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职业教育:培养出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发展进入了提质培优、增值赋能新阶段。


    10年来,我国出台并实施的一系列政策举措有力地推动了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实现了职业教育从“层次”到“类型”的转变,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发展范式。在育人模式上,坚持工学结合,强化教学、学习、实训相融合,鼓励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专业教材开发,将新技术、新工艺、新理念纳入职业学校的教材,共同建设高水平、专业化、开放共享的产教融合实习实训基地;在价值追求上,营造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社会氛围。


    构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新生态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办学的基本模式,是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的内在要求,也是办好职业教育的关键所在。










    5月,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正式实施,进一步明确诸多举措:发挥企业的重要办学主体作用,推动企业深度参与职业教育,鼓励企业举办高质量职业教育。


    2016年,作为天津职业大学的一名学生,贺志军到天津奥展兴达化工科技有限公司实习了3个月。毕业后,他跟一起实习的20多名同学都入职了奥展兴达。现在,他是该公司的一名研发设计师。6年时间,薪水翻了两倍。


    冯艳文,天津职业大学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院长,贺志军的老师。他告诉记者,“贺志军上学的时候,实行岗位实习的教学模式,现在则是‘订单班’培养,就业情况越来越好。”


    “天津职业大学自20世纪90年代末即开始尝试与企业定向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经过多年实践形成了‘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大部分‘订单班’都服务于本市的高端装备制造企业,为天津提供技术技能积累、人力支撑和智力支持。”天津职业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郑清春表示。


    大二时通过华为的中级认证,到企业直接上手,毕业时企业给的薪酬比其他人要高出一截。深圳职业技术学院2015届毕业生徐剑波是深职院-华为培养信息通信技术技能人才“课证共生共长”模式受益者之一。


    针对信息与通信技术(ICT)产业链人才急缺的难题,从2011年开始,深职院联合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共建ICT专业,共育ICT人才,使学校课程与企业认证互嵌共生、互动共长,实行进阶式培养、个性化学习,形成了灵活可选、人人成才的三分课程体系。多年来,深职院与华为开展了一系列的紧密合作,校企共建了华为ICT学院、华为云鲲鹏中心、华为5G实训基地等多个项目,实现了文化、技术、人员等要素资源的互通。“课证共生共长”人才培养模式获得国家教学成果特等奖,产教深度融合模式被向全国推广。


    7月15日,深职院与华为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探索建立一种新型校企战略合作模式,以更好应对数字经济发展和区域产业转型升级。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书记杨欣斌深有感触,把握职业教育类型特色,不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学校获得长足发展的重要驱动。


    创新“研学用”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


    “项目化培养在我面前打开了一扇新窗户,柔性玻璃项目让我认识到了一个新世界。”在谈到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时,在校申报专利19项、“互联网+”大赛国赛金奖获得者、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郑旭飞同学表示,在参与项目的过程中,他养成了查阅资料、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提升了团队合作的素养。


    这也是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材料成型与控制技术专业群“研学用”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在学生身上的呈现:大一能针对某一问题查阅背景资料提出创意,大二能在导师指导下完成部分试验、工艺设计或产品设计工作,大三能在生产性实训基地完成有关科研项目的产品小试、中试和生产工艺调试工作。


    “研学用”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是研。材料成型专业群聚焦陕西省“两机”(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产业高地,按照“你有设计、我有活计;你有想法、我有办法;你能上天、我能落地”的思路,依托国家、省、校三级科研平台与产教融合平台,与23家“两机”高端企业和科研院所深度合作,创新了“研学用”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700余名学生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及各级纵向、横向、产品试制项目130余项,实现高校科技研究和高职技能技术应用相结合,打通了技术应用落地的最后一公里,为航天航空高铁关键零部件生产、工艺等“卡脖子”问题的解决贡献了职教智慧和力量。


    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推进育人方式、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将培养出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


    探索国际化技能人才培养路线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中国企业走出国门。大批合作项目相继在世界各国落地,而这迫切需要职业院校携手企业共同开展国际化人才培养。


    作为鲁班工坊联盟副理事长单位,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发挥水利人才培养优势,携手中国水电八局、中国水电十一局,依托海外工程项目,先后于2018年和2019年在赞比亚、南非开办大禹学院。


    赞比亚大禹学院校区距水电站施工区仅几公里,便于组织现场教学,做到了学校是学生的培训地,工地是学生的训练场。学院形成了以水利建筑工程技术、土木工程检测、工程测量、机械维修、电气自动化为核心的专业群,开发的5个工种教学标准获赞比亚技术教育和职业创新培训署官方认可,迈出了中国职教标准“走出去”的重要一步。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周保平告诉记者,大禹学院将国内“现代学徒制”的成功经验拓展至海外,实现了职业教育与企业实践的无缝衔接。大禹学院还引入社会评价,为学生进行国际焊工资格证书培训,通过率100%。


