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真情垫高山里孩子的人生

    若给71岁的孙宁生画一张人生轨迹图,教书育人是一直不变的方向。


    恢复高考的第二年,孙宁生以当地文科状元的身份考入南京师范大学。毕业后,他如愿成为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以下简称“南师附中”)的一名地理教师。从此,他心心念念地把守护学生当成一生的追求。


    2011年初,29年的执教生涯结束,退休的第二天,孙宁生就背上行囊,来到乌蒙山脚下的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区茨营中学,开启了12年的支教生涯。


    “大山里的孩子,看不到山外面,我要到那里去托举他们,垫高孩子们的人生,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茨营中学的教学楼上写着这样一句话——读书垫高人生高度。这句孙宁生个人的感悟,变成了全校师生的座右铭。


    2021年,孙宁生荣获“云南省道德模范”称号。一提到孙宁生,茨营中学校长赵小郭竖起大拇指:“12年来,无论对学生,对教师,还是对学校,甚至对茨营的群众,孙宁生老师都很无私,心里没有自己,全都装着别人,大家都很佩服他。他具有榜样的力量,凝聚着全校的人心,无论从人品上、人格上,他都是一座丰碑!”


    初心所系:


    燃烛光照亮心灵


    今年8月28日,茨营中学初一新生报到。孙宁生找到班主任,要到了这批学生中脱贫户的名单——8人。“去年是17人,今年又少了,脱贫摘帽后,这几年农民的生活确实越来越好了!”他笑着说。


    8个人,孙宁生认真地写进资助名单里,又从抽屉里取出800元,作为9月新增的资助经费,装入一个大信封中。


    掰着手指一算,12年间,孙宁生直接或间接经济资助的困难学子多达322人,其中还有9名孤儿,资助金额近百万元。


    孙宁生早就有资助贫困学子的打算。2011年茨营还没有“建档立卡贫困户”之说,他就向班主任们打听,有300多名学生说自己家境贫寒,而当时孙宁生的退休金,在这么多学生面前只是杯水车薪。他要来贫困学生名单,利用双休日挨家挨户走访,梳理出最需要资助的孩子。


    山路崎岖,又不通车,纯靠一双脚板丈量土地。每逢开学,孙宁生就会带着地图,揣上指南针、一袋饼干和一壶水,跋山涉水走访困难学子名单上每一个孩子的家。茨营中学海拔1860米,最远的哈马寨海拔3200米,一走就是半天,但在孙宁生看来,心中有信念,再高的山都在脚下。


    2011年8月,孙宁生确定了首批95名品学兼优、家庭困难的学生正式成为资助对象,每人每月100元生活费。贾文娟是孙宁生首批资助对象之一。


    走访到贾文娟家,瞅着刚到家的贾文娟,瘦小的个头,驼着背,孙宁生心疼不已,“文娟以后的生活费和学费我来承担!”贾母连说不行:“两个姐姐的学费都是您帮忙解决的,怎么能让您再劳神?”


    孙宁生安抚道:“我没有孙女,贾文娟就是我的孙女,爷爷为孙女花钱不是天经地义吗?”


    贾文娟上初中时,考试经常不及格。孙宁生一遍遍鼓励:“每个人都应该有一个目标,不然就像是闭着眼睛走路,只能东摸西撞,弄不好还会跌跟头。”


    小姑娘发奋努力,最终考取了曲靖市护士学校。念护校时,她又在孙宁生的不断启发下,2019年考过了通过率只有3%的专升本,成为一名本科生。


    “没有孙老师就没有现在的我!”在茨营采访的日子,这是记者听到最多的一句话,但在一名叫袁志芳的护士口中,这句话变成了“没有他可能就没有我”。


    袁志芳从小失去双亲,姐弟俩和外公外婆一起生活,全家靠着外公捡拾垃圾维持生计。那时,孙宁生见惯了一贫如洗,但第一回来到袁志芳家时,还是被吓了一跳:衣物全摊在床上,还要去河里挑水喝,年迈的外婆唉声叹气,孩子眼里没有神采。


    “这个家岌岌可危!”孙宁生隐隐地担心。


    更让孙宁生着急的是,初中时,性格孤僻的袁志芳因受到同学欺负,曾经试图割腕自杀。孙宁生用更多的爱与关心,去照亮孩子的内心——冬天准备棉衣,开学时送上文具,一步步带她走出了阴霾。


    初中毕业后,袁志芳进入曲靖市职教中心护理班念书,孙宁生不放心,隔三岔五装作“顺路”去看她,鼓励她:“好好学习,以后孙老师的身体就交给你照顾了。”


    “孙老师对我太好了。”袁志芳每次想到这些,眼圈就红了。如今的袁志芳已经成为一名护士,弟弟也在镇上找到了工作。


    这个家,终于有了笑声!


    真情所依:


    “播种人”孕育出希望


    生活上的苦,只要有奔头,孙宁生并不怕,反而甘之如饴。他最累的是与“读书无用论”做斗争。他深知,只有教育,才是阻断贫穷代际传递、巩固脱贫成果的根本手段。于是,他把学生从田间地头里、饭店餐桌间、小卖部柜台后,一个个拉回了课堂,留在了校园。


    范亮是孙宁生在南师附中任教时教过的学生。他记得2016年第一次来云南看老师,孙宁生站在田里,微微弯着腰与一名干农活的女生说话。范亮后来听说,女生叫于丽,已是第三次辍学,前两次都被孙老师拉回了学校。


    一次,孙宁生发现于丽好几天没来上学,经打听,才知道她父亲因患肝癌去世了。他跑到女孩家里,傍晚时分,家里黑乎乎一片,找了半天才在屋后找到小姑娘。


    孩子哭着说,父亲去世后继母把家里值钱的东西一搬而空,除了这个漏水的老屋,连灯泡都没留下。“你没有父母,还有孙老师,以后你靠读书改变命运。”在孙宁生的鼓励下,于丽回到了课堂。


    而这一回“失踪”,孙宁生到处找了几天,才在田里找到她。成为孤儿的于丽与大伯生活在一起,她觉得与其继续花钱读书,不如做农活帮家里减轻负担。


    “哪怕你要打工,也要等到初中毕业,可以有更高的收入。”孙宁生找到于丽大伯家,保证孩子上学的生活费由他解决。担心孩子再次“失踪”,孙宁生干脆给她买了个手机,还充了半年话费。


    戴金梦同学也是被他从烧烤店拉回学校的。2020年,成绩中上的戴金梦多日没来学校,听说她可能在镇上的烧烤店打工,孙宁生急了!


    烧烤店多在晚间营业,天黑后,他乘公交车跑到镇上,一家店一家店地找,一连寻了几天,终于找到戴金梦。令孙宁生欣慰的是,这几天,戴金梦打工受到了“冷眼”,决定继续好好学习。


    12年来,孙宁生一直坚守着一块播种希望的园地——希望图书室。这是他刚到茨营中学时自己创建的图书室,没有多余房间,他就用自己的38000多元公积金搭建活动板房。没有图书,就联系南京他的学生和爱心人士捐助,至今上架图书27000多册,仓库里还有1万多册,有文学名著、科普读物、励志书籍和教辅材料。没有书架,国外的爱心人士捐来了书架……


    孙宁生经常带着孩子们写读书笔记,并用自己购买和社会捐助的文具奖励学生。如今的图书室,已从经常积雨水的活动板房搬进了办公楼,教室般大小,还有一间阅读自习室。希望图书室,成为全校学生课外时间最爱去的乐园。


    清贫的坚守,换来的并非一帆风顺。孙宁生曾在笔记本中写道:“农村贫困地区的教育是个慢活,不可能立竿见影,如同播种,种子撒下去,总要过一段时间才会生根、发芽……”


    我身所安:


    白云外不老青山


    过去,孙宁生说自己只是“见不得穷”,教育,是从根子上改变贫穷最好的方法。今天,他仍然相信,教育,能给孩子们带来更加美好的未来。


    孙宁生知道贫穷的难受滋味。小学时,父亲生了重病,家里连学费都凑不齐。插队后,学业被迫中断,他只能靠自己埋头苦读,是读书圆了大学梦,改变了他的命运。


    因为有这番经历,孙宁生格外珍惜教师——这个来之不易的工作,总想给学生最好的教育、最好的关怀。


    做了老师,他视学生如命,哪个孩子交不起学习费用,他悄悄地垫上;哪个孩子吃不饱饭,他默默地领回家里吃饭……用他女儿孙茜的话来说,从她记事起,家里永远都是一群陌生的哥哥姐姐来“蹭饭”。


    然而,在学生范亮眼里,孙宁生的心就像是一块无限大的海绵,装进了一名又一名学生,就连他这个十多年不曾联系的学生打来电话,孙宁生都能一口报出名字!


    孙宁生退休后,以“自由人”的身份,在茨营中学做了三件事:资助了一批学生,挽救了一批学生,建立了希望图书室,“我见不得孩子受穷、见不得穷孩子辍学、见不得穷孩子调皮捣蛋”。


    在离曲靖城20多公里的茨营中学,清晨第一个到校的是他,夜里最后一个关灯的还是他。在这里的12年,他,是编外辅导员,也是编外教师,12年里没有拿过学校一分钱,没有吃过学校一口饭;他,在食堂偷偷地给学生的饭卡里打了多少钱,自己也说不清楚;他,成了学生离不开的人,成了他们最挂念的人。


    8月14日的午后,早已毕业的学生——25岁的王富兵走了1小时40分钟的山路来到茨营中学,只为看一眼“孙老师”。


    十几年前,还在上小学的他,就听说“茨营中学有个用退休工资资助学生的孙老师”。进入学校后,孙老师不仅给他生活费,还鼓励他多读书。


    如今,王富兵在江苏盐城某中学当地理老师,走出了大山,跳出了农门,孙老师温柔的鼓励、和煦的笑容,他一直记在心头,只要遇到班里家境贫困的孩子,更会格外关照。“孙老师是照亮我新世界的那盏灯,我也想成为一名像他那样散发温暖的老师。”王富兵说。


    因为有了孙宁生,大山里的孩子看到了外面的世界,渐渐有了梦想,以及逐梦的底气和勇气。


    瘦弱的孙宁生,以自己的人格力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推动着茨营中学发生变化。曾经连续10年,茨营中学中考升学率在麒麟区排倒数第一。自2009年至今,茨营中学就跃居全区中上水平。


    支教12年,孙宁生选择把家安在曲靖。至今,他依然每天都拖着瘦弱的身躯,奔走在茨营中学的图书室、课堂间。


    有人说,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摇动着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着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着另一个灵魂,也许孙宁生的使命就是守住这片青山,做那一棵树、一朵云、一个灵魂。(张勇、王茸)

