情地探索世界、认识自己的过程——发现宇宙广大、万物可爱,也发现自己的爱好和能力所在。”赵雅茹说。
阅读也给了她表达的勇气。赵雅茹回忆道:“小时候我在自习课上给同学们讲故事,成了我们班的故事大王。这种正反馈推动我读了更多的书,上学的过程也变得有趣。表达能力的提高和写作能力又是息息相关的,就像一个正向循环,让学习变成一个有乐趣、有期待的事。”
谈及年少时期阅读对自己的影响,而今已是一名学术类文字编辑的郭芮萱用九个字形容:“见天地”“见众生”“见自己”。“通过早期的广泛阅读,我看到了古今中外不同时期、不同文化下的不同世界,书中的文字帮我到达了年少时无法抵达的远方,开拓了视野。早期的阅读也让我发掘了自己的兴趣所在,为后来成为语言学习者和文字工作者打下了坚实基础。”
“阅读,可以让人生映射出无限可能”
“阅读不一定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但能让人以比较小的经济代价,换取一个丰富的精神世界。”在外研社综合出版分社资深编辑何铭看来,“在阅读的时候,你可以上天揽月、下海捉鳖,‘看’到你或许永远不会到访的世界角落,可以足不出户了解天下大势,可以与古今中外的学者名家平等地‘对话’……”
赵雅茹说:“人们常说,现在的青少年需要更好的人文教育,那么什么是好的人文教育?我同意一种观点,它应该是一种‘让人成为人的教育’,比如同理心的获得,比如超越自我的有限性。而为了获得这样的教育力量,文学尤其是诗歌,是无可替代的。”
“诗歌也许是所有文学作品中最凝练、最精华的部分,它承担着探索语言和意识边界的任务,给我们带来无可替代的审美体验。”赵雅茹以诗歌为例,分享了阅读能够带来的美好体验。对青少年来说,可以从童心诗选开始,再逐渐过渡到名家名作,再进一步可以读读叶嘉莹先生所写的论著。
“这些诗歌展现的人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所能达至的美好,会带我们去一个更广阔的世界。”赵雅茹认为,人的一生是有限的,但通过阅读,可以让有限的人生折射出无限的可能性。
“从小培养好的阅读习惯,一定会让孩子终身受益”
“读好书不仅可以帮助孩子获得知识,启迪智慧,拓展视野,更能帮助孩子感悟多样人生,培养美好德行,滋养幸福的童年。”北京外国语大学外研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外研社社长王芳谈到。
“幼儿园和小学阶段,孩子们的课业不太繁忙,有较多的课余时间。对于家长来说,如果能够充分利用这一时期为孩子补充丰富的精神食粮,打好营养基础,那么培养出的良好阅读习惯一定会让孩子终身受益。”外研社少儿出版分社社长许海峰表示。
目前从事学术类编辑工作的李亚琦也认为,阅读习惯应从小培养,儿童从零岁起就可以开始接触如布书、卡片书这类的图书,建立起对书和看书的认知和兴趣,这样就能够有助于长期坚持阅读。此外,亲子共读对于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能力也很重要。
作为一名青少年科学图书编辑,郭思彤认为小时候在科学知识方面的积累、从书中了解到的职业印象,让他更想做好自己所热爱的这一份职业。他建议,当家长的认知没有办法告诉孩子未来要做什么的时候,可以让孩子通过读书认识这个真实世界。“科普图书就是一种很好的选择,能激发青少年好奇心、想象力、探求欲。”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时代,农村是充满希望的田野,是干事创业的广阔舞台,我国高等农林教育大有可为。”
在乡村振兴战略引领下,我国大力推进农业强国建设,利好政策不断推出,为有知识、有本领的涉农院校大学生提供了机会和舞台。
我们聚焦的4所院校,丰富高等农林教育教学方式,推动社会实践,加强对接帮扶,积极引导更多大学生走向农村、投身农业,在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促进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思想道德素质等方面真情服务,用朝气和学识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贡献青春力量。
——编者
华中农业大学
志愿微光汇成炬
本报记者吴丹
中国国际合唱节组委会曾收到一封特殊的来信:
“您好!今天是我来到大山里的第105天。对这里的孩子来说,艺术似乎是无比遥远的事情……我想提出申请,为孩子们争取一次合唱的机会,让艺术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愿大山里的孩子可以听到大山外的声音……”
这封信,来自贵州毕节市大方县猫场镇狗吊岩村为民小学合唱团的支教老师樊懿楷。全信5943字,时隔多年,樊懿楷依旧记得真切。2019年,他申请加入华中农业大学“本禹志愿服务队”,成为为民小学六年级17名学生的班主任。
“希望通过合唱这样的美育形式,让孩子们获得更全面的教育。”除了日常教学,樊懿楷想给大山里的孩子带去更多可能。
支教一年期满,抱着孩子哭红了眼,樊懿楷登车回程。队友郑晓雪接过接力棒,以青春之名,赴志愿之行。
“坚持与祖国同行、为人民奉献”,2013年12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华中农业大学“本禹志愿服务队”回信。殷殷嘱托,指引青春方向,成为十年行动坚守。
2005年,“本禹志愿服务队”成立。十几年的志愿接力中,乡村小学开设了科普小课堂,孩子心中萌发出探索科学的种子;乡村教师受邀到湖北武汉接受培训,提升技能;留守儿童第一次走出大山感受城市,开阔眼界。
志愿服务的点点微光,汇而成炬。据统计,累计有351个优秀志愿服务组织经过创建,被命名为湖北省级“本禹志愿服务队”。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路上,青春之花绚丽绽放。2020年起,华中农业大学实施“乡村振兴荆楚行”,充分发挥涉农高校学科专业优势,开展楚才服务农业产业、科技成果在鄂转化等行动。组织学生面向湖北展开乡村振兴大调查,对16个市州1646个农户、74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入户调研,提交多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评估报告和建议,引导学生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新时代,农村是充满希望的田野,是干事创业的广阔舞台。”华中农业大学校长李召虎表示,学校将继续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进一步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引导学生走进西部、走进社区、走进农村,坚持与祖国同行、为人民奉献,用知农爱农的火热实践,书写新时代乡村振兴新答卷。
四川农业大学
红色精神润心田
本报记者闫伊乔
“同学们,增加种植密度是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增产的要点……”在四川农业大学崇州现代农业研发基地,一堂生动的耕读教育实践课正热火朝天地进行。同学们拿起铁锹,戴起草帽,在一锹一铲中体验农事艰辛。“现在的学习是为今后投身乡村振兴打好基础”,草坪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董卓明说。
