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引领亿万人民走向民族复兴纪实





    新华社北京6月29日电题:砥柱人间是此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引领亿万人民走向民族复兴纪实

    新华社记者

    “我们的责任,就是要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接过历史的接力棒,继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使中华民族更加坚强有力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习近平

    “我们对时间的理解,是以百年、千年为计。”

    中国共产党即将迎来百年华诞,此时回望中华民族追寻伟大复兴梦想的历史时间,意味深长——

    风雨百年,青史可鉴。中国共产党无疑是中华民族当之无愧的坚强领导核心。

    横空大气排山去,砥柱人间是此峰。

    2012年,历史的接力棒,交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手中。此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交汇,国内国际形势错综复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一程。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奇迹,引领中华民族向着伟大复兴的光辉前景奋力前行!

    千年梦圆——中国共产党人兑现庄严承诺,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奠定坚实基础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

    ——习近平

    “我坚信,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一定能实现”。

    2012年11月29日,刚刚上任的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发出铿锵誓言。

    “民亦劳止,汔可小康。”从纵贯千年的朴素理想,到激荡百年的奋斗历程,全面小康迎来“建成”的决定性阶段,擂响“决战决胜”的战鼓。

    几天后,习近平总书记选择改革开放前沿广东,首次赴地方考察。12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登上深圳莲花山,向邓小平铜像敬献花篮,并种下一棵高山榕。

    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同志首先提出在中国建设小康社会。从此,小康被赋予新的时代意蕴。

    抚今追昔,习近平总书记动情地说:“富国之路、富民之路,要坚定不移地走下去,而且要有新开拓,要上新水平。”

    从广东回到北京不久,习近平总书记踏雪来到太行山区河北阜平县看真贫。在顾家台村,他走进村民顾成虎家破旧的土坯房,心情沉重。



    这是2019年8月拍摄的河北省阜平县顾家台村村貌。新华社记者赵鸿宇摄

    习近平总书记走后,顾成虎发现收到的慰问品中比别家多了一件棉大衣。“后来我才知道,那是总书记看到我左袖口破了,特意让人给加的。”顾成虎说。

    “我们不能一边宣布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另一边还有几千万人口生活在扶贫标准线以下。”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重若千钧。

    此后,贫困人口脱贫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一场前所未有的脱贫攻坚战在全国范围全面打响。

    这,是一场任务艰巨又必须打赢的战役!

    当时,中国农村有近一亿人口生活在扶贫标准线下,都是难啃的“硬骨头”。

    非常之事,必用非常之举——

    2015年11月,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召开。中西部22个省区市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在印有党徽的脱贫攻坚责任书上签下名字。

    “这就是你们给中央立下的军令状。”习近平总书记严肃地说。

    在此基础上,省、市、县、乡、村层层签订脱贫攻坚责任书。



    贵州省剑河县南明镇台沙村驻村第一书记杨精泽(左)与村民在合作社里喂鸡(2017年6月7日摄)。新华社记者杨文斌摄

    党中央一声令下,脱贫攻坚战场万马奔腾。25.5万个驻村工作队、300多万名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同近200万名乡镇干部和数百万村干部冲锋陷阵。

    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上阵,50多次调研扶贫工作,足迹遍及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翻山越岭到20多个贫困村访贫问苦。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六个精准”“五个一批”“两不愁三保障”等措施,始终指引着脱贫攻坚战的方向。



    贵州省望谟县乐旺镇党委第一书记张航(右)在农技员岑连刚的指导下给花椒苗修枝(2020年9月15日摄)。新华社记者陶亮摄

    经过英勇战斗,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而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1800多名党员、干部牺牲。

    2021年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告: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

    污染防治,同样是一场绝无退路的攻坚战。

    2014年2月25日,北京遭遇雾霾,空气污染指数已连日爆表。

    这一天,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一边调研一边思考应对之策。

    “大气污染防治是北京发展面临的一个最突出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严肃指出,像北京这样的特大城市,环境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作为重大民生实事紧紧抓在手上。

    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推进主要污染物减排,积极调整产业结构,一系列污染防治措施相继实施。

    当年11月,北京召开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二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期间,美丽的蓝天刷屏。

    习近平总书记在欢迎宴会上致辞:“有人说,现在北京的蓝天是APEC蓝,美好而短暂,过了这一阵就没了,我希望并相信通过不懈的努力,APEC蓝能够保持下去。”

    2018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要求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中央随后下发相关文件,明确提出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着力打好碧水保卫战,扎实推进净土保卫战。

    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农业农村污染治理等七大标志性战役陆续开战,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利剑高悬……战果频频,让生态文明从认识到实践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

    “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习近平总书记眼中美丽中国的模样,正是中国人民心中全面小康的厚重底色。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展是第一要务,安全是重要基石。

    2019年1月21日,一年一度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习近平总书记对“关键少数”强调,要坚持底线思维,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

    从有效遏制宏观杠杆率过快上升,到有序处置高风险金融机构,再到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一场场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战斗闯关夺隘,为实现全面小康提供坚强保障。

    2020年,“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即。



    在武汉站,G431次列车乘务员艾婷婷在发车前向乘客挥手(2020年4月8日摄)。这是武汉市正式解除离汉离鄂通道管控措施后开往湖北省外的首趟始发列车。新华社记者沈伯韩摄

    一场突如其来的遭遇战打响了——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突袭。

    在泰山压顶的危难时刻,习近平总书记坚定沉着、指挥若定,作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一系列重大部署:果断作出关闭离汉离鄂通道的决策,决定实施史无前例的严格管控,及时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



    一名医务人员在武汉体育中心方舱医院前竖起拇指为自己和同伴加油鼓劲(2020年2月12日摄)。新华社记者肖艺九摄

    在党中央号令下,4万多名医务人员奔赴前线,400多万名社区工作者日夜值守,凝聚起人民战争的磅礴力量。



    下沉至武汉市花桥社区的干部在搬运居民订购的草莓(2020年2月20日摄)。新华社记者沈伯韩摄

    经此一役,中国人民挺了过来!中国经济增速在主要经济体中率先“转正”,中国社会生机活力依旧。这道“加试题”让全面小康含金量更足。

    2020年10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来到深圳,望着那株已枝繁叶茂的高山榕,意味深长地说:“8年了,弹指一挥间啊。选的这个地方很好,树冠能展开,树长得也快。”



    这是2020年10月2日拍摄的深圳市民中心和莲花山公园一线(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梁旭摄

    穿越百年风云,时间是最公正的裁判。

    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跃上新的大台阶,建成世界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公平正义阳光洒向大地……

    全面小康的中国,正是梁启超在兵荒马乱中畅想的“雄飞时代”,正是李大钊在沉沉黑夜中向往的“青春之国家”,正是方志敏在敌人监狱中憧憬的“可爱的中国”。

    建党百年之际,全面小康梦圆在即,站立“如您所愿”的盛世,告慰先辈,昭示未来——

    “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伟大变革——应时代之变,答历史之问,在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的辉映中,书写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篇章

    “只有顺应历史潮流,积极应变,主动求变,才能与时代同行。”

    ——习近平

    “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庄严宣告了中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正是在这次党代会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载入党章,写在百年大党的旗帜上。

    新时代,新思想,其来何从?

    在“两个大局”交织激荡中,在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背景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宽广的战略眼光、深邃的历史思考和强烈的使命担当,提出一系列具有开创性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这是一场新发展理念的伟大实践——

    2010年10.6%,2011年9.6%,2012年7.9%……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高增长,刚刚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经济增速走出下行曲线。

    是沿用老办法拉增长,还是找新路径提质量?