    2022-09-27
  • 秋季新学期,如何上好法治教育这堂课

    9月14日,湖南省怀化市新晃县兴隆中学迎来秋季开学的第一堂法治课——新晃县人民法院禾滩人民法庭庭长杨俊作为学校的法治副校长,以“防范校园欺凌”为主题,通过以案释法、以案学法的方式,让学生“零距离”接受普法教育。随着秋季学期正式开学,不少学校纷纷把法治教育作为“开学第一课”,一批法治副校长正式走上岗位,在新学期伊始开展法治教育。


    今年年初,教育部颁布《中小学法治副校长聘任与管理办法》,要求每所中小学校至少配备1名法治副校长,该办法于今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


    此前,教育部印发《全国教育系统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年)》,主要目标为:到2025年,普法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明显增强,教育系统法治素养和依法治理水平显著提升,广大干部师生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不断提高。


    采访中记者发现,很多法治教育仅限于听讲座,学生、家长表示获益有限。当前,法治教育如何“讲”出新意,还有哪些短板待补齐?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


    1网络环境下未成年人保护更应引起重视


    除了在学校课堂上的传统讲授模式,中小学法治教育正在不断拓展新的形式和内容。


    暑假期间,浙江宁海实验小学城西校区的同学们走进宁海县人民检察院,参观了检察院的审讯室、谈话室、院史荣誉室等,并聆听了关于民法典的精彩讲座。


    杭州江南实验学校枫树班的学生们和部分家长则在班主任的带领下,在杭州滨江法院七号法庭旁听了一起电信诈骗案的审讯。听完庭审,魏苒同学说:“这是我第一次旁听真正的庭审,国徽高挂墙上,法官坐在国徽下敲响法槌,庄严而肃穆。通过庭审,我们大致了解了法庭审理的程序,更让我们铭记要好好学习、知法懂法守法,永远做一个遵纪守法的人。”


    在北京市房山区人民法院副院长沈波看来,中小学生法治教育的意义不仅体现在预防违法犯罪、提高法治意识上,更体现在面对时代发展、网络兴起的未成年人自我保护上。数据显示,2017年至2021年,北京市法院判处未成年罪犯人数大幅下降,中小学法治教育取得一定成效,但侵害未成年人的犯罪案件仍然时有发生,尤其是网络时代,侵犯未成年人案件更具有隐蔽性,比如“涉网络隔空猥亵”的案件亟待警惕。


    “不法分子利用网络社交软件,引诱多名未成年人与其裸聊,通过拍裸照进行威胁等方式,线下实施性侵,严重侵犯了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沈波说,此类案件的发生,固然与不法分子罔顾法律、道德泯灭密不可分,但网络环境下未成年人性保护、性教育问题更应引起各方重视。


    沈波表示,通过全方位的“家庭教育指导”、多角度的“云端法治教育”、沉浸式的“法治宣传模式”,中小学法治教育得以不断创新形式,比如开展法治讲座、法院开放日、旁听庭审、模拟法庭、线上游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等,大大激发了中小学生学习法律知识、提高法治意识的兴趣与积极性,也产生了引导家长“依法带娃”的积极效果。


    “在《中小学法治教育实践模式范例》一书里,展示了各个学校开展法治教育的方式,形式灵活、主题鲜明,学生可以沉浸式参与其中。”华东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任海涛说,“学生还可以拍摄法治剧,编排法治相声、法治绕口令、法治戏曲等文艺节目。或者组织法治教育研学旅游,比如去湖州市吴兴区的沈家本纪念馆,了解中国法治现代化的历程;去杭州五四宪法纪念馆,学习中国宪法诞生的历史;还可以到更远的地方,西安商鞅变法发生地、抚州王安石纪念馆、湖北张居正纪念馆等地方,学习中国古代如何实现法治。”


    “形式可以丰富多彩、灵活多变,重要的是要贴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参与感、获得感;更为重要的不是让学生死记硬背法律条文,而是真实地感受到法治素养和法治精神。”任海涛说。


    2中小学法治教育体系需继续完善


    尽管法治讲座等活动在各中小学开展得越来越多,但仍有不少声音表示,中小学生的法治意识依然有待提高。


    对此,沈波表示,目前,我国中小学法治教育体系已经初步建立,但还有一些工作需要继续完善。“首先,在教材方面,对于不同年龄段应设置有针对性的普法教材,使法治教育体系化、规范化。其次,在课程体系建设方面,不同年龄段学生均应该设置系统的法律知识课程,讲授理论知识、具体法律条文、法治的形成和演变等,使学生们懂得基本行为准则,养成学法、知法、守法、用法的行为习惯,不断提高法律意识。再次,在师资来源方面,在选聘法治副校长的基础上,应加强对学校教师的培养,尤其是道德与法治的授课教师,应定期组织培训,做学生们身边的‘法律明白人’。”沈波说。


    我国中小学里担任法治课教师且学过法律者不足1%,中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师普遍缺乏完整法律知识体系的构建和研究,这是当前中小学法治教育开展的短板之一。任海涛根据调研数据指出:“这个问题很急切,我想在此呼吁,在师范学校里开设法治教育专业或学位,对应培养法治教育领域的教师人才,使得中小学法治教育更为专业。”


    任海涛表示,学生和家长也需更加重视法治教育。相对于学科类科目,学生和家长对法治教育的认知依然比较薄弱。在中小学阶段,学生应该做到学习相关法律知识,不仅能弄懂,而且在现实中也要会用、能用。此外,当前还比较缺乏完整的、系统的法治教育相关资源,在法治教育的教学方式方法上,也需要开展更丰富、更多元的教学实践,而不是简单地读课本、满堂灌。


    3法治副校长可以扩大人选范围


    “新学期开始,房山区法院第一批已有近20名干警担任辖区多所中小学的法治副校长,化身青少年法治教育从法院到校园的桥梁,成为连接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法治教育机制的纽带。”沈波表示,目前,房山区法院正在联合区教委积极开展“法治副校长”的选聘工作,实现辖区中小学法治副校长全覆盖。


    任海涛介绍,法治副校长一般由法院、检察院的法官、检察官担任,他们定期到学校给学生做法治相关的报告。任海涛认为,法治副校长的设立,对中小学法治教育的开展来说好处很明显,让行业内人士到学校去普法,能让法治教育更加专业。不过法官、检察官等多是就违法犯罪问题展开教育,比如哪类违法犯罪行为将受到怎样的惩罚等,应在此之外多给学生进行权利与义务等知识的普及。同时,法治副校长的人选范围还可以不仅限于司法部门,比如行业里的律师、高校里的法学专家,甚至大学里读法律专业的学生等,都可纳入筛选范围。人选范围扩大后,对偏远欠发达地区的学校来说,也有更大机会选择到专业的、懂法的人员来担任法治副校长。


    中小学法治教育为何如此重要?任海涛说,学校法治教育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设民主法治国家的基础条件。现代法治政府的运转需要政府官员懂法、用法、敬法,在处理事件中,法治思维尤为重要。社会上,解决矛盾纠纷需要通过法律程序来解决,这就要求普通公民也要具备法治思维、法治能力和法律素养。法治教育,不应仅仅是法律知识的传授,更应注重法治思维和法律精神的培养。从小培养学生的法治素养,能让学生知道哪些事情可为,哪些事情不可为;触犯法律会有何种后果等。(记者杨飒王金虎)

    2022-09-27
  • 学习贯彻重要回信精神 积极服务教育强国建设

    在北京师范大学建校120周年和第三十八个教师节来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给北师大“优师计划”师范生回信,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教育事业发展的高度重视,对北师大广大师生和学校建设发展的深切关怀,为学校在新时代大力弘扬“红色师范”优良传统、实现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巨大力量、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令北师大全体师生深受鼓舞、倍感振奋。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学校会将学习好、贯彻好、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努力为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贡献更大力量。


    一是强化学深悟透,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的重大意义、深刻内涵和实践要求。收到回信后,全校上下迅速掀起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热潮,校院两级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将重要回信精神作为重点学习内容,深入研讨交流;开展多形式、分层次的学习培训,将学习贯彻重要回信精神与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系列重要论述贯通学习、一体推进,认真体悟习近平总书记对“优师计划”师范生以及全校师生的深切关怀,准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特别是教师教育改革发展的高度重视和殷切期望,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师范大学传承百年传统、服务国家教育事业的充分肯定和谆谆嘱托,从重要回信中汲取思想养分、凝聚精神力量、激发奋斗干劲。


    二是强化立德树人,围绕培养党和人民满意的“四有”好老师不懈努力。在重要回信中,习近平总书记肯定了北师大“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优秀教师”的育人成就。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北师大,号召“全国广大教师要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为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更大贡献”。北师大肩负着培养“追梦人”和“筑梦人”的双重任务。学校将增强办好教师教育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紧密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化思想政治引领,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学子珍惜时光,刻苦学习,砥砺品格,传承校训精神,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进一步健全“三全育人”“五育并举”的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进一步完善“四有”好老师培养体系;按照“培养一批、输送一批、提升一批”的思路,深入实施“优师计划”,大力推进“强师工程”,积极促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三是强化担当作为,主动服务国家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不断开创学校“双一流”建设新局面。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作为全国高等师范院校的排头兵,北师大有责任、有信心、有能力扛起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旗帜。学校要立足“两个大局”,胸怀“国之大者”,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坚定不移地落实“高原支撑、高峰引领”的学科发展战略,加强基础学科支撑作用,充分发挥优势学科引领作用和相关学科助推作用,着力健全多学科支持教师教育的体系;持续发挥教师教育优势,大力引领新时代教育改革创新,推动有组织科研、智库建设与学科总体规划紧密结合,深化教育领域理论研究和应用转化,为解决中国教育问题提出有用方案;推动构建师范院校命运共同体,共同助力新时代教师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面向未来,北京师范大学将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牢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的殷切嘱托,把扎实的学习成效切实转化为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强大动力,在落实立德树人、推动科研创新、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要上再创佳绩、争做表率,努力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为创造百廿京师新的辉煌篇章,为筑造高质量教育体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更大贡献。

    2022-09-26
  • 不负厚望,北师大师生畅言从教信念、育人志向——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四有”好老师

    编者按: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在北京师范大学建校120周年和第三十八个教师节来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给该校“优师计划”师范生回信,对青年学子提出殷切期望。连日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在北师大师生中引发热烈反响,也给全国师范生乃至整个教育界带来巨大鼓舞。我们邀请北师大师生代表讲述学习总书记重要回信的心声感怀,并结合亲历,畅叙“努力成为党和人民满意的‘四有’好老师”的不懈追求与坚定志向。


    【一线讲述·教师感言】


    这是对师范教育和人民教师的关爱


    讲述人: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林崇德


    习近平总书记给我校“优师计划”师范生回信,让我十分激动。作为一名接受过5年师范教育,曾经在基础教育战线工作过13年,如今又在师范高校工作了44年的老教师,我深深体会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北师大的关爱、对师范教育的关爱、对人民教师的关爱。


    1960年,受上海中学班主任的影响,我把高考的全部志愿都填报了师范,并以优异成绩考上第一志愿——北京师范大学首届心理专业。五年本科学习,让我接受了规范的师范教育,使我立志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当一名好教师。


    1965年我大学毕业时,心理专业学生不能对口分配,我先后到北京朝阳区两所基础薄弱校从教,做班主任、教课、当校办厂长、主持教育教学工作,培养了一批优秀学生。


    伴着改革开放春风,北师大重新兴办心理学专业,把我调了回来。我按党的教育方针要求,在心理学研究中国化的过程中,始终以高标准要求自己。尤其在师范教育中,我把心理学看作培养师范生心灵的重要内容,力求让他们走出北师大时,具备构建教师与学生之间心灵桥梁的能力。


    这些经历,让我在听到总书记对“优师计划”师范生的勉励时,共鸣强烈!


