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超40城首套房贷利率进入“3时代”

    中新社北京5月23日电(记者庞无忌)尽管中国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已连续9个月保持不变,但在首套住房贷款利率政策动态调整机制下,多地首套房贷利率进一步下调。





    中指研究院23日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以来全国已有超40城调整首套房贷利率下限至4%以下。其中,肇庆、湛江、云浮、惠州等城市取消了首套房贷利率下限,珠海、南宁、柳州、中山等城市首套房贷最低利率已降至3.7%。


    另据贝壳研究院统计,2023年5月中国百城首套主流房贷利率平均为4.0%,较上月微降1个基点;二套主流房贷利率平均为4.91%,与上月持平。


    首套住房贷款利率政策与房价变动挂钩。官方数据显示,4月份,70个大中城市中,新房价格环比下跌的城市数量较少,房价整体呈现企稳态势。中指研究院市场研究总监陈文静认为,5月以来,随着前期积压需求释放后,购房需求释放动能减弱,基本面较弱的城市市场调整压力增加,短期这部分城市房价仍有下跌预期。


    陈文静说,下一个评估期将在6月底启动,届时各地将根据2023年3月至5月的新房价格变化决定是否调整房贷利率下限。短期来看,市场调整压力大的城市下调房贷利率的预期仍在,此前已经下调房贷利率下限的城市,也存在进一步下调的空间。譬如,此前沈阳、中山等城市就两次下调首套房贷利率下限。


    一线城市首套房贷利率是否有下调空间?她认为,一线城市新房房价整体较为平稳,并不符合首套房贷利率下限下调的条件,短期降低房贷利率下限的预期较低。


    值得注意的是,现行政策下,首套房贷利率回调,二套利率保持不变,首二套房贷利率差扩大。贝壳研究院数据显示,5月份百城整体首二套房贷利率差扩大至91个基点。其中37个城市首二套房贷利率差达到100个基点,二套改善需求的房贷成本较高。


    陈文静认为,从政策空间上来看,释放改善性住房需求、降低置换成本,或可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继续优化“认房认贷”政策,降低首付比例、降低房贷利率,调整普通住宅认定标准等;另一方面,降低交易税费,加快落实降低中介费用、落实“带押过户”等,降低置业成本。(完)

    2023-05-24
  • 前4个月我国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同比增长26.6%

    新华社北京5月22日电(记者谢希瑶)商务部22日发布数据显示,今年1至4月,我国对外投资持续增长,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2892.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6.6%(折合421.9亿美元,同比增长17.6%)。


    数据显示,1至4月,我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非金融类直接投资75.3亿美元,同比增长9%,占同期总额的17.8%。


    数据还显示,1至4月,我国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2879.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6%(折合420亿美元,同比增长2.7%);新签合同额4064.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折合592.8亿美元,同比下降5.3%)。


    同期,我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230.5亿美元,新签合同额297.4亿美元,分别占同期总额的54.9%和50.2%。

    2023-05-23
  • 两部门:2023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上调3.8%

    中新网5月22日电人社部、财政部22日发布《关于2023年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通知》,明确从2023年1月1日起,为2022年底前已按规定办理退休手续并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的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提高基本养老金水平,总体调整水平为2022年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的3.8%。此次调整,继续采取定额调整、挂钩调整与适当倾斜相结合的调整办法,定额调整体现社会公平,同一地区各类退休人员调整标准一致;挂钩调整体现“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的激励机制,使在职时多缴费、长缴费的人员多得养老金;适当倾斜体现重点关怀,主要是对高龄退休人员和艰苦边远地区退休人员等群体予以照顾。


    《通知》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要结合本地区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抓紧组织实施,尽快把调整增加的基本养老金发放到退休人员手中。(中新财经)





    图自人社部网站

    2023-05-23
  • 小米粉,大产业 柳州螺蛳粉 “网红”变“长红”

    今年的“五一”假期,广西柳州这座城市旅客量大幅度上涨,许多游客为了那碗“酸爽臭辣”的螺蛳粉前来。


    去年,广西柳州袋装螺蛳粉销售收入达181.8亿元,其历史性突破的背后,离不开大体量的原料供应,产业规模化给当地的农业发展带来契机。





    小乡村大动能


    连日来,在广西柳州市柳城县社冲乡的螺蛳粉原材料基地里,农户们正忙着采摘、加工螺蛳粉原材料。据了解,近年来,该县积极打造柳州螺蛳粉原材料生产基地,在各乡镇大力发展竹笋、木耳、螺蛳等螺蛳粉原材料种养和加工产业,带动农户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作为社冲乡的龙头企业,广西绿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采用“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通过公司基地的专业技术制作菌种,联合社冲乡思乡源种养专业合作社,培训农户食用菌生产技术,带动农户种植杏鲍菇、毛木耳等特色食用菌,有效助力乡村振兴。


    村民刘大姐从开厂就在这里工作了,现在从事打包业务,她告诉记者,工作没几年,她家就脱了贫,此前她一直在家务农,“现在我工资每个月能达到4000元,这在乡里已经很高了!”


    近年来,社冲乡充分发挥产业基础优势、资源优势,将螺蛳粉原材料产业与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相结合,辐射带动全乡1000多名村民就业增加收入。


    目前,社冲乡全力发展螺蛳粉原材料全产业链,推动豆角酸笋腌制加工基地、蛋用鹌鹑养殖基地、木耳种植基地、米粉加工和蔬菜种植基地建设,为柳州螺蛳粉产业发展提供优质原料。同时,辐射带动附近村屯群众发展木耳、麻竹、豆角、鹌鹑鸟等种植养殖,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和农村繁荣。现已完成千亩麻竹连片种植,木耳种植2000万棒,蛋用鹌鹑苗养殖300万羽,豆角种植超1000亩。


    小配菜大效益


    小米粉形成了大产业,豆角、木耳、竹笋等作为制作螺蛳粉必不可少的配料之一,便成了农户们的“致富经”。


    春天正值豆角播种的时节,在柳江区进德镇乐山村长安屯的豆角种植示范基地,机械开行、村民播种,村民们如火如荼地开展豆角种植工作。


    “我们屯今年种了200多亩豆角,群众都非常支持。大家很开心也很勤奋,除非下雨天做不了工,天晴时都主动来做工,不讲究工钱得多少。我家入股了5亩,希望今年豆角实现大丰收。”村民黄大姐心里充满希冀。