    2012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不能不顾客观条件、违背规律盲目追求高速度。”

    明确“不再简单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论英雄”,提出“新常态”,部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决推动发展方式转变。

    思之深、行之笃。

    山西太钢,全球最大不锈钢企业,一度巨额亏损。2017年、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走进这家企业考察调研。

    第一次考察,太钢刚刚经历去产能之痛。



    太钢集团员工在展示用手撕开0.02毫米厚的超薄带状不锈钢(2019年5月24日摄)。新华社记者曹阳摄

    三年后,太钢涅槃重生,全球最薄“手撕钢”供不应求。见到习近平总书记走进生产车间,“85后”技术员廖席紧张又兴奋。

    拿起一片“手撕钢”,总书记轻轻扭折了一下,称赞说:“百炼钢做成了绕指柔。”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2015年10月,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开启了一场关系发展全局的深刻变革。



    这是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秦岭违建别墅拆除后建设的秦岭和谐森林公园(2019年7月26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刘潇摄

    发展方式全面转变、发展结构大幅调整、发展动能加速转换!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站上新起点,朝着高质量发展不断迈进。

    这是一场发展空间的战略重构——

    2014年3月,乍暖还寒。

    正在河南兰考调研指导的习近平总书记,专程来到九曲黄河的最后一弯——黄河东坝头段考察。

    水阔风劲,河水裹挟泥沙滚滚东去,千百年来,黄河曾多次在这里决口改道。总书记伫立岸边眺望。

    “黄河宁,天下平。”习近平总书记深有感慨,“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华民族治理黄河的历史也是一部治国史。”



    这是在河南济源拍摄的“黄河三峡”景色(2020年9月12日摄,无人机照片)。在黄河河南段,沿黄各地生态廊道建设如火如荼,黄河母亲梳洗旧颜,披上“绿裳”。新华社记者郝源摄

    2019年9月,河南郑州。习近平总书记宣布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古老黄河,掀开了发展的崭新篇章。

    不限一时一域,放眼96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着眼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用大战略运筹区域协调发展大棋局。



    这是2019年11月23日拍摄的位于重庆市巫山县境内的长江巫峡段景象。新华社记者王全超摄

    两条母亲河——长江经济带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探索协同推进生态优先和绿色发展的新路;

    三大城市群——京津冀、粤港澳、长三角,发挥集聚效应、构建新增长极和动力源;

    四大经济区——西部大开发、东北全面振兴、中部地区崛起、东部率先发展,赋予时代新内涵、发展新方向。

    以千秋大计的气魄谋划建设雄安新区;在新的更高起点上,赋予海南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浦东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的历史新使命……

    联南接北、承东启西,优势互补、双向互济。

    习近平总书记在一个个关键处落子、彼此相连成势,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开辟广阔空间。

    这是一场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巨变——

    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聚焦“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一份涉及15大领域、330多项重要改革举措的方案出炉。

    由此,中国开启了全面深化改革、系统整体设计推进改革的全新局面。

    深知前路险峻,习近平总书记以“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果敢担当,亲自挂帅中央深改组(委),亲自把关掌舵、拍板决断、部署推进。

    7年多来,从“夯基垒台”到“积厚成势”,改革的“四梁八柱”拔地而起,为民族复兴初步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

    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顶层设计,到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专题研究全面依法治国;从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拉开改革开放以来最大规模机构改革大幕,到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在党的历史上首次系统描绘和部署中国之治“制度图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开辟出崭新的境界。

    历史的长河奔流不息,思想的波涛卷起巨澜。

    习近平强军思想、经济思想、外交思想、生态文明思想、法治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以真理的伟大力量,强力推动着新时代的伟大变革。

    人民至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始终与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紧紧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习近平

    “这么大一个国家,责任非常重、工作非常艰巨。我将无我,不负人民。”

    2019年3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国事访问期间的一番肺腑之言,彰显出人民领袖的真挚情怀。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人民放在最高位置,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习近平总书记至深至厚的人民情怀,贯穿于治国理政的生动实践。

    从人民大会堂到田间地头,从革命老区到改革开放前沿,从老北京胡同到“换了三种交通工具”才能到达的重庆山村……无论在哪里,民生始终是总书记心中最大的牵挂。

    宁夏西海固,曾因水而困。

    2016年7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泾源县大湾乡杨岭村看望父老乡亲,走进村民马科家,听说安了太阳能热水器,总书记关心地问家里的小男孩:“你常洗澡吗?”

    总书记为何对洗澡这样的民生小事如此挂心?这年年底召开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四次会议给出回答。

    作为党中央谋划经济社会发展重大战略政策的平台,这次会议的一项议题是研究解决好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等6个突出问题。

    看似一些小事,习近平总书记却强调:“都是大事,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生活,是重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

    从农村的“厕所革命”到城市的垃圾分类,从防治“小眼镜”到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从加强食品安全到狠刹浪费之风,百姓的柴米油盐,一件件都摆上中南海的议事案头。

    直抵人心的民生温度,标注不断刷新的民生刻度——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迈向深水区,户籍制度改革“鼓点”密集敲响,完善重要民生商品价格调控机制,推动公办养老机构改革……

    制定民法典全方位保障人民群众各项民事权利,修订刑法更有力惩治老百姓深恶痛绝的各类犯罪,完善行政诉讼法让“民告官”更有底气……

    “党中央的政策好不好,要看乡亲们是笑还是哭。如果乡亲们笑,这就是好政策,要坚持;如果有人哭,说明政策还要完善和调整。”习近平总书记说。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就要得到人民认可。



    在位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龙沟乡境内的海拔2850米的波火尔且高山坡地上的黄芩种植基地,西南医科大学副教授夏纪毅(右二)和该校派出的驻村工作队员俄且莫机(左一)为当地彝族群众讲授黄芩种植和采摘技术(2020年8月14日摄)。新华社记者沈伯韩摄

    “一个也不能少”的承诺,是让全面小康惠及全体人民的答卷。

    2018年2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四川凉山。在三河村,总书记同村民代表、驻村扶贫工作队员围坐在彝族村民节列俄阿木家的火塘边交流。

    节列俄阿木的女儿热烈日作几度哽咽。她说,村里的小孩以前没书读,“如果不是党的关怀,我和弟弟也没法上学念书,更不用说去成都读书了”。

    习近平总书记对大家说:“共产党给老百姓的承诺,一定要兑现!”



    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布拖县的阿布泽鲁小学,彝族女孩海莫惹牛(右二)在数学课下课后向老师请教问题(2020年6月22日摄)。新华社记者李梦馨摄

    兑现承诺,我国28个人口较少民族全部如期整族脱贫。

    “一个都不放弃”的坚持,是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的答卷。

    武汉780名新冠肺炎患儿全部平安出院,最小的收治时才出生30小时;80岁以上高龄老人救治成功率近70%,年龄最大的108岁;

    全国确诊住院患者人均医疗费用2.15万元,重症患者超过15万元,少数危重症患者高达几十万元甚至超过百万元,所有费用全部医保报销、国家兜底……

    “为了保护人民生命安全,我们什么都可以豁得出来!”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坚毅而深情。

    人民,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最深厚基础和最大底气。

    再塑自我——以自我革命的政治勇气,着力解决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确保中国共产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

    ——习近平

    百年历史一再证明,党的领导坚强有力,我们的事业就会兴旺发达;反之,将遭受挫折。

    86年前,长征途中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党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在危急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

    86年后,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贵州乌江河畔,望着对岸山峰险峻、壁立万仞,陷入沉思:

    “遵义会议确立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在建设坚强成熟的中央领导集体等方面,留下宝贵经验和重要启示。”

    2012年11月,面对中外记者,刚刚当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的习近平坚定有力:“全党必须警醒起来。打铁还需自身硬。”

    随着中央八项规定等一系列制度的出台,全面从严治党在全党展开。

    “从具体事抓起,才能落到实处”——

    从抓“舌尖上的浪费”到抓“车轮上的铺张”,从查“月饼盒里的不正之风”到查“楼堂馆所的豪华”,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一系列举措剑指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

    党风政风为之一振,社会风气为之一新。

    反腐败斗争更是惊心动魄——

    周永康、薄熙来、郭伯雄、徐才厚、孙政才、令计划等身居高位的“老虎”落马,犹如一记记惊雷响彻,一次次刷新人们对共产党反腐决心的认识。“老虎苍蝇一起打”成为海内外耳熟能详的反腐誓言。

    这是一场输不起的斗争。“是要他们俩,还是要中国?”新中国成立初期,面对为刘青山、张子善的求情,毛泽东同志曾这样发问。

    习近平总书记的话斩钉截铁:“不得罪成百上千的腐败分子,就要得罪十三亿人民!”

