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总书记这些话字字千钧

    “必须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推动各民族坚定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不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8月27日至28日,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央视网《联播+》特梳理习近平总书记在此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阐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要论述,与您一同学习领会。

    2021-08-31
  • 深刻认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意义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深入阐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意义,强调必须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推动各民族坚定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不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漫漫历史长河中形成了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我们辽阔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我们悠久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我们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我们伟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我国各族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奋斗历程是中华民族强大凝聚力和非凡创造力的重要源泉。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是先人们留给我们的丰厚遗产,也是我国发展的巨大优势。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民族工作,着眼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创新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取得显著成绩。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广泛拓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增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不断巩固和发展。历史和现实充分表明,中华民族是一个命运共同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是中华民族的生命所在、力量所在、希望所在。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面对复杂的国内外形势,我们更要团结一致、凝聚力量,确保中国发展的巨轮胜利前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维护各民族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是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必然要求,是党的民族工作开创新局面的必然要求。要深刻认识到,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建起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坚固思想长城,各民族共同维护好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才能有效抵御各种极端、分裂思想的渗透颠覆,才能不断实现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才能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各民族根本利益;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能有效应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民族领域可能发生的风险挑战,才能为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提供重要思想保证;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能增进各民族对中华民族的自觉认同,夯实我国民族关系发展的思想基础,推动中华民族成为认同度更高、凝聚力更强的命运共同体;只有顺应时代变化,按照增进共同性的方向改进民族工作,做到共同性和差异性的辩证统一、民族因素和区域因素的有机结合,才能把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做好做细做扎实。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的民族工作创新发展,就是要坚持正确的,调整过时的,更好保障各民族群众合法权益。”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点要把握好几个方面的关系:正确把握共同性和差异性的关系,增进共同性、尊重和包容差异性是民族工作的重要原则;正确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各民族意识的关系,引导各民族始终把中华民族利益放在首位,本民族意识要服从和服务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同时要在实现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整体利益进程中实现好各民族具体利益,大汉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都不利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正确把握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的关系,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中华文化是主干,各民族文化是枝叶,根深干壮才能枝繁叶茂;正确把握物质和精神的关系,要赋予所有改革发展以彰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义,以维护统一、反对分裂的意义,以改善民生、凝聚人心的意义,让中华民族共同体牢不可破。


    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各民族只有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手足相亲、守望相助,民族复兴伟大梦想才能顺利实现,民族团结进步之花才能长盛不衰。深刻认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必然性、极端重要性和现实针对性,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我们就一定能汇聚起实现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开创中华民族更加灿烂的未来!

    2021-08-30
  • 把我们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鲜明提出了以史为鉴、开创未来“九个必须”的根本要求。“九个必须”以“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打头,以“必须不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压底,两者前呼后应,深刻阐述了在新的起点上开创未来的根本保证。打铁必须自身硬。只有不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才能坚持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迈进新征程、奋进新时代,我们必须科学总结和运用一百年来党的建设的丰富经验,认真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在推进伟大社会革命的进程中不断推进党的伟大自我革命,努力开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新局面。


    开创未来的根本保证


    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也告诉我们,我们党加强自身建设,目的是践行初心使命,是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主题。在新的征程上,我们党要团结带领人民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必须把自身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


    这是历史的启示。我们党成立一百年来,团结带领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并有力有效推进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我们党为何能够创造无与伦比的“中国奇迹”?为何能够成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的领导者,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百年大党为何风华正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我们党历经千锤百炼而朝气蓬勃,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始终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应对好自身在各个历史时期面临的风险考验,确保我们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挑战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这就是秘诀所在,是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历史经验。


    这是现实的需要。经过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全面从严治党实践,党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但必须清醒看到,党面临的执政环境是复杂的,影响党的先进性、弱化党的纯洁性的因素是复杂的,影响党的全面领导、弱化党的建设的因素也是复杂的,党内存在的思想不纯、政治不纯、组织不纯、作风不纯等突出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必须清醒看到,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党面临的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始终存在。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告诫我们,决不能骄傲自满、止步不前,要继续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继续艰苦奋斗、锐意进取,以永远在路上的执着把全面从严治党引向深入,在领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社会革命的同时,坚定不移推进党的伟大自我革命。


    这是未来的呼唤。经过百年奋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但必须清醒看到,“行百里者半九十”,越是接近宏伟目标,面临的挑战和风险就越大。当前,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美国一些政客出于阻止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险恶目的,从经济、科技、军事、意识形态等方面对我国疯狂围堵、打压,可谓风高浪急。我国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面临不少制约因素,经济发展、科技自立自强、社会治理、网络安全等正处于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前进道路上,我们还会面临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越是这样,就越离不开中国共产党这个指引方向的指南针、凝心聚力的主心骨、社会稳定的压舱石,就越要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就越要加强党的建设,确保党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


    以自我革命精神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


    党的建设是一个推进伟大自我革命的过程。在长期执政条件下,党如何克服内外消极因素影响、不断强身壮骨健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不断进行自我革命,同一切影响党的先进性、弱化党的纯洁性的问题作坚决斗争,实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勇于自我革命要贯穿全面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总体布局的全过程、各方面。


    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要把保证全党服从中央,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作为党的政治建设的首要任务,引导全党同志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牢记“国之大者”,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自觉维护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要严格遵守党的纪律特别是政治纪律,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严格遵守和执行《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认真执行民主集中制各项制度,弘扬共产党人价值观,加强党性修养,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要坚决同各种损害党的全面领导、违反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言行作斗争。