    豆角作为螺蛳粉原料之一,市场需求量大。看中这一市场前景,该村村民自筹资金4.6万元,平整修建了1.2公里的产业路,盘活了铁路沿线200多亩土地,大力发展螺蛳粉配套产业豆角种植,并以“村集体+基地+农户”的形式带领村民入股,最大程度利用好土地资源的同时,让村民与村集体增加收入,预计豆角亩产量4000斤。


    像长安屯这样大力发展螺蛳粉原材料加工的村子,遍布整个柳州。2022年,柳州市引导县区大力发展竹笋、豆角、螺蛳、木耳等原材料产业,认定柳州螺蛳粉原材料生产示范基地20个,规模达到55.2万亩,带动20多万农村人口人均年增收近万元。


    记者从柳州市农业农村局了解到,今年柳州市继续积极创建连片螺蛳粉原材料种养基地,扶持螺蛳粉原材料初加工,计划2023年,全市力争新建柳州螺蛳粉原材料示范基地8个,扶持柳州螺蛳粉原材料加工企业3~5个。


    小米粉大产业


    2022年,柳州螺蛳粉全产业链销售收入600.7亿元,全产业链带动30多万人就业。柳州市市长张壮曾就“螺蛳粉特色产业”发言表示,随着产业发展壮大,要进一步释放产业的“外溢效应”,发挥产业带动力优势,推动柳州及广西区内各地发展原材料种植养殖,助力乡村振兴,实现一个产业带动一方就业、带富一方群众、带火一方经济。


    为坚持以标准化、品牌化的工业理念和产业链思维来谋划螺蛳粉产业发展,柳州市完善标准体系,推动产业规范化发展。制定并严格执行相关标准,推动建立柳州螺蛳粉全产业链标准体系,全面梳理螺蛳粉全产业链6个子体系480项现行适用标准,2022年新研究制定柳州市地方标准84项。


    还先后获批成立柳州螺蛳粉检验检测中心、广西柳州螺蛳粉质量检验中心、广西柳州螺蛳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覆盖预包装柳州螺蛳粉产品的全项检验能力,也涵盖螺蛳、酸笋等原材料安全性指标检验检测能力,目前中心检测能力已覆盖柳州螺蛳粉全产业链172个小类、173种产品和2374个项目参数。


    今年以来,柳州还开始实施螺蛳粉全产业链“六大行动”,其中包括“强品牌”行动、实体餐饮店提升行动、原材料品质提升行动、“线上线下”市场拓展行动、扩大出口行动、产业数据平台建设行动,以推动柳州螺蛳粉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庞慧敏(来源:工人日报)

    2023-05-22
  • 多个渠道的可口可乐出现涨价 3.5元时代或将告别?

    红星资本局5月19日消息,可口可乐在2022年从3元迈入3.5元时代后,价格又出现上涨。


    近日,多个终端的可口可乐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涨价,便利店、小超市以及不同商超可乐售价都略有不同。


    以最常见的500ml塑料瓶装可口可乐为例,红星资本局走访发现,在成都市一家连锁便利店里售卖的该规格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均为3.8元/瓶,收银员表示涨价从今年开始。在红旗连锁和永辉超市的该规格可口可乐售价均为3.5元/瓶,有收银员表示,也是今年涨到3.5元。在更分散的街边小店和餐饮店,该规格可口可乐的售价在3元至4元/瓶不等,一位餐饮店老板表示去年就涨价到了4元/瓶。


    为了消除不同销售渠道售价差异的影响,红星资本局对比可口可乐在天猫旗舰店和京东自营店铺的售价,发现同样规格在可口可乐中国的京东自营店24瓶的售价59.9元,也就是2.5元/瓶,而淘宝平台未搜索到该规格产品。据比价软件显示,京东平台的自营旗舰店可口可乐各规格产品在5月19日的售价均相对上涨。


    在经销渠道,四川一位采购商告诉红星资本局,可口可乐工厂在上个月涨价,24瓶的300ML可口可乐拿货价上涨4元。


    红星资本局注意到,在今年2月,可口可乐就表示2023年将在“全球范围内”进一步提高其商品价格,但涨价幅度会放缓。不过截至发稿,红星资本局询问可口可乐中国、及其中国区的装瓶商太古可乐和中粮可乐关于涨价问题,均未获回复。接近中粮可乐的人士表示,目前未接到涨价通知。


    虽然从京东平台售价看,500ml塑料瓶装的可口可乐售价未突破3元,但考虑到碳酸饮料的一个重要场景是街边即买即喝,3元/瓶的可口可乐,不知道还能售卖多久。


    低价且常年价格稳定,是可口可乐的重要竞争力之一。自1979年重返中国市场,40多年来,可口可乐的产品售价未出现明显上涨。国盛证券的报告称,1990至2019年,可口可乐的产品单价的复合增速为0.42%。


    可口可乐的上一次涨价,还是2021年4月,可口可乐的首席执行官JamesQuincey表示,可口可乐将提高饮料价格,以应对大宗商品成本上涨的影响,打算对包装尺寸进行调整,真正为消费者优化价格点,“我们在21年有很好的对冲,但由于22年的经济压力越来越大,因此价格必须有所上涨。”


    这一轮涨价为可口可乐的业绩带来影响。2022年财报显示,2022年可口可乐营收430.04亿美元,增长11%;经营利润109.09亿美元,增长6%,全球单箱销量增长5%。至于财报中提及的“价格/组合增长”,2022年其全球价格增长了11%,第四季度增长12%。


    关于此次也许开启的新一轮涨价,是否源于可乐原料之一的阿拉伯胶紧缺?据上观新闻,2023年5月,因为武装冲突,使得市场担心盛产阿拉伯胶的苏丹能否继续供应这种碳酸饮料的关键材料。对于阿拉伯胶的供应紧张是否会对目前市面上常见的碳酸饮料产品生产与供应造成影响?可口可乐中国与百事公司方面均表示目前暂不方便回应。

