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守护网络课堂空间

    近几年,网课已成为不可或缺的教学方式,不少学校通过会议软件、直播平台等开展教学活动。而以“网课爆破”为代表的网络暴力也开始入侵在线课堂,不少师生深受其扰。前段时间,河南新郑三中老师网课遭入侵后离世的消息引发广泛关注。这一事件将“网课爆破”一词推向公共视野。

    日前,中央网信办印发《关于切实加强网络暴力治理的通知》,提出“建立健全网暴预警预防机制,强化网暴当事人保护,严防网暴信息传播扩散,依法从严处置处罚”,旨在切实加大网暴治理力度,进一步压实网站平台主体责任,健全完善长效工作机制,有效保障广大网民合法权益,维护文明健康的网络环境。

    “网课爆破”究竟是什么?为何在网络课堂中出现?我们又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制止“网课爆破”,保障网课安全?记者就此展开了采访。

    1.谁在扰乱教学秩序

    新郑三中教师遭“网课爆破”的事件,让很多人开始警惕,教师也成了网络暴力的围猎对象。

    遭受“网课爆破”的新郑三中老师的亲属介绍,该教师原在新郑三中教授历史课,一段时间以来,她的网课经常遭遇“入侵”和“爆破”。10月28日晚在上网课时,再次有陌生网友闯入网课直播间对其进行辱骂,干扰课件投屏,迫使该老师退出网课。两天后她被发现在家身亡,死亡证明鉴定为猝死。目前,当地公安、教育等部门正在介入处理调查此事。

    “网课爆破”是如何实施的?记者调查发现,一场“网课爆破”往往有几位乃至十几位参与者,并非“恶作剧”般简单。

    何为“网课爆破”,目前尚未有明晰的定义。根据已发生的案例进行归纳,“网课爆破”是一种恶意入侵网络课堂、扰乱网络课堂秩序的行为。当网课会议号和密码被泄露后,有些人有组织地“入侵”在线课堂,通过强行霸屏、刷屏发送骚扰信息,甚至辱骂师生、播放不雅视频等方式,恶意扰乱教学秩序。这些入侵课堂的人,在社交媒体上被称为“爆破手”。

    “爆破手”通过社交媒体,有组织地发起一场场“爆破”,有些“爆破”来自学生本身,也有些来自明码标价的专业组织。有组织的“爆破”由知情人泄露网课时间和房间号码,专门的“组织者”下达“爆破令”后,参与者在固定时间集合“爆破”网课。根据已有报道,无论是内部泄露的学生,还是专门的“爆破手”,“网课爆破”的参与者以青少年学生居多。

    《2021年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显示,2021年我国未成年网民规模达1.91亿,未成年人互联网普及率达96.8%。未成年网民在网上遭到讽刺或谩骂的比例为16.6%;自己或亲友在网上遭到恶意骚扰的比例为7.0%。

    数字时代,人们很难离开互联网,网络技术的不断革新也给了网络暴力发展的空间。复旦大学网络空间国际治理研究基地主任沈逸接受采访时指出:“‘网课爆破’并非普通的网络暴力,而是网络暴力向正常课堂教学活动的渗透,是一种新型网络暴力。目前,‘网课爆破’显示出两大新特点:第一,具备‘干扰性’特征,即试图阻断正常的网络沟通和交流,使授课无法继续进行。第二,具备‘暴力性’特征,即使用攻击性的语言、骚扰性的视频乃至违反公序良俗、带有人身攻击性质的不雅言辞,攻击特定的目标或泛化的非特定目标,以达到扰乱秩序的目的。”

    “网课爆破”这一恶意行为,经过互联网的放大传播,往往成了伤人利器。11月4日,中国政法大学教授罗翔发布视频称:“这种行为真的让人感到非常愤怒,因为同为教育工作者,我时常能够把自己代入进去。我在想,如果我面临类似的情境,会如何作为?”

    “与网络暴力普遍表现为朴素正义感不同,‘网课爆破’表现为参与者在扰乱课堂秩序过程中的无理性狂欢,其参与者以青少年学生居多。”中国传媒大学主流融媒体研究中心主任唐远清接受采访时说,“网课爆破”对课堂秩序而言有着不可忽视的破坏性,给学生和老师都带来巨大的伤害。

    2.缺乏应急预案与管理办法

    互联网已成为当代未成年人重要的学习、社交、娱乐工具。以“网课爆破”为代表的网络暴力行为是如何蔓延和发展起来的?

    网络的匿名性是“网课爆破”存在的原因之一。“网络世界天然的治理难点在于,即便是引入了‘白名单’机制的软件,也不可能完全解决实名制问题。而即便解决了实名制问题,顶着‘数字化面罩’与他人交流的体验也完全不同于线下面对面交互的体验,人们在不使用真实身份时更容易肆意释放内心的极端情绪。”沈逸说。

    “教师在操作层面的水平不同,对网络熟悉程度也不同,这些都是不可忽略的因素。与此同时,校方和平台方在预案预警方面缺乏相应的响应机制。”唐远清如是说。

    沈逸也表示,“教学行为自线下向线上的大规模转移,是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的大背景下开始的,所以也是在缺少事前准备的前提下展开的,而对网课的管理,没有跟得上网课的发展”。

