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部、国家语委印发意见 加强高等学校服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高质量推广普及

    本报北京11月30日电(记者金正波)记者从教育部获悉:近日,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教育部、国家语委印发《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服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高质量推广普及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据介绍,2020年,全国普通话普及率达到80.72%,实现了普通话基本普及的目标,高校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实现普及程度和质量的提升,需要进一步发挥高等学校的示范引领作用。

    《意见》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等高等学校五大职能入手,对高等学校做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高质量推广普及工作作出部署,提出了全面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教学、主动融入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和文化强国建设、积极探索推普服务社会应用和人民群众需求新手段等三大任务10项举措。

    《意见》要求,提高大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学生应具有“一种能力两种意识”(即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和自觉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意识、自觉传承弘扬中华优秀语言文化的意识),高校要将其纳入学校人才培养方案,明确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及标准并纳入毕业要求。强化语言文明教育,引导学生养成良好语言习惯,自觉抵制庸俗暴戾语言。

    《意见》鼓励高校积极参与实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提升工程和推普助力乡村振兴计划。因校制宜、整合资源,面向农村和民族地区教师、青壮年劳动力、基层干部等重点领域人群和社会大众,开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能力提升、“普通话+职业技能”等培训。

    2022-12-01
  • 新职业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动能

    前不久,《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2022年版)》正式发布,与2015年版大典相比,净增158个新职业。新职业是经济社会发展转型时期新的社会分工和专业化的表现。最为重要的背景是,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驱动了社会分工的深化程度,推动各行各业的专业化和精细化发展。新职业托起新行业和新产业,吸引青年人才不断涌入,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新动能。

    新职业增加社会劳动用工的灵活性。当前,大量自媒体、电商平台、众包平台等新型组织都推动了用工市场的多元化发展,促进了非全日制用工、短期用工、劳务派遣、业务外包、人力资源外包等方面的需求。新职业的产生让劳动力市场用工模式逐步向灵活化、多元化和数字化的方向发展,提高了劳动力利用率,也帮助新型企业灵活配置资源、降低运营成本。

    新职业促进经济模式的数字化转型。新职业大多具有鲜明的数字化特点。这类职业的工作场景只需要借助在线会议、远程办公软件、数字化生产工具等数字技术即可完成。新职业赋能全新的生产过程,新职业从业人员只需要携带智能设备就能参与社会分工,典型例子有网约车司机、直播带货主播、小程序开发者、数字技术人员等。这促进了劳动关系变革,丰富了劳动者与雇主之间的劳动关系。更为重要的是,新职业促进了数字技术专业化发展。

    新职业促进数字供给和需求互动升级。新职业促使社会开始重视新型人才,相关配套培养体系得到发展,催生职业技能培训平台和载体,使得新职业从业人员的供给能力增长。新职业还带动了数字化虚拟产品和数字消费的发展。多种新职业是将数字信息和知识转化为市场化产品的工种,如自媒体作者、数据库管理员等,使得数字消费成为居民消费必不可少的部分,满足了当前个性化、精致化的消费升级需要。

    新职业的发展态势在进一步增强,数量还会进一步增加。不过,新职业要进入良性可持续发展状态,还需要及早对相关配套工作进行整体谋划、系统推进。首先,应完善促进新职业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从法律层面完善相关法律条文,明确新职业和企业的法律关系、劳动关系、权益保障、职业培训等在内的权利与义务。其次,须深化“放管服”和市场化。目前,新职业所在行业尚处于萌芽期,政策监管和市场竞争机制尚不完善,阻碍了职业道路的稳健化和长久性。为新职业提供成长空间,消除新职业发展与地方保护之间的矛盾,要对新职业采取一定的引导和监管措施,保障新职业市场的公平竞争。此外,还应为新职业提供权益保障。需要畅通新职业劳动权益维护的“最后一公里”。同时,还要为新职业提供教育培训体系,鼓励新职业的数字化培训平台建设,探索职称评价机制,让新职业得到社会广泛认同,也让劳动力市场能随时参与到新职业的学习中。

    新职业助力新经济,新经济成就新时代。顺应时代发展趋势,乘着政策的东风,新职业将迎来进一步的发展机遇和空间,为“数字中国”建设添砖加瓦,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2022-11-30
  • 促进更多农村学生健康成长(评论员观察)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完善人民健康促进政策”。不久前,教育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工作提供了有力政策保障。

