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年造林种草4000万亩!北疆绿色长城在加固

    古有万里长城,今有绿色长城。

    在我国北方辽阔的疆土上,一道绿色长城正在不断加固。国家林草局最新信息显示,仅一年时间,“三北”工程攻坚战完成造林种草约4000万亩。


    始筑于1978年,历经40多个寒来暑往,这里形成了一道巨大的风沙屏障,护卫着西北、华北北部、东北西部三大区域人民的家园。










    北京南郊观象台沙尘资料显示,20世纪50年代,北京春季沙尘日数平均多达26天,20世纪90年代以后明显下降。

    专家认为,这与兴建的三北防护林息息相关。

    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成就瞩目。但我国沙化土地面积大、分布广、程度重、治理难,如同滚石上山,稍有放松就会出现反复。

    202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座谈会,提出“打一场‘三北’工程攻坚战”。


    闻令而动!










    如今,“三北”工程进入六期工程建设期。容易治理的已经治理了,剩下的多是立地条件差、必须攻坚的“硬骨头”。

    “硬骨头”怎么啃?

    ——变“单打独斗”为“抱团作战”。

    过去治沙多数以行政区划为单位,各治各的,一些省市县交界处容易留下林草带断档盲点。

    “三北”工程攻坚战打响后,涉及毛乌素沙地治理的四省区五市开展联防联治,今年新开工的重点项目全部向边界和上下风口靠拢;内蒙古、辽宁协同打造科尔沁沙地南缘的跨省区锁边林草带;内蒙古阿拉善盟、宁夏中卫市、甘肃民勤县在腾格里沙漠省界处开工建设阻沙生态防线。

    完善顶层设计、协调安排特别国债和专项补助资金、加强林草生态用水保障……各部门各地同向发力,共同推动了“三北”工程攻坚战良好开局。

    ——科技治沙提升效能。

    在宁夏中卫,工业化生产“刷状网绳式草方格沙障”,相比人工扎草方格可提高工作效率60%;在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后旗,机械压制沙障速度更快,扎稻草的深度也让抗风固沙能力更强。

    从种苗到技术再到机械,越来越多的治沙新品种新科技得到应用,提升了效能。

    ——“沙里生金”,探索可持续路径。

    在河西走廊—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片区,新疆、甘肃等地建设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并带动优质牧草生产、畜牧业养殖、肉苁蓉生产加工等产业,构筑治沙又致富的生态防线。

    “三北”工程是一项时间长、多线作战的大工程,除了国家加大投入力度以外,发挥内生动力、引入多方资本同样重要。

    国家林草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到2030年,“三北”工程区林草覆盖率和沙化土地治理率将明显提高,乔灌草结构更加合理,防护体系将更加稳定。

    已越关山,再眺雄峰。这将是一道更加坚固的绿色长城,更是一条永续发展的生态文明之路。

    2024-06-07
  • 内蒙古奈曼旗:鏖战黄沙始到金

    内蒙古奈曼旗地处科尔沁沙地南缘,沙化半沙化土地占60%以上。为摆脱风沙危害,从1978年开始,奈曼旗始终把生态建设作为人民群众的“生命线”来抓,一任接着一任干。奈曼旗44万各族群众戮力同心,全力打好“三北”防护林攻坚战,使奈曼旗率先成为科尔沁沙地生态环境实现良性逆转的典范,让这片沙海披绿生金。

    2024年,奈曼这片土地呈现的是绿满山野,这里的人已经从贫苦的过去走了出来,每幅画面都仿佛是在昨天。这片绿色来之不易,良性逆转的背后,是一幅幅奈曼人战天斗地的历史画卷。

    时间回到1975年,奈林村长喊出一句话:大风让我们无法生活,咱们搬家!从荷叶花10余里路送行的男女,哭哭啼啼,难舍难离。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全旗32个村庄被迫整体搬迁。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而让这方水土养不了让这里人的,是奈曼旗的“两带两沼”沙地,“两带”是指分布在老哈河南岸沙带和叫来河沿岸沙带,沙地面积近200万亩;“两沼”则是以西辽河南岸沙地为主的北沼和奈曼旗南部浅山丘陵区以北的大面积沙地——南沼,面积也近200万亩。

    不畏艰难,开拓进取的奈曼人怎甘被沙驱赶?他们自力更生、砥砺奋进,与风沙作着顽强的斗争。

    四十多年来,“三北防护林”建设过程中涌现出千百个治沙标兵、造林模范、爱林护林守护神等先进人物,他们的创业精神和先进事迹已载入林业生态建设史册。老一辈林业功臣巴彦孟和、冯国志、于珍、苑国成、王敬东、范福春、张文廷等,他们中虽然有的已经过世,但他们的名字和事迹仍永久地留在我们的记忆中。

    创造“小生物圈”治沙模式的希日莫,“全国防沙治沙标兵”宝秀兰,“全国十大绿化女状元”席根小,“自治区治沙造林十大标兵”李凤树。此外,还有赵信、韩凤林等涌现出的林业生态建设的英模们,当今正在生态文明建设的第一线奋斗着。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一位叫希日莫的嘎查党支部书记开创了治沙的新局面,他从沙坑里的一丛草得到了启发,创造了兼具水、草、林、机、粮的循环生物经济圈,村民纷纷效仿。来自欧美等国的理论研究者们参观后,就给其起了一个很雅致的名字:小生物圈。希日莫和他的小生物圈被载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老哈河——养育着四十多万的奈曼人。河南岸沙带则是被誉为“八百里瀚海”中国东北最大的沙漠宝古图。

    面对一望无际的沙海,嫁到这里的宝秀兰承包了2500亩荒沙地,开始了牵着骆驼到百里外的娘家驮树苗。动员村民们一起种树治沙,可是响应的寥寥无几。于是她喊出了一句话:只要大家一起种树治沙,我免费提供树苗。