    随着“网课爆破”现象不断浮出水面,其背后的组织化、黑产化的趋势值得警惕。沈逸阐述了自己的担忧:“我们需重视‘网课爆破’发展趋势。一是‘生态化’态势。一些参与的学生理所当然地认为,只要自己不喜欢某一门课,就可以找人进入课堂捣乱,他们并没有意识到做法的不正确性。二是‘组织化’态势。有一些依托社交软件形成的群体或圈层正在承接这些‘爆破’的订单。三是‘流量化’态势的前兆。某种程度上,‘网课爆破’已经具备了‘流量化生存’的前兆。所谓‘流量化生存’,即通过获取流量来提升或真实或虚幻的影响力,为此不惜游走在违反公序良俗或法律法规的边缘。四是网络暴力的参与者能够从对正常社会活动秩序的扰乱、冲击和破坏中获得所谓的成就感、归属感和宣泄负面情绪的快感。”

    3.维护网课秩序仍需多方发力

    “网络课堂作为学校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场所,其教学质量必须得到保证。‘网课爆破’的治理,需要多方面的合力:公安机关依法打击破坏网络课堂秩序的违法犯罪行为,依法惩治形成有效震慑;学校要重视对学生的引导和教育,也要加强对老师应对网课突发事件能力的培训;有关部门要通过健全监管监督机制,促进平台履行主体责任。”唐远清说。

    目前,多个网络会议平台已有相关应对措施,开展巡查和处理,清理掉了相关违规内容并封禁了部分违规账号,并对“网课爆破”设立相应阻止功能。例如,腾讯会议提供了多种会前、会中、会后的权限设置方式,保障在线课堂安全性,满足课堂、研讨会、答辩等多种场景的教学需求;在钉钉,老师可通过设置‘仅主持人可邀请成员’,限制参会学生把会议号分享给陌生人。目前,记者在一些社交平台上搜索,发现此前以“网课爆破”为关键词活跃的部分社交小组已无搜索结果。

    与此同时,校方也行动起来,努力做好预防预警和事后处理工作。部分地区教育部门已关注到“网课爆破”情况频现,并要求学校采取措施加强在线课堂安全,包括实名授权学生进入,要求每个学校设置网络监控员,加强一线教师培训等。课堂之外,也要通过宣传、教育的方式,重点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网络,养成良好上网习惯,遵守网络规则,规范自己在互联网上的言行。“整体网络环境是其中每一个个体互动建构的结果,每个人都要为自己在网络空间中的言行负责。预防‘网课爆破’不仅需要校方的努力,还需要政府从更宏观的层面提高治理能力、建设治理体系,为校方提供支持。”沈逸说。

    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维护网络课堂秩序,惩治网课暴力乱象,刻不容缓。罗翔表示,对于扰乱正常的工作秩序、教学秩序,现行法律提供了许多规制之道,无论是教育法、治安管理处罚法,还是刑法,都有相应的惩治措施。尤其是对公然侮辱他人,现行刑法第246条就规定了侮辱罪,以暴力方法或其他手段公然侮辱他人,情节严重的,最高可以判处3年有期徒刑。

    近几年,网络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电子商务法以及有关司法解释等,都对打击网络水军、治理网络暴力等问题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支撑。在今年的网暴专项整治行动当中,重点网站平台累计拦截涉攻击谩骂、造谣诋毁等信息6541万余条,处置违法违规的账号7.8万个。在去年11月份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中,明确提到了要加强重要互联网平台的义务,以及强化侵犯个人信息的惩罚机制和力度。

    日前,中央网信办印发的《关于切实加强网络暴力治理的通知》指出,网站平台要根据自身特点,建立完善紧急防护功能,提供一键关闭陌生人私信、评论、转发和消息等设置。用户遭遇网暴风险时,网站平台要及时发送系统信息,提示其启动一键防护,免受网暴信息骚扰侵害。在网站平台评论、私信等位置设置网暴信息快捷投诉举报入口,简化投诉举报程序,网站平台对于明确为网暴信息的应在第一时间予以处置。向用户提供针对网暴信息的一键取证等功能,方便当事人快速收集证据。坚持最有利于未成年人的原则,优先处理涉未成年人网暴举报。

    “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认清‘网课爆破’的本质与危害,保障网络课堂的安宁,筑牢校园网络安全防火墙,离不开多方发力,久久为功。”唐远清说。

    2022-12-20
  • 加快构建教育对外开放新格局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坚持对外开放不动摇,不断开创教育对外开放新格局,全面提升教育国际合作交流水平,形成了更全方位、更宽领域、更多层次、更加主动的教育对外开放局面,增强了中国教育的国际影响力和亲和力。

    第一,我国坚持以顶层设计为先导,不断完善教育对外开放政策,这是我国教育对外开放取得丰硕成果的基础。2016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做好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若干意见》,要求坚持扩大开放,做强中国教育。教育部印发《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的通知,聚力构建“一带一路”教育共同体,形成平等、包容、互惠、活跃的教育合作态势,促进区域教育发展,全面支撑共建“一带一路”。2020年,教育部等八部门印发《关于加快和扩大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的意见》。正是在各项政策的引领和推动下,我国不断完善教育对外开放总体布局,统筹规划、重点推进,逐步形成了更全方位、更宽领域、更多层次、更加主动的教育对外开放局面。

    第二,我国坚持以“一带一路”教育行动为支点,构建教育对外开放新格局,这决定了我国教育对外开放的战略格局。我们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全面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积极开展共建国家双边多边人文交流高层磋商,加强规划对接和政策磋商,商定“一带一路”教育合作交流总体布局,探索教育合作交流的新模式,增进教育合作与交流的广度和深度,协调推动沿线各国建立教育双边多边合作机制,与共建国家形成了平等、包容、互惠、活跃的教育合作态势。“一带一路”教育行动的实施,进一步推动了我国教育的全面对外开放。

