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部谈加强乡村教师待遇保障:从多方面狠抓落实

    中新网8月31日电在谈及加强乡村教师待遇保障方面开展的具体工作,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任友群31日从四方面进行了说明。一是持续巩固“不低于”的成果;二是深入实施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三是加大职称评聘向乡村教师倾斜力度;四是推动加强乡村教师住房保障。

    在31日上午举行的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有记者问:近年来教师工资待遇得到了持续加强,能否介绍一下,在加强乡村教师待遇保障方面具体开展了哪些工作?

    任友群回应称,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乡村教师的待遇保障,教育部会同相关部门出台了很多政策,狠抓落实,进一步提高乡村教师的待遇保障。

    一是持续巩固“不低于”的成果。在2020年全面落实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收入水平的基础上,指导各地进一步健全义务教育教师工资待遇随当地公务员工资待遇调整的联动机制,持续巩固“不低于”成果,教师工资待遇整体上得到了较好的保障。

    二是深入实施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我们和财政部按照地方自主实施、中央综合奖补的原则,对中西部22个省份原连片特困地区县工作的乡村教师给予生活补助,目前我们22个省份715个原连片特困地区县实施了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受益教师130万人。同时,由于中央有这个奖补政策,也带动了地方1086个非连片特困县也采取了类似的政策,目前各地已经形成“越是基层,越是艰苦,待遇越高”的乡村教师待遇格局。

    三是加大职称评聘向乡村教师倾斜力度。2020年7月,教育部等六部门出台了《关于加强新时代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对长期在乡村从教的中小学教师,职称评聘可以按规定定向评价、定向使用,对中高级岗位实行总量控制、比例单列,不受所在学校岗位结构比例限制。2022年9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和教育部一起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完善中小学岗位设置管理的指导意见》,这个文件也进一步明确了对乡村教师职称评聘实施倾斜政策。目前,各地也都出台了相关政策,落实向乡村教师倾斜要求,缓解了乡村教师职称评聘比较难的问题。

    四是推动加强乡村教师住房保障。继续加快实施边远艰苦地区乡村学校教师周转宿舍建设,会同住房城乡建设部完善教师的住房保障体系。截至2023年7月底,全国已经建设筹集了保障性租赁住房500多万套(间),能够解决1500多万包括乡村教师在内的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的住房问题,我们的乡村教师也能享受到类似的政策。


    任友群最后指出,“为了应对人口变化的趋势,我们委托专家团队开展了教师资源统筹优化配置相关研究,基于“七普”数据预测显示,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未来乡村教育的规模将会有所缩小,城乡教师资源可能会出现结构性失衡,乡村教师的数量也会相应有所下降。面对这种形势,我们要尽早开展各级教育分城乡的教师资源配置规划,继续大力支持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多措并举加强乡村教师待遇保障。同时,乡村教师自身也要主动加强学习,不断提高教书育人本领,为改变乡村教育面貌作出新的积极贡献。”

    2023-08-31
  • 2023年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名单发布

    央广网北京8月31日消息(记者冯仪郭彦伟)






    8月31日,教育部举办新闻发布会,介绍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进展成效、国家支持教师队伍建设有关工作和第39个教师节系列宣传庆祝活动安排,并发布2023年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名单、第三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创建示范活动入围名单。







    新闻发布会现场


    发布会上,中央宣传部宣传教育局副局长曾建立宣布了2023年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名单:

    1.翟津,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第一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2.刘少坤,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大学

    3.史宁中,东北师范大学

    4.蔡小雄,浙江省杭州第二中学

    5.兰臻(女),福建省漳州市实验小学

    6.刘红宁,江西中医药大学

    7.韩冰川(女),山东省淄博市汇英幼儿园

    8.吴拥军,河南省洛阳市栾川县特殊教育学校

    9.李青霖(女),云南省曲靖市第二小学

    10.德吉卓嘎(女),西藏自治区林芝市米林县中学

    11.任继周,兰州大学

    12.许斌,宁夏职业技术学院

    2023-08-31
  • 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建设

    作者:张志丹(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这一重大部署关乎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关乎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是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题中应有之义。构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切实发挥思政课立德树人关键作用,是落实这一重大部署的关键环节。

    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是指在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的基础上,以学校教育为核心,坚持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充分发动社会、学校、家庭、网络等各方面力量,建立一体化发展共同体,以共同体的力量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增强思政课育人成效。具体来说,建设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包括育人主体共同体、课程建设共同体、资源整合共同体、组织保障共同体。

    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提出:“要把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程,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这次座谈会就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思政课教师的基本要求等作了明确要求,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指明了方向。近年来,教育部明确提出全国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建设,深化了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内涵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一体化共同体建设进入新的历史阶段。

    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建设重在“合”,通过“合作”发挥“合力”。解决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聚焦发力、重点突破是关键。首先,加强育人共同体的政治站位。思政课课程性质要求强化学生的政治观念和意识熏陶。育人共同体建设需要提高政治站位,提高认识,充分发挥思政课的立德树人作用,将各个学段进行有序组织,形成育人合力。办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教师的政治素养对学生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思政课教师自身要有政治思维,坚定政治立场,强化政治认同,有效引导学生真学、真懂、真信、真用马克思主义。此外,要加强教师人才交流,建立健全思政课备课机制,开展同课异构制度,组织不同学段的教师在相同的专题下,针对不同年龄学生的特点开展集体备课,通过一起上课、听课、评课来探讨交流,达到优势互补的效果。