    一手大刀阔斧反腐败,一手“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

    《准则》《条例》等党内新规密集出台;湖南衡阳破坏选举案、山西塌方式腐败案、辽宁拉票贿选案等大要案,在巡视中被揭开盖子;监察法获得通过,国家监察委员会挂牌成立,实现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监察全覆盖……

    从“打虎”“拍蝇”“猎狐”的震慑,到制度笼子的约束,再到政治生态的改善,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体制机制建设的综合效应不断凸显。

    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再到党史学习教育,既猛药去疴又补足精神之“钙”。

    一系列重大安排,拓展了党长期执政条件下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全新境界和有效路径,拓展了中国共产党跳出历史周期率的成功道路。

    “腐败和反腐败呈胶着状态”“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一路走来,习近平总书记领导百年大党以无私的斗争精神,进行了前所未有的自我革命,赢得全国人民的高度信任。

    2014年12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镇江世业镇的考察即将结束。告别时,村民们围了上来。

    有53年党龄的老党员崔荣海握着总书记的手,激动地说:“你是腐败分子的克星,全国人民的福星!”

    习近平总书记语气坚定:“不辜负全国人民的期望。”

    在实现伟大梦想的奋斗中,习近平总书记众望所归地成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

    2015年1月16日,中南海。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开了一整天。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并听取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党组工作汇报。

    此后,每年年初,党中央都要听取五大班子党组工作汇报和中央书记处工作报告。

    2018年5月23日,新组建的中央审计委员会亮相。身兼中央审计委员会主任之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党对审计工作的领导。

    习近平总书记坦言:“中国共产党是当家人,当家就要管好钱。党中央要研究战略性问题,要决策拍板。”

    不只是审计,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财经、外事、国家安全、军民融合、网信……在事关民族复兴的重要领域,党中央都组建顶层机构,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挂帅。

    《中共中央政治局关于加强和维护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的若干规定》《中国共产党重大事项请示报告条例》等法规接连出台,成为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重要制度安排。

    河南三门峡以东,传说中大禹治水时用神斧凿成的“砥柱石”,千百年来岿然立于黄河激流中,矗立如柱。

    百年风雨昭示我们:中国共产党始终站在时代潮流最前列、站在攻坚克难最前沿、站在最广大人民之中,是民族复兴的中流砥柱。

    胸怀天下——把握时代发展潮流、引领人类进步大势、顺应人民共同期待,携手世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国人民关注自己国家的前途,也关注世界的前途。”

    ——习近平

    2013年3月19日,刚刚当选中国国家主席的习近平,接受金砖国家媒体联合采访。

    “中国经济实力已居世界第二位,这将给中国处理同外部世界的关系带来什么变化?”“您最近阐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国的‘世界梦’是什么?”

    ……

    面对中国新任领导人,记者们接连提问。

    习近平总书记娓娓道来,自信而亲切:

    “中国人是讲爱国主义的,同时我们也是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胸怀的。”“随着国力不断增强,中国将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承担更多国际责任和义务,为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是的,中国的发展,从来都与世界紧密相连;为人类不断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是中国共产党人一以贯之的崇高使命。

    几天后,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以国家元首身份首次出访,习近平同世界分享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索——

    “这个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

    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如何既办好自己的事情、又为世界作出更大贡献?

    这是中国的答案——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和平、发展、合作、共赢。

    8年多来,从亚洲到欧洲,从非洲到拉美,从联合国总部到达沃斯小镇……习近平总书记出访41次、足迹遍及五大洲69个国家。中国建立起覆盖全球的伙伴关系网络。

    8年多来,从北京雁栖湖畔到杭州西子湖畔,从厦门东海之滨到青岛黄海之滨……重大主场外交接连举行,中国向世界发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强音。

    “走四方固然辛苦,但收获是‘朋友圈’越来越大。”习近平总书记这样描述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充实感、成就感。

    倡议共建“一带一路”、发起成立亚投行、推动政党对话和文明交流互鉴、以“云外交”引领团结抗疫……共同挑战面前,中国方案、中国行动,让世界看到中国“大的样子”。

    这一幕令人难忘——

    2020年3月21日夜,塞尔维亚贝尔格莱德尼古拉·特斯拉机场。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迎风肃立,翘首以盼特殊朋友的到来。

    当中国援塞抗疫医疗专家和物资抵达,武契奇情不自禁,为五星红旗献上深情一吻。

    疫情突如其来,人们措手不及。面对需求,中国行动如及时雨。在向全国发表的讲话中,武契奇眼含热泪:“感谢习近平主席!感谢中国共产党!感谢中国人民!”

    时光回溯到2016年6月19日,塞尔维亚斯梅代雷沃。

    正在塞尔维亚访问的习近平总书记专程来到这里,考察两国共建“一带一路”项目——斯梅代雷沃钢厂。

    在国际经济形势剧变冲击下,曾被称为“塞尔维亚的骄傲”的百年钢厂一度濒临倒闭。为挽救钢厂,时任总理武契奇不知熬了多少个夜,但希望都变成失望。

    2016年4月,中国河钢集团的一笔投资,终于让5000名面临失业风险的工人看到曙光。

    来到钢厂,习近平总书记如同来到一片热情的海洋。“言必信、行必果。”他对饱含期待的工人们说,“我们承诺的事情,包括引进先进技术、开拓更广阔市场、保障当地就业、惠及广大民生,一定要做到。”

    话音未落,掌声如雷。

    “救活一座厂、带动一座城”。8年来,因为“一带一路”,类似的故事不胜枚举——

    非洲竣工第一条跨国电气化铁路,马尔代夫建起第一座跨海大桥,昔日“崎岖而老旧”的瓜达尔港成为巴基斯坦振兴的希望,希腊比雷埃夫斯港迎来新的辉煌……

    纵使风云变幻、惊涛拍岸,中国,始终践行着“希望各国人民过得好”的真诚诺言。

    2018年11月6日,上海浦东。中国第一高楼——上海中心大厦高耸入云。

    前一天刚刚出席了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习近平总书记特地来到这里,登高望远。

    从鸦片战争之后被迫开埠,到改革开放时期主动对外开放,再到新时代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上海,见证着中国同世界关系的沧桑变迁。

    无惧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逆流冲击,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连续三年举行。进博会、服贸会、消博会、广交会……疫情中一个个坚持开放发展、合作共赢的行动,让世界看到中国坚定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

    面对贸易摩擦坚定捍卫国家利益,在香港“修例风波”中坚决维护国家安全,果断有力反击外国无理干涉与制裁……

    乱云飞渡中,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人民跨过一个个暗礁险滩,领航民族复兴巨轮劈波斩浪、扬帆远航。

    理解今天国际舞台上的中国,需要从历史中获得启示。

    新中国成立后,谈起中国在世界上的角色,毛泽东同志胸有壮志:“中国应当对于人类有较大的贡献。”

    上世纪80年代,邓小平同志如是展望21世纪的中国:“国家总的力量就大了,可以为人类做更多的事情……”

    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信心满怀:“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有能力也有责任在全球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

    2017年初,瑞士,日内瓦万国宫。

    围绕“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的时代之问,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题为《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演讲,倡导建设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当年2月,“人类命运共同体”首次写入联合国决议;10月,写入党章;次年3月,载入宪法……

    变革世界中,中国共产党人向着未来发出了坚定宣言——

    “世界命运握在各国人民手中,人类前途系于各国人民的抉择。中国人民愿同各国人民一道,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共同创造人类的美好未来!”

