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甘肃逾2万名农村人才获评职称

    本报兰州2月19日电(记者赵帅杰)记者从甘肃省人社厅获悉:近年来,甘肃持续加大对农村实用技术人才、农村实用文化人才和特殊人才的职称评定力度,截至目前,全省已有2万余名农民获得职称。


    根据甘肃省农村人才职称评审相关规定,甘肃对从事种植业、养殖业、农村能源、农业机械化、农副产品加工、农业经营管理、农业环境保护以及民间戏剧、曲艺、音乐、舞蹈、美术、工艺技艺等方面的农村各类人才,按照相应条件分别评定为高级、中级和初级职称。评价突出素质、业绩、贡献导向,对学历、论文、专业等不作限制要求。针对生产型、经营型、技能型、服务型等不同人才特点,甘肃为“农把式”“土专家”“田秀才”“乡创客”量身制定符合区域特点、产业特色和发展特征的评审标准。


    据了解,甘肃各地人社部门创新评审方式,将农村实用技术人才答辩现场设在果蔬大棚、农作物种植基地,让评委与农民走进菜地、果园、田间地头、牛棚羊圈,直观全面展示参评人员的专技水平和能力;农村实用文化人才答辩采取线上视频交流、实践操作、技艺表演、业绩展示、模拟讲课等方式。


    通过农民职称评定,甘肃挖掘、激励了一批乡村优秀人才,形成了一批有技术、有专长、有业绩、有认证的乡村人才队伍。

    2023-02-20
  • 产学研融合,攻下抗抑郁原创药

    从企业研发一线赶回学校实验室,烟台大学药学院教授田京伟怀揣着一粒粉色药片。这粒小药片,看似不起眼,却并不简单——它是我国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一类新药,用于治疗抑郁症。


    “真的很不容易!”2月14日,面对科技日报记者,田京伟感慨道。为了研发这粒小药片,从基础研究到应用研究,再到临床试验,产学研联手攻关,前后历时12年。


    批了!首粒“中国制”抗抑郁原创药诞生


    “批了!”2022年11月3日,这款名为“若欣林”的创新药获批上市。作为该项目的研发主持人,田京伟长舒了一口气。


    抑郁症,是发病率最高的单病种精神疾病。“由于社会教育问题,人们对抑郁症往往缺乏科学认识。”田京伟说,“据统计,我国抑郁症患者中,就诊率只有20%。”


    半个多世纪以来,抗抑郁药出现了不少,但大都“治标不治本”。“这些药品治愈率较低,治疗后有残留症状,患者功能无法全面康复。”田京伟介绍,一般的抗抑郁药物有5大缺陷——起效时间慢,不能改善患者兴趣,不能改善认知,导致和加重性功能障碍,导致镇静和嗜睡。


    更让我国科研工作者心有不甘的是,长期以来,国内市场上的抗抑郁药几乎皆由跨国药企研发,本土药企产品则以仿制为主。


    这一切,让田京伟团队深感使命在肩。他们义无反顾地迈向抗抑郁原创药研制的“深水区”。


    “创新药物的研发,就像是一场冒险。”田京伟告诉科技日报记者,在新药领域,原创药的研发难度最大。


    12年来,研发团队不舍昼夜,周末假日无休,田京伟清楚:“与众多对手拼抢速度,必须全力以赴!”


    攻关!发挥科研机制上的“先天优势”


    从实验室到进入临床试验的阶段,通常被称为新药开发的“死亡之谷”。这是因为,成果转化的技术难度高,成功率低。


    复盘“若欣林”攻关之路,烟台大学药学院院长助理张蓬认为:“校企联手是其中一项重要的成功经验。抗抑郁原创药的立项是一个契机,深度验证了校企联手科研的水平。”


    这句话也道出了他们在科研机制上的“先天优势”。


    绿叶制药是一家以创新药物研制为主业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000年,烟台大学与其联合成立药学院,主攻领域之一就是精神神经系统创新药。


    田京伟自此有了双重身份,他既是烟台大学分子药理和药物评价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药学院教授,也是绿叶制药集团非临床研究部副总裁、新药发现部负责人。


    如果将抗抑郁新药研发过程简单地划分为基础研究和开发研究,那么,基础研究的重点就在于靶点发现和临床前概念验证,主要由烟台大学负责;绿叶制药则主要负责开发研究,包括药物制备和质量控制、药理毒理研究、临床研究等。