    其次,加强课程共同体的支撑作用。一体化不仅丰富与发展了传统思政课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而且充分运用了社会生活来拓展教学空间,以生活化的形式加强共同体建设。具体来说,要打造特色思政课程群,将党的创新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全面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持续丰富内容供给,不断探索馆校合作课程,打造立体课程体系;要增强思政课显性教育,理直气壮办好思政课,同时又要重视隐性教育,充分挖掘其他课程的思政资源,以引领不同学段学校的思政课程建设。

    再次,加强资源共同体的整合作用。历史积淀和社会发展给“大思政课”建设带来了丰富的育人资源。因此,充分利用各类育人资源、激发育人功能至关重要。通过打造区域资源综合应用带,立足学生实际与学校实际,能够有效整合区域内的各类教学资源,如红色文化资源、生态文明资源等,围绕“中国式现代化”“全过程人民民主”等教育教学主题,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中将资源加以充分应用。还要通过加强区域内大中小学及相关单位共建,推进校内外联动项目、集群式德育项目,加强区域内“大思政课”实践教育基地的内涵建设,推进教育实践活动课程建设。

    最后,加强制度共同体的保障作用。习近平总书记着重强调:“要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协同配合的工作格局,推动形成全党全社会努力办好思政课、教师认真讲好思政课、学生积极学好思政课的良好氛围。”具体来说,就是要发挥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引导作用,强调宏观层面的政策建设、中观层面的平台建设、微观层面的实施建议与支持,加强共同体共建共享的顶层设计和制度保障,建立面向相关地区思政课教师的跨学科、跨学段以及跨校区、跨学区的协同联动机制;建立好考核评价机制,加强对共同体建设的督导。同时,加大学区内的典型案例与优秀成果宣传力度,将组织保障模式通过良好的舆论氛围不断深入推广。

    推进全国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建设,需要继续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秉承系统思维、实践思维、创新思维、发展思维,扩展育人空间,整合育人资源,汇聚育人合力,发挥创新精神,最大限度彰显学校思政课的育人成效。

    《光明日报》(2023年08月28日02版)

    2023-08-28
  • 山东管理学院学子三下乡:开启法律明灯,照亮人生前程

    名城早报记者张峰通讯员张丙艳

    为进一步加强校园安全普法教育,增强青少年法律意识,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自2023年7月10日起,山东管理学院劳动关系学院“劳关学子青春普法”行动队在各地进行普法宣讲。


    该团队于7月12日前往山东省滨州市无棣县马山子镇组建的暑假义务学堂——“滨滨学堂”,开展“预防校园欺凌”普法宣讲活动,向同学们讲解了校园欺凌的表现形式、犯罪成因及危害,阐释了校园欺凌、校园暴力的应对方法和预防措施,告诉同学们在面对校园欺凌时要坚定勇敢地向欺凌说“不”,并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同时引导同学们积极地参与到抵制校园欺凌的行动中来,不做残忍的施暴者,不做冷漠的观望者,不做沉默的被害者,远离欺凌,在法治的阳光下健康成长,共同构建和谐平安校园。





    (团队成员向青少年讲解校园欺凌的表现形式,犯罪成因及相关法律。通讯员张丙艳供图)










    (同学们填写关于校园欺凌的调查问卷。通讯员张丙艳供图)










    (团队成员指导同学们进行普法手工制作。通讯员张丙艳供图)









    (团队成员和同学们合照。通讯员张丙艳供图)


    7月17日,该团队前往在济南市青少年宫组织孩子们参加模拟法庭比赛,充分提升孩子们的法治素养。






    (团队成员为同学们讲解法律知识和模拟法庭比赛规则。通讯员桑英乐供图)





    (团队成员作总结发言。通讯员桑英乐供图)


    7月25日,山东管理学院劳动关系学院“劳关学子青春普法”行动队前往日照市岚山区南李家村社区,开展“中小学普法法制教育”宣讲活动,加强中小学生法制教育,做到知法,懂法,学法,用法。





    (团队成员和同学们合影。通讯员乔为桢供图)

    责任编辑:程凯

    欢迎提供新闻线索(V:mingchengzaobao)

    2023-08-24
  • 江苏边检开展“我为国门添光彩”演讲比赛

    名城早报记者杨春章


    记者了解到,8月17日,江苏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第六期士兵转改民警能力素质提升培训班开展“我为国门添光彩”主题演讲比赛。活动中,来自全省执勤一线的8名优秀民警代表登上讲台,为132名培训学员分享他们在各自岗位上的酸甜苦辣。活动旨在激励全警砥砺奋斗、练就过硬本领、锤炼优良作风。






    “我为国门添光彩”主题演讲比赛现场

    2023-08-21
  • 这些斑驳低矮的土墙,承载着一段英勇抗日阻击战

    名城早报记者张峰


    在山东省阳信县流坡坞镇北街村,至今还残存着一段被风雨侵蚀的低矮土墙。土墙上长满了树木杂草,如若不仔细看,和废弃的宅基地没什么两样。而旁边竖立的一座文保碑,则预示着这段土墙的特殊身份。