    就这样,宝秀兰带领乡亲们开始了与近6.3万亩沙地的“抗争”。这位蒙古族妇女,怀揣着绿色的梦想,用柔弱的身躯扛起防沙治沙、建设家园的重任,成为了“全国防沙治沙标兵”。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和“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启动的号角,奈曼旗兴隆沼林场应运而生,这是一曲向沙漠进军的绿色壮歌;这是一场史诗般的战役,几代人与沙搏斗;这是一个战天斗地、敢于拼搏、催人奋进的故事,就此开始响彻科尔沁沙漠腹地。

    今年89岁高龄的那木哈老人是兴隆沼林场的第一代工人,坐在门前当年栽植的大杨树下,他的思维回到了从前。

    兴隆沼黄沙漫漫,数十万亩沙地仅存三棵树,是当地有名的“穷棒子梁”。一批批建设兴隆沼的奈曼人拖家带口,赶着马车来了。漆黑的夜晚,呼啸的风沙,孩子们哭闹着不愿留下来。但这些林业人没有退却,他们爬沙丘,吃窝头,住窝棚,顶烈日,斗风沙,在沙海中埋沙障,植树苗。

    人们用6年时间千辛万苦栽下的四五万亩林地,仅存活2000多棵。时任旗委书记的舍布扎布以“治不好荒沙,我死不瞑目”的决心和信心,带领一班人和全旗人民向风沙开战,在兴隆沼筑起了一道绿的的长城。

    历经20余年建设,兴隆沼三北防护林形成了东西南北交错的16条主副林带,将昔日沙地分割成22个大网格、16个建设小区,构建了乔灌草、带网片有机结合的综合性防护林体系。

    兴隆沼变得天蓝风清,曾经寸草不生的沙海变成了绿浪翻滚的天然氧吧。那木哈老人房前的山楂树开花了,白色的花在微风中摇曳,他和三个儿子依然居住在这片林带中,经营着房前屋后的农田,守护着他那为之奋斗绿色的家园。

    兴隆沼建成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综合治理面积达78.95万亩,森林覆盖率由建设前的1.5%提高到今天的48.8%,成为科尔沁沙地上的璀璨明珠。

    在奈曼南沼,鏖战依然激烈。

    “一点植被都没有,光脚都不扎脚!全村人肩扛着树苗,排成队伍向沙子里走……”奈曼旗新镇伊和塔拉嘎查65岁的邓吉顺回忆当年栽树治沙情景,眉宇间仍然透着坚定,“全村6000亩沙地,我一个人就承包了500亩。”

    一场雨后,黄花塔拉苏木塔布歹嘎查老支书叫上全村近百户村民,浩浩荡荡开进村北沙地,伴承犁杖、拖子在沙地上往来穿行,村民手中的小叶锦鸡尔被播进沙地。如今,2万余亩的沙地每到春天,鹅黄色的锦鸡尔花开遍原野,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

    在奈曼旗,以“三北防护林”工程为核心的治沙行动经久不衰,京津风沙源治理、薪炭林、“5820”生态建设、科尔沁沙地“双千万亩”综合治理等工程在奈曼沙地上不断播绿覆沙。

    “十年再造一个林业新奈曼”“种树种草,治沙治山治穷”的“两种三治”已成为奈曼旗历任领导“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张蓝图绘到底”的生动实践。

    如今,奈曼旗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坚持“造封飞相结合以封为主,乔灌草相结合以灌草为主”的“两结合两为主”生态建设方针,全旗以防沙治沙为主的生态环境治理步入了快速发展期。

    治沙的最终目标在于致富。探索沙地农业经济,引进吃沙工业,发展沙产业,向沙地要效益,已然成为现实。

    奈曼旗正着力打造集治沙、防沙、用沙于一体的循环绿色生态产业链,实现生态与产业双赢。特色种植、特色林果、生态旅游、绿色种养、清洁能源等产业已成为沙区的支柱产业。随着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林草沙产业的快速发展,沙区群众生产生活发生了质的变化,昔日的“沙窝窝”变成了“金窝窝”。


    40多年来,奈曼旗共完成“三北”防护林建设任务450.8万亩、退耕还林107.58万亩,生态环境持续好转,全旗森林覆盖率和草原综合植被盖度分别达到30.59%和60%,均高于全自治区平均水平,较好地构建了以森林植被为主体的生态安全屏障。

    2024-06-06
  • 大国治沙的内蒙古实践

    四大沙漠、四大沙地自西向东分布,沙化土地遍布全区12个盟市92个旗县,土地荒漠化沙化面积约为全国的20%。这是大自然在内蒙古大地上留下的印记。

    全区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持续“双减少”,森林覆盖率、草原植被盖度“双提高”,实现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重大历史转变。这是内蒙古人艰苦奋斗创造的绿色奇迹。

    几十年来,人与沙的鏖战,黄与绿的交锋,是内蒙古大地上最生动的图景。构筑北疆万里绿色长城,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是内蒙古胸怀“国之大者”奏响的壮阔乐章。

    久久为功绿肥黄瘦

    工人用带螺旋钻的打孔杆插入沙地,10多秒便打好一个孔,再顺势插入沙柳条、夯实沙土……在位于鄂尔多斯市杭锦旗独贵塔拉镇的库布其沙漠北缘防沙护河锁边林带项目施工现场,造林面积正以成倍的速度扩张。到2030年,杭锦旗将建成188公里库布其沙漠北缘锁边林草带,有效阻止库布其沙漠北扩,保护母亲河。

    在位于科尔沁沙地南缘的赤峰市敖汉旗敖润苏莫苏木治沙现场,治沙工人走向沙漠深处,投入到草方格铺设中。从高空俯瞰,草方格已经遍布裸露沙地。“在500多人共同奋战下,仅1个月时间就完成了4000亩流动沙地的草方格铺设任务。”敖汉旗林草局局长张旭东说。

    ……

    此刻,一场防沙治沙战役正在内蒙古大地轰轰烈烈地展开。

    202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到内蒙古考察,主持召开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座谈会,发出坚决打好“三北”工程攻坚战、努力创造新时代中国防沙治沙新奇迹的动员令,并亲自部署了“三北”工程三大标志性战役。