“通过‘昼耕夜读’引导学生走进农村,提升学农知农爱农情怀和实践能力,未来更好地投身于乡村振兴”。四川农业大学宣传部部长江英飒介绍,去年学校开设了耕读教育实践课,并配备一系列校本思政课程,将“三农”要素与红色基因贯穿于实践育人全过程。“大国‘三农’”“校史文化”等由校领导及一线专家学者授课的课程将爱国敬业、艰苦奋斗、团结拼搏、求实创新的“川农大精神”融入其中,深受学生欢迎。
“周开达院士去世后,他的夫人守望在校园里的院士雕塑前,仿佛在陪伴周院士守望着校园。”舞剧《守望》是人文学院学生钟治彬最喜欢的校园作品,作品温暖的细节打动人心。
作为艺术团成员,钟治彬与同伴们在团委老师的指导下,将川农人的故事写在歌里、编在舞里。学校聚焦江姐、王右木等革命先烈和周开达院士等优秀典型人物的感人故事,编排了《王右木》《扶贫日记》《守望》等20余个文艺作品。“参与作品编创的过程就是一次受教育的过程”,钟治彬说。
去年8月,钟治彬跟随“青马燎原”宣讲团到凉山彝族自治州雷波县大杉坪村,为当地的孩子带去一堂别开生面的专题音乐课。“红梅花儿开,朵朵放光彩”,革命精神浸润孩子们的心田,红色基因在大山深处传承延续。
在雷波县的日子,让法学院学生张芮槐至今难忘:“村民们的热情,孩子们求知的眼睛,让我感受到传播党的好声音的成就感和幸福感。”在进行全面调研后,“青马燎原”宣讲团的成员们还对改善当地居民生活条件、建设美丽乡村等方面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
2018年正式成立,如今团队成员人均每年在校内外开展宣讲超过30场,“青马燎原”宣讲团的成员们在政策宣讲中成长与蜕变。四川农业大学党委书记庄天慧表示,“川农青年学子紧密围绕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深入基层一线,发挥专业优势,厚植‘三农’情怀,走向田间地头,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寻找产业助力点
本报记者丁雅诵
“‘西农小伙’发明的这个机器真管用,往年10多天的活儿,现在不到一周就能干完。”陕西汉中市镇巴县农民秦明礼,种植着1000多亩药用大黄。去年采收季,他逢人就夸“西农小伙”,“有想法、有技术,帮我们省下不少钱”。
让秦明礼赞不绝口的“西农小伙”,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研究生赵开元。去年4月,他作为学校“研究生助力团”成员,被派驻镇巴县科技进步促进中心实践锻炼。
镇巴县地处巴山腹地,大黄是主导产业之一。但由于地形复杂,采收一直是制约产业发展的难点。“人工采挖费时费力,农用挖机常常受限,怎样用所学的专业知识,研发一款适合当地的大黄采收机械?”赵开元决定试试看。
他与助力团其他几名成员一起深入田间地头,对镇巴几万亩中药材种植基地摸底调研,并在老师的指导下,对冲击镐主机的形状、材料、尺寸进行改进,同时配置钢铲、钢叉等辅助工具……经过一次次尝试,赵开元研发出的采收机实现了对大黄、板蓝根等多种根茎类药材的高效采挖。
“扎根基层,干事创业,在希望的田野上成就人生。”驻扎镇巴县的当天,赵开元在随身携带的笔记本上写下这样的文字。与他有着同样理想信念的“研究生助力团”成员还有很多:水土保持研究所硕士生杜好田,在合阳县、镇巴县建立锅巴生产加工基地,开发的“彩色马铃薯锅巴”年销售额2000余万元;经济管理学院硕士生郑璐玮,帮助果农联系对接电商平台,是果农心中“最可爱的人”;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生习林杰,帮助镇巴县建立腊肉全产业链标准与追溯体系,提高了腊肉产品的质量和附加值……结合自身专业特色,“研究生助力团”成员积极寻找助力点。
据介绍,依托学校农业科教资源优势,“研究生助力团”专项选拔部分优秀博士生、硕士生组成帮扶队,派驻地方镇街和涉农部门开展为期半年的顶岗实践,截至2022年底,共选派27批次402名研究生参加。校乡村振兴工作办公室主任王增信表示,助力团模式实现了研究生人才培养与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结合,在培养知农爱农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中山大学
村屯农家设课堂
本报记者黄超
“高温酷暑,降雨不断,连续爬陡坡,这是身心的双重考验。”翻开参与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时的笔记,林立文激动不已。作为中山大学农学院土壤学博士生,他在采样初期便遇到棘手问题,“书本上展示的采样方式并不适合所有土壤环境,有时候土壤下刚好是岩石,就无法进行下去。”
山地导航仪不能准确地规划好路线,终端设备性能不够稳定,数据无法提交……面对复杂情况,林立文和老师同学们因地制宜设计采样计划,采样点数量从两三个增加到六七个,效率和质量逐渐提高。通过这次经历,林立文更加坚定运用专业知识为土壤普查贡献力量的决心。
2018年,立足农业强国建设任务,中大整建制复办农学院。学院通过支部共建、“三下乡”实践、乡村振兴工作站等形式,培育引导学生参与乡村振兴事业,以农业技术服务“三农”发展。
“与传统涉农院校相比,综合性大学农学院的城市生源占比较高。只有走出小课堂,走向大乡村,才能让更多学生感受田间处处皆学问,提高他们知农爱农、强农兴农的意愿。”农学院党委书记程月华表示,学院秉持“立正德、厚基础、强特色、宽口径”的育人理念,立足综合性大学学科门类齐全优势,设置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和工程技术等3个跨学科模块课程,像培育良种那样开展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
“我们撰写的灵芝产业调研方案,被当地采纳了!”在老师带领下,本科生陈虹宇利用暑假时间与同学一起来到广东紫金县龙窝镇琴口村走访调研,并提出针对性建议。在他们的帮助下,当地仿野生赤灵芝子实体、仿野生紫灵芝子实体等产品的品质和价格均得以提升。“学生在技术助农一线探索实践,成就感满满,激发了他们参与乡村振兴事业的热情。”该项目一位指导教师说。
中山大学农学院是近年来综合性大学开办农林教育的缩影,目前已有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郑州大学等综合性大学通过新建共建等方式成立农学院。这类院校紧紧围绕农业农村发展实际,加快培养储备人才,指导学生把田间地头和村屯农家作为自己的“第一课堂”,以青春之智助力乡村振兴。
人民网北京4月22日电(记者郝孟佳)今天,北京市教委印发《关于2023年义务教育阶段入学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今年政策总体保持稳定,坚持区级主责、免试就近。小学入学坚持以登记入学为主,单校划片和多校划片相结合的入学方式。小升初坚持免试派位,按志愿通过计算机派位录取。
《意见》明确了2023年义务教育阶段入学工作时间安排表。4月30日前完成小学毕业生信息核对。5月1日起,开通义务教育入学服务平台,进行入学政策宣传。5月5日至5月31日进行小学和初中入学信息采集。7月上旬,各小学和初中发放新生入学通知书。
2023年义务教育阶段入学工作时间安排表
《意见》还强调了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的“四个严禁”:严禁以考试成绩和各类竞赛证书、培训竞赛成绩、考级证明等作为招生依据;严禁以面试、评测、接收简历等形式选拔学生;严禁学校和校外培训机构以培训班、校园开放日、夏令营等形式提前招生、选拔学生;严禁任何学校以实验班、特色班、国际部、国际课程班等名义招生。