    走向复兴——胸怀千秋伟业,谋划远景目标,为了国家更加强盛、人民更加幸福,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中国共产党把成立一百周年作为一个新的征程的起点,奔向另一个百年奋斗目标,那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百周年,把我们国家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习近平

    2020年10月,“十四五”规划即将布局,习近平总书记到广东考察。在汕头开埠文化陈列馆,孙中山《建国方略》相关规划图前,总书记驻足凝视。

    1919年,孙中山先生绘就了中国现代化第一份蓝图:建设160万公里公路、约16万公里铁路、3个世界级大海港、三峡大坝……然而,那时的梦想只能在梦中。

    习近平总书记感慨地说:“只有我们中国共产党人实现了。”

    2021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河南。与以往多数地方考察不同的是,总书记这次调研,集中围绕一个专题展开——南水北调。



    这是2021年5月22日拍摄的河南省平顶山市鲁山县的南水北调中线关键性工程——沙河渡槽(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才扬摄

    在新征程开局之年,习近平总书记就“水”开展专题调研,背后是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长远谋划。

    “加快构建国家水网主骨架和大动脉”相关任务写入了“十四五”规划纲要。习近平总书记目光长远:“水网建设起来,会是中华民族在治水历程中又一个世纪画卷,会载入千秋史册。”

    在带领中国人民朝着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奋力冲刺的同时,习近平总书记的目光已经投向第二个百年。

    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报告对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分两个阶段推进的战略安排,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时间比原计划提前15年。三年后,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对用15年时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作出具体谋划。

    在这份谋划中国未来的发展蓝图中,一条主线贯穿始终——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



    这是2021年6月17日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拍摄的进驻天和核心舱的航天员向全国人民敬礼致意的画面。新华社记者金立旺摄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

    2021年6月17日18时48分,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进驻天和核心舱。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

    距建党百年庆典只有几天,习近平总书记专程来到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同3名航天员天地通话——

    “建造空间站,是中国航天事业的重要里程碑,将为人类和平利用太空作出开拓性贡献。”

    经过一代代中国人不懈奋斗,我国科技事业取得众多突破性进展,但仍存在不少“卡脖子”问题。

    2021年3月,在福建福光股份有限公司调研,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进入科技发展第一方阵,就得靠我们自己。”

    “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2021年5月底,在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十大上,习近平总书记为“科技自立自强”加上了“高水平”的定语。细微变化,意味深长。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

    2021年2月,贵州黔西县化屋村,习近平总书记点赞苗绣一针一线“何其精彩”;

    3月,福建沙县俞邦村,总书记细致了解沙县小吃现状和前景,关心小产业里的大民生;

    4月,广西全州毛竹山村,总书记叮嘱农业技术人员把贡献写在大地上。

    习近平总书记地方考察中关心的一桩桩小事,正是关系乡村振兴、民族复兴的大事。

    “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乡村振兴的美好图景,蕴含着田野里的无尽希望。

    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不能掉队——

    “允许一些地区、一些人先富起来”。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这句话改变了许多人的命运。这其中蕴含着一个逻辑,发展到一定程度,先富要带动后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共同富裕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是关系党的执政基础的重大政治问题。”

    2021年6月1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公布。

    一个人口数量堪比欧洲大国的省份,正在打造共同富裕的样板——2035年“基本实现共同富裕”。

    从共同富裕入手,推动社会公平正义和人的全面发展,中华民族必将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确保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十四五”开局之年,习近平总书记每一次国内考察,必看环保、必谈生态。

    3月、4月,一次中央财经委会议、一次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分别聚焦“碳达峰碳中和”“生态文明”。

    回望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郑重承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征程再启,未来可期。

    习近平总书记的话直抵人心、催人奋进——

    “我们通过奋斗,披荆斩棘,走过了万水千山。我们还要继续奋斗,勇往直前,创造更加灿烂的辉煌!”

    首都北京。



    这是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2021年6月18日摄)。新华社记者岳月伟摄

    城市中轴线上,两座恢弘大气的建筑——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遥相呼应。一个历久弥新的民族,诉说着不平凡的历程。

    2012-2021。时隔8年多的两次参观,意蕴深刻而隽永——

    2012年11月29日,中国国家博物馆。

    刚刚接过领航民族复兴历史接力棒的习近平总书记,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提出并深刻阐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2021年6月18日,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

    带领世界最大政党即将迎来百年华诞的习近平总书记,参观“‘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号召全党向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开启新的进军。(记者赵承、霍小光、张晓松、赵超、刘铮、朱基钗、杨依军、姜琳、黄玥、于文静海报设计:潘红宇)

    2021-06-30
  • 全市中小学幼儿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暨校园文化建设现场会召开





    6月23日,全市中小学幼儿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暨校园文化建设现场会召开,市领导于立新、及永乾、张智、吕贵和参加观摩活动。



    观摩活动通过课堂教学、主题活动和校园文化等形式展现了中小学幼儿园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成果。走进鄂温克旗第一民族幼儿园,看到的是一张张正在尽情享受安吉游戏乐趣的童真笑脸,听到的是童趣盈盈的教学楼内传来“五星红旗迎风飘扬……”的歌声,闪耀的五星、鲜红的国旗、稚嫩的声音反映出孩子们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来到海拉尔区第五中学,与会人员和学生们一起参加了庄重的升国旗仪式,大家肃然而立,凝视着鲜艳的五星红旗迎着太阳缓缓升起。随后,还观看了“石榴籽”工作坊的学生们以民族团结为主题的手工作品展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知识问答活动。在海拉尔区蒙古族中学和呼伦小学,与会人员参观了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为主题的校园文化建设,观看了展现各族青少年热爱祖国、团结向上、健康和谐精神风貌的学生团体表演。



    经验交流会上,部分旗市区、单位和学校就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作了交流发言。



    会议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各级各类学校立德树人的一项基础工程。各地各校要提高政治站位,突出育人导向,切实增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创新载体,扎实推进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进校园工作。要加强组织领导,坚守校园阵地,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通过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思想,不断增强“五个认同”,将“中华民族一家亲”的种子牢牢根植于孩子们的心灵深处。要把推行使用国家统编教材,全面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作为关键性、基础性工作,久久为功、绵绵用力,精准施策、科学推进,教育广大青少年学生从小夯实“中国底色”,培养爱党爱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2021-06-29
  • 集宁区人民法院组织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党课

    为进一步认识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加强干警的自觉性和坚定性,6月25日,集宁区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张建军讲授了题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专题党课。






    张建军院长详细阐述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提出和内涵,指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是促进民族团结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为新时代民族工作指明了方向,为新时代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行动指南,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张建军院长强调全体干警应深刻掌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精神内涵,坚定政治立场,立足本职岗位,结合审判实际,加强民族交流交往,增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扎实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

    2021-06-28
  • 民族复兴的坚强核心——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启示录之“领航篇”

    1921—2021。

    这一百年,中国史诗般翻天覆地、改天换地。

    100年前,嘉兴南湖上的热血青年,划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红船”。

    100年来,民族复兴壮阔航程,有砥柱中流更显波澜壮阔;百年大党初心永驻,为千秋伟业奋勇向前。

    奋进百年:肩负救国兴国富国强国历史重任,永远做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铸就彪炳史册的历史丰碑



    这是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6月18日摄)。新华社记者岳月伟摄

    2021年仲夏,北京奥林匹克公园龙形水系旁,新近落成的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巍然矗立。

    “……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这里参观,并带领党员领导同志重温入党誓词。

    “我们党的一百年,是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是筚路蓝缕奠基立业的一百年,是创造辉煌开辟未来的一百年。”短短一段话,道尽百年苦难辉煌——

    五千年中华文明横遭帝国主义列强肆虐,山河破碎、民不聊生。无数仁人志士、政党组织反复求索,却迟迟难以找到救亡图存的正道。改良主义、自由主义、三民主义……却“诸路皆走不通了”。



    在中共一大纪念馆内拍摄的董必武的题词(6月1日摄)。新华社记者刘颖摄

    直到一粒源于德国小镇特里尔的种子,在东方文明古国破土而出……中国共产党如旭日初升,照亮民族复兴前程,彻底改变中国前途命运。

    从最初50多人,到拥有超过9100万党员;从国家生灵涂炭、一穷二白,到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脱贫攻坚全面胜利,实现中国人民千年梦想、百年夙愿;从铁钉、火柴都要进口,到“天问一号”着陆火星、“奋斗者”号万米深潜……



    这是6月11日公布的由祝融号火星车拍摄的“着巡合影”图。新华社发(国家航天局供图)

    “作始也简,将毕也钜。”一个大党启航于一叶扁舟,这是“作始也简”的最好注解。一个国家必将巍然屹立于世界东方,这是“将毕也钜”的生动诠释。

    中国共产党人把“担当”写进党章——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回望百年,中国共产党为何能由小变大、由大向强?