    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党的思想建设要着重抓好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用科学理论武装全党这两大任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要重点抓好用这一科学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教育引导全党同志全面准确掌握其理论体系、基本观点、科学内涵和实践要求,完整掌握其立场观点方法,用以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提高运用这一科学思想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更好地使这一科学思想成为全党的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要坚决同各种影响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违反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的言行作斗争。


    进一步严密党的组织体系。具有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严密组织体系,是我们党的一个突出特点和显著优势。要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进一步健全包括党的中央组织、地方组织、基层组织在内的严密组织体系。全党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制定的大政方针,自觉维护党中央定于一尊、一锤定音的权威;党的地方组织确保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在本地区的贯彻落实,并把基层和党员的意见建议报送到党中央;党的基层组织负责把党中央和上级党委的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到基层,并负责收集、反映党员和群众的意见建议。要通过严密的组织体系,让党中央“如身使臂,如臂使指”,使党的大政方针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及时地、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到基层,不断增强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要坚决同各种破坏党的团结统一、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言行作斗争。


    建设高素质执政骨干队伍。人才是最宝贵的资源,治国理政要在得人。选人用人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的关键性、根本性问题,必须全面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和干部政策,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坚持事业为上、以事择人、人岗相适,公道正派选人用人。反对任人唯亲,反对山头主义、“圈子”文化,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培养造就一茬茬堪当重任的接班人。同时,不断集聚爱国奉献、勇于创新创造的优秀人才,把国内外各方面各层次的优秀分子汇聚到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中来。要坚持严格要求与有效激励相结合,充分激发和保护干部队伍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着力解决一些党员干部不作为、乱作为问题。


    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作风就是形象,精神就是力量。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是我们党的精神之源。在百年奋斗中,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弘扬伟大建党精神,顽强拼搏、不懈奋斗,形成了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抗战精神、抗美援朝精神、兵团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特区精神、女排精神、抗洪精神、抗击“非典”精神、抗震救灾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科学家精神、抗疫精神、脱贫攻坚精神等伟大精神,构筑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铸就了中华民族新的精神丰碑。伟大建党精神,集中体现了党的理想信念、根本宗旨,充分反映了党的优秀品格,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激励我们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加强新时代党的作风建设,必须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发扬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以及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等优良作风,发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把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要求转化为自觉行动,不断保持和展现共产党员的先进性。要坚决同各种违背伟大建党精神的消极现象、不正之风作斗争。


    坚决清除一切侵蚀党的健康肌体的病毒。保持党的纯洁性是党的伟大自我革命的重要目的,是一个永恒课题。从严管党治党是我们党的一贯方针。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刀刃向内的勇气和执着顽强的韧劲,以猛药去疴的决心、刮骨疗毒的勇气,坚决惩治腐败,特别是查处了周永康、薄熙来、郭伯雄、徐才厚、孙政才、令计划等政治野心家、阴谋家,消除了党内重大隐患,保持了党的纯洁性,为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提供了重要保证。反腐败斗争永远在路上。在新时代新阶段,必须坚定不移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坚决清除一切损害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因素,清除一切侵蚀党的健康肌体的病毒,确保党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


    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五中全会着眼于推进高质量发展,突出强调“提高党的建设质量”,为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指明了目标任务和前进方向。我们要以更高标准、更实举措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全面提高党的建设质量和科学化水平。


    坚持严的主基调。新时代党的建设过程就是全面从严治党的过程。“严”才有高标准,“严”才有高质量。党的性质宗旨使命决定了必须全面从严治党。必须增强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的政治自觉,坚持抓思想教育从严、抓党内政治生活从严、抓干部管理从严、抓作风从严、抓执行纪律从严、抓反腐从严、抓基层党建工作从严、抓制度建设从严、抓管党治党责任从严,不断消除各种违背党的性质宗旨使命的因素,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不断提高长期执政能力。


    遵循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规律。提高党的建设质量和科学化水平,说到底就是要深入把握和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规律,紧跟时代步伐、引领时代潮流。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守正创新,积极适应党所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和自身状况的新变化,适应科学技术的新发展,紧密结合党的建设实践深入把握和自觉运用党的建设规律,坚持改革创新,与时代同频共振,善于用改革的思路和办法解决前进中各种问题,使党的建设始终生机勃勃、富有实效,始终沿着正确轨道前进。必须牢固树立质量建党强党意识,以对党、对党的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以质量为导向,注重内涵、讲求实效,认真细致、精益求精地做好党的建设每一项工作,坚决防止和克服形式主义,以高质量党建推动高质量发展。


    坚持制度治党、依规治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不断提高制度治党、依规治党水平。制度更具有根本性长远性,必须把思想教育与制度建设有机结合起来。要突出制度建设在党的建设总体布局中的地位,把制度建设贯穿党的建设全过程各方面,紧密结合新时代新阶段党的建设实践,进一步探索制度治党、依规治党的新路子,不断完善内容科学、程序严密、配套完备、运行有效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


    落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明确责任,不落实责任,不追究责任,从严治党是做不到的。”必须建立健全党建工作责任制,把抓好党建是最大政绩的理念在全党树立起来,自上而下层层压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要完善科学定责、具体明责、严格考责、压力传导的党建工作落实链条,坚决防止责任虚化、工作空转,推动各级党组织、各级党员干部主动担责、认真履责,切实形成党委一体抓党建,书记带头抓党建,各有关部门齐抓共管、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2021-08-27
  •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丨“我是党员,跟我上”――记抗击新冠疫情突击队武汉协和医院呼吸内科党支部