    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以下简称“营养改善计划”),是助力学生健康成长、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促进教育公平发展的重要举措。自2011年启动实施以来,各地推动工作机制不断健全、覆盖范围不断扩展、供餐质量不断提高,使得农村学生营养状况明显改善、身体素质明显提升。统计数据显示,从2012年到2021年,营养改善计划实施地区男、女生平均身高累计增量和平均体重累计增量均高于全国农村学生平均增长速度。看得见的变化,印证着营养改善计划取得的良好效果。

    小小一餐饭,惠及大民生。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两次提高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膳食补助标准,学生营养改善逐步实现从“吃得饱”向“吃得好”转变。截至2021年底,营养改善计划已惠及学生3.5亿人次。农村学校食堂供餐率不断提高,软硬件设施逐步完善,为促进学生均衡膳食奠定了良好基础。但也要看到,一些地方还存在食品安全管理不严格、资金使用管理不规范、供餐质量和水平不高等问题。对此,《办法》指出要明确各级营养改善计划工作管理部门,安排专人从事日常管理工作,加强条件保障,确保工作落实到位,并在供餐管理、资金使用与管理、采购管理等方面提出一系列要求,必将有助于持续巩固营养改善计划成果,不断促进农村教育事业发展和教育公平。

    保障食品安全,是实施营养改善计划的监管重点,也是监管难点,须臾不可放松。要求学校食堂全面推行明厨亮灶,严格供餐配送管理,建立应急事件处置协调机制……《办法》从供餐方式、供餐内容、供餐基本条件、食品安全管理等方面作出规定,对学校食堂、供餐企业(单位)、托餐家庭(个人)、食堂从业人员等相关方的责任予以细化,对教育、市场监管、卫生健康等相关职能部门的职责予以明确,有助于兜牢食品安全底线。在此基础上,加强营养健康监测与教育,引导合理膳食均衡营养,持续推动餐品提质升级,可以让农村学生吃得更安全、更健康。

    营养改善计划实施范围广、牵涉环节多,确保每一分钱都花在孩子身上,对于实施主体而言是不小的挑战。对此,《办法》给出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管理引导。比如,设立专门的“采购管理”章节,重点对加强采购需求管理、及时公开采购意向、合理确定采购人和采购方式、严格规范采购程序、规范合同管理、加强履约验收等六个方面提出具体要求;强调全面实施绩效管理、强化日常监管,要求提高营养膳食补助资金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建立健全监督检查机制等。各地区、各部门、各方面要各司其职、协同推进,共同把营养改善计划这项民心工程、暖心工程办得更好。

    持续改善农村学生的营养健康状况是一项长期任务,需要持之以恒、久久为功。继续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按照《办法》规定实施好营养改善计划,大力推进学校食堂供餐,科学开展营养健康监测,因地制宜开展膳食指导,定能更好促进农村义务教育学生健康成长,为提高民族素质、建设教育强国和健康中国奠定更坚实基础。

    2022-11-30
  • 为技能成才技能报国喝彩(专家观点)

    中国代表团在2022年世界技能大赛特别赛中取得好成绩,振奋人心!我们的传统优势项目继续保持了强劲实力和竞争力,同时高新项目攻坚有力、薄弱项目取得突破。中国选手们在赛场上,用技能书写了崭新人生并为国争光,让我们为选手们实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喝彩!

    世界技能大赛是全球范围内竞技水平最高、影响力最大的职业技能竞赛。在大赛中取得成绩,相当程度上反映了各成员国家和地区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总体水平,对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系统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各国各地区通过参加大赛,对各项目的技能水平进行国际比较,有助拉动、带动本国或地区的职业技能竞赛水平和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水平不断提升。我国经过积极探索,初步厘清了世界技能大赛选拔、备赛、参赛的工作思路,形成了符合国情且行之有效的方法,促进技能人才培养取得长足进步。

    技术工人队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力量;技能人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基础,对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作用。我国选手在世界技能大赛的出彩表现可以在多层面、多方面形成积极效应。社会效应方面,有助于在全社会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精神,形成重视技能学习和职业教育的社会氛围。国际交流方面,有助于通过技能竞赛进行比较参照,检验并提升我国技能水平,推动技能人才的国际交流互鉴。人才建设方面,有助于遴选、培养并积累各领域专业能力强、熟悉职业技能竞赛、具备国际视野的专家、教练、翻译、选手、管理人员。在标准资源方面,有助于从职业标准、行业标准、培养标准、课程体系,到培训内容、训练开展和评价、软硬件配置等全环节持续提供丰富的参考资料和素材。在校企融合方面,有助于吸引行业企业积极参与,拓宽我国技能人才培养路径,促进校企融合深度发展,提升技能影响力和培育工匠精神……总之,世界技能大赛带来的积极影响是全方位和多元化的,将极大提高我们技能人才事业的发展水平,助力实现技能强国梦想。