    2023-05-22
  • “520”领证不用回老家啦!21地婚姻登记可“跨省通办”

    在北京一家互联网企业工作的刘先生和李女士已恋爱多年,计划今年登记结婚。但二人户籍均不在北京,按照《婚姻登记条例》此前的规定,“内地居民结婚,男女双方应当共同到一方当事人常住户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结婚登记。”“我家在湖北,女朋友家在广西,如果坐飞机,最少也要双方同时请两天假。”刘先生说。





    5月18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同意民政部扩大内地居民婚姻登记“跨省通办”试点的批复,北京位列其中,这意味着,刘先生和李女士只要其中一方有北京居住证,就能够在北京办理结婚登记了。


    对于婚姻登记“跨省通办”,网友们普遍表示,可以让居民更加方便,还能减少骗婚、重婚的可能。“随着民政部门对婚姻登记信息的联网普及,在一地办理登记,又到另一地再次办理已几乎不可能。目前我们遇到的案件中涉及重婚罪的,事实婚姻的相关案例占大多数。”福建信实律师事务所律师谢依宁表示。


    婚姻登记“跨省通办”试点地区扩大至21个


    5月18日,国务院公开发布了关于同意民政部扩大内地居民婚姻登记“跨省通办”试点的批复。同意扩大内地居民婚姻登记“跨省通办”试点,调整后,在北京、天津、河北、内蒙古、辽宁、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广东、广西、海南、重庆、四川、陕西、宁夏等2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实施结婚登记和离婚登记“跨省通办”试点。


    国务院批复,在试点地区,相应暂时调整实施《婚姻登记条例》第四条第一款、第十条第一款的有关规定。调整后,双方均非本地户籍的婚姻登记当事人可以凭一方居住证和双方户口簿、身份证,在居住证发放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办理婚姻登记,或者自行选择在一方常住户口所在地办理婚姻登记。


    而该试点期为自批复之日起2年。


    国务院同时要求,在试点过程中,民政部要指导试点地区进一步加强婚姻登记管理信息系统升级改造,着力提升婚姻登记信息化水平;编制婚姻登记办事指南,开展婚姻登记“跨省通办”实务培训,依法有序开展试点工作。


    只要一方有居住证


    可在当地民政局办理婚姻登记


    生活在陕西西安的翟女士今年想和男朋友登记结婚,但是她的户口还在老家山西,男朋友的户口也不在西安。不过,两年前西安就已实施结婚登记“跨省通办”试点,因此在办理结婚登记时,翟女士和男朋友不需要回老家,在西安就可以。


    “双方户籍都不在西安也没问题,但是需要有当事一方在西安的居住证,以及双方的户口本、身份证。”5月18日,西安碑林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工作人员对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表示,在西安市任何一个区的婚姻登记处都可办理。


    记者注意到,此次扩大内地居民婚姻登记“跨省通办”试点,是建立在2021年6月的婚姻登记“跨省通办”试点基础之上的,陕西西安就是当时实施婚姻登记“跨省通办”的地区。


    2021年5月,民政部曾发布消息称,经国务院批准,民政部将在辽宁、山东、广东、重庆、四川实施结婚登记和离婚登记“跨省通办”试点,在江苏、河南、湖北武汉、陕西西安实施结婚登记“跨省通办”试点。试点期限为2021年6月1日至2023年5月31日。


    而此次扩大,将结婚登记和离婚登记的试点省份由此前的5个扩大到2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试点之前,根据《婚姻登记条例》第四条第一款规定,内地居民结婚,男女双方应当共同到一方当事人常住户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结婚登记。根据第十条第一款规定,内地居民自愿离婚的,男女双方应当共同到一方当事人常住户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离婚登记。


    “跨省通办”能否减少重婚?


    律师:现在重婚案多为不登记的事实婚姻


    对于试点婚姻登记“跨省通办”,有网友表示此举可减少重婚、骗婚现象。


    据民政部2012年的消息,当年6月底,全国已实现婚姻登记信息联网目标。


    对于登记“跨省通办”后是否会遏制骗婚重婚的问题,2021年5月,时任民政部信息中心总工程师的王兴玲在接受新华社采访时表示,民政部将强化婚姻登记全国联网审查,保证婚姻登记的准确性。民政部将指导各级婚姻登记机关配置人脸识别、指纹采集比对、身份证读卡器等技术设备,提高婚姻当事人个人信息比对的准确性。


    福建信实律师事务所律师、家事法律团队发起人谢依宁告诉记者,目前还会遇到和涉及重婚罪的相关案件。“但是由于目前在技术和实践上,民政等相关部门已经基本实现了婚姻登记信息全国联网,所以在一地办理登记,又到另一地再次办理的情况已经几乎不可能实现。”


    谢依宁说,目前遇到的重婚罪相关案例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当事人是在婚姻登记信息全国联网前,在一地登记,又在另一地再次登记的;另一类就是涉事实婚姻而重婚的,这些人并没有在民政等部门登记,但是存在事实婚姻而重婚,这一类现在占绝大多数。


    记者通过裁判文书网查询了近年来各地法院对重婚罪案件的相关判例,其中多数为谢依宁律师所提到的两种情况。例如湖南省新化县人民法院在今年4月对易某某重婚罪的一审判决案件中,易某某于2010年曾与谢某登记结婚并育有3子女,但易某某2017年后又与邹某某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并育有1女,直到2021年邹某某知道易某某并未与谢某离婚。法院认为,被告人易某某有配偶仍与他人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其行为已构成重婚罪,一审易某某被判处有期徒刑六个月,缓刑一年。


    谢依宁认为,婚姻登记“跨省通办”试点地区扩大的益处除了避免骗婚、重婚可能,最重要是解决了很多在户籍地外生活的人办理婚姻登记事项的难度。“这也符合我国的国情,现在我国流动人口比较多,在户籍地外生活也很普遍,‘跨省通办’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这部分人的办事成本。”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付垚赵倩

    2023-05-19
  • 就业报到证取消!户口迁移、档案转递、报到入职怎么办理?一起来看

    日前,中共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公安部、国务院国资委联合印发《关于做好取消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报到证有关衔接工作的通知》。具体可享哪些便利?一起了解——