    在高校与企业里摸爬滚打,这样的双重经历提升了田京伟的判断力,使他能够敏感地发现科研长征中的一些弯路,从而提前规避风险。


    团队成员王洪波教授介绍,基础研究是科研院所的强项,企业则对市场、客户需求的敏感度更高。“失败是常态,成功是巧合”,高校眼中的高价值项目,交给企业后,后者未必感兴趣。而校企联手的产学研机制,能把双方的优势结合起来,将企业的需求、平台、资金、经验与高校的基础研究、科研人才优势深度融合,提升转化成功率。


    成了!“一把钥匙同时打开三把锁”


    在田京伟主持下,多名药学院教授分工协作,烟台大学、绿叶制药以及众多临床协作方共约500余名专业人员,加入了这场充满挑战的药物研发中。


    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获得者傅风华,擅长新药应用基础和应用研究;多个国家级项目承担者刘万卉,擅长药物分析及长效缓释制剂研究……拥有“独当一面”实力的他们,联手协作,取长补短。


    田京伟和同事们遇到的最大难题是,新药不仅需要同时作用于3个靶点,即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转运体,还要对3个靶点的作用强度各有不同。


    “应该对哪个靶点作用最强,对哪个靶点作用最弱?强度的比例又是多少?”田京伟打了一个比方,“靶点与药物的关系,可以简单理解为锁与钥匙的关系,药物就像一把钥匙。”通过反复研究,团队提出“不均衡抑制三个靶点再摄取”的治疗理论,解决了“一把钥匙同时开三把锁”以及打开幅度和角度的问题。


    另一个难题是“药物—靶点—临床疗效”的相关性。通过特定强度比例,不均衡抑制3个靶点是否能够实现临床转化?这是对理论的验证阶段,也是全球研发的难点。经过不断试验,团队最终也完成了从理论到临床的转化。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


    “‘若欣林’是迄今为止,第一个完全由中国临床专家主持主导完成的1类抗抑郁新药的大型验证性临床研究,是我国精神药物研发历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作为项目参与者,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张鸿燕教授倍感振奋,“现在可以说,在全球抑郁治疗领域有了‘中国力量’!”(王延斌、夏凡)

    2023-02-20
  • 上海市首家校内少年警校成立

    今天,上海市第一家校内少年警校在上海戏剧学院附属浦东新世界实验小学成立。警校校长由属地派出所所长和学校校长共同担任。


    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少先队工作的意见》《全面构建新时代少先队社会化工作体系实施方案(2022-2025年)》的要求,上海近年来正在全力推动少先队社会化体系建设,以少先队员集中居住地为圆心,统筹发挥社区党群活动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青少年教育基地、科普基地等各类阵地作用,整合社区周边各类公共服务设施,建立协同开放机制,为少先队员就近就便开展活动提供服务保障,构建“少先队15分钟社区幸福圈”。


    校内少年警校将通过公安、教育局、团委三方协作,探索一条“警-校”共建新模式,辐射更多的浦东少先队员。后续,少年警校将编写契合少先队员社会实践的《浦东新区少年警校培训课程》,编排少年交警手势操、舞蹈,并录制视频进行全区推广。区公安分局专业辅导员将定期对少年警校的少年警察进行培训指导;建立3-4个少年警校实践基地,定期安排少年警校成员进入实践基地进行教育、实践活动。


    “打造少年警校写入了今年全国少工委工作要点。少年警校的建立,为少先队员提供了一种职业体验的新路径,是未成年人保护和思想道德教育的一项重要抓手,可以让孩子们近距离感受警营文化、体验警务训练、学习安全知识,引导孩子们进一步学习人民警察为人民的好品德,具有复制推广价值。”上海市少工委主任、市少先队总辅导员赵国强指出,各级少工委通过加强与公安、教育等系统部门和单位的合作协同,可以深化少先队社会实践活动品牌,进一步提升少先队社会化工作水平。

    2023-02-17
  • 诺如病毒进入高发期 学校、家庭如何做好预防?一文了解

    春节刚过,正是乍暖还寒的时候。有一种病毒正悄然威胁着孩子们的健康,它就是诺如病毒。近日,北京、河南、浙江等多地疾控部门发布消息,提醒家长诺如病毒引起的急性感染性腹泻进入发病高峰期。什么是诺如病毒?该如何预防呢?