    (文保碑)

    北街村村民张桂香介绍,这些土墙原本有数米高,相当于以前的城墙,起到保卫村子的作用,多年来受风雨侵蚀,越来越矮。关于这里发生的那段战斗历史,她也是从老人那里听来的,只有零零散散的一些回忆。

    根据历史档案记载,1937年7月7日,日军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事变,发起全面侵华战争,很快天津、河北沦陷,日军迅速南下入侵,山东危在旦夕。津冀沦陷后,日军沿津浦铁路南下,准备经盐山、庆云攻打惠民县城。1937年11月10日,日军经庆云渡过马颊河进入阳信地界,在流坡坞以北三四公里的地方扎营。


    10日晚上,在流坡坞乡农学校工作的冯乐进、冯鼎平、薛汉三等人商讨要在流坡坞阻击日军,并策划了阻击计划,安排布置好负极人员与地点,做好了作战计划,只等着日军进入包围圈,痛击敌寇。





    (修缮中的纪念馆舍)


    在11月11日清晨,日军400多人由装甲车开路向流坡坞开来,逐步进入了已经埋伏好的伏击圈。冯鼎平带领着150余人由流坡坞乡农自卫队、国民党保安营和阳信警备队组成的部队埋伏在流坡坞村。随着冯鼎平一声令下,枪声齐鸣,仇恨的子弹射向日军。薛汉三带领着洋湖口乡农自卫队的50余人埋伏在张窝头村,见战斗打响,也带领着队员们向日军射击。这一战令日军始料不及,他们并没有想到会在这样一个偏僻的农村遭受伏击,一开始日军陷入了慌乱,随后便开始疯狂地反击,他们动用飞机狂轰滥炸。装甲车也开始对流坡坞北门进行撞击,随后日军进入流坡坞,乡农自卫队队员与乡亲们用土铳、砍刀、长矛等武器与日军缠斗,历时半个多小时后最终因寡不敌众,被迫转移。在这一仗中,双方实力悬殊,日军有飞机、装甲车还有清一色的日式装备,而我方仅有十几支武汉造步枪和土炮、土铳、砍刀。长矛等工具。但是当地人民英勇不畏,敢于同日军厮杀搏斗,打出了不畏强敌的气节,也震慑了日军。





    (残存的战斗阵地)

    在同志们转移后,日军冲进流坡坞,开始烧杀抢掠,最终将未来得及转移的群众40余人杀害,由于这一次在流坡坞受挫,日军并未敢在流坡坞停留,继续南下。

    同志们转移到八里泊的集结地点后,召开了紧急会议,时任我党冀鲁边区宣传部长的赵明新同志也参加了会议,对下一步抗日工作和游击战争作了部署。

    虽然流坡坞阻击战最终以失败告终,但这是我们共产党在山东领导的第一次与日军的作战,在双方实力如此悬殊的情况下,我们给日军以迎头痛击,打出了民族气节,激发了民众抗击日寇的信心与决心,为未来对日作战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是我们不能忘却的一段斗争历史。

    责任编辑:程凯

    欢迎提供新闻线索(V:mingchengzaobao)

    2023-08-21
  • 大学要肩负起新时代的文化使命

    【沿着党的二十大指引的方向·教育笔谈】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新时代大学履行文化传承创新职能、推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了根本遵循。大学是人类文明智慧结晶之所在,是创造、涵育和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场所,在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有着重要作用。现代大学自诞生以来,主要职能从人才培养拓展到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多个领域。我国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实践中将文化传承创新作为大学的新职能,确立了大学作为文化保存、创造、传播主体的重要地位,体现了高等教育与文化发展之间的密切联系。进入新时代,我国大学要勇担新的文化使命,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守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魂”和“根”,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谱写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当代华章。

    坚持“两个结合”,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

    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的重要论断,是“两个结合”的具体体现。百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高等教育的历史,就是一部以马克思主义指导高校发展的历史。在这个过程中,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中国高等教育紧紧围绕国家发展需要,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时期培养了一大批人才。例如,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创办的湖南自修大学和改组的上海大学,为党的革命事业培养了一大批优秀干部。后来,中国共产党又先后建立了抗日军政大学、陕北公学、延安大学、华北大学等一批高校,其中的一大特色就是“使文化教育为革命战争服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面对高等教育的新形势新任务,中央加强党对高等教育的全面领导,引领高校开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流大学建设的新探索,人才培养成效非常显著。与此同时,扎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扎根中国大地”的题中之义。经过不断探索和发展,中国高等教育形成了清晰的以德育为核心的育人理念,这既是马克思主义教育观的深刻体现,也生动反映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人”和“德”辩证关系的理解,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规模不断扩大,培养的人才与现实需求的差距不断缩小,但是一些关键领域实现重大突破所需的基础型、创新型、战略型人才供给不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归根到底靠人才、靠教育,要毫不动摇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必须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把高等教育同国家发展的目标和需求紧密结合起来,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适应性,提升大学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必须坚持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用中华民族伟大实践所体现的精神力量、文化力量铸魂育人。这是“两个结合”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具体体现,也是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的必然要求。