    第三,我国坚持以人才培养为核心,全面推动教育对外开放,这决定了我国教育对外开放的重心和成效。教育的本质属性是培养人才,教育对外开放虽然在某种意义上超越了狭义的人才培养,但根本目的是服务于人才培养。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积极推动同其他国家学历学位互认、标准互通、经验互鉴;积极发展出国留学教育,充分利用国际优质教育资源培养我国现代化建设急需的国际化人才;实施“留学中国”计划,建立并完善来华留学教育质量保障机制,全面提升来华留学质量,积极推动教育的在地国际化;引进国际优质教育资源,开展中外合作办学,丰富我国教育供给,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推动国际化人才培养;推进中外人文交流特别是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建设,促进教师、学生流动和校际交流,加快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全球竞争力的人才。

    第四,我国坚持以加强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国际组织和多边组织的合作为抓手,积极参与全球教育治理,彰显了我国教育对外开放的大国担当。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深入参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重大倡议、重要议程、重点计划;积极提供国际公共产品,为发展中国家提供切实支持;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合作举办首届国际学习型城市大会、世界语言大会、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国际人工智能与教育大会、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大会等高级别国际会议;全面参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二十国集团、金砖国家、亚太经合组织(APEC)、上海合作组织等多边机制框架下的教育合作和教育援助,为全球性教育问题的解决、创建基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全球教育治理机制,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

    回顾过去这10年,我国教育对外开放取得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放眼未来,我国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与世界格局的大变革和不确定性的增加需要我们以更大的格局、更广的视野、更多的智慧去开创教育对外开放的新局面。坚持对外开放不动摇,敢于担当,勇于创新,善于谋划,勤于实干,就一定可以交出一份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精彩答卷。

    2022-12-19
  • 开放合作 广建国际教育“朋友圈”(中国教育·这十年13)

    10年来,中国坚持对外开放不动摇,中国教育以更加开放自信主动的姿态走向世界舞台。

    “朋友圈”更大了

    交流联通更紧密

    “鲁班工坊不仅提升了泰国教育发展水平,更加强了泰中人文交流培训、师生交流互访,增进了两国人民友谊。”说起全球首家鲁班工坊,泰国大城技术学院院长玛悠丽很兴奋。在这里,学生可以更直观细致地观察与学习,机会实属难得。

    建设23个鲁班工坊,与159个国家和地区合作举办孔子学院(孔子课堂),成立“中国—东盟职业教育联合会”,启动“未来非洲—中非职业教育合作计划”……这一幕幕都见证着我国开放总体布局的优化,国际教育“朋友圈”不断扩大。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外人文交流形成了元首外交引领、领导人出访带动、高级别机制示范、双边多边结合、国内国外统筹、中央地方联动、官方民间并举的多元互动新格局。”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司长刘锦说。

    自2016年起,《关于做好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若干意见》《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关于加快和扩大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的意见》等一系列文件陆续出台,从顶层设计上构建教育对外开放的蓝图。

    “在各项政策的引领和推动下,我国不断完善教育对外开放总体布局,统筹规划、重点推进,逐步形成了更全方位、更宽领域、更多层次、更加主动的教育对外开放局面。”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院长刘宝存分析。同时,我国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全面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增进教育合作与交流的广度和深度,进一步推动了我国教育对外开放。

    学成归国人才更多了

    服务高质量发展

    8月,HICOOL2022全球创业者峰会在北京举办。曾获得“春晖杯”比赛优胜奖的北京字节光信科技有限公司法人孙跃在会上介绍公司研发的水下光通信产品,获得诸多关注。

    “我们创业所关注的不仅仅是商业价值,更希望能够发展壮大中国的水下无线光通信产业,为探索和保护祖国的江河湖海作贡献。这是作为海外留学归国人才不能忘记的初心使命。”孙跃说。

    随着国家经济水平的提升和国民收入的不断提高,我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留学输出国,出国留学人数与回国人数的“逆差”也在逐渐缩小。以“春晖杯”中国留学人员创新创业大赛为例,目前大赛遴选优秀留学人员创新创业项目3424个,其中相当一部分项目涉及国内急需的专业领域,参赛留学人员九成以上获得硕士以上学位,超半数在外获得博士学位,通过大赛成功回国就业创业逾万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各类出国留学人员中超过八成完成学业后选择回国发展。

    人才变化带来教育服务高质量发展能力的提升。刘锦介绍,10年来,教育部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国际教育示范区,支持长三角地区打造国际合作教育样板区和国际人文交流汇聚地,支持海南自贸港建设国际教育创新岛,与北京市合作设立“留学人才回国服务示范区”,助力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支持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立足区位优势,扩大面向周边国家的教育开放。

    各地各校也以实际行动回应时代之需。上海16所高校获500余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项目,深化推进高校创新能力开放合作;西安交通大学首倡发起“丝绸之路大学联盟”,推动不同国家和地区大学之间人才培养、科研合作等交流合作……这些举措构成了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音符。

    中国声音更响亮了

    积极参与全球人文治理

    “她的成就是革命性的,利用中国传统中草药进行创新,发现了疟疾的克星——青蒿素,拯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两年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赤道几内亚政府向屠呦呦等3位科学家颁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赤道几内亚国际生命科学研究奖”。

    这一奖项的奖励对象是为改善人类生活质量作出显著贡献的个人或机构。2022年,李兰娟院士也获得该奖项。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进一步深入参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重大倡议、重要议程、重点计划,深入参与全球人文治理。

    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秘书长秦昌威举例,这10年,我国积极参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重点计划和旗舰项目,多个城市、项目及个人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科技奖项,并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立多个合作平台,受到国际社会特别是亚非发展中国家广泛好评。