    我们要以世界技能大赛为契机,打造一支爱党报国、敬业奉献、技艺精湛、素质优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的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制造强国,实现高质量发展。

    2022-11-29
  • 教育部:提高大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

    记者11月28日从教育部获悉,教育部、国家语委日前发布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服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高质量推广普及的若干意见》,要求提高大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强化学生口语表达、书面写作、汉字书写、经典诗文和书法赏析能力培养,促进语言文字规范使用。

    意见指出,支持高校开设大学语文、应用文写作、口语表达、经典诵读等语言文化相关课程。强化语言文明教育,引导学生养成良好语言习惯,自觉抵制庸俗暴戾语言。加大普通话培训测试力度,为毕业生就业从事相关职业达到国家规定的普通话水平提供支持。

    根据意见,要增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服务社会供给。建好建强现有高校普通话水平测试站点,新建一批测试站点,主动面向社会人员开展普通话水平测试。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宣传推广和语言志愿服务、应急语言服务、特殊人群语言服务等。

    此外,意见要求推动语言文字科学研究聚焦社会应用,引导高校围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质量提升、推普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关系、网络空间语言新现象、社会领域应用新需求、面向区域协调发展的语言服务等重大问题开展研究。

    2022-11-29
  • 十年超两万亿 助学金撬动梦想(中国教育·这十年⑩)

    党的十八大以来,各方面共同努力,坚定践行党和政府“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的庄严承诺,形成了中国特色学生资助体系,为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促进教育公平作出了重要贡献。

    全国累计资助学生近13亿人次

    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策勒县奴尔乡巴格贝希村,肉孜托合提是村里第一个研究生,是全村人的骄傲。然而,研究生期间的学费和花销对他而言是一笔很重的负担,肉孜托合提面临失学困境。

    为了让肉孜托合提顺利读研,乡政府奖励了他7000元,县教育局送来了5000元资助款,村委会又帮忙筹集了3000元助学金,驻村扶贫工作队决定为他提供每个月1500元的生活费。这几笔款项解了肉孜托合提的燃眉之急,学费和生活费都够了。“研究生毕业后我要回到家乡工作,回报社会。我会永远怀着一颗感恩的心,为国家贡献力量。”肉孜托合提的研究生之旅,就此起航。

    10年间,中国持续健全学生资助政策体系,持续提升学生资助水平,保障了人民接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机会,有更多像肉孜托合提一样的学生可以依靠国家资助完成学业,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

    ——资助力度更大。数据显示,10年来,全国学生资助金额累计超过2万亿元。其中,财政投入资金累计达1.45万亿元,占资助资金总额的72%;学校和社会投入资金累计达0.29万亿元,占资助资金总额的14%;金融机构累计发放国家助学贷款0.27万亿元,占资助资金总额的近14%。年资助金额从2012年的1322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2668亿元,翻了一番。财政投入资金从2012年的1020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2007亿元,增长97%。其中,中央财政投入资金从2012年的628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1238亿元,增长97%。

    ——资助范围更广。10年来,全国累计资助学生近13亿人次,年资助人次从2012年的近1.2亿人次,增加到2021年的1.5亿人次,资助范围逐步扩大、规模稳步增长,实现了资助政策“所有学段、所有学校、所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全覆盖。

    为教育脱贫攻坚提供有力支撑

    学生资助是脱贫攻坚的重要内容,也是脱贫攻坚的重要阵地,学生资助工作为教育脱贫攻坚提供了有力支撑。

    据教育部财务司司长郭鹏介绍,10年来,学生资助坚持将建档立卡家庭学生、最低生活保障家庭学生、特困供养学生、孤儿、残疾学生等特殊困难群体作为重点保障对象,结合实际给予较高档次资助,加快了这些家庭摆脱贫困的步伐。

    “学生资助政策减轻了脱贫人群和低收入人群家庭的经济负担,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实现高质量就业,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奠定了良好基础。”郭鹏说。2020年,有关方面共资助建档立卡学生1472万人,资助金额344亿元。脱贫攻坚任务完成后,2021年,继续资助脱贫家庭和脱贫不稳定家庭学生1400多万人,资助低保家庭学生700多万人、特困救助供养家庭学生10余万人、孤儿学生20余万人、残疾学生100多万人,年资助金额572亿元。