    坚持立德树人,培养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建设者

    立德树人是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大学的根本任务就是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传统精神深深植根于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是涵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提倡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丰富营养。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作出了一系列战略性重要部署,为我国高等教育高质量快速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贯穿人才培养体系的全过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其中的“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则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当代高等教育要引导思想政治工作者特别是思政课教师更加自觉地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加深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掌握和理解,提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与教学能力,当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守卫者和传播者,努力成为学生成长成才的引路人。要在中国语言文学、历史学、哲学、考古学、社会学、政治学等学科打造一批研究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金课”,深入阐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元素和中华文明的突出特征,发挥专业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用好社会实践这个“第二课堂”,鼓励研究、传播、实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生社团和社会实践活动。特别是要重视本科招生阶段志愿选择对青年志向的影响,引导青年学生投身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北京大学已将中文、历史、哲学、考古等优势专业纳入强基计划,选拔培养有志于投身文化传承创新事业的青年学子,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储备优秀人才。

    坚持涵育学术,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学理支撑

    创新性是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之一,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决定了中华民族不惧新挑战、勇于接受新事物的无畏品格。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世界动荡变革呈现新的特点与趋势。不同文明如何相处、人类文明去向何处成为世界关心的重大问题。与此同时,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处在关键阶段,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了小康这个中华民族的千年梦想,如何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成为备受世人关注的重大命题。回答上述两个问题,需要深刻理解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高校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五路大军”中的重要力量,也承担着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使命。高校从事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要体现继承性和民族性,坚持“民族的就是世界的”,用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一独特资源。高校要统筹用好专家学者、图书文献、课堂教学、青年学生等力量和优势,从理论、历史和实践等多个角度挖掘、阐发和践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弘扬其中跨时空、超国界的文化精神,使中华文明的文化基因与现代社会相协调。特别是要通过精深且富有创造性的学术研究,以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致力于解决我国和世界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积极探索用中国道理总结好中国经验、把中国经验提升为中国理论的学理方法,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强大学理支撑。

    近年来,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深刻演进,数字技术与人工智能科学在社会范围内广泛应用,也给人文学科的发展带来更大的挑战与机遇。北京大学在文科学科建设实践中倡导新的教育和学术方式,突破传统范式,推动数字与人文相融合,建设了语言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考古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文理交叉融合平台。《永乐大典》高清影像数据库、《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知识库等一批建设成果已初步显现。

    坚持开放包容,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与世界文明搭建沟通桥梁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取向,决定了中国各宗教信仰多元并存的和谐格局,决定了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我国高校的国际交流事业是中国坚持和扩大对外开放的生动写照,面对风云激荡的国际环境,要更加坚持对外开放,坚持教育、科技和人才的国际合作,加快培养懂中国、懂世界和造福国际社会的优秀学子。习近平总书记先后给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南京审计大学等高校的留学生回信,是希望留学生们加强交流、互学互鉴,多到中国各地走走看看,为深化国家间友谊与合作积极贡献力量。高校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高等教育对外开放的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发挥教育对外开放的作用,改进质量效益,加强与世界一流大学和学术机构的合作,加快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的高层次国际化人才。要通过多学科、多角度的研究,把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提炼出来、展示出来,把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提炼出来、展示出来,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走向世界提供强大的学理支撑。

    近年来,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的指引下,北大面向留学生开设《中国概况》等课程,引导他们“在中国看世界”和“在世界看中国”;在福建、云南、新疆、北京等地设立交流实践基地,组织留学生亲身感知中国式现代化。北大把2023年确定为“国际战略年”,努力发挥“教育外交”“科技外交”特色优势,统筹“引进来”和“走出去”,“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促进各国人民特别是青年学生间的真诚交流,共同为促进人类的文明和谐与世界的发展繁荣作出新贡献。

    2023-08-16
  • 天津:暑期“文博热”现象观察

    这个暑期,许多青少年选择穿越“时空隧道”,近距离与文物对话,感知深厚历史,感悟文化魅力,不少热门文博场馆出现了“一票难求”的火热景象。

    “文博游”缘何成大热?文博场馆呈现了怎样的新变化?又该如何自我升级,回应游客们的热情和关注?

    “人”“从”“众”,“博物馆热”持续升温

    8日上午10点,位于天津滨海新区中新天津生态城的国家海洋博物馆,等待进馆的人们排起了长队。入口处的大屏上,“即时出入馆统计”数据显示,开馆仅一个小时,这里已接待了1500余位游客。

    “我们今年7月共计接待游客约32万人次,日均接待游客达到1万人次以上。”国家海洋博物馆副馆长刘洁说。

    连日来,记者走访天津多处文博场所,总能看到不少家长带着孩子站在各类展品前认真浏览。一些学生手拿课本,不时与展品信息进行对照,神色兴奋。

    “看了电影《长安三万里》,我对唐朝的历史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看到这里有相关展览,就想拉着妈妈一起看看。”山东游客刘女士和儿子程程来到天津博物馆的“天下长安——陕西唐代文物精华展”参观,今年9岁的程程说,许多书本上的图片在博物馆中能见到实物,感觉新奇有趣。