    师范教育,传递给学生的不仅是文化知识、教学技巧,还有师德师风。“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既是北师大的校训,又是师范教育中培养师德师风的总纲领。我在多年培养学生的过程中,提出了“培养出超越自己、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的教育理念。我会认真贯彻总书记在回信中对师范教育和“优师计划”的重要指示精神,在有生之年,为我国师范教育献出一份余热。


    为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培养好老师


    讲述人:北京师范大学校长助理、未来教育学院院长郑国民


    作为一名从事中小学教师培养工作的教师,看到习近平总书记给我校“优师计划”师范生的回信,我无比激动,思绪一下子回到了2014年教师节前。


    那是在北师大教九楼一间教室,当时我正在和来自贵州的50位小学骨干语文教师进行研讨,习近平总书记走进教室,和他们交谈、对他们提出勉励。2015年教师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还给“国培计划”(2014)北师大贵州研修班全体参训教师回信,勉励他们“努力做教育改革的奋进者、教育扶贫的先行者、学生成长的引导者”。


    为培养更多师范生,特别是加强中西部地区教师培养工作,2019年我校在珠海校区开始建设未来教育学院、乐育书院、弘文书院,探索与卓越教师目标相适应的“学院+书院”协同育人模式。我非常幸运地参与了这项工作。2020年我校首设“志远计划”,为当时尚未摘帽的52个贫困县定向培养语文、英语、数学教师。在此基础上,从2021年开始与其他师范院校一同实施“优师计划”,致力于为832个脱贫县和中西部陆地边境县培养和输送高水平教师,改善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中小学教师队伍质量。


    未来教育学院承担着本科公费师范生、“志远计划”和“优师计划”学生以及教育专业硕士生博士生培养工作。学院与书院协同合作,努力造就一批具有远大的教育理想与情怀、持续的学习兴趣与动力、宽厚的学科基础、优异的交流合作与领导力、开阔的国际视野与竞争力、勇于面对变革并大胆探索的创新型卓越教师。


    在本科师范生培养方面,我们积极探索改革教师教育课程。比如,充分发挥我校在语数英、理化生、史地政等学科的优势,同时,从大一起开设“名师名校长引领”“智慧课堂教学实验”等课程。从入学到毕业,每位本科师范生都有两位导师——中小学一线教育教学名师和我校教师,共同指导其专业发展和教育教学实践。


    作为师范生的必修课,每位学生都要到脱贫县进行教育实践和调研。今年暑假,1000多名学生奔赴脱贫县调查我国基础教育现实,增强从教信念和责任担当。另外,“教育领导力”“项目式学习”等课程,注重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使其未来不仅能做好本职工作,还能带动一个学校、一片区域的教育教学改革,成为基础教育改革的“领头雁”。


    他们望向家乡的明眸激励着我


    讲述人: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学院青年教师张舒


    2020年6月,我从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博士毕业,在北师大珠海校区开启了新的人生篇章。


    2021年春,我承担师范生专业课《教学观摩与研讨》。课堂上,学生们观看特级教师教学视频,讨论教学中的设计和方法,在学生和教师的角色之间反复转换,从而更好地理解“以学生为中心”的真谛;他们模仿、尝试、自己设计授课,互相讨论、反思教学。课下,他们常常问我,“老师,到底如何才能把学生教好”“如果学生讨厌数学怎么办”……不满20岁的他们,对成为一名老师充满好奇和期待。


    转眼间,经历了暑期教学实践回到课堂,“小老师们”有了更多体会。他们告诉我:“将来我想设计一些新课程,把不同学科的知识融合在一起,让学生学得更立体”……


    看着他们从小心翼翼地走上讲台,到落落大方地提出教学理念、展示教学才能,我深刻感受到:我是他们的老师,他们更是我的“老师”。他们的每一步成长,就是我的成长。他们那望向家乡的明眸、“为未来创造更好教育”的信念、成为卓越教师的追求,都在不断激励我勤学慎思。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在北师大“红色师范”优良传统的浸润下,我们将奏响新时代师范人的最强音!


    校训让我内心笃定、目标清晰


    讲述人:北京师范大学2011届公费师范生、青海省海北州刚察县寄宿制民族初级中学教学副校长王明


    母校建校120周年当天,我早早守在电脑旁,想再看一看校训碑、教九楼、图书馆、敬文讲堂,追忆读书时或风趣幽默、或深邃博学、或严格方正的先生们……


    当听到习近平总书记给母校“优师计划”师范生回信时,心中涌动的那团火让我激动不已。2007年我跨入北师大,成为首届公费师范生;2011年,我回到大湖北岸,站上三尺讲台。现在,我从总书记的回信中,进一步明晰了作为新时代中小学教师的方向与使命。


    母校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优秀教师,“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校训激励着一代代师范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从教11年来,我积极参加校内外听课、培训活动,大量查阅资料,反复修改教案……季节交替时,我准备板蓝根、感冒冲剂,提醒每个学生预防流感;临近中考,我为毕业生发放考试套装,加油助威;不论路途远近,我按时家访始终如一……11年来,我经历了青涩紧张和手足无措,但始终没有忘记初心与使命,获得了学生和家长的认可。


    遥望苍苍瓦颜山、绿绿沙柳河,我心中的目标清晰笃定——我是刚察草原的孩子,我会继续秉持“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校训,努力成为党和人民满意的“四有”好老师,为国家教育事业贡献力量。


    【一线讲述·学子心声】


    坚定返乡从教的师范梦想


    讲述人:北京师范大学“优师计划”物理学专业定向就业师范生杨皓博


    收到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我心中万分激动,更加坚定了一直以来返乡从教的师范梦想。


    我来自四川大巴山里的一个小镇。初中时,父母把我送到四川绵阳读书。正是这一段跨地区的求学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了家乡和绵阳基础教育的差距,也让我萌发了长大后返乡从教的理想。于是,去年六月我报考了北师大“优师计划”。


    今年暑期,我有幸成为一名寻访者,从北师大珠海校区来到北京,拜访教育学家顾明远先生。先生知道我是“优师计划”学生后,对我讲起当年他从苏联留学归来到北师大附中任教的经历。我心生感佩:那个年代留学归国,还能潜心在中学服务数年,这是一种多么强烈的教育情怀啊。


    在录制授课场景时,顾先生原本只需上一小节课程,但93岁高龄的他坚持给我们上了一堂完整的课。先生在黑板上写道:“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教书育人在细微处,学生成长在活动中。”这是顾先生践行一生的教育信条,将激励我不断努力,成为一名真正的师者。


    作为一个从大山里走出来的孩子,我深知教育对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地区的重要性。作为未来的人民教师,我会脚踏实地、刻苦学习,不负总书记殷切嘱托,不负学校悉心培养,学成之后返乡从教,努力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四有”好老师。


    点燃学生对真善美的向往


    讲述人:北京师范大学“优师计划”生物科学专业定向就业师范生张然


    我来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初中时,班主任江老师对我影响很大。当时,班里有些同学英语基础薄弱,江老师每个周末都会利用休息时间为他们进行辅导。在她的努力下,全班英语成绩有了明显提升。让我更加感佩的是,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江老师是响应国家号召,从武汉来到祖国西北的。我们这些土生土长的孩子更要反哺这块土地。于是,报志愿时,我选择了“优师计划”,决心成为一名像江老师一样的好老师。


    在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这一年的学习生活中,我收获了很多,也更明晰未来的从教之路。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上学期的教师素养英语课。这节课要求期末时每人用5分钟讲授自己学科的一个知识点。尽管我已准备很长时间,可在讲述中还是磕磕巴巴,紧张得前言不搭后语。可见,上好一堂课是件多么不容易的事啊!尽管我离合格的教师还有很大距离,但我坚信,在老师们的帮助带动下,我一定会不断完善自我,向一名优秀教师的水准靠近。


    我希望毕业回到家乡,用自己的学识、阅历、经验点燃学生对真善美的向往,为新时代教育事业贡献力量。我也想向家乡的学弟学妹们推介“优师计划”,希望更多有志于从教的同学加入我们,教书育人,托举祖国更加光明灿烂的未来。

    2022-09-26
  • 向世界青少年讲好新疆故事

    在第七届中国-亚欧博览会·2022新疆图书展上,全国百余家出版单位的近两万种参展图书吸引着国内外来宾的目光。其中,新疆青少年出版社有限公司(原新疆青少年出版社)的优秀少儿参展图书格外引人注目。


    青少年读物出版单位肩负着以书为媒、向世界青少年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使命。近年来,新疆青少年出版社有限公司积极探索,坚持内容为王,深度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故事,讲述新疆题材故事,打造出一批内容精彩、形式生动的原创童书出版物,深受青少年儿童和成年读者的欢迎,推动新疆本土青少出版“走出去”。


    原创童书令观众惊艳


    新疆青少年出版社成立于1956年,作为中国唯一的多语言少儿出版社,该社以汉文、维吾尔文、哈萨克文出版图书为主,是一家集编、印、发为一体的综合性出版社。在本届亚博会图书展上,新疆青少年出版社有限公司共带来700多种2000余册参展图书,其中既有原创的中国传统文化题材、新疆题材的图书,也有引进版权的优秀图书,其中90%以上都是少儿读物。


    在博览会7号馆新疆青少年出版社有限公司的展位前,一系列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讲述中国故事的原创童书让参观者爱不释手——体现中国传统文化魅力的匠心之作“国粹戏剧图画书”系列、集厚重历史和传奇演绎为一体的“中华匠人精神传奇故事”图画书系列、“小神兽·中国原创幻想故事”图画书系列……这些童书构思新奇、印刷精美、色彩鲜艳,带来强烈视觉冲击的同时,又蕴含着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韵味,让中外与会者不由驻足翻看。


    努力讲好新疆故事,让全国、全世界读者了解大美新疆,也是新疆青少年出版社有限公司一直努力的方向。展会上,一系列原创“新疆主题”童书让人大饱眼福——《丝路寻蝶》展示了一个多彩、丰裕、绚丽的新疆;《坐着高铁去新疆》集科普、艺术、趣味为一体,从孩子的视角观察中国的发展,了解中国的高铁技术;图画书《图瓦人的木房子》《小毛驴皮埃尔去喀什》等则引导少年儿童亲近自然、亲近万物、亲近新疆这片热土……一位妈妈翻看着这些图书,激动地说:“作为一个新疆人,我早就想找一些这样的书给我的孩子看,让他了解自己成长的地方,这下终于被我找到了!”


