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国之重器”“国之英才”贡献“国之大者”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教育、科技、人才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作用必将更加凸显,一流大学对于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和人才强国的重要意义也越发彰显。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一脉相承的禀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只有培养出一流人才的高校,才能够成为世界一流大学。”一所现代化的一流大学,要有大楼,要有大师,要有大学问,但最根本的是培养德业兼修的“大写之人”。禀性所持即定力所在:评价一流大学可以有一千条、一万条标准,但决定一所大学高度的,一定、只会、永远是人才培养的质量。深圳大学建校39年,不仅在核心指标和成长数据上跻身内地发展最快高校,更令我们自豪的是:30多万深大人将个人命运融入国家发展,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星空中绽放光芒,影响着深圳经济特区、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粤港澳大湾区乃至一个国家改革创新的历程。


    “四个面向”的血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广大科技工作者要“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一流大学是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的策源地,在一流大学从事研究工作的每一位学者,都应当具备向“无人区”进军,向反“卡脖子”发力的血性。从量化指标上看,中国一批最好的大学的总体实力已经达到世界一流,但在开拓创新的学科方向、推动科技重大进步、解决国家“卡脖子”难题等方面仍然任重道远。面对“双区驱动”“双区叠加”的历史机遇,深圳大学将聚焦解决深圳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20+8”产业领域的重大科技问题,进一步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和深度融合。


    “千磨万击”的韧性。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前途光明,任重道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身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从国家民族到具体个人,只有具备千磨万击的韧性,才能在风云变幻中行稳致远,这也是一种文明形态得以抵御风险、绵延不绝的重要基因。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一流大学当以一脉相承的禀性、“四个面向”的血性和“千磨万击”的韧性贡献于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国之重器”“国之英才”贡献于“国之大者”。

    2022-10-20
  • 在教育、科技、人才的一体部署中明确使命

    二十大代表、哈尔滨工业大学党委书记熊四皓


    【党代表手记】


    作为党的二十大代表,能够亲历盛会、亲耳聆听习近平总书记作的重要报告,我倍感振奋、深受鼓舞。二十大报告对教育、科技、人才作出一体部署,重视程度之高、篇幅之大,在历次党代会报告中尚属首次。


    作为一名基层党组织负责人、一名高校党委书记,我深感重任在肩,也更加坚定信心,将团结带领全体哈工大师生不断改革创新、奋发作为、追求卓越,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矢志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一大批国之重器、一大批杰出人才。


    纵观人类文明发展历程,世界高等教育中心的转移,总是与世界人才中心的转移、世界科学中心的转移相生相伴。


    高等教育的繁荣和变革,不断吸引和培育着引领世界科学前沿和文明潮流的顶尖人才,催生着新的世界科学中心不断形成;而新的世界科学中心的形成,又重塑着新的高等教育模式,孕育了一大批世界一流大学。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充分反映了我们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新的认识,为新征程上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如何领命先行、建功立业指明了奋斗方向,提供了重要路径。


    2020年6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致信祝贺哈工大建校100周年,贺信中指出,“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的领导下,学校扎根东北、爱国奉献、艰苦创业,打造了一大批国之重器,培养了一大批杰出人才,为党和人民作出了重要贡献。希望哈尔滨工业大学在新的起点上,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教书育人、科研攻关等工作中,不断改革创新、奋发作为、追求卓越,努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通过对习近平总书记的贺信和党的二十大报告的深学细悟,我深刻感受到总书记在贺信中对哈工大取得成绩的肯定和前进方向的指引,深刻领悟了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如何在教育、科技、人才的一体部署中找准角色、明确担当、作出贡献的方法论。


    回首来时路,哈工大与国同行、与国同强,在同航天国防事业同频共振中赢得认可、发展壮大。面向新征程,哈工大将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贺信精神为引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以“人民满意”为根本标准,以“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为重要使命,围绕“造国之重器”和“育杰出人才”的内生逻辑,持续完善以“人才培养”“队伍建设”“科学研究”改革为关键项、“内部治理”改革贯穿其中的重点领域改革体系,全面加强有组织科研,持续强化应用牵引的基础研究,超前谋划更多重大战略性储备项目,以系统辩证、大胆创新的改革顶层设计,推动中国航天第一校“尖兵”建设实现新跃升、作出新贡献,努力为科技强国事业注入新的更强动力。

    2022-10-20
  • 让人民享有更优质高等教育——访天津大学校长金东寒代表

    【书记校长谈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天津大学校长金东寒代表倍感振奋,他说:“天津大学必须肩负起新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加快推进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努力满足人民享有优质高等教育的迫切需求。”


    “弘扬天大品格,践行初心使命,努力推进‘双一流’建设。”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金东寒代表开门见山,“推进‘双一流’建设,必须牢牢把握‘四个服务’的重要要求,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金东寒代表介绍,天津大学从1895年诞生起,就以“兴学强国”为使命。“救国首在储才,储才必先兴学。”在横跨3个世纪的办学历程中,学校积淀传承了以“兴学强国的使命、实事求是的校训、严谨治学的校风、爱国奉献的传统、矢志创新的追求”为内涵的“天大品格”,这一宝贵的精神财富,激励着一代代天大学子为国家、为民族、为人民接续奋斗、贡献青春。


    “天津大学老校长吴咏诗先生有句治校格言——‘办大学就是办氛围’。”金东寒代表告诉记者,天津大学始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致力于“三全育人”“五育并举”等人才培养综合改革,努力营造立德树人的浓厚氛围,通过建设课程、科研、实践等“十大育人载体”,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金东寒代表说,“办氛围”就是在浓郁的家国情怀中映照育人初心。