    “他们的培训效果很好,我学到了很多有用的技术。”大禹学院外籍优秀学生代表杰西卡成为赞比亚第三位取得国际焊工资格证书的女性,她的经历激励了当地大批青年女性。


    三年的求学时光,老挝留学生阿伦功从不会说中文到技能傍身,再到与团队协作获得全国大学生“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金奖第一名和中华职业教育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金奖,这是他连想都不敢想的。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与老挝教育与体育部合作的“中老职业教育战略合作项目”于2020年7月入围“中国-东盟高职院校特色合作项目”。作为受益者,阿伦功进入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物联网专业学习。“我会继续努力学习,将中国的技术和先进理念带回老挝,为老挝的发展贡献我的力量。我也会将中国文化和中国故事讲给我的老挝朋友们,做一名‘中国-老挝友谊使者’。”阿伦功说。

    2022-08-26
  • 全面加强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

    在第38个教师节即将到来之际,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在人民大会堂会见2022年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全国最美教师、国家级教学名师、教育世家等优秀教师及师范生代表并座谈,向全国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转达党中央、国务院的节日祝贺和诚挚慰问。


    孙春兰指出,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教师队伍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1844万名教师坚守三尺讲台、潜心教书育人,落实各项改革举措,合力推动教育面貌发生格局性变化。强国必先强教,中国式现代化需要教育现代化的支撑。希望广大教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推动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切实担负起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克己守正、为人师表,理想信念坚定,道德情操高尚,专业学识精湛,常怀仁爱之心,成为党和人民满意的“四有”好老师,努力为每个孩子提供适合的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以更加昂扬的姿态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孙春兰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将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投入重点予以优先保障,进一步提升师范院校办学水平,落实好职称评聘、收入待遇、培养奖励等政策,吸引更多优秀人才从教,形成全社会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

    2022-09-10
  • 教育部:中国各级教育普及程度达到或超过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

    中新网9月9日电9日上午,中共中央宣传部就党的十八大以来教育改革发展成效举行发布会。会上,教育部部长怀进鹏表示,这十年,中国教育普及水平实现历史性跨越,各级教育普及程度达到或超过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其中学前教育、义务教育达到世界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


    怀进鹏指出,十年来,教育系统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促进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质量,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教育的中国特色更加鲜明,取得历史性成就,教育面貌正在发生格局性变化。


    怀进鹏提到,这十年,教育普及水平实现历史性跨越,更好保障了人民受教育机会,有效缓解了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目前,全国共有各级各类学校近53万所、在校生超2.9亿人。学前教育毛入园率88.1%,比十年前提高23.6个百分点;在实现全面普及的基础上,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5.4%,比十年前提高3.6个百分点;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91.4%,提高6.4个百分点;高等教育毛入学率57.8%,提高27.8个百分点。各级教育普及程度达到或超过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其中学前教育、义务教育达到世界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10.9年。20万名义务教育阶段建档立卡辍学学生动态清零,历史性解决了长期存在的辍学问题,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重要贡献。全国2895个县全部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均衡,99.8%的中小学校办学条件达到“20条”底线要求,学校面貌有了根本改观,形成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和一体化发展新局面。学生资助政策体系覆盖全学段,十年来累计资助学生近13亿人次。持续实施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专项计划,累计录取学生95万余人。30万以上人口县均设有特殊教育学校,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达95%以上。


    这十年,教育服务能力稳步提升,为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人才和智力支撑。全国拥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口超过2.18亿,比十年前大幅增长。实施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计划,深化工程硕博士培养改革,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加快培养急需紧缺人才。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推动职普融通,深化产教融合,中高职学校(不含技工学校)十年累计培养毕业生7900多万。“双一流”建设扎实推进,若干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高校创新能力持续提升,十年来获得全部国家自然科学奖的67%、国家技术发明奖的72%,连续三年牵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首次观测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研制成功“九章”量子计算机,自主研发我国第一套海上大型绞吸疏浚装备“天鲸号”、全球首座球床模块式高温气冷堆核电站、我国首款获批上市的抗新冠病毒抗体药物,在这些原始创新、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深化产学研合作,加快科技成果转化,高校专利转化金额十年间从8.2亿元增长到88.9亿元。推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推动内地(大陆)与港澳台教育交流,支持港澳台青少年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这十年,教育改革开放持续深化,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进一步完善。健全党对教育全面领导的体制,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把“劳”纳入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教学,广大学生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使命担当。完善教育优先发展机制,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占GDP比例连续十年保持在4%以上。大力推进“双减”,教育生态正在重塑。教育评价、考试招生等改革持续深化,依法治教更加有力,进一步强化“严”的主基调,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全国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基本实现。面对疫情冲击,1800多万名教师迎难而上,“停课不停教”。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加快教育数字化转型。构建教育开放新格局,深化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加强中外人文交流,促进民心相通,助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拓展国际教育平台,我国教育更加开放自信主动地走向国际舞台。