    高品质助力“走出去”


    新疆青少年出版社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徐江对记者说:“2019年至2022年上半年,我们针对自身的优势特点,以全球市场为背景来重新定位,加强与国际出版同仁和版权代理商的合作,推动原创精品走向海外,先后有60多种图书版权输出到多个国家。”其中,与巴基斯坦巴中环球出版社达成29种图书的版权输出协议,与德国FCDB中德教育合作促进公司达成9种图书的输出协议,与德国丁香出版社达成两种图书的输出协议,与土耳其两家出版社达成7本(种)书的输出协议。这些图书都已实现在相关国家的落地出版,并深受当地读者喜爱。


    新疆青少年出版社有限公司“走出去”的前提条件和有力支撑,正是源于其自身高质量、高品质的出版物。例如《丝路寻蝶》是该社2018年出版的一本将科普与艺术巧妙融合的新疆题材原创绘本,该书首次将国外绘本创作者请进来,在新疆实地采风、创作,并同步在国内外出版。艺术家笔下热烈奔放的色彩、灵动的线条,让中外读者赞叹不已。该书陆续获“2019·年度影响力绘本”奖、2019年中国最美旅游图书设计奖、2020年第六届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优秀科普作品奖(图书类)金奖等。


    此外,“小神兽·中国原创幻想故事”系列图画书入选博洛尼亚国际童书展、德黑兰国际书展中国原创插画展等,该系列图书将哲学、美学、心理学融入奇幻故事,无论插画还是内容都是精品童书中的典范。“故事中国”图画书系列将风韵独特的中国传统美术与经久流传的中国民间故事相融合,展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迷人魅力,荣获文旅部“最佳动漫出版物奖”、中国版协“中华优秀出版物奖”等多项大奖。绘本《我有友情要出租》则是一本跨越国界、被国际同仁认可的高品质图书,自2013年出版以来销量已突破200万册,是中国绘本史上首本破百万的原创绘本,被翻译到阿联酋、埃及、泰国、越南等国,向全世界儿童传达着真善美的情感和友情的可贵。


    借丝路东风深挖新疆故事


    新疆青少年出版社有限公司还不断探索并发现文化“走出去”之路上的更多可能性,借地缘优势,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作为“走出去”的重点,深挖“一带一路”客户资源,陆续实现了对巴基斯坦、泰国、越南、阿联酋、埃及、土耳其等沿线国家的首次出版输出。据悉,在本届博览会上,新疆青少年出版社有限公司将与巴基斯坦等国出版机构继续签订多本图书的版权输出协议。


    童书版权输出作为新疆本土青少读物出版“走出去”的积极践行,宣传展示中国形象,讲好用好中国故事,帮助世界了解真实、立体、全面的当代中国。近年来,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外部环境的影响,版权输出面临许多不确定因素。但新疆青少年出版社有限公司仍积极参加各大国际书展和国际版权在线交易平台,连续三年参加博洛尼亚童书展线上书展、阿布扎比书展和法兰克福书展等,通过上传新书信息和书目,向更多海外出版商展示最新图书产品,向世界传播中国声音。


    “我们一向致力于深挖新疆民间故事、历史、文化和文学来出版优秀图书。”徐江说:“一直以来都在利用新疆的文化多样性、开放和人才,在国内外拓展出一方新的市场,迎接挑战和机遇。”“这里是新疆”系列是今年新出版的系列绘本,该系列中的《“地下长城”坎儿井》通过色彩丰富的画面和通俗易懂的故事,介绍了新疆特有的水利工程坎儿井,出版没多久就已入选很多重要书目并获得奖项,还与巴基斯坦一家出版社达成版权协议。该系列的另一本《我还想去博物馆》讲述了一个发生在新疆博物馆里的神奇故事——小主人公骑马漫步古代高昌城,在热闹的集市购物,与壁画飞天共舞,欣赏“五星出东方”织锦的绚烂,见识古人的衣食住行,唐朝时期新疆地区的民俗、乐舞、饮食、服装、风物等跃然纸上。这些新疆题材童书,都以少年儿童容易阅读的绘本形式,从不同角度展示着立体、真实、美丽、可爱的新疆。

    2022-09-23
  • 以文化浇灌 助“双减”扎根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始终是国家大计,民生大事。为革除功利性教育弊病,推动教育回归本质,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提出切实提升学校育人水平,持续规范校外培训,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以下简称“双减”)。“双减”政策一经发布,即得到多方响应,从学校探索丰富课后服务内容的路径,到校外培训机构积极探索转型升级,再到家庭重新谋划安排学生突然“闲下来”的课余生活。在这一过程中,文化产品和服务等相关教育资源需求激增,教育端和市场端的文化需求倒逼供给端深化思考、优化实践。鉴于此,中国传媒大学调研组对青少年儿童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现状进行梳理,并提出在此背景下,满足青少年儿童对文化产品和服务新需求的对策建议。


    “双减”政策落实一年多来,文博场馆、美术馆、科技馆等成为学生们度过假期的优先选择,各地顶流博物馆预约爆满、一票难求。在响应“双减”政策的过程中,各类文化市场主体也在转变定位。例如,2021年,苏州博物馆设立国内首家针对青少年儿童的博物馆学校,借助数字媒体技术开发展陈项目,以寓教于乐的呈现方式将晦涩难懂的文化知识变得生动温馨、易于接受。


    “让孩子从学科培训回到古建筑名人馆,了解家乡的风土人情、历史文脉,这比很多网课效果都显著。”不少家长表示,博物馆学校知识性与趣味性融合的教育模式,丰富了孩子的业余生活,增加了孩子的文化素养,体现了“双减”政策带来的社会教育理念与行动的变化。


    文化产品助力“双减”政策落地


    校外非学科类素质教育需求激增


    “双减”政策的初衷是让教育回归本质,因“双减”而卸下繁重课业负担的学生也有了不少富余时间。如何让教育发挥涵养精神、启迪心灵、激发自主性、全面提升学生素质的本质功能,如何有效充实青少年儿童的课余时间,成为“双减”落地中学校、家长和社会共同面对的话题。


    相关报道显示,在“双减”后的首个开学周末,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图书大厦青少年课外读物类图书销售比去年同期增长了40%。一些民营书店也做出调整,主打课后书香阅读服务,开展线上线下公益讲座,开发习惯养成、传统佳节、红色文化等文化涵育课程,优化公共阅读空间,为孩子们提供充满“书香”的课后时光。“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有赖于素质教育资源的长期优质供给,而文化产业针对青少年儿童的产品供给,正是构建这一教育体系的主要路径。


    文化素质涵育需“从娃娃抓起”


    诵读诗书古籍、“打卡”文博场馆、听学传统戏剧、参与非遗体验成为学校和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穿汉服、读红色经典、看国风动漫在中小学生中日渐流行……如今,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儿童热衷于国风文化。伴随着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中华文化影响力极大提升,青少年儿童在多渠道和多样态的文化涵育中时刻感受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魅力,并主动参与中华文化的现代表达和创新转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青少年儿童的文化素质涵育需深入挖掘其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在润物细无声中将中华文化基因根植于青少年儿童内心。而文化产品和服务正是进行青少年儿童文化涵育的重要手段,应通过喜闻乐见、“儿童友好”的表达形式、传播方式和服务模式为他们提供全方位的文化沁润,让“双减”政策的价值意涵落到实处。


    文化产品成为家庭教育功能重塑的抓手


    长久以来,教育竞争导致家庭教育错位和越位,引发了在社会大众中蔓延的焦虑情绪。“双减”政策不仅“清空”了青少年儿童在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的额外负担,也倒逼家庭重新思考自身教育功能的定位。


    伴随着“双减”政策落地,不少家长积极适应教育环境和模式的新变化,主动回归亲子陪伴、言传身教和立德树人的家庭教育本源,但也有部分家长对于如何真正提升孩子的综合素质缺乏正确认知,甚至“病急乱投医”。家庭教育是青少年儿童成长的基石,也是人们接受学校教育的基础。丰富、优质且适合中国青少年儿童自身特点的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够帮助家庭立足于孩子一生的成长目标,科学有效地组织、利用教育资源,从而成为促成家庭教育功能转向的重要抓手。


    青少年儿童文化产品供给日益多元和规模化


    公共文化服务提供“嵌入式”的公益文化内容


    “双减”后,一些文博场馆联合学校和社会组织,开展博物进校园、进课堂活动。例如,从“把课堂搬进博物馆”到“将博物馆资源引入校园”,再到利用数字科技与中国国家博物馆联合研发“博悟博学课程”,北京市东城区史家胡同小学为1300余名学生提供了优质的课后博物服务项目,既开拓了学生视野,也增进了学生对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深刻认知。


    当前,以公共图书馆、文博场馆、美术馆等为主要载体的公共文化服务机构不断创新服务思维、拓展服务边界、丰富服务内容,聚焦青少年儿童的教育审美需求,开展各类丰富多彩的“嵌入式”公益文化活动,提升了青少年儿童的文化获得感和满足感。


    文化产业各门类提供“立体化”的优质内容供给


    “双减”后的第一个暑假,在寓教于乐中讲授传统文化知识的网络动画片——《故宫里的大怪兽》上线,全网播放量超过10亿。该剧原书作者常怡表示,“每个国家的孩子都应该有自己的童话故事,我想让自己的孩子能感受到中国的传统审美。有很多神奇的故事就发生在我们身边,而不是非要去欧洲、美国找寻”。


    伴随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针对青少年儿童的文化产品和服务日益多元,并呈现垂直化、细分化和专业化的发展趋势。图书出版、演艺娱乐、影视、动漫、游戏、旅游等文化行业纷纷瞄准青少年儿童的市场蓝海,开发推出适配青少年儿童需求的文化产品。如儿童图书出版发展日益规模化、精品化和科学化,并逐渐形成了分级阅读的科学体系。除此之外,面向青少年儿童的音乐剧、舞台剧、话剧等演艺作品层出不穷,各类剧场院团纷纷开设儿童专属的剧场和艺术节展。