    金东寒代表说,天津大学不久前发布了新工科建设的“天大方案”2.0版,以“面向未来、面向产业界”为引领,从“六问”入手:问产业需求建专业、问技术发展改内容、问学生志趣变方法、问学校主体推改革、问内外资源创条件、问国际前沿立标准。“我们的目标是创建开放型多学科交叉人才培养平台,创建‘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培养模式,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创新型卓越工程师和领军人才。”金东寒代表表示。


    “在天大,新生入校第一课都要学唱校歌。校歌中有一句,‘望前驱之英华卓荦,应后起之努力追踪’,每每听到,我都心潮澎湃。”金东寒代表说,近年来,天大人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聚焦世界科技发展前沿、扎根国民经济主战场,在“天宫二号”、“天眼”、港珠澳大桥、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等重大工程建设过程中都作出了贡献,“天津大学正在用一项项重大科研成果、一批批高水平创新人才回答着‘为谁培养人’的时代之问”。

    2022-10-19
  • 让社会实践成为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途径

    实践育人是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抓手。党的十八大以来,学校思政实践育人取得了显著成效,在推动学生成长成才、担负民族复兴重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实践育人还存在不足和短板,需要守正创新,坚持问题导向,持续推动新时代思政实践育人高质量发展。


    十年来思政实践育人取得显著成效


    深化思政实践育人认识,提升思政实践育人工作地位。十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就加强学校思政实践育人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批示指示,党和国家制定并出台一系列制度文件,明确将实践育人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思政实践育人工作地位得到进一步提升。


    创新思政教育工作方式,增强思政实践育人效果。通过思政实践育人工作的切实开展,创新了工作方式,拓展了工作内容,增强了思政育人效果,广大青年学生政治认同感以及社会责任意识都得到了提高。教育部每年组织开展“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献给祖国”等活动,数百万师生在社会大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例如,新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22级研究生阿迪莱·麦提图尔荪通过暑期社会实践深刻认识到,要坚定不移跟党走,传承红色基因,让更多青年了解边疆、扎根边疆,将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推动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深度融合,引导学生深刻体悟党的创新理论实践伟力。实践育人有效推进了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深度融合,打通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边界,使思政课教学与青年学生的思想状态以及社会现实紧密相连,实现知识传授、价值塑造和能力提升的有机统一。如天津持续开展“新时代·实践行”实践活动,全市所有高校1050支实践队立足天津,结合所学专业开展特色实践,感受新时代十年党和国家事业的伟大成就、伟大变革,思考和理解变革背后的力量。思政实践育人让学生近距离洞察社会、观照时代,引导大学生在生动实践中深刻感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密码,深刻体悟党的创新理论的真理魅力和实践伟力。


    有效整合各类社会资源,形成协同育人合力。十年来,全国大力推动校内外育人体系融会贯通,整合各类育人资源,协同推进思政实践育人,取得了显著成效。首批453家“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的设立为思政实践育人提供有效支撑。推进了社会各领域共建共享,提升思政实践育人质量。如南开大学坚持和发扬校训“允公允能”的特色要求,与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等数十家企事业单位和政府部门签约建立实践教学基地,联合开展现场教学,为教学案例、课例编写提供最新素材。


    思政实践育人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当前,学校思政实践育人虽然已有明确的顶层设计和制度框架,但在实践具体操作层面,社会协同体系尚未完全建立,学校和地方共同推进实践育人的运行机制还不够完善。一些地方单位基于自身行业特点以及利益的考量,缺乏协同配合学校实践育人需求的主动性,学校承担主体责任单向度发力的现象具有一定普遍性。


    实践教学是实践育人的重要内容。实践教学和课堂教学只有紧密结合,才能更好地推动实践育人。一些学校对实践教学重要性的认识还不到位,在一定程度上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观念,实践教学有时流于形式。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两者之间尚未做到有机衔接,存在着各自开展的“两张皮”现象,很难达到实践育人目的。课堂教学不能有效为实践教学提供指导,制约了实践育人工作的高质量发展。


    实践育人是一项涉及学校多职能部门的工作。如果不同职能部门之间总体设计和资源整合不够,形不成工作合力,必然降低实践育人的成效。一些学校与地方临时性、形式化的合作协议多,实践地点频繁更换,实践基地数量相对不足,难以满足学校实践育人活动需求,未能形成规范化、常态化、可持续的实践育人模式。


    当前各学校的实践育人工作发展不均衡,形式比较单一,内容也以传统活动为主,导致实践育人“形”有余而“神”不足,实践中存在注重形式和社会影响,轻视学生的获得感和参与感的问题,忽略了实践“育人”的内在要求,高质量有特色的实践育人品牌缺乏,实践育人的内涵品质还需要进一步提升。


    持续推动新时代思政实践育人走深走实


    强化顶层设计,加强实践育人组织领导。要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特别是实践育人的重要论述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委统筹部署、政府扎实推动、社会广泛参与、高校着力实施”的实践育人协同体系。要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各部门密切配合、权责明晰的组织管理体系。紧扣实践育人总体目标,精心设计大纲和实施方案,遵循思政工作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探索链条化、阶梯化育人机制,实现多类别实践项目整体设计和有效衔接。


    挖掘实践内涵,提升实践育人深度广度。“生活即教育”,要坚持开门办思政课,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实现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有效联动,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要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动实践作为鲜活素材,将伟大建党精神等红色资源,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抗击疫情等现实成就,以及英雄模范的先进事迹等引入育人实践,着力将党的百年奋斗伟大成就转化为优质实践教学资源。