    2022-09-10
  • 江苏出台条例鼓励台青前来学习和就业创业

    本报北京9月7日电(记者汪灵犀)记者从江苏省台办获悉,《江苏省对台经济文化交流合作促进条例》9月起施行。条例明确鼓励台湾地区青年来江苏学习、就业、创业。


    今年7月29日,江苏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江苏省对台经济文化交流合作促进条例》。条例共46条,于9月1日起正式施行。


    除促进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举措外,条例在吸引台湾地区青年来江苏交流合作方面也出台了一系列具体举措。


    在学习方面,条例支持符合条件的高等学校按照规定招收台湾地区学生,并逐步扩大台湾地区学生招收规模;支持苏台两地开展校际交流合作,构建交流合作平台,台湾地区教师可以按照规定到江苏任教。


    在就业方面,条例支持台湾地区大学生来江苏见习实习,鼓励江苏企业事业单位接收台湾地区大学生见习实习;鼓励台湾地区青年来江苏就业,符合条件的台湾地区青年可以通过公开招聘到江苏高等学校、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医疗卫生机构等事业单位就业。


    在创业方面,条例鼓励台湾地区青年来江苏创业,明确在江苏创业的台湾地区青年同等享受相关支持政策,同时也鼓励各类创新创业平台吸纳台湾地区青年开展创新创业活动,支持服务台湾地区青年的就业创业基地建设。


    江苏吸引利用台资总量位居大陆各省份前列。截至今年6月底,江苏累计批准台资项目超过2.99万个,实际到账台资超过865亿美元。

    2022-09-09
  • 从耕耘当下到关怀未来

    教师的工作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以教师为业,就是为未来作画。从经师到人师,从教书先生到大国良师,好的教师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今日的师范生将成长为未来的新一代教师。对他们而言,身处数字化时代,既享受互联网带来的便利,也面临信息泛滥和数字鸿沟的挑战。特别是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复杂性增加、不确定性增大,更需要以责任与坚守面对世界、耕耘当下、关怀未来。


    要尊重历史,关怀未来。看得见多远的过去,就能走得到多远的未来。新一代教师要有历史眼光、对历史心怀敬畏、掌握历史思维、获得历史启迪,在知识谱系中体悟前人的智慧成果,在教书育人的实践中传承优良师风。同时,在科技发达的时代,时刻持有未来关怀,也是教师应有的素养。少年有志,则国家有望,教师要懂得和善于鼓励广大学生胸怀家国、笃行致远。


    要坚持终身学习,自我激励。在知识爆炸,尤其是互联网成为知识传播重要载体的时代,知识学习对教师的成长尤为重要。新一代教师所需要的,不仅是深厚的学养和广博的知识储备,更需要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要在保持未来关怀中不断实现自我超越:超越固化的思维方式和学科切割的知识边界,超越师生关系的刻板认知。这个过程是一个自我激励与管理的过程,需时刻要求自己不仅有胜任教学的专业知识,还要有广博的通用知识和宽阔的胸怀视野,并保持时时处处学习与自省的能力。


    要有全球视野,与大道同行。以全球发展的眼光看当下,新一代教师承载了更高的期待和要求。既要厚植爱国情怀,也要有全球视野,努力提升全球胜任力。要准确把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的深刻内涵,要主动学习与理解世界理论与中国智慧、世界变局与中国影响、全球治理与中国方案。唯其如此,才能在未来长期的育人实践中,培养出一批又一批胸怀祖国、兼济天下的卓越人才。有人说,“未来不是我们要去的地方,而是我们正在创造的地方。”让未来世界的音符更美、更和谐,教师是不可替代的“调音师”。


    期待今日之师范生,未来之师者,茁壮成长,坚守爱与责任,耕耘当下,关怀未来。

    2022-09-09
  • 教育公平的阳光遍洒神州大地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将促进教育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教育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10年来,围绕教育机会、条件、质量和保障公平,党中央出台一系列重大举措,着力解决广大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教育脱贫攻坚持续推进,义务教育阶段20多万名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辍学实现了动态清零;特殊教育提升计划让适龄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超过95%;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和“公民同招”政策全面落实,优质普通高中学校50%以上的招生指标合理分配到区域内初中,“择校热”大幅降温……我国教育正向着实现更高水准的公平迈出坚实步伐。


    学前教育:普及普惠优质发展


    人生百年,立于幼学。学前教育关系亿万儿童健康成长,关系千家万户的幸福和谐,关系国家发展和民族未来。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对学前教育做出全面系统重要部署。党的十八大提出“办好学前教育”,党的十九大要求“在幼有所育上取得新进展”。2018年印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是以党中央的名义出台的第一份学前教育文件,进一步明确了学前教育公益普惠的基本方向,提出了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发展的重大政策举措。