    一个政党、一个国家,领导核心至关重要。

    1935年3月10日夜,贵州遵义枫香镇苟坝村前一条崎岖狭窄的小道上,毛泽东手提一盏马灯,步履匆匆去找周恩来商讨战事。



    这是在苟坝会议陈列馆拍摄的毛泽东身披外套、提着马灯疾行的雕塑(2019年7月5日摄)。新华社记者陶亮摄

    马灯微茫,照亮革命前路。毛泽东的力排众议,与工农红军和未来中国的命运紧紧相连。他正确判断战情,红军得以避免再次陷入重围、再次遭受重创。

    遵义会议在危急关头挽救了党,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的伟大抉择,党的十八大擘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宏伟蓝图……



    参观者在遵义会议会址前参观(5月20日摄)。新华社记者欧东衢摄

    新中国的缔造者、改革开放总设计师、新时代的领航人,在生死存亡关头、重大抉择时刻、复兴关键阶段,引领全党不断迈向新的胜利。

    实事求是、独立自主,坚持真理、修正谬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具体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道路。



    这是“奋斗者”号(资料照片)。新华社发(中国船舶集团供图)

    从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到把“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再到“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党带领人民创下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刷新世界对中国的认知。

    经济总量不断攀升到稳居世界第二;八年时间实现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平均寿命从新中国成立前的35岁增长到77岁……从一穷二白起步,拥有5000多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正在迈上新的高度。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境界。

    道远且长,虽远必达;心之所向,行必能至。

    初心如磐:始终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写在旗帜上,凝聚磅礴伟力、永葆奋斗精神



    游客参观南湖革命纪念馆(2020年10月28日摄)。新华社记者徐昱摄

    自诞生之日起,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始终把人民幸福镌刻在通向民族伟大复兴的里程碑上。

    从浴血奋战带领人民翻身得解放,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从领导土地革命实现“耕者有其田”,到誓言全面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百年党史,就是一部为人民幸福生活不懈奋斗的壮丽史诗。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习近平总书记的庄严宣示,昭示百年大党初心如磐。

    一切为了人民,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原动力——

    毛泽东为悼念张思德深情发表《为人民服务》演讲;周恩来佩戴多年的胸章是“为人民服务”;中南海新华门内的影壁上镌刻着“为人民服务”……

    以百姓心为心,正是共产党人的恒心。

    2016年8月22日,26岁的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美姑县四峨吉村第一书记蒋富安突然倒下,再也未能醒来。他的身后,曾经没公路、没水喝的村子实现了移民搬迁、一村一幼、通水通电……

    “全村人都自发打火把下山来,围着他哭啊,哭他走烂三双鞋,哭他好兄弟,哭他不回来……”你把人民捧在心里,人民就把你举过头顶。

    回顾历史,哪个政党能像中国共产党一样,深深扎根人民、紧紧依靠人民;纵观寰宇,哪个国家能像中国一样,亿万人民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昂首向前。

    一切依靠人民,是中国共产党人战胜困难和风险,不断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

    一根三尺多长的竹竿上,刻满了山东、安徽、江苏88个城镇村庄的地名……



    这是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美姑县四峨吉村约6公里的道路硬化项目(2017年2月12日摄,无人机照片)。2015年8月,蒋富安由凉山州审计局派到美姑县九口乡四峨吉村任驻村第一书记,2016年8月22日因劳累猝死,年仅26岁。新华社记者刘坤摄

    这根竹竿属于山东莱阳农民唐和恩。战火纷飞的年代,他和乡亲们将小推车从胶东半岛推到了淮海战役前线,在竹竿上记录下支前四千多里的足迹。

    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其前途命运最终取决于人心向背。



    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纪念馆外景(6月13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牟宇摄

    人民的“小木船”,划出了渡江战役的伟大胜利;人民的“大包干”,拉开了农村改革历史大幕……中国共产党紧紧依靠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夺取了一个又一个胜利。

    前仆后继,中国共产党人的伟大精神谱系引领亿万人民接续奋斗——

    “他们最早醒来,然后最先死去……”一位网友对热播电视剧《觉醒年代》的评论,让人泪目。

    近代以来,约有2000万烈士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献出宝贵生命,他们大多数是共产党员。



    这是李大钊和他的《庶民的胜利》等文章(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李大钊、焦裕禄、谷文昌、黄大年……时空变幻,信仰永恒。一代代共产党人勇往直前以赴之,断头流血以从之,殚精竭力以成之,在人民群众心中树起一座座精神丰碑。



    这是焦裕禄的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红船精神、长征精神、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疫精神……跨越世纪,中国共产党人在奋斗中熔铸锻造的精神谱系,凝聚起强大力量,团结引领亿万人民开拓前行。

    领航时代:深刻把握历史发展大势和人类文明进程,直面挑战、胸怀天下、勇立潮头,掌舵民族复兴伟业一往无前

    2021年“五一”假期,武汉春光烂漫、游人如织。人们的出游热情空前释放。上一个春天的伤痛,正在被治愈。

    新冠疫情仍在全球肆虐,人类社会充满不确定性。面对百年来最严重的传染病大流行,为何中国能迅速控制疫情?



    这是八一南昌起义总指挥部旧址(2017年7月28日摄)。新华社记者万象摄

    解读抗疫斗争的“中国答卷”,首先要读懂中国共产党。穿越百年风云,中国共产党人直面各种风险挑战,坚定沉着战狂澜。

    南昌城头上,毅然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用热血和生命扛起革命大旗。

    汶川废墟中,鲜红的党旗高高飘扬,我们战胜特大地震严峻考验,沉着冷静坚毅前行。

    ……

    从自然灾害到金融危机,从外交封锁到西化、分化、围堵……中国共产党无比坚强的领导力,是风雨来袭时中国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

    在危难时挺身而出,在磨难中砥砺奋进。

    当前,全球局势变乱交织,形势之复杂、挑战之严峻,前所未有。百年大党初心不改,重任在肩——

    “通过!”

    2021年3月11日下午,人民大会堂。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高票表决通过“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决议。

    于变局中开新局。在习近平总书记深邃思考、统筹谋划下,一幅面向2035年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图景铺展在世界面前——

    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将大幅跃升;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今年一季度,中国经济同比增长18.3%。可圈可点的成绩单,关键时点的精准研判,展现党中央对复杂形势的科学把握,让世界看到一个百年大党一张蓝图绘到底、坚定不移向前进的决心和行动。

    从南湖红船扬帆启航,到走出西柏坡“进京赶考”,再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巍峨大厦……不懈奋斗和艰辛探索早已证明:“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



    1949年4月21日,人民解放军强渡长江(资料照片)。新华社发(中国照片档案馆供图)

    “我深信中国共产党的成功基于两个因素:一是它有一套稳定价值观能长期秉持,另一个是非常好的自我革新能力。”匈牙利前总理迈杰希·彼得说。

    百年风雨,一个政党何以始终保持革命精神,永葆先进性、纯洁性,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

    1927年,中共五大选举产生首届中央监察委员会。强化党内监督、严明政治纪律,从此被摆在突出位置。

    1952年,刘青山、张子善被判处死刑,共和国反腐第一案轰动全国。

    9100多万党员,“大就要有大的样子”。出台八项规定、推动巡视全覆盖、深化监察体制改革……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刮骨疗毒、强身健体,让百年大党焕发出更加蓬勃旺盛的生机活力。

    百年来路沧桑,初心从未改变。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华民族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掌舵中国号巨轮行稳致远。

    百年恰是芳华,立志千秋伟业。中国共产党永不懈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接续奋斗。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人民信心满满,必将创造新的更大辉煌,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2021-06-25
  • 筑牢民族团结共同体,共建生态文明美麒麟

    为充分调动各族群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性,增进各个民族之间的交流互动,提升凝聚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切实维护民族团结,近期,曲靖市生态环境局麒麟分局组织干部职工到东山镇开展“筑牢民族团结共同体,共建生态文明美麒麟”志愿服务活动。