北京市教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北京市、区两级教育行政部门通过新建学校、扩大优质资源规模、社会资源统筹等方式,扩充学位,确保每一名适龄儿童少年平等接受义务教育。
工作过程中,北京市区教育两委进一步优化入学服务平台,让数据多跑路,家长少跑腿,努力做到“一网通办”,推进入学工作更便捷、高效、透明。
此外,北京市各区教委将落实责任,加强管理和监督,全面做好入学政策宣传和招生的各项工作,对存在违规行为的依据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每次线上面试之前都很犯愁,在宿舍、教室面试可能会被打扰,酒店房间又太贵。现在学校上线了共享面试亭,进入系统预约就可以使用。面试亭提供了一个独立、安静的面试环境,让我在面试时更自在、放得开。”4月16日,青岛理工大学共享面试亭首个用户、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应届毕业生米星翰告诉科技日报记者。
4月份正值大学生春季求职的“黄金期”,为帮助学生解决线上面试缺少地点空间的难题,青岛理工大学就业指导中心设立了共享面试亭。共享面试亭一经推出,立刻在校园里火了,面试亭申请页面日均访问量百余次,每日7个时间段场场爆满。
4月11日下午,记者在青岛理工大学校园内看到,共享面试亭位于学校中央院系区,里面配有可升降桌椅、冷暖三色灯等设施,桌面上方的插座功能齐全,玻璃门上还有隔音层和磨砂贴纸,隔音效果好,整体环境私密舒适。面试亭采用小程序预约的形式,5名管理员全时段在线审核。学生线上预约通过后,即可在预定时间携带笔记本电脑或手机到共享面试亭进行线上面试。
“学校在千方百计挖掘岗位资源的同时,也致力于提升自身就业服务软实力,做好学生求职路上的后勤保障工作。2022年学校就已经开始尝试通过改造学院会议室、教研室办公间、党建活动室等场所,作为学生线上面试空间。今年,学校进一步调研和整合,推出了共享面试亭,全力助推毕业生高质量就业。”青岛理工大学学生工作处副处长、就业指导中心主任牟永川表示。
“学校陪伴了我就业的全过程,学院的老师帮我改过简历,就业群里每天都在推送招聘信息,现在又推出了面试亭方便我们线上面试。学校千方百计为毕业生考虑,贴心又暖心。”青岛理工大学应届毕业生刘佳豪说。(宋迎迎、凌妍、王云霞)
核心阅读
近年来,四川省多措并举,不断完善青年志愿服务制度与工作体系:在项目培育上谋创新,实施“爱在社区”等一批品牌项目;在服务能力上促提升,通过常态化开展演练等方式,提高应急志愿服务技能水平;在支持措施上重保障,优化志愿服务激励机制,全面升级信息化平台,鼓励引导更多青年参与志愿活动。
“我想参加志愿服务,请问在哪里报名?”咨询电话接连响起,四川青年志愿者协会中一片忙碌景象。“志愿四川”平台大数据展示屏幕上数据跳动,志愿者注册人数、活动发布总数节节攀升,“爱在社区”等热门活动格外受人关注,一经发布便被抢报一空。青年志愿服务正在四川蓬勃开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完善志愿服务制度和工作体系”。为解决青年志愿服务工作中存在的优质项目缺乏、专业服务水平不足等问题,四川省于2019年10月启动青年志愿服务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经过3年多的时间,四川省青年志愿服务工作体系日趋完善,志愿精神在全社会蔚然成风。截至2023年3月,“志愿四川”平台累计注册志愿者726万人,较改革前增长202.5%;发布志愿服务活动42万个,增长1455.6%。试点地区累计注册志愿者超过351万人,增长达到401.4%。
培育优质项目
推动服务创新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越西县火车站里,人群熙来攘往。准备外出务工的阿里小平挤进售票厅,望着显示屏上密密麻麻的车次信息,一股紧张感涌了上来。
不会网络购票、汉语也不够熟练,每年返岗都是阿里小平的头疼事。正当他攥着记有工厂地址的纸条发愣时,不远处传来志愿者吉克阿衣的声音:“想去哪儿?我帮你看看。”顺着声音望去,吉克阿衣正用彝语耐心地帮老乡们讲解出行路线和购票方法。
“我想去成都,听说坐新成昆线两个小时就能到。”阿里小平快步走上前,对吉克阿衣说。
在新开通的成昆复线沿线各站设立服务点和彝汉双语服务岗,是四川省青年志愿项目的一部分。以项目为载体,全省建立了志愿服务点439个,共有3.6万余人次参与;提供的服务具体细致,不仅满足引导咨询、票务协助等普遍需求,在部分高速路服务区和出入口配有车辆维修服务,高海拔地区的志愿服务点还会向旅客提供爱心氧气、暖宝宝等应急物资,尽力帮助群众解决急难问题。
“在项目统一规划下,服务更精细有效。”四川省青年志愿者服务中心副主任黄江龙介绍,青年志愿服务制度改革前,志愿活动的覆盖面虽广,但在求精求新上下的功夫还不够。改革中,四川省明确在规范项目管理和创新选育路径的基础上,聚焦重点领域深入实施青春志愿“爱在社区”等系列品牌项目,以品牌优势带动青年志愿服务发展。
一个个项目落地,激发了参与主体的创造力。“我们鼓励在校大学生参与‘爱在社区’项目,发挥知识技能特长为社区治理建言献策、扶弱济困。目前全省已有134所高校与3560个社区结对,年轻人点子多,给学校周边社区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变化。”黄江龙告诉记者,四川省还通过各级志愿服务项目大赛推动创新,目前已培育优质志愿服务项目800多个。
加强技能培训
组织常态演练
“各单位注意,演练开始。”听到对讲机里的提示,四川省应急志愿服务总队眉山支队队员郭小林再次检查装备,发动冲锋舟,向着目标区域疾驰而去。
去年9月5日,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泸定县发生6.8级地震,郭小林所在支队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响应,当晚就到达了位于震区的得妥镇。置身于险境中,科学施救是重中之重。在全部道路都被破坏的情况下,郭小林与队员们按平常演练的步骤攀上悬崖、驾驶舟艇开辟逃生通道,顺利完成了转运群众任务。本次地震中,四川省应急志愿服务总队派遣下属5支队伍支援灾区,成功转移受灾群众800余人次,运送救援人员近200人。
“能够从容应对,主要得益于我们日常的专业技能培训。”郭小林告诉记者,作为地震多发省份,四川在青年志愿服务制度改革中进一步提升应急志愿服务技能水平。各级应急志愿服务队伍常态化开展演练,模拟地震、洪灾、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情境,队员们从体能训练到攀岩、驾驶、医疗,逐个科目锤炼能力。
“心理疏导也成了我们的必修课。掌握更多技能,就能在关键时刻传递更多温暖。”郭小林说。
志愿者转化为成熟的救援力量,不仅技能要过硬,还要调度高效、指挥有力。改革中,四川省应急志愿服务响应体系不断优化,逐步探索出“快速响应—登记报备—供需对接—精准参与—有序撤离”的应急志愿服务响应流程。“能够实现灾情发生后10分钟内畅通信息渠道、20分钟内建立前线工作站、30分钟内应急骨干志愿者集结完毕、60分钟内有序组织志愿者和社会组织投入应急志愿服务相关工作。”四川青年志愿者协会项目负责人蒲飞宇说。
强化激励保障
完善志愿平台
在四川省眉山市的三苏祠前,11岁的石晋瑜向游客们娓娓道来:“游客们好,今天我来为大家讲讲苏府的故事。”
石晋瑜是个资深的“小小志愿者”。2020年5月至今,她参与了100多次各类志愿活动,并成功通过红领巾志愿者激励机制被选拔到三苏祠参与志愿讲解。“为啥想当志愿者?”面对记者提问,石晋瑜指指胸口端正别着的红领巾奖章,回答干脆有力:“光荣!”