    破解“入园难”。10年来,在广大教育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学前教育资源总量迅速增加。2021年,全国幼儿园数量达到29.5万所,比2011年增加12.8万所,增长了76.8%,切实满足了不断增加的适龄儿童入园需求。


    破解“入园贵”。10年来,教育部门着力构建以普惠性资源为主体的办园体系,学前教育资源结构发生了格局性变化。2021年,包括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的全国普惠性幼儿园达到24.5万所,占幼儿园总量的83%。


    不仅是城市居民,农村居民也实现了家门口入园的愿望。2021年,农村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90.6%,每个乡镇基本都有一所公办中心园,大村独立办园、小村联合办园。城乡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建成。


    10年来,针对学前教育的财政投入力度也在持续加大。2020年全国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为2532亿元,比2011年的416亿元增长了5倍;财政性教育经费占比从2011年的2.2%提高到2020年的5.9%。中央财政支持学前教育发展专项资金10年累计投入超过1700亿元,有效拉动了地方财政投入的快速增长,为学前教育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义务教育:从“有学上”到“上好学”


    义务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中时间最长、人数最多的学段。办好义务教育事关亿万少年儿童健康成长,事关国家发展和民族未来。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义务教育认真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崇高使命,以均衡发展为战略任务,以促进公平和提高质量为工作重点,不断完善政策保障体系,努力满足人民群众从“有学上”到“上好学”的美好期盼。


    从2012年到2021年,短短10年间,我国义务教育在实现全面普及的基础上,实现了县域基本均衡发展,成为我国义务教育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


    10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先后出台了《关于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等系列重要文件,从布局规划、学校建设、经费投入、教师队伍、学校管理、质量评价等方面进一步完善了义务教育的政策保障体系。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财政资金投入、公共资源配置等都优先保障义务教育。


    据统计,2012年至2021年,财政性义务教育经费从1.17万亿元增加到2.29万亿元,占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的比例始终保持在50%以上。


    在脱贫攻坚的漫漫征程中,实现义务教育有保障是切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砝码。各地教育部门健全控辍保学联控联保长效机制,挂牌督战重点地区,确保辍学学生能够找得到、劝得回、留得住。2012年至2021年,全国小学净入学率从99.85%提高到99.9%以上,初中阶段毛入学率始终保持在100%以上。义务教育阶段建档立卡脱贫家庭学生辍学实现了动态清零,长期存在的辍学问题得到了历史性解决。


    为切实保障残疾儿童少年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国家连续实施特殊教育提升计划,适龄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超过95%。2021年,全国共有特殊教育在校生92万人,比2012年增加了54.1万人,增长142.8%。


    10年来,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水平不断提升,城乡统一、重在农村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已经确立。2012年至2021年,小学生均经费支出从每生每年7447元增至14458元,初中生均经费支出从每生每年10218元增至20717元。生均公用经费标准经过多次提标,达到东中西部统一的小学650元、初中850元的标准。


    坚持补短板、兜底线,教育部门实施了“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等重大项目,中央财政累计投入4000多亿元,带动地方投入超过1万亿元。


    为解决群众关注的“择校热”难题,10年来,义务教育招生入学改革不断深化。免试就近入学和“公民同招”政策得到全面落实,违规招生行为得到全面规范,“择校热”大幅降温,入学机会更加公平。落实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政策,2021年义务教育阶段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公办学校就读和享受政府购买民办学校学位服务的比例达到90.9%。


    资助体系:助力教育公平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学生资助工作。经各方共同努力,目前我国已建成中国特色学生资助体系,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目前,我国学生资助已形成投入上以政府资助为主、学校和社会资助为辅,方式上以无偿资助为主、有偿资助为辅,对象上以助困为主、奖优为辅的资助体系,涵盖28个中央政府资助项目,“奖、助、贷、免、勤、补、减”多元政策相结合,年资助1.5亿人次,年资助金额达2600多亿元。


    10年来,国家建立了学前教育资助制度。为小学生免费配发汉语字典,免除普通高中建档立卡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杂费,新设立了中职国家奖学金、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学业奖学金,启动了高校新生入学资助项目,出台了高校学生应征入伍服兵役国家资助办法、直招士官国家资助政策等。同时,通过对各学段17项国家学生资助政策进行调整和完善,确保资助政策和资金投入向中西部地区倾斜、向欠发达地区倾斜、向民族地区倾斜、向特殊困难群体倾斜。


    10年来,全国学生资助金额累计超过2万亿元。其中,财政投入资金累计达1.45万亿元,占资助资金总额的72%。年资助金额从2012年的1322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2668亿元。财政支持力度持续加大。