    近期,在广东、福建等地一些医院的儿科门诊,不少家长带着孩子前来就诊。由诺如病毒引起的呕吐、腹泻的病例较以往明显增加。


    厦门大学附属翔安医院儿内科主任医师任立红:最近这四天左右,呕吐、腹痛患者明显增多,还有一部分是腹泻,这个可能占到六到七成。


    广东省清远市中医院主治中医师刘秀君:这段时间诺如病毒也越来越多,一般是五岁以下的小朋友比较常见。


    诺如病毒又称诺瓦克病毒。每年10月到次年3月是诺如病毒的高发期。一般以轻症为主,最常见症状是呕吐和腹泻,其中,儿童以呕吐为主,部分伴有发烧;成人则以腹泻居多。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田耕:诺如病毒是一个肠道病毒,也就是它主要引起的是消化道的一个反应,它的潜伏期一般是24到48小时。


    诺如病毒是如何传播的?


    诺如病毒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一旦食用了被诺如病毒污染的食物或饮用了被污染的水,接触患者排泄物或者呕吐物产生的气溶胶等就有机会被诺如病毒传染。牡蛎等贝类海产品和生食的蔬果是引起诺如病毒感染的常见食品。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田耕:感染病人的排泄物污染了食物、水源或环境,造成了这种间接的接触传播。


    感染诺如病毒,应服用哪类药物来治疗?


    医生建议,诺如病毒感染属于自限性疾病,所以感染后,主要是防止脱水,要注意休息以及补充电解质,情况严重的患者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田耕:因为诺如病毒,现在它没有特效的疫苗或者是抗病毒药物,它主要是还是一个对症治疗,避免病人出现脱水的情况。另外对于腹泻我们可以用一些止泻的,比方说蒙脱石散,还有一些益生菌也可以进行口服治疗。


    开学了,幼儿园、学校等场所如何防范?


    诺如病毒具有聚集性发病的特点,因此学校和托幼机构等集体单位为重点防控场所。医生建议,开学后学校和托幼机构要格外注意食品卫生,加强对餐厨人员的健康监管,避免病毒通过食物传染给学生。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田耕:如果班级内出现了这种恶心、呕吐,消化道症状的这些学生,要及时进行就医,同时对他的呕吐物,要按照这种诺如病毒感染的,类似于诺如病毒感染的标准来处理。


    面对诺如病毒,家庭如何做好防护?


    中国疾控中心提醒大家,保持良好的手卫生是预防诺如病毒感染最重要和最有效的措施。饭前便后应正确洗手,用肥皂和流动水至少洗20秒。需要注意的是,消毒纸巾和免冲洗的手消毒液不能代替洗手。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田耕:海鲜和贝类是这个诺如容易寄生的一个地方,所以对于这一类食品要彻底的煮熟,家庭的这个环境的一个消毒,比方说坐便器、门把手,这些公共的用品的一个卫生的消毒。特别提示就是这个诺如病毒对于酒精这种消毒剂是不敏感的。

    2023-02-17
  • 教育部通报:“叶圣陶杯”系列赛事均为违规竞赛

    截图来源:教育部网站


    人民网北京2月15日电(记者李依环)教育部今天发布《关于面向中小学生违规竞赛活动的通报》(下称“通报”)。通报指出,近日,有群众反映“叶圣陶杯”华人青少年作文大赛违规办赛问题。经初步调查,“叶圣陶杯”华人青少年作文大赛及“叶圣陶杯”语文素养大赛、数理大赛、英语大赛、编程创意大赛等系列赛事均为违规竞赛。目前,教育部正会同相关方面作进一步处理。


    通报指出,举办者为北京圣陶文润教育文化有限公司、北京圣陶国润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其注册的微信公众账号有“叶圣陶杯华人作文大赛官宣”“叶圣陶杯系列竞赛官宣”“叶圣陶杯语文素养大赛组委会”“叶圣陶杯数理大赛组委会”“叶圣陶杯英语大赛组委会”“叶圣陶杯编程创意大赛组委会”等6个。


    教育部再次提醒广大学生家长:参加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务必认准教育部门户网站公布的《2022—2025学年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名单》(教监管厅函〔2022〕13号)。该名单是经教育部审批通过的由事业单位、社会组织举办的竞赛,教育行政部门举办的竞赛活动按行政单位办赛程序进行审批,不列入该名单。不要参加违规竞赛,谨防上当受骗、遭受损失。