    毫无疑问,10年来,中国声音在国际上愈发响亮,中国方案在世界上愈发亮眼。

    拉动时间轴,从2013年举办“文化: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国际会议到2021年举办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中国已围绕教育、科技、文化等领域国际热点和前沿议题,搭建了国际交流与合作平台。这些会议的成果文件为世界教育、科学、文化、信息传播事业发展注入生机活力。

    中国提供的国际公共产品成为一张张国家名片。中国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合作设立的女童和妇女教育奖、孔子教育奖、亚太地区教育创新文晖奖等奖项,对保障受教育权、推动构建终身学习和高质量教育体系等领域的影响日益扩大。

    “我国坚持以加强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国际组织和多边组织的合作为抓手,积极参与全球教育治理,这体现了我国教育对外开放的国际情怀,也为全球性教育问题的解决、创建基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全球教育治理机制,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刘宝存说,“着眼未来,我国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与世界格局的大变革和不确定性的增加,需要我们以更大的格局、更高的眼光、更多的智慧去开创教育对外开放的新局面。”

    2022-12-19
  • 从“中文热”到“天宫热” ——中文教学助推中国和阿拉伯国家文化交流

    “这是中国,这是阿联酋,我们是好朋友!我爱你们!”6岁的阿联酋男孩萨利姆·优素福一边用中文介绍自己的画作,一边对着镜头摆出“爱心”手势。

    今年11月,在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举办的中文教学“百校项目”绘画比赛吸引了3000多名当地学生。在推荐的550多幅决赛作品中,评选出幼儿、小学、初中、高中四组共12幅特等奖作品。从雕梁画栋的中国传统建筑,到充满科技感的中国空间站,学生们用画笔表达了对中国的热切向往和对阿中友好的美好憧憬。

    近年来,中国和阿拉伯国家持续扩大人文交往,增进民心相通。截至今年10月,已有阿联酋、沙特、埃及、突尼斯4个阿拉伯国家将中文纳入国民教育体系,15个阿拉伯国家在高校开设中文院系,13个阿拉伯国家建有20所孔子学院、2个独立孔子课堂。据中国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主任马箭飞介绍,目前阿联酋已有158所中小学及幼儿园开设中文课程;埃及首批12所公立中学中文教育试点正式启动……

    “中文热”使阿拉伯青年对中国的了解愈发多元化,涵盖了从传统文化到现代科技的诸多领域。“百校项目”绘画比赛中,几名阿联酋学生绘制了中国和阿拉伯宇航员携手太空漫步的作品,他们说自己的梦想是“把作品送到中国空间站去”。

    今年9月,埃及青年中文老师帕桑特·哈利勒(中文名:诗雨)通过网络视频与正在中国空间站执行任务的航天员进行了一次“天宫对话”。她向中国女航天员刘洋请教女性事业发展问题,刘洋回答“只要我们心中有梦想,脚下就会有力量”令她印象深刻,“刘洋给全世界的女性传递了来自太空的鼓励”。

    “天宫对话”成为诗雨人生中最闪亮的片段之一,“我的声音传到太空,航天员的话语从太空传给我,很神奇”。作为中文教师,她发现近年来学生们对航空航天、生物工程、信息技术等中国的科学成就十分感兴趣。不少人在留学中国时选择了理工科院系,希望将中国科技进步的经验带回国。

    语言是文明交流的载体。阿拉伯青年一代学习中文的热情体现出“Z世代”的特征,他们用年轻态的方式理解、讲述和传播中国文化:摩洛哥音乐博主迪娜在家乡街巷演唱中文歌曲的视频在社交媒体上播放量已超过1亿次;“唱响埃及”歌唱比赛中,既有《映山红》等经典歌曲,也有《夜空中最亮的星》等流行音乐;在景德镇陶瓷大学留学的埃及小伙马赫迪·艾哈迈德用青花绘就宇宙科幻……

    “我一直从事国际中文教育工作,常常感动于世界各国学生对中国和中国文化的渴望。”马箭飞说,这些学生带动家人和朋友一起学习中文、了解中国,成为让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人们相知相亲的友好使者。

    2022-12-16
  • 中国工程院发布2022全球十大工程成就

    中国工程院院刊《Engineering》15日发布“2022全球十大工程成就”,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嫦娥探月工程、新冠病毒疫苗研发应用、猎鹰重型可回收火箭、港珠澳大桥、超大规模云服务平台、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复兴号标准动车组、太阳能光伏发电和新一代电动汽车入选。

    据中国工程院介绍,全球十大工程成就指近五年在全球范围内完成、具有全球影响力并产生显著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工程创新重大成果,能够反映某个或多个领域当前工程科技最高水平。评选活动由中国工程院院刊《Engineering》学科编委会和中国工程院“全球工程前沿”项目组专家联合担任评选委员会,遵循独立、客观、科学的原则,经过全球征集提名、专家遴选推荐、公众问卷调查,最终确定。

    中国工程院院士杨宝峰介绍,2022全球工程前沿以“新技术”“新材料”“新手段”“新理念”为四大总体特征,呈现以下三大趋势:一是从单项创新到系统集成。如“空天地海一体化通信组网理论与技术”综合集成地基网络、天基网络、空基网络、海基网络,可以为广域空间范围内的各种网络应用提供泛在、智能、协同、高效的信息基础设施。二是从并行发展到交叉融合。如“适老化智能响应健康建筑”,融合了建筑设计与建造、人工智能、信息通信、生命健康、环境等多学科知识,致力于解决老龄化带来的挑战。三是从技术研发到场景应用。如“基因编辑技术”经过几年的发展,加速走向实际应用,在植物、动物及人体上的应用成为新的工程前沿方向。(记者金振娅)

    2022-12-16
  • 慕课10年:数字化为高等教育插上腾飞翅膀

    日前,2022世界慕课与在线教育大会召开。来自世界各地的慕课和在线教育领域的教师、研究人员、专家、政策制定者齐聚一堂,旨在明确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对全球教育带来的挑战,更新教育理念、变革教育模式,迎接未来发展机遇。中国慕课自2013年起步,从“建、用、学、管”多个层面大力推进慕课建设与应用,经过10年探索与实践,建设数量和应用规模跃居世界第一。中国慕课正成为中国高等教育新名片。新的时间节点上,在线教育和慕课将迎来什么挑战?数字化又将如何为高等教育插上腾飞翅膀?