    经过10年不懈努力,中国学生资助已形成了投入上以政府资助为主、学校和社会资助为辅,方式上以无偿资助为主、有偿资助为辅,对象上以助困为主、奖优为辅的中国特色学生资助体系,涵盖28个中央政府资助项目,“奖、助、贷、免、勤、补、减”多元政策相结合,年资助人次1.5亿,年资助金额2600多亿元,为世界提供了学生资助的中国方案。

    与此同时,国家实施的营养改善计划已覆盖农村义务教育学校12.38万所,受益学生达3.5亿人次。根据中国疾控中心2021年监测数据,营养改善计划实施地区男、女生平均身高比2012年分别增长4.2厘米和4.1厘米,高于全国农村学生平均增长速度。学生资助不仅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能安心学习,还提高了他们的生活水平,增强了身体素质。

    营养改善计划等资助项目的实施,也为中国赢得了国际声誉。世界粮食计划署对169个国家的调查结果显示,中国是全球少数同时在中学、小学阶段提供营养餐的国家,学校供餐规模位居前列。世界银行、世界粮食计划署等国际组织认为“在世界范围内,中国农村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是一项了不起的计划”。

    依托大数据精准识别资助对象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不再因学费问题而失学,充分享有了公平的教育机会;在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不再为生活费用发愁,不再因经济问题而辍学,可以踏踏实实地安心学习……学生资助所取得的成绩背后,如何保证对需要资助学生的识别和帮扶不落一人?

    在西安交通大学,依托大数据构建起的精准资助工作体系,能够打通壁垒,实现信息数据全采集,有效锚定精准资助工作目标群体。

    实际上,学校资助工作在新生正式入学前便已展开。据西安交通大学党委副书记孙早介绍,学校搭建大数据分析与服务平台,全面打通学工、教学、招生、就业等16个部门业务系统,同步数据近6亿条,构建学生多维度全生命周期成长档案,为学生精准画像。通过精确算法模型,在评议判断的基础上进行二次识别,降低误判、漏判的几率,提升困难认定精准度,确保经济困难学生应助尽助。

    精准资助是学生资助的基本要求,也是学生资助的基本方法。以河南省为例,全面推行国家资助系统,实施数据定期报告制度,出台《困难学生认定实施办法》,建立大数据比对平台,实现资助管理信息化。开展全覆盖绩效评价,组织奖学金和助学贷款集中审核,研发面部识别监管系统,推动资助资金纳入惠民惠农“一卡通”发放。一系列举措让河南学生资助管理持续规范,服务质量效能实现大幅提升。

    据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副主任马建斌介绍,为力求精准识别资助对象,学生资助管理信息系统由此建立,并与民政部、原扶贫办(现国家乡村振兴局)、残联等有关部门实现数据共享。“把个人申请、同学评议、家访、学生资助大数据等相关信息相结合,确保每一个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都能享受到资助。”同时,还要力求确保资助标准精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困难程度是不一样的,不能‘一刀切’,要分档确定资助标准。”马建斌说。

    学生资助以信息化为基础,从制定精准认定依据、细化工作程序、建立比对机制着手,精准识别受助学生,摸准底数、精准施策,运用技术手段进行“智慧资助”,运用大数据分析等方式开展“隐形资助”。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授、教育经济研究所所长丁小浩认为,学生资助从资助标准、资助对象、资金分配、发放时间四个维度有效实现了精准资助。“以确保资助资金安全为底线,强化督导考核,使学生资助工作管理效益不断提高,学生资助智慧化、精准化水平不断提升,学生资助政策落实的精准性、及时性显著增强。”丁小浩说。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学生资助工作任重道远。郭鹏表示,将继续着力提升学生资助工作科学化水平。“以符合学生实际需求为出发点,不断完善资助政策,优化资助项目;以资助精准有效为着力点,依托大数据等技术,着力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以管理务实高效为发力点,大力推进部门协同,压实各方责任;以政策落地落细为落脚点,重点加强资助队伍建设,提升专业化服务和资助管理水平。”郭鹏说。

    2022-11-28
  • 人民网“大思政课”云平台正式上线

    人民网厦门11月25日电(记者秦迪)中央网信办、教育部、人民日报社、共青团中央、福建省委网信委、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宣传办公室主办的“把青春华章写在祖国大地上”大思政课网络主题宣传和互动引导活动25日在厦门大学举行。活动上,人民网、中国青年报社、中国青年网联合主办的“大思政课”云平台正式上线。