    “我是党员,跟我上。”在2020年庚子新春武汉抗击疫情最前线,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武汉协和医院呼吸内科党支部26名党员,危急时刻挺身而出,第一时间成立党员防控疫情突击队,奔赴进驻各大隔离病房,成为抗击新冠疫情的突击战队。

    2020年1月,随着不明原因肺炎病人增多,呼吸内科在协和医院院党委领导下,开辟新的隔离病房。作为首批接诊新冠肺炎患者的医师,呼吸内科党支部书记周琼第一时间进驻隔离病房。

    她每天穿着厚重的三级防护隔离服,连续工作8小时以上。一进隔离病房就是连续40多天,除夕春节也是在隔离病房度过。下班后,她也丝毫不懈怠,积极参加会诊,疫情期间完成在线会诊超过1000人次。

    “书记,让我上吧!”王小溶是最早去发热门诊值24小时连轴班的医生,也是第一批进隔离病房工作的医生。冲锋在前,不计得失,哪里有需要就去哪儿,是她一贯作风。

    “病床紧缺,病人没地方住。你是呼吸内科护士长,又有重症护理管理经验,你来负责开辟一个新隔离病区。”支部委员杨丹接到上级指示,二话不说,撂下电话就奔忙起来。她和同事们齐心协力,短短5小时内便成立新病区,并完成患者收治。

    “冲锋陷阵是我的本能反应,该我上了。”支部委员、护士程梦是第一批主动请缨到武汉市红会医院的党员。医师苏远、孟大全、陈龙主动请战,大年三十当天奔赴定点医院,负责危重症患者抢救和疑难患者诊治……

    就连身在海外的党员同事,也尽全力帮助筹集物资。那段艰难日子里,海外党员筹集的防护服、N95口罩,帮助同事们渡过难关。

    “多和病人聊天,减少他们的恐惧不安,也许胜过药物治疗!”在救治病人过程中,呼吸科医护人员不仅注重药物治疗,还注重心理疏导,努力给患者提供细致周到的服务。医护人员的付出感动了患者,不少病人出院后和医护人员成了朋友。

    “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呼吸内科人的身影。”2020年1月初至3月24日,几乎每个星期,都有呼吸内科作为主力建立或接管的新隔离病区。呼吸内科党支部26名党员,带领科室其他同事,转战协和医院本部、西院区、江汉方舱、武汉市红会医院、协和肿瘤医院5个隔离病区,收治患者600人,其中危重病人130人。

    “一名党员一面旗,众人拾柴火焰高。”长期以来,敢于“亮身份”,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是协和医院呼吸内科党支部每名党员的郑重承诺。以党建为依托,全科人员团结聚力促进学1科发展。2019年复旦大学排行榜协和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第二次进入排名;2019年度中国医院科技量值(STEM)排行榜中位居第16名,位于华中地区第一名。

    “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竭尽全力,用真心、真情、真本领服务广大患者,助力健康中国行动,是支部每名党员的自觉要求,也是每个人长期努力和追求的目标。”支部书记周琼说。

    2021-08-26
  •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要讲话

    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





    新发展理念是一个整体,必须完整、准确、全面理解和贯彻,着力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


    要抓好党史学习教育,教育引导全体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不移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在党史学习教育中要用好红色资源,组织广大党员、干部重点学习党史,同时学习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做到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特别要在坚持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维护各民族大团结、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重大问题上不断提高思想认识和工作水平。


    ——2021年3月5日,习近平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


    我们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就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历史充分证明,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赢得人民信任,得到人民支持,党就能够克服任何困难,就能够无往而不胜。


    ——2021年2月20日,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


    要结合即将开展的党史学习教育,从长征精神和遵义会议精神中深刻感悟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实事求是、坚持真理,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咬定目标、勇往直前,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要深入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加强党史学习教育,同时学习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


    ——2021年2月3日至5日,习近平在视察贵州工作重要讲话中指出


    要深入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引导各族群众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要重视加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把爱国主义精神贯穿各级各类学校教育全过程,把爱我中华的种子埋入每个青少年的心灵深处。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2020年8月28日至29日,习近平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指出





    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





    中华民族是个大家庭,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不能落下;全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一个民族也不能落下。


    ——2021年2月3日至5日,习近平在视察贵州工作重要讲话中指出


    我们要坚持党的领导,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持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加强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学习以及民族团结教育,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做好各项工作,把各族干部群众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不断增强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2019年9月27日,习近平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要认真做好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工作,全面推行使用国家统编教材。要在各族干部群众中深入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特别是要从青少年教育抓起,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全面理解党的民族政策,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


    ——2021年3月5日,习近平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特色苗绣既传统又时尚,既是文化又是产业,不仅能够弘扬传统文化,而且能够推动乡村振兴,要把包括苗绣在内的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好、发展好。


    ——2021年2月3日至5日,习近平在视察贵州工作重要讲话中指出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魂魄,文化认同是民族团结的根脉。各民族在文化上要相互尊重、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在各族群众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牢固树立正确的祖国观、民族观、文化观、历史观,对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至关重要。要以此为引领,推动各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创新交融,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增强各族群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2019年9月27日,习近平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要加强对国粹传承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支持和扶持,加强对少数民族历史文化的研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2019年8月19日,习近平在敦煌研究院座谈时的讲话