    数字技术给高等教育带来颠覆性变革

    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国际组织开展高等教育数字化行动,一场深刻的数字革命已经成为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题。

    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信息化与教学方法创新指导委员会主任、武汉理工大学校长杨宗凯表示,利用数字技术推进高等教育转型升级,不断提升高等教育品质已成为高等教育变革趋势。新冠肺炎疫情以来的大规模在线教育实践,有力推动了高等教育理念更新、实践变革和数字技术有效应用,使全球在线教学快速发展。

    正如专家所指出的,数字技术正在引发高等教育理念和范式的一场颠覆性变革。

    北京理工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副院长嵩天认为,育人环境由云到端、由端到云的流程再造,形成随时随地随行的一体化线上线下融合学习空间,打破时空限制,融合虚实场景,让学生“学得更好”。数字技术赋能教师数字胜任力,显著加强教师的数字化素养,让教师辅助智能助教、AI教师等新技术应用探索,可以“教得更好”。

    高校在线开放课程联盟联席会执委会主任、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徐晓飞认为,基于慕课的线上线下协同教学模式,促进了高校新型办学模式的发展,使得多所高校的广大学生能够跨校接受优秀名师教学和共享优质慕课资源,推动高校办学模式逐渐向数据化、系统化、共享化发展。

    教育部教育信息化专家组成员、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吴砥提出,在线教学正在经历从量的增长向质的提升转变的关键阶段,各界对在线教学的标准化、规范化发展越来越重视,对深度融入智能化技术后能带来的模式创新和实质性效果的评价等问题越来越关注。

    高等教育数字化的中国方案

    10年前,中国只有5门慕课,上百个注册用户。截至2022年11月,中国上线慕课数量超过6.2万门,注册用户4亿,学习人数达9.8亿人次,在校生获得慕课学分认定3.5亿人次,慕课数量和学习人数均居世界第一。

    清华大学校长、世界慕课与在线教育联盟主席王希勤表示,在中国,我们着力“推动教育变革和创新,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把全面启动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作为一项重大工程,致力于推进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促进教育公平。

    “慕课西部行计划”正推动高等教育领域教育公平和整体质量提升。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相关负责人介绍,一方面利用东部师资与技术优势,打破时空限制,将优质慕课、虚仿实验等优质资源输送到西部高校;另一方面,开展常态化师资培训,帮助西部教师因地制宜用好优质资源,提升西部高校教育教学“造血”功能。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表示,10年间,特别是疫情以来,我们依托慕课与在线教育资源,组织全国高校实施了一场史无前例的在线教学实践,正在深刻改变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学校的“管”和教育的形态。

    数据显示,2020年疫情防控期间,全国组织37家主要在线课程平台和技术平台,免费开放4.1万门慕课和虚拟仿真实验课等在线课程,带动110余家社会和高校在线课程平台积极参与,组织全国高校开展了超大规模的在线教学实践。疫情防控期间推出的“爱课程”和“学堂在线”两个高校在线教学国际平台,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教育联盟,向全世界大学生和学习者开放1000余门、14个语种的在线课程,全球累计学习人次达67万。

    今年3月,国家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台正式上线。平台汇聚海量优质课程资源,功能与内容持续拓展。截至2022年11月,平台用户覆盖166个国家和地区,平台与课程服务平台累计访问292亿次,选课学习接近5亿人次。

    迎接挑战,携手共促高等教育数字化发展

    然而,数字化给世界高等教育创造新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带来诸多困难和挑战。

    清华大学融合式教学指导专家组组长于歆杰指出,疫情一方面放大了数字鸿沟带来的教育不公平,不同地区之间的设备条件水平不均衡在教学新常态之下对学生学习产生的影响加大;另一方面学生骤然脱离教师指导、同伴合作、课堂氛围等大学校园提供的诸多学习支持要素,学生个体以及家庭环境对学习效果的影响更为突出,由此产生了“新数字鸿沟”。

    教师是教学的主导者,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院长刘宝存提醒,现有教育教学方法在支撑数字时代复杂教学实践方面的局限性日渐凸显,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尚未在教学实践中得到真正重视。教师应快速适应高等教育数字化新形势,提升自身的数字胜任力,为教育教学数字化转型升级做好准备。

    为更好地携手应对挑战,此次大会发布了《无限的可能——世界高等教育数字化发展报告》,创新性地构建了“世界高等教育数字化发展指数”,其中包括数字化育人、数字化办学、数字化管理、数字化保障4个一级指标,并进一步细分为了10个二级指标和18个观测点,以观测世界高等教育数字化发展进程和态势,为世界各国衡量其高等教育数字化发展水平提供重要参照。

