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层服务项目报考火热 招募高校毕业生超12万人

    2021年9月26日,在河北省盐山县小营乡大左中心小学,新来的特岗教师王婷婷为三年级的学生上英语课。2021年,盐山县选拔招聘了244名特岗教师。新华社发(傅新春摄)


    新华社北京6月22日电题:基层服务项目报考火热招募高校毕业生超12万人

    新华社记者姜琳、徐壮

    为进一步拓宽基层就业空间,支持高校毕业生就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等部门近日陆续发布了2022年“三支一扶”计划及农村教师特岗计划招募通知。加上此前公布的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今年三项基层服务项目仅全国项目招募规模就将超12万人。

    记者22日从人社部等相关部门获悉,当前各省份正在组织各项基层服务项目报考,不少地区报名火热,有的项目平均报名录取比超过了40:1,部分岗位录取比甚至超过100:1。

    “三支一扶”计划将招募3.4万人

    6月18日,2022年内蒙古自治区“三支一扶”计划、社区民生工作志愿服务考试在全区12个盟市和赤峰市、锡林郭勒盟新增的24个旗县考点开考。这次考试共招募高校毕业生7500人,全区6.85万人报名。

    千里之外的广东,“三支一扶”计划第二批528个招募岗位正在接受报名。一位外语类“211”高校毕业生小陈告诉记者,自己第一批没考上,第二批正好有感兴趣的街道办岗位,就马上提交了申请。

    “三支一扶”计划,指的是选派高校毕业生到基层支教、支农、支医和帮扶乡村振兴等。近年来,“到基层、到一线”的就业观念被越来越多高校毕业生接受,“三支一扶”计划报考比例逐年提高。

    据人社部相关负责人介绍,2022年“三支一扶”计划向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脱贫县、易地扶贫搬迁大型和特大型集中安置区所在县倾斜,将招募3.4万人,较去年增2000人,2022年应届高校毕业生以及近两年内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均可报名。

    截至目前,至少已有北京、山西、江西、广东、贵州、四川等17个省份发布了2022年“三支一扶”计划招募公告,部分省份已经组织完成了考试。

    按照人社部、财政部印发的通知,对“三支一扶”人员,中央财政按照东部地区每人每年1.2万元、中部地区2.4万元、西部地区3万元(西藏、新疆南疆四地州4万元)和一次性安家费每人3000元的标准给予补助。

    通知要求,各地要按月足额发放工作生活补贴,保障达到当地乡镇机关或事业单位从高校毕业生中新聘用人员试用期满后工资收入水平。

    记者从江苏等省份获悉,服务期满考核合格的“三支一扶”人员享受公务员定向招录和事业单位专项招聘、报考研究生考试加分、扶持自主创业及自主择业等优惠政策。

    “特岗计划”拟招聘高校毕业生6.7万人

    近日,湖南教育厅发布2022年特岗计划,面向全国公开招聘3984名教师到农村初中、小学任教,并提出因疫情影响暂未取得教师资格证的高校毕业生,实行“先上岗,再考证”特殊政策。

    按照教育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联合印发的通知,2022年全国将招聘特岗教师6.7万名,招聘人数较多省份包括河南、广西、贵州等。





    图片来源:教育部


    记者了解到,截至目前,湖南、江西、山西、云南等多省份已发布今年的特岗教师报考安排。不少省份提出,符合要求的高校应届毕业生报考特岗教师岗位且录取的可享受学费补偿政策。

    根据相关安排,2022年,中央“特岗计划”仍面向中西部省份实施,重点向原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少数民族地区等地区倾斜;重点为乡村学校补充特岗教师,持续优化教师队伍结构。

    有关通知明确要求,三年服务期满、考核合格且愿意留任的特岗教师及时入编并落实工作岗位。

    西部计划全国项目招募2万人

    6月16日,聊城大学举行2022年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志愿者出征仪式。168名毕业生即将奔赴西部基层,开展为期1至3年的志愿服务。

    根据相关部署,2022年西部计划全国项目实施规模继续保持2万人,地方项目预计实施规模超过3万人,分为乡村教育、服务乡村建设、健康乡村、基层青年工作、乡村社会治理、服务新疆、服务西藏7个专项。

    当前,甘肃等部分省份仍在紧锣密鼓地进行西部计划全国项目招考。云南等省份则开始进行地方项目的报名选拔。

    专家表示,为了让高校毕业生“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流得动”,相关待遇还需跟上。

    为此,国务院办公厅5月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再次强调,对到中西部地区、艰苦边远地区、老工业基地县以下基层单位就业的高校毕业生,按规定给予学费补偿和国家助学贷款代偿、高定工资等政策,对其中招聘为事业单位正式工作人员的,可按规定提前转正定级。

    2022-06-24
  • 2022年中央机关和各地公务员招录进一步吸纳高校毕业生

    在前两年连续扩大招录高校毕业生规模的基础上,2022年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与地方各级机关公务员招录进一步吸纳高校毕业生,共计划招录11.6万名应届生,比去年增加0.9万名。

    根据疫情形势和防控要求,中央招录机关结合岗位特点和考生实际,灵活采取适当形式,扎实推进面试、体检、考察工作,目前已有超过60%的单位完成面试。各地综合考虑考生分布和考务管理情况,严格落实防疫要求,采取增设笔试考点、就近就便安排考场等,为广大考生提供便利,目前已有8个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完成笔试。

    今年3月,全国公务员工作推进会在京召开。会议强调,要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有关部署要求,结合实际扩大招录高校毕业生规模,加强宣传引导,优化方式流程,加快工作进度,吸引优秀毕业生报考。

    2022-06-23
  • 挖掘岗位资源、做实指导服务—— 毕业生收到了这些就业“大礼包”(高校毕业生就业观察)

    6月10日,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举行“就业创业最安吉——十城百企千岗万人”高校毕业生安吉县千人招聘活动。

    220多家来自安吉县内重点企业参加,岗位涵盖高端制药、新能源新材料、旅游消费、装备制造等领域,来自全国10余所高校近千人前来应聘。在现场,当地针对就业安置、就业创业帮扶等政策详细解读,为用人单位和高校毕业生提供全方位、个性化的招聘服务,加大对高校毕业生的招引力度,吸引更多高校毕业生来安吉就业创业。

    夏鹏飞摄(人民视觉)

    当前,全国高校毕业生进入就业的关键阶段。教育部门进一步挖掘岗位资源,做实做细就业指导服务,不断拓宽市场化、社会化就业渠道,支持帮助高校毕业生迈好走向社会的第一步。

    请进来、走出去

    办好招聘活动

    近日,一场校园招聘会在深圳大学粤海校区举行,中兴通讯、顺丰、大疆等120家企业为学校毕业生带来超过4000个就业岗位,吸引了1800余名学子前来投递简历。

    今年,深圳高校毕业生规模达3.7万人,其中仅深圳大学就有万余人,创造历史新高,毕业生就业面临诸多压力。为此,深圳大学近期连续推出校企联动促就业等活动,全力为毕业生就业护航。

    深圳大学校长毛军发说,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需要两步走——校领导及教师要努力为广大毕业生开拓就业空间、寻找机遇;学生要努力提升专业技能,在求职过程中不断进行自我调整。

    “参加招聘,特别是校园招聘活动,是毕业生就业应聘的主渠道。”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副司长、一级巡视员刘培俊说,近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出通知,优化调整“校园招聘疫情防控支持政策”,鼓励供需双方合作,高校要按当地疫情防控政策要求精准制定校园招聘活动疫情防控方案,主动邀请符合条件的用人单位进校园开展专场招聘活动;用人单位要加强与高校的沟通,积极按要求参加校园招聘活动。