    简化求职就业材料


    2023年起,不再发放《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毕业生就业报到证》和《全国毕业研究生就业报到证》(以下统称就业报到证),取消就业报到证补办、改派手续,不再将就业报到证作为办理高校毕业生招聘录用、落户、档案接收转递等手续的必需材料。


    建立去向登记制度


    教育部门建立高校毕业生毕业去向登记制度,作为高校为毕业生办理离校手续的必要环节。


    高校要指导毕业生(含结业生)及时完成毕业去向登记,核实信息后及时报省级教育部门备案。


    实行定向招生就业办法的高校毕业生,省级教育部门和高校要指导其严格按照定向协议就业并登记去向信息。


    高校毕业生到户籍和档案接收管理部门办理相关手续时,教育部门应根据有关部门需要和毕业生本人授权,提供毕业生离校时相应去向登记信息查询核验服务。


    做好户口迁移衔接


    高校毕业生户籍可以迁往就业创业地(超大城市按现有规定执行),也可以迁往入学前户籍所在地。


    迁入地公安机关要根据毕业生就业情况、本人意愿和迁入地落户政策要求,办理户口迁移手续。


    做好档案转递衔接


    2023年起,组织人事部门和档案管理服务机构在审核和管理人事档案时,就业报到证不再作为必需的存档材料,之前档案材料中的就业报到证应继续保存,缺失的无需补办。


    高校要及时将高校毕业生登记表、成绩单等重要材料归入学生档案,按规定有序转递,个人不能自带和保管。


    到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就业或定向招生就业的,转递至就业单位或定向单位;


    到非公单位就业、灵活就业及自主创业的,转递至就业创业地或户籍地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其中转递至就业创业地的,应提供相关就业创业信息;


    暂未就业的,可根据本人意愿转递至户籍地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或按规定在高校保留两年。


    档案接收管理部门要及时向社会公布服务机构和联系方式,各相关单位和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要认真做好毕业生档案接收工作。


    做好报到入职衔接


    用人单位可凭劳动(聘用)合同或就业协议书(含网签协议)或普通高等教育学历证书或其他双方约定的证明材料,为高校毕业生办理报到入职手续,参加工作时间按照高校毕业生毕业后实际入职之日计算,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完善信息查询渠道


    用人单位、户籍和档案接收管理部门、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在办理招聘录用、落户、档案接收转递等业务时,可通过查看学历证书、劳动(聘用)合同(就业协议、录用接收函)等,或通过全国高校毕业生毕业去向登记系统(https://dj.ncss.cn),查询离校时相应毕业去向信息。


    高校毕业生和有关单位可通过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https://www.chsi.com.cn)查询和验证高校毕业生学历、学位信息。

    2023-05-19
  • 4月70城房价出炉:“小阳春”热度回落,市场分化持续

    中新网5月17日电(中新财经记者左宇坤)当“小阳春”伴随着气温的走高而退热,国家统计局5月17日公布的数据显示,4月70个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整体涨幅回落。


    从城市数量上看,4月70城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上涨城市数量为62个,较上月减少2城;下跌城市7个,较上月增加2城。二手住宅价格环比上涨城市数量为36个,较上月减少21城;下跌城市34个,较上月增加21城。


    “在经历了3月的房价普涨后,4月市场有所回落。但整体看,下调城市依然是少数,今年楼市‘小阳春’在4月份虽然降温但仍有一定热度。”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认为。





    图为航拍湖城银川春日景色。于晶摄


    房价持续修复中正常震荡


    新房数据显示,4月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0.4%,涨幅比上月略扩0.1个百分点;二、三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分别上涨0.4%和0.2%,涨幅比上月分别回落0.2和0.1个百分点。


    同时,受今年前4个月房价指数止跌和正增长影响,房价指数同比跌幅也呈现了持续收窄态势。易居研究院研究总监严跃进据此预计,今年6月份房价指数同比涨幅曲线有望转正。


    “房价涨幅指标保持向好态势,企稳回暖的大趋势不变,充分说明各地房价回稳、信心复苏的大环境。”严跃进说。





    2023年4月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指数。截图自国家统计局官网


    从二手房看,4月一线城市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0.2%,涨幅比上月回落0.3个百分点;二三线城市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均由上月上涨转为持平。


    “二手房价格整体接近停涨,主要是挂牌量大,刚需释放完毕(二手房小户型、区位优,有的有学位优势,刚需为主),后续需求接续能力较弱。加上供应量大,前期下跌幅度大,持续时间长,居民对房价下跌有预期,导致二手房市场动力较弱。”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分析。


    “各地要重视这一问题,积极化解二手房交易矛盾,包括税费成本降低、中介费用降低等,以促进二手房市场的盘活和有序运行。”严跃进表示。


    “在一季度市场需求集中释放后,市场交易量季节性回落,价格环比涨幅收窄,这是市场修复过程中的自然回落和调整,是市场向合理中枢修复过程中的正常振荡。”贝壳研究院市场分析师刘丽杰表示,从整体看,市场价格依然保持修复走势。





    2023年4月70个大中城市二手住宅销售价格指数。截图自国家统计局官网


    分化持续,一线城市韧性较强


    “在1-4月新房成交量同比上涨的大背景下,房价的支撑力依然存在。”58安居客研究院院长张波认为,市场整体还是延续了复苏的趋势,但城市间的分化、区域性的市场波动依然存在。


    其中,一线城市仍表现出较强韧性,这对全国市场预期修复有较好的提振作用。


    “今年市场的复苏是从热点一二线城市开始的,尤其是一线城市的市场复苏更是在土地层面得到双重体现,比如4月的上海土拍成交总额成为今年1-4月全国最高,大型品牌房企的积极参与,导致热门地块争夺更为激烈。”张波说。


    “因此虽然成交量环比在3月有一定下滑,但房价依然保持了坚挺。一线城市的房价未来波动会呈现振幅小、向上趋势不变的态势。”张波认为。


    再看二线城市,分化依然在持续。成都、重庆、海口、武汉等在内的二线城市在4月依然保持了房价的持续上涨,李宇嘉认为,这主要与新房供应,二手房交易情绪,近期需求端鼓励政策等有关。