    三大标志性战役,有“两个半”在内蒙古,60%的工程量在内蒙古。

    以主力先锋姿态扛重担、打主攻,内蒙古第一时间成立由自治区党委书记任组长的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领导小组,迅速启动“三北”工程六期规划编制,将全区103个旗县(市、区)全部纳入实施范围。各地加压奋进、大干快干,全面打响黄河“几字弯”攻坚战、科尔沁和浑善达克两大沙地歼灭战、河西走廊—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向沙漠沙地发起集中攻坚。

    2023年,内蒙古完成防沙治沙950万亩,为年度计划的151%。2024年截至5月底,已经完成防沙治沙702万亩,是去年同期的4倍多。

    这场防沙治沙的战役,内蒙古已经打了70多年。70多年来,内蒙古坚持大工程带动大治理,深入实施“三北”防护林、京津风沙源治理、天然林保护等国家重点生态工程,持续推进沙化土地治理。陆续出台《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措施。对不同类型的沙漠沙地采取锁边治理、封禁保护等措施,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特别是非公有制经济参与防沙治沙。

    久久为功换来绿水青山。据最新监测数据统计,内蒙古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实现了连续4个监测期持续“双减少”。

    与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持续“双减少”相对应的,是森林覆盖率、草原植被盖度持续“双提高”。内蒙古越来越绿了。

    “过去我们磴口县流传着一句谚语‘三天不刮风,不叫三盛公’。我家住的是林场的平房,大风过后,房后的积沙就快埋到后窗台上了。现在,荒沙地变成了林场,林高草密,还成了重点防火区。沙尘暴明显减少,降水量明显增多。”磴口县防沙林林业管护中心护林员金振云说。

    在磴口县境内,乌兰布和沙漠每年向黄河输沙量从过去的7000多万吨减少到如今的370万吨。

    科技支撑点沙成金

    沙地里,5台机器同时作业,机器所过之处,一排排黄柳赫然挺立。在锡林郭勒盟正蓝旗浑善达克规模化林场,全天候无人植树机器人实现开沟、植苗、浇水、覆土全流程作业,有效提升了沙漠治理效率。

    负责机器人维护的技术人员郭杨介绍,全天候无人植树机器人在浑善达克规模化林场投入使用已经有一周,5台机器每天以200亩的速度推进治沙。在以前,200亩沙地治理需要5个人干10天。

    在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黄河“几字弯”攻坚战毛乌素沙地下风口阻沙带项目施工现场,大型运输无人机在来回穿梭,一批批沙障制作材料被运往大沙远沙地带。作为黄河“几字弯”攻坚战的最前线,鄂托克旗投入大量大型运输无人机和播撒无人机,有效解决沙漠地区运输难和治理难的问题,治沙效率提升30%。

    行走在内蒙古三大标志性战役各战区,防沙治沙展现出满满的科技感。先进机械设备的使用,逐渐告别过去“人海战术”、肩扛手抬的治沙方式,治沙效率大大提升。

    科技一直是内蒙古防沙治沙的利器。适地适树,培育选育适宜不同类型沙区生长的抗旱、抗寒、抗盐碱、抗病虫害植物良种;因地制宜,创造“前挡后拉”“先治洼、后治坡”等科学治理措施;因害设防,探索出“以路划区、分块治理、锁住四周、渗透腹地”对沙漠锁边治理、切割治理等治理路径。分类施策,乔灌草结合,造封飞并举。以水定绿、量水而行,宜绿则绿、宜荒则荒……

    这些“土办法”和“黑科技”,是治沙人几十年的经验总结和智慧结晶,也是内蒙古大地生生不息的密码。

    沙漠里应该是什么样子?寸草不生,风起沙扬,鸟兽无踪,抑或是经过治理后绿浪滚滚?

    在内蒙古,答案有无限可能。

    梭梭根部,有地面被顶起裂缝,瞅准位置,几铁锹铲下去,松软的沙土中便出现一窝乳白色的肉苁蓉。“梭梭是防沙治沙的先锋树种。寄生在梭梭根部的肉苁蓉,既有优秀的药用功效,也是重要的食品原料,光鲜品肉苁蓉每亩效益就达到3000元以上。”内蒙古王爷地苁蓉生物有限公司董事长魏均说。

    扎根沙漠20余年,内蒙古王爷地苁蓉生物有限公司不仅在乌兰布和沙漠建起一片绿洲,更是建成中药材肉苁蓉荒漠化治理沙产业示范基地,实现药材种植、生产加工、技术研发、仓储物流、互联网营销的全产业链发展。苁蓉切片、苁蓉茶、苁蓉酒等多种产品销往全国,带动周边农牧民共同致富。

    沙漠披绿,不是内蒙古人理想的全部。沙地是个“聚宝盆”,科学利用就能爆发出无限潜力。人沙共舞、点沙成金,是内蒙古着眼长远的考量。

    目前,全区已基本形成以特色经济林、药材、灌木原料、沙漠生态旅游、光伏治沙等产业为主,以龙头企业为引领,以“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为利益联结机制的多层次产业发展模式,把荒沙荒漠变成发展沃土,不仅实现了效益最大化,也实现了治理长效化。

    中国方案世界样本

    内蒙古生态状况如何,不仅关系全区各族群众生存和发展,也关系华北、东北、西北乃至全国生态安全。

    科技支撑、绿进沙退、点沙成金,内蒙古治沙人在改写沙漠命运的同时,也创造了一个个模式,打造了一个个样板,为中国乃至世界荒漠化防治提供了方案和样本。

    曾是一片不毛之地的库布其沙漠,通过推行“党委政府政策性主导、企业产业化投资、社会和农牧民市场化参与、技术持续化创新、成果开放化共享”治理模式,治理率从本世纪初的4.6%提高到现在的32%,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确定为“全球沙漠生态经济示范区”,被巴黎气候大会标举为“中国样本”。如今,库布其沙漠治理技术和模式已经走进中国的腾格里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及沙特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为世界荒漠化防治贡献着“中国智慧”。

    磴口县地处黄河“几字弯”“弯头”,西临乌兰布和沙漠。几十年来,磴口县各级党委、各类企业、各族干部群众、科研机构共同参与,齐心协力,在沙漠边缘建起了一条长308华里、宽100米的林带。如今乌兰布和沙漠东缘已后退30—50华里,每年向黄河输沙量较治理之前降低94.7%。