    连日来,多地在落实好疫情防控举措的前提下举行高校毕业生线下招聘活动。浙江举办两场国有企业专场招聘会,参加企业上百家,推出职位2200多个;成都就举办“百日万企”高校毕业生大型公益招聘会,近千家用人单位发布近3万个岗位,76%的岗位针对大专及以上学历毕业生。

    “教育系统和高校要创造条件,千方百计把用人单位‘请进来’。”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副司长吴爱华说,教育部提出了“万企进校园计划”,同时和全国工商联开展“民企高校携手促就业行动”,高校为用人单位进校招聘提供便利,办好针对性强的线下双选会、招聘会和对接会。

    吴爱华介绍,除了“请进来”,教育部还部署全国高校积极“走出去”,开展了高校书记校长“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主动邀请符合条件的用人单位进校开展专场招聘活动。目前,已有2255所高校走访单位7.7万家,拓展岗位超过141万个、实习岗位56.6万个。

    去基层、进小微

    拓宽就业渠道

    这段时间,四川师范大学毕业生小婷一直在准备四川省“三支一扶”计划招募考试。“我是师范专业的学生,读书时曾到阿坝支教实习。和孩子们相处的经历很快乐,也很锻炼人,我希望有机会在支教岗位上继续发光发热。”

    据了解,今年四川省“三支一扶”的招募人数达1500多人。从全国来看,2022年“三支一扶”计划招募高校毕业生3.4万人,主要面向2022年应届高校毕业生以及近两年内离校未就业毕业生。

    基层是引导毕业生就业的重要方向。吴爱华说,今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首次提出社区专职工作岗位出现空缺,要优先招用或者拿出一定数量专门招用高校毕业生,对于到中西部地区、艰苦边远地区、县以下基层事业单位正式工作的高校毕业生,给予学费补偿和国家助学贷款代偿。

    为推动高校毕业生就业,各地积极扩大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项目规模。上海在年度公务员招录工作中,要求区级机关积极吸纳应届优秀高校毕业生,乡镇(街道)以及政法机关的基层单位主要招录应届高校毕业生;重庆开发基层劳动社保、社区服务、医疗卫生、文化科技等就业岗位,新增政策性岗位8万余个,拓宽毕业生基层就业空间。

    吴爱华说,在就业岗位拓展过程中,中小微企业也是毕业生就业的重要渠道,《关于进一步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提出,要支持中小微企业更多吸纳毕业生就业,给予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社会保险补贴、税费减免等扶持政策,同时支持毕业生自主创业,给予创业担保贷款及贴息、税费减免政策。另外,对于毕业年度灵活就业的毕业生给予社保补贴。

    提进程、不断线

    做好就业服务

    6月末,各地高校毕业生相继离校,也是就业的关键期和冲刺期。吴爱华说,当前,教育部正在布置全国各地各高校开展就业工作“百日冲刺”活动,采取系列招聘、访企拓岗、万企进校、就业指导和精准帮扶措施,为还没有就业的毕业生提供有针对性的就业服务。

    同时,教育部正会同有关部门加快升学考试、教师招聘、基层项目、科研助理等招录进程。尽早完成机关、事业单位等政策性岗位的招录,通过综合施策,帮助毕业生尽早就业。

    华东理工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化学专业刘旭龙,今年考研失利,由于疫情等原因,找工作也不顺利。原本灰心失落的他,参加了学校举办的“线上求职训练营”。

    “辅导老师对简历、面试等环节进行了指导,让我找出了就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刘旭龙说,在老师有针对性的指导下,重拾信心的他很快拿到了心仪企业的录用通知。

    吴爱华表示,对于目前尚未落实毕业去向的学生,要充分发挥就业工作人员和毕业班辅导员的作用,密切关注他们的求职意愿和就业进展,为其提供精准的岗位推荐、就业服务和心理疏导。

    与此同时,无论毕业生是否已经离校,教育系统的就业服务仍坚持“不断线”,依托“国家24365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持续为毕业生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咨询,协助办理好各类就业手续。

    吴爱华说,“国家24365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提供了全方位的就业指导资源和岗位资源。目前,平台与社会招聘服务机构和各高校就业平台岗位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已累计汇集1036万个岗位资源。据统计,已有31%的2022届毕业生通过该平台实现就业。

    2022-06-23
  • 义务教育这十年:县域均衡发展 让更多孩子“上好学”

    “20.7万所学校、1.58亿名学生、1057万名教师。”在21日举办的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报出的这串数字,点出了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现有的规模。

    办好义务教育事关亿万少年儿童健康成长,事关国家发展和民族未来。如何满足人民群众从“有学上”到“上好学”的美好期盼?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义务教育认真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崇高使命,以均衡发展为战略任务,以促进公平和提高质量为工作重点,围绕服务国家战略需要,聚焦人民群众所急所需所盼,不断完善政策保障体系,改革创新、攻坚克难。从2012—2021年,我国义务教育在实现全面普及的基础上,仅用10年左右时间实现了县域基本均衡发展,成为我国义务教育发展史上又一个新的里程碑。”吕玉刚总结道。

    巩固“两基”,义务教育“重中之重”地位更加凸显

    2011年,我国全面实现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以下简称“两基”)。在此背景下,2012年,国务院出台《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明确要求“到2020年,全国实现基本均衡的县(市、区)达到95%”。

    “由于当时条件有限,许多地方‘两基’的基础很薄弱,反弹压力大。”教育部教育督导局局长田祖荫指出。

    为了切实有效巩固“两基”成果,教育部认真落实脱贫攻坚重大政治任务,聚焦义务教育有保障,健全控辍保学联控联保长效机制,加强跨部门数据比对和精准摸排,挂牌督战重点地区,切实做好劝返复学工作,确保辍学学生找得到、劝得回、留得住。

    十年来,“两基”成果得到了切实巩固,义务教育“重中之重”地位进一步凸显:

    2012—2021年,全国小学学龄儿童净入学率从99.85%进一步提高到99.9%,初中阶段毛入学率始终保持在100%以上,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从91.8%提高至95.4%;

    2021年,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建档立卡贫困学生辍学实现动态清零。特别是中西部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远地区、贫困地区,在全面实现“两基”的基础上,义务教育普及水平均有了进一步提高;

    连续实施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切实保障残疾儿童少年平等接受教育权利,适龄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超过95%。2021年,全国共有特殊教育在校生92.0万人,比2012年增加54.1万人,增长142.8%……

    完善保障机制,经费、办学、师资条件不断提升

    十年来,义务教育在均衡配置义务教育办学资源、协同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面,不断完善保障机制,经费、办学、师资等条件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显著增强。

    坚持政府举办义务教育,逐步提高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水平。2015年,在整合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和城市义务教育奖补政策的基础上,国家建立起城乡统一、重在农村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2012—2021年,小学生均经费支出从每生每年7447元增至14458元,初中生均经费支出从每生每年10218元增至20717元。生均公用经费标准经过多次提标,达到东中西部统一的小学650元、初中850元;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生均公用经费补助标准提高至7000元,为普通学生的8~10倍。‘两免一补’(免除学杂费、免费提供教科书,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放生活补助)实现城乡学生全覆盖。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基本实现应助尽助,优先将建档立卡、低保、特困供养、孤儿、残疾等学生纳入资助范围。”吕玉刚告诉记者。

    实施重大项目,学校办学条件得到根本改观。通过实施“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等重大项目,中央财政累计投入4000多亿元,带动地方投入超1万亿元,着力解决“乡村弱、城镇挤”问题,缩小城乡学校办学条件差距。

    吕玉刚表示,当前,义务教育基本办学条件得到显著改善,危房、大通铺等问题基本解决,特别是许多中西部农村地区学校办学条件实现质的飞跃,“最好最安全的建筑在学校”得到群众的公认。