不断优化的激励机制使更多人迈出志愿活动第一步。2021年9月6日,共青团四川省委联合省委组织部、省文明办等11家单位出台《关于进一步深化青年志愿服务改革推动志愿服务制度化常态化的通知》,明确了成长激励、公共服务激励等方面的具体举措。
在志愿服务中表现优秀的学生有机会通过选拔参与更具趣味性和挑战性的项目;积累服务时长成长为“星级志愿者”,既能用积分兑换文创产品,也可在风景区、电影院等文体场所享受优惠;部分地区还为“星级志愿者”在参与志愿服务期间赠与保险。“身边成为志愿者的青少年越来越多。”石晋瑜的母亲肖烨姗常与孩子一起参与志愿服务,“现在愈发感受到全社会对志愿者的鼓励与支持。”
功能更加完善的平台降低了参与志愿服务的信息门槛。在手机上打开“志愿四川”平台,肖烨姗向记者展示,“可以按距离和类型筛选招募中的志愿活动,参与起来非常方便。”自启动青年志愿服务制度改革以来,共青团四川省委以“轻量化”为目标,对“志愿四川”平台进行了全面升级,提升平台注册、招募、报名、上岗、计时等板块的便捷度。在云计算技术帮助下,志愿服务组织随时发布项目需求、招募志愿者,志愿者可以随时就近就便参与服务项目。平台还新增了实时定位、扫码打卡、在线生成证书等功能,方便记录志愿服务足迹。
为鼓励中小学生参与志愿服务体验,成长为后备力量,四川省教育厅、共青团四川省委联合打造了“志愿四川”平台中小学生专区。平台发布环境保护、知识宣传、敬老爱老等与中小学生适配度高的志愿服务,并将志愿服务记录信息化管理,纳入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目前专区已吸引中小学志愿者105万人,开展活动1.4万个。
“我们将继续常态化实施青春志愿系列项目,健全青年志愿服务体制机制,优化‘志愿四川’平台功能,推动新时代四川青年志愿服务高质量发展。”共青团四川省委书记唐经天说。
人民网北京4月20日电(记者孙竞)据财政部官网消息,为进一步减轻家庭经济困难高校毕业生负担,支持做好2023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财政部、教育部、人民银行、银保监会日前联合发布通知,要求做好2023年国家助学贷款免息及本金延期偿还工作。
通知明确,对2023年及以前年度毕业的贷款学生2023年内应偿还的国家助学贷款利息予以免除,参照国家助学贷款贴息政策,免除的利息由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分别承担。
对2023年及以前年度毕业的贷款学生2023年内应偿还的国家助学贷款本金,经贷款学生自主申请,可延期1年偿还,按照有关规定,助学贷款期限最长不超过22年,延期贷款不计罚息和复利,风险分类暂不下调。
国家助学贷款承办银行应按照调整后的贷款安排报送征信信息,已经报送的应当予以调整。
人民网北京4月20日电(记者孙竞)近日,教育部印发《关于推开教职员工准入查询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就依法推开准入查询制度,严格落实从业禁止制度作出了规定。
《通知》指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严把教师队伍入口关,夯实教师队伍质量。严格落实师德师风第一标准,融入教师招聘引进等环节,做在日常、严在日常。完善教职员工准入查询制度,推动查询平台应用,以信息化、数字化提升教师队伍治理能力,为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奠定坚实的师资基础。
《通知》要求,中小学校和高等学校拟聘用教师在入职前查询《关于建立教职员工准入查询性侵违法犯罪信息制度的意见》《关于落实从业禁止制度的意见》规定的性侵违法犯罪信息和教师法、《教师资格条例》规定的已纳入教师资格限制库的丧失、撤销教师资格信息。中小学校拟聘用其他教职员工在入职前查询《关于建立教职员工准入查询性侵违法犯罪信息制度的意见》规定的性侵违法犯罪信息。高等学校拟聘用其他教职员工参照执行。
《通知》明确,中小学校拟聘用教职员工的查询主体为中小学校的主管教育行政部门,由中小学校在全国教师管理信息系统的教职员工准入查询模块中提交查询申请,主管教育行政部门审核并查询结果;高等学校拟聘用教职员工的查询主体为教职员工所在的高等学校,由高等学校在全国教师管理信息系统的教职员工准入查询模块中进行查询。
《通知》规定,拟聘用教职员工经查询发现有《关于建立教职员工准入查询性侵违法犯罪信息制度的意见》《关于落实从业禁止制度的意见》规定情形的,不得录用,并由拟聘用单位书面告知查询对象不录用理由和申请复查权利;拟聘用教师经查询发现有丧失教师资格信息和在撤销教师资格期限内的,不得聘用为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并由拟聘用单位书面告知查询对象不聘用理由和申请复查权利。
《通知》强调,如果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及其工作人员未按照规定申请查询或进行查询的,对查询有问题人员未按照相关法律法规予以处理的,散布、泄露、篡改、不当使用查询获悉的有关信息的,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或者有其他违反教职员工准入查询制度的情形的,将依法依规予以处理。
下一步,教育部将指导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部门教育司(局)和教育部直属高校做好教职员工准入查询工作。督促各地积极宣传解读相关政策,营造推进教职员工准入查询工作的良好环境;监督指导本区域准入查询工作的实施,规范查询流程,定期开展检查;严格遵守个人信息保护相关规定,指导相关单位和人员加强信息管理工作,不得侵害查询对象个人隐私和其他合法权利。
4月17日,中国科协网站发布一项关于科普专业职称评审的《通知》。通知显示,中国科协将试点开展在京中央单位自然科学研究系列科普专业职称评审工作。这标志着科普工作者有了自己的专业职称评审渠道。其重大意义,正如中国科普研究所所长、研究员王挺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所说:“这是国家相关部门首次开展科普人才职称评定,也是首次在自然科学研究系列职称评定中直奔主题创设‘科普’专业。”
科普人才高质量发展亟须职业认同和上升通道
对科普人才开展职称评定工作的呼吁由来已久。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要求,“加强国家科普能力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加强国家科普能力建设,深入实施全民科学素质提升行动”。科普人才作为科普能力的核心要素,是科普事业发展的基础和关键,其重要性正在日益凸显出来。
根据科技部发布的2021年度全国科普统计数据,2021年全国科普专、兼职人员数量为182.75万人。这与我国科普事业的发展规划相比,还存在较大缺口,尚难满足科普高质量发展的需求。“当前,科普已经不仅仅是普及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培育科学方法、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而这急需大批高质量科普人才。”王挺说。
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原气象服务首席专家朱定真曾在多个场合呼吁解决科普人才职称评定问题。他指出,“对科技工作者的认可,职称是一个重要的指标。要让更多有科学知识和科学背景的专家走科普的专业方向,就必须在职称中有这个专业的晋升渠道。”
2019年起,北京、天津、安徽等10个省市先后开展了“科学传播专业”职称评审试点,对科普类人才的职称评审进行了相关探索。
此次中国科协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支持下开展科普专业职称评审试点工作,旨在进一步加强专业化科普人才队伍建设。
评审标准突出科普人才专业特色
“科普作品也能像论文一样成为职称评定指标”,在这次启动的科普人才职称评审工作中成为可能。
2022年11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正式批复同意中国科协组建自然科学研究系列(含科普专业)高级职称(正高、副高)评审委员会。随后,中国科协立即组织专家学者研究评审办法。