    东北的长春、沈阳等城市则呈现出一手房涨、二手房跌的情况。张波认为,这也显示出用户心态的变化,更多的新盘促销带动入市节奏提升,但二手市场的温度依然难提升,市场的复苏呈现胶着化。


    三四线城市的市场复苏总体依然偏慢,部分城市的房价上涨仍显动力不足。但银川的表现则颇为亮眼,此次成为新房价格环比涨幅最快的城市。


    “银川等城市在过去几年房地产调控后市场降温,去年11月份涨幅排名还非常靠后。当前成为第一,是非常好的楼市企稳回暖的代表。”严跃进表示。


    张波也解释道,为了加速区域市场热度提升,4月不少城市在政策放松的同时,积极推出“团购”方式,通过价格层面的优惠来吸引更多的需求者加速入场,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导致城市总体房价阶段性波动。


    4月以来,楼市的提振政策仍然持续加码,包括杭州、合肥等重点城市缩小限购范围,上海上调多子女家庭住房公积金贷款额度,北京房山发布引才聚才政策等。刘丽杰预计,短期住房政策保持宽松并持续生效,有助于促进市场量价平稳修复。


    “预计5月房价表现仍将保持和4月相当水平,部分热点城市复苏的节奏有所保持,但部分城市还将在底部徘徊积蓄力量。”张波认为。(完)

    2023-05-18
  • 青岛银行本年第一季报贷款损失约11.94亿 股东三利源经贸被“限高”

    名城早报记者任永


    第一季度报告可疑贷款约7.7亿元损失约11.94亿


    2023年4月28日,青岛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发布2023年度第一季度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3月末,本公司资产总额5,522.87亿元,比上年末增加226.73亿元,增长4.28%;负债总额5,147.50亿元,比上年末增加217.29亿元,增长4.41%。截至2023年3月末,本公司客户贷款总额2,831.87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41.58亿元,增长5.26%,同比增加275.13亿元,增长10.76%;占资产总额比例51.28%,比上年末提高0.48个百分点,同比提高2.79个百分点。客户存款总额3,577.27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63.80亿元,增长4.80%,同比增加487.20亿元,增长15.77%;占负债总额比例69.50%,比上年末提高0.26个百分点,同比提高6.31个百分点”。从贷款五级分类情况数据来看,可疑贷款7.72368亿元,损失11.94180亿元。





    多笔借新还旧或涉及违规曾因“贷后管理不尽职、违规办理个人经营性贷款”被处罚


    2021年12月24日,青岛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东营东营区支行与山东华发工贸有限公司签订《借款合同》,约定:贷款金额8860000元,期限自2021年12月24日起至2022年12月24日止。借款用途借新还旧。2021年12月24日,青岛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东营东营区支行与广饶县悦丞工贸有限公司等签订《最高额保证合同》,合同约定,自2021年12月24日至2022年12月24日,银行与山东华发工贸有限公司办理约定的各类业务所形成的债权提供最高额保证担保。


    据相关资料显示,广饶县悦丞工贸有限公司自2019年至2021年期间有九次被法院限制高消费,2021年12月31日被最高法列为失信公司。


    2019年9月29日,青岛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东营东营区支行与胜利德润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签订《借款合同》,合同约定,青岛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东营东营区支行向胜利德润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发放借款22500000元,贷款用途为借新还旧,借款期限自2019年9月29日起至2022年9月29日。


    2021年5月6日,山东富宇化工有限公司与青岛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东营东营区支行签订《借款合同》(合同编号:822022021借字第00011号),借款本金1999万元,借款期限12个月,执行年利率3.85%,按6个月结息,结息日为每6个月的19日,到期利随本清。


    据相关资料显示,山东富宇化工有限公司自2019年至发放贷款前有多达15次的限制高消费记录,就在青岛银行签订发放贷款的当天,山东富宇化工有限公司被光大银行东营分行申请强制执行。


    类似“借新还旧”存在资金风险的贷款在青岛银行数亿元之多。


    据中国银监会官方网站消息,2023年1月30日,潍坊银保监分局对青岛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潍坊寿光支行以“贷后管理不尽职,严重违反审慎经营原则”被罚款50万元。


    2021年6月21日,东营银保监局对青岛银行东营分行以“违规办理个人经营性贷款”罚款75万元。





    青岛银行股东山东三利源经贸有限公司被限制高消费


    据青岛银行本年第一季度报告显示,山东三利源经贸有限公司持股2.09%,持股121,600,000股,目前处于质押状态。


    据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显示,山东三利源经贸有限公司2023年2月22日未按执行通知书指定期间履行被限高,执行标的5614984元。2023年4月10日因未按执行通知书指定期间履行被限高,执行标的1455608。由此可见,青岛银行股东山东三利源经贸有限公司资金已经出现问题。





    望青岛银行严把贷款程序,严控资金风险,对此,记者持续关注。


    责任编辑:延菁菁


    欢迎提供新闻线索(V:mingchengzaobao)

    2023-05-18
  • 你所在的城市,“网红”了吗

    4月29日,游客在山东省淄博市一家烧烤城吃烧烤。朱伟摄(新华社发)





    陕西省西安市大唐芙蓉园内上演的舞台剧《鼓》。新华社记者刘潇摄





    5月12日,重庆市南岸区涂山镇夜市火爆。郭旭摄(人民图片)





    5月7日,在浙江省杭州市湖滨步行街“3D笑脸墙”前,摄影师为游客与杭州亚运会吉祥物之一“宸宸”拍摄合影。新华社记者黄宗治摄





    2月19日,广东省江门市蓬江区新市路一带老街,人流如织。黄展摄(人民图片)





    5月8日拍摄的湖南省长沙市年嘉湖风光。李健摄(人民图片)


    去淄博吃烧烤、去长沙游橘子洲、去潍坊参观风筝博物馆……今年“五一”假期,诸多“网红城市”吸引着全国各地游客前去游玩,旅游消费市场火爆。


    新晋“网红城市”淄博备受游客欢迎。数据统计显示,淄博“五一”整体旅游订单较2019年上涨441%,其中网红打卡地“八大局便民市场”假期第一天接待游客量超过12万人。老牌“网红城市”长沙同样表现不俗,截至5月3日14时,长沙27个旅游景区假期5天累计接待游客194.95万人次,累计实现营收9210.51万元。


    对于所有的城市来说,“走红”都不是最终目的,“长红”才是长期追求。“网红城市”如何长期发展?