    创新方法形式,搭建实践育人多方平台。要进一步加大与社会优质育人资源的常态化结对交流,加强校外育人阵地建设,建好用好主题明确、功能健全的沉浸式、交互式教育实践体验基地,特别是充分利用好“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发挥学校特色,依托乡村振兴、对口支援等工作,创新沉浸式、情景式、体验式、交互式等教学方法等,将思政育人拓展到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第一线,打造政校行企社多元协同育人新模式。


    健全制度机制,实现实践育人常态长效。要聚焦常态化长效化,着眼实践育人制度化规范化建设,不断促进实践育人工作各环节各要素达到结构合理、功能完整、关系和谐、程序严密、运行持久的发展状态。保障师资队伍,切实提升实践育人工作队伍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提供经费支撑,将实践育人经费纳入学校财务预算,做到专款专用。严格考核评估,强化正向激励,总结推广实践育人经典案例和示范“金课”,注重结果运用,着力营造全社会协同推动实践育人的良好氛围。


    (作者:肖光文,系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南开大学研究基地研究员)

    2022-10-19
  • 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付巧妹代表:把古遗传学研究的“冷板凳”坐热

    我所在的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专门从事古脊椎动物学与古人类学研究。而我,是一名从事古遗传学研究的科研人员。


    近年来,通过大量实验探索和大规模的基因(DNA)分析研究,我和团队取得许多突破性进展,破译东亚最古老的现代人基因组、东亚特有适应性基因的选择机制等研究,填补了世界古人群遗传历史里所缺失的中国篇章,推动我国古遗传学研究进入世界前列。


    经常有人问,“你的研究有什么用”。2020年9月11日,在科学家座谈会上,我向习近平总书记汇报了这些年常被问到的这个问题。总书记指出:“对冷门怎么看?按一般概念,一些冷门的东西没有用。这种认识可能把一个领域的事业耽搁了。做科研事业的评估,要有长远的眼光、世界的眼光、科学的眼光。”这给了我们这些从事“冷门”基础研究的科技工作者极大的鼓舞。


    与困难博弈,与时间赛跑,科研工作很苦,有时还很寂寞,支撑我们走下来的是对科研“无人区”的好奇心,是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作为新时代的科研工作者,我甘愿把古遗传学研究的“冷板凳”坐热。


    近年来,我先后领衔开展了西伯利亚西部4.5万年前的现代人基因组研究、东亚人群几万年来的古基因组系列研究等,这些研究破解了东亚尤其是中国古代人类遗传、演化、适应方面的重要信息,为解答中国人“我是谁”“我从哪里来”等问题提供了启示。2016年,我被《自然》杂志评选为“中国十大科学之星”之一。


    “做老实人、探前沿事”,这是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所训,也是我激励自己的格言。新时代新征程,我将带领团队进一步面向国家重大需求,找准科技创新的主攻方向,以源源不断的原创性科研成果,回应党和人民的重托与期许。

    2022-10-18
  • 向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目标迈进——二十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大连理工大学党委书记 项昌乐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从党的十九大到党的二十大,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也是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关键期。五年来,我们党对高等教育事业作出全面系统重要部署,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格局性变化。见证并经历这一发展过程,我们深刻体会到,进入新发展阶段,“双一流”大学处于发展科技第一生产力、培养人才第一资源、增强创新第一动力的结合点上,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的战略支撑作用日益凸显。


    作为我们党面向新中国工业体系建设亲手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建校73年来,大连理工大学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坚定不移向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目标迈进。


    新征程号角嘹亮。立足“两个大局”,推动“双一流”建设再上新台阶,必须强化服务国家的使命导向,抓好立德树人这一根本办学任务,在中国式现代化所提供的广阔实践天地和前所未有的创新课题中,特别是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过程中,塑造中国式现代化高等教育新模式,走出一条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


    风正帆满,奋楫前行。大连理工大学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强化办学使命导向,以加强党的领导为根本保证,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更好发挥研究型大学的战略作用,把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和培育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紧密结合起来,把服务国家现代化全局与服务东北全面振兴紧密结合起来,坚持“特色强、质量高、研究型、全球化”内涵定位,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到办学治校的各方面,不断把“双一流”建设推向更高水平。

    2022-10-18
  • 优化资源,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在重庆两江新区星湖学校教学楼顶的向日葵园,学生们在向日葵全融合趣评嘉年华测评中采集向日葵标本。新华社记者黄伟摄


    党的十八大以来,教育系统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十年来,人民受教育机会得到有效保障,教学改革、育人方式转变持续推进,高等教育、职业教育为现代化建设提供人才支撑,教育的中国特色更加鲜明,教育面貌正在发生格局性变化。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


    党的十八大以来,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教育系统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质量,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教育部部长怀进鹏表示,教育的中国特色更加鲜明,取得历史性成就,教育面貌正在发生格局性变化。


    保障人民受教育机会


    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一场控辍保学之战正在打响。这被当地称为命运之战、未来之战、振兴之战和长治久安之战。


    因受凉山彝族自治州特殊的历史、地理环境以及民族因素影响,适龄儿童少年失学、辍学问题非常突出。2018年起,凉山彝族自治州举全州之力,让孩子回到学校:摸清人数,劝返复学,在交通要道设置劝返检查点,对不送适龄儿童入学的家长开展司法诉讼,又在有限财力下,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补充教师队伍……


