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辽市:多措并举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

    内蒙古通辽市着力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工作,引导各族群众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出台《关于在全市大中小学校(幼儿园)全面深入持久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实施方案(2022—2025年)》,常态化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班团队会、“石榴籽行动”等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融入办学治校教书育人全过程。

    坚定推行使用国家统编教材,认真贯彻落实《内蒙古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办法》,大力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充分尊重、保障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学习使用。目前,全市90%的学校已达到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规范化达标校建设要求。

    以优秀文艺作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坚持用中华文化浸润民族团结,创作一批具有中华文化底蕴、汲取各民族文化营养、融合现代文明的文艺作品。2023年,全市聚焦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创作各类主旋律作品165件。打造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主题音乐会《春风十万里》、传承红色基因话剧《赤子长歌》等一批优秀舞台剧目。开展“守望相助绣中华同心共筑中国梦”少数民族传统刺绣大赛,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群众日常生活,着力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不断增强“五个认同”。

    深入实施“各族青少年交流计划”“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计划”“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以“三项计划”实施成效全面提升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质效。2023年,全市共组织各族青少年交流活动158场次,8万余名师生参加。发放《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等宣传材料5万余份、悬挂宣传条幅300余条(幅);举办各类培训、演讲、朗读、书写等比赛活动40多场(次);打造4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民族团结进步精品线路,构建“史前文化+文物革命文化+基地传统文化+体验”沉浸式旅游体验;组织专家深度挖掘文物背后体现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故事,目前已挖掘录制文物背后故事7个。

    2024-04-10
  • 阿拉善盟深化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

    走进阿拉善蒙古族完全中学,漫步在校园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主题公园,石榴籽雕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雕塑和处处张贴的“各民族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标语分外醒目。

    “我们持续提升国通语的教育教学质量工作,在校园环境中充分体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各民族大团结的内容,营造‘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浓厚校园文化氛围,有利于促进师生相互尊敬、相互帮助、相互学习,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阿拉善蒙古族完全中学校长乌日汗介绍道。

    近年来,阿拉善盟紧紧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持续深化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全面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润物细无声”地全方位融入办学治校、教书育人全过程,为全盟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阿拉善盟各中小学通过组织观看“开学第一课”系列节目、《石榴籽育人小课堂》专题片等,举办“小小石榴籽民族团结一家亲”等主题班团队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演讲、知识竞赛等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不断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入脑入心,让“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深深扎根于各族青少年学生心中。

    阿拉善盟紧盯全面推行使用国家统编教材和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目标任务,扎实有序开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规范化达标校创建,加强各级各类学校教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提升培训及教研活动,做实做细教师轮岗交流、师资培训、结对共建、教学指导等各项工作,着力改善教学条件、创新办学模式、提升教育质量,为国通语的教育教学质量持续提升奠定了基础。

    2024-04-10
  • 同心筑梦 花开正红

    春日暖阳,在兴安盟乌兰浩特市胜利街曙光社区蓝精灵轮椅人互助协会工作室里,协会成员们正忙着赶制一批订单工艺品。只见他们手指翻飞,将一根根木片拼接在一起,制作出一个个小巧别致的木屋模型。这些精美的工艺品,将被送到欧亚购物中心的专柜售卖。

    “工作室成立以来,吸纳了各民族会员40余人,为他们提供手工工艺品制作技术培训和指导,鼓励引导大家重拾生活信心,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人心。”蓝精灵轮椅人互助协会会长李建华说。

    社区是各族群众共同的家。乌兰浩特市胜利街曙光社区积极开展“中华文化大家学”“曙光播报”等活动,组建7支七彩志愿服务队伍,凝心聚力共建美好家园。“我们将继续丰富居民文化生活,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文艺会演、志愿服务等活动,让中华文化沁润各族群众的心。”胜利街曙光社区党支部书记郝剑萍说。

    近年来,兴安盟坚持在做深做细做实、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上下功夫,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深入实施“石榴籽同心筑梦”五项主题活动,推动各族群众在空间、经济、文化、社会和情感上的互融互通,营造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良好社会氛围。目前,全盟各地已开展“中华文化大家学”相关活动9500余场次,参与110万人次;在农村牧区深入开展“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活动6400余场次,参与达42万多人次;在城镇社区开展各族群众互帮互助活动2600余次,惠及20余万人;在教育系统深入开展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助教助学活动800余场次,参与80万余人次;在边境地区开展“同心戍边”活动220余场次,参与1.7万多人次。

    在突泉县工农小学,一场《歌颂中华大家庭》主题班会正在火热进行。老师通过介绍各民族的服饰和美食,把民族和谐相处、和衷共济的“种子”播撒在孩子们心中。“我学到了民族团结的知识,也了解了不同民族的美食,更深刻体会到了民族团结一家亲的深刻含义。”工农小学四年五班学生张翊堃说。“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课堂教学,在潜移默化中浸润学生心田。作为教师,我们努力在孩子们心中种下民族团结的种子。”工农小学教师王琳说。

    为推动民族地区融入新发展格局、促进各民族群众广泛交往交流交融,兴安盟在建设一流边防线项目中,总投资1600万元为100户抵边牧户建设标准化养殖圈舍,加快畜牧业发展方式转变,增加边民收入,进一步改善民生、凝聚人心。“有了圈舍,既能为牛羊抵御风寒,还提高了牛羊产羔、产犊的存活率。2023年,我家羊羔和牛犊比往年增加了15%,增收3万余元。”科右前旗满族屯满族乡满族屯嘎查牧民朝日格乐说。