    随着资金投入力度加大,资助标准也水涨船高,受助学生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义务教育阶段,两次提高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膳食补助标准,从每生每天3元提高到5元,逐步实现从“吃得饱”向“吃得好”的转变。高中阶段,普通高中、中职国家助学金标准从平均每生每年1500元提高到2000元;本专科生国家助学金标准从平均每生每年3000元提高到3300元;国家助学贷款额度从每生每年不超过6000元提高到本专科生12000元、研究生16000元,并相应提高基层就业和应征入伍服兵役贷款代偿标准。


    10年来,国家全面实行城乡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一补”范围从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扩大到非寄宿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范围实现原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全覆盖,扩大中职免学费、高职国家励志奖学金和国家助学金覆盖面,增加本专科生国家奖学金名额,完善退役士兵教育资助政策,将预科生和科研院所等各类培养单位的研究生、军队院校招收的无军籍地方全日制学生,全部纳入高等教育学生资助政策范围。


    10年来,累计资助学生近13亿人次,年资助人次从2012年的近1.2亿增加到2021年的1.5亿,实现了资助政策“所有学段、所有学校、所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全覆盖。


    随着我国学生资助政策不断完善和投入力度不断加大,教育公平理念落地生根,教育公平的阳光已洒向每一片土地。(记者李丹)

    2022-09-08
  • 我国专任教师总数达1844.4万人 支撑世界上最大规模教育体系

    记者日前从教育部获悉:我国专任教师总数从2012年的1462.9万人增长到2021年的1844.4万人,增幅达26%。教育部教师工作司负责人表示,这支规模宏大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支撑起世界上最大规模教育体系。


    据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区、各部门大力推进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建设,教师工作取得了历史性成就,教师队伍整体面貌发生了格局性变化,优秀人才争相从教、教师人人尽展其才、好教师不断涌现的良好局面基本形成。


    教师队伍实现量质齐升。十年来,各级各类教师素质不断提升、结构不断优化。小学教师本科以上学历从2012年的32.6%增长到2021年的70.3%,高校硕士研究生导师从22.9万人增长到42.4万人,博士研究生导师从6.9万人增长到13.2万人。


    中国特色高水平教师教育体系建立建强。我国建立了以215所师范院校为主体、510所非师范院校共同参与的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实施部属师大师范生公费教育,十年招生8.5万人,90%的毕业生到中西部任教。“国培计划”持续实施,截至目前,中央财政累计投入200亿元,培训校长教师1800多万人次。此外,启动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实施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优秀教师定向培养计划。


    教师队伍短板加速补齐。乡村教师支持计划持续推进,乡村教师“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局面基本形成。“特岗计划”持续实施,截至2021年,已为中西部乡村学校补充103万名教师。


    “十年来,各部门各地区各学校通力协作,推动教师工作由注重规模走向量质齐升阶段。广大教师以昂扬的精神、专业的工作、无私的奉献,浇灌教育田地,为亿万学子带来美好希望,撑起一片蓝天。”发布会上,教育部教师工作司负责人还介绍,今年教师节将围绕“迎接党的二十大,培根铸魂育新人”开展系列活动。(记者赵婀娜、吴月)

    2022-09-08
  • 2022年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名单公布

    新华社北京9月6日电(记者徐壮)中宣部、教育部6日公布2022年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名单。12位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涵盖了高教、职教、中小学、幼教、特教等各级各类教育,同时兼顾了地域、民族、性别、年龄等因素。


    据介绍,自2010年以来,教育部会同有关单位每年推选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从2020年起,中宣部、教育部联合宣传表彰全国教书育人楷模,进一步提升优秀教师宣传表彰的力度。


    这12位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有的深耕思政课堂、传播党的创新理论,有的勇攀科研高峰、取得显著成果,有的一辈子扎根基层、矢志奉献山区教育,有的创新思路方法、为孩子倾注大爱深情,充分展示了新时代教师队伍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良好精神风貌,是广大人民教师的优秀代表和杰出典范。他们是: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康绍忠,山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教授李粉霞,吉林大学教授孙正聿,哈尔滨工程大学教授杨士莪,上海市浦东新区特殊教育学校校长、教师周美琴,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行知教育集团总校长、教师杨瑞清,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第一中学校长、教师杨明生,湖北省武汉市旅游学校教师马丹,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育英学校教师郭晓芳,四川护理职业学院院长、教授张先庚,甘肃省张掖市肃南县明花学校教师安文军,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铁门关市第一幼儿园副园长、教师孙怡。

    2022-09-07
  • 培根铸魂育新人——党的十八大以来教师队伍建设成效显著

    9月6日,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发展成效。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任友群介绍,十年来,我们大力推进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建设,教师工作取得了历史性成就,教师队伍整体面貌发生了格局性变化,优秀人才争相从教、教师人人尽展其才、好教师不断涌现的良好局面基本形成。