此次启动的自然科学研究系列科普专业包括正、副高级职称和中级职称;专业方向包括科普研究、科普内容资源创作和传播。所有在京中央和国家机关部委、人民团体所属单位,在京中央企业及其所属单位,中国科协所属全国学会、协会、研究会,中国科协直属单位专兼职从事科普专业工作的人员均可申报。网络申报时间为2023年4月24日至5月31日。
中国科普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郑念告诉科技日报记者,评审中将充分体现科普工作特点。结合科普工作实际,从科普研究、科普内容资源创作和传播等方向进行分类评价,着重评价科普理论研究和科普原创作品的创作能力,注重实力,使评价工作更加符合科普工作实际、更具针对性。评审中将推行代表作制度,并丰富代表作形式,如科普教材教案、视频、剧本、讲解稿,策划科普展览和活动,研发科普展品等。
适应新媒体传播时代要求,评审标准借鉴地方经验,将网络阅读量“10万+”的优秀科普作品等同于发表论文。
有望发挥全国示范引领作用
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高素质创新大军的培育、科技成果的快速转化、全社会科学精神的培养、科学文化的营造都需要科普,新时代科普被赋予了更高的使命。
中国科学院院士褚君浩有着长期的科普实践,在他看来,“科普不是小儿科,而是一门深奥的学问”。王挺也同样认为,科普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科普不是那些不能做或做不好科研教学工作的人才去做的事情,更不是谁都能做得好的工作,其实有很高的门槛。
朱定真认为,科普职称评定既能为科普人才提供“上升通道”,更重要的是能够吸引更多人才全身心投入科普事业。中国科协的这一举措,将有望在全国范围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中国科协有关负责人介绍,基于科普事业发展需求,中国科协正在组织实施科普人才托举工程,在开展科普专业职称评审的同时,对科普人才培养进行深入研究。希望相关高校建立科普学科,扩大硕士点、博士点,更好培养高水平科普人才。
值得关注的是,4月14日科技部网站发布《关于公开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修改草案)>意见的公告》。修改草案新增了有关科普人才的内容:国家健全科普人员的评价、激励机制,鼓励建立符合科普特点的职称评定、绩效考核等评价制度,为科普人员提供有效激励。(记者刘莉)
连日来,内蒙古各高校陆续召开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动员大会,对主题教育工作进行部署。各高校一致表示,要切实增强抓好主题教育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牢牢把握本次主题教育“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紧紧锚定目标任务,通过主题教育进一步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转化为坚定理想、锤炼党性、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力量,以新气象新担当新作为不断开创各项事业发展新局面。自治区党委各巡回指导组分别到会指导。
内蒙古大学在主题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全校上下要把抓好主题教育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忠诚践行“两个维护”,深学细悟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把主题教育同推进重点工作、解决突出问题等结合起来,把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推动发展、检视整改、建章立制贯通起来,精心谋划、认真做好各项工作,凝心聚力共促学校高质量内涵式发展,为助力自治区完成好“五大任务”和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贡献更多力量。
内蒙古农业大学在主题教育动员大会上表示,要把开展主题教育同做好学校中心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同服务农业强国建设、乡村全面振兴等“国之大者”紧密结合起来,聚焦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着力构建优势特色学科群,系统解决自治区重大科技和技术问题,切实为自治区“科技兴蒙”和“奶业振兴”提供人才保障和科技支撑。要不断发扬攻坚克难的精神,做到两手抓、两促进,真正把主题教育成果转化为破解学校发展难题的实招硬招,转化为持续实施学校“131467”战略行动计划的实际成效,转化为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用主题教育的实际成效确保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学校开花结果。
内蒙古财经大学在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号召,全校上下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主题教育与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结合起来,与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学校中心工作和高校的基本职能职责结合起来,主动担当作为,注重实干实效,统筹做好推动和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各项工作,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要坚持守正创新,准确把握主题教育的目标要求,强化理论武装,深入一线开展调查研究,动真碰硬检视整改问题,坚决把主题教育谋划好、组织好、落实好,为推动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完成中心任务提供强劲动力。
内蒙古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在主题教育动员大会上表示,要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主题教育的重要意义,切实增强开展主题教育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要聚焦目标要求、抓实工作举措,坚持科学谋划部署,把主题教育与学校中心工作和重点任务结合起来,紧扣落实“五大任务”和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两件大事,把调查研究、解决问题贯穿始终,把实干争先、促进发展贯穿始终,把检视整改、建章立制贯穿始终,有力有序有效推动主题教育各项任务落实落细,交出一份实实在在让师生满意的成绩单。(记者白莲刘志贤)
2月2日,红河县课题组与甲寅镇老博咪田寨村民唱酒歌。本组图片均由受访者提供
2月3日,瑞丽市课题组师生来到坝别村,一位村民正在认真思考访谈问题。本组图片均由受访者提供
1月13日,瑞丽市课题组师生来到当地的样样好珠宝城,正在与一位商户进行交谈。本组图片均由受访者提供
1月31日,瑞丽市课题组师生正在瑞丽勐卯镇团结村一户村民家中收集调查问卷。本组图片均由受访者提供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提出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在这样的背景下,高校师生需要做什么?高校的调查研究需要起到什么作用?在云南省348个行政村开展为期一年田野调查研究的18所高校875名师生,正在努力给出答案。