    “网红城市”各有独特气质


    “一桌一炉一卷饼,蘸酱、卷肉、放葱……”凭借着独特的仪式感和吃法,淄博烧烤在网上火了。从今年春天起,“组团到淄博吃烧烤”等话题频登微博热搜榜、抖音同城榜,成为现象级的话题。在社交媒体流量的助推下,山东淄博成为新晋“网红城市”。


    线上的流量很快转化成了线下的热情——微信发布的2023“五一”游玩井喷数据报告显示,“五一”期间淄博旅游相关行业日均消费金额环比增长73%,游客在淄博本地中小商户日均消费金额环比增长近40%。


    淄博不是第一个“网红城市”,此前,在大江南北,已有多个城市在网络带来的红利中脱颖而出。而这些城市,都有着独一无二的特点。


    橘子洲烟花、湘江两岸灯光秀,造就了湖南长沙“浪漫之都”的标签;悠闲自在的茶馆,多元而包容的时尚街圈,融合出四川成都舒适安逸的氛围;“8D魔幻”的地形,热门景点洪崖洞,使重庆成为“老牌网红”……这些城市凭借着独特的景色、美食等,在网络上收获众多流量,跻身“网红城市”行列,收获了高关注度、强影响力。


    城市里最常见的符号往往能够引起情感上的共振,进而推动人对城市产生欣赏与留恋。在接受本报采访时,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张志安认为,“网红城市”往往有其特质。“我们看一个‘网红城市’,其一是流量,其二是一种文化或者情感的特质,这种特质会让今天的年轻人有所认同。流量的背后是一种精神气质,比如娱乐精神,这些往往跟年轻人的心态有所衔接。”


    比如长沙。富有青春活力,已经成为这座城市的一种精神特质。各大商圈里霓虹璀璨、车来人往;渔人码头江风习习、龙虾飘香;湖畔音乐会现场欢歌笑语……在凌晨三四点也会堵车的长沙,人们挤在夜间的大排档里,享受着“不夜城”的活力气氛。纪录片里解放西夜间的故事,新闻中长沙各大夜市的镜头,以及热搜上多次“凌晨4点半,长沙街道人山人海”的话题,于润物细无声中形成了“青春长沙”的城市特质,吸引着人们从线上走到线下,走出家门,打卡长沙。2022年8月,由瞭望智库牵头编写的《中国城市夜经济影响力报告(2021—2022)》发布,长沙荣登“中国夜经济十强”第二位。


    “这样的青春文化、青春活力就是长沙的一种标记。某种意义上讲,长沙是为年轻人存在的。”长沙市政协主席陈刚在第五届中国文旅新营销峰会上说道。


    再如淄博。这个新晋“网红城市”,成为了很多人内心需求的投射和载体。在移动短视频中,人们被这里朴实而吸引人的文化感染。一张周末“说走就走”的车票,就能实现短暂的情感释放。“淄博烧烤”中的“烟火气”,承载着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


    正如淄博当地人所说,淄博烧烤的小炉子代表温度、小饼代表包容、小葱代表豪爽,一方美食也不乏文化意蕴。


    如何打造一座“网红城市”


    从老牌网红重庆、湖南长沙、陕西西安,到被当地文旅局长们带火的四川甘孜和湖北随州,到因热播电视剧一炮走红的广东江门和云南大理,再到总是霸榜微博热搜的山东淄博,“网红城市”拥有的不仅仅只是特色符号,还有文化元素与城市底蕴。


    如何打造一座“网红城市”,成为越来越多城市感兴趣的话题。有的城市召开专题研讨会,有的城市专程赶往淄博学习,有的城市将其写入城市规划……


    从过往的经验看,“网红城市”的出现,确实与当地的努力运作分不开。


    比如,为深入推动文旅融合,电视剧《狂飙》的取景地江门市制作了长堤历史文化街区取景点VR全景和打卡点标识,游客只需扫码,便可了解到《狂飙》的取景点及其背后的文化历史,跟随剧情漫步百年老街,深度感受这里的旧时光。


    再如,在位于橘子洲景区的长沙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湘绣、面塑制作技艺、湘剧脸谱绘制等多个非遗项目,为游客提供了深度的文化体验;各种光影艺术场所、青年中心、文创空间、展览馆等,让游客得以深入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人文魅力。


    又如,重庆市人民政府印发的《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中,明确指出要建立和完善文旅融合IP协同创新机制,制定和出台针对原创知识产权的扶持政策,进一步做实文创联盟,推进文化赋能旅游,充分挖掘各类文物、文学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人文资源。


    红起来,考验的不只是城市光鲜一面,还有配套保障措施。一旦与口碑不符,或者很快走了样,“网红城市”便要面临“红”转“黑”的风险。


    在淄博,通过烧烤“出圈”后,当地立即推出一系列便民利民举措。为应对大客流,当地及时调整公交线路,并推出烧烤地图进行分流;政府率先规范住宿价格,对涨价1.5倍的酒店进行立案调查;景区公厕为游客贴心地准备了卫生巾和肠胃消炎药;本地男女老少齐上阵,担当志愿者为外地游客提供服务,用真诚的态度向全国敞开怀抱……淄博这座规模体量并不大的城市,靠着诚信和热情收获了人们的好评。美团数据显示,淄博今年“五一”住宿预订量较2019年上涨800%,增幅位居山东第一,口碑也一直保持在很高的水准。


    有网友评论说,“你以为人家宣传的是烧烤,其实人家宣传的是居民素质、行政队伍能力以及好的营商环境”“淄博烧烤不在串,在乎重民生、提人气、促消费、活经济、树形象、创文化、增信心”。


    在重庆,推动旅游环境改善,成为一项重要工作。正如重庆市文旅委副主任秦定波所言,城市有了关注度,旅游环境也在加速改善,下一步就是做出什么样的产品来吸引游客留下来。重庆市有关方面称,下一步将继续推动产品供给优质化。除了提档升级洪崖洞、李子坝轻轨、磁器口古镇等一批网红景区景点,还将围绕红色旅游、都市旅游、三峡旅游、乡村旅游等推出一批精品旅游线路,努力打造一批具有标志性、带动性、原创性的旅游品牌。