    分布有巴丹吉林、腾格里、乌兰布和三大沙漠的阿拉善盟,摸索出一套适合极度干旱地区飞播造林的技术模式,打破了年降水量200毫米以下地区属于飞播造林“禁区”的“魔咒”,为其他同等气候条件下的沙漠治理提供了示范。飞播造林技术对三大沙漠实施锁边治理,呈现出“绿带锁黄龙”的壮观景象,三大沙漠“握手”之势得到逆转。

    202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第4次到内蒙古考察,点赞“库布其模式”和“磴口模式”。

    总书记考察后短短的一年内,内蒙古大地有了令人欣喜的变化——

    在库布其沙漠,在乌兰布和沙漠,在科尔沁沙地、浑善达克沙地,在“三北”工程攻坚战三大标志性战役战区,大片的光伏板在沙漠中涌起浩瀚蓝海,一道“蓝色长城”正在崛起!

    2023年12月,内蒙古将防沙治沙和风电光伏一体化工程确定为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六个工程”之一。2024年初,内蒙古发布2号林长令,对推进防沙治沙和风电光伏一体化工程进行专项部署。此后,防沙治沙和风电光伏一体化工程在全区8个盟市全面推开。

    光伏板上发绿电、减标煤,光伏板下,梭梭、柠条、四翅滨藜等低耗水、低成本的优质防风固沙植物将沙漠牢牢锁住,将来梭梭还可以接种肉苁蓉,柠条平茬可以做饲料,在改善生态的同时产生源源不断的经济效益。光伏板间,通过养殖带动现代农牧业发展。“板上发电、板下种植、板间养殖”立体化发展模式实现增绿、增能、增收的多赢。今年,防沙治沙和风电光伏一体化工程将完成沙化土地治理230万亩,配套新能源装机2727万千瓦。


    “作为内蒙古打赢‘三北’工程攻坚战的关键一招,防沙治沙和风电光伏一体化工程不仅打造了‘三北’地区治沙用沙的典范,也为在新能源领域再造一个‘工业内蒙古’、实现‘双碳’目标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国林科院沙漠林业实验中心副主任张景波说。

    2024-06-06
  • 沙地上种出一片“绿海”

    多伦县在持续不断地治沙造林和生态治理的同时,探索实践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同频共振,走出一条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融合互促之路——

    入夏后,浑善达克沙地南端的锡林郭勒盟多伦县境内,绿意渐浓。站在百万亩樟子松造林工程滦源镇项目区观景台,一望无际的绿色海洋,令人心旷神怡。

    多伦县地理位置优越,毗邻京津冀,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也是海河流域滦河水系的源头,素有“坝上古城、草原水乡”的美誉。

    近年来,多伦县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通过治沙造林和生态保护与修复,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培育绿色发展新动能,使绿水青山产生了巨大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被自治区生态环境厅授予自治区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荣誉称号。

    多年前的多伦并不是现在绿满苍山的样子。记者在一幅多伦县的老照片上看到,母亲怀抱女儿坐在沙堆上,身后是被黄沙掩埋过半的房屋。“猪上房,羊跳墙,小孩坐在屋檐上,地不打粮、沙子埋房”的顺口溜,曾在多伦当地广为流传。那时,形成东西走向的三条大沙带分布在多伦县的中、北部地区,并持续扩展蔓延。

    2000年5月,国家紧急启动了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多伦县人民的治沙攻坚战就此打响。

    浑善达克规模化林场多伦分场场长左鸿飞,是多伦县治沙攻坚战的参与者和见证者。

    左鸿飞说,当年刚开始植树治沙时,难度非常大,经常刚栽种下去的固沙植物,一场大风就吹没了。为了尽快让流动的沙子固定下来,多伦县坚持“因地制宜、因害设防,宜乔则乔、宜灌则灌、宜草则草”的原则,一手抓种树、一手抓禁牧,采取“飞、封、造、禁、移、调”等措施,在2000年~2010年间,对沙化土地的综合治理,让林草植被得到较快恢复,流动沙丘趋于固定。

    资料显示,10年间,全县累计完成沙地围封230万亩,完成人工造林67万亩、飞播林草21万亩、封山育林50.2万亩,迁出区55万亩沙化土地植被得到有效恢复,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林草植被盖度大幅提升。

    “经过前10年治理,多伦县的生态建设虽然取得了明显成效,林草植被盖度快速增加,流动沙丘趋于固定,但建设速度相对较慢,经济效益明显偏低。”多伦县副县长李宝山介绍,2010年,多伦县又启动实施了以百万亩樟子松造林工程为主的林业生态建设工程,当时计划用5年时间完成樟子松造林130万亩,形成比较稳定的生态防护体系和初具规模的林沙产业体系。

    十年树木,曾经的百万亩樟子松都已长成葱郁大树。多伦县林地面积已由54万亩增至225万亩,森林覆盖率由2000年的6.8%增加到现在的37.9%,项目区林草植被盖度由2000年的不足30%提高到现在的85%以上。

    依托百万亩樟子松造林工程,多伦县大力发展后续产业,深入推进沙产业,不仅加快了农村牧区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还带动了加工、贮藏、包装、运输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推广“企业+基地+合作社+农牧户”的经营模式,初步形成了种、养、加、产、供、销为一体的产业链,当地农民获得了稳定的收入来源。

    最早承包荒山治沙造林的诺尔镇新民村村民马云平带领村民成立了合作社,他说,“现在,一年四季都有收入,我们的树苗冠形好、成活率高,每年春天前来购买树苗的客商很多。我们还发展林下经济,种植中药材,养殖黄蜂、鸡、鹅等,还有林副产品加工业。合作社有林业施工队,利用我们的种树经验,走出多伦,去外地植树造林,日子好过的很嘞”。

    滦源镇曲家湾渔村比邻多伦湖,青山绿水,景色宜人,旅游资源丰富。滦源镇便结合多伦湖景区提升工程,支持村民开办渔家乐、农家乐,经营农畜产品,带动270多位村民创业、就业,让群众吃上了“生态饭”。