    抓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





    要围绕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牢记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在促进民族团结方面把工作做细做实,增强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2021年3月5日,习近平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


    要支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


    ——2021年2月3日至5日,习近平在视察贵州工作重要讲话中指出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为基础性事业抓紧抓好。我们要全面贯彻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坚持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包容性更强、凝聚力更大的命运共同体。


    ——2019年9月27日,习近平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不能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个民族也不能少。共产党说到就要做到,也一定能够做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要认真总结民族区域自治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坚持和完善这一制度,促进民族团结融合,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2019年7月15日至16日,习近平在内蒙古考察并指导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时指出


    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2021-08-25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让民族团结进步之花在博州大地常开长盛

    何永慧为受表彰的集体代表颁奖。(记者楠登摄)


    7月30日上午,自治州第七次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在博尔塔拉会议中心召开。会议深入贯彻落实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牢牢扭住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总结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表彰模范集体和模范个人,动员全州各族干部群众凝心聚力、同心同向,进一步巩固提升全国民族团结示范州成果,推动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在我州落实落地,奋力开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新局面。


    州党委书记何永慧出席会议并讲话。


    州党委副书记、代理州长巴音克西主持会议。


    州领导巴德玛拉、刘自重、王新革、周锋、陈冬红、木合甫力·艾山、李荣年、曾健、韩守领、苏卡参加会议。


    12时30分,大会开始。全体起立,高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州党委常委苏卡宣读了《自治州党委、自治州人民政府关于表彰自治州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模范个人和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优秀示范点的决定》。何永慧、巴音克西等为受表彰的集体和个人代表颁奖。


    何永慧在讲话中全面回顾了近年来自治州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并代表自治州党委、人民政府,向受到表彰的60个模范集体、100名模范个人和40个优秀示范点集体表示祝贺,向奋战在民族团结工作战线的同志们和长期关心支持我州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各方面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何永慧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围绕民族团结工作提出了一系列重大理论观点和战略思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新境界,推动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全州各级各部门要深刻领会把握关于民族团结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坚决贯彻落实好党的各项民族政策,坚决维护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不断巩固好各民族相濡以沫、和睦相处、和谐发展的大好局面。


    何永慧强调,全州各级各部门要坚定不移高举各民族大团结旗帜,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坚持不懈做好民族团结工作。


    一要持续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广泛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五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四史”宣传教育活动,大力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引导各族群众不断增强“五个认同”“三个离不开”思想;坚持把青少年民族团结教育摆在突出位置,从小培养他们珍惜爱护民族团结的感情;坚持挖掘、整理、宣传好历史文物和文化资源,让民族团结正能量更充沛、主旋律更强劲;切实增强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持续深化民族团结“微行动”,形成人人争做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人人维护民族团结、人人维护社会稳定的浓厚氛围。


    二要常态化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和民族团结联谊活动。扩大民族团结活动的参与面、覆盖面、影响面,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深入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扎实做好思想教育、帮扶解困等工作,把各族群众紧密地团结在党和政府周围;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联谊活动,多层次、多方式、多形式促进各族干部群众在共同生产生活和工作学习中加深友谊、增进感情,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团结一致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加快推进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形成相互往来、互帮互助、邻里守望的友好关系。


    三要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模式,与党建引领、法治推进、乡村振兴、生态保护、特色旅游等有机融合,形成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点“一点一特色、一点一品牌”的创建格局,呈现“点上开花、面上结果”的良好局面;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十进”活动,引导各族干部群众倍加珍惜团结、自觉维护团结、不断加强团结,巩固提升“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创建成果。


    何永慧强调,要团结一心、砥砺奋进,让民族团结进步之花在博州大地常开长盛。要始终坚定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的正确方向,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要坚持以高质量发展增进民族团结,始终把改善民生、凝聚人心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集中优势资源,着力解决好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突出问题,帮助各族群众加快发展步伐、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不断形成团结谋发展、发展促团结的良好局面。要坚持以良法善治保障民族团结,深入推进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全面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法,依法保障各民族群众合法权益,持续加强法制宣传教育,保证各族公民平等享有权利、平等履行义务。要全面加强党对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的领导,各级党委、政府要把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认真加以研究落实和推进;各级领导干部要始终把民族团结紧紧抓在手上、放在心上,不断提高做好民族工作、解决民族问题的能力;各级统战民宗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做好综合协调,当好党委和政府的参谋助手;各级宣传部门要加大宣传力度,努力营造学习先进、宣传先进、争当先进的浓厚社会氛围;各部门各单位都要高度自觉地抓好本单位、本部门、本系统的民族团结工作,各尽其责、相互配合、形成合力,不断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推向前进。


    会上,各县市受表彰代表先后发言。


    会议以电视电话会议形式召开。自治州人大、政府、政协领导班子成员,法检两院主要领导;自治州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秘书长、副秘书长;自治州党委各部、委,自治州各委、办、局、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中央、自治区驻博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受到表彰的集体和个人代表等在主会场参会。

    2021-08-24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团市委举办主题团日活动

    7月7日,团市委举办"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团日活动,团市委机关全体干部和全市各界青年代表共计50人参加活动。

    大家参观了民族企业兰州金开来商贸有限责任公司,了解了蕨麻、玫瑰、枸杞、三泡台、酿皮等老兰州特产的生产过程。随后,观看了以丁目迪先生为原型、反映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宣传教育影片《生根》。