    活动前,分局结合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大走访”工作,组织干部职工挨家挨户上门与帮扶对象详细交谈并向帮扶对象赠送生产物资。活动中,志愿者与少数民族群众分工协作,互相配合,有的扶枝、有的铲土、有的浇水,精心种植每一棵树苗,活动持续约2个小时,种植80余棵树苗,活动呈现出一片民族团结、互帮互助的热闹景象。活动结束后,部分群众表示:植树造林,不仅让曾经贫瘠的土地上见了绿,也使得我们村庄的山绿了、水清了、环境更美了。



    此次活动旨在进一步改善人居环境,把民族团结、邻里和谐的精神内涵贯穿活动始终,持续巩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用真情和汗水浇灌出一朵朵民族团结之花,用行动和付出谱写好美丽麒麟民族团结进步新篇章。

    2021-06-24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全力做好课程衔接 提高课堂教学质

    伴随着新学期的开始,我市推行使用三科统编教材和全面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教学相关工作也在稳步推进。为了让已经使用国家统编教材的民族语言授课学校的学生学业跟得上、课程衔接好,呼和浩特市教研室从去年8月份以来,一直在积极编撰教辅用书、培训教师、指导教学,帮助教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统编教材规范使用。

    “小学语文统编教材在编排上进一步发挥教材的育人功能,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革命传统教育、良好的思想道德风尚等人文教育内容自然地融合在教材中,内容的选择上也注重循序渐进。

    所以学生在接触这套教材的过程中,会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和感染。”市教研室小学语文教研员张颖慧说,“统编教材无论是从知识体系还是人文主题,都对学生呈现一个拾级而上的培养过程。”

    市教研室小学道德与法治教研员侯燕说:“学生在学习统编教材的过程中,可以帮助他们从小种下爱我中华、爱我祖国的种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使他们能够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作出自己的新贡献。”

    为配合三科统编教材的使用,从寒假开始,全市各民族语言授课学校结合实际,针对起始年级和存量年级,有针对性地开展查漏补缺,帮助学生有效做好课程的衔接提升工作,不断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得到了家长和学生的认可和好评。开学以来,各民族语言授课学校师生对课程理解和接受度良好,市教研室还继续利用周六日开展专项衔接的补差提升工作,开展教研结对活动,定期选派骨干教师和教研员深入课堂听评课、备课辅导,帮助教师答疑解难。

    市教研室还结合本地实际,开发了不同年级段急需的地方性辅助教学工具书,上学期组织教研员编写了《古诗词·文言文》《学生课内外阅读指导》,假期又编写了《学生单元习作指导》,努力补齐小学阶段的知识短板,对提高学生阅读写作和文言文古诗词能力起到了良好有力的帮助。



    “目前这三套书已经发放到市民族语言授课学校所有学生手中,从基础的语言积累到阅读、写作,为学生构建起知识的三大支柱,帮助他们更好地进行过渡。”张颖慧说。

    市教研室教研员们还制定了小初衔接补学补差指导建议和分年级教学指导建议,帮助老师把握教材,达到高质量授课的目的。同时积极开展同步课程资源建设,组织教研员和骨干教师制作民族语言授课学校国家统编教材同步课程资源,现已全部完成录制,教师、学生可随时使用资源。

    2021-06-16
  • 讲清楚中华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2018年底中共中央颁布的《社会主义学院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要求,“面向少数民族人士举办专题研讨班”“开展中华文化教育培训,进行文化引领,以文化认同增进国家认同、民族认同”。这就意味着面向广大少数民族人士开展以“文化认同增进国家认同、民族认同”教育培训,是社会主义学院在新时代承担的光荣而重大的政治使命。

    谁是少数民族人士?2015年中共中央颁布的《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试行)》指出,少数民族人士是统一战线工作对象;统一战线工作对象为党外人士,重点是其中的代表人士。这就是说,统一战线工作中所指的少数民族人士,主要指的是除汉族以外的55个民族中,在社会上有一定影响力的非中共代表性人士。

    面向少数民族人士进行教育培训历来是社会主义学院的重要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增强中华文化认同”“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思想基础”。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他再次强调,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总书记的讲话,指明了新时代民族工作的核心目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也确定了社会主义学院面向少数民族人士开展教育培训的重要任务:开展中华文化教育培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自2016年以来,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先后面向内蒙古、西藏、宁夏、广西、新疆等省区的少数民族人士,举办了五期专题研修班。这些专题研修班的教学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目标,以大统战大文化为视角,直面问题,直入人心,全面阐释中华民族内部各民族的命运共同体关系,强化各民族共创、共享和共传中华文化的共同体责任,使学员进一步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总结这些研修班的学员特点和教学效果,结合贯彻落实《条例》,笔者认为,在新时代,社会主义学院面向少数民族人士开展中华文化教育培训是特殊的时代使命。

    一、讲清楚中华文化是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由于种种复杂因素,人们对中华文化的认识还存在诸多偏差。最典型的表现是有的人将中华文化理解为传统文化,甚至有人将汉族传统文化等同于中华文化,将本民族文化自外于中华文化;有人认为作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中华文化,指的是各民族文化中的共同性内容,不包括个性内容;还有的人看不到56个民族文化之间的有机联系,认为中华文化就是56个民族文化的总称或总和,56个民族的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加在一起就是中华文化。

    以上中华文化观都有偏差。如果将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理解成56个民族共同性的文化因素,不包括个性文化内容,那么,依照这一看法,一个个民族的文化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层面属于中华文化,传统的民俗文化层面不属于中华文化,这显然割裂了民族文化。而将56个民族的文化简单地加在一起来解读中华文化,淡化或忽略各民族文化交往交流交融的兼容并蓄性,就割裂了各民族文化“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有机联系,实际上虚化了中华文化。

    针对这些模糊或错误的认识,社会主义学院要实现《条例》要求的“以文化认同增进国家认同、民族认同”的教学目标,就必须说清楚,中华文化是古往今来生活在中华大地上的各民族及其先民共同创造的,是56个民族文化兼容并蓄的文化共同体。中华文化在结构上具有“多元一体”性,“多元”表现为各民族各地区丰富多彩的文化特色,“一体”表现为各民族各地区文化在历史发展中逐步交融、整合形成的文化共性。中华文化包括各民族仁人志士投身中国革命而缔造的革命文化,包括各民族同胞在火热的改革开放新时代创造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也包括各民族传统民俗文化。其中,从各民族传统文化价值共识中凝练而成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文化的灵魂,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多样性的中华文化交流交融的载体,儒释道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主干,各民族民俗文化是中华文化的底色。

    举例来说,朝鲜族文化为什么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我国的朝鲜族文化是在中华文化沃土上发展起来的,其主体已经中华文化化。同理,在中华文化沃土上发展起来的我国伊斯兰教文化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化有精粹,也有糟粕。文化的精粹是文明,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就是各民族优秀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精粹,也就是中华文明。所以,中华文化认同教育,是加强人们对各民族共创、共享和共传的中华文明的认同。

    二、讲清楚中华文化团结统一的“大一统”价值观

    价值观是文化的内核和灵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从根本上说,取决于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因此,给少数民族人士讲清楚中华文化,关键是讲清楚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观。

    “大一统”思想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其精髓是团结统一。中华文明之所以能绵延5000年没有中断,关键在于“大一统”观念。历史上,无论哪个民族问鼎王权,都以中华正统自居,建立的都是多民族国家。秦汉奠定了“大一统”,隋唐发展了“大一统”,元朝继承了“大一统”,清朝实现了“大一统”民族整合,奠定了现代中国的基本疆域格局和多民族治理的重要模式。历史上,中华各民族同胞在共同缔造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程中,共同开拓了祖国的辽阔疆域,共同缔造了祖国的悠久历史,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在这一历程中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

    可见,“大一统”价值观的精髓是团结统一,表达了中国人“天下一家”的理想,是各民族的最高价值认同。在当代,团结统一的“大一统”价值观表现为:每一个民族都是祖国大家庭不可或缺的重要成员,每一个民族居住的区域都是祖国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每一个民族的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铸牢56个民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命运共同体意识,就是铸牢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和谐、共同繁荣发展的意识,就是铸牢共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意识。因此,给少数民族人士讲清楚中华文化,必须讲清楚团结统一的“大一统”价值观的内涵和时代价值。