    教育部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当前,社会上出现的违规竞赛活动普遍存在收费高昂、管理混乱、质量低下、兜售奖项、牟取暴利等严重问题,不仅加重学生负担、破坏教育生态,而且隐藏诈骗风险、侵害群众利益。教育部将继续会同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对各类违规竞赛活动进行坚决打击。欢迎全社会广泛参与监督,共同维护广大学生和家长利益。

    2023-02-16
  • 中国基本建成世界第一大教育教学资源库

    本报电(记者吴丹)记者从教育部获悉:我国已基本建成世界第一大教育教学资源库。目前,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现有资源4.4万条,国家职业教育智慧教育平台接入国家级、省级专业教学资源库1173个,国家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台汇集优质慕课、虚拟仿真实验2.7万门。


    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副司长舒华表示,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启动实施一年来,取得显著成效。


    全新设计开通国家智慧教育门户。2022年3月28日,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正式上线。一年来,经过7次迭代升级,形成了“三平台、一大厅、一专题、一专区”的平台架构,门户视觉效果持续优化,用户体验持续提升。截至目前,国家智慧教育平台用户覆盖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聚焦重点领域推出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国家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作为国家门户首个公共服务上线,提供丰富的政策、岗位信息和指导服务,2022年共享岗位达1370万个,通过平台就业的毕业生占比从2021年的24%增长到2022年的31.6%。


    分批启动实施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应用试点,实现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试点全覆盖。推进15个整省试点省级平台接入国家门户,初步形成上下贯通的国家智慧教育平台体系,在助学、助教、助管、助研等方面新模式不断涌现,形成示范带动效应。

    2023-02-16
  • 多地公布2023考研初试成绩查询时间

    2023-02-15
  • 新学期,倾听“启航”的声音!

    人民网北京2月14日电本周,北京、四川、青海、宁夏等多地中小学迎来了全面开学。伴着融融春光,中小学生们告别了长时间的网课和寒假,回到多姿多彩的校园,开启了崭新的学习生活。


    一年之计在于春。作为新冠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政策后的首个新学期,孩子们有什么新愿望?老师们有什么新期待?跟随记者的镜头,倾听师生的心声,让我们共同关注这一次生机盎然的校园“重启”。

    2023-02-15
  • “知危险 会避险” 交通安全教育体验课进校园

    人民网北京2月13日电(记者郝孟佳)东风送暖入新年,春到人间草木知。今天,北京市朝阳区芳草地国际学校迎来了新学期开学日。为全面做好春季开学交通保障工作,学校开展了“知危险会避险”2023年新学期交通安全教育体验开学第一课,帮助学生们从小养成遵规守法意识,掌握交通安全常识,真正做到知危险、会避险,远离交通事故,健康茁壮成长。


    交通安全体验课上,北京市朝阳交通支队安监科民警王磊为学生们讲述了“车盲区,猛探头,开门杀”等三类乘车或走路的过程中常见的危险情况,并告诉同学们应该如何防范。王磊还邀请学生们参与交通安全演示,通过一些小的、不经意的细节,发现隐藏的安全风险,引导学生们记住交通安全常识,保护好自己的出行安全。


    通过几个小实验,北京市交管局新闻办赵薇向学生们演示了乘坐汽车不系安全带、乘坐摩托车不带头盔会带来的危险;北京市交管局安监处胡畔为学生们讲解了通行规则,带学生们了解了交通信号灯、交通设施、交通标志的作用,希望同学们在日常的出行中遵守交通规则,安全文明出行。


    芳草地国际学校六(5)班学生李令祯表示,通过交通安全体验课,自己学习到了很多平时不认识的交通标志,了解了车辆在行驶过程中会出现的盲区,也感受到了生命的可贵。“我一定会注意交通安全,保护好自己。”


    芳草地国际学校五(3)班学生周子然说:“在交通安全体验课上,我学到了很多关于交通的新知识,大家都要在日常的出行中遵守交通规则,避免发生危险。”

    2023-02-14
  • 青海西宁全面开学:关注心理健康 “神兽”快乐“归笼”