    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十年来,国家提升了中小学特别是农村学校教职工编制配备标准,实行编制城乡、区域统筹和动态管理。十年来,义务教育专任教师总数从909万增至1057万,增加了148万人,本科以上学历教师占比由47.6%提高至77.7%;同时,健全教师培养补充机制,通过“特岗计划”、公费师范生、退休支教等多种渠道为中西部农村补充大量优质师资,建立教师交流轮岗制度;通过“国培计划”累计培训校长教师超过1700万人次,大幅提升农村校长办学治校和农村教师教育教学水平。

    破解“择校热”,入学机会更加公平

    十年来,义务教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通过深化综合改革,努力破解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

    “择校热”,一直是长久不息的社会热点,也是长期阻碍教育均衡实现的“拦路虎”。

    如何综合治理“择校热”顽症?北京小学校长李明新表示,有一个必须解决的实际问题,就是最大限度满足人民群众让孩子享受优质教育的需求。集团化办学的探索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

    李明新介绍,2011年,北京小学率先成立了全市第一个公办学校组建的教育集团,开始了集团化办学的有益探索。北京小学提出集团化办学要体现“理念共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品牌共建”的宗旨,在随后的10年间,在北京西城、房山、大兴、通州、丰台的分校广泛传播学校先进的教育思想、管理理念与办学经验,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吸引了众多片内学生的“回流”,极大抑制了“择校热”的持续升温。

    李明新告诉记者,以北京小学天宁寺分校为例,原来天宁寺周边北京户籍的孩子绝大多数都去择校,一年级只能招2到3个班,而且多为非京户籍的流动人员子女。2014年进入集团后,当年就实现了本地户籍孩子的大量回流入学,达到了6个班。如今已经达到每年新招一年级14个班。目前,学校办学规模已经从进入集团前的450人,发展到了2300多人。天宁寺周边的家长不再托关系择校了,而是就近高高兴兴送孩子到北京小学天宁寺分校上学。

    在山东,教育强校扩优行动方兴未艾。“以优质学校为龙头,建立学校间、城乡间、区域间的教育集团、联盟1926个,覆盖义务教育阶段学校7062所,实现集团内学校党建、管理、教研、课程、资源、师资、评价等一体改革、共建共享,老百姓家门口的学校越办越好,‘择校热’问题极大缓解。”山东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省教育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冯继康表示。

    “用均衡方式实现教育公平,不能只停留在机会公平上,而应更重视过程的公平。”李明新表示。

    十年来,为了让孩子拥有更公平的入学机会,义务教育招生入学改革不断深化,免试就近入学和“公民同招”政策全面落实,跨区域考试掐尖、举办“占坑班”、收取“赞助费”等违规招生行为得到全面规范,“择校热”大幅降温,入学机会更加公平;健全“两为主、两纳入、以居住证为主要依据”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政策,保障平等接受义务教育权利,2021年义务教育阶段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公办学校就读和享受政府购买民办学校学位服务的占比达到90.9%……教育均衡发展的红利正在惠及越来越多家长和学生。

    2022-06-22
  • 随着家庭教育促进法的实施 父母进入“依法带娃”时代

    13岁的未成年人王小(化名)在与附近居住的幼女一起玩耍中,对女孩实施了人身侵害。女孩的父母将王小告上法庭,请求判令王小及其父母赔偿医疗费、心理治疗费、护理费、精神损失费等各项损失。法院支持了女孩父母的诉讼请求。近日,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在审理此案过程中发出了北京中级法院层面的首份家庭教育指导令。

    案件审理中,法官了解到,王小在父母离异后,受到了网络不良游戏的影响,而其父母未能发现更未能认识到青春期子女教育指引的重要性,在日常管教和交流中存在严重过失,未能尽到作为监护人的法定职责。鉴于王小实施的严重不良行为,对女孩人身权利造成侵害,法院在审理中进行了严肃的法庭教育,促使王小认识行为过错并书面道歉。在判决作出之际,法院依照未成年人保护法、家庭教育促进法等规定,发出家庭教育令,督促王小的父母依法履行监护职责,承担法定义务,并责令王小的父母接受一定时间的家庭教育专门指导。

    今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正式施行,家庭教育由“家事”上升为“国事”,中国父母从此进入“依法带娃”时代。该法规定,父母在家庭教育中应当承担主体责任。例如,父母不能只管孩子“吃饱喝足有衣穿”,还要加强亲子陪伴,即使父母分居或者离异,也不能免除这些责任和义务。人民法院在办理案件过程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发出家庭教育令,责令父母接受家庭教育指导。

    问题少年多出自问题家庭

    今年1月6日,湖南长沙天心区法院发出全国首份家庭教育令,此后,全国多地法院在办理未成年人犯罪、家庭纠纷案件中陆续发出家庭教育令、家庭教育指导令。

    最高法副院长、少年法庭工作办公室主任杨万明表示,从司法实践看,“问题孩子”往往出自“问题家庭”。家庭教育缺位失当,是导致孩子实施不良行为或违法犯罪行为的重要原因。

    5月15日,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少年法庭在一起未成年人聚众斗殴、寻衅滋事的刑事案件中,向三名未成年被告人的父母发出家庭教育令。据承办法官介绍,从社会调查中发现其犯罪原因与家庭环境有很大关系。三名被告人的父母存在监护不到位的情况:或是离异后将孩子交由祖父母照顾疏于管教,或是忙于工作甚少陪伴,或是着力创造优越条件忽视道德教育,缺少对未成年人心理状况、情感需求的关注,以致未能及时发现、纠正未成年人存在的偏差行为,进而导致三名被告人伙同他人实施违法犯罪。

    家庭教育令不能流于形式

    鉴于家庭教育的私密性和个性化,虽然法院的司法指导更有威慑力,但家庭教育指导涉及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当“家事”上升到“国事”,如何尊重家庭教育自身规律?

    为防止形式主义,确保家庭教育指导取得实效,此前,最高法相关负责人表示,针对各地家庭教育指导令执行缺乏明确规范的问题,最高法也已经着手调研规范,确保法律准确、统一、有效实施。

    在王小案例审结之后,法院向其父母送达了指导令,并组织专业机构的心理咨询师对其父母进行了首次线上网络课程指导,王小的父母依指导令参与了课程学习。接下来,法院还将对指导效果等相关情况听取专业机构的反馈,组织该家庭教育指导分不同阶段持续进行。

    对受害女孩的身心健康恢复情况,法官也向其父母了解情况并进行适时地沟通交流,提示其父母平时对孩子注意看护,引导孩子树立自我保护和防范侵害的意识,更要多关注孩子今后的心理建设和自我认知等。

    而在海淀法院发出家庭教育令之后,法官通过沟通,找准每个家庭教育问题的症结,制作了个性化的家庭教育令。同时邀请家庭教育专家、犯罪心理学教师,与参与案件审理的人民陪审员、开展社会调查工作的社工一起,分别为3名未成年人的父母开展“一对一”的指导。

    2022-06-22
  • 理解专业,做出面向未来的选择

    科技创新、突破与发展越来越依赖多学科交叉与融合。这些革命性、颠覆性技术涵盖集成电路、生物化学、光电信息、计量经济等诸多领域,将对未来生活方式乃至思维方式产生深远影响。

    从发生学角度看,学科凭借相对独特的思维方法与规范独立的理论体系,往往会在其知识领域内产生认知排他性。而交叉学科则力求打破学科壁垒、贯通学科内容、融合学科优势,探索协同创新方向。交叉学科将如何通过协同创新,培养未来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主要有三点:

    第一,夯实基础知识,强化经验直觉。作为推动科技创新的重要手段,交叉学科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学科的研究领域,这是摆在教育者面前的第一个难题。要让学生在既有学科的基础上构建具有综合特色的知识体系,关键在于强化基础训练,提升自主学习能力。通过数理、哲学、工程科学等基础训练,老师们将带领学生深钻细研理论,培养学生的逻辑论证和独立思考能力,悉心打磨科技创新的“器”。