    再过几天,马上迎来第38个教师节了,这也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第10个教师节。今年教师节将围绕“迎接党的二十大,培根铸魂育新人”开展系列活动。


    新闻发布会上揭晓了2022年“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他们是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康绍忠,山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教授李粉霞,吉林大学教授孙正聿,哈尔滨工程大学教授杨士莪,上海市浦东新区特殊教育学校校长、教师周美琴,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行知教育集团总校长、教师杨瑞清,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第一中学校长、教师杨明生,湖北省武汉市旅游学校教师马丹,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育英学校教师郭晓芳,四川护理职业学院院长、教授张先庚,甘肃省张掖市肃南县明花学校教师安文军,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铁门关市第一幼儿园副园长、教师孙怡。


    专任教师总数1844.4万人,十年增幅26%


    教育部的数据显示,我国专任教师总数从2012年的1462.9万人增长到2021年的1844.4万人,增幅达26%。各级各类教师素质不断提升、结构不断优化,小学教师本科以上学历从32.6%增长到70.3%,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超过50%,高校硕士研究生导师从22.9万人增长到42.4万人,博士研究生导师从6.9万人增长到13.2万人。


    “这支规模宏大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成了支撑世界上最大规模教育体系的‘大国良师’。”任友群说。


    发展的背后离不开财政投入。党的十八大以来,发展改革委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2200亿元,支持发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3400亿元,带动各种资源,支持各级各类学校教学科研和生活设施建设,学校办学条件明显改善,育人环境有效提升。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社会发展司副司长蔡长华表示:“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支持薄弱领域和关键环节,加大乡村教师周转宿舍和住房建设,让他们留得住、教得好。”


    在教师管理综合改革方面,截至2022年6月底,全国省市县三级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已如期达到或高于国家基本标准。2001年分别设立城市、县镇和农村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2014年实现城乡编制标准统一。


    2019年,针对中小学在校生、教职工编制和实有人员变化情况,以及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学校学段之间人员编制配备不平衡、编制调整不及时、人员流动不顺畅等问题,中央编办会同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部门出台创新编制管理举措。中央编办四局副局长张文斌认为:“这一举措,有效促进了教育资源的城乡均衡配置,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教师教育体系加强,更关注素质能力提升


    师范教育是“群学之基”,师范院校是培养教师的主阵地。十年来,建立了以215所师范院校为主体、510所非师范院校共同参与的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实现了由“中师、专科、本科”三级教师教育向“专科、本科、研究生”三级教师教育跃升。


    中国教育学会原会长钟秉林认为,实施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教师教育体系进一步加强。部属公费师范生制度从“免费”走向“公费”,履约期从10年变成6年,体现了师范生培养的优越性,也更易于激发职业认同感。


    这十年,教师培训体系更加完备。2021年,国家实施“优师计划”,进一步聚焦欠发达地区加强教师定向培养。改革“国培计划”,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中西部高校新入职教师国培示范培训计划等项目,建立“国省市县校”五级联动的新型教师培训体系。


    “这几年,各级各类教师的培训力度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工作正在走向关注素质能力提升的新阶段,符合教育和教师工作规律,符合教育高质量发展要求。”钟秉林说。


    “强师”“惠师”举措陆续落地,解决乡村教师住房困难


    国家兴衰系于教育,根本在教师。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新文章将如何续写?


    任友群表示,将强化价值引领,推进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建设,使广大教师严守行为底线,追求高位标杆;实施好基础教育强师计划,开展名师名校长培养计划,打造职业教育“双师型”队伍,强化高校人才队伍建设,推进教师数字化学习;推进职称改革,深化教师评价改革,提高教龄津贴标准,完善教师工资待遇长效联动机制;完成教师法修订,完善教师荣誉表彰体系,持续营造尊师重教良好氛围。


    在“强师”“惠师”的道路上,一系列政策举措即将实施。


    据了解,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将推动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的扩面优化,增加了奖励名额,单列研究生教学成果奖,向一线教师倾斜;实施“新时代中小学名师名校长培养计划”,帮助名师名校长实现专业再发展,带动更大范围内的教师校长共同成长;完善中小学岗位设置管理,适当优化调整高级教师岗位比例,拓宽教师职业发展通道;服务国家战略加强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提升高端紧缺专业教师队伍的储备和支持。


    “我们将继续加强教师工资待遇保障,会同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继续研究解决乡村教师队伍住房困难问题,完善以公租房、保障性租赁住房和共有产权房为主体的住房保障体系,让教师们安居乐业。”任友群说。

    2022-09-07
  • 进一步挖掘岗位资源,做实做细就业指导服务 精心保障高校毕业生求职路

    今年我国高校毕业生达1076万人,同比增加167万人。组织线上线下招聘会,提供更多就业信息;搭建校企合作桥梁,开拓更多就业岗位;优化服务保障,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和重点领域建功立业……用心用情、精心暖心、落实落细。在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关键阶段,各地各部门多措并举,精心保障毕业生求职之路,全力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就业是民生之本。2022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1076万人,同比增加167万人。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多重因素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复杂。