    2022-12-15
  • 进一步加强学科类隐形变异培训防范治理工作

    本报电(记者张保淑)为进一步加强学科类隐形变异培训防范治理工作,巩固校外培训治理成果,规范校外培训行为,教育部办公厅等十二个部门近日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学科类隐形变异培训防范治理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指出,要加强对重点场所和重点网站的防控。充分发挥社区(村)的综合管理功能,将学科类隐形变异培训防范治理纳入社区街道网格化综合治理体系,减少违规培训发生。加强对招聘网站、家教网等的监管,禁止发布“一对一”“众筹私教”“家庭教师”等校外培训招聘需求信息。严格执行校外培训广告管控有关要求,禁止发布面向中小学生(含幼儿园)的校外培训广告。

    《意见》明确,强化对重点机构和人员的防范。各地要综合研判分析本地区可能开展违规培训的校外培训机构和个人类型,建立防范违规的重点机构和个人清单。对转型的学科类培训机构加强跟进指导,鼓励给予政策支持,帮助机构实现转型发展。紧盯托管服务、违规组织竞赛、中高考志愿填报咨询等相关机构,加大招生入学等重要节点的提醒提示和检查巡查。禁止家政服务企业将校外培训纳入家庭服务,严禁任何形式的“住家家教”推介行为。

    《意见》要求,各地要加强学科类隐形变异培训的行政执法案例指导,定期通报发布典型案例。要紧盯隐形变异重点问题,抓住关键节点,对违规培训至少每季度公开曝光一次。

    2022-12-15
  • 重庆中心城区高三初三学生有序恢复线下教学

    12月12日,重庆中心城区高三、初三年级开始有序恢复线下教学。

    重庆市教委12月8日下发通知,要求各区县教育行政部门要研究制定恢复线下教学的工作方案,报经属地疫情防控指挥部同意后,按照分批有序、学生自愿的原则,错时、错峰、错层次,安全有序组织学生恢复线下教学。

    2022-12-14
  • 始终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

    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独立成章进行整体论述、系统部署,将教育、科技、人才赋予“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的重要地位。华东师范大学将深入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坚持“四个不动摇”的战略定力,把牢正确办学方向,提高综合治校水平,以实际行动回答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时代之问。

    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锚定铸魂育人时代靶心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华东师大聚力围绕新时代基层党组织建设新要求新任务,健全党建工作体系,优化党建工作队伍,力求党建有品牌,育人有榜样,行动有标杆;坚持质量引领,强调深度融合,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结合学校党建工作实际、师生群体特点和期盼诉求,促进主题教育常态化长效化,深入挖掘校史红色资源,提升育人实效。

    近五年来,学校党委以优异成绩完成首批上海市党建工作示范高校创建,牵头发起共建“伟大建党精神育人联盟”;围绕建党百年,高质量完成“筑梦”工程和“深学·精研·融合·固本·优创”五项行动计划;持续推进2个全国高校党建工作标杆院系、7个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1个全国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2个全国高校“百个研究生样板党支部”培育和建设,以及5个上海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2个上海市党支部建设示范点、3个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党支部建设示范点”的培育和建设……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华东师大将进一步把守初心、担使命首先体现在坚持和加强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上,筑牢党的领导坚强阵地,凝聚师生团结奋进新征程。

    以高质量谋篇布局,优化三全育人体制机制

    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华东师大不断健全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体制机制。坚持育人导向、问题导向,全面实施人才强校战略,以“思政+”原则建优“三全育人”工作格局,抓牢教师思政、学生思政、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四位一体建设,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贯穿到教书育人、科学研究、学校治理等各个环节,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和社会实践教育各链条,贯通融合育人“关键一公里”。

    学校以制度为牵引,近年来出台《华东师范大学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实施方案》《华东师范大学关于深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的实施方案》等,强化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机制保障;学校党委书记、校长牵头主抓师生思想政治工作,每年为新进教师和学生讲授“第一课”,校领导班子轮流进课堂给学生上“思政课”;深化“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获评首批教育部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首批上海市课程思政整体改革示范校和领航高校。接下来,学校将在此基础上,把思想政治工作更好地贯穿于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全过程,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教师、教育家和各方面优秀的专门人才。

    以高质量发展聚力,谱写卓越育人师大答卷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事业中来。作为立足中国大地的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学校锚定“卓越”航标,发布《卓越育人纲要》《卓越学术纲要》等,以卓越育人、卓越学术、卓越治理为主线,以“思维导向的通识教育,前沿导向的专业教育,研究导向的教师教育,智能导向的英才教育”为抓手,以“促进学生全面而个性的发展”为目标,汇聚各方力量,共建卓越师大。

    学校坚持“四个面向”,集中力量重点实施教育教学创新引领、学科科研优化提升、国家战略精准对接三大工程,凸显立德树人的首要地位,扎实提高本科生培养质量,有效优化研究生培养方式,推进“卓越学院”建设。瞄准国际科技前沿、国家重大需求和行业产业发展需要,围绕“教育+”“生态+”“健康+”“智能+”“国际+”五大领域实施“幸福之花”行动计划,推动基础学科强基固本,促进应用学科跨越突破,鼓励交叉学科协同攻关,大幅提升服务社会能级。发挥学校教育学科优势,创新推动新一轮教师教育改革,扎实推进“优师”计划、教育部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实施,打造国家和区域教师教育政策供给高地。

    建教育强国、以教育强国,是华东师大的使命任务。新征程上,我们将坚定扎根中国大地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流大学的目标,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以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导办学治校的各项工作,为推动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而努力奋斗。

    2022-12-14
  • 全港学生中国国情知识大赛举行

    据新华社香港12月11日电(记者张雅诗)第十二届全港学生中国国情知识大赛11日在香港举行,吸引8000多名来自全港240所大、中、小学的学生参加,报名人数创历届新高。