    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原全国青联委员、原甘肃省青联副主席丁目迪先生,甘肃广电台副台长、作家马进祥及《生根》电影创作团队部分成员应邀参加活动。电影《生根》是根据马进祥先生的报告文学《全国政协委员丁目迪的传奇人生》改编的,马进祥先生详细介绍了影片的创作过程和背景,号召广大青少年做民族团结进步的践行者和带头人,永远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参会人员和《生根》电影团队部分成员进行了深入沟通交流。

    "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是每个市民的责任,这部影片让我感受到了中华儿女一家亲的温暖,感受到了甘南人民的热情淳朴,就像影片最后,汉族女孩决定留在甘南草原,奉献自己的青春,让草原变得更美好。"教育局团工委书记马臻说:"这就是一种选择,值得我们学习的青年人的选择。"

    活动结束后,丁目迪先生还向七里河区困难群众代表送上了慰问品。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李沛珂

    2021-08-23
  •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全国“两优一先”风采录|“永跟党走” 大湾火热的奥秘

    盛夏时节,位于大别山腹地的安徽省金寨县大湾村越来越“热”:工地上热火朝天、游客络绎不绝、村民告别贫困过上红火的好日子……从昔日的贫困村到现在的“明星村”,基层党组织的力量成为山乡巨变的“热源”。今年6月,大湾村党总支被授予“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转变,从重塑基层党组织开始


    “脱贫户的产业发展情况,是不是再摸底一次?”即便是深夜,大湾村党总支微信群里总不缺操心的“夜猫子”。


    “做梦都想不到。”有着52年党龄的老党员周益宏感慨党组织的“朋友圈”越来越大。他告诉记者,过去这个村党组织生活不多,“一年开不到几次会,支部内个别同志甚至彼此都不认识。”


    党组织软弱涣散,便一事无成。“大湾好风景,出门就是岭,不是石头绊了脚,就是茅草割了颈。”形象道出当年的贫穷,直到2014年底,大湾村仍有707人未脱贫,贫困发生率超过20%。





    拼版照片:左图为2017年8月29日,记者在一户农家中拍摄的土灶台。


    右图为2020年4月3日,记者在一户农家中拍摄的新灶台。(新华社记者陈诺摄)


    何家枝曾经抱怨村干部工作难干,每天晚上都坚持看书,天天想着考出大山。从县里选派来大湾村挂职的第一书记余静找到她,请她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担起“领头羊”的重任。


    作为一名“90后”,村民周超曾在安徽合肥从事互联网技术工作。何家枝数次登门将周超劝回。“我被她的执着和坚定感动了,回村扶贫是创业,也是我的价值。”周超说。2018年,周超高票当选村委会委员,并成为入党积极分子。


    多年来,大湾村党总支从能人大户、社会青年中发展党员,培养入党积极分子数十名,如今党员113名,新发展的党员中有三分之二年龄低于35周岁。


    在第十届村“两委”换届后,大湾村配齐村干部6人,平均年龄43岁。在村“两委”的努力下,当地实施易地搬迁、道路、桥梁、饮水等项目,解决群众关心的问题,村集体经济收入由过去的空白达到2020年的143万元。


    “过去大湾村干部不团结,现在完全变了一个样,大伙儿想干事、能干事、带头干。”村民汪才茂告诉记者,如今村里开会,大家都七嘴八舌讨论乡村振兴的新方法、新思路,思想境界提高了,带头发展的意识也更强了。


    “党旗下处处是热土”


    如今的大湾村一派热火朝天:古色古香的游客接待中心外车流不息,修旧如旧的土坯房“变身”农俗博物馆,十里漂流项目游人如织,“地球仓”度假农庄不久前落成,已开门迎客。





    拼版照片:左图为2017年8月1日,记者拍摄的老宅内景。


    右图为2019年10月31日,老宅换了模样。(新华社记者陈诺摄)


    大湾村党总支探索实行“支部+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发展方式,以“山上种茶、家中迎客、红绿结合”为主导,积极引导和帮扶群众发展特色产业。依托大湾村茶叶资源优势,当地对1000亩老茶园进行改造提升,新建标准化茶叶基地1000亩。大湾村群众通过产业奖补激励,发展茶叶种植和特色养殖,户均年增收7000元。脱贫户周秀凤告诉记者,她如今是村里茶厂的炒茶师,大湾产的“六安瓜片”名气越来越大,村民卖茶都要揣着身份证,向客户证明原产地就是大湾村。


    在大湾村党总支的带领下,当地深挖各类旅游资源,打造4A级旅游景区,引进公司开发民宿项目。2020年,大湾村过境游客达35.06万人次,全村共有42户发展农家乐、农家小院和民宿,旅游高峰期家家游客爆满,真正让大湾村群众吃上了“旅游饭”。


    喜来山庄的老板娘闵玲没想到,20年前他们夫妻俩巴不得离开的穷山窝,如今成了金窝窝。2017年10月,她利用自家的楼房开起了农家乐。“山上山下,红色绿色处处都是景,一年下来挣个十多万不成问题。”





    拼版照片:左上图为大湾村中的光伏电站。左下图为光伏板下种植的灵芝。


    右上图为大湾村茶园。右下图为大湾村村民种植的中药材。(新华社记者陈诺摄)


    生态护林员、光伏维护员、乡村保洁员、漂流安全员、红色讲解员……产业门路多了,大湾村民也有了不少新职业。“今年2月25日,咱们大湾村获得‘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面对游客,讲解员郭敏如数家珍,她告诉记者:大湾村一年实现一个“小目标”,离不开党组织的决策和引领,“党旗下处处是热土。”