    科技赋能提供“全场景”沉浸式文化体验


    数字科技加速了文化资源领域新业态、新模式和新产品的更新,“文化+”为青少年儿童提供了日益多元和场景丰富的文化服务体验。借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针对青少年儿童研发设计的红色基地探访、考古寻宝、夜宿动物园、博物馆之旅等文旅研学项目不断升级,开放的教育环境和寓教于乐的教育方式增加了教育的趣味性和满足感。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各类文化供给主体积极破圈,纷纷向线上迁移,提供丰富多彩的“云文化”体验,各类艺术机构和博物馆的“云展览”、跨越时空的“线上音乐会”、碎片化播放的“凯叔讲故事”App等,为孩子们提供了具有现场感的云端体验。5G、AR/VR、AI、全息投影、多通道投影等数字技术融合文化创意,让原本静止和具有时空距离感的文化资源更具趣味性和亲和力。例如,“双减”后,湖南省博物馆推出“千年窑望”长沙窑MR(混合现实)数字体验活动,使青少年对于文化的感知和学习更具故事感、角色化与交互性。


    青少年儿童文化产品供需不平衡


    供给缺乏:适龄化的本土原创文化产品供给薄弱


    目前,我国青少年儿童文化产品的供给规模日渐扩大、供给种类日益增多,但覆盖领域相对单一,同质化产品多,国外精品引进多,本土优秀原创作品严重匮乏。以童书产业为例,当当网“2021年十大畅销童书”中,国外翻译作品占6本,这一比例也是近年来童书畅销榜的常态。再以演出市场为例,大麦网“儿童亲子”类演出剧目中,美国百老汇经典剧、日本奥特曼系列剧、英国经典绘本剧等国外剧目,无论是关注度还是推荐度均高居榜首,占该分类作品近80%。由于缺乏原创动力,市场逐利心切,很多儿童文艺作品通过照抄、模仿甚至山寨的方式进行模式化生产,制作理念落后、叙事结构失衡、人物扁平苍白、故事缺乏新意,只能通过刻意堆砌情节和制造噱头吸引儿童注意,被贴上了“粗制滥造”“小儿科”等标签。


    此外,主题鲜明的青少年儿童文化产品供给薄弱,尤其缺少传播中华文明、传承优秀文化、彰显中国精神的适龄文化产品。近年来,国产动漫电影呈井喷之势,《大圣归来》《哪吒之魔童降世》等高票房国漫电影都是基于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的精品力作,但其受众群体以成年人为主,表达和呈现的主题价值观也多为成人视角。如何以独特的中国风格表达儿童的世界和价值观,以充沛的想象呈现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未来,创作出适配青少年儿童的优秀作品,是值得思考的重要问题。


    供需错配:警惕低质低俗产品挤占文化市场空间


    我国儿童文化市场存在着旺盛的需求,文化产品供给种类繁多,但质量参差不齐,市场繁荣的同时,也存在着劣质产品挤占优质产品空间的隐患。今年6月,有关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数学教材的“插图事件”引发了网络热议,一些低俗、媚俗甚至迎合恶俗趣味的儿童读物被曝光。除了出版物,音视频、动漫和网络游戏的“问题内容”更不容小觑。由于传播广泛、直观、更具吸引力,一些网站播放平台审核不严格,加之我国缺乏明确的分级制度等原因,恐怖、暴力、荒诞、庸俗等内容更容易出现在视听文化产品中。相反,部分优秀经典原创作品却因缺乏市场关注,宣传效果不够理想,难以接触到更广泛的儿童群体。在信息加速流通的数字时代,由于信息不对称,良莠不齐的文化市场往往令家长们眼花缭乱、选择盲目。


    此外,我国儿童文化产品供给缺乏适合青少年儿童心理和理解能力的优质原创作品,一些作品徒有“热闹”和“好看”的外表,却很难抵达小受众的内心。部分国产畅销动画作品频频被评价为“说教简单粗暴”“缺乏审美”,虽然取得了不错的商业成绩,但社会效益值得商榷,叫座未必叫好。儿童文化产品不能一味迎合市场,必须强调儿童本位意识,尊重儿童本来的样子。《哪吒闹海》《小蝌蚪找妈妈》《九色鹿》等经典国产动画作品至今仍为人们津津乐道,正是因为抓住了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并在温馨故事中蕴藏了很多知识和道理。


    供需错位:青少年儿童文化产品供给出现“内卷化”倾向


    通常情况下,家长是青少年儿童文化产品的购买决策者,“一考定终生”的传统观念影响深远,致使不少家长仍然处于对教育目标左右犹疑的矛盾之中。实用主义与功利主义的市场需求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文化产品的多样化供给,市场逐利性导致文化产品供给尚未完全朝着“应试”靠拢的“惯性趋势”扭转,一些市场营销的错误引导,进一步加剧了教育观念的功利性,将“应试”导向的供需错位推向“内卷化”旋涡之中。


    供需错位的“内卷化”不仅易于带偏儿童文化产品的供给方向,难以满足青少年儿童的真正消费需求,也会致使青少年儿童的快乐向学湮没在功利性追求的汪洋之中。各类“神乎其神”的应试、教辅文化产品层出不穷,甚至经典文化作品也需附加“考试必读”的标签,才能获得市场青睐。


    各类图书电商平台上,“一本书让孩子轻松通晓五千年中国史”“小学生写作秘籍”“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等吸引眼球的功利性字眼比比皆是。


    多措并举实现精准供给


    强化垂直整合发展策略,畅通市场精准供给


    积极响应“双减”落地,调整供给方向,优化供给结构。发挥学校主体作用,引领和引导家庭文化产品需求,倒逼文化市场优化供给,形成有序、优质和精准的文化供需循环;鼓励学校通过社会采买、校社合作等方式丰富教育资源,反向引导市场供给提质升级;文化企业需坚持正确生产导向,以提升青少年儿童对中华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为主要目标,以完善人格和教育教化功能为主线,以丰富精神世界和提高审美趣味为主要内容,展现中国风格。


    重视多样化文化需求,提高产品供给匹配度。以青少年儿童为中心,研判其文化需求,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推动广领域、全平台文化产业不断探索青少年儿童需求的垂直细分领域,鼓励图书出版、影视演艺、文旅等全门类与中小学教育渗透融合,实现多样态供给;推动视听影音、人工智能、AR/VR、沉浸式体验等技术融入儿童文化生产,适配“网生一代”文化需求。


    加快完善政策体系,优化供给市场环境。加强青少年儿童文化市场治理,营造健康安全、积极向上的文化生态环境。加快制定儿童文化产业行业标准,严格儿童文化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完善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设立青少年儿童产品专项资金和基金,发挥原创优质项目的引领带动作用;给予相关产品和服务政策倾斜,提高儿童文化产品在惠民文化消费季中的供给比重,加大优质中小企业原创经典文化作品的资金扶持和政策支持力度。


    倡导公益教育理念,融通社会多元供给


    搭建多样化课后服务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持续完善学校课后服务建设指导意见,确保服务提质增效有据可依;鼓励通过购买服务、外聘文化专家、广邀文化志愿者、走进文化企业等方式,提高课后服务针对性、专业性和个性化;拓展线上课堂,鼓励课后服务“下课不停课”,邀请相关领域专家等建设艺术慕课,将美育、智育融入网络生活。


    打造儿童友好型社区活动空间,丰富儿童课外文化实践。鼓励社区开辟儿童课外空间,开展以传统民俗、剪纸、劳作等为主要内容的活动。加快建设儿童健身器材、户外游乐场、儿童图书阅览室等公共服务设施,为儿童课外活动提供空间保障;建立儿童社会公益组织和服务清单,鼓励学校与社区和社会公益组织高效联动,开展符合学生特征的多样化文化教育活动。


    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质量,弥补供给缺口。各类公共文化场所积极发挥青少年儿童文博教育主阵地功能,全方位提升儿童友好型服务效能,提供互动式、服务式、场景式的儿童文化服务。打造青少年儿童服务专区,提升儿童文化内容和服务比例,完善儿童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全面推进公共文化服务进学校、进课堂、进社区,双向联动合作,提高教育资源和方式匹配度,形成长效良性循环;与文化企业联动,开发儿童文博产品,拓展文博IP价值,增强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活力和社会影响力。


    借力数字互联势能,贯通文化资源供给


    整合多方文化资源,建设青少年儿童文化资源池。规划和实施青少年儿童文化数字化工程,统筹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存量,打造青少年儿童数字文化资源池。不断健全国家网络教育资源平台,统一采购更多优秀的课程资源,面向适龄儿童免费提供;用信息化手段链接社会各界资源,适应本土教育需求、突出教育资源特色;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实现全国范围内数字文化资源的全面覆盖,缩小区域和城乡之间的文化教育差距。


    链通公共文化服务平台,实现公共文化资源数字共享。依托全国各层级公共文化数字平台建设,充分考虑青少年儿童的认知水平,开辟和建设青少年儿童用户数字服务专区,分级数字服务内容;积极发展儿童“云展览”“云阅读”和“云体验”,免费开放数字资源,缩小城乡儿童数字鸿沟;建设儿童智慧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美术馆,鼓励开展跨地域、跨领域、跨行业的“数实结合”文化活动,动态更新和丰富数字服务供给。


    利用大数据算法,实现产品供需精准对接。强化青少年儿童用户连接,建立专属文化消费行为数据采集分析系统,不断完善智能终端产品的个性化推荐,引导青少年儿童培养健康的网络使用习惯;构建覆盖旅游、演艺、阅读、音乐等文化全门类的儿童智能App系统,鼓励文化企业增设或专设儿童专区,基于行为数据,逐步研发适配不同年龄和身份的文化产品分级系统。

    2022-09-23
  • 科技走进美好生活(我在科普⑤)——探访2022年全国科普日主场活动

    小观众在中国科技馆阅读科普宣传册。


    本报记者孙亚慧摄


    看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模拟操作空间站机械臂辅助航天员出舱、戴上VR眼镜与大熊猫亲密互动……近日,以“喜迎二十大,科普向未来”为主题的2022年全国科普日活动在全国各地上演,一系列精彩纷呈的科普活动,把高精尖的科技成果带到公众身边。


    从上天入海的大国重器到近在咫尺的衣食住行,科技的力量深刻影响着每一个人的生活。全国科普日活动有哪些看点?记者探访了在中国科技馆和北京科学中心举行的全国科普日北京主场活动。


    中国科技馆:


    戴上“眼镜”看大熊猫


    戴上VR眼镜,眼前的熊猫母子正在森林里惬意玩耍,憨态可掬——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实景“游览”大熊猫国家公园的新奇体验,成为全国科普日北京主场活动中国科技馆区人气最旺的项目之一。