    三、讲清楚我国各宗教文化是中华文化重要组成部分

    传统上,藏传佛教、伊斯兰教等在我国许多少数民族中有很深的影响。在社会主义学院的少数民族学员中,有些是宗教教职人员,有些是宗教徒。因此,对他们讲清楚宗教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是“中华文化教育培训”不可或缺的内容。

    历史上,不同时期进入中国的外来宗教先后实现了中国化。从某种意义上说,外来宗教的中国化,就是中华文化化。佛教在与中国固有文化交流交融的过程中,以和平与和谐的方式逐渐完成了中国化,在教义、建筑、文学、艺术等方面与儒、道取长补短,共同构筑人本理性、入世崇德的中华传统伦理价值。

    伊斯兰教传入中国以后,积极融入中国社会,并从“仁义礼智信”等儒家思想中吸取有益于自身发展的因素,建构了和平、宽容的中国伊斯兰教文化,成为中华文化新的组成部分。1300多年来,由于历史发展进程不同,伊斯兰教在新疆和内地呈现出鲜明的地域和民族特色。内地伊斯兰教的中国化是与儒释道文化逐渐相适应的发展过程,新疆地区的伊斯兰教中国化是以融汇西北地域文化成分的方式发展起来的。全体中国穆斯林,不管是哪个民族成分,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成员,在归属感上都认同中华民族。

    基督宗教(天主教、基督教)在1840年鸦片战争后大规模传入中国,一代代中国天主教、基督教界仁人志士通过推行“耶儒合流”,寻求与中华民族文化相结合,建设中国本土化基督教神学,努力推进基督宗教教义教规、礼仪习俗方面的中国化。

    在社会主义学院以往面对少数民族人士开展的教育培训中,有的学员认为,中华文化主要指的是以儒释道为核心的传统文化,在许多人的意识中,中国伊斯兰教文化不属于中华文化。近年来,在西北一些地区,越来越多地出现阿拉伯建筑风格的清真寺,有的人强调用阿拉伯语“解经”,用阿拉伯化伊斯兰教礼仪习俗规范中国伊斯兰教礼仪习俗,甚至出现以“清真”为边界区分人群,出现“去中国化”倾向。

    新时代,按照《条例》要求,对民族宗教界人士进行中华文化认同教育,必须纠正这种认识偏差,必须讲透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用中华文化浸润宗教的涵义,讲透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树立中国宗教文化自信的意义;讲透宗教与民俗的区别和联系,要求学员以自我革新的精神,弘扬宗教教义教规中有利于社会和谐、时代进步、健康文明的内容,自觉推动宗教礼仪习俗、宗教道德、宗教文化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相适应。

    四、讲清楚少数民族人士在传承中华文化方面的职责和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需要中华各民族共同传承,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要向各族人民反复讲,各民族都对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贡献,各民族要相互欣赏、相互学习。今天,我们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就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建设各民族共享的现代文化。

    社会主义学院的教育培训,需要讲清楚少数民族人士在传承中华文化方面承担着重要的职责和使命,即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改革开放精神为指导,吸收借鉴世界上一切优秀文明成果,推动各民族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加强各民族文化交流,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增强中华文化自信,自觉抵御外来文化的渗透。

    总之,按照《条例》要求,社会主义学院面向少数民族人士开展中华文化教育培训,首先要澄清人们头脑中关于中华文化的种种认识偏差,确立中华文化是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认同。其次,要加强对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共有、共赏、共享、共传的宣传教育,加深不同文化的交往交流,在交流中取长补短,在交融中相互认同,在借鉴中实现创新性发展。要让学员认识到,每一个民族的优秀文化都是中华民族所共有、共赏、共享、共传的文化。通过对这些内容的认知、认同,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团结和归属意识,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的思想基础。

    (作者系中央社会主义学院马列教研部副主任、教授,中国民族理论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宗教学会理事,中国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民族宗教理论甘肃研究基地研究员。)

    来源:中国民族报

    2021-06-16
  • 语言先行方能人心相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系列评论之六

    在人与人的交往中,我们经常有这样的体会,如果语言相通,沟通顺畅,就会很容易达成共识;如果语言不通,交流有障碍,则容易让人敬而远之。语言不仅是交流的工具,还是情感的桥梁,它可以让我们更好地沟通、交流、团结,彼此把心贴得更近。



    心相通,则情相融;志相同,则力相聚。千百年来,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焕发出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就在于各民族不断地交往交流交融,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在历史波澜的沉浮跌宕中之所以生生不息、不断发展,就在于各民族有着共同的价值追求和精神依托,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学习和掌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前提,各民族之间只有相互了解、彼此包容、相互尊重,才能更好地加深民族情感,同心同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意志,凝聚起同心筑梦的磅礴力量。

    人心相通,语言先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各民族文化认同、情感沟通、信息交流的心灵钥匙。在内蒙古,通过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数以万计的少数民族群众打破语言壁垒,更好地融入社会,奋斗在脱贫致富的路上;数以万计的少数民族学子,获得更多更好的发展机会,成就了更加出彩的人生。从过去的不会说、不会写、无法交流,到现在的我要说、我要写、我要增强交流沟通能力……实践充分证明,学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不断加强语言沟通交流能力,是各民族共同谋求发展、共创美好未来的必然选择,更是增进友谊的桥梁、推动进步的动力、实现团结的纽带。

    当然,我们必须要看到,任何一种语言,本身就具备不断融合、不断创新的特点。当前,个别人认为使用国家统编教材伤害少数民族感情、不利于民族团结,这是狭隘的看法。个别人反对、抵制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嘴上说的是维护本民族特色、本民族利益,实际上却产生了抵制各民族之间交往交流交融、阻碍本民族的繁荣进步的负面效果。“五色交辉,相得益彰;八音合奏,终和且平。”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只局限于本民族文化的框框内,终将自我限制。互相学习、博采众长,扩大交往交流交融,方能更好地促进民族团结,让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手足相亲、守望相助。