“乡村是文化根基所在,也是每个人认识中国的起点。”去年10月,云南大学发起了一项为期一年的中国乡村社会大调查,来自全国18所高校的875名师生参与其中,他们奔赴云南省的348个行政村,开展一场大规模的田野调查研究。
“云南的多样性为研究者们提供了丰富的实践土壤,不管做什么研究,你总能在云南找到自己想去的地方。”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副教授游天龙是瑞丽组的带队教师,谈及发起这次“大调查”的初衷,他说:“我们希望可以全面反映云南脱贫攻坚的历史性成就和乡村振兴的具体实践。”
“乡村振兴需要以跨学科的视角去破解,而不是一个专业一揽子解决所有问题。”“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院长文军是被吸引的外校参与者之一。之所以参加这次调查,文军看中了云南大学重视社会调查的学术传统。
20世纪早期,建立起云南大学社会学系的社会学家吴文藻就提出了“社会学中国化”的学术思想,主张从社区着眼来观察和了解社会以及开展国情研究。
1938年,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奠基人费孝通来到云南大学任教,在这里成立了社会研究室。之后,他又在昆明呈贡古城村魁星阁中组建了学术团体“魁阁”。在那段战火纷飞的岁月里,费孝通和一批青年学者深入呈贡、禄丰、易门、玉溪、大理等地进行社会调查,用社会学理论和田野调查的方法发现、认识和试图改造中国社会,逐步凝聚起了“魁阁精神”。
一批又一批的青年学生从书斋走向田野,将科学研究写在祖国大地上。
“这次大调查是在向吴文藻先生、费孝通先生的魁阁学派致敬,是云南大学历次社会调查研究秉承的魁阁精神的继承与发扬。”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副教授许庆红参与了“大调查”的方案设计,她介绍说,这次调查采用了国际前沿的混合研究方法进行数据搜集。首先,在抽样环节对云南省的129个区县进行分层抽样,共抽出了30个区县作为样本县。同时,为了能表现民族地区特色的治理模式,团队又在此基础上增加了12个具有代表性的补充县市,从而建立起一套村居与村民匹配的高质量样本数据。
“虽然是从云南发起,却是一次从边缘理解整体、从乡村认识中国的机会。”许庆红介绍,这次“大调查”分别对村民、村干部设计了不同的调查问卷,针对不同的地区设置了不同的调研主题,每一位参与调查的师生都可以结合自己的学术背景和研究兴趣,在样本县开展质性研究(用多种资料收集方法如访谈、观察、实物分析,对研究现象进行深入的整体性探究——编者注)。
“将杂乱的社会生活碎片重新拼凑,展现新的现实问题和好的解决方案”
去年12月,云南大学社会学专业研究生聂忠思以调查学生和直播实习生的“双重身份”前往云南省瑞丽市,对当地的电商直播业进行了一次深度调查走访。
瑞丽位于中国和缅甸交界处,拥有我国最大的翡翠玉石批发市场。曾经,瑞丽只是翡翠进入中国的主要通道和集散地,成品销售较为零散。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瑞丽如今打造出了“中国翡翠玉石直播第一城”。
聂忠思想要弄懂当地如何通过电商直播的方式大规模售卖珠宝玉石,便向当地的一家直播基地投了份简历,应聘了直播助理的岗位。这期间他需要全流程参与直播间选品、直播间搭建、摄像灯光调试、快递物流发货、卸货装货等工作,每天从早上忙到次日凌晨3点。在高强度的工作环境下,他硬是跟随当地工友同吃同住干了两个月。
“我用第三者的视角去反思自己的亲身经历,感觉人生一下子丰富起来了。”聂忠思采用的调查方式是参与式观察,这就要求他时刻记得自己的“双重身份”。他发现,瑞丽的包容性让不同国籍与身份、来自五湖四海的创业者都可以找到属于自己的天地,这离不开当地有效的市场管理方法,非常具有研究价值。
一本“实习日志”记录了他每天的工作心得。
“当地创业者极具拼搏力和创新性。他们通过电商直播的方式,把翡翠市场庞大的供应链和需求链连接起来,并且多家直播基地可以形成一种良性竞争的态势。”
“平台经济需要由创业者、电商平台、政府部门形成统一均衡的格局,让货物和人员充分地流动起来,才会形成好的经济效益。”
两个月的时间,聂忠思的田野调查日志积累了几万字的内容。他说,未来这些发现和思考将以另一种更加科学的方式出现在学术报告、毕业论文甚至创业实践中。
田野调查研究最有魅力的地方在于“明天永远未知”,很多有意思的选题都是在偶然间形成的。云南大学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生丛鑫菲的“跨境婚姻”调研主题就是在与当地居民聊天中意外碰撞出的。
“边境儿童教育问题不仅源于家庭经济情况,也与跨境婚姻里的文化差异有关。”丛鑫菲走访了当地6户跨国婚姻家庭发现,很多外籍母亲无法为孩子开展适合中国文化的家庭教育,很容易造成孩子敏感内向的性格特征。“为了解决这类问题,当地社会组织会举办各类学习活动、提供公共学习空间,还会为妇女儿童开展知识讲座,以此提高她们在家庭中的自我效能感,这对于提供经验研究非常有帮助。”
“乡村振兴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要求研究者以更加开阔的思维去看待。”为了全面了解瑞丽市的情况,团队成员走访了6个村落,进行了40多次深度访谈,形成了110万字各类资料,还前往周边的陇川县、芒市进行调研……
不过,在游天龙看来,这些还远远不够。相较于以往脱贫攻坚阶段的社会调查,他发现这次调查有了一个很明显的变化:脱贫攻坚时期,大家更加关注建档立卡户,抓住贫困村、贫困县就可以,但乡村振兴强调每个村都要振兴起来,每个县都要富裕起来,这不仅对基层治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还要求学术调研的范围要更广、内容要更深。
为此,游天龙组建起了一支“可靠”又“大牌”的调研队伍。在瑞丽组,有会讲缅语的云南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教师钟小鑫,在德宏州成长的云南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师杨晓薇,在边境地区做过乡村振兴研究工作的中国农业大学教师李杭蔚,上海师范大学旅游学院教师袁丁,还有一位身处美国的“外援”教师张琳……“我们做的研究既要倾听民众、倾听政府,又要站在旁观者的立场从各个方面掌握准确的经验材料,将杂乱的碎片重新拼凑,展现新的现实问题和好的解决方案。”
“真正重要的问题是从真实世界里找出来的,而不是从文献里读出来的”
“当农村人口外流之后,谁来守住耕地红线”“到底是什么样的人更愿意选择留在乡村,又是什么样的人能够振兴乡村”……
许庆红是去往大理白族自治州弥渡县的带队教师之一。弥渡县作为我国西部省份最具代表性的传统农业大县,也是这次研究调查中的大县,团队要走访30多个村子,发放上千份问卷,工作量是其他团队的几倍。
“数字技术赋能高原特色农业的效果显著,但相应的乡村产业发展人才队伍建设问题亟待解决。”两个多月的走访调查,许庆红和团队成员发现了很多感兴趣的研究问题,比如订单农业中企业、合作社与农户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问题,农村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问题,金融如何服务乡村振兴资源等问题。
“数字技术似乎改变了传统的乡村家庭内部分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村女性地位。”云南大学社会学专业研究生吴金燕在弥渡县找到了自己想要研究的问题,她发现数字技术替代了很多农村劳动力,但农村留守女性却因数字农业的大力发展而在家门口获得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于是,她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先后3次去弥渡县,住在永丰村委会,跟随农户同吃同住同劳动,逐渐将研究深入下去。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提出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许庆红一直在思考,在这样的背景下,高校师生需要做什么?高校的调查研究需要起到什么作用?