    在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关键阶段,教育系统会同有关部门开展2022届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周、高校毕业生就业“百日冲刺”等系列活动,进一步挖掘岗位资源,做实做细就业指导服务,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和重点领域建功立业,全力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开拓岗位,提供更多就业信息


    经过认真准备,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工程学院本科毕业生崔超樊通过笔试与面试考核,成功签约陕西凌云电器集团。“公司在电子产品研发方面的业务内容,与我的专业匹配度较高,也是我的兴趣所在。能找到心仪的工作,我很感谢学校和学院的帮助。”崔超樊说。


    崔超樊的签约单位,是学校“访企拓岗”专项行动中的一家合作单位。此前,学校领导带队前往该企业调研,了解产业发展趋势、企业用人需求,搭建起校企合作桥梁。


    为开拓就业市场,今年以来,全国高校书记校长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启动实施,截至目前,已有2400余所高校走访用人单位约15万家,拓展岗位290多万个、实习岗位130多万个。


    促就业、稳就业,开拓岗位是关键。各地各部门各高校积极行动、全力以赴,为毕业生提供更多就业信息。


    打造数字化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国家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升级完善,发挥出市场化岗位吸纳就业的主渠道作用。截至8月21日,平台已汇集各类岗位资源1325万个,2022届毕业生注册547万人,用人单位注册55万家。


    广泛凝聚各方合力。教育部联合人社部、国资委等共同举办“国聘行动”第三季,汇集岗位资源68万个;教育部与全国工商联共同举办“民企高校携手促就业”活动,开拓岗位15万个;工信部、教育部共同举办“中小企业网上百日招聘”活动,提供招聘岗位11万个。


    完善市场化社会化就业促进机制。教育部发动民营企业广泛参与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2022年,291家用人单位和1271所高校申报的6381个项目完成首批立项。


    发挥政策性岗位压舱石作用。相关部门出台更大力度政策措施推动加快招聘进度,国有企业稳定扩大招聘规模,扩大应征入伍规模,开发科研助理岗位吸纳高校毕业生等。


    用心用情,做好就业指导服务


    就业心态调整、信息搜集、简历撰写、面试与表达……经过为期5天的“宏志助航计划”就业能力培训,河南农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肖连鑫收获很大。


    “培训让我的应聘能力得到显著提高,也让我对个人职业生涯有了更清晰的规划。”肖连鑫已收到牧原集团的录用通知,他坦言:“很幸运也很感激。”


    由于家庭经济困难、社会资源匮乏、就业能力不足等多种原因,就业困难毕业生面临着不同程度的压力。为此,今年春季学期,教育部部署实施“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宏志助航计划”,面向重点群体开展就业能力培训,帮助参训学生增强求职信心、提升就业能力。截至目前,已线下培训毕业生8.93万人、线上培训67.6万人。依托国家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累计向2022届高校困难毕业生群体推送岗位信息165万条。


    面对严峻复杂的就业形势,用心用情提供就业服务、做好就业指导,成为各地各部门各高校的共识。


    教育部以“多措并举,蓄力就业新征程”“如何应对求职面试”等为主题,开展“互联网+就业指导”公益直播课111场,收看人次超3.1亿;


    四川省组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就业创业导师团,深入高校开展讲座与咨询70余场,服务应届毕业生3万余人次;


    浙江大学举办就业形势分析、基层就业主题宣讲、求职技能培训、求职心理调适等就业指导活动,参与学生2.3万余人次,还聘请校内外专家百余人,为学生提供自我认知、时间管理等方面的一对一辅导;


    同济大学建立“未就业毕业生”“重点就业学生群体”数据库,及时掌握学生基本情况、求职意向、就业推荐、心理辅导等信息,个性化记录学生参加校园招聘宣讲、参与职业技能培训活动的有关内容……


    用心用情、精心暖心。一系列落实落细的就业指导服务,精心保障高校毕业生求职之路。


    脚踏实地,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建功立业


    基层是高校毕业生建功立业的舞台,也是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广阔空间。


    这个毕业季,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本科毕业生万文祥选择回到家乡山东基层工作。“我是从农村走出来的学生,对家乡很有感情。广阔天地大有可为,我希望在基层一线磨炼本领、服务人民。”万文祥说。


    像万文祥一样,选择在基层和重点领域就业的学生越来越多。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就业观和择业观,各地各部门各高校不断加大政策力度、深化就业育人、强化培养使用、优化服务保障。


    今年以来,教育部会同各部门共同做好“特岗计划”“三支一扶”“西部计划”等基层项目的招录工作。其中“特岗计划”计划招募6.7万人,“三支一扶”计划招募3.4万人,“西部计划”新招募志愿者3.67万人。