    第二,跨学科衔接学段,培植灵感沃土。交叉学科包含光学工程、机械工程等工科方向,也涵盖生物化学甚至文学艺术等基础学科。学生能够通过跨专业选课接触不同领域的前沿研究,也能打通文理医工的传统壁垒,自主确定研究方向。在华中科技大学未来技术学院,学生还能提前选修硕博课程,尽快进入科研领域。横向跨越学科结合纵向衔接学段,学生们有更多机会了解当下科技创新的“势”,有更多时间选择未来科技创新的“术”。

    第三,研究项目促学,连接理论实践。交叉学科在融合各学科专业知识的同时,也必将汇聚各学院科研平台。在跨学科学术训练后,学生和学业导师共同研讨能激发多学科思考,挖掘学科交叉创新点。而在与行业龙头企业深度合作的前沿项目中,学生能站在科技成果转化的角度思索创新点的可行性、实用性、可推广性,从而开拓出自主创新的“道”。

    交叉学科既意味着不同学科之间的融会贯通,也意味着学生、老师、院校、企业等不同创新主体之间的整合互补、各展所长。这也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期望和要求,即“博而精”“勇而智”“广而诚”三个方面。“博而精”是指跨学科的复合知识与过硬的专业核心能力;“勇而智”是指敢为人先、攻坚克难的勇气和探索创新、善于转化的智慧;“广而诚”是指放眼全球的广阔视野与强国有我的赤诚之心。

    作为高校教育改革的生长点,交叉学科将为有志于开展颠覆性技术创新的人才提供个性化培养方案与开放性科研平台。毕业生就业领域多样,职业选择包括但不限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及各类企业,主要从事的工作以理论研究、技术研发、产品开发为主。我们热切期盼青年一代投身技术前沿,一起探索未来的奥秘!

    管理学伴随现代生产和生活方式在全球范围内的扩展而蓬勃,其主要研究成果又透过现代商学教育逐渐渗透到每个人的生活中。近百年来人类生活的急遽发展变化,让这个年轻学科呈现出五彩斑斓的形态,多子学科、多学术传统交融激荡、和谐共生。

    管理学的内在多样性带来繁荣的同时,也为管理学人带来了某种“幸福的烦恼”——如何有效概括我们的学科,从而让它更好地为更多人服务。一种正在形成中的共识是:管理是距离普通人并不遥远的“俗世哲学”,它可以让人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实现长期目标并找到存在意义。日常和哲学的组合本身具有令人着迷的张力。前者指向目标、计划、优化、效果、发展性和效率性;后者指向研究、询问、讨论、反思、创造性和思辨性。人们常说,管理行为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称对应的管理学科为“俗世哲学”。

    管理学距离普通人并不遥远,它的效果实际而亲切。“俗世”部分能帮助人们更快更好地完成工作。科学方法和专业分析工具可以帮助人们进行市场预测、战略规划、商业模式设计等,从而进一步提升工作效率。通过运用机器学习、文本挖掘等数字化分析工具,可以帮助人们灵活应对新兴技术迅猛发展对商业世界带来的挑战。管理学需要透过管理实践表象把握事物本质,这需要哲学智慧。

    随着产业革命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生产力的解放给予人充分思考和发展自身价值的机会。从工具理性到价值理性,要求管理者不仅具备创造力、敏锐力、探索力、洞察力、学习力,更需要结合跨学科知识,回顾历史、展望未来。站在当下节点,我们要深度思考未来的社会和组织会是什么形态,需要什么样的技术,如何兼顾经济价值与社会责任,如何更好地选择、激励、培养、发展人才,如何依托管理思维实现组织“做正确的事和正确地做事”之间的有机结合,确保组织健康可持续发展。这就为管理教育提出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具有管理专业知识和高度社会责任感,能够运用数字化能力、沟通能力、理解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国际化视角来批判性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管理人才。

    在职业发展方面,管理学致力于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骨干人才。管理学所培养的复合型人才,兼具管理、经济、法律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就业出路广阔,可去金融、会计等行业从事专业服务,也可去互联网企业或实体经济企业从事综合管理工作,或者进入政府管理部门从事商业政策决策,以及前往高校及科研院所进行学术研究等。

    哲学是一门古老的学问,围绕着人与生活世界的根本问题展开。这一根本问题在不同时代、不同技术情境中,有着不同的表现方式。一个民族在精神深处,总存在着一种哲学。这种哲学或者是清晰的,发挥着批判、反思与引领的作用;或者是模糊的,就像无意识一样,支撑着日常生活和思维方式,安顿着人们的生命与心灵。

    现代中国的哲学学科是由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外国哲学等多元哲学传统共同构建的。现代哲学学科包含形而上学、知识论、心灵哲学、语言哲学、逻辑学、伦理学、政治哲学、美学、科学技术哲学、宗教学等重要理论领域。同时,哲学学科的前沿发展,呈现出面向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跨学科研究趋向。

    基于这样的学科格局,哲学专业旨在培养能够通过哲学的理论思考与探索,应对时代问题、引领人类未来发展的哲学专业学术人才,以及具备哲学专业素养的复合型人才。学生可以在系统了解哲学学科的知识领域、核心问题及其发展历史的基础上,通过经典研读、问题研讨等不同形式,深入探索某一哲学传统或哲学分支领域的理论问题,并在这一过程中形成理性思辨能力。此外,学生也可以基于哲学学科与其他学科领域的内在联系,拓展面向马克思主义理论、历史学、语言学、艺术学、法学、社会学、心理学、信息科学与人工智能等相关专业的跨学科学习。

    在日常生活中,对自身和身边各种事物始终充满惊诧与好奇,并喜欢提出问题、思考问题,是哲学专业学生的共同特点。经过四年本科学习,部分学生会在海内外高校哲学及相关专业领域继续深造,并在未来走上学术科研的道路,也会有学生凭借哲学专业训练所培养的理解与思考能力,服务于各级党政机关和各类企事业单位,在不同工作领域和工作岗位上应对新事物、新环境带来的挑战。

    军事学:面前是战场,身后是家国

    作者:马建光(国防科技大学教授)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军事指一切与战争和国防直接相关的事项,主要包括战争准备与战争实施、国防和军队建设等活动。军事学又称军事科学,是反映战争和国防本质与规律,并用于指导战争和国防准备与实施的科学。军事科学的理论性和实用性,决定了它对于巩固国防、遏制战争和赢得战争都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军事学旨在培养思想政治过硬、打仗本领过硬、战斗作风过硬的新型军事人才。军事学包含10个一级学科、20余个二级学科。一级学科分为军事思想及军事历史、战略学、战役学、战术学、军队指挥学、军事管理学、军队政治工作学、军事后勤学、军事装备学、军队训练学。

    从学科和专业设置来看,军事学具有典型的社会科学属性。与此同时,很多本科专业与军事密切相关,但其专业设置在工学、理学等自然科学门类,如兵器类、核工程类、海洋科学类等。这些学科聚焦国防和军事建设的具体科学领域,与军事学专业联系紧密。

    什么样的青年适合从事军事学的各个专业呢?那就是对军队充满热爱、立志献身国防的青年。总体来看,军事学各个专业都要求学生掌握军事思想、军事历史、军事技术等多方面知识,熟练掌握各项军事技能,具备扎实的战斗体能素质。学习军事学类专业的人,要有战略思维,有扎实的军事实践素质,具备高科技素养。

    军队院校的军事学类学员毕业按照“按需补充、专业对口,面向基层、组织分配”的原则就业。军队指挥学专业主要培养部队一线带兵人;军队政治工作学主要培养军队基层政治工作者。此外,学术成果突出的学员可以攻读研究生,继续从事军事学科的高层次学习。包括军事科学院、国防大学、国防科技大学和军兵种院校在内的多所军校均设有军事学硕士专业,有的院校还设有博士点,为更高层次学习提供了广阔空间和丰富选择。