    “党员最热心”


    搬入新居,村民杨习伦迫不及待地邀请党员俞绍奇上门做客。


    从曾经被看成“懒汉”到现在成为从事多个产业的“杨老板”,俞绍奇功不可没。身为养殖大户的俞绍奇最先带动杨习伦养鸡,让他赚得“第一桶金”。当地通过为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实施农村党员、入党积极分子与贫困户之间“四联四帮”工程,充分调动农村党员积极性,激发起贫困户的内生动力。


    在访贫问苦的一线、在应对台风转移群众的现场、在帮扶农户的田间地头,村里党员都冲在最前面。“党员最热心。”杨习伦说。


    全家的病痛曾压得村民周秀凤喘不过气来。当地党员干部得知情况,纷纷带上管用的药上门,并帮她积极争取医疗政策。她说:“以前像挑一百斤的担子,现在肩上轻了七八十斤。”





    2020年12月20日的大湾村航拍。(新华社记者陈诺摄)


    “以前,咱们村‘等、靠、要’思想严重,这几年由于党员发挥作用,大家都是铆足了劲,比着奔向富裕路。”余静说。


    今天的大湾村,蓝天白云映着苍翠山色,群山之中村口一块红标牌上醒目地写着四个大字——“永跟党走”。村民们说,这是大湾火热的奥秘!

    2021-08-20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团市委举办主题团日活动

    7月7日,团市委举办“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团日活动,团市委机关全体干部和全市各界青年代表共计50人参加活动。

    大家参观了民族企业兰州金开来商贸有限责任公司,了解了蕨麻、玫瑰、枸杞、三泡台、酿皮等老兰州特产的生产过程。随后,观看了以丁目迪先生为原型、反映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宣传教育影片《生根》。

    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原全国青联委员、原甘肃省青联副主席丁目迪先生,甘肃广电台副台长、作家马进祥及《生根》电影创作团队部分成员应邀参加活动。电影《生根》是根据马进祥先生的报告文学《全国政协委员丁目迪的传奇人生》改编的,马进祥先生详细介绍了影片的创作过程和背景,号召广大青少年做民族团结进步的践行者和带头人,永远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参会人员和《生根》电影团队部分成员进行了深入沟通交流。

    “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是每个市民的责任,这部影片让我感受到了中华儿女一家亲的温暖,感受到了甘南人民的热情淳朴,就像影片最后,汉族女孩决定留在甘南草原,奉献自己的青春,让草原变得更美好。”教育局团工委书记马臻说:“这就是一种选择,值得我们学习的青年人的选择。”

    活动结束后,丁目迪先生还向七里河区困难群众代表送上了慰问品。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李沛珂

    2021-07-08
  • 郝时远:把握主线和方向,汇聚要素和动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丨论坛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习近平总书记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把握民族发展规律,提出的重大原创性论断。这一论断,写入了中国共产党章程,指明了新时代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承前启后、开拓前行的主线和方向。从理论上解读和丰富这一论断,在实践中推进和落实这一论断,是当前民族理论研究和民族工作实践的重大任务。

    01

    深刻认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辩证统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讲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一体包含多元,多元组成一体,一体离不开多元,多元也离不开一体,一体是主线和方向,多元是要素和动力,两者辩证统一。”对此,不仅要深刻认识和全面理解,而且要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本思想方法付诸实践。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辩证统一,其意义在于“多元”和“一体”的相互依存关系。这种依存关系的内在机理是相互离不开的“共同”。我们党领导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重要的宣示,就是“团结各民族为一体,共同对付日寇”,少数民族与汉族联合建立统一的国家。实践表明,各民族“共同”的思想,根植于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解放斗争的革命运动,昭示于新中国解决民族问题的理论与实践,彰显于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个民族也不能少”的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和同心共筑中国梦。可以说,“共同”是中国共产党的中华民族观、民族理论和民族工作实践的核心概念。其衍生的概念诸如“共有”“共享”“共筑”“共同认同”,指向就是多元一体的美美与共。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所蕴含的“共同”,离不开多元的要素和动力,更离不开一体的主线和方向。多元始终是构筑一体的要素和动力,而一体则是凝聚多元要素、引领多元动力的主线和方向。因此,践行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的新时代要求,聚焦“一体是主线和方向”,不是对“多元是要素和动力”作用的忽视、淡化或弱化。“多元”是包括汉族在内的多元,“一体”是56个民族的一体。

    可见,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解读,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增进各民族“共同”提供了理论升华和实践指引,蕴含了物质和精神相得益彰的深刻关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在新时代,我国56个民族摆脱绝对贫困、实现了全体人民共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经济社会发展成就。这意味着在“强大的物质力量”范畴,为各民族步入第二个百年新征程开创了共同发展的新阶段。存在决定意识。物质生活“水涨”,精神生活必然“船高”。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属于“强大的精神力量”范畴。而文化的力量,则是形成和汇聚“强大的精神力量”之动力之源。

    02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多元一体的题中之义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是一个科学命题。多元组成一体,是漫长的中国历史赋予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基质结构,是中华民族形成、发展和实现伟大复兴的内在机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是先人们留给我们的丰厚遗产,也是我国发展的巨大优势。”这种“丰厚遗产”和“巨大优势”的核心理念,就是各民族的“共同”。“共”意味着多元,没有“多”就无所谓“共”;“同”代表着一体,是由“多”团结、凝聚为“同”的一体。“共”中含“同”,“同”中有“共”,这是多元一体辩证统一的内涵。