    近几年,村民年均纯收入超过2万元,曲家湾渔村也成了远近闻名的旅游村。“今年一入夏,游客就特别多,收入翻了好几番。”吃上了“生态饭”的曲家湾渔村村民李玉民,说起如今的生活,脸上乐开了花,村民们开始享受到了绿色发展带来的红利。


    从黄沙漫天到绿意满眼,多伦人在沙地上种出一片“绿海”,治沙造林、生态治理取得良好成效。同时,多伦县不断探索实践,助推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频共振,走出了一条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融合互促之路。

    2024-05-30
  • 科学防沙治沙 让沙海变绿洲

    5月23日,阿拉善左旗戈壁滩黄沙漫天,短时阵风达9级以上,最低能见度不足50米。24日,持续了一夜的沙尘暴刚退去,中国铁路呼和浩特局集团有限公司临河运营维修段治沙桥隧车间主任张宏杰就带领清沙队伍在临河至策克铁路420公里清沙点迅速集结,加紧清理线路积沙。

    全长768公里的临策铁路东起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临河区,西至阿拉善盟中蒙边境策克口岸,穿越乌兰布和、亚马雷克、巴丹吉林三大沙漠,大部分地段全年降雨量不足50毫米,沿线有400公里处于无人区,沙害地段超65%。恶劣的自然环境给这里贴上了“气候干燥”“沙暴频繁”的标签。在漫漫黄沙中,风沙流遇到路基和轨道的阻挡常形成积沙,最严重的沙害路段积沙超过钢轨面1.5米,沙害成为这里最大的“敌人”。

    “我们就在沙害严重的风口路段搭起活动板房成立治沙点,顶着黄沙在线路上巡查。起风,就是命令。有时候一天清沙六七场,两天睡6个小时,人在前面清沙,火车跟着人跑,火车一过,轨道就又被埋了。”回忆起刚进线的情景,张宏杰打开了话匣子。今年52岁的张宏杰已经在这条“大漠铁路”中坚守了10余载。

    “清沙治标不治本,得想办法固沙、治沙、退沙。”张宏杰决心要把沙海变绿洲。高沙障防沙,低网格固沙,网格里种上柠条、梭梭、骆驼刺、红柳等耐旱的沙生植物,有效锁住沙地水分,形成区域性小生态,植被可以相互依偎地生长。这十几年来张宏杰带领治沙人探索出来的治沙秘籍,有效改善了铁路沿线的生态环境。


    截至目前,张宏杰带领治沙队伍累计种植灌木28万余株,人工造林151公顷,累计建成了固沙土工网格2672万平方米、阻沙高沙障1144公里,生态治沙达32.32公里。

    2024-05-27
  • 全民参与 科学治沙

    记者巴依斯古楞摄



    5月21日,1000余名干部群众到浑善达克沙地治理项目区开展义务种树治沙活动。锡林郭勒盟正蓝旗境内浑善达克沙地面积为1278.31万亩,是该盟浑善达克沙地覆盖面积最大的旗县。正蓝旗采取“以封为主,封、飞、造结合,以灌为主,灌、草、乔结合”的方式,对境内浑善达克沙地进行全面治理。

    2024-05-24
  • 治理盐碱地包头说干就干!

    “耐盐碱的陶氏良草今年要继续种。”

    “耐盐碱的辣椒已经开始育苗。”

    “耐盐碱的甜菜种植今年争取达到5万亩。”

    ……

    前不久,一场热烈的研讨会在包头市土右旗敕勒川现代农业博览园举行,被称为“植物医生”的中国农业大学王琦教授带着团队来了,投身于甜菜研究30余年的内蒙古农科院特色作物研究所所长苏文斌团队也来了。他们的目标很明确:为土默川平原的盐碱化耕地“问诊把脉”,让更多“白茫茫”的土地成为种出高产作物的“希望田”。

    小试牛刀百亩盐碱地变身“良草仓”

    “去年我们在100亩的盐碱地上试种了陶氏良草,播种时同步施用中国农业大学研制的微生态土壤修复菌剂改良土壤,秋收时最高植株高2米,达到了收获标准,这让当地村民看到了希望。”土右旗农投公司总经理苏耀宇在研讨会上率先发言。

    盐碱化被称为土地的“顽疾”,土壤含盐量太高使农作物低产或不能生长。如果能唤醒这一“沉睡”的后备耕地资源,就能在用好耕地存量的同时提高土地增量,显著实现耕地资源扩容、提质、增效,粮食增产就有了“潜在粮仓”。

    2023年6月中旬,中国农业大学王琦教授团队带着微生态循环农业的课题走进土右旗,在海子乡选择了100亩包含轻、中、重三种不同程度的盐碱地作为土壤改良试验田,一周后,种子就出芽了,而且出芽率高、幼苗长势良好。随着作物的生长,原来泛白的土壤也渐渐褪白,土质也变柔软了,土壤改良初见成效。当年9月,随着大型收割机开进试验田,这100亩陶氏良草喜获丰收,收割粉碎后被制成饲粮兼用型优质饲料,成为牲畜的鲜美口粮。

    在盐碱地上“小试牛刀”开展的种养“联姻”获得成功,这让研究团队和土右旗农业科研人员惊喜之余,信心倍增:“陶氏良草试种成功,也见到了效益,今年我们要继续合作,预计种植1万亩。”王琦教授团队陶氏良草负责人陶伯军在研讨会上表示。

    他告诉记者,微循环生态农业作为一种创新型的农业发展模式,正逐步在农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微生态循环农业首先关注的就是盐碱地改良。土右旗土地盐碱化比较严重,我们要从种植业、养殖业两方面同时进行,从种植到养殖实现微生态循环农业。”