    13日,青海省西宁市中小学生全面开学,结束了四个月的“网课”,师生们迎来了新学期,沉寂已久的校园又充满了欢声笑语。


    “来,开学第一天拍个照留念一下。”“今天起你就要好好‘战斗’啦。”……


    早上8点,伴随着一场春雪,西宁市昆仑路小学前的十字路口人流、车流如梭,家长把孩子送到校门前鼓励、叮嘱着。


    学校门口老师们“变身”卡通兔,摆放好“昆小学子欢迎回家”的欢迎词迎接学生的到来。学生们经过校门两侧的“测温门”依次进入校园。








    图为昆仑路小学学生与“欢迎兔”互动。马铭言摄


    教学楼里,一只憨态可掬的“南狮”蹦进四年级1班教室,学生们欢呼着迎上去互动。


    “终于开学了,好开心,我又可以跟同学们一起学习玩耍,太想念我的老师和同学了。”学生赵晨羲说。


    “去年9月开始上网课,今年提前开学就是要在3月前将网课进行查漏补缺,3月1日起开始正常的教学内容。”昆仑路小学校长赵虹蕊说,从“线上”到“线下”老师和学生都需要调整适应,尤其是学生结束了长时间的网课,回归课堂后没有了网课的自由和慵懒,学生心理上和养成习惯上都需要有时间来平缓过渡。


    为迎接久违的同学们,西宁市各个小学提前精心策划、装点校园、布置教室,让同学们从走入校门的那刻便能感到惊喜不断、温暖相伴。


    8点半,在西宁市第十二中学,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开始了“开学第一课”。


    “经过几天的准备工作,今天见到阔别了六七个月的面孔,觉得非常开心。我希望经过共同努力让他们尽快转换到当下中学生的角色,在有压力的同时开心地度过每一天。”西宁市第十二中学教师王慧说。


    西宁市第十二中学副校长黄庆红介绍,恢复线下教学后,学校在复习巩固上学期知识点的同时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将举办各方面的活动和心理课程让学生愉快地进入新的学期。


    据悉,西宁市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安排警力持续对西宁市40余所中学、50余所小学、70余所幼儿园周边的交通标志、交通信号灯等设施全面摸排。同时在上下学期间加强84处护学岗常态化守护管理,开展学校周边违停车辆清理,全力保障校园周边道路交通安全。


    西宁市市场监管部门已于2月7日起对校园及校园周边食堂、餐饮店、商店等涉及食品加工及销售的市场主体进行抽查,确保开学后校园食品安全。(李隽)

    2023-02-14
  • 世界最年轻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仅十九岁——专家呼吁关注青少年记忆失常问题

    这段时间,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疾病高创中心主任贾建平格外忙碌。不少研究者打电话、发邮件来询问他最近一篇发表在国际知名阿尔茨海默病研究刊物上论文的详细情况。这篇论文公布了一例被临床诊断为阿尔茨海默病的19岁患者——也是迄今世界上最年轻的阿尔茨海默病例。


    “这篇论文一年半前就写好投稿了,但和审稿人反复沟通了许久,因为从未见过这么年轻的病例。”贾建平表示,论文发表后得到了极高关注,有同行评价论文颠覆了“阿尔茨海默病专属于老年人”的传统观念。


    2月8日和9日,贾建平代表研究团队接受媒体采访并回答了相关问题。


    阿尔茨海默病存在年轻化趋势


    “阿尔茨海默病并非老人才会得,此前已有一些年轻人患病的报道。不过这些年轻人大多30多岁,且几乎是由病理基因突变导致患上阿尔茨海默病。我们论文关注的19岁病例没有出现基因突变,情况比较复杂。”贾建平说。


    资料显示,该19岁患者在转入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两年前,出现学习时难以集中精力的情况。就诊一年前,患者出现明显的短期记忆丧失,无法回想起前一天发生的事或个人物品存放位置,阅读困难,反应缓慢。随着病程进展,患者记忆力进一步下降,经常丢失个人物品,记不清自己是否吃过饭,难以完成学习内容和老师布置的作业。


    贾建平介绍,该19岁患者的主要表现为记忆衰退,尤其是情景性记忆衰退,韦氏记忆量表和听觉词语学习测验评估支持了这一结果。患者头部MRI扫描显示双侧海马有与青少年不相称的萎缩,没有家族遗传病史,找不到其他引起记忆障碍的病因如遗传、感染和系统性疾病,符合阿尔茨海默病国际公认诊断标准(NIA-AA)。