    经过艰辛努力,凉山彝族自治州的控辍保学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劝返了6万余名辍学学生。


    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仁市巴铃镇塘房小学是一所偏远的村级完全小学。从2004年发展至今,该校师生将处在被当地村民称为“石旮旯”里的塘房小学,办成了一所教育质量较好、学生和家长信任度高、有一定示范作用的寄宿制学校,学生从75人发展到555人,辍学率为0,教职工从3人发展到42人。


    办好义务教育事关亿万少年儿童健康成长,事关国家发展和民族未来。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表示,2012—2021年,我国义务教育在实现全面普及的基础上,实现了县域基本均衡发展,成为我国义务教育发展史上又一个里程碑。


    目前,在实现全面普及的基础上,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5.4%,比十年前提高3.6个百分点,义务教育普及程度达到世界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


    不仅要“有学上”,还要“上好学”。北京小学校长李明新分析,“择校热”是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高质量教育需要与供给不足之间矛盾的集中反映,这使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成为必然选择。


    2011年,北京小学在北京市西城区教委的支持下率先成立了北京市第一个公办学校组建的教育集团,开始了集团化办学的探索。李明新说,以北京小学天宁寺分校为例,原来天宁寺周边北京户籍的学生绝大多数都会择校,该校一年级只能招2到3个班的学生,而且多为非京户籍的流动人员子女。2014年北京小学天宁寺分校进入教育集团后,当年就实现了本地户籍学生的大量回流入学。家长感叹,他们也在家门口享受到了优质的教育。李明新表示,在教育改革发展探索中,要坚持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


    “经过几十年艰苦卓绝的奋斗,我国义务教育实现了入学机会公平和基本办学条件公平的两次伟大飞跃,现在正在向公平包容、人人共享的优质均衡的义务教育迈进。”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执行院长、教育学部教授张志勇评价。


    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支撑


    在一系列大国工程中,活跃着我国高等学校的身影。


    目前,我国已建成世界最大规模高等教育体系,在学总人数超过4430万,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2012年的30%提高至2021年的57.8%,实现了历史性跨越,高等教育进入世界公认的普及化阶段。


    通过“211工程”“985工程”和“双一流”建设计划,一批大学和一大批学科已跻身世界先进水平,中国高等教育整体水平进入世界第一方阵。


    十年来,我国高校获得全部国家自然科学奖的67%、国家技术发明奖的72%,连续三年牵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在高铁、核电、生物育种、疫苗研发等重点领域,高校科研人员也提供了关键技术。他们是基础研究的主力军,用科技创新,书写着报国答卷。他们还将实验室的成果,变成惠及人民群众的产品。例如,清华大学张林琦团队自主研发了我国首款获批上市的抗新冠病毒抗体药物,天津中医药大学张伯礼团队研制的宣肺败毒颗粒在缩短新冠肺炎病程方面有着良好疗效。


    十年来,高校专利转让及许可合同数量突破6.5万项,专利转化金额从8.2亿元增长到88.9亿元,增长接近10倍。


    这是如何做到的?究其根本,科技成果本身的质量是内因,政策激励措施是外因。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司长雷朝滋说,近年来,教育部结合高校实际,一方面提升成果质量,扭转高校专利“重数量轻质量”“重申请轻实施”的不良导向,另一方面加大政策激励,采取多种举措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加大成果转化奖励力度,激发科研人员积极性。目前,高校普遍将科技成果转化奖励比例提高至70%,部分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奖励比例达到90%以上。


    和普通教育为同等层次、不同类型的职业教育,也为经济社会发展源源不断地提供了技术技能人才。


    十年来,职业教育主动适应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变革,紧盯产业链条、市场信号、技术前沿和民生需求,推进专业升级和数字化改造。目前,全国职业学校共开设1300余个专业和12万余个专业点,基本覆盖了国民经济各领域,使人才培养结构调整与需求结构变迁更好地对接,为我国成为全世界唯一拥有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提供了有力支撑。


    大力发展素质教育


    北京市朝阳区实验小学在课后服务时段开设有意思的学科课程,为学生提供配音、演说等可选择的课程,打造“作业超市”,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定制化作业。他们还可以在本年级或者跨年级走班,和“导师”一起探究问题。


    这也是“双减”政策后的新变化。


    2021年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双减”文件,旨在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


    一场义务教育的深刻变革,就此启幕。


    前不久,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回顾了“双减”政策实施一年多来的改变。他表示,“双减”得到了社会广泛关注、理解和支持。“双减”工作进展平稳,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在校内,主要实现三个提高:提高作业管理水平,提高课后服务水平,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国家还建设了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在校外,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数量大大压减,线下机构压减比例达到95.6%,线上机构压减比例达到87.1%;校外培训价格明显下降,平均下降4成以上;防止隐形变异和非学科类培训机构治理工作也在深入推进。


    考试招生制度对教学改革和育人方式转变也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它是国家基本教育制度,关系国家发展大计,关系百姓切身利益,关系青少年健康成长。在“双减”正式落地之前,相关改革一直在推进。


    2014年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启动了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教育部指导29个省(区、市)分五批启动了高考综合改革。如今,基本形成了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中国特色招生考试模式,中国特色现代教育考试招生制度更加完善。


    国家教育考试指导委员会委员、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钟秉林说,党的十八大以来,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紧紧围绕“学生成长、为国选才、社会公平”三个目标,进行了系统性、整体性改革,推动教育领域产生了格局性变化。