    20年打拼黄河鱼“游”进打不素

    沿着黄河景观大道进入到包头市九原区哈业胡同镇打不素村,大堤北岸的土地一片白茫茫,被盐碱覆盖。“打不素”系蒙语,意为“盐碱滩”。

    从景观道下到天佑健康生态园,不由得眼前一亮,纵横连片的鱼塘让这里的“白色荒漠”变了模样。

    走进生态园,一片片昔日沉睡的土地被规划得井井有条。“这边是我们的抬田种养殖区,主要通过‘深挖强排’的方式降低土地盐碱度;这边是温室大棚区,种植各类有机瓜果蔬菜;那边是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车间。今年我们还计划建1万平方米的联动温室进行工厂化养殖,建设西北地区最大的孵化繁育车间……”边走边介绍,该生态园负责人陈勇信心满满。

    在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车间,43个高位养殖池整齐排列,池内水质清澈,鱼儿活蹦乱跳。

    “这是匙吻鲟,就是咱们常说的鸭嘴鱼,它的嘴就占身体的三分之一。这是鲈鱼,这是虹鳟和金鳟……”提起这些小家伙们,陈勇如数家珍。

    盐碱滩上“凭鱼跃”,怎么做到的?按照陈勇的话来讲,就是一家人,一条鱼,一个产业,一种文化。

    盐碱地改造的经验,来自陈勇一家两代人的接续奋斗。陈勇来自河南信阳,19岁时跟着父母一家人来到包头,扎根打不素村。

    “焦裕禄能改,我们有什么不能改的?!”作为老水利人,陈勇的父亲怀着这样的信念,带领一家人借鉴兰考治理黄河盐碱地的方法,开始了在打不素村1200亩承包盐碱地上的奋斗,这一改,就是24年。

    改造初期全靠人工挖渠,一家人和工人们用铁锹平整土地,洗盐洗碱排沟,一锹接着一锹挖,一点接着一点干,这才将1200亩盐碱地平整成一块块带有沟渠的土地。盐碱逐渐褪去,葵花、玉米等大田作物在这片土地上第一次呈现出勃勃生机。

    2011年,陈勇开始第一次创业,成立包头市天佑生态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在当地政府和相关政策的支持下,建立了147栋温室大棚,棚内长出的新鲜蔬菜让当地村民大为震惊,恨不得扒开棚膜一探究竟:“我在这儿生活了大半辈子,第一次看到盐碱地上还能种出菜来!”

    然而,天不遂人愿,事业刚刚有了起色,2012年的一场洪涝,积水倒灌进大棚,147栋大棚仅剩7栋,遭遇毁灭性打击。

    “我还年轻,不缺从头再来的勇气。”半年后,陈勇开始重建温室大棚,由原先的土打墙升级为砖混结构。同时,一种新的发展思路开始在陈勇脑中盘旋,第二次创业转型主攻水产养殖,以渔降盐治碱,成功打造了“仿黄河生态养殖”模式。10年时间,陈勇带领天佑走出一条特色水产品养殖的新路,让黄河鱼“游”进了打不素盐碱滩。

    “农业农村部健康水产养殖示范场”“2023年农业农村部盐碱地水产养殖典型案例”“2023年自治区水产绿色健康养殖技术推广骨干企业”……短短几年里,陈勇的天佑健康生态园成绩斐然、硕果累累。

    事业成功了,但陈勇并不满足于这些,他把目光投向更远更高的地方。

    “让普通老百姓都能吃得起高品质的黄河鲤鱼,享受黄河渔文化的浸润,是我一直以来的奋斗目标。”陈勇说。他告诉记者,未来,打算整合周边资源,通过统一鱼种品种、统一管理技术、统一饲料供应等做大做强“一条鱼”的生意,带动沿黄渔业高质量发展。

    敕勒川的风拂动黄河“几字弯”的水

    从萨拉齐出城,顺着萨明线一路向南,沿着315省道向西而行,离黄河防洪堤坝最近的一个村就是土右旗明沙淖乡的张丑营村。

    在村支书郝瑞清的带领下,我们来到村南被废弃的旧村址。房前屋后,目光所及,是白花花的盐碱地,像极了未消融的冬雪,试着抓一把,板结的土块硬实得很。

    “这片地属于重度盐碱地,已经荒废了。由于地上水位不断上升,这十几户村民的住房被盐碱浸透侵害,根基和墙体严重损毁成了危房,生活用水也苦涩难喝,已经不具备生存条件,所以他们都搬到往北二三里外的地方了。”郝瑞清指着那几栋废弃的房屋向记者介绍。

    来自土右旗农牧业部门的统计显示,土右旗全旗耕地面积168万亩,盐碱化耕地占111万亩,占全旗耕地面积的63%,占包头市的98.8%,是包头市盐碱化耕地面积最大的旗县。

    包头地处黄河上游“几字弯”河套土默川平原,据当地农牧局提供的调查统计数据和土地利用现状图测算,包头市盐碱地主要分布在土右旗、九原区和东河区黄河沿岸以及引黄灌溉区。

    同在土右旗明沙淖乡,记者在距离张丑营村以西四五里外的贺成泉村,看到的却是另外一番风景。

    车驶进贺成泉村的大门,一行行冒出嫩芽的树木迎风飘舞,原本破旧的房屋被一排排整齐的标准房屋代替,昔日里通往各家各户的黄土地已被一条条笔直的水泥路取代。

    据明沙淖乡宣传委员昌双玉介绍,这个紧邻黄河“几字弯”顶的小村,多年前还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因长年的河水侧渗,土地盐碱化特别严重。如今,贺成泉村已在四公里长的沿黄风情产业带上建起了黄河渔村田园综合体:村北是千亩稻鸭共育区和荷蟹合养区,村西是连片的鱼塘,村南和村东是特色种植区。以田园综合体为平台,贺成泉村走上了乡村旅游的发展路子,2021年被评为内蒙古自治区首批乡村旅游重点村。

    靠水“吃”水。赏荷花、观水稻、品鱼虾、喂鸭子……近年来,贺成泉村可谓是包头市远近闻名的休闲旅游乡村网红“打卡地”,正在成为黄河渔村建设的样本。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包头市以推进盐碱耕地综合利用试点为抓手,通过盐碱地改良技术模式综合应用,强化集中连片示范,促进盐碱化耕地改良,提升粮食生产能力,有序推进全市盐碱化耕地综合利用。