    人民网“大思政课”云平台是人民网整合自身思政领域资源,集纳全网优质思政教育内容,面向全国青少年群体打造的思政工作平台,设置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数据库、青年感悟、红色梦想、在线课堂、思政实践等板块,涵盖线上与线下、理论与实践、展览与培训等多形态的内容、产品与服务。云平台以“人民网+”客户端为主阵地,并可灵活嵌入各类智能终端,实现最广泛触达青少年群体。

    近年来,人民网积极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思政课”的重要讲话精神,先后推出了“同上一堂思政大课”“职教学生读党报”等品牌活动。截至目前,人民网已成功举办15场场均观看人次超千万的思政大课,联合全国高校发起高校互联网“大思政课”共建机制。相关工作被教育部列入“思政课改革创新亮点”,实现了大中小学生群体全覆盖。

    2022-11-28
  • 培黎职业学院:让学生在实践中成才

    秋分已过,祁连山脚下寒意渐浓,而培黎职业学院的温室大棚里依然温暖如春。

    “配置营养液的水质偏软为佳,重金属元素不能超标……”授课老师袁玉涛站在一片生长茂盛的芹菜旁,身边围着10多名神情专注的学生。

    这是无土栽培技术实训课程的现场。架设完善的水肥一体化系统将营养液直接输入芹菜根部。眼下这茬芹菜到了成熟期,散发出浓郁的香气。

    放眼望去,大棚里水培区、土培区、育苗区井然有序,种植了辣椒、西葫芦、草莓、绿萝等各类植物。

    “这都是学生自己种的。”袁玉涛说。在培黎职业学院,每一门课都有实践内容。以无土栽培技术课程为例,实训课时与理论课时的比例达到1∶1。

    “重视实践是培黎的特色。”袁玉涛热情地向我们介绍,20世纪40年代,新西兰友人路易·艾黎来到张掖山丹创办培黎学校,提出了“手脑并用、创造分析”的办学理念,为中国培养了大批专业技术人才。

    2020年,培黎职业学院正式招生,培黎学校迁入学院,实施中高职一体化办学。山丹姑娘刘芸就是培黎职业学院的第一批学生。

    “现代农业技术可以解放劳动力。我学习现代农业,是希望像我爸妈这样的农民不那么辛苦。”刘芸说。

    不仅在日常教学中注重实践,学校还与企业合作,安排学生们到企业顶岗实习。大二下学期,刘芸到山丹县一家企业实习,学习马铃薯脱毒苗组培快繁。4个月下来,她熟练掌握了马铃薯组培苗生产的流程和相关技术。

    “瞧,这是我培育的马铃薯种苗。”刘芸打开手机相册,照片里透明的培养瓶中有几株向上生长的幼苗,稚嫩可爱。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来培黎学校考察时,曾经这样勉励同学们。”说起这段往事,刘芸打心眼里自豪,“我也希望自己能学有所用,反哺家乡。”

    “还真不是自夸!很多企业都说我们培黎的孩子踏实肯干,动手能力强。”袁玉涛说。

    张掖是农业大市,现代农业技术人才需求旺盛。提到学生就业,袁玉涛并不担心。“明年,第一批培黎职业学院的孩子就要毕业了,很多企业都来学校‘抢人’呢!”

    2022-11-24
  • 山东科大:创新推出“课堂+基地”留学生教育模式

    “不论是有魅力的戏曲,还是其他中国文化,都深深地吸引了我,我迫不及待地想和家人们分享这些新鲜事!”近日,山东科技大学留学生伯克跟随茂腔非遗传承人学习茂腔唱腔和动作,体验了一把传统戏曲艺术的魅力。

    “像这样的文化体验活动,学校每年都组织留学生开展10余次。”山东科技大学副校长孙鹤汀介绍。近年来,山东科技大学充分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价值,创新推出“课堂+基地”留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模式,形成了“构建一套课程体系,打造一批研学基地,传承一项特色技艺”的留学生教育思路,培养了一批“知华友华爱华”的外国留学生。

    开设传统文化选修课,让留学生迷上中国文化

    来自塔吉克斯坦的吴芃已经在山东科技大学学习一年多了,上学期修过《汉语》的他,这学期再次选了《中国书法》等传统文化课。

    “看这个‘福’字怎么样?”11月21日,吴芃提起毛笔,向科技日报记者展示了他新练习的“福”字。留学之初只想体验中国风景的他,现在却对中国文化着了迷。

    扎染课程是山东科技大学面向留学生开设的中国传统文化课之一,如今,这门课程成了留学生口中的“宝藏课程”。

    “我主修工程专业,接触传统工艺的机会很少,这堂扎染体验课让我对中国文化更加感兴趣了。”扎染体验课上,俄罗斯留学生妮咖在完成扎染作品后,第一时间向家人和朋友展示自己的作品。