    天津博物馆党委书记于健介绍,暑期天津博物馆迎来游客高峰,“天下长安——陕西唐代文物精华展”暑期参观游客已超10万人次,“不仅出现了部分时段预约满客的情况,博物馆还经常延迟闭馆”。

    在全国多地,不少博物馆为满足观众需要,打破了“周一闭馆”的国际通行惯例。“博物馆热持续升温,折射出人们对中华历史和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不断提升。”刘洁说。



    7月29日,在国家海洋博物馆,学生们在“远古海洋”展厅内参观。新华社记者孙凡越摄

    游客精神文化需求不断提升

    文创产品层出不穷、沉浸式体验花样频出、数字技术广泛应用……在游客们看来,博物馆逐渐成为兼具休闲娱乐、数字科技、文化创意的复合型公共服务综合体。

    “博物馆热,与当下游客的精神文化需求增长密不可分。”于健表示,游客观展正逐渐从参观向参与转变,从游览向深入研学转变,对博物展览的广度、深度都提出了新的要求。“不仅如此,文博游品质化、个性化趋势越来越明显。游客对博物馆的体验、研学、娱乐需求不断提升。”她说。

    今年暑期,由于科技感拉满、体验感多元,“探索·星辰大海——航天科技成果主题展”成为国家海洋博物馆的“新晋顶流”。

    在航天科普小课堂中,自己动手做卫星模型;在1:1复刻的商业航天卫星指挥控制体验中心,参与火箭升空全过程……在展览现场,来自全国各地的青少年创新探索的热情被不断激发。



    7月27日,游客在天津博物馆内观展。新华社记者尹思源摄

    让“文博热”长居“顶流”仍需持续发力

    多位受访专家预测,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将进一步向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在此背景下,“文博热”要多方持续发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于健等业内人士表示,受文物保护、场馆设置等因素限制,当前有条件展出的文物只占一小部分,如何更好挖掘文物背后的价值,向公众展出,让更多文物“爆火出圈”,是亟待思考的问题。

    南开大学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薄文广认为,未来博物馆要在智能化方面下功夫,增强展品与观众之间的交互性。刘洁也表示,要让更多观众建立起与博物馆的情感连接,也就更愿意到博物馆打卡。

    多位受访专家表示,当前,我国文博市场蓬勃发展,市场需求不断扩张,博物馆的服务能力也要加快跟上。中国旅游协会旅游教育分会副会长徐虹认为,博物馆可探索“开夜场”等方式提升供给能力。对于关注度较高的研学游,有关部门也应在准入门槛、从业资质、人员专业监管等方面加强管理。

    2023-08-11
  • 孩子游戏成瘾,“解药”在哪里

    暑假期间,有的孩子整天与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为伴,沉迷电子游戏。家长们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强制管控容易伤害亲子关系,不管不顾又担心孩子游戏成瘾。那么,喜欢玩游戏等于游戏成瘾吗?如何判断孩子是否游戏成瘾?家长应如何对待孩子的游戏行为?

    喜欢玩游戏≠游戏成瘾

    “一看见孩子玩游戏,我就着急、焦虑,要是不管,他能一直玩下去。”

    “我家孩子前段时间成绩退步了,感觉和玩游戏关系挺大的。一个月前我把家里的路由器拆了,带着孩子在课余时间读一些故事性比较强的书,寻找游戏的替代品。”

    “我家和孩子约定平时不能上网,周末有3次上网机会,一次可以玩10分钟。孩子现在还小,玩的都是小游戏,一次10分钟基本足够,再大一点可能就不行了。”

    近日,在北京回龙观医院举办的第二期青少年网络健康使用夏令营活动上,一群家长围坐在一起,分享彼此的困扰与尝试过的方法,探讨如何让孩子远离网络游戏。不少家长坦言,一看到孩子玩游戏就紧张,担心孩子游戏上瘾。喜欢玩游戏等于游戏成瘾吗?这两者之间有多远距离?

    “儿童青少年网络成瘾已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但对于游戏障碍的认识还存在一些误解。”北京回龙观医院成瘾医学中心主任杨可冰介绍,2019年5月25日,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将“游戏障碍”作为新增疾病,纳入“成瘾行为所致障碍”疾病单元中。根据疾病分类定义,游戏障碍是指一种持续或反复地使用电子或视频游戏的行为模式,表现为游戏行为失控,游戏成为生活中优先行为,不顾不良后果继续游戏行为,并持续较长时间。

    “电子游戏已经成为许多孩子常见娱乐方式,但需要明确的是,大多数孩子并不会出现游戏障碍。在临床中,对于游戏障碍的诊断有着相当严格的标准。”杨可冰介绍,游戏成瘾的临床表现有4条标准:持续或反复的游戏行为模式;失控性游戏行为,表现为无法控制游戏行为的发生、频率、持续时间、终止时间等;相比其他兴趣及日常活动,游戏行为成为生活优先事项;尽管已经造成负面后果(如人际关系破裂、职业或学业受影响、健康损害等),游戏行为仍然无法停止。

    “符合以上4条标准后,还需要判断持续时间,通常需持续至少12个月才能被诊断为游戏成瘾,如果症状严重,持续时间可以缩短。”杨可冰强调,年龄与游戏成瘾呈“倒U型”关系,在人的大脑发育、学习成长、人际关系建立的关键时期发生风险较高,即10—25岁阶段。

    根据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中华预防医学会精神卫生分会等发布的关于游戏障碍防治的专家共识(2019版),中国多项相关调查研究显示,游戏相关问题患病率为3.5%—17%。综合既往相关研究结果,游戏障碍患病率平均约为5%,且保持相对稳定。游戏障碍者以男性、儿童青少年人群为主。

    孩子沉迷游戏可能是在向家长发出呼救

    随着互联网的日益普及,网络已经成为当代儿童青少年重要的学习、社交、娱乐平台,在其成长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日益凸显。孩子们喜欢玩电子游戏并不奇怪,但为什么有些孩子玩游戏能达到痴迷的地步?网络游戏到底为何让人如此沉迷?