    为发挥高校毕业生在城乡社区治理和服务中的积极作用,民政部、教育部等多部门联合印发通知,提出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招录一批、发展城乡社区服务业吸纳一批等举措,多渠道吸纳高校毕业生到城乡社区就业创业。


    安徽省开发2000个大学生科技特派员岗位,服务村、农户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经济实体,鼓励符合条件的大学生科技特派员兼任所在乡镇、村(社区)团干部,参与共青团和青年工作,为乡村振兴储备科技人才。


    东北大学开展“逐梦报国志·行走天地间”活动,近年来,前往电子信息、装备制造、航空航天等重点领域和基层就业的毕业生比例保持在50%以上。


    好儿女志在四方,有志者奋斗无悔。选择到基层和人民中去建功立业,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成为越来越多青年学生的理想追求。

    2022-09-06
  • 我国10年来累计资助学生近13亿人次(新数据 新看点)

    数据来源:教育部


    制图:张芳曼


    本报北京9月4日电(记者金正波)记者日前从教育部获悉:10年来,各方面共同努力,坚定践行党和政府“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的庄严承诺,形成了中国特色学生资助体系,为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促进教育公平作出了重要贡献。


    资助范围更广。10年来,全国累计资助学生近13亿人次,年资助人次从2012年的近1.2亿人次,增加到2021年的1.5亿人次,实现了资助政策“所有学段、所有学校、所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全覆盖。


    资助力度更大。10年来,全国学生资助金额累计超过2万亿元。其中,财政投入资金累计达1.45万亿元,占资助资金总额的72%。年资助金额从2012年的1322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2668亿元,翻了一番。财政投入资金从2012年的1020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2007亿元,增长97%。


    目前,我国学生资助已形成投入上以政府资助为主、学校和社会资助为辅,对象上以助困为主、奖优为辅的中国特色学生资助体系,涵盖28个中央政府资助项目,“奖、助、贷、免、勤、补、减”多元政策相结合,年资助人次1.5亿,年资助金额2600多亿元,为世界提供了学生资助的中国方案。


    学生资助是脱贫攻坚的重要内容,也是脱贫攻坚的重要阵地。据教育部相关负责人介绍,10年来,学生资助坚持将建档立卡家庭学生、最低生活保障家庭学生、特困供养学生、孤儿、残疾学生等特殊困难群体作为重点保障对象,结合实际给予较高档次资助,加快了这些家庭摆脱贫困的步伐。2020年,共资助建档立卡学生1472万人,资助金额344亿元。脱贫攻坚任务完成后,2021年,继续资助脱贫家庭和脱贫不稳定家庭学生1400多万人,资助低保家庭学生700多万人、特困救助供养家庭学生10余万人、孤儿学生20余万人、残疾学生100多万人,年资助金额572亿元。

    2022-09-06
  • 只有奋斗才能成就梦想——2022年《开学第一课》取得积极反响

    由中宣部、教育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主办的2022年《开学第一课》1日晚在央视综合频道播出后取得积极反响。观众认为,节目用鲜活的故事传递了“只有奋斗才能成就梦想”的真谛,有力激发和引领广大青少年自信自强、立志成才。

    节目以“奋斗成就梦想”为主题,邀请“八一勋章”获得者、“时代楷模”称号获得者以及科技工作者、奥运健儿、志愿者等登上讲台,启发中小学生感悟奋斗的真谛。

    “看了《开学第一课》我发现,无论是冬奥赛场上奋力拼搏的奥运健儿,还是50年扎根土地育种的院士,他们都在少年时期就怀揣梦想,并为之不懈努力。”中国人民大学附属小学六年级四班学生王陈晞说,“他们的讲述告诉我:梦想是最好的启明星,会指引我们寻找属于自己的坐标。”

    清华大学附属小学教师赵丽娜说,今年的《开学第一课》将“奋斗”这个宏大主题融入一个个真实而鲜活的故事,化为学生可观、可感的人和事。“学生们真切地感受到了,正是千千万万的奋斗者,汇聚起强大的力量,推动我们国家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她说。

    上海市闵行区莘庄镇小学教师冯志兰说,节目用鲜活的故事表明,奋斗的天地非常广阔:可以是在奥运赛场上拼搏,可以是在农田里耕耘,可以是在世界屋脊科考探秘,也可以是在广阔海洋中驾驶战舰保卫祖国,我们每个人的本职岗位都是奋斗的天地。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班主任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龚杰克说,今年的《开学第一课》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目标,在新学年开学之际为中小学生营造了积极向上、奋发进取的浓厚氛围。

    2022-09-05

  • 首 页  上一页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下一页    尾 页  

    版权声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 8629 6259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696号 蒙ICP备160010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