    “之前,我们针对留学生仅开设了《中国语言文化》《中国概况》等通识课,内容对大部分留学生来说比较晦涩,缺乏实践环节。近年来,我们为留学生开设了插花剪纸、品茶习字、吟诗作画等实践课堂,完善了传统文化教育课程体系。”山东科技大学国际交流学院院长范志坚说,学习中国文化成为留学生的一种乐趣,更有一部分留学生成了“中国通”。

    打造文化研学基地,让学习“现场”发生

    “剪纸是中国最古老的民间艺术之一,蕴含着社会公众认知、道德理念、审美感受、生活理想等多重社会价值……”这不是一堂历史课,而是山东科技大学留学生在山东省日照市莒县“非遗”剪纸体验基地的一次文化体验。

    “过去,我们对留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形式较为单一,只局限于校园里,往往只重视课堂传授。实践证明,走出去体验、制作、交流,才能‘零距离’感受中国传统文化魅力。”范志坚说。

    近年来,山东科技大学将留学生传统文化学习场所“搬”到10余处校外研学基地,青岛电影博物馆、青岛西海岸新区应急安全体验教育基地、海青茶博园都成了多元文化研学基地,不少“非遗”项目传承人、民间传统手艺人被聘为留学生的德育导师。

    位于青岛西海岸新区海青镇的北茶之源文化体验中心,是山东科技大学2021年10月确立的留学生茶文化研学基地,这里的3位茶农被学校聘请担任留学生的德育导师。一年多来,山东科技大学已先后组织120名留学生走进这里体验茶文化。

    从学习者到传播者,让中国文化“走出去”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日前,在山东省外国留学生中华经典诵吟大赛上,山东科技大学留学生尼沙特的诗词朗诵《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获得评委点赞。

    每年举办“中华经典诗词诵读吟唱比赛”“文化学堂”“传统文化特色展示项目”成了山东科技大学的一项特色。“此外,学校推出‘感知中国’系列活动和中国传统节日特色活动,让留学生至少掌握一项传统文化特色技艺,推动中国传统文化走出去。”该校国际交流合作处副处长禹文芳介绍。

    斯里兰卡留学生星星在山东科技大学经过4年的学习,熟悉了中国传统文化,因为拍摄短视频、照片介绍中国传统文化,他成为拥有10万名粉丝的“网红”。星星计划把文化体验的项目拍摄成图片集,为文化交流与传播尽一份力。

    “近5年,山东科技大学有300余名留学生学成回国,这些学生成了传播中国文化的‘使者’。”山东科技大学校长姚庆国介绍说,“课堂+基地”的留学生特色培养实践,实现了传统文化课堂教学模式创新和研学基地建设的有机融合。“留学生也是文化使者,以他们为媒介,有助于把中国传统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姚庆国说。

    2022-11-24
  • 南京邮电大学:强根铸魂 培育信息通信人才

    日前,南京邮电大学战邮广场中央,学生代表们正铿锵有力地诵读《战邮广场赋》,为不久前启用的战邮广场献礼。

    “战邮广场作为我校红色教育的基地,凝聚着师生对信息通信事业的赤子之心。”南京邮电大学党委书记刘陈表示,“作为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南邮以高质量的党建引领推动学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实现高质量发展。”

    “南邮是一所具有鲜明红色基因的学校,其前身是1942年诞生于山东抗日根据地的八路军战时邮务总局干部训练班,是我党、我军早期系统培养通信人才的学校。”每学年伊始,校党委书记刘陈和校长叶美兰都会将学校的厚重校史娓娓道来,为同学们讲授“思政第一课”,带领新生深入了解、传承、发扬南邮精神。

    2021年,南邮原创红色校史剧《赤子》上演,在师生中引起观看热潮。该剧以学校发展历程中的代表性人物为主线、以重大历史事件为素材,讲述了历代南邮人“永远跟党走”的忠诚故事。剧中邮政专家李旦复的饰演者、2019级本科生吴小岗说:“出演这部剧是一次很好的接受党史教育的机会,通过红色校史学党史,加深了对党史的感性理解和更深层次的理性思考,从中汲取了不断奋进的力量。”

    通过开讲红色校史思政“金课”、打造红色校史剧《赤子》、创作校歌《信达天下》、编纂红色校史读本《红绿蓝》,将南邮人的赤子之心和家国情怀深深埋进了师生的心里。学校不断擦亮红色校史“金字招牌”,有序推进红色校史文化育人“十个一”工程,充分发挥红色校史文化在学校育人中的独特作用。