    2020—2022年,在土右旗实施了2万亩盐碱化耕地改良试点项目,各项工程措施已全部实施完成,建成项目区农作物保苗率较实施前提高了20%,平均增产15%以上,玉米亩均增产60公斤。

    2023年,继续在土右旗开展1万亩盐碱化耕地综合利用示范项目,高粱、甜菜等耐盐碱作物已完成收获。

    就在采访结束时记者听到一个消息:今年,一个“黄河流域土默特右旗盐碱化土地综合整治与绿色产业融合发展”的EOD项目正在紧锣密鼓推进中。本项目将以包头市土右旗明沙淖乡盐碱化土地综合整治为出发点,充分利用周边资源禀赋,探索形成一条“特色品牌农业发展——生态农旅融合开发——农废绿色循环利用——反哺盐碱地可持续改良”的生态农业循环链。


    从“寸草不生”到“绝地重生”,从“以地适种”到“以种适地”,从昔日的“白花花”到如今的“鱼米乡”,包头市正在探索盐碱地综合利用、生态高效绿色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全力交出一份盐碱地综合开发利用的合格答卷。

    2024-05-22
  • 阿拉善:念好“节水经”激活“水动能”

    近日,在阿拉善盟孪井滩生态移民示范区嘉尔嘎勒赛汉镇“大豁子”灌区入水口,黄河水顺着引黄干渠顺势而下,激起层层浪花,纵横交错的灌溉水渠间,春潮涌动,一渠春水带着农民丰收的希望缓缓淌进灌区蓄水池。

    “去年,我们完成10/110kv输电线路的更新改造,将大幅减少因供电线路故障造成泵站机组频繁跳闸停机后的水方溢流损失,为扬黄工程安全运行和更有效节水打下了坚实基础。”孪井滩黄河高扬程灌溉事业发展中心副主任唐培新说。

    孪井滩灌区开发建设初期,由于灌溉方式落后,水资源使用效率低。为有效解决水资源短缺矛盾,自2012年起,孪井滩灌区陆续争取多方资金实施节水改造工程,采用滴灌和水肥一体化设备,实现远程自动化调控,不仅节省了人力,管理更为精细,在助农增收的同时,节水率也得到极大提高。2022年,孪井滩灌区被水利部评定为“节水型灌区”,实现了自治区及阿拉善盟节水型灌区“零突破”。

    孪井滩灌区的实践,只是阿拉善盟着力破解缺水用水难题,扎实推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一个缩影。近年来,立足水情实际,该盟坚持“四水四定”,把水资源作为最大刚性约束,精打细算用好水资源,积极推动和实现农业节水增效、工业节水减排、城镇节水降损,使“节水优先”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和自觉。该盟还围绕水利项目建设攻坚提速、水资源刚性约束持续加力、防汛抗旱和供水保障能力持续提升、河湖长制工作纵深推进、水土保持工作加速提质、管水治水能力全面提升等重点,展开了一系列扎实有效的工作。

    工业是阿拉善盟经济发展的主战场,也是用水节水的主阵地。龙头企业做好“水文章”,不仅能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共赢,更能推动提升整个行业的节水能力。走进位于阿拉善高新区的中盐内蒙古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氯碱厂区,刚刚改造完成的2套干湿联合闭式冷却塔已投入使用。据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将过去间冷开式循环冷却水系统改为干湿联合循环水冷却系统,大幅度降低了循环冷却系统蒸发损耗,同时改善了设备冷却端的运行工况,降低了设备腐蚀、泄漏、结垢等风险,有效减少了循环水系统的污水排放量及新水补充量,实现了用水量、排水量的逐年降低。2021年以来,公司在节水减排方面先后投入1.01亿元,实现节水量200多万立方米,年经济效益约1400万元。其中,2023年全年用水量同比减少123万立方米,污水排放量较上年减少55万立方米,交出了一份出色的“节水答卷”。

    应用先进节水技术,追求“零排放”,是推动高耗水工业项目节水增效的共同做法,类似这样的工业节水减排如今在阿拉善比比皆是——内蒙古泰兴泰丰化工有限公司投资2.2亿元,通过对各车间产品耗能(耗水)进行定额管理、推广节水技术改造等措施,实现年节约黄河水约200万立方米,彻底实现了污水零排放……

    阿拉善盟还将节水工作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各领域,持续提升水资源利用水平,推动各行业用水向节约集约转变。为切实解决“水困”问题,阿右旗积极开展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工作,采取用水定额和计划用水的规范化管理,加强用水计量工作,建立水价机制,开展节水型载体建设,多措并举推进全社会节水工作,取得良好成效。2023年10月,阿右旗获评全国第六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

    迈进新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对水资源保障提出了更高要求。今年的阿拉善盟委(扩大)会议提出要深入实施“七大工程”,其中之一就是要实施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工程,做好开源和节流两篇文章,千方百计扩大水资源增量,以超常规力度推进各领域节水增效。


    “为进一步做好各项工作,我们将从扎实推动水利工程建设、全面推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持续提升水生态保护治理力度、持续强化水安全保障能力建设等方面发力,千方百计节约水、用好水,精打细算,算好节水账;并立足地域特点和水资源条件,全力以赴做好项目建设,加大水网建设推动力度,深入实施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工程,提升水旱灾害综合防范水平,加快推进水生态保护修复,夯实农村牧区民生水利基础,提高水利行业管理效能,为办好两件大事提供坚实的水安全保障。”阿拉善盟水务局党组书记、局长罗晓春说。

    2024-05-20
  • 全区破坏草原林地违规违法行为专项整治效果显著

    恢复草原林地94.83万亩挽回损失15.49亿元






    全区破坏草原林地违规违法行为专项整治效果显著


    记者从自治区林草局获悉,全区破坏草原林地违规违法行为专项整治行动开展3年多以来,恢复草原林地植被面积94.83万亩,追缴罚款罚金19.91亿元,挽回补办林草手续、缴纳植被恢复费损失15.49亿元,解决了长期遗留问题,有效遏制了破坏草原森林行为。