    让城市从“网红”走向“长红”


    一座城市成为“网红”,可以凭借某个景点或是事件的传播。但要达到“长红”的状态,则需要长期提供良好的体验与感受。


    在张志安看来,“网红城市”“长红”需要有策划、有营销、有场景,可分享、可传播、可连接。他认为,可以长期持续的“网红城市”是由多种因素构成的:第一是发达的产业经济,这样才能吸引更多年轻人到此地就业;第二是宜居的生活环境,人们能够拥有良好的消费体验;第三是一定的文化积累,城市拥有自己的精神符号和精神特质。“短期的热门城市,并不意味着一定是持续散发魅力的城市,还需要对这个流量进行有效转化,变成城市可持续的发展动力。”


    杭州的做法值得借鉴。在这座南方城市,市中心的武林路总是灯火通明、游人如梭,繁荣的夜经济点亮夜晚;“最美跑道”“大小莲花”、杭州之门、物联网街等一批有趣的地标不断出现;中国动漫博物馆、中国网络作家村等国字号IP相继落户;电子商务、物联网、互联网金融等各类新兴产业蓬勃发展,为人们提供了发展的新赛道……各种要素有机组合之下,在很长时间里,杭州这座城市的魅力持续增加。


    在接受本报采访时,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副教授刘楠表示:“真正长久的‘网红城市’,要能够和地方产生经济、情感链接。‘网红城市’的成长和发展是一个激活内在动力、整合外部资源,然后外部资源又能够驱动内在动力,最后形成一种团结共同体的过程,核心驱动力是人的力量。”


    有分析认为,“网红城市”重在突出特色,既要借鉴其他城市成功之道,也要结合自己的历史传承、区域文化、时代要求,打造自己的城市精神,对外树立形象,对内凝聚人心。


    从“网红”走向“长红”,“网红城市”结合自身优势,不断探索着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的道路。


    比如潍坊市高新区。这里聚焦元宇宙数字文旅产业,目前已经布局元宇宙未来创新谷、联东U谷等专业园区,聚集歌尔股份、同心视界等骨干企业8家,重点建设喀什元宇宙文旅基地、元宇宙数字科技研发等一批项目,塑造文旅产业优势。潍坊市高新区有关负责人告诉笔者,下一步这里将依托元宇宙未来创新谷等园区搭建产业平台,培育引进一批龙头企业和优质项目,探索“元宇宙+文旅”场景应用。


    再看长沙,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聚集起了视频文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4000余家,拥有华为云音视频创新、火山引擎、马栏山计算机媒体研究院、5G重点实验室等科技创新力量,推动着长沙文创产业竞争力、影响力不断提升。在2023年全国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工作会议上,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获评“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


    维持“长红”实力,离不开人才的力量。


    这一点,西安持续发力。今年1月,西安市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助推西安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加强人才工作助推高质量发展,实施更加积极、开放、有效的人才政策,努力将西安建成各类人才荟萃、发展空间广阔、生态一流的创新策源地、产业融合地、人才首选地。


    “我特别希望大部分的中国城市都有‘网红基因’。”张志安告诉笔者,“更希望不同的城市都能找到自己个性,找到不同的发展方式,最终让人们在那么多不同的城市里选择。”(刘少华侯婧怡徐玉洁)


    链接


    不断迭代的“网红城市”


    “网红”,最早是“网络红人”一词的缩写。现在,凡在互联网上拥有较高流量、被广泛关注的事物,都常被冠以“网红”二字。网红校园、网红美食、网红地标……“网红”所指范围不断扩大,“网红城市”应运而生。


    “网红城市”分哪些类型,经历哪些阶段?对此,媒体和学界没有定论,分类方法各异。


    有观察者认为,“网红城市”发展经历三代。互联网普及之前,厦门、丽江等城市有意识在媒体上投放形象广告,堪称“网红城市”“元老”。第二代,以西安和重庆为代表,在短视频平台爆火。第三代,城市形象更贴近年轻人审美,长沙是其中代表。


    有学者分析,“网红城市”已发展至4.0时代。1.0时代,主要是以自然风景闻名的城市,如丽江、大理。2.0时代,出圈的是人工城市景观,典型代表是重庆、成都、西安等城市。3.0时代,“吃喝玩乐”是关键词,如长沙的“超级文和友”备受关注;4.0时代是“产业时代”,靠“消费性服务业”火热的淄博是典型代表。(徐玉洁整理)

    2023-05-17
  • 住户存款减少1.2万亿元,消费大涨,钱去哪了?

    中新网5月17日电(记者李金磊)4月份,住户存款减少1.2万亿元,而消费同比增长18.4%,这是怎么回事?


    住户存款减少1.2万亿元


    央行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4月份人民币存款减少4609亿元,同比多减5524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减少1.2万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减少1408亿元,财政性存款增加5028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增加2912亿元。


    对比一季度住户存款增加9.9万亿元,4月份住户存款却大幅减少,原因何在?





    人民币资料图。张云摄


    招联首席研究员、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兼职研究员董希淼对中新财经表示,随着资本市场稳定、理财产品净值回升,居民投资理财意愿逐步恢复,部分存款回流到资本市场、理财市场。近期黄金价格上涨较快,部分居民还加大了对与黄金相关的资产配置。同时,这也与一段时间来存款利率不断下行有关。


    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经济政策委员会副主任徐洪才对中新财经指出,住户存款减少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存款利率下调,居民认为钱存在银行的收益率要下降,所以,一些存款“搬家”到理财。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认为,居民部门存款在近几年的4月份均会减少,具有季节性特征。


    中新财经梳理央行公布的数据发现,过去几年的4月住户存款都有所下降,2019年4月住户存款减少6248亿元,2020年4月住户存款减少7996亿元,2021年4月住户存款减少1.57万亿元,2022年4月住户存款减少7032亿元。