    历史学:“鉴往知来”的复合型人文学科

    作者:夏炎(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所谓历史,可以理解为人类的一切过往。在过去、现在、未来三个空间维度中,“过去”就是历史,“未来”尚未发生,而“现在”则最难把握,因为“现在”刚刚发生,便在一瞬间成了“历史”。从这个意义上讲,未来“不易捉摸”,现在“瞬间消失”,而历史“最容易被认知”。历史的一个本质特征是客观性,但它仅仅存在于人类记忆中。记忆虽然可以通过文本、影像、声音等不同载体得以部分重建,但记忆的主体是人,这决定了记忆的本质是主观性的。

    为了重现这些建立在主观记忆基础上的客观历史画面,便有了一门被称为历史学的学问。历史学的任务不仅在于重建过去,更重要的是对人类过往进行认识与反思,从而为今天乃至未来人类命运走向提供可资借鉴的智慧,即所谓“鉴往知来”。大学历史学教育的实施,便是基于“做一流学问,育卓越人才”的理念,为国家培养可持续发展的人文智库团队。

    如今的历史学,已然是现代人文基础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本科生招生而言,又分为历史学、世界史以及文物与博物馆学三个专业。历史学即中国史,包括中国古代史诸断代史、中国近现代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历史地理学、历史文献学以及各种专门史;世界史包括区域史与国别史;文物与博物馆学重视实践教学,包括考古学、文物学以及博物馆学相关内容。三个专业的学习均强调宽、博、专、精有机结合,致力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创新精神与人文情怀,训练其理论思维、史料解读、问题分析、文本写作等多种能力。近年来,国家大力推进“新文科”建设,古老的历史学科积极尝试与其他人文社会科学交叉融合,乃至与理科相关学科融会贯通,以打造崭新的文科复合型人才。

    本科毕业后,部分同学会选择继续读研或出国深造。在就业方面,很多学生考取选调生、公务员;也有部分学生进入媒体行业或成为中学教师;还有不少学生投身西部和基层岗位,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

    工学:融合科学素养与工程能力

    作者:刘媛(北京理工大学教务部教学研究室主任)

    工学泛指工程、工艺原理和实施技术等工业科学。在我国本科专业目录中,工学下设30余个专业大类,如机械类、自动化类、计算机类、土木类、航空航天类等。

    提到工科学习,不少同学会认为是“泡在实验室做实验”。实际上,要成为卓越工程人才,需要具备科学素养和工程能力融合、创新性和批判性思维并重、追求卓越与团结协作兼备等能力品质。国内一些理工科为主的综合性大学采用了“通专融合”“宽口径,厚基础”的培养方式。

    例如,北京理工大学实施大类招生、大类培养、书院制育人管理,按培养大类打通一年级课程,强化数理基础,注重基础素养与工程素养的衔接;二年级起以开展机械、电子、控制、计算机、材化、生命等各领域工程基础贯通课培养;三年级起实施以研究型、项目制为主要授课模式的专业核心课,重批判思维、创新能力培养,形成理工结合、工科交叉、工管融合、工文渗透的新形态育人方案。

    就读工学专业的学生应努力打下扎实的数理基础,培养运用数理和工程知识分析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合理处理工程与社会、健康、法律伦理的关系,增强团队协作、交流沟通以及终身学习的能力。在学习专业课程外,通过创新创业教育、参与赛事等实践性活动,将实践同所学专业知识深度融合也是新型工学人才培养的一大特点。这方面的国内国际赛事有很多,如“互联网+”“挑战杯”等。不少学校还有校企合作项目,引导学生走入生产一线,在运用技术解决实际问题中感受学有所用。

    随着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工学类毕业生的就业机会持续增加,就业方向也愈发多元,主要在装备制造企业、科研院所、互联网、高新技术企业等。例如,航空航天、机电、力学等相关专业主要在航天、兵器、船舶等行业就业;机械、车辆等相关专业主要在汽车、高端制造等行业就业;电子信息、计算机、软件等相关专业主要在各大通信运营商、雷达、电子科研单位以及互联网和金融科技企业就业。

    农学:在希望的田野上干事创业

    作者:韩娟(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教授)

    多年前曾有人质疑,“21世纪谁来养活中国人?”如今,我们用事实回应,一代又一代农业科学家用智慧和汗水,不仅保障了国家粮食安全,还实现了农林领域诸多技术突破,质疑不攻自破。

    农业是关乎国计民生的战略性、基础性产业。培养知农、爱农、为农的新型农科人才,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是涉农高校农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根本使命,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重要举措。

    学习农学类专业的学生应具备三方面特质:一要有知农、爱农、强农、兴农的专业情怀,以及服务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事业心和使命感。二要有浓厚的学科和专业兴趣。只有对植物生产、动物生产、动物医学和林学等农学类专业有浓厚的兴趣,未来才能够专注学习和从事研究。三要有较强的动手实践能力和甘于奉献的情怀。

    近几年,涉农高校不断加快“新农科”建设,优化涉农学科专业布局和课程改革,创新涉农人才培养路径,推动信息技术与农林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农学类专业建设以强农兴农为己任,紧扣学科发展趋势,瞄准国家战略需求,构建多学科融合知识体系,优化改造传统农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强化学生对现代生命科学、人文科学等知识获得,满足学生驾驭现代农业装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科学经营管理农业等多学科知识渴望,培养现代农业农村农民真正“用得上”的人才。

    一般来说,农学类专业毕业生能够在农业及相关领域,包括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等从事经营管理和技术推广等工作。继续深造的同学可在攻读硕士、博士学位之后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

    2022-06-21
  • 居家学习,请把“护眼”放在第一位

    “呵护眼睛,光明未来”是不少教师、家长的希望。目前,不少地方的学生已居家学习一段时间,不久之后又将迎来较长的暑期生活。长时间的网课之后,怎样科学保护眼睛?

    相关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0.2%,较2018年的53.6%下降了3.4个百分点。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2020年全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2.7%,较2019年上升了2.5个百分点。近日,教育部印发《2022年全国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重点工作计划》,进一步提升社会近视防控意识。如何给孩子一个“光明”的未来?我们邀请相关专家给予解答。

    居家学习,请把“护眼”放在第一位



    2022年6月6日,河北省邢台市广宗县实验小学的学生们在做眼保健操。王垒摄/光明图片

    劳逸结合:居家学习不是“宅”在家里

    记者:居家学习,很多时间待在室内。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关注什么?

    倪海龙:户外活动时间的严重缺乏,室内持续性近距离用眼的沉重负担,是导致儿童青少年近视高发、低龄化的两大最主要原因。保护视力如同保护身体健康一样,要时刻关注劳逸结合。户外活动因为能沐浴阳光、能眺望远方,对保护视力防控近视很有益处。学生要积极参加这些随时随地可进行的运动,如散步、跑步、骑自行车等等。

    居家学习期间,只要孩子有机会接触阳光、眺望远方,依然能起到保护视力防控近视的作用。在白天,要经常到窗台边、阳台上、露台上或小区院子里等地接触阳光,多走走,多活动筋骨,多抬头眺望远方。在室内,不接触阳光不眺望远方的休息,是起不到防控近视作用的。假如居家有网课,则依然要有“课间”;如果自由阅读书写,也要每隔20-30分钟左右暂停一会儿,起身活动活动,走到有阳光的地方,眺望远方。

    家长是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的守护者。模仿是孩子的天性,也是一种学习方式。家长的一言一行,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孩子。家长要以身作则,要带头不做“低头族”,不要在孩子面前过度使用手机。

    当前,多数家长已很重视并严格控制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却没有很好地监管孩子阅读书写的姿势与时间。家长应监督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书写阅读姿势,提高学习效率;要多带孩子出去走走,多陪伴孩子学习与成长,不能让孩子孤独沉默地长时间“宅”在家里。

    记者:“家长的参与,有效推动了近视防控工作高效推进和预期目标实现。”在居家学习过程中,家长该做好哪些方面的配合、督促工作?