    “共同”创造的“丰厚遗产”,在于历史上各民族共同开拓了祖国的疆域、共同书写了中国的历史、共同创造了中华文化、共同培育了伟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

    “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各民族之所以团结融合,多元之所以聚为一体,源自各民族文化上的兼收并蓄、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情感上的相互亲近,源自中华民族追求团结统一的内生动力。”

    这种内生动力,包括了古代“四夷”对中原大一统王朝的政治文化认同,诸如北魏、辽、金、西夏等,而元、清两代领土范围最广的大一统,及其对西藏、台湾、新疆的施政,为现代中国领土和国家主权奠定了历史基础。

    “共同”开创的“巨大优势”,在于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守望相助、同舟共济,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伟大实践。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对民族地区、边疆地区持续不断的人力、物力和差别化政策支持,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和深化,促进民族地区和人口较少民族发展、兴边富民行动、东西部扶贫协作、全国支援西藏、19个省市对口支援新疆、“三区三州”脱贫攻坚等一系列政策组合,推动西部地区、民族地区实现了前所未有的跨越式发展。同时,西部地区的生态功能、矿产和电力资源等,陆路边疆“一带一路”建设、对外开放和拓展国家发展新空间,对全国建设和发展体现着“巨大优势”。

    事实证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历史和现实的“共同”,是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的巨大优势。

    03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一个民族也不能少”

    立足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共同”理念,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是中华民族大家庭56个家庭成员的共同责任。每个成员都属于多元的“要素和动力”范畴。“要素”包含了多种成分,既有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差距成分,也有文化特质、生活习俗的差异成分。前者,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步入第二个百年新征程的发展进程中,随着民生改善、社会公共服务均等化、西部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会持续解决,各民族平等共享的程度会持续扩大。而后者,在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中华文化建设中,则是提炼、培育和浸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质养分,是提升中华文化软实力的肥田沃土。

    缩小差距,是减少和消除“要素”中的不利因素;尊重差异,是扩大和发挥“要素”中的有利因素。这是增强、汇聚多元“动力”的必由之路。而这条路遵循一体昭示的“主线和方向”——在增进“共同”中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把握“主线和方向”是调动和发挥多元“动力”的根本要求。这一过程如果用自然现象去比喻,相当于众多条溪流注入江河,汇聚一体。这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没有“多元”溪流的注入,就不会有“一体”江河的奔流澎湃。如果多元溪流出现“枯竭”,也意味着“一体”江河的“断流”。因此,尊重、呵护多元就是巩固一体,发挥多元的“要素和动力”作用,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基础性的动能意义。

    缩小差距、尊重差异、增进共同,体现了物质和精神“两把钥匙”的功能。缩小差距才能实现平等共享,尊重差异才能实现和衷共济,增进共同才能实现守望相助。各民族的“共同”,不是表象特征的“共同”,而是人心在我的同心同德。这是巩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本内涵,也是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基本立足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为基础性事业抓紧抓好。”

    这一方面指出了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主线和方向”,另一方面强调了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基础性,需要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同德、同心同向的努力,也就是“一个民族也不能少”。

    04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绵绵用力、久久为功的长远大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高举各民族大团结的旗帜,坚持绵绵用力、久久为功,把加强民族团结作为战略性、基础性、长远性工作来做。”“战略性、基础性、长远性”昭示了民族团结绝非策略、表层和短期行为的内涵。这是符合民族问题长期性、复杂性等基本特性的判断。实践证明,用激进的方式解决长期性的问题,以简化的方式处理复杂性的问题,往往适得其反。绵绵用力在于细水长流、持续不断地浸润社会、争取人心;久久为功在于铢积寸累、粒米成箩地增进共同、巩固一体。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民族工作,最关键的是搞好民族团结,最管用的是争取人心。”人心所向,关键是文化认同,以文化人是争取人心最有效的途径,也是增强“五个认同”的深层基础。因此,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根本力量是文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化是一个民族的魂魄,文化认同是民族团结的根脉。各民族在文化上要相互尊重、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各民族在文化上相互尊重、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借鉴,是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前提。而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中华文化集各民族文化之大成而整合、升华的沃土。培植、耕耘这片沃土,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是一项十分复杂艰巨的工程,需要通过绵绵用力的连续性、久久为功的持久性来建设。“战略性、基础性、长远性”的意义正在于此。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研究员。本文为作者在首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论坛上的书面发言。)

    2021-07-07
  • “广西巩固拓展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成果创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论坛在南宁举行

    中新网广西新闻7月4日电(记者杨志雄黄艳梅)7月4日,“广西巩固拓展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成果创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论坛在南宁市举行。



    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徐绍川出席论坛并致辞。黄云摄

    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徐绍川出席论坛并致辞,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副主席黄俊华主持论坛。民族研究领域知名专家郝时远、杨圣敏、邢广程、王延中、麻国庆,国家民委协调推进司副司长温军,广西壮族自治区民宗委党组书记、主任,自治区党委统战部副部长(兼)班忠柏分别作主旨发言。广西民族大学党委书记、广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院院长卞成林参加论坛。



    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副主席黄俊华主持论坛。黄云摄

    今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时强调指出:“广西是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的示范区,要继续发挥好示范带动作用。”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6月25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第十一届第十次全体(扩大)会议通过《关于解放思想担当实干凝心聚力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的决定》,其中明确提出要“巩固深化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创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