    “问天”接苍穹,“接地”筑梦想,在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上,南邮“天问一号风筝线”项目团队夺得金奖,其研发的深空应答机可以保障火星探测的测控通信任务。团队指导老师主要来自“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信息工程系党支部。

    选好“领头雁”,传好“接力棒”,学校积极培育创建“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4个,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比例已达到100%。

    植树节当天,2019级本科生赖钰婷和老师同学们共同植下“党员先锋林”。正如“先锋林”的每棵树苗一样,“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物联网学院学工第二党支部茁壮成长、鲜花满树。

    党建强基固本,培养时代新人。学校培育全国高校“百个研究生样板党支部”1个,全国高校“百名研究生党员标兵”2人。“一直以来,南邮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电子信息特色和优势为牵引,遵循‘内涵式发展’思路,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绘就思政育人新格局。”叶美兰表示。

    2022-11-23
  • 深圳试水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

    2022年,全国毕业的大学生总数达到1076万人,创历史新高,2023年毕业生数量预计呈上升趋势。上千万的毕业生总量,加上海外归国留学人员与历年待就业高校毕业生群体累加,就业形势面临严峻的挑战。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高校毕业生更是重点就业群体。有关部门为此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全力为高校毕业生就业提供服务与护航。为了探索高质量就业新路,精准对接国家产业发展对高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中国深圳试水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促进毕业生就业。



    新华社记者在多地调研了解到,11月以来,受数字经济发展、服务业比重上升等有利因素影响,国内就业宏观形势基本稳定,不过仍有部分毕业生还在寻找工作,灵活就业、慢就业比例上升。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就业研究所研究显示,高等职业院校就业形势较好,高等职业教育的校企合作、产校融合定制班,在稳就业中起到“压舱石”作用。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网络专业大三学生张如意,考取了HCIE(华为认证互联网专家)证书,拿到了高质量就业的“敲门砖”。该校从学生入学第一天起,就开始帮助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毕业生郭东来,通过企校合作招募参加培训一个月,在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实习半年通过考核后,成为华为全屋智能项目工程师。他表示学校授课与工作有很强的关联性,比如质量管理和电子营销课程,与工作中一些规则和准则相吻合,能学以致用为工作提供理论支撑。此外,学校还邀请华为老师授课,与学生互动,分析学校理论知识如何有效转化于职场应用中,为学生未来就业发展指引方向。

    2022年5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完成了自1996年颁布实施26年来的首次大修。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首次以法律形式明确“职业教育是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教育类型”,为发展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夯实了法治基础,标志着中国职业教育进入高质量发展和构建技能型社会的新阶段。

    其中,新职业教育法第四十条提出,职业学校、职业培训机构可以通过与行业组织、企业、事业单位等共同举办职业教育机构、组建职业教育集团、开展订单培养等多种形式进行合作。

    深圳市教育局率先尝试,按照“专业设置相近、办学特色相似、区域位置相邻”原则,组建2个“深圳市中高职教育集团”,其中由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牵头组建“深圳市西部职业教育集团”,包括9个成员单位,深圳市第二职业技术学校为集团中心成员学校;深圳市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牵头成立“深圳市东部职业教育集团”,包括7个成员单位,深圳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为集团中心成员学校。

    在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的汽车与交通学院实训室,大三学生宋明亮在与同学们学习汽车检测与维修原理。在这所高职院校,从5G无人驾驶汽车,到地铁驾驶舱、智能机器人,甚至企业没有面市的最新科研成果,都成为该校的教学样本。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院长许建领表示,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在专业设置、课程衔接、管理模式等方面进行科学规划,有助于提升教学质量。他认为,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不仅要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可持续发展能力、迁移能力。

    在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平均每个毕业生能有11个可选择的就业岗位,2022年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8.66%,近16%毕业生入职华为、平安等500强企业。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院长王晖表示,在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政策引导下,学院将在教育体系、专业设置、课程一体化方面进行科学设置。

    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要适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模式,更有利于职业院校面向本地产业发展需求,通过立体化产教科融合机制,促进学生就业。

    2022-11-23
  • 河南开封:家门口就有好学校

    掐尖、择校、学区房……长久以来都是绕不开的教育热点词语。今年开始,河南开封在全省率先推行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引发极大关注和热烈讨论。

    “我们推行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其逻辑起点是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并以此为切入点,根除大班额、择校热、学区房热等乱象背后的利益链和腐败作风问题。”开封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监委主任卢捍卫介绍,今年秋季开学前,全市共有699名教师完成交流轮岗。

    新学期开学已经过去了一段时间,交流轮岗的效果如何?