    2021年10月,中国正式设立三江源、大熊猫、东北虎豹、海南热带雨林、武夷山等第一批国家公园。今年,国家公园展区在中国科技馆首次亮相。从热带雨林到温带针阔混交林,从武夷山到青藏高原,从东北虎豹到大熊猫、藏羚羊,字字行行记录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动人故事,让许多观众在展板前流连。


    “滴……滴……滴……”由北京市东直门中学学生在高能物理所科学家和本校教师指导下研制的“宇宙射线描迹仪”发出规律的声响,展示着宇宙线的轨迹,时刻捕捉着来自宇宙的信号。近年来,一些小型宇宙线观测站走入校园、走到更多热爱探索浩渺苍穹的学生身旁。2020年9月,校园宇宙线观测联盟正式成立,这一由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联合相关单位共同成立的组织,希望能通过面向学生做好科普,激发学生对基础研究产生兴趣。


    追逐宇宙之梦,探索星辰大海,鼓励孩子将奇思妙想化为科学梦想,正成为越来越多科普工作者的共识与目标。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校园宇宙线观测联盟理事长张闯表示,展示大科学装置技术原理的模型走进校园,可以为更多学生提供参与前沿科学实验的机会,也可以提高科学认知水平与科学素养。


    在中国空间站展区前,来自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的四年级学生吴奇正在操作模拟空间站核心舱上的机械臂。他与小组另外3名成员花了7个多月的时间,才最终完成这一模型。吴奇介绍,这台机械臂可以借助轨道上多个定位点实现连续供电,机械臂两端均可自由活动,能够提高动作角度和作业范围,模拟辅助航天员出舱。机械臂向不同方向移动、调整作业位置的场景,让现场许多孩子看得入了迷。


    位于四川省南充市南部县的八尔湖,正在进行一场数字乡村的深刻转型。中国联通借助新一代信息技术,在这里打造出“云网一体”“一个中台、五大乡村”“一屏两端”的数字乡村信息化体系,将数字孪生技术运用于乡村振兴。展区前闪烁的屏幕上,一艘5G无人船正在湖面破浪驰骋。跟着游船视角,八尔湖智慧金农、智慧安防、物联感应等数字乡村平台功能徐徐展开。远方是群山含黛,近处是粼粼波光,科技让乡村更靓,让山水间的生活更美好。


    北京科学中心:


    神舟十三号返回舱亮相


    9月17日一早,北京小学生章启月就带着父母来到北京科学中心,直奔在此展出的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


    “神舟十三号航天员返回地球时,我在手机上看了直播,原来航天员就是从这里走出来的!”章启月围着返回舱转了几圈,看得格外仔细。


    9月15日至21日,全国科普日北京主场活动在北京科学中心举行。在“光年深处”深空探索主题展中,首次向公众展出的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吸引了很多小朋友和大朋友。近距离观看返回舱的整体构造和外层痕迹,让前来观展的市民更直观地领略到中国载人航天发展和空间站建设进程。


    除了返回舱外,展览以“跟中国航天的脚步一起去探寻星辰大海”为主线,集中呈现了中国载人航天、深空探测等领域的高新技术以及最新成果。返回舱降落伞、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残骸等一批珍贵的航天器实物在展览中亮相。


    与此同时,北京科学中心还搭建了模拟空间站的科普大篷车,以T字形的空间呈现了实验舱、核心舱和“天空课堂”三大空间,设置了生命生态实验柜、变重力科学实验柜、太空健身房、睡眠舱、太空厨房等场景。参观者行走其中,仿佛变身航天员,在空间站内工作和生活。


    据了解,全国科普日北京主场活动还设置了“众心向党自立自强——党领导下的科学家”主题展、京津冀青少年创新作品展示交流、首都科学讲堂等160项重点活动。科普日活动期间,参观者可以戴上VR眼镜,体验国之重器“深海一号”从油气勘探开发到施工建造的全过程,也可以观看新中国180余位科学家科学救国、科技报国的历史照片和实物……


    科普日活动期间,北京科学中心与百度希壤联合打造了“元宇宙讲堂”,邀请中国月球探测工程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自远现场讲座,通过珍贵的照片和视频,向公众揭开月球神秘的面纱。在讲座中,欧阳自远从月球的起源讲起,深入浅出地介绍了探月的重要性,并对中国探月工程进行了细致讲解。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元宇宙讲堂”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展开。每一位线上的听众都有一个数字虚拟人的身份,可以在元宇宙场景中自由走动,还能学习探月相关知识。

    2022-09-22
  • “优师计划”每年为八百三十二个脱贫县和中西部陆地边境县中小学校培养一万名左右师范生——“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守望·特别策划)

    图①:熊国锦(二排左三)和实习所在班级学生合影留念。


    胡紫薇摄


    图②:张然在主题团日活动中分享学习心得。


    陈小维摄


    图③:杨皓博(左)和顾明远先生在一起。


    北师大党委宣传部供图


    数据来源:教育部


    习近平总书记9月7日给北京师范大学“优师计划”师范生回信,对他们寄予殷切期望:“希望你们继续秉持‘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校训,珍惜时光,刻苦学习,砥砺品格,增长传道授业解惑本领,毕业后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努力成为党和人民满意的‘四有’好老师,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2021年起,国家启动“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优秀教师定向培养计划”(简称“优师计划”),由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与地方师范院校采取定向方式,每年为832个脱贫县和中西部陆地边境县中小学校培养1万名左右师范生。本报记者采访3名北师大首届“优师计划”学生,倾听他们毕业后将扎根基层教书育人的心声。


    ——编者


    物理学专业学生杨皓博——


    “像前辈一样成为真正的师者”


    “初中时,我就被父母送到了四川绵阳读书。也有同学和我一样,为了接受更好的教育远走他乡。当然,还有更多同学受限于家庭条件,最终也没走出大山……”物理学专业的杨皓博,家在四川省巴中市诺水河镇。


    正是这段跨地区的求学经历,让杨皓博深刻体会到了区域教育资源的不平衡。希望大山里的孩子未来在家门口就能接受良好的教育,“长大后返乡从教”的理想便在他心中萌发了。去年高考,杨皓博决定报考北师大“优师计划”。


    大一寒假时,杨皓博返乡调研,和巴中市一名小学副校长进行了交流,副校长的想法让他很受触动:现在乡镇学校的硬件设施水平不断提升,也培养了一批优秀教师。不过有的教师在取得一些成绩后,会选择跳槽到外地条件更好的学校。这名副校长感叹:“我特别希望家乡的基础教育越办越好,越来越多的优秀人才能回到中西部欠发达地区,扎根下来,用爱和智慧点亮孩子们的人生路。”


    副校长的这句话,烙在了杨皓博心中。“家乡养育了我,学成之后回到这片土地,扎根家乡基础教育一线,是我作为‘优师计划’学生的使命!”杨皓博暗下决心。


    今年暑期,杨皓博参加了学校组织的120周年校庆寻访活动,拜访北师大资深教授顾明远。“我搀扶着顾先生在校园里散步,先生得知我是‘优师计划’学生后,便回忆起他当年留学回国后,到北师大附中任教的经历。”杨皓博感慨:先生这份割舍不掉的育人情怀,真是令人佩服!


    夏日炎炎,校园里绿树成荫,有许多蚊虫,先生接过工作人员准备好的止痒膏,坚持先给在场的同学们抹。看着眼前这位两鬓花白的老者,那一刻,杨皓博眼眶湿润了……寻访活动还安排了录制授课,93岁的顾先生坚持给同学们上了一堂完整的课。他在黑板上写道:“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教书育人在细微处,学生成长在活动中。”


    耄耋之年,仍率先垂范,悉心指导后辈。“我真正体会到了什么是‘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杨皓博说,“我想向顾先生学习,像前辈一样成为真正的师者!”


    作为一名从中西部欠发达地区走出的孩子,杨皓博是教育的受益者,也是教育差距的亲历者。“学成之后,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锤炼本领、增长才干,勇毅前行!”杨皓博坚定的话里充满对未来的期待……


    生物科学专业学生张然——


    “影响更多有志于从教的同学”


    生物科学专业的张然来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博乐市。她初中时的班主任姓江,是一名来自武汉的援疆老师。


    当时,班里有些同学英语基础薄弱,学习起来格外费劲。江老师每周末都会在学校里义务辅导。在她的努力下,班级整体的英语成绩有了很大进步。课余时间,江老师还经常和同学们谈心,同学们都愿意和她敞开心扉。张然说,“大家的关系非常融洽,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


    “孩子们,遇见你们是我最大的财富……”他们毕业那天,江老师哽咽着送给大家的毕业寄语,张然至今记得。


    “江老师从武汉来到祖国西北,践行人民教师的使命担当。我是这片土地上长大的孩子,更应懂得反哺这块养育了我的土地!”张然说,“我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一名像江老师一样的好老师。”


    大学这一年的学习生活,张然增长了学识,开阔了眼界,更明晰了未来的从教之路。张然说起另一名让她印象深刻的老师——教授动物学的韩洁。


    韩老师有着丰富的野外科考经历,讲起专业知识深入浅出。“韩老师在研究渤海中部、南部大型底栖动物的群落结构方面颇有建树,学养深厚,教学方式灵活多样,深受同学们的喜爱。”


    实验课上,韩老师十分严格,一再强调:“实验是生物科学教学的基础,不打牢这个基础,就做不了合格的生物老师。”


    更让张然敬佩的是,韩老师还曾经在新疆大学援疆工作3年。“以后我的课也要像韩老师的一样有趣精彩!同时,我还要做一名研究型老师,结合新疆富有特色的生物多样性,让学生发现新疆的更多魅力。”


    “求学路上遇到好老师是我的幸运。”在北师大的学习经历让张然明白,成为一名好老师,需要不断完善自我,提升专业素养,锤炼教学技巧。她知道,自己离成为一名好老师的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如今,张然已经做好了规划:毕业后回到基层教育一线,用自己的学识和阅历激发学生对真善美的向往。张然说:“我想影响更多有志于从教的同学,一直在三尺讲台上发光发热……”


    地理科学专业学生熊国锦——


    “帮助大山深处的孩子走出去”


    “有困难随时找我!”小学老师的一句话,深深印在了熊国锦心中。地理科学专业的熊国锦,来自贵州省岑巩县思阳镇盘街村,小时候家庭经济条件不好,爸妈常年在外打工,他跟着爷爷奶奶生活。


    熊国锦对童年的这段经历记忆犹新:“有一次我生病了,老师背我去医院,还垫付了医药费。第二天我准备还钱,老师却坚决不收,还说有困难随时再找她。”


    从那时起,当一位优秀人民教师的梦想,便像种子般在熊国锦心中悄悄种下。2021年,填报高考志愿时,一看到北师大“优师计划”,他毅然决定报考。“既能实现教师梦,又能回报家乡,像我的老师一样,帮助大山深处的孩子走出去。”