    现在,考试有了“新模式”,新高考方案的考试科目由“固定组合”向“多元选择”转变;评价有了“新机制”,各省普遍建立统一的综合素质评价信息管理系统,引导学生增强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学有了“新常态”,高中全面开展选课走班,教学模式由“齐步走”向“个性化”转变;招录有了“新方式”,学生报考由侧重“学校”向“学校+专业”转变,考生志愿与录取更加精准地匹配,使更多学生“录其所愿”。


    全程见证此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钟秉林强调,未来,还要及时解决改革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教育公平的期盼。(记者张盖伦)

    2022-10-17
  • 教育事业发展成效显著 离不开这四点经验

    图为在河北省石家庄市井陉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老师指导学生学习机器人相关知识。新华社记者骆学峰摄


    【亲历者说】


    我曾经长期工作在教育一线,也长期参与教育宏观管理与研究。从亲历者和见证者的视角,我感觉到“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一个不断发展的目标。十年来我们一直追随这个目标,所取得的成就是显著的,主要表现在:人民群众接受教育的机会增多了,教育获得感增强了;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增强了,科研贡献更大了;中国教育的视野开阔了,国际影响力提升了。


    从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的角度看,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四方面的成功经验。


    一是优先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对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增强中华民族创新创造活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突出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和现实必要,是党的执政理念的又一大进步。十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到学校考察调研,给学生、教师回信,给有关活动致信指示;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占GDP的比例,连续十年保持在4%以上;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多次专题研究教育工作;国家在教育领域制定出台多份文件,从不同方面保障了教育战略地位的落实。


    二是顶层设计。十年来,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始终在国家、区域和专项规划的蓝图指引下推进,使教育同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要求相适应、同人民群众期待相契合、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例如国家五年规划、《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教育脱贫攻坚“十三五”规划》等,从教育外部和内部两个方面科学谋划教育改革发展战略方向、空间布局和要素配置,注重整体性、系统性和协调性,统筹教育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和公平,充分发挥了国家规划对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导向作用,形成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落实国家规划的治理体系和运行机制,使国家规划成为中国特色教育治理体系的重要政策工具,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模式的重要体现。


    三是重点突破。从实际出发,瞄准教育改革主攻方向、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坚持把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效果导向相结合,以重点突破带动全面进步。一系列动真碰硬的改革有新突破。例如,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全面加强各级各类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全力打赢教育脱贫攻坚战、坚定不移推进“双减”等,一批开拓创新的改革塑造了教育新格局。例如,将劳动教育纳入党的教育方针、推动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发展阶段、加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启动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推进国家急需学科专业结构调整等,一些长期制约教育事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被扫除。例如,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推动教育评价改革、深化民办教育分类管理改革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突破和持续深化,促进了教育公平迈出新步伐、质量提升取得新进展、各级各类教育事业都达到了历史最好水平。


    四是开放合作。十年来,教育对外开放和国际交流合作稳步推进,而且更加注重开放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调性。特别是,召开全国教育外事工作会议,印发《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和扩大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的意见》,在优化布局、建设开放高地、共建“一带一路”、参与全球教育治理等方面不断推进,推动我国教育以更加开放自信主动的姿态走向世界舞台中央,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十年来教育改革创新,我们取得了一定成就。当然,我们的教育水平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差距,在服务国家重大需求、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等方面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面向未来,教育事业走上新征程,也将迎来新的辉煌。

    2022-10-17
  • 传统技艺进课堂“80后”教师让老手艺历久弥新

    41岁的王博是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的一名教师,也是秦皇岛市海港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娇染坊扎染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在教学过程中,她将传统扎染技艺融入课堂,向学生们讲授专业知识,传承非遗文化,让传统“老手艺”历久弥新。

    在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王博正为学生讲解扎染理念和技艺。据王博介绍,该校将扎染课程作为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必修课程,引导学生在制作中学习,将所学知识应用到作品设计中。

    像过去我们上大学的时候,是按照章节循序渐进地学习,那在我们职业院校的教学中,比如说扎染这门课,是按照项目化来教学,项目化教学在我们职业院校的教学过程中是以一个项目为主导,比如说扎染这门课,从一个手绢到一条围巾,再到一套茶席,最后到一个室内软装的(设计),包括床单、被罩、抱枕等等,循序渐进从简单到难这样的一个学习过程,让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并能够学习到技能和技艺。

    王博说,手工扎染的最大魅力,是不存在两个完全一模一样的扎染作品,每件作品都是独一无二的。同样的技法,绑扎过程的松紧,调色的浓淡,加热固色的时间长短,都会形成不同的花纹图案,而且晕染的效果非常漂亮。

    扎染它是一个系统的手工工艺,最主要的一步是捆绑扎的这种防染工艺,还有一步是这个染色工艺,这是主要的两种工艺,那它的难点(是)把不想染色的地方保护起来,弄明白了这一点,那扎染的难点就解决掉了。

    王博说,学生们通过对扎染进行系统学习,不仅提升了专业技能,也能体验到中国传统文化的乐趣,所以她的课经常座无虚席。

    像我接触的学生,他们非常珍惜这种学习的机会,甚至于有其他专业的学生也过来听我的课,来选修(扎染这门课),他们会自己染围巾染手绢,包括(染的)T恤衫自己穿出去,然后还会把它做成礼物送给朋友们。

    扎染课程每周四节,大家都很喜欢,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可以染出不规则的图形纹理,可以用自己染的布做衣物和手袋,大家都很开心。