    “家长择校其实就是择师,现在家门口的学校都有这么多好老师,我们当然选择离家更近的啦。”家住自由路西段的王女士谈起选择市第六中学的原因,脸上洋溢着笑容。

    始建于1954年的第六中学,已有68年的历史。近年来,因为基础设施差、师资力量薄弱等因素,出现了招生困难的情况,最严重的时候在校师生比例甚至达到1:1。今年,10名来自优质学校的教师交流轮岗到了这里,瞬间让六中成为热门学校,吸引了众多片区内学生“回流”,七年级新生报名人数达到1725人,最终按照核定招生人数,招收565人。而这之前,全校仅有616名学生。

    在第六中学,记者见到了从第二十七中轮岗来的杨培英,她现在是七年级段长兼班主任,正在办公室内带着七年级英语组的老师备课。谈起这次经历,杨培英说的最多的是感动:“我们都是送走九年级毕业班,到新学校七年级任教,这极大减少了磨合和适应的过程。通勤距离、评先评优、职称评聘这些我们比较关心的问题组织上也都考虑到了,这种尊重让我们对开封的教育充满了信心。”

    与杨培英一样,原金明中学语文教师陈磊也在新学期来到了第六中学。“这次轮岗工作我得到了很多的关心和帮助,特别温暖。轮岗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平台,让我们有机会走出舒适区,感受不同的教学方式和工作理念,这是挑战,更是释放能量的节点,我感觉踏上了新征程。”

    第六中学只是这次改革受益的学校之一,抓机遇、补短板、提质量是这些学校当前最强烈的心声。正如铁路中学校长邱萍所言:“这次改革对我们来说是绝好的发展机会,我们倍感珍惜。对于流入的教师,我们不仅加强人文关怀,积极创设和谐宽松的工作环境,提供施展教育教学才能的机会和平台,还通过名师示范、青蓝结对,帮助交流轮岗教师与未流动教师共同成长。”

    彻底的交流轮岗必然是优质学校和一般学校的“双向”流动,那么如何确保优势学校相对稳定,做到填谷而不削峰,也是改革需要解决的问题。

    走进第十四中学,“进德修业,敦本务实”八个大字映入眼帘。该校今年共有34名优质教师交流轮岗到其他学校,同时吸收了相应数量的教师来校任教。

    校长办公室里,黄海燕刚刚完成了和交流轮岗教师的谈心谈话。她告诉我们:“交流轮岗为我们注入了新的活力,不同学校教师的到来也为我们带来了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这更是不同学校文化的交流与碰撞。我们将持续弘扬以‘实’为核心的校园文化,强化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加大对交流轮岗教师的培养力度,让教师更多地了解学校的文化、管理制度、教学规范等,不断增强对学校的认同感。”

    离开学校时,正赶上七年级学生放学,家长赵女士聊起了自己的感受:“刚开始我们心里也打鼓,但是现在开学这么久了,如果不是老师自己介绍,我们根本找不出来哪个是轮岗来的老师,都特别用心,我们现在很放心。”

    如果说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那么,实现师资均衡就是最艰难的挑战,也是最关键的发力点。为此,开封将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工作列入民生实事工程,成立全市义务教育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工作领导小组,市纪委书记卢捍卫任组长。按照“一盘棋”思路,统筹市县(区)教育部门、市委编办、市财政局、市人社局等多部门力量,破除义务教育阶段人事管理制度的“单位制”壁垒,实现人事关系、工作安排、薪酬待遇、晋级提升等的“系统制”转变。多方论证、科学制定交流轮岗实施细则、考核评价方案和交流轮岗后的管理方案,详细规定交流的原则、形式、保障机制、激励机制等,确保教育改革“组合拳”拳拳精准,打出实效。

    市纪委监委围绕“一老一小一青壮”民生工作,开展“聚焦发展优质均衡教育”领域专项整治,全程“嵌入式”监督交流轮岗工作,紧盯电脑派位、教师“落位”等关键节点,推动各成员单位认真落实责任,形成各负其责、统筹协调、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

    接下来,开封计划用三年时间,完成市直初中学校(含完中初中部)符合交流条件的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工作。在此过程中,城区学校同步进行,各县区适时启动,力争通过这次大范围、大比例的交流轮岗,实现“扶弱助强”,全面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2022-11-22

  • 首 页  上一页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下一页    尾 页  

    版权声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 8629 6259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696号 蒙ICP备160010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