有一次,许庆红带队去往云南大理市洱海边的古生村调研。这里有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张福锁带队建立的科技小院,他们用数据监测统计,治理洱海面源污染问题。最初,许庆红只是想学习这种扎根在农村的自然科学育人模式,没想到,农学和社会学却在这间小院“意外”碰撞出了火花。
“很多乡村问题并不只是靠提高农作物产量就可以解决的,也不是靠单一学科就能解决。”这里的师生、村干部向许庆红说出了一直存在的困惑:古生村有很多长期在外的打工者,因此造成了夫妻关系疏远、对子女教育漠视、留守老人养老问题难以解决等一系列的问题,不仅是村委会经常会碰到类似的矛盾纠纷,“当地居民还觉得科技小院也应该解决这些问题,但由于学科限制,对农学专业的师生来说很难”。
为什么我们不发挥专业特长建立一间乡村振兴小院呢?许庆红和团队里其他3位教师——复旦大学教授赵德余、北京大学副教授严洁和中国社科院大学副研究员任莉颖共同畅想着。
想法很快就将变成现实。4月18日,这4位来自不同高校的教师推动形成的中国第一家乡村振兴小院,将在江苏省吴江开弦弓村建成使用。那里也是费孝通先生写出被誉为“人类学实地调查和理论工作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江村经济》的地方。
许庆红说:“这次云南乡村调研活动只是整个调查研究的开始,真正把研究扎根到乡村,推动学术研究向实践转换,学界成果与乡村振兴战略齐头并进,是每一个有梦想的研究者未来仍需努力的方向。”
2022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说:“希望广大青年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把对祖国血浓于水、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情感贯穿学业全过程、融汇在事业追求中。”
许庆红一直记得这句话,当她看到云南大学持续推动中国乡村社会大调查项目,将科学研究与实践育人、思政育人和服务社会结合在一起,全力培养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的时代新人,自己的疑问也慢慢有了答案:“从高校的角度来看,‘大调查’是一种从实求知的治学思想,真正重要的问题是从真实世界里找出来的,而不是从文献里读出来的。”
“一个好的社会调查应该兼备科学性和人文关怀”
“我们的研究成果要具有献计献策的功能,而不是局限在学术圈,这才是做学术的情怀所在。”游天龙认为,调查研究最为关键就是:如何利用自己的学术积累与见地,从掌握的实际情况中提炼出对社会有价值的内容。
这一点也得到了文军的赞同。他和团队成员发现,近两年红河县发生了非常明显的变化,关键在于当地所采取的“新内生发展模式”:一方面当地很多的乡镇干部都是80后或90后,广泛接受新思想,为当地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内生动力;另一方面,当地采取跨地域的资源连接方式,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这种模式对其他地区、其他村落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经验,非常需要相关学者将其归纳总结成一份可参考的报告或论文。”
文军认为,“一个好的社会学调查研究应该兼备科学性和人文情怀”,既需要明确的问题意识、严谨的方法范式,又需要自反性思考与理论性总结。这也是他被云南大学“大调查”项目吸引的原因之一。
为了让“大调查”更加符合实际情况,去年7月,部分师生就率先在大理州鹤庆县、玉溪市澄江市两地开展了预调研。丛鑫菲在定性座谈访谈中了解到不同村落的人口、民族结构和特色文化;聂忠思在定量问卷调查中发现,很多村民往往不愿意提及家庭收入、债务等隐私信息……根据这次预调查的结果,设计团队将访谈问题细化,更加符合云南乡村的实际情况。
这次“大调查”还得到了云南省乡村振兴局、省统计局等部门的支持。“我们有了云南省宏观经济发展数据和乡村振兴局的相关数据,让整个调查数据库建设成为‘厚数据’。”许庆红说。
华东师大社会发展学院博士生刘雨航是红河县调研团队成员,在那里他们遇到了其他研究过程中很少碰到的困难——语言和跨文化理解问题。红河县地处民族地区,当地有哈尼族、彝族、傣族等多民族同胞,大多数都以本民族语言为主,并且还存在着不同民族间的文化差异。
“虽然我们事先对当地民族文化做了了解,但实际遇到的难题比想象中的大。”为此,团队成员积极寻求当地青年村民和青年基层干部的帮助,机缘巧合之下,他们偶遇了一位小有名气的哈尼族“网红”博主。
“他响应青年返乡创业的号召,从上海回到家乡,进入当地的钰尼文化艺术传承中心做起了一名艺术老师,不仅通过网络平台展现哈尼族的歌舞文化,还能利用直播间隙帮助当地卖农副产品,是一位特别敢想敢干的年轻人。”提起这位“网红”博主,刘雨航称赞连连,他看到了我国多民族的样态,以及新时代下的新变化和新特征,“他的故事对我们未来的研究方向产生了很大的启发”。
吴金燕最大的收获是在调研中了解到云南各地乡村的差异性,比如山区村与坝区村的差异,一个民族村寨与另一个民族村寨的差异等。“这次调查之后,我们对云南乡村的理解更加清晰,更加多角度了。这也帮助了我建立看待社会的思维方式。”
“我们不仅要研究中国国内发展,也要去理解中国与世界的关系。云南作为中国与东南亚的连接点,与整个中国的时代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在许庆红看来,随着中国与世界沟通越来越紧密,就要求中国青年站在世界的角度理解中国,而每一次社会调查都要求他们进入真实的世界,获取直接经验,真正发挥专业特长,就可以逐渐培养起社会责任感和中国公民意识,“‘大调查’目前只进行了第一阶段,我们还将继续研究乡村,服务乡村”。
书,随手可得:校园里,吸引清华大学附属小学五年级一班学生林玥辰的一定有那棵“长满书的大树”——教学楼走廊里、教室里,随处可见各种书籍,真正的“图书馆校园”就在孩子们身边,书香校园的气息陪伴着他们成长。
阅读,是美好的遇见。“春有玉兰锦簇,夏有荷花摇曳,秋有银叶金黄,冬有蜡梅馨香”,四季变换,在“森林式大学”华中科技大学里读书是一件美好的事。
书香,萦绕在家庭、校园、城市,人们抚古思今而游目八方,“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载体创新、数字赋能,引导更多的学生将读书当成一种生活态度、一种精神追求、一种境界要求。
诚如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怀进鹏所言,广大青少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开展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是从立德树人“根基”架起教育强国“柱梁”的战略安排,是以学生阅读“小切口”写好素质教育“大文章”的一项举措,是将校园阅读“奏鸣曲”融入全民阅读“交响乐”的有效途径,是把数字技术这一“最大变量”转化为阅读提质“最大增量”的关键一招。