    在长期的学习和实践中,王博也将传统技艺与现代生活相结合,让老技艺焕发新活力。

    传统的扎染多数是以蓝色,蓝靛为主,那么在我的设计作品中,我用到了很多绚丽的颜色,比如说八彩系列,还有绚丽多彩系列,我更多地想把咱们现代社会中人们喜欢的颜色和传统技艺相结合,运用到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室内软装的设计中。

    为了让这门传统技艺得到更好地推广,除了在学校上课,王博还举办公益讲座和展示活动,深受年轻人青睐,累计受众达1000余人。王博说,接下来,她将尝试扎染与藤艺、器皿等结合,让这门艺术更能适应现代生活。

    2022-10-15
  • 教育,解锁移民区蝶变密码——来自全国最大易地生态移民安置区的实践探索

    9月29日,一间挂着“工笔画社”牌子的教室内,九年级学生杨艳楠单手执双笔,一支勾勒,一支敷色,两支笔行云流水般在指间切换,一幅竹鸟图正在笔下铺陈开来……


    学校位于中国西北的宁夏中部干旱带,在20世纪末,方圆近百公里还是亘古荒原。经二十多年开发建设,这里已成为全国最大的易地生态移民安置区,是23万移民群众的幸福家园。


    “啥叫今非昔比?都在娃娃们脸上写着呢!”红寺堡四中党委书记郑会平说,以前,西海固的娃娃都是“三蛋蛋”:太阳晒成红脸蛋,嘴里啃着洋芋蛋,裤子露着屁股蛋。这些年,他的很多同事都眼见着自己的学生成了机关干部、人民教师、都市白领或者创业先锋,纷纷感慨:孩子们是移民区的最大“增量”。


    因为教育,移民子弟有了人生出彩的机会


    至今,刘晓萍依然记得西海固老家“两头见不着太阳”的上学路:她的语文老师,也是当年爸爸的语文老师。


    “一二年级的时候,班上还有几十个学生。到了四年级,全班只剩下7个人。”刘晓萍的记忆里,语文老师和数学老师都是全能型,兼着音乐、美术、体育、科学等课程。教室是平房,偶尔还漏雨。“冬天最难过,取暖用的是水泥砌的炉子,同学们上学路上都自觉捡柴火带到班里,但好像从来没暖过,大家都裹着大棉袄,穿得跟粽子一样。”


    2012年7月,村庄整体搬迁。


    新学期开学时,刘晓萍随着父母搬迁到两百多公里外的红寺堡,进入弘德燕宝小学读五年级。十来分钟就能从家门口走到校门口,第一次在三层的教学楼里上课,第一次见到暖气片、电子白板。也是第一次考英语,但只得了二十几分。本该三年级开设的英语课,刘晓萍在老家从来没上过。新的环境里,她的进步很快。小学毕业时,英语竟考了满分……去年夏天,从红寺堡一中毕业的刘晓萍,被宁夏师范学院学前教育专业录取。这一年,仅她所在的弘德村,被录取到二本以上院校的,就有34人。


    红寺堡中学副校长石金海至今仍清晰记得,17年前遇到的那位丁姓家长。搬迁前,他雇了一个初中辍学的孩子辅导自己家3个娃,随着这位“小老师”能教的东西越来越有限,他毅然决定:搬往红寺堡。


    “他女儿高考时已过了20岁,在大部分类似家庭,可能早都嫁人了。”石金海说,上学期间,有个学生把他家儿子的牙打掉了,他请求学校:不要开除打人的孩子,开除他就熄灭了这个家庭的希望。


    2009年,老丁家三个孩子同时考上了大学。如今,儿子丁育才成为红寺堡一个派出所的民警。另外两个孩子,一个在银行工作,一个在学校教书。


    石金海说,过去在南部山区,一些家庭特别是少数民族家庭不让女娃念书。搬出来之后,看到在外面的世界,走一步路都得学会看路牌,没有文化,寸步难行。如今,在红寺堡中学,少数民族学生的比例占到65%,女生比例占到58%。


    通过教育,越来越多移民子女的人生,有了出彩的机会。他们的家庭,也因此得到彻底改变。


    财政优先保障,教育优先发展


    教育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着基础性、先导性作用,实现巩固拓展教育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以振兴乡村教育赋能乡村振兴,是教育的职责和使命。


    早在20世纪90年代末,开发建设之初的红寺堡,就树立了一种理念:越是贫困,越要把教育作为拔穷根的重要手段。


    当黄河水通过三级扬水提升近300米,汩汩流入这片焦渴大地,人们对教育的渴望和对新家园的期待同时苏醒。


    听说要向红寺堡搬迁的那一年,杨国繁35岁,是西吉县马建小学的老师:“很多人就一个想法——把娃儿们带出来,让他们把书念成。”


    大河中心小学是红寺堡的第一所学校,也是这片亘古荒原上最先开工的建筑之一。近日,当记者走进校园,教学楼、科技楼、学生餐厅、教师周转宿舍有序分布,校园里书声琅琅。


    23年前,1999年2月,这所小学的前身——大河三小开门办学。当时搬迁的人还不多,只来了不到30个孩子,从一年级到六年级都有。只有1个老师,叫高俊新。所有孩子放到一块儿上课,开展复式教学。


    就这样,红寺堡教育以此为起点,在一片荒漠上实现了从0到1。


    此后的二十多年中,红寺堡各级各类学校增加到150所,在校学生超过50500人,教职工增长至2431人。


    走在红寺堡的城市乡村,最好的建筑是学校,最美的风景在校园,“互联网+教育”成为标配。其背后,是宁夏财政真金白银的全力保障。据宁夏回族自治区财政厅厅长孙志介绍,宁夏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比例连续9年保持在4%以上,高质量完成了中央“一个不低于、两个只增不减”要求。尤其是“十三五”时期,五年累计投入881亿元,比“十二五”时期翻了一番。