    孙伟:家庭是近视防控的第一道防线,家长是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的“守门人”,因此在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中,家长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加强监督引导,避免不良用眼。居家学习时,家长要监督并纠正孩子的不良读写姿势,做到“一尺、一拳、一寸”,即眼离书本距离一尺,胸前与课桌距离一拳,握笔的手指与笔尖距离为一寸。同时,避免孩子在走路、吃饭时,或在晃动的车厢内看书、写字。

    控制用眼时间,增加户外活动。保证每天两小时的户外活动,沐浴阳光防近视。同时监督、控制孩子的用眼时间,长时间近距离用眼超过30分钟时,要提醒孩子休息远眺5-10分钟。

    关注读写环境,注意光线调节。为孩子准备适合自己身高的桌椅板凳,同时关注家庭室内照明状况。白天光线不足时及时开灯补光。晚上学习时,同时使用书桌台灯和房间顶灯,台灯应放置在书桌左前方,面光源略低于眼睛高度,避免灯光直射。

    合理规划学习,严控电子产品。合理安排孩子网课时间,为孩子选择合适的电子屏幕,使用电子产品应遵循“20-20-20”口诀,即看屏幕20分钟后,要远眺20英尺(6米外)以外物体保持20秒以上。非必要学习期间,每次使用电子产品不宜超过15分钟,每天累计时长不超过1小时。

    均衡饮食营养,保证充足睡眠。在睡眠时间方面,应确保小学生睡足10小时,初中生9小时,高中生8小时,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同时,避免孩子暴饮暴食,严格控制甜食的摄入量,保证孩子均衡全面饮食。

    动静相宜:居家锻炼也要达到“出汗”的效果

    记者:居家学习,适量的运动有助于保护眼睛,在体育锻炼上应注意哪些方面?

    季浏:如何既保证居家学习质量,又防止近视?居家锻炼是重要手段。居家锻炼与学校体育课、课外活动最大的区别就是没有体育老师的现场指导和保护,因此,需要有科学方法才能避免伤害、达到锻炼效果。

    居家锻炼练什么?不同年龄段的学生,需要的动作技能和运动技能是不一样的,所以居家锻炼的内容也要有所区别。2-7岁的幼儿还处于基本动作技能的发展阶段,走、跑、跳、爬、攀登、投掷、抛接等基本动作尚未发展成熟,要用各种有趣的游戏活动吸引孩子们参与,把孩子们的注意力从电视机、手机等电子产品中转移出来。7-10岁是儿童基本动作技能与专项运动技能的交接阶段,这时候可以逐渐开始篮球、足球、排球等专项运动技能的培养。居家锻炼如果场地不够,可以利用小区的场地练习一些基本动作。

    没有负荷的居家锻炼效率很低,负荷过大的居家锻炼则面临各种风险。运动负荷应遵循FITT原则,即频率、强度、时间、运动类型四个方面。一般而言,每周三到五次,每次30~60分钟的中大强度运动为宜,运动类型以大肌群参与为宜。什么叫中大强度运动?就是心率要达到140-160次/分钟,这是运动中的最适宜心率范围。通俗地讲,就是要出汗,居家锻炼也要达到“出汗”的效果。

    要有适宜的运动方案。在居家期间,到底该怎样因地制宜、因陋就简地合理安排锻炼?每个家庭情况不同,方案可以不同,总体上应该以体能练习为主。这里提一个方案,很简单:每次坐下来的时间不要超过60分钟,无论干什么,只要坐下来达到40~50分钟,幼儿达到30分钟,一定要站起来进行3~5分钟的运动,家长要及时督促。此外,每天上午、下午各进行一次10分钟以上的中高强度运动,建议可以进行有氧活动(如健身操、网络视频课等等),也可以进行力量练习,如俯卧撑、仰卧起坐、平板支撑、哑铃负重等,每次安排3-5组重复动作。

    及早预防:密切关注孩子视力变化和视力异常迹象

    记者:作为幼龄儿童或中小学生家长,在家中,如何有意识地关注孩子视力变化?如何做到尽早发现问题,及时采取干预措施?

    许梅萍:平时家长要有意识地密切关注孩子视力变化和视力异常迹象,尽早发现孩子是否近视。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家长树立近视防控意识,从小从早抓好预防。2岁左右即可带孩子去医疗卫生机构进行屈光筛查,了解孩子眼球屈光状态,监测远视储备量,早期发现远视、近视、散光、屈光参差、远视储备量不足和弱视等危险因素。

    平时有意识地关注孩子的行为习惯和用眼表现。如孩子看东西时出现习惯性眯眼、揉眼、喜欢近距离视物或者歪头视物等视力异常的表现,家长需要特别重视,及时带孩子去医疗机构检查视力和屈光度。

    平时要和孩子多交流沟通,询问孩子视力变化情况和看东西清晰程度。还可从与学校老师的沟通中侧面了解孩子的用眼习惯和行为表现。在家要关注孩子学习时长、阅读习惯、读写姿势等用眼行为,也可用视力表不定期测量孩子的视力,观察了解孩子视力的动态变化。

    对于学前或者学龄期的孩子,建议每年进行2—4次的视力筛查,家长要关注视力检测结果,包括裸眼视力、屈光度数据。同时,要关注孩子是否有高度远视、散光、远视储备量等,因为高度远视和散光如果不及时戴镜矫正,可能会造成弱视。

    带孩子去专业医疗机构检查,需关注角膜曲率和眼轴。如果孩子角膜曲率比较平,即使没有近视,其眼轴也可能比普通孩子的眼轴偏长一些。这种情况下,家长就更要注意孩子近视前的视力保护,必须每年进行两次眼轴测量,关注眼轴长度变化。高度近视眼底改变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眼轴长度,眼轴长度越长,眼底改变越明显,将来发生高度近视并发症的风险就越大。

    形成合力:科学保育保教,协同保障

    记者:在加强家校联动、形成合力,协同保障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促进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管理方面,您有怎样的建议?

    张端:学校和家庭是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的重要阵地。在《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中,针对家校联动,提到了减轻学生负担、改善视觉环境、加强体育锻炼、少用电子产品等。我认为,在家校联动协同保障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方面需做到以下几点:

    落实“双减”政策。“双减”需要学校和家庭共同发力,切实减轻学生校内校外课业负担。学校要做到合理规划课程及作业,家长要做到合理安排课后辅导及兴趣培养的时间,让“双减”真正落到实处。

    改善视觉环境。家庭要尽可能为孩子提供良好的居家视觉环境。学校要参考《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适宜技术指南》要求,在硬件上要配备符合标准的照明设备和可调节课桌椅,在软件上要加快消除“大班额”现象,每月调整学生座位,每学期对学生课桌椅高度进行个性化调整。

    强化户外体育锻炼。要保证学生每天校内、校外各1小时体育锻炼,同时严格落实国家体育与健康课的课时标准,让学生们劳逸结合。

    谨防近视低龄化。家长应认识到0-6岁是孩子视觉发育的关键期,应当尤其重视孩子早期视力的保护,培养孩子正确的行为习惯,早发现早预防。幼儿园要倡导科学保育保教,严格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严禁“小学化”教学。通过家校合作,把近视防控关口前移,做到早监测、早发现、早预警、早干预。

    【链接】

    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的具体目标

    在教育部、国家卫健委等八部门联合印发的《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中提出了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的具体目标:

    到2023年,力争实现全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在2018年的基础上每年降低0.5个百分点以上,近视高发省份每年降低1个百分点以上;到2030年,实现全国儿童青少年新发近视率明显下降、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整体水平显著提升,6岁儿童近视率控制在3%左右,小学生近视率下降到38%以下,初中生近视率下降到60%以下,高中阶段学生近视率下降到70%以下,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优秀率在25%以上。