    语言相通是人与人相通的重要环节。一个国家文化的魅力、一个民族的凝聚力主要通过语言表达和传递。坚定不移推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不断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让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就一定能绘出各族人民紧密团结、伟大祖国繁荣昌盛的美丽画景,就一定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2021-06-16
  • 在历史前进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实践基础。一在谈到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过程时,费孝通指出,“在相当早的时期,距今三千年前,在黄河中游出现了一个若干民族集团汇集和逐步融合的核心,被称为华夏,它像滚雪球一般地越滚越大,把周围的异族吸收进了这个核心”。这一历史演进,造就了我国各民族在分布上的交错杂居、文化上的兼收并蓄、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情感上的相互亲近,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多元一体格局。自秦朝建立首个统一王朝后,无论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执掌的中央王朝,都以建立大一统政权为首要政治使命。大一统观念的形成,秦国“书同文,车同轨,量同衡,行同伦”改革是一个重要背景,其中尤以“书同文”影响深远。秦统一六国后,以秦国文字为标准推进文字统一,文书行政之制的大体确立,为大一统格局提供了文化支撑。一以贯之的汉字系统,为中华文化代代传承创造了稳定性条件,也是生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载体。两千多年来,各民族在相互渗透、协同发展中交流、互动、融合,共同开拓了辽阔的疆域、书写了悠久的历史、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培育了伟大的精神。在长期演进中,各民族逐步实现了文化认同、心理与共、情感相通,构筑了看待世界、看待社会、看待人生的独特价值体系、文化内涵和精神品质,从而形成了中华民族区别于世界其他民族的根本特征。近代以来,亡国灭种危机空前沉重,各族人民携手共进,御外侮、赴国难,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不断深化对中华民族是一个命运共同体的理解和认同,在历史的互动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共同体意识得以巩固。二处理好民族问题、做好民族工作,是关系中华民族繁荣昌盛的大事。近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在这一领域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实践探索,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了坚实根基。自诞生之日起,中国共产党就肩负起实现国家独立、民族解放的使命。七七事变后,中国共产党号召“全中国同胞,政府,与军队,团结起来,筑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抵抗日寇的侵掠”。各族人民组成的东北抗日联军,海南琼崖纵队,滇桂黔边区纵队,冀中、渤海回民支队,大青山蒙古族游击队,与全国抗日力量一起浴血奋战,赢得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反侵略战争的第一次完全胜利。新中国的成立,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实现了各民族的空前团结。在1954年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作为一项基本政治制度被载入宪法。实践证明,这一制度对于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发挥了巨大作用。20世纪80年代末,针对苏联和东欧出现的动荡,邓小平同志对一些来访的外国领导人说:“解决民族问题,中国采取的不是民族共和国联邦制度,而是民族区域自治的制度。我们认为这个制度比较好,适合中国的情况。”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制定和完善了一系列民族政策,例如,坚持民族平等团结、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事业、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发展少数民族科教文卫等事业、使用和发展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宗教信仰自由等,我国少数民族的面貌、民族地区的面貌、民族关系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民族工作,着眼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创新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取得显著成绩。党的十九大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并写入党章。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把“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作为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之一。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深入民族地区调研,问冷暖、听心声,以精准扶贫实际举措,确保少数民族地区告别绝对贫困,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三历史和实践昭示我们,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能持续推动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向前发展,才能以不断增强的民族团结进步伟力助推中国梦的实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增强文化认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应当大力挖掘、整理、宣传自古以来中国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事实,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各民族文化心理与价值观念的研究,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中华民族形象。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各族群众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增强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使各族群众充分认识到只有把自己的命运同中华民族的命运紧紧连接在一起才能拥有更加光明的前途,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植心灵深处。强化维护民族团结的制度保障。一方面,加强民族团结,根本在于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要在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基础上,依法保障自治地方行使自治权,帮助支持自治地方解决好本地方的特殊问题。另一方面,善于用法律来保障民族团结。坚持民族事务治理法治化,在法治轨道上统筹力量、平衡利益、调节关系、规范行为,深度拓展各民族交往融通渠道,巩固和强化民族团结。加快民族自治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发展是解决各种问题的总钥匙。应聚焦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统筹谋划、分类施策、精准发力,缩小差距,补齐短板,着力解决好各族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生产生活问题,让各族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在巩固脱贫成果方面下更大功夫、想更多办法、给予更多后续帮扶支持,促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夯实民族团结的物质基础。

    2021-06-16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新时代民族理论政策问答

    怎样理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工作的主线?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等重大场合,多次强调“中华民族是一个命运共同体”,并把“坚持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思想基础”作为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八个坚持”的核心内涵,把“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的根本。



    在党的十九大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观点写人了党章,转化为全党共同意志和共同遵循。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维护国家统一的思想基础,是促进民族团结的必要条件,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在2019年召开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做好各项工作,各族人民亲如一家,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定要实现的根本保证。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自觉站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从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出发想问题、办事情,不断增进各族干部群众的“五个认同”,为“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贡献正能量,尤其要做好5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聚焦党的领导,进一步夯实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政治基础。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我国欣欣向荣的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要始终坚持“做好民族工作关键在党,关键在人”的原则,不断加强和改进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坚持“三个特别”标准,建好民族工作干部队伍,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使党始终成为各族人民的主心骨,让党的旗帜在民族地区、边疆地区高高飘扬。

    第二,聚焦全面小康和现代化,进一步夯实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物质基础。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发展是解决民族问题的关键。要坚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不能掉队”,“切实发挥好中央、发达地区、民族地区的三个积极性”,完善体制机制和扶持政策,增强自我造血能力,加快民族地区发展,确保同全国一道打赢脱贫攻坚战、决胜全面小康,进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第三,聚焦促进“三交”,进一步夯实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社会基础。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大势,是加强民族团结的根本途径,舍此别无他途。要坚持尊重差异、包容多样、促进一体,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和创建,加强和改进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与管理,推动建立相互嵌入式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

    第四,聚焦“五个认同”,进一步夯实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思想基础。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方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推动各民族优秀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引导各族群众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不断增进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形成各民族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强大精神纽带。

    第五,聚焦依法治国,进一步夯实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法治基础。坚持依法治国,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要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什么问题就按什么问题处置”,依法保障各民族平等合法权益,依法化解矛盾纠纷,依法打击“三股势力”等违法犯罪行为,引导各族人民树立对法律的信仰,自觉按法律办事,扎实提高民族事务治理的能力和水平,使法治成为我国民族关系的“保护神”、“压舱石”。

    总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牢牢把握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大势,既处理好“大家庭”内的民族关系,又促进“大家庭”巩固和发展,推动中华民族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新征程中不断走向包容性更强、凝聚力更大的命运共同体。

    2021-06-16
  • 市信访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主题党日活动

    为进一步增强我局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以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活动为契机,全面激发我局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继承和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增强党性意识,唤起红色记忆,5月8日下午,临夏市信访局组织全体党员干部前往东郊公园胡廷珍烈士纪念馆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为主题的固定党日活动。

    首先,党员干部来到胡廷珍烈士纪念馆门前,在鲜红的党旗下庄严宣誓,重温入党誓词,表达对革命先烈深深的缅怀与敬意。随后,大家跟随讲解员的指引,认真聆听讲解,仔细观看展品、展图,深入了解了胡廷珍烈士的英勇事迹,内心受到了深深的震撼和洗礼。

    参观结束后,大家纷纷表示接受了一次深刻的革命传统教育,今后会时刻牢记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继承并发扬革命先辈们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并结合当前开展的党史学习教育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珍惜机遇、奋发向上,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昂扬的斗志投入到信访工作中。

    2021-06-16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 铸牢学校师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铸牢学校师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开学了,学校课堂里书声琅琅、课堂外欢声笑语。科右中旗把学校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阵地,通过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吸引学生、教育学生、引领学生,浸润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在科右中旗中等职业学校开设的马头琴课程中,老师用蒙汉双语讲授着演奏技巧。学生谭浩然学习马头琴不到一个月,听起课来非常认真。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同样也在学习马头琴演奏的呼斯乐和谭浩然所属不同班级,他们的民族也不相同,但是相同的爱好让他们成为了生活中的好朋友、学习中的好伙伴。

    学生谭浩然说:“来到学校后,我跟呼斯乐成为了好朋友。认识他以后知道他喜欢马头琴,听着马头琴弹奏的音乐很好听,我也产生了兴趣,开始学习马头琴。他学习的时间比我长,平常他会教我演奏技巧,我们一起交流,一起进步。”

    “我们国家有多少个民族?56个。多少个少数民族?55个。”走进巴彦呼舒第五中学,老师正在给学生们上民族教育课,老师用图文并茂的方式,讲解民族教育知识,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除了相关课程,各班级还会定期召开民族教育主题班会,班会上,老师在轻松氛围中,引领学生们结合自己的实际,畅所欲言,提高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增强学生们的文化认同。

    学生尹歆瑜说:“在我的身边有许多同学、老师都是少数民族,我们和谐相处、团结有爱、共同进步。”

    学生郎文静说:“我们的学校开展过很多关于民族团结的活动,比如主题班会、主题板报、手抄报等来宣传民族团结的重要性。我们也深刻的明白只有各民族团结起来,我们的生活、我们的国家才会变的越来越美好。”

    据悉,巴彦呼舒第五中学蒙古族学生比例较高,为促进多民族融合,在平时教育中,学校完善师资队伍建设,各民族老师们相互交流、相互配合,探索师生共同进步的教育教学理念。

    “我校少数民族学生占全校学生的85%,我们在注重基础教育的同时也重视民族团结教育。我们学校以思想政治教育课为抓手,让学生牢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培养学生民族团结意识。”巴彦呼舒第五中学教师刘玉颖介绍道。

    厚植爱国主义情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科右中旗各学校把爱国情、强国志融入教学之中,培养学生真正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融媒体中心记者:苑晓睿张泽蒙

    2021-06-16

  • 首 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 页  

    版权声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 8629 6259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696号 蒙ICP备160010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