    “游戏好玩儿,能让我放松”“(玩游戏)赢的时候很快乐”“在游戏里能交到朋友”“同学们都玩(电子游戏),我不玩显得不合群”……在夏令营上,孩子们给出的答案五花八门。

    “游戏成瘾反映的是真实的需求。”在北京回龙观医院成瘾医学中心心理治疗师刘艳看来,一个人的生活中如果重复性发生某一类事件,从心理学的视角看,这样的事对其而言一定是有意义的——或是帮助其获得了什么,或是帮助其回避了什么,或是以上两种可能性的叠加。

    “当孩子沉迷于网络游戏时,他们爱的往往并不是游戏本身,而是一些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得到满足但在游戏里获得的感受:被关爱的感受、自由的感受、愉快的感受、有力量的感受等。”刘艳说,孩子们还能在游戏中维护一些虚拟的关系,营造一些虚拟的感情甚至极致的爱,“但是游戏创造不了实际的价值,也没有办法提供真正的生存需要和实实在在的安全感。”

    “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发现,游戏成瘾的背后往往潜藏着各种问题。”杨可冰说,除外遗传因素的影响(例如有的人天生更容易产生成瘾行为),孩子沉迷游戏的背后,或多或少都存在家庭关系不和谐问题。有的家庭关系紧张,父母频频爆发争吵,孩子无所适从,产生无助感;有的父母常年不在家或过于繁忙,孩子缺乏陪伴,会产生孤独感;有的父母比较强势,家庭氛围压抑,孩子想逃离家庭的高压……这些都更容易让孩子沉迷游戏。

    专家介绍,对游戏障碍儿童进行的相关社会研究发现,与健康儿童相比,游戏成瘾儿童的“延迟满足”能力明显较差,而这一情况的形成往往与家长过度宠爱、没能对孩子相关能力进行有效培养有关。同时,处于青春期的孩子,如果在学业或人际关系上受到挫折,又难以从学校、家长或其他方面获得尊严感和荣誉感,也容易陷入游戏成瘾问题。

    “换个角度看,孩子沉迷游戏,其实可能是在向家长们发出呼救——‘请给我有温度的爱’。”刘艳表示,当人的本能需求没办法被满足时,作为一种自救性行为,可能就会去网络世界里寻求刺激,“这不是病理现象,而是一种代偿行为和方式。”但是,随着在网络世界中所处的时间越来越久,孩子会越来越漠视与外在真实世界的连接,最后会逐渐用一种解离的方式来处理外在世界。这时,外在世界对孩子而言像是梦一样,网络世界才像是真正的生活。

    良好亲子关系是游戏成瘾的最佳“解药”

    “游戏成瘾的治疗较为复杂。”杨可冰介绍,对于成瘾的戒除,治疗以心理治疗和行为疗法为主,包括行为替代、家庭治疗、团体治疗等,如若涉及抑郁症等共病,还需要配合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

    “心理治疗是治疗游戏障碍非常重要的治疗方式,能够有效地戒除网瘾。”刘艳表示,对大多数游戏障碍患者而言,沉迷游戏只是外在行为和结果,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其现实关系出了问题,孩子们没有被真正看见和尊重,或是其正常需求没有被满足,或是其没能很好地应对现实的压力和困难。因此,游戏障碍患者需要在心理治疗师的帮助下,找出真正导致其产生沉迷游戏行为的心理层面原因,通过系统干预帮助孩子重新与现实连接起来。此外,儿童青少年的游戏障碍还常伴有情绪障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等精神心理疾病,这些情况需要配合药物治疗的方式。

    “治疗游戏障碍的根本目的是戒断网瘾,从而健康地使用网络,而非拒之千里。”杨可冰说,如今家庭独生子女情况较多,孩子使用电子产品排解孤独感的情况难以避免。孩子如果正常完成学业任务,可以适当玩游戏。过度禁止娱乐,反而可能使孩子出现逆反心理,导致游戏成瘾风险增大。家长自身不应将网络视作洪水猛兽,而要正确引导孩子上网,积极预防游戏成瘾。

    杨可冰介绍,目前临床关于游戏成瘾的防治可以分为“一级预防”“二级预防”“三级预防”3个阶段。“一级预防”主要包括对于疾病本身的认知、宣教;“二级预防”主要是通过在学校、家庭等社会场景采取部分措施,阻止疾病发生;“三级预防”则是对已经确诊游戏障碍的儿童进行干预,促使其获得较好转归。