    在明明看来,今年住户存款下滑幅度明显高于2022年,一个重要原因是居民储蓄意愿下滑,或因风险偏好回升、消费回升以及存款利率下降所致。


    今年一季度,央行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显示,倾向于“更多消费”和“更多投资”的居民分别占23.2%和18.8%,比上季各增加0.5和3.3个百分点;倾向于“更多储蓄”的居民占58%,比上季减少了3.8个百分点。





    来自国家统计局网站


    4月份消费大涨18.4%


    倾向于“更多消费”的居民占比提升,体现在数据上,就是4月份消费增速大幅提升。


    国家统计局5月16日公布的数据显示,4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4910亿元,同比增长18.4%,比上月加快7.8个百分点。


    对于消费增速大幅反弹的原因,徐洪才分析,随着疫情影响消退,4月份消费延续了一季度消费恢复性的势头,再加上去年4月份消费基数比较低,基数效应的影响,造成了消费增速的大幅抬升。


    今年以来,消费整体上恢复向好,特别是前期受到压抑的服务性消费需求快速释放。随着居民外出购物、就餐、旅游、观影活动增加,相关消费明显扩大。4月份,餐饮收入3751亿元,增长43.8%;营业性客运量成倍增长,电影票房也大幅增加。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表示,随着消费场景有序恢复,居民消费倾向逐步提升,尤其服务性消费明显改善,市场销售持续扩大。今年以来假期期间,旅游出行、外出购物、住宿餐饮等消费非常火爆,“五一”假期期间的旅游人数、旅游收入按可比口径相比,已经超过了2019年同期水平。


    居民买黄金的热情也充分体现在数据上。数据显示,4月份,限额以上金银珠宝类商品零售额大幅增长44.7%。


    从楼市来看,1-4月份,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0.4%,降幅比1-3月份收窄1.4个百分点。销售额增长8.8%,增速比1-3月份加快4.7个百分点。


    从车市来看,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4月份,乘用车产销量分别完成177.8万辆和181.1万辆,同比分别增长78.5%和87.7%。


    付凌晖认为,近期,文旅消费、网红特色消费、直播带货消费热度比较高,成为消费回升向好的新亮点。当前,消费恢复仍是初步,居民消费能力提升和消费意愿增强还有空间。随着经济好转、就业增加、消费环境改善,我国消费增长动力有望继续增强。


    徐洪才分析,4月份中国经济延续了一季度恢复向好的态势,三重压力有所缓解,但带动消费增长的主要还是日常消费、服务业消费等,大宗商品消费开始启动但还有待观察,企业资产负债表、家庭资产负债表的修复还需要时间。


    董希淼指出,住户贷款在3月单月增加1.24万亿元之后,4月减少2411亿元,下一步,应采取针对性措施,稳定预期,提振信心,持续激发有效融资需求,更有力地推动经济继续转好。(完)

    2023-05-17
  • 湖北公安县法院《执行和解协议》成“废纸”恢复执行遭复议

    名城早报记者任永


    据当事人张先生称:“多年前自己与湖北省荆州市公安县斗湖堤镇彭女士的一起经济纠纷,经法院审理被认定为民间借贷纠纷,并于2018年12月以(2018)鄂1022民初1864号民事调解书结案”





    执行和解协议


    因生意不景气,张先生未能按照约定履行,2019年3月彭女士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案号(2019)鄂1022执59号),同年4月,张先生作为被强制执行人列入了限高人员和失信黑名单。


    成为限高人员和失信黑名单的张先生,在收到法院的法律文书后,积极与彭女士协商,于2022年1月12日达成《执行和解协议》,并在法院备案。据协议约定:“张先生分期偿还彭女士借款本金及利息。协议同时约定,在2022年1月20日前,乙方(张先生)给甲方(彭女士)还款人民币共15万元,甲方出具15万元的本金收条。2022年3月31日前在乙方给甲方还款25万元后,甲方在3个工作日完成乙方在公安县法院限高解冻和黑名单解除,并出具25万元的本金收条。在乙方完成还款后,甲方如果没有完成相关操作即视为违约,违约则视同甲方自愿放弃该协议约定中尚未偿还的欠款追讨权利。”


    2022年3月30日,张先生按协议约定已经完成了共计25万元的还款,彭女士也给张先生出具了收条。双方并于2022年4月1日在公安县法院做了执行笔录,彭女士再次对《执行和解协议》做了签名确认。公安县法院也出具了执行裁定书确认:“因双方当事人自行达成长期和解协议并正按和解协议履行中,终结(2022)鄂1022执339号案件的执行。”


    按相应法律文书的时间核算,在2022年3月30日,当张先生向彭女士已完成还款25万元本金后的三个工作日内,也即是2022年的4月5日前,彭女士及公安县法院应当完成张先生的限高解冻和失信黑名单解除。


    然而,在还款25万元本金后,张先生多次要求彭女士到法院配合解除限高和解除失信黑名单,彭女士承诺4月份一定办好,张先生也一直积极履约。在2022年6月至12月期间,张先生还款彭女士19.4万元。算上之前的还款,张先生前后累计还给彭女士64.1万元。


    但是,2023年春节前,一直认为自己早已从失信黑名单中去除的张先生突然从朋友口中得知自己仍在法院失信黑名单中。张先生按照《执行和解协议》的约定内容停止了继续还款,从张先生提供的截图来看,失信黑名单公告是发布在澎湃新闻公安县人民法院的“澎湃号”上,该账号的实际使用人为公安县法院。





    2023年3月7日,彭女士向法院恢复执行申请,法院向张先生下达了恢复执行的有关法律文书((2023)鄂1022执恢47号),恢复了对张先生的强制执行。


    张先生的代理律师认为,《执行和解协议》是具备法律效力的,并且得到了双方当人的签字确认且在法院备案,现如今,《执行和解协议》却成了废纸。


    目前,张先生针对《执行和解协议》合法有效、未按协议约定从失信黑名单中移除等情况向荆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提交执行异议复议申请,我们相信,法律的天平不会向任何一方倾斜。对此,将持续关注。


    责任编辑:延菁菁


    欢迎提供新闻线索(V:mingchengzaobao)

    2023-05-16

  • 首 页  上一页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下一页    尾 页  

    版权声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 8629 6259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696号 蒙ICP备160010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