    今年,按照学习计划,熊国锦和同学们来到原国家级贫困县贵州省黄平县,在当地一所中学做教育实践,当了回临时班主任。


    为了让同学们更快接纳他,熊国锦每天都会抽时间和孩子们谈心,记录每位同学的性格特点和学习困惑。熊国锦说:“有一个学生对高三快节奏的学习生活不适应,不知该往什么方向努力。我就和她一起分析薄弱学科,帮助她制定针对性更强的学习计划;并且鼓励她多和同学们交流,勇敢地表达自己。”


    临别之际,这位同学给熊国锦写了一封信:“好老师的言行会影响一个人的一生。因为您,我也想成为一名人民教师……”


    “短短14天,孩子们不仅接纳了我,还因为我的一句话、一堂课,喜欢上了教师这份职业。”熊国锦说。


    在北师大学习一年多,熊国锦时刻在为当一名好老师做着准备。为了提升教学能力,他报名参加学校组织的未来教师素养大赛。为了写好教案,他查阅上百篇资料,精心设计教学内容,一遍遍请老师帮忙打磨。为了讲好模拟课堂,他对着镜子反复练习,一遍遍录制,请同学提意见。熊国锦高兴地说:“最终,我的教案从几百份参赛教案中脱颖而出。”


    “我从大山中来,将来还要回到家乡去,扎根大山里的教学一线。”熊国锦说,“我要严谨笃学,不断充实提高自己,努力成为学生喜欢的好老师。”


    努力成为“四有”好老师(记者手记)


    “教过我的老师很多,至今我都能记得他们的样子,他们教给我知识、教给我做人的道理,让我受益无穷。”2014年9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深情地说。


    每个学生的心中都铭刻着好老师的形象:学生生病,毅然背起赶赴医院;利用周末,给英语基础薄弱的孩子义务补课;耄耋之年,继续悉心指导后学……在几位年轻师范生的求学之路上,好老师就像一盏盏明灯点亮了他们的教师梦,坚定着他们毕业后扎根基层、教书育人的决心。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在广袤的中国大地上,一大批优秀教师坚守立德树人初心,用教书育人的实际行动书写着为学、为事、为人的感人故事,树起万千学子心中当之无愧的“大先生”!见贤思齐,后学们薪火传承,走上讲台,继续为学子们倾心付出,这就是榜样的力量……


    人们常说,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希望每个孩子都能遇到好老师!“优师计划”的师范生们,早早地树立教书育人的远大理想,着实给人希望!然而,好老师不是天生的,而是在教学管理实践中、在教育改革发展中锻炼和成长起来的。未来的路还很长,他们须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走好属于自己的为师之路。


    相信新时代的师范生,一定能跑好交到他们手中的这一棒,努力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

    2022-09-22
  • “有组织科研”对高校意味着什么

    9月6日,中央深改委第二十七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的意见》,要求瞄准事关我国产业、经济和国家安全的若干重点领域及重大任务,明确主攻方向和核心技术突破口,重点研发具有先发优势的关键技术和引领未来发展的基础前沿技术。此前,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高校有组织科研推动高水平自立自强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就推动高校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加强有组织科研,全面加强创新体系建设,着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更高质量、更大贡献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作出部署。


    作为正式进入文件的新语汇,围绕“有组织科研”的讨论迅速升温。在高校视野中,有组织科研意味着什么,与以往的相关政策有何关联?记者进行了采访。


    瞄准“卡脖子”问题,高校有组织科研不是“撒胡椒面”


    2018年两院院士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要强化战略导向和目标引导,强化科技创新体系能力,加快构筑支撑高端引领的先发优势,加强对关系根本和全局的科学问题的研究部署,在关键领域、卡脖子的地方下大功夫,集合精锐力量,作出战略性安排,尽早取得突破。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指出,要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优化配置优势资源,推动重要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两院院士大会指出,要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要坚持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制度创新就是有组织科研的先声。”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副研究员秦冠英分析,会议提出明确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创新主体在不同环节的功能定位,而这次《意见》明确了高校基础研究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策源地的定位。“传统上,战略科技攻关多依赖科研院所,但科技发展归根结底需要人才,需要高校培养大批的高质量顶尖人才,打通科技攻关链和人才培养链是《意见》新型举国体制的一个重要特征,意味着高校需要承担更重要的使命。”


    “有组织科研,大的背景是针对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也就是‘卡脖子’技术的问题。相关部门也在盘点我们的科研攻关主体力量,对高校寄予厚望。健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实际上最核心的就是有组织科研,集中优势力量、优化机制,协同攻关。”华南师范大学粤港澳大湾区教育发展高等研究院院长卢晓中说。


    “有组织科研不是撒胡椒面、雨露均沾,更不是文字层面理解的对科研过程予以组织,而是特定的、有目标、有侧重、精准化的科研发展规划,《意见》里说的很清楚,以战略需求为导向,以学科优势为基础,这两点框定了范围,也就是说聚焦战略高技术、高端产业等领域,依靠高校优势学科开展关键核心技术和基础科学攻关。”秦冠英表示。


    任务驱动、团队协作,高校有组织科研不能“闭门造车”


    在长期关注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的卢晓中看来,广东省2022年新增的“双一流”建设学科点就体现了向国家重大需求倾斜、关键核心技术的倾斜,向基础学校倾斜。“一个是华南农业大学的作物学,一个是广州医科大学的呼吸临床医学,一个是南方科大的基础数学,它们都很符合以上倾斜的学科特征。广东这三个学科能进入‘双一流’建设,我想也是有组织科研带来的成效。”


    “学科发展需要有组织地去建设,而关键核心技术需要有厚实的学科积淀,这也是高校承担科技攻关任务的优势所在。”卢晓中介绍,2015年左右在国家出台“双一流”建设方案的同时,广东省在“十三五”科技创新规划中布局了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当时就考虑到广东高校的学科结构在理工科方面是短板,难以支撑广东十大支柱产业。所以,这批对标支柱产业的学科建设在大湾区层面就是一种‘有组织科研’。”


    卢晓中认为,新型举国体制的有组织科研还意味着组织形式的变革。“高校内部传统的学术组织主要是以科层组织为特征,比如像学部、学院、系这样的纵向组织,条条分割造成交叉融合很困难,现在我们需要建立和发展以科研目标与项目为驱动的研究中心,这是一种横向的组织结构,纵横交错形成矩阵式的高校内部组织构建。现在虽然建立了交叉学科的大类,但具体运行、协同问题还没有解决。高等教育系统实现科研资源集群化发展、高校内部形成矩阵式学术组织结构,有助解决学科交叉融合问题。”


    “大的问题由需求决定,但问题分解成项目,仍要依靠专家。”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杨宏山提出,“有组织科研是重大任务驱动的研究,选题由谁提出?项目由谁审定?成果由谁评价?这三个方面如果完全由行政主导,就有可能‘拉郎配’。有组织科研需要有行政力量介入,但不能闭门造车,行政要促进知识的整合。”


    “有组织科研的评价机制要有利于团队协同攻关,同时要注重对成果的考核。”卢晓中表示,“以往的科研项目中,重立项不重成果考核、验收周期一刀切等问题都应尽力解决,还要科学合理地评价成员的贡献,建立合作共享成果的评价机制,充分调动大家参与有组织科研的积极性。”


    “科研和人才培养都是高校的重要使命。高校在培养人才上效果比较显著,但是在重大攻关项目上,响应国家需求的程度还不够。对高校而言,承担有组织科研的新任务,意味着评价体系要进行重新调整。”杨宏山说。


    揭榜挂帅、鼓励能者上,高校有组织科研要注重人才培养


    《意见》既提出高校“要继续充分发挥好自由探索基础研究主力军和主阵地作用”,又指出要“加快目标导向的基础研究重大突破”,自由探索和有组织科研的目标导向是否存在矛盾呢?


    “二者不是互相排斥的关系,有组织的科研,是包容自由探索的。科研尤其原创知识的生产过程,有时候是个人的好奇心驱动的结果,研究兴趣和灵感是非常关键的。在这个过程中,揭榜挂帅、鼓励能者上,就是将那些在自由探索中脱颖而出的年轻人吸纳进来,进入有组织科研的体系中担当大任。”杨宏山说。


    “《意见》提出的目标导向的基础研究非常值得讨论,这个目标是应用层面的,而基础研究则是找到支撑这个应用目标的自由探索。”卢晓中举例,“芯片性能是一个目标,这个目标可以分解为若干个基础研究命题,比如实现某种性能的功能材料就属于基础研究。在这个领域,研究者需要自由探索,以最终形成的成果服务于有组织科研。”


    “有组织科研会给相关领域带来更多投入,但坚守立德树人初心,加强人才培养质量仍是高校的主责主业,也是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根本支撑,这在高校实施有组织科研的背景下更值得强调。”秦冠英说,“《意见》第六点举措提出推进高水平人才队伍建设打造国家战略人才力量,要培养造就一批战略科学家,实施高校优秀青年团队建设计划,这意味着,依托重大科技任务和重大工程推进高质量人才培养,依然是高校有组织科研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目标。”

    2022-09-21
  • 全国普通高中大班额比例下降至4.81%(新数据 新看点)

    本报北京9月20日电(记者丁雅诵)记者从教育部了解到,目前全国普通高中56人及以上大班额比例下降到4.81%,比2012年的47.8%下降了43个百分点,有24个省份大班额比例控制在5%以内。“普通高中大班额比例大幅下降,有力促进了普通高中教育健康发展,为推进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和高考综合改革奠定了坚实基础。”教育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普通高中大班额比例大幅下降的背后,是学校基本办学条件的不断改善。2011年以来,国家连续实施了教育基础薄弱县普通高中建设项目和普通高中改造计划两个重大工程项目,中央财政累计投入711.86亿元,重点支持中西部地区改善薄弱学校办学条件,扩大校舍资源。10年来,全国累计新建改扩建普通高中4570所,2021年全国普通高中校舍建筑面积达6.4亿平方米,比2012年增加2.2亿平方米。


    普通高中大班额比例大幅下降的背后,是教师补充力度的持续加大。普通高中专任教师总数由2012年的159.5万人增加到目前的202.83万人,增长27.17%,生师比由2012年的15.47∶1优化到目前的12.84∶1,有效缓解了师资紧张问题。教师学历结构也不断优化,全国普通高中专任教师硕士及以上学历占比由2012年的5%提高到12.4%。


    普通高中大班额比例大幅下降的背后,是教学装备条件的显著改善。2021年全国普通高中学校联网率达到100%,全国普通高中生均仪器设备值达4968元,体育器械配备达标学校比例达96%,音乐和美术器械配备达标学校比例超过95%,理科实验仪器达标学校比例达95.6%,为培养创新人才、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提供了有效支撑。