爱上阅读,营造校园阅读场
校园是一个地方最有生命力的细胞,更是师生们的阅读场,校园有书香气、教师有书卷气、学生有书生气。
伴着晨读的声音,青岛市盲校的同学们开启了一天的学习生活。
在这里,学生们的阅读方式,既包括盲文图书摸读和大字版图书阅读,还可以利用点显器、助视器、听书机和读屏软件等设备,通过触觉、听觉等多感官进行补偿阅读,接触学习美丽的文字,查阅资料,浏览网页,打开通往信息世界的大门,拥抱更为广阔的未来。学生们把课文、单词和喜欢的书籍拷贝在像手机一样的听书机里,乘着想象的小舟徜徉在书籍的海洋里。
“在阅读过程中书籍能够给予我力量,让我变得坚强,能够面对生活中遇到的种种困难。”青岛市盲校学生韦佳说。
“图书角”“阅读亭”不但让学生随时随地都能有书读、读好书,而且能把阅读与休憩、交流、研讨结合起来。近年来,各地学校开齐开好阅读课程,保证阅读课时,优化阅读文化氛围营造。针对农村中小学图书少且陈旧的现实,浙江实施的中小学“书香校园”工程,让孩子们不再为找不到书读而烦恼。
组建“湖南省职业院校读书联盟”、建立书单“季度发布”制度,鼓励联盟内各校推出自身特色书单,引导广大师生落实“每周一书”阅读计划。坚持“线上+线下”,开辟“云读书”行动专栏,形成联盟集群效应。湖南开展的“职业院校楚怡读书行动”让“书香班级”“楚怡读书之星”不断涌现。
共享阅读,让书香浸润校园。在中南大学,教室楼梯口、食堂拐角处、宿舍楼栋内、“一站式”学生社区里……共享阅读机、共享阅读角、共享阅读书袋、流动图书遍布校区,为师生提供随时随地借阅的便利。教授推荐价值观引领书单专柜、爱国主义教育专柜、通识类书籍书柜,不同类型书籍满足多样阅读需求,使同学们随时能够捧书而坐、徜徉书海。
有阅读,有指导。“在我们学校,每周都有同学们喜欢的主题阅读课,与众不同的是,不同科目的任课老师都在课堂上指导大家阅读。同一本书,不同的课堂,不仅让我们去阅读经典、探究科学、动手实践、亲近艺术,更教会了我们如何正确地对待困难和挫折。老师们在教会我们正确阅读的同时,更教我们懂得了做人的道理。”林玥辰说。
“最是书香能致远,腹有诗书气自华。”阅读,让每个孩子的精神世界更加丰盈,让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更加恒久。
融入生活,构筑以文育人同心圆
每周一次家庭阅读会,每月一次图书馆家庭日,每年一份家庭心愿书单。这是重庆“最美书香家庭”陈静家以书为伴的快乐“三个一”。
“一家人共读表演绘本《猜猜我有多爱你》时,孩子们抱着我们一个劲儿地表达,爱爸爸妈妈,爱你们比到月亮还远,比大海还深,比星星还多。”那一刻,陈静体会到自己培养了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也收获了融洽的家庭氛围,和谐的亲子关系。
“看书是我最期待的事。我喜欢阅读,我最喜欢和家人一起阅读。”孩子们说。
诵读会,社区居民推荐分享会,周末阅读交换活动,假期儿童故事会……很多社区积极组织读书活动,将多读书读好书的理念传播出去。
书香飘逸,是一个家庭的温馨。书香味,是一座城市、一个人最好的软实力。
全民阅读深入普及,让上海从全球众多城市中脱颖而出,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习型城市奖。
2021年,上海市教委印发关于推进青少年学生阅读工作的通知,研制书香校园指导标准。在环境的优化升级中,上海高校普遍建立了校园实体书店,不仅成为了师生的精神乐土,也成为周边百姓的“共享书房”。
在育人的数字赋能上,上海积极探索。上海市黄浦区卢湾一中心小学开展图书馆与“云课堂”课题研究,挖掘学生阅读数据,实时分析干预,精准阅读指导,促进学科发展和综合育人。
历时近20年,打造15分钟学习圈,建设丰富的家门口学习点,上海完善了市民终身学习新途径,市民大讲堂、市民诗歌节、东方亲子阅读推广等汇聚各方力量的系列主题阅读活动,营造了浓厚的终身学习氛围,形成了在处处能阅读、时时可阅读的环境,带来了书香育人的新合力。
城市里,随处可见的特色书店,体验阅读活动,在把最好的资源留给人民的探索中,也蕴含着对教育与城市相互滋养的思考。“我们带着阅读形成的思考来到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寻找答案,在更大的阅读空间,在知行的结合和情景交融中更好地读懂党的历史,将理想信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学生们表示。
踏着阅读的阶梯,时代新人正在成长
与书为伴,与书为友。
在书中,获取的不只是专业知识,更有心灵的力量,行走的方向。
“我们这代人对知识充满了渴望,对国家未来充满了希望。我是向别人借书、自学,通过了高考。在大学求学时,在各个工作岗位,我始终把个人命运与国家发展结合起来,勤奋读书、刻苦学习,努力把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奉献给国家。”华中科技大学党委书记、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元元说。
华中科技大学,作为在全国理工科高校中率先扛起文化素质教育大旗的高校,倡导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把阅读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
1995年成立第一个读书会,每到周末,师生聚集一堂、畅读经典。1999年开展“读好书、立大志”启明读书活动,引导学生启德明智,全面发展。
近30年来,学校深入实施文化素质教育,营造良好的大学文化。在2400余期人文讲座和300余期科学精神与实践讲座中,诺贝尔奖获得者、图灵奖获得者等科学大家,与师生分享读书感悟,激励大家追求科学真理。华中大学子在“互联网+”“挑战杯”“创青春”等创新创业大赛中屡获佳绩。
一场阅读马拉松,挑战自我阅读极限;以言传情,诵读声声中同品经典名篇;“阅见光影”主题观影,发出共享大荧幕阅读盛宴的邀请……这个春天,东南大学举办系列阅读活动,让师生在校园里与阅读邂逅。
学生们在阅读中得到滋养,打好中国底色。阅读、思考、在一次次与书籍的“邂逅”中,青年学子遇见自己、遇见城市,遇见国家,遇见未来,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正在成长。
版权声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 8629 6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