    2017年,红寺堡开始在村庄大规模建设公办幼儿园,实现1500人以上的行政村幼儿园全覆盖。


    “只要村里的孩子达到两个班,就建幼儿园。”红寺堡区政协副主席杨金花说,解决了后顾之忧,移民才能安心外出务工。不然,一家得留一个人看孩子,既造成社会资源浪费,也会影响移民收入。


    走进大河村龙泉幼儿园,一楼拐角处的豆豆班,田艳萍老师正带着孩子们载歌载舞。“刚到这里的时候,孩子们个人卫生很差,有的袜子脱了都能立起来,大部分孩子都用不惯冲水厕所,嚷着要到院子里去尿尿。”田艳萍笑着说,“你瞧,还能看出他们与城里孩子的区别吗?”


    红寺堡还形成了一整套机制,通过工资待遇这个“杠杆”,引导优秀教师向农村学校流动。


    在财政资金支持下,移民区的教育,在“巩固”“衔接”“拓展”的同时,正在为乡村振兴赋能。


    宁可苦自己,也不误移民


    “那时候可把沙子吃美了。”杨金花一句话把时光拉回到1999年9月。那年,她25岁,从海原县教育系统调到红寺堡,给搬迁的第一批移民子女任教。当时的红寺堡刚刚开发,一片沙海,偌大的沙滩上看不到一棵树,“连根拴驴的桩子也没有”。风一刮,即使只隔几米也“相见不相识”。坐在屋子里,也要戴上头巾,房子盖得不太严实,沙子就从椽檩的缝隙里往下灌。一些男老师和女老师一样,穿后跟开缝的鞋,就为方便清理沙子。骑自行车回家,兜里的沙子能掏出半把来。


    这种恶劣的条件,磨砺了红寺堡教育工作者的韧性。


    2000年中秋节过后,张龙从老家西吉县搬到了红寺堡,在买河第一小学任教,就他和校长两个老师。没有桌凳,也没有教学设施。第一年冬天,学校只拉回去半三轮车煤。为了省出煤给娃娃们用,他和校长在宿舍里瑟缩了一个又一个冬夜。


    至今,很多人依旧记得,最初几年,在红寺堡最显眼的地方,挂着一句醒目的标语:“宁可苦自己,也不误移民”。一个“误”字,道出了为人师者的警醒与担当。“群众太穷了,一口锅、一卷烂铺盖基本就是一家人的全部家当。”张龙感慨,孩子就是一家人全部的希望。


    就是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红寺堡也未曾降低教师的准入门槛。从“老县”调来的老师,一律不超过40岁。2000年年底,和杨国繁一起调到红寺堡的两位老师,就因为超过了年龄而返回了“老县”。


    之后几年,随着移民大量迁入,学生增长很快,红寺堡开始通过招考大批量补充教师。“从2003年至2005年,每年招考100多位老师,大部分都是宁夏大学、宁夏师范学院毕业的大学生。”2003年考入教师队伍的童仲志说,“120多人集训了3天,然后再分配到各个乡镇的学校。当时,我们就在街道上跑操,很有气势。这也让很多人看到,考进来了这么多年轻的大学生当老师,把娃交给红寺堡,放心!”


    每年补充100多名教师,加之此前基数不大,红寺堡教师平均年龄只有35岁,形成了一支有激情、有活力的教师队伍。在这里,苦教的老师和苦读的学生,师生的相互成就,创造了移民区教育的“红寺堡现象”。


    呈现“溢出效应”,民风为此改变


    民风是地理环境和人文生态共同作用的结果,其背后深层的文化心理与思维定式,没有外力的牵引,很难得到改变。


    “2018年9月,从河水小学调至东源小学时我很吃惊。”当卡世明被调至这所“问题小学”时,多少有点想不通。


    “有的孩子真是一点都说不得。”东源村家长“护犊子”出了名,有的学生在学校挨了训,家长会追到学校“骂回去”。久而久之,老师们的积极性也受到很大挫伤。


    卡世明一方面与村支书、村主任及部分村民代表面对面沟通,另一方面,与老师们统一思想、真抓严管,校风校纪和教学质量都大为改观。


    教育的“溢出效应”表现在民风的改善上。一位领导讲了亲身经历的一件事:十年前,正值秋季农田水利建设,玉米棒子掰掉后,一些村民的玉米秸秆还在地里“站岗”,干部就下乡帮农民收割玉米秆。有的村民不仅不帮忙,还在一旁说风凉话:“我们年年都是这样的,你们干部爱干,是闲得没事干了。”


    小手拉大手。孩子们的成长也带动了家长的改变。如今,村民们的玉米秸秆早早被收割成捆,整整齐齐搁在后院,养牛养羊。


    迁入地教育质量的提升,也成为人口聚集的“牵引器”。在最初的搬迁中,由于迁出区没有“断根”,移民“两头跑”现象比较突出,也给社会管理带来很大难度。


    “一开始对红寺堡的教育不太信任,今天来两三个,明天来四五个,报够一个班,就开一个班,开学报名得持续两三周。”石金海说,现在周边很多县的家长,都想方设法让孩子来读书。