    专家表示,如果孩子的兴趣来源或刺激点主要来源于游戏这种容易即时满足的方式,极易丧失延迟满足能力。家长应该帮助孩子从幼时开始,培养控制冲动、延迟满足的能力,并引导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经过努力获取某些满足。6岁前的孩子尽量多参与和人互动的亲子活动,比如和父母一起看书或与同龄小朋友玩耍,一天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建议控制在半小时至1小时以内;初中以上的孩子,一天使用电子产品的累计时间建议控制在2小时以内。

    此外,为预防孩子游戏成瘾,家长应努力倾听孩子的需求,寻找与孩子的共同话题,增加与孩子的深入交流,跟孩子交朋友,尊重孩子的自主性,提升其现实中的成就感。同时,家长还要引导孩子培养健康多元的兴趣爱好,如下棋、打球等,鼓励孩子多进行户外活动、多结交朋友、多进行面对面社交。需要注意的是,家长要以身作则,要求孩子做到的事情,家长首先要做到,与孩子沟通交流时切忌简单粗暴。如果孩子玩游戏的时间越来越长,影响到日常生活及学习,建议家长寻求专业的帮助。

    “游戏成瘾受孩子的成长经历和环境影响极大,良好亲子关系是游戏成瘾的最佳‘解药’。”杨可冰呼吁,暑期家长应尽量抽出时间,在现实世界里多陪伴孩子,才能从根本上预防游戏成瘾。

    2023-08-11
  • 持续加力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

    要以系统、长远的眼光综合施策,完善就业链条、健全长效机制、汇聚多方合力

    上半年,城镇新增就业678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57%,就业形势总体改善。同时也要看到,当前就业的总量压力和结构性问题依然存在,尤其今年高校毕业生规模创近年新高,稳就业促就业仍需持续加力。

    高校毕业生就业事关民生福祉和社会稳定。做好这项工作,不仅要在“毕业季”集中发力,更要以系统、长远的眼光综合施策,完善就业链条、健全长效机制、汇聚多方合力,推动就业优先战略发挥更大效用。

    一方面,优化供给,加强产教融合。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层出不穷,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相关高校只有更加重视产业转型升级带来的就业需求变化,深入开展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把就业工作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拉紧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之间的衔接,才能有的放矢培养国家战略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

    另一方面,搭建桥梁,破除信息壁垒。青年人“求职难”和企业“招工难”并存,一个重要原因是双方之间存在信息壁垒。近年来,我国已培育近10万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超过20万家创新型中小企业,超过2500万家“四新经济”民营企业,为高校毕业生就业提供了广阔新天地。然而,不少毕业生对中小企业缺乏了解,同时中小企业也难以靠“单打独斗”提升知名度和吸引力,亟待人社、教育、工信、商务等部门和高校一道搭建信息桥梁、组建就业联盟,让更多优质中小企业与大学生“面对面”,减少信息不对称导致的就业机会流失。

    此外,针对就业困难毕业生、登记失业青年等重点对象,也应健全长效机制,为其提供结对帮扶、见习培训、就业补贴等一揽子支持政策,让他们享受到更周到、贴心的“不断线”服务。

    今年以来,各地区各部门落实落细就业优先政策,实施了一系列措施。接下来,要继续把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强化宏观政策支持就业的导向,持续用力化解结构性就业矛盾,助力高校毕业生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

    2023-08-10
  • 上海规定中小学校应配备法治副校长

    为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中小学校法治副校长聘任与管理,发挥法治副校长职能作用,切实推进中小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近日,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市高级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市公安局、市司法局、市法治宣传教育联席会议办公室等6部门联合印发中小学法治副校长聘任与管理办法。

    法治副校长是指由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司法行政部门推荐或者委派,经教育行政部门或者学校聘任,在学校兼任副校长职务,协助开展法治教育、学生保护、安全管理、预防犯罪、依法治理等工作的人员。上海建立由市教委、市司法局共同牵头,由市高级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市公安局共同参加的学校法治副校长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每年定期召开会议,统筹指导各区有关单位开展学校法治副校长工作。

    该办法明确,上海每所中小学校应配备至少1名法治副校长。对师生人数众多、治安状况复杂的学校,可根据需要聘任2—5名法治副校长。法治副校长履职期间,每年在任职学校承担或者组织落实不少于4课时的、以法治实践教育为主的法治教育任务;参与学校学生权益保护制度的制定、执行,指导、监督学校落实未成年人保护职责,依法保护学生权益;指导学校对未成年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预防犯罪教育,对有不良行为的学生加强管理和教育;指导学校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协调推动建立学校安全区域制度;协助学校、公安机关、司法行政部门按照法律和相关规定对有不良行为、严重不良行为的学生予以训诫或者矫治教育;协助学校建立健全校规校纪、完善各类规章制度,参与校规校纪的审核,协助处理学校涉法涉诉案件等。

    2023-08-10
  • 建设教育强国需要更新教育资源配置观

    【专家视角】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从教育大国到教育强国是一个系统性跃升和质变,必须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建设教育强国需要更新教育资源配置观,只有如此,教育强国建设才可能获得坚实的资源保障。更新教育资源配置观,大致可从教育观、资源观、配置观三个方面入手。