    本届大赛由香港特区政府教育局、香港大公文汇传媒集团和未来之星同学会合办,旨在让香港青少年深刻认识国家和世界发展大势,增强其民族自豪感和主人翁意识。

    据介绍,本届大赛以“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为主题,增加了不少与国家发展相关的题目,以帮助学生提高对中国历史和国情知识的兴趣,全面和深入认识国家,从而在阅读、讨论、查证的过程中,培养独立分析、理性思考的能力。

    主办方在当天大赛结束后举行了颁奖礼,颁发大、中、小学组(个人和团体)冠、亚、季军以及“最踊跃参与学校奖”。

    特区政府教育局首席教育主任(课程发展)罗洁玲现场致辞表示,教育局将继续采取多元化措施支援学校,全面、系统地规划和推动国民教育。她呼吁各界人士携手以立德树人的目标培育年轻人,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帮助年轻人深刻认识国家和世界发展的大势。

    全港学生中国国情知识大赛于2011年开始举办,是香港连续举办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国情知识竞赛。

    2022-12-12
  • 考招改革:科学公平选育英才(中国教育·这十年)

    考试招生制度是国家基本教育制度,关系国家发展大计,关系百姓切身利益,关系青少年健康成长。

    10年来,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稳妥推进。“截至目前,教育部已陆续出台了实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加强和改进综合素质评价、规范高考加分、实施强基计划、推进高职分类考试、改革艺术体育考试招生等一系列具有四梁八柱性质的配套政策,分5批指导29个省份启动了高考综合改革,各地结合实际制订改革实施方案并有序组织实施,形成了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促进公平、科学选才、监督有力的体制机制更加健全,中国特色现代教育考试招生制度更加完善。”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司长王辉如是说。

    入学机会更加公平

    今年9月,来自贵州的何忠豪、何忠杰兄弟俩终于有了走出大山的机会——他们分别以理科608分、理科596分的优异成绩被广东中山大学录取。从贵定县的层峦叠嶂、群山峻岭,走到波涛汹涌的珠江之畔,兄弟二人的求学故事在当地成为美谈。

    2012年,我国开始实施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专项计划,中山大学正是专项招生规模最大的“双一流”高校之一。国家政策护航成了兄弟俩勤学苦读的强大助力,他们终于圆梦理想高校。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改进招生计划分配方式,区域城乡入学机会更加公平。持续实施支援中西部地区招生协作计划,每年从全国招生计划增量中专门安排部分名额面向中西部地区和考生大省招生。持续实施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专项计划,招生名额从2012年的1万人增至2022年的13.1万人,累计录取学生95万余人,形成了保障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上重点高校的长效机制。王辉介绍,根据第三方评估显示,专项计划得到多方认可,高校满意度为80%、学生满意度为90%、地方满意度为100%。同时,进一步完善和落实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升学考试政策,累计已有168万余名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参加了高考。

    清理规范高考加分,实现“大幅减少、严格控制”的目标。很长时间以来,给高考加分项目“瘦身”是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举措。加分项目,原本是为在某一领域具有特长和天赋的学生能有更好证明自己的机会,但却在现实操作中被一些人钻了空子。

    2015年、2019年,教育部会同有关部门按照“促进公平、规范管理、科学精准”的原则,先后开展了两轮清理和规范高考加分工作,明确取消体育特长生、中学生奥林匹克竞赛、科技类竞赛、省级优秀学生、思想品德有突出事迹等5类全国性高考加分项目,指导各地减少地方性加分项目,进一步降低加分分值。目前,已取消5类全国性高考加分项目,逐步取消95类地方性加分项目。

    高考改革取得积极成效

    10年来,试点先行梯次推进,高考综合改革取得积极成效。在全国29个已启动高考综合改革的省份中,前三批14个省份(第一批为上海、浙江;第二批为北京、天津、山东、海南;第三批为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的新高考已平稳落地。第四批7省份(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广西、贵州、甘肃)的新高考将于2024年落地,第五批8省份(山西、内蒙古、河南、四川、云南、陕西、青海、宁夏)的新高考将于2025年落地。

    在国家教育考试指导委员会委员、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钟秉林看来,高考综合改革省份“教、评、考、招”有效衔接,统筹推进,有力促进了学生的成长发展。这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通过建立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着力于科学选拔人才。

    2014年以来,钟秉林与北师大研究团队承担了教育部和地方多项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相关的重大课题研究,持续对多个省份高考综合改革进行跟踪与评估,累计分析了不同高考利益相关群体的调查问卷50多万份,梳理了80多场座谈会近800人次的访谈资料,见证了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全过程。

    “考试有了‘新模式’,新高考方案的考试科目由‘固定组合’向‘多元选择’转变,增加了学生的选择性,学生的兴趣、特长得到更充分的发展。评价有了‘新机制’,各省份普遍建立统一的综合素质评价信息管理系统,客观记录学生的成长发展过程,引导学生增强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学有了‘新常态’,高中全面开展选课走班,教学模式由‘齐步走’向‘个性化’转变;开展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指导学生更好地选课选考、成长成才。招录有了‘新方式’,学生报考由侧重‘学校’向‘学校+专业’转变,考生志愿与录取更加精准地匹配,更多学生‘录其所愿’。”钟秉林总结说。

    人才选拔更加科学

    翻开近年来的高考试卷,命题不仅有机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紧扣时代脉搏。围绕改革开放40周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决战脱贫攻坚、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等重大时代主题,引导学生坚定“四个自信”,助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此外,还将体美劳教育的引导与考查内容、考查要求、考查载体有机融合,走出了一条以德引领、以智为基、体美劳强力呼应的内容改革之路。引导学生全面发展。”教育部教育考试院党委书记、院长孙海波说。