    2022-09-21
  • 劳动教育课程实施要下“实”功夫

    金秋九月开学,《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开始实施,劳动课正式成为中小学的一门独立课程,标志着我国劳动教育进入以课程标准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为确保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落地落实落细,需要进一步强化劳动课程实施管理,在“实”上下功夫。


    1.课程实施目标要“实”


    坚持目标导向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制定的基本原则,也是确保课程标准落地的重要原则。在以往劳动教育的课程实施中,我们看到,有些教师还不会制定课程实施目标,或者说不知道该怎么制定劳动教育的课程目标,具体表现为:有的目标大而虚,有的目标小而窄,有的则直接把劳动内容视作课程实施目标,造成劳动课就像没有目标的航船,走到哪里算哪里。





    劳动教育课程实施要下“实”功夫


    在江西省吉安市峡江县马埠镇中心小学,学生在整理洗漱用品。宋靖辉摄/光明图片


    确保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落地时落实落细,必须坚持目标导向,切实增强课程目标意识,深刻把握课程目标内涵,在遵循劳动课程总目标和各学段具体培养目标的前提下,从目标出发,系统分析、精心设计,实施“精准滴灌”。从劳动课程的项目设计、项目安排、过程指导,到劳动周的设置,都要确保有具体课程目标的引领,避免笼统、空泛和单一。例如,在劳动课程的项目设计上,要制定清晰明确的项目目标,在目标引领下选择适宜的项目内容、确定劳动场域、明确项目过程、提炼操作方法等。在劳动周的课程设计上,也要注重课程目标引领,在劳动任务的持续性推进中,充分体现劳动价值观的培育和劳动精神的培养,确保学生在完成阶段性劳动课程学习后达成目标要求。


    2.课程实施内容要“实”


    在确立课程目标基础上,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提出了系统化的课程内容结构,不仅明确了“为什么教”,还强调了“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围绕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劳动课程内容共设置了清洁与卫生、整理与收纳、烹饪与营养、家用器具使用与维护、农业生产劳动、传统工艺制作、工业生产劳动、新技术体验与应用、现代服务业劳动、公益劳动与志愿服务等十个任务群,每个任务群由若干项目组成。针对每个学段、每个任务群,课程标准提出了明确的“内容要求”“素养表现”和“活动建议”。


    确保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落地时落实落细,必须在课程实施内容上精准发力、狠下功夫。一要注重劳动课程内容序列化,强调项目和任务循序渐进、相互关联、互为支撑,既可按照劳动实施的自然顺序,也可按照劳动主题,确定劳动内容、分解劳动任务。二要注重劳动课程内容综合化,既要注重把劳动实践与其他课程学习有机结合起来,也要注重覆盖多个任务群,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三要注重劳动课程内容科学化,要体现与学段相适应的劳动强度和难度,考虑课时和内容安排的合理性。在劳动内容的衔接上,针对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服务性劳动三大类别,分成1~2年级、3~4年级、5~6年级、7~9年级四个学段,按照“简单—复杂—综合”逐渐提高内容难度。四要注意劳动课程内容多样化,尽可能丰富劳动教育形式,如劳动项目实践、技能竞赛、劳模大讲堂、职业体验等。


    3.课程实施师资力量要“实”


    教师是劳动课程高质量实施的关键。针对劳动课程内容丰富、涉及面广,场地开放、分散,教师来源多样、指导方式灵活等特点,课程标准特别对劳动课程教学研究与教师专业发展提出了高标准、严要求。


    一是要开展劳动课程教研员专业培训,要求各级教研机构配备劳动课程专职教研员,并强化对教研员的专业培训与指导、工作支持与督查,提升教研员劳动课程教学研究与专业引领能力,提升教研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及时解决课程实施中的重点、难点问题。


    二是要开展劳动课程教师专业培训。一方面,要加强教师的专业素养学习,使其深入理解劳动课程独特的育人价值、课程理念和核心素养内涵,提升教师自身的劳动技能水平和劳动课程教学专业水平。另一方面,要组织多样化的课程教学培训,让教师充分掌握劳动课程内容结构和课程内容要求,掌握不同学段学生劳动素养要求,明确教学重点、难点及关键所在,能基于劳动课程目标和内容要求,合理规划和设计劳动项目、组织与指导劳动实践过程、制定课程评价方案等,不断提升教师的课程规划、组织与实施能力。


    4.课程实施效果评价要“实”


    课程评价对促进劳动课程目标的实现、保障劳动教育的实施效果具有重要意义。针对以往因评价内容与评价方法缺失,无法对劳动课程实施进行有效评价的现象,课程标准明确了劳动课程评价要遵循导向性、发展性和系统性三个基本原则,注重学生的平时表现评价和阶段综合评价。课程评价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发挥评价对学生发展和教师教学安排的反馈、诊断与促进功能,整体、系统地进行评价。


    为此,要采用多样化评价方法,将平时表现评价和阶段综合评价贯穿于劳动课程实施始终,评价内容要紧扣课程目标、内容和劳动素养要求,客观准确地反映学生在真实情境下表现出的劳动素养水平。例如,针对具体的劳动学习与实践,日常生活劳动可以用劳动清单、生产劳动可以用劳动任务单、服务性劳动可以用劳动档案袋为主要评价工具进行评价。阶段综合评价要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和培养目标,差异化设置劳动课评价内容。例如,1~2年级侧重评价学生劳动意识的建立、个体日常生活技能的掌握;3~6年级侧重评价劳动观念、劳动习惯的养成和基本劳动技能的掌握;7~9年级侧重评价劳动能力的提升、劳动品质的形成和劳动精神的培养,以及设计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的形成等。要重视课程实施的效果评价,既要注重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又要发挥教师、家长和学生等多元主体评价的作用,充分发挥评价的反馈改进功能,通过评价的积极引导,促进劳动教育育人价值的实现。


    5.课程实施保障要“实”


    落实劳动课程目标,推进劳动课程内容实施,确保劳动课程标准落地落实落细,还需要有坚实的系统保障。特别是劳动课程资源开发、劳动时间与空间的拓展,需要进行全面部署,注重各方面的统筹、协同与衔接。比如在劳动空间的衔接上,要进一步探索研究“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系统合作格局,推进“家校社”劳动协同育人,以促进全社会劳动教育力量的有效整合。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上,学校场地、设施及环境是劳动课程实施最基础的资源。学校应按照劳动课程内容结构及实施需要,建设必要的劳动实践室,这是学校劳动课程实施的重要保障。社会劳动实践基地是劳动课程实施的拓展资源,是工业劳动、农业劳动及劳动周等活动开展的重要保障。在当前建设“数字中国”、实施“国家数字化教育战略行动”中,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还需要特别加强劳动课程数字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加强数字化课程资源建设,科学运用大数据、云平台、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全面助力和保障劳动课程实施。


    此外,还需要在建立健全安全教育与管理并重的劳动安全保障体系上下“实”功夫。要以安全、适度为原则,合理安排劳动任务强度和时长,在场所设施选择、材料选用、工具设备和防护用品使用、活动流程等方面制定详细、科学的操作规范,强化劳动过程中每个岗位的管理,明确各方责任,防患于未然。要加强对师生的劳动安全教育,强化学生劳动安全知识的学习,建立劳动风险意识、提升应急处理能力,培养学生在场所设施的安全性判断、劳动实践中的安全操作、劳动实施全程的安全防护等方面的基本能力。要科学评估劳动实践活动的安全风险,制定风险防控预案,完善应急与事故处理机制。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确保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落地落实落细,必须强化劳动课程实施管理,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师资力量、效果评价、保障体系等方面下“实”功夫,确保新时代劳动教育在课程标准引领下开启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2022-09-20
  • 教育部:切实做好2022年秋季学期高校学生资助工作

    中新网9月19日电据教育部网站消息,日前,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切实做好2022年秋季学期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指出,各高校要扎实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全面摸排受新冠肺炎疫情和汛情旱情等影响的学生情况,掌握学生家庭变化情况,及时将符合条件的学生纳入资助范围,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应助尽助。


    《通知》提出,加强组织,全面畅通新生入学“绿色通道”。各高校要强化组织领导和部门配合,精心做好家庭经济困难新生入学工作方案,在新生报到现场设立“绿色通道”专区,简化报到手续、提高办事效率、保护学生隐私,确保提出申请且符合条件的家庭经济困难新生都能通过“绿色通道”顺利入学。要根据实际对存在特殊困难的学生发放困难补助和必要生活用品,确保他们入学后能够安心就学。


    加强认定,确保实现困难学生应助尽助。各高校要扎实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全面摸排受新冠肺炎疫情和汛情旱情等影响的学生情况,掌握学生家庭变化情况,及时将符合条件的学生纳入资助范围,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应助尽助。要进一步提高学生资助工作精准度,强化审核把关、创新认定方式、加强监督管理,避免出现资助对象认定不精准、资助资金发放不及时、资助管理程序不规范等问题。


    《通知》要求,加强联动,推动国家助学贷款政策落实落地。各地各高校要会同国家助学贷款经办银行有效落实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加强贷款及其使用范围审查,合理确定学生贷款额度,切实满足学生实际需求,引导学生勤俭节约、努力向学。要做好2022年国家助学贷款免息及本金延期偿还工作,缓解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经济压力。要配合经办银行做好国家助学贷款学生信息维护、贷后管理、诚信教育等管理工作,关注贷款学生还款情况,及时为符合条件的学生启动还款救助工作。


    加强管理,切实提升学生资助管理水平。各地各高校要推进学生资助规范化建设,努力实现管理制度规范、监管责任规范、资助程序规范、资金管理规范、信息管理规范、机构队伍建设规范。要全面落实国家奖助学金、服兵役国家教育资助、基层就业学费补偿贷款代偿、勤工助学等各项资助政策,严格执行各项政策规定,及时足额发放资助资金。要加强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信息系统填报和应用,持续提升资助数据质量,不断提高资助管理信息化水平。


    《通知》明确,加强宣传,不断提高学生资助政策知晓度。各地各高校要大力开展资助宣传,积极运用新技术、新手段,通过多种方式全面深入解读学生资助政策,让学生减少顾虑、安心就学。要深入挖掘学生感恩励志素材,讲好中国学生资助故事,展示学生资助工作成效。要持续开展防诈骗教育,尤其在新生入学期间要加强对新生的警示教育,通过视频解读、案例分析、主题班会等多种形式,提醒学生警惕电信诈骗和“培训贷”“创业贷”“助学贷”等各种不良校园贷,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甄别能力。

    2022-09-20

  • 首 页  上一页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下一页    尾 页  

    版权声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 8629 6259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696号 蒙ICP备160010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