    这几年,每到秋天入学季,红寺堡都会增加中小学生近千人。在人们用脚为这片斩断穷根的土地投票的同时,一路繁花正在结出累累硕果。

    2022-10-14
  • 澳门举办“青年就业博览会” 助青年探索多元发展空间

    本报澳门10月11日电(记者富子梅)“青年就业博览会2022”8日、9日在澳门举行,主题为“青年就业,始于当下”。超过70家企业参与,提供逾1100个岗位,搭建青年与企业的对接平台,促青年探索职业发展空间,助企业觅得发展所需人才。


    澳门特区政府劳工事务局局长黄志雄表示,受疫情影响,就业市场需求疲弱。但在中央一系列惠澳措施支持下,澳门经济正逐步复苏向好。澳门青年应珍惜当下的就业机会,自强不息,放眼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及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开拓更广阔的就业空间。


    本次展会设“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展示区,深合区多家企业参展,涉及高新科技研发、金融及大健康等产业,为青年提供多元发展路径。同时,深合区民生事务局现场介绍最新就业政策及生活设施,开通“横琴澳门居民招聘专区”网页版,为青年到深合区就业发展提供更多便利。


    此外,展会还举办20场专题讲座,内容涵盖科技研发、互联网科技应用、中医药科技、债券市场、电子竞技、潮流时尚与高端零售等,邀请多家企业为青年讲解分享。同时开设青年就业服务专区,从面试、简历、职业规划、劳动关系等多个方面给予支援服务。


    求职的青年人中有不少是应届毕业生,他们认为,青年就业博览会是难得的渠道,让青年人集中了解企业资讯,拓展就业视野,特区政府的就业支援服务也很有助益。


    本次展会由澳门特区政府劳工事务局、澳门中华新青年协会与澳门中华学生联合总会联合举办。两天共吸引2000人次入场,企业现场面试约1400人次,530人次参与专题讲座。

    2022-10-14
  • 报考人数由17.2万跃升至1144.2万——“教资热”为何热度持续攀升

    “虽然我读的不是师范类院校和专业,但是还是想到中学当老师。在如今的就业形势下,教师是很不错的职业。”在北京交通大学物理工程学院就读的王淼刚刚报名参加教师资格考试,他告诉记者,周围好几位同学都报名参考,期待毕业后能到中学当物理教师。


    9月伊始,全国31个省份启动2022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的报名工作,笔试将于10月29日举行。据教育部日前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我国教师资格考试报名人数已由最初的17.2万人次、跃升至2021年的1144.2万人次,其中800万报名者是非师范生。


    近年来,教师资格考试报名人数明显增加,热度持续攀升,甚至有人认为,教师证正在成为大学生毕业的标配。


    职业吸引力不断增强


    “要想成为一名教师,取得教师资格证是基本条件,这个证我必须要拿到手。”王淼告诉记者,为了保证万无一失,他的课余时间都泡在图书馆全力备考。


    从大环境来看,提高教师待遇是近年来的高频词,教育部去年底公布的《教师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明确规定,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的平均工资收入水平应当不低于或者高于当地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收入水平。教师的薪资待遇不断提高,在编制上也予以优先保障,教师职业的吸引力在不断增大。


    日前,教育部有关负责人讲道,我国将持续推进职称改革,深化教师评价改革,提高教龄津贴标准,完善教师工资待遇长效联动机制,写好“惠师篇”。


    随着教师职业吸引明显增强,教师资格证的报考人员呈逐年攀升、年轻化的趋势。“越来越多的人报考教师资格证、走上教师岗位,对于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与完善教师队伍人才建设,确实是一件好事。”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表示。


    “多个证书多条路”?


    在就业形势严峻的背景下,“技多不压身”“多个证书多条路”的心态也是不少报考者选择参加教师资格考试的原因。


    “文科专业就业形势不太好,考个教师证让自己能多条路。”山东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大四学生小莫告诉记者,自己已经取得教师资格证,到中小学任教是自己就业方向之一。


    数据显示,在2021年报考的考生中,有近四分之三为非师范类考生。多名报考教师资格证的非师范生对记者讲道,教师资格证书只是让自己在未来就业市场上多一道保障,教师也只是职业备选,并没有从事教师行业的明确意向。


    “实际上,很多考生考教资只是备用,为就业多留一条路。”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师周青说,“教资热”一定程度反映出大学生就业的压力和职业选择时的迷茫。不少大学生容易盲目从众,对个人职业规划没有建立清晰明确的认识。


    “教资热”尚待回归理性


    有受访者认为,破除就业困境有利于减少大学生盲目报考“教资”的冲动。这需要全社会共同发力,破除大学生的就业困境。有关部门要尽力拓宽大学生就业渠道,提供有效的就业指导,帮助学生制定精准的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自身更要保持平稳良好的心态和独立冷静的判断力,结合自身兴趣和所学专业,量体裁衣,选择自己热爱的行业。


    熊丙奇表示,从多元就业的角度来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追求稳定,是囿于当下就业形势的选择。很多毕业生或求职者为了有一个相对稳定的收入,挤破头想去考取编制或者公务员,从就业的多样性和激发社会创新活力的角度来看是有一定弊端的。


    “选择了教育,就选择了奉献。教师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情感,发自内心对教师职业的喜爱与坚守。教师资格证只是对教师专业知识素养的基本考量,是成为良师的入口。期待那些真正有从教准备的学子走上讲台。”周青对记者讲道,希望“教资热”回归理性,吸引那些真正有志于教书育人的学子报考。(记者于忠宁)

    2022-10-13

  • 首 页  上一页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下一页    尾 页  

    版权声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 8629 6259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696号 蒙ICP备160010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