    论坛现场。黄云摄

    此次论坛旨在总结好、运用好、发展好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成功经验,讲好故事,凝聚共识,擦亮品牌,扩大影响。论坛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统战部、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主办,广西民族大学、广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院承办。



    论坛现场。黄云摄

    徐绍川在致辞中指出,当前,全区各级各部门正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重要论述和视察广西重要讲话精神,准确把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和发挥好示范带动作用的重大意义、深刻内涵和实践要求,认真总结好、运用好、发展好广西民族工作的成功经验,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深入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体系建设,促进各民族广泛交流、全面交往、深度交融,着力推动少数民族聚居区加快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断完善防范化解民族领域风险隐患的体制机制,持续加强党对民族工作的全面领导,进一步提升民族工作科学化法治化制度化水平,奋力谱写民族团结进步事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徐绍川表示,希望与会专家和同志把广西作为推进新时代民族工作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重点省区,帮助广西总结好、运用好、发展好民族团结进步的成功经验,巩固深化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创建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促进中华民族大团结,巩固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关注广西在推动边疆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宣传推介广西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政策优势和平台优势,引导各族各界人士在参与广西产业振兴、乡村振兴和科教振兴实践中推进交流合作,实现合作共赢;积极参与广西民族工作决策咨询,帮助广西创新理念思路,创新政策举措,创新体制机制,共同在巩固深化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防范化解民族领域风险隐患、推动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等方面展现新作为,作出新贡献。



    论坛现场。黄云摄

    徐绍川强调,全区各级各部门特别是统战部门和民宗部门,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重要论述和视察广西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以及中央统战部和国家民委的决策部署,认真学习好、领会好、运用好与会专家的重要意见建议,夯实责任,狠抓落实,努力把新时代党的民族政策和理论最新成果转化为广西民族工作的生动实践,奋力谱写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事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为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义壮美广西,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与会领导和专家学者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广西是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重要论述的重大意义、科学内涵和实践要求,广西民族团结进步的经验等主题进行深入研讨,并就创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的路径和举措提出具体意见和建议。

    与会专家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广西是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要继续发挥好示范带动作用”的重要论断不仅对广西的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而且对全国的民族工作和边疆工作都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作为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自治区,广西民族团结进步的成功经验,是中国特色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践的“广西经验”,对全国的民族工作都具有参考价值。广西的地理环境、历史区域、多民族构成等特点,为阐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理论与实践基础。



    论坛现场。黄云摄

    与会专家指出,广西自治区党委和政府认真贯彻党的民族理论和政策,持续不断地扶持少数民族在社会和经济上的发展进步,使各民族之间在经济收入和社会发展水平上的差距不断缩小,引导各族群众牢固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增进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达到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在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方面走在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甚至全国前列。

    与会专家提出,应深度总结广西作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基本经验,继续探索符合广西实际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迈出新步伐,在全面促进和深化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方面取得新突破,在探索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和确立中华文化认同方面取得新突破,在推动落实“十四五”规划和启动第二个百年梦想目标新举措方面迈出新步伐,推进新时代民族工作迈上新台阶。

    自治区区直有关部门、高校、科研院所,以及全区各市民宗委(局)的相关负责同志、专家学者共200多人参加论坛。

    2021-07-06
  • 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做好各项工作

    2019年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做好各项工作。同年,在十九届四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是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之一。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把“中华民族凝聚力进一步增强”列入“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行了战略性部署。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主任邹其国表示,这些重要论述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民族工作的高度重视,对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规律的准确把握,为我们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突出主线,编制好‘十四五’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专项规划。”邹其国表示,该委将围绕“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精心谋划好未来五年的民族工作。把谋划民族地区发展的着力点和着眼点放在增进共同性、改善民生上。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通过充分宣传展示民族地区发展成就,将物质成果转化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强大动力。目前,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已如期完成,但民族地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然存在。要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起来,保持现有帮扶政策、资金支持、帮扶力量总体稳定,防止规模性返贫。积极开展民族地区乡村振兴试点,创新推动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保护与发展。

    “突出主线,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做深做实做细。”邹其国指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民族工作主线,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是全面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重要论述精神的必然要求。要大力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加强大中小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顶层设计,全面推广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联合相关部门常态化开展中小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活动。开展一年一度的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广泛宣传“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理念,讲好民族团结进步故事,进一步夯实民族团结进步基础,创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新格局。

    “突出主线,着力推动民族文化传承保护、互鉴融通。”邹其国强调,必须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理念、以市场为先导、以创造“一流”为目标,通过创作更多弘扬时代主旋律的优秀新产品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

    “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将于2023年在海南举办,这是我国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综合性民族体育盛会,是一场展现各民族大联欢、大团结和共同奋斗、繁荣发展的重大活动,如何通过举办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提升海南的整体形象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邹其国表示,要把办好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作为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实际行动。省民宗委将与省委宣传部、省旅文厅等成员单位携手,借鉴前十一届的成功经验,从开幕式、闭幕式到民族大联欢,从运动会的会徽、会歌、吉祥物到纪念卡等,把海南文化与民族特色运用得恰到好处。通过文体融合的形式,弘扬本土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发展海南优秀少数民族文化,提炼新时代海南少数民族新的精神气质,打造海南民族文化工程,擦亮海南民族文化品牌,塑造海南民族文化名片,提升海南民族文化品质,在各民族群众中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助力海南自贸港建设。

    (本版撰文/刘超)

    2021-07-02

  • 首 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 页  

    版权声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 8629 6259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696号 蒙ICP备160010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