    团队对于病因正在开展进一步研究。贾建平推测,排除家族遗传原因,年轻人没有基因突变但患上阿尔茨海默病,可能是由于不良生活习惯,例如焦虑抑郁、睡眠不足、饮食不均衡,或受环境因素影响,如接触重金属化合物、污染水质,还可能是受炎症影响。


    “我通过临床实践发现,现在50岁左右中年人(65岁以前属早发型阿尔茨海默病)和部分年轻人记忆力下降,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阿尔茨海默病年轻化似乎是一个趋势。”贾建平说。不过,他认为不必对此感到恐慌,年轻人存在患病可能性,但还是少数。“这个研究想提醒大家关注青少年的记忆状况,使他们免受记忆失常问题的侵害。”


    据了解,该19岁患者在经过治疗后,记忆力已有所恢复。


    保持记忆力要“动脑”


    普通人该如何自测记忆力情况和预防阿尔茨海默病?贾建平总结了四条简易自测记忆力状况的方法:自己跟自己比,即感知自身记忆力是否发生显著性变化;自己跟别人比,即和同龄人比较,是否他人能简易记住的事情,自己无法做到;参考亲人的反馈,他们是否提醒出现记忆力下降现象;关注自己学习成绩和工作能力情况。


    贾建平提醒,健忘的“忘”和阿尔茨海默病的“忘”并不一样。良性健忘可以通过自我学习来纠正,不影响独立生活。像突然忘记带钥匙、一时想不起来某人名字但脑子里还有形象,并不算病理性健忘。阿尔茨海默病的“忘”是恶性的,会导致自主生活能力的下降,甚至产生生活困难。


    他建议,要有意识地训练记忆力,“动脑”做一些复杂、有挑战性的工作,主动思考问题,与人多交流。“很多人担心过度用脑会用坏脑子,不用担心,你就用吧!大脑有自己的安全阀门,到一定程度它就困了,休息就行了。”


    “青年朋友们一定要保持好自己的记忆力。”贾建平叮嘱道,保持良好记忆力要重视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焦虑或抑郁情绪、失眠都会对记忆力产生巨大影响,要重视心理健康,并且加强体育锻炼、均衡膳食,使身体保持良好状态。(实习记者孙瑜)

    2023-02-13
  • 我国基本建成世界第一大教育教学资源库

    本报北京2月9日电(记者吴丹)记者9日从教育部获悉:我国已基本建成世界第一大教育教学资源库。目前,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现有资源4.4万条,国家职业教育智慧教育平台接入国家级、省级专业教学资源库1173个,国家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台汇集优质慕课、虚拟仿真实验2.7万门。


    当日,教育部举行媒体吹风会,介绍一年来推进教育数字化进展。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副司长舒华表示,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启动实施一年来,取得显著成效。


    全新设计开通国家智慧教育门户。2022年3月28日,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正式上线。一年来,经过7次迭代升级,形成了“三平台、一大厅、一专题、一专区”的平台架构,门户视觉效果持续优化,用户体验持续提升。截至目前,国家智慧教育平台用户覆盖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聚焦重点领域推出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国家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作为国家门户首个公共服务上线,提供丰富的政策、岗位信息和指导服务,2022年共享岗位达1370万个,通过平台就业的毕业生占比从2021年的24%增长到2022年的31.6%。


    分批启动实施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应用试点,实现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试点全覆盖。推进15个整省试点省级平台接入国家门户,初步形成上下贯通的国家智慧教育平台体系,在助学、助教、助管、助研等方面新模式不断涌现,形成示范带动效应。


    同时,构建标准规范体系发挥引领作用。围绕平台工具、数据资源、环境设备、数字素养、网络安全等方面,研制出台10个管理规范和8项行业标准。其中,7项教育行业标准将在世界数字教育大会上现场发布。


    据介绍,世界数字教育大会将于2月13日至14日举办,教育部将以此为契机,积极推动数字教育的技术、模式、业态和制度创新,以教育数字化支撑引领教育现代化,让数字教育惠及所有学习者,让中国数字教育成为世界品牌。

    2023-02-13

  • 首 页  上一页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下一页    尾 页  

    版权声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 8629 6259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696号 蒙ICP备160010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