    2021年初,自治区围绕2010年至2020年各类违规违法占用、开垦、乱排乱放乱埋污染草原林地和案件查处不到位等4大突出问题,部署开展全区破坏草原林地违规违法行为专项整治行动。专项整治行动期间,我区成立了自治区、盟市、旗县(区)三级议事协调机构,形成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的治理格局。各成员单位通力配合,建立厅际联席会议制度和沟通协作机制,健全完善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衔接的工作制度,建立综合行政执法机关、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信息共享、案情通报、案件移送制度,加大对破坏草原林地案件侦办和诉讼力度。同时,完善林草资源保护长效机制,建设草原生态数字化监管平台,强化林草资源保护监管。


    专项整治行动释放了严格保护管理草原林地的强烈信号,严厉打击了违法违规破坏草原林地行为,牢牢守住了草原林地保护这条底线,进一步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

    2024-05-17
  • 今年全区已完成防沙治沙任务604万亩

    记者从自治区林草局获悉,今年以来,在自治区党委、政府高位推动下,全区各地全面动起来、干起来,推动“三北”工程攻坚战、防沙治沙和风电光伏一体化工程取得积极进展,截至目前,全区已完成防沙治沙面积604万亩,是去年同期完成量的近4倍。

    内蒙古是全国治理荒漠化的主战场、防御沙尘暴的主防线。“三北”工程三大标志性战役有“两个半”在内蒙古,60%以上的工程量在内蒙古。坚决扛牢防沙治沙的政治责任和历史重任,全力以赴打好打赢“三北”工程攻坚战和三大标志性战役,2024年,内蒙古制定防沙治沙任务1500万亩,再加上防沙治沙和风电光伏一体化工程治沙230万亩,全区防沙治沙总任务量达到1730万亩。自治区主动加担子,各地拿出打主攻的担当、打先锋的气势,多干快干,因地制宜打造了一批防沙治沙亮点。


    多地构建了“党委领导、政府统筹、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多元治理机制,鼓励企业、个人以多种形式参与沙地治理和产业开发,通过以工代赈、以奖代补、先建后补等机制,充分调动农牧民及其合作组织参与沙地治理的积极性,促进生态改善和农牧民增收双赢。还有不少盟市通过实施防沙治沙和风电光伏一体化工程,实现板上发电、板下修复、板间种养殖,系统推进增绿、增能、增收,探索走出一条生态修复、资源开发、产业发展、群众增收相结合的防沙治沙新路子。科技是治沙利器,各地加大科技治沙力度,大力推广应用沙障铺设、植树种草、智能平茬、飞播作业等机械,不断提高治沙效率。其中,鄂尔多斯研发应用的植树机器人,几秒钟即可种植一株苗木,成活率达90%以上。

    2024-05-16
  • 治沙必须了解沙

    5月7日,在巴彦淖尔市磴口县刘拐沙头黄河岸线流沙联防联治项目区,磴口县防沙治沙局副局长韩应联正在指挥施工。从该项目调研、申报、立项、策划到工程施工,他全程主持跟进,已经近5个月了。

    此时,沿黄河岸线裸露沙丘和植被稀少缺口处,大片的草方格已经完成,乔、灌木种植也接近尾声。“2024年的治理任务基本完成,等2026年项目全部完工,黄河岸线流沙将得到全面治理。”韩应联说。

    磴口县地处乌兰布和沙漠腹地,全县77%的面积被沙漠覆盖。在林业系统工作的20多年里,吃住在沙窝对韩应联来说是家常便饭。“每年造林季节,为抢抓造林时机,我们和造林队伍就住在沙漠里。最长的一次住了近40天,去的时候林木还是一片枯黄,返回时已经全绿了。”韩应联回忆。

    他认为,要想治沙必须了解沙。每年有200多天扑在沙漠里,参与治沙造林、做生态治理项目调研、搞造林技术研究……韩应联几乎跑遍了磴口县境内乌兰布和沙漠的角角落落,为沙漠生态治理提供了大量一手资料和决策依据,被同事们称为“林业通”和“活地图”。

    沙漠里植树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春季乌兰布和沙漠风大、气温低,新栽树苗极易遭受沙埋、霜冻等灾害。为解决这些难题,韩应联先后试验推广冷藏苗避风造林、高压水打孔植苗等技术,有效提高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大大提高了造林效率。现在,这两种方法不仅在磴口县普遍使用,在其他沙漠地区也被广泛推广。


    梭梭是防风固沙的先锋树种,也是接种肉苁蓉、发展沙产业的关键。而多年前种下的梭梭,因树龄老化而退化严重,生态治理效果逐渐减弱。为此,韩应联连续2年住在沙窝里、蹲在试验田进行平茬跟踪试验,最终确定80厘米中段修枝壮苗修复效果最好。如今,这项技术在磴口县已被广泛推广,大面积退化梭梭林又重焕生机。

    2024-05-09
  • 清水河县:“氢”风徐来动力澎湃

    在清水河经济开发区旭阳集团呼和浩特园区里,该集团第四条高纯氢生产线制氢装车站近日顺利完成氢气装车,首次充装量达到5315标方。

    新质生产力,就是绿色生产力,以氢能为代表的新能源,正在为新质生产力提供源源不断的绿色动能。

    “旭阳集团第四条高纯氢生产线以年产360万吨焦化及制氢综合利用项目的剩余焦炉煤气为原料气,经多道工艺流程得到氢气。主要用于工业燃烧、氢碎、还原、氩回收、氢能燃料电池汽车使用,有助力传统高碳行业转型升级,实现节能降碳效果。”旭阳集团呼和浩特园区技术部经理助理范庆立说。

    据了解,该项目于2022年3月开始建设,达产后将实现年产燃料电池用氢气4000吨,截至目前,已经出售20000N标方/小时。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开发氢气客户,拓展氢气用途,装置尽快达产达效,打通呼包鄂乌氢能市场,助力公共交通、物流、采矿等领域试点、示范、推广氢燃料电池汽车,为后续旭阳氢能一体化、生态规模化发展奠定基础。”范庆立说。

    2024-05-08

  • 首 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尾 页  

    版权声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 8629 6259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696号 蒙ICP备160010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