    儿童青少年学习用品近视防控卫生要求

    关于教科书字体、字号、行空要求:

    对于正文汉字、字母和阿拉伯数字,小学一、二年级用字的字号较大,应不小于3号字;小学三、四年级应不小于4号字;其余小学、初中、高中年级用字应不小于4号字。

    对于目录、注释和拼音等辅文用字,小学阶段应不小于5号字,初中和高中阶段应不小于5号字。

    对于正文汉字的字体,小学一、二年级以楷体为主,小学三、四年级由楷体逐渐过渡到宋体,其余小学、初中、高中年级以宋体为主。

    对于行空,小学一、二年级应不小于5.0毫米,小学三、四年级应不小于4.0毫米,其他各年级应不小于3.0毫米。

    2022-06-21
  • 融合田野教育与审美教育 我国非遗学科迎来首批硕士生

    6月10日,天津大学寄出了我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交叉学科(以下简称非遗学科)硕士研究生的录取通知书。秋季新学期,7名非遗学科新生将进入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以下简称冯研院),开启崭新的求学之旅。据了解,冯研院计划在3年内招收30名研究生,目前已录取的首批7名学生均为择优遴选的推免生。

    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是文化遗产研究的分支,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事象及其历史、风俗、审美方式、价值体系、传承人群,以及科学保护、传承和发展为研究对象和内容,是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混融交叉,集理论研究、田野调查、保护与管理等于一体的新兴交叉学科。非遗学科致力于培养掌握非遗基础理论和知识体系,具备专业的田野调查能力,并具有一定的人类学、民俗学、历史学、艺术学等相关知识技能,能够胜任非遗调查认定、传承保护、宣传推广、转化利用等工作需要的研究型和管理型高层次专业人才。

    非遗学科的设立标志着我国非遗人才培养在高等教育体系中有了一条“快车专线”,随着第一批“车票”的发出,这条“快车专线”将为我国非遗科学保护事业源源不断地输送高层次专业人才。

    去年秋天,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天津大学设置全国首个非遗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体现了党和国家对非遗事业的高度重视。科学保护和发展非遗是时代之必需,培养非遗一线急需的研究和管理人才更是高等教育责无旁贷的使命。

    冯研院作为培养我国首批非遗学科硕士生的试验田,自建院以来始终把教学科研与我国文化遗产最前沿的工作紧密联系在一起,现已初步形成独具特色的非遗教研方式。

    对于非遗学科硕士生的培养,冯研院院长冯骥才尤其重视田野教育,“田野是非遗学最重要的工作场域。只有具备深厚的田野功力,才能与民间文化共命运”。为增加学生的田野实践机会、将教学与地方文化现实需求相融合,冯研院正在传统村落遗产资源丰富的浙江西塘和木版年画最重要的产地天津杨柳青,分别筹建实践基地。

    冯骥才还注重审美教育:“民间文化都是以审美的形式表达出来的,只有懂得非遗源自民间生活和情感原生态的美,才能产生对文化的热爱和责任感。”为此,冯研院收藏了大量民间艺术珍品,并且正在筹建新的博物馆,为学生提供接受非遗审美教育的良好平台。

    为做好学生的入学和培养工作,冯研院紧锣密鼓做了大量准备:组建一支教学与科研经验丰富的教师队伍,成立非遗学科的教研中心;建立汇聚全国重量级专家学者的学术委员会和教材编写委员会;编写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教材”;开展专业课程建设,基本确定非遗学科学生培养方案。(记者陈曦)

    2022-06-20
  • 智能辅助工具可否用?专家同时提醒—— 志愿填报不要一味追求“分数最大化”

    我国大部分地区的高考已落下帷幕,志愿填报成为考生和家长面临的新一轮“考试”。一些地区能填报的志愿数量超过100个;一些高校新增了本科专业;一些专业设置了选考科目的要求……对考生和家长来说,填好志愿,要做的功课确实不少。智能辅助工具,近年来也在高考志愿填报时为越来越多的考生和家长提供参考。

    已经做了4年高考志愿信息服务的夸克App产品经理夏雅瞳告诉科技日报记者,团队回访过2021年的用户,发现近80%的“00后”考生在填报志愿时会参考智能填报或预测工具。

    中国教育在线总编辑、国家教育考试指导委员会专家陈志文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志愿填报服务成为产业很正常,有需求,自然就有市场。不过,他旗帜鲜明地反对天价志愿填报服务。

    陈志文表示,在填报志愿时,考生可以寻求第三方帮助,无论这个第三方是智能工具,还是老师、家长、前辈……但前提是在深入细致地研究讨论后,考生把自己的人生方向想清楚——任何第三方都无法替孩子完成这件事。“我看到有些家长很任性,花了上万元委托别人给孩子做生涯规划,你仔细想想,你是对孩子负责还是不负责?”

    “我们抱着严谨的态度免费提供高考志愿信息服务,想提升考生整体的填报效率。”夏雅瞳表示,每个考生的人生志愿都是个性化的,因此,在产品设计上,不是让考生输入一个分数,就给出一组填报方案,而是通过一系列工具,帮助考生了解自己想要什么,当前处在什么样的阶段,再告诉考生大概有哪些选择,最后由考生自主决定。核心,仍然是“自主决定”。“智能辅助类志愿填报产品要确保的是提供准确的数据,但最终判断仍要由考生和家长作出。”夏雅瞳坦言。

    陈志文还提醒,志愿填报中有一个倾向特别需要警惕,那就是盲目追求所谓的“分数最大化”。高考志愿涉及人生规划,不是在菜市场挑白菜。“我考了500分,上了个可能需要502分的,就叫捡漏;上了个需要498分的,就是吃亏。账不能这么算。”陈志文说,志愿填报,首先要明确前行的方向,如果连方向都丢了,“一味盯着分数最大化那就是踩最大的坑”。

    教育部去年曾提示,在志愿填报过程中,各地各校要积极运用信息化手段,为考生提供志愿填报的政策解读、参考信息和咨询指导。

    其实,考生有多种途径获得高考结束后的志愿服务,但很多人缺的,恰恰是高考前就该有的生涯规划辅导。

    实施了新一轮高考综合改革的地区都要求在高中阶段上生涯规划课,但让中学老师上好这门课并不容易。陈志文说,做生涯规划,需要老师或父母有足够的见识和广阔的视野,在小地方,这一问题可能更加明显。“我曾经见过,有老师讲你要去银行就学金融,他不知道2018年后大量银行招收的是理工科人才;也有知名高校毕业的父母,说孩子如果要当公务员,就应该学公共管理。每个人都有认知的局限性。”陈志文指出,在这一方面,社会、学校等各主体还可继续努力,探索通过多种方式,在生涯规划上给学生和家长更多科学指引。(记者张盖伦)

    2022-06-20
  • 各地多措并举提升教学质量、打通升学通道、拓展就业机会 职业教育搭起成才“立交桥”

    目前,我国建成世界规模最大职业教育体系,共有职业学校1.12万所,在校生超过2915万人。近年来,各地各部门提升教育质量,加大保障力度,畅通发展通道,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职业教育的适应性和吸引力不断增强。

    现就读于兰州交通大学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李金,是甘肃省山丹培黎学校2017级学生。上学期期末考试,他的综合成绩在全院排第十六名,在他看来,只要肯努力,职校生也有光明的前途。

    在全国各地,像李金一样,通过职业教育蓄力未来发展的学生越来越多。各地不断出台措施,提升教学质量、打通升学通道、拓展就业机会,职业教育吸引力越来越强。

    提高办学质量,让学生学到更多技能

    “老师们经常使用案例教学、模拟场景等方法,让课堂变得生动有趣。”在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职业教育中心学校,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刘晓艺说,“比如,在客房服务这门课上,老师会请同学上台,模拟如何处理服务纠纷等。”