    教育是确保国家安全和提升国家竞争力的战略支撑

    实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我们面临的一个重大现实挑战就是资源配置缺口大。据现有数据测算,到2035年我国的GDP再翻一番,教育经费也跟着翻一番,但距离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成员国2019年的标准依然差4万多亿元。因此,进一步提高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是有必要的。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党和国家对教育高质量发展高度重视,逐步加大教育经费投入是必然的战略选择。需要看到,增加教育投入不止是发展教育事业本身的需要,也是维护国家安全和提升竞争力的需要。为此,我们要对教育的战略重要性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进行了新的战略谋划,我们也要据此更新教育观念。有学者在谈及教育观时,只注重研究各级各类教育入学率、生师比、在主要国际排行榜中的排名等指标,却对这些指标背后的重要意义研究不够。比如,人均受教育年限提高,到底对国家经济增长有多大贡献率?

    在这方面,我们要结合国际国内环境新变化进行深入研判。比如,美国近来推出了《芯片与科学法案》,拿出1740亿美元用于相关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按照以往经验,这些经费很大一部分最终会通过外包的方式,变为对大学的支持。而且,其中明确划拨360亿美元用于理工科人才培养。应对挑战,我们要更新教育观念:教育关涉国防,教育其实也是国家竞争力,应当给予其更多的政策支持与资源配置,让教育为强国建设作出应有贡献。

    除了人财物,社会认可和数据信息等资源对教育强国建设也很重要

    很多人一谈到教育资源,就想到人财物。实际上,教育资源不仅仅是人财物。很多时候,非人财物的资源对推动教育发展也非常重要。比如,社会认可、数据信息等资源。

    例如,各高校积极提升自身水平,争取进入“双一流”建设高校行列,看重的不仅仅是进入“双一流”之后国家多给学校一些人财物资源,还有更高的社会认可度。因此,教育强国建设特别需要关注此类资源的合理配置。比如,我们有不少行业特色高校、国家部委所属院校,按现有的论文、项目、奖项等评价指标,还达不到“双一流”标准,但它们对某些战略行业或重要领域起着实实在在的支撑作用,对强国建设有显而易见的重大贡献。对于这些学校,如果能够赋予它们一定的标志着社会认可的荣誉,对整个国家教育生态改善的牵引作用难以估量,能够起到其他资源所不具备的巨大推动力。

    数据信息也是特别重要的一种资源。数据就是生产力,有了数据,国家决策可以更科学,学校、教师和家长的选择就会更加理性。各级政府部门拥有海量数据,但还缺乏共享、使用效率低。建设教育强国,迫切需要改变这种局面。我们可以通过科学配置数据信息,实现对各教育主体发展方向的引导,实现高水平的教育治理,为教育强国建设提供巨大助力。

    减少限制有利于资源合理配置

    一说到配置资源,很多人想到的是“给予”;一说到增加资源配置,就想到争取更多的“给予”。事实上,配置资源不仅仅是“做加法”,也可以在某些环节“做减法”。比如,可以通过合理放宽办学条件标准限制,来应对高等教育资源不足的问题。据测算,2022年我国高等教育学龄人口是4655万人,而2036年高等教育学龄人口预计达到7180万,是现在的1.54倍。如果上调高等教育入学率,那么这个数字还会增加。这意味着如果按照现有的办学标准,国家和地方需要大幅增加资源投入,而这具有很大难度。如果有了“做减法”的配置观,因地制宜地放宽高校办学条件标准限制,解决这个问题可能会变得简单。

    其实,办学条件标准与人才培养质量并没有明确的对应关系,且今天设置办学条件标准的历史背景已异于当年,其合理性基础已发生很大变化。办学条件标准一旦放宽,地方和相关行业就有更多的可能性、更高的积极性去举办一些小规模的高质量新型高校,不仅在总量上增加高等教育资源供给,还有助于推进高等教育办学多样化。

    再比如,可通过改变教育经费使用限制条件,增加经费使用效益,缓解经费总量不足的问题。造成学校办学经费压力大的原因之一,是相关部门对经费使用有很多不合理限制。因此,未来需要改变资源配置观,调整对高校经费使用的不合理限制,也是一种资源配置方式。笔者曾调研过一些学校和科研团队,他们反映,如果经费使用限制能作合理调整,甚至可以减少30%左右的经费需求。如果这个数据有一定的代表性,这就意味着,很多情况下,减少限制能够起到与增加投入类似的作用。

    笔者建议,一是优化经常性经费和专项经费投入比例,进一步扩大学校经费自主使用权。进一步完善各级各类学校生均综合定额测算机制,通过不断提升生均综合定额保障水平,扩大经常性经费占比,全面提升一线教育单位经费自主使用权。二是转变教育经费管理方式,变“事前评审”为实绩导向的“事后评估”。曾有一个比喻形象地说明不当限制给科研、办学带来的困扰:“不仅是打酱油的钱不能买醋,甚至连买山西老醋的钱都不能买镇江陈醋”。可见,过多不当限制会导致大量专项经费难以发挥作用,使得教育经费使用效益大打折扣。

    (作者:柯政,系华东师范大学国家教育宏观政策研究院执行院长,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

    2023-08-09

  • 首 页  上一页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下一页    尾 页  

    版权声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 8629 6259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696号 蒙ICP备160010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