    “为国选才”是高考的基本功能。10年来,高考内容改革科学服务选才,实现高考由解题到解决问题的转变。

    孙海波表示,高考探索“价值引领、素养导向、能力为重、知识为基”的综合考查模式,不断增强试题的应用性、探究性、开放性。在此过程中,优化考查内容、丰富呈现方式、创新设问角度,注重考查支撑学生未来长远发展和适应社会进步要求的关键能力,从而让善于独立思考、认知能力强的学生脱颖而出。

    与此同时,近年来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逐步确立。在此背景下,强基计划启动,探索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选拔机制。

    2020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启动实施强基计划。强基计划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突出基础学科的支撑引领作用,目前由39所“双一流”建设高校重点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以及哲学、历史、古文字学等专业招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行小班化、导师制,探索本硕博衔接的培养模式。3年来,强基计划共录取新生1.8万余人,有关高校普遍反映,通过强基计划确实选拔了一批对基础学科研究有志向、有兴趣、有天赋的优秀学生。

    “面向未来,我们将注重科学选才,进一步探索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培养方式,认真总结强基计划等经验做法,遵循特殊人才选拔规律,研究完善相关考试招生办法,进一步畅通拔尖创新人才发展通道。”王辉说。

    2022-12-12
  • 用好“云招聘”,就业“不掉线”

    搭建人才筛选的桥梁

    “请问有没有适合信息技术类专业的岗位”“工作地点在哪里”“能否透露一下入职后的待遇”……打开各大直播平台“找工作”板块,直播间里的求职者和用人单位正聊得火热。直播带岗、空中宣讲、无接触面试……“云招聘”新模式不断涌现,在应聘者和用人单位之间搭起人才筛选的桥梁,也成为各地推动就业的常态举措。

    如今,线上应聘、招聘成为多数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首选形式。无论是求职者还是用人单位,“效率”是他们聊到“线上招聘”时的关键词。从求职者的角度来看,他们大多认可线上招聘“能提高效率”,还有不少求职者认为线上招聘“覆盖面更广,打破了地域限制”。相比线下面试,招聘官们认为“视频面试效率更高”,“无论是出差还是外出,只要有网络就能够面试”。

    专家认为,随着“云招聘”更趋规范化的发展,“在线招聘”将为就业提质增效发挥更大作用,成为一种主流招聘模式。

    精准匹配提升效率

    “云招聘”加速发展,其短板也在实践中呈现。比如,有的招聘方提供不实招聘信息,开“空头支票”;有的平台借招聘之名,行诱骗之实;有的网络招聘平台用户体验差、效率低,缺乏数据处理能力,导致企业与应聘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为了应对“云招聘”在发展中出现的问题,目前各方正携手发力,对症下药,切实满足应聘者和用人单位需求。

    上百家用人单位、成千的就业岗位、多样的专业需求……山东大学门口的一块巨型招聘展板吸引毕业生纷纷驻足。只要打开手机一扫,便能详细了解所有公司的详情、招聘需求、联系方式等。山东大学学生汪雨表示,学校的线上就业平台汇集了大量就业信息,经过学校筛选的用人单位更可靠。中国人民大学推出的“就业创业线上学习平台”上线已久,平台不仅提供生涯规划、就业指导、创新创业三大类课程,还简化就业手续办理流程,所有材料均可通过提交电子版、邮箱回传等线上办理……近年来,各高校陆续推出、优化线上就业平台为毕业生就业创业保驾护航,以“互联网+就业”保证就业工作“不掉线”。

    各招聘平台也着眼于提升服务,在增加用户黏性的同时承担起社会责任。有的招聘平台通过积累简历关键词和用户搜索记录,运用大数据等技术,精准匹配用人单位和求职者;有的则为用人单位和求职者提供直接沟通的渠道,简化招聘流程,提高双方互选的效率。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副院长范围认为,一方面要在目前营利性的网络招聘平台以外,加快布局公益性网络招聘平台,进一步降低招聘成本;另一方面,要加大新技术的应用,提供更多招聘所需的定制化信息筛选技术支持渠道。

    多方合力保驾护航

    除了高校和企业,政府部门也密集出台“云招聘”利好政策,进一步助力求职就业。

    “欢迎大家来到‘重庆英才·职等您来’网络直播招人招才公共服务直播间,很高兴又和大家见面了……”重庆市就业服务管理局市场科副科长郭骏豪变身主播,帮助企业和求职者“屏对屏”互动、“零距离”沟通。

    教育部办公厅11月发布的《关于开展2023届高校毕业生校园招聘月系列活动的通知》提出,教育部会同12家社会招聘机构,共同启动“24365校园招聘服务”线上招聘月活动,集中面向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人群等组织系列专场招聘活动。同时,教育部发布《关于做好2023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要求,全面推广使用国家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为毕业生就业创业保驾护航。

    线上专场招聘会30场、直播带岗13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2022年大中城市联合招聘高校毕业生秋季专场活动,近期推出第五批特色服务活动。高校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可通过中国国家人才网大中城市联合招聘活动主会场页面,查询相关信息并参与各类专场服务活动。

    专家认为,政府部门将就业服务搬上平台和直播间,不仅意味着服务方式的转变,也是为“云招聘”市场开辟更多权威渠道。政府抓住招聘方式变革带来的新机遇,用好“云招聘”,激活大市场,将有利于实现更充分、更有质量的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云招聘”作为沟通“需”与“求”的重要桥梁,其规范与创造性的发展将进一步增进民生福祉。

    2022-12-09

  • 首 页  上一页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下一页    尾 页  

    版权声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 8629 6259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696号 蒙ICP备160010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