    近年来,山东省不断提高职校办学质量,优化师资队伍,允许教职工编制总额的20%由职业院校自主聘用专业兼职教师,对高技能人才还可以通过“绿色通道”直接考察招聘。“学校持续发力,引进一批优秀教师,创新教学模式,推广项目、案例和模块化教学,让学生学到真本事、练成真本领。”临朐县职业教育中心学校校长谭刚介绍,学校还改革教师绩效工资制度,实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用灵活的薪酬制度激发创新创造活力。

    为提升教学质量,建设特色化专业,山东省投入专项资金,引导学校优化专业布局和资源配置,推动实现“一校一特色”。“作为第一批山东省高水平中职校建设单位,我们提高项目资金使用效能,主要用于专业建设、人才培养,‘学生技能评价模式改革与实践’被评为省特色项目。”谭刚介绍,学校师生的努力没有白费。在2021年职教高考中,学校有213人被省内高校录取,本科上线111人,就业率达98%。

    这几年,职校学生就业路子越来越宽。省里支持学校与知名企业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建立校企对话制度。谭刚说,“目前有15家企业表示愿意通过实训耗材捐助、派遣师资等方式参与我校订单培养,所属订单学生到协议企业实习,还可以根据个人意愿决定是否留在企业就业。”

    职校3年,刘晓艺变化不小。如今,越来越多的学生像她一样对职业教育充满信心。2021年,山东省中考有2.95万名超过当地普高线的学生主动选择中职教育,1.7万名普高在校生转入中职学校。山东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介绍,“职校招收低分生”难题进一步破解,中等职业教育初步实现从“无门槛追求数量”转变为“有选择以质定量”。

    设立“校中厂”“厂中校”,促进产学融合

    “戴上VR眼镜,就能看到机器设备的结构,还能动手拆装,很真实、很直观!”江西高职院校学生李乐平这次参加实训大开眼界。

    在江西省南昌市VR科创城内,国家职业教育虚拟仿真示范实训基地的实训大厅里,摆放着仿真机场塔台、飞机模型、发动机模型、工业机器人等各种设备。该基地是教育部和江西省政府共同推动产教融合的新探索,2020年动工,一期工程去年建成并投入试运营,搭载了5G、虚拟仿真、人工智能等技术。整个基地将于今年底全部建成,届时可同时容纳8000名学生进行实训,年培训人数可达10万人。

    “阻碍产教融合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学生实训机会难得、成本高。从上学到上岗,要经过较长时间的实践摸索。”基地负责人李经智说。基地提供的虚拟仿真实训,把真实的工作场景“搬”到实训室,以较低的成本让学生操作实践、反复训练,由此提高了学生技能,缩短了学生上岗上手时间,也调动了企业参与产教融合的积极性。

    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与华测检测认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建立了“江西应用华测检测产业学院”,在学校设立“校中厂”,探索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建设;与吉利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共建“江西应用吉利汽车产业学院”,在企业中设立“厂中校”,强化岗位人才培养,强化学生实践技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硬件设施建得好,政策激励得跟上。2021年,江西省教育厅和人社厅一道,出台了职校教师绩效工资总量申报核定专项文件,允许职业院校将校企合作、技术服务、社会培训、自办企业等净收入的60%追加到绩效工资总量,分配给教师。“政策出台以后,老师们更有干劲了。”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教师宋东东说,“我们学校去年通过校办企业的经营收入成功申报核增119.12万元绩效工资,真正实现多劳多得。老师们通过开展校企合作项目,对于一线技术更加熟悉,学生们也可以在项目中精进技术。”

    江西省教育厅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处处长何永明介绍:“目前,关于校企合作激励机制我们还在不断探索和完善,目的是希望解决职业院校教师参与校企合作积极性不高、职业院校办学活力不足的问题,进一步推动职业院校向行业企业靠拢、与市场接轨。”

    启动“职教高考”改革试点,打通升学通道

    “近年来,我们全面推动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贯通培养工作。”甘肃省山丹培黎学校校长彭东军介绍,学校先后与省内40多所中职学校签订“五年一贯制”联合培养协议,学生通过转段考试便可升入高职。同时,学校与河西学院联合开展现代农业技术、旅游管理两个专业“3+2”模式高本职普一体化贯通人才培养。

    “甘肃省将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作为职业教育改革的‘突破口’。”甘肃省教育厅主要负责同志介绍,甘肃省通过“职教高考”和“专升本”考试改革,完善职业教育考试招生制度,为学生多样化选择、多路径成才搭建“立交桥”。2019年,甘肃省在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招生基础上,启动“职教高考”改革试点,实施“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考试方法,打通各类考生升学通道。“根据不同情况,提供五年一贯制转段、中职生对口升学考试、综合评价录取、普通高考、单考单招等5种升学通道。”

    钱隆是山丹培黎学校机电一体化专业学生。“2020年,我通过社会生扩招被录取。这之前,我在湖南务工,工作后才明白知识的力量、学历的重要。”钱隆经过备考、招考回到校园。去年,他参加了甘肃省职业院校学生技能大赛,获得了现代电气控制系统安装与调试赛项一等奖。“下一步,我的目标是进入本科院校继续深造。”钱隆说。

    甘肃省教育厅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处处长令军辉介绍,为激励人才,甘肃省建立免试入学资格审查公示制度,制定免试入学竞赛资格清单,对参加技能大赛成绩突出的学生、在校期间综合测评成绩排名前3%的应届毕业生、退役大学生士兵等3类考生,免除文化素质统一考试,通过招生院校组织的职业能力测试便可实现“专升本”。据统计,甘肃省高职院校招生人数由2018年的7.5万人增加到2021年的11.3万人。全省高职“专升本”人数由2018年的2466人增加到2021年的1.39万人,升学人数比例由2018年的4.76%提高到2021年的20.23%。

    2022-06-17
  • 两部门:2022年全国计划招聘特岗教师67000名

    据教育部网站消息,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加强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教育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近日联合印发《关于做好2022年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全国计划招聘特岗教师67000名。



    《通知》明确,2022年,中央“特岗计划”仍面向中西部省份实施,重点向原“三区三州”、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少数民族地区等地区倾斜;重点为乡村学校补充特岗教师,持续优化教师队伍结构,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体音美、外语、科学、劳动、心理健康、信息技术、特殊教育等紧缺薄弱学科教师的补充。

    《通知》要求,各地要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招聘工作,及时广泛发布招聘信息,一次性招考未完成计划的省份,可以按规定依次递补录用或者调剂计划组织二次招考。边远艰苦地区和急需紧缺专业的特岗教师招聘,可以结合实际情况适当降低开考比例、或不设开考比例,采取面试、直接考察的方式公开招聘,划定成绩合格线。对于特别边远艰苦、教师流失较严重的地区可向本地生源倾斜。

    《通知》强调,各地要切实做好特岗教师待遇保障,确保特岗教师工资按时足额发放,按规定参加社会保险,保证三年服务期满、考核合格且愿意留任的特岗教师及时入编并落实工作岗位。要认真开展特岗教师培训工作,加强岗前培训。要扎实做好特岗教师信息管理,按时进行数据补充和更新。

    2022-06-17
  • 实施安心托幼 助力幼有所育

    近年来,安徽省芜湖市繁昌区通过实施安心托幼民生实事行动,规范托育行业的发展,不断推进3周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工作,鼓励所有在册管理的幼儿园开设托班,提升托育机构招生能力和服务水平,让群众“托”得放心、暖心、安心。


    图为6月14日,安徽省芜湖市繁昌区新爱婴早教中心儿童之家,孩子们正在开心地做游戏。

    2022-06-16

  • 首 页  上一页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下一页    尾 页  

    版权声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 8629 6259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696号 蒙ICP备160010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