    兴安盟以其独特的魅力展现出民族团结与经济繁荣共融共生的美好画卷。在这里,全国脱贫攻坚楷模白晶莹将刺绣产业与非遗传承、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紧密结合,将“指尖艺术”转化成为“指尖经济”,带领乡亲们用勤劳的双手增收致富;兴安盟以人才振兴为引领,实施“晓景计划”,培养了1288名乡村产业发展带头人,他们以年经营收入累计达8.64亿元的业绩,辐射带动了农牧户4.18万户、8.64万人;兴安盟大米产业同样成绩斐然,其“以平台整合产业、营销拉动产能、品牌提升品质”的发展思路,辐射带动了水稻种植户2800户。

    2024-04-03
  • 加强新课标培训 用好国家统编教材

    为了探索新课标背景下的语文教学有效路径,日前,呼和浩特市教育教学研究中心在呼和浩特市第三十中学举行了小学语文“基于新课标加强教学评一体化设计”展示与交流活动。来自呼和浩特市第三十中学、呼和浩特市蒙古族学校、呼和浩特市民族实验学校的语文老师进行了观摩交流。

    活动中,来自呼和浩特市第三十中学的老师岑洋洋和呼和浩特市蒙古族学校的老师张岚以同课异构的方式,展示了国家统编教材四年级语文下册阅读单元《猫》的课堂教学。

    岑洋洋通过创设情境,利用“云上动物园”招募撰稿人的征稿活动开启学习,引导学生找到作者喜爱猫的证据并进行提炼,以课堂练笔的形式将学习方法逐步转化为学习能力。张岚顺应课标要求,呈现了单元的大情境,着力引导学生品析关键词句,并结合生活情境,巧妙地将阅读与表达相结合,进行练笔实践。课后参与活动的各校老师进行了评课研讨。

    “两个备课团队能够践行新课标理念,注重教材解读,创设任务情境展开学习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关注学生的学,体现了素养导向和实践育人的特点。”呼和浩特市教育教学研究中心小学语文教研员张颖慧说。

    作为推行使用国家统编教材工作的着力点之一,呼和浩特市教育教学研究中心加强了全市教师学习新课标的力度,助力教师全面深刻解读用好国家统编教材。

    据介绍,呼和浩特市教育教学研究中心邀请了全国知名小学语文专家,对全市小学语文教师进行了课程标准及教材运用的专项培训,运用呼和浩特市智慧教育服务平台同步线上直播,指导全市语文教师加深对语文新课标的理解,增强了教师对课程标准和国家统编教材的研究意识。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希望大家静心学习,不断积累,用好国家统编教材,在深度解读新课标、践行新课标理念上下功夫,给学生更多的思考时间与空间,让学生对语文感兴趣,并把短暂的兴趣转化为持久的学习内驱力。”张颖慧在呼和浩特市2024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学科课程标准培训后寄语全市小学语文教师。

    2024-03-28
  • 阿拉善盟有力提升国通语教育教学质量

    近年来,阿拉善盟紧盯全面推行使用国家统编教材和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目标任务,扎实有序开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规范化达标校创建,加强各级各类学校教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提升培训及教研活动,做实做细教师轮岗交流、师资培训、结对共建、教学指导等各项工作,持续提升了国通语的教育教学质量。

    自2021年阿拉善盟启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规范化达标校创建以来,全盟各级各类学校深入贯彻落实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工作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扎实有序开展语言文字规范化建设,校园语言文字工作整体水平持续提升。为强化业务指导,该盟将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教育纳入各校培养目标和教学常规管理,渗透到德智体美劳各项教育教学活动中;指导各校组织开展语文有声早读、晚诵、课堂朗读等活动,提升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同时,以民族团结进步活动月、推普周等活动为契机,组织各校开展中华经典诵读大赛、汉字书写等活动,大力营造说普通话、写规范字的良好氛围。

    以严格创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规范化达标校为重点,该盟指导各校对本校(园)语言文字工作情况进行全面总结,采取上下联动、属地为主的方式开展评估认定。各校按照相关指导标准对标对表、逐项落实创建要求。旗(区)达标评估委员会通过实地查看、听取汇报、查阅档案、交流座谈、推门听课、测查师生等方式开展评估验收,报盟级达标评估委员会审核,经复审公示无异议后,授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规范化达标学校”称号。目前,阿拉善盟已实现各级各类学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规范化达标创建工作全覆盖,创建率达100%。

    为进一步助推教师练好国通语基本功,去年以来,阿拉善盟语言文字应用推广中心狠抓各级各类学校教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提升建设,对教师普通话水平持证情况进行全面调研、摸清底数,依托普通话水平培训测试站,对全盟普通话持证不达标教师开展普通话水平培训与测试四期,参与教师287人次,基本实现不达标教师普通话培训测试全覆盖,有力推动教师普通话水平整体提升。截至去年年底,阿拉善全盟教师普通话二级乙等持证率达94.6%,其中,专任教师普通话二级乙等持证率达98.9%。


    从持续加强各级各类学校教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提升为重点,阿拉善盟扎实开展多层次语言文字培训,去年以来,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规范化达标校与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提升项目校建设为抓手,构建校级、旗级、盟级语言文字培训体系,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等方式,组织各级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培训、选派教师参加自治区与国家级语言文字工作培训共2000余人次,多渠道拓宽教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用水平提升路径,有力提升了国通语的教育教学质量。

    2024-03-21
  • 让民族团结的种子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

    3月1日,通辽市科左中旗蒙古族幼儿园的小朋友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科左中旗融媒体中心,体验当“融媒小记者”的一天。小朋友们参观了播音室、演播室、制作室,不仅听工作人员讲解了电视台的“秘密”,还和播音员学习了普通话和播音技巧,在演播室里进行模拟播报。

    播音员从基本发音开始,为“小记者”们进行了培训,增强了小朋友们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了解和热爱,让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提升幼儿的爱国情怀。

    科左中旗蒙古族幼儿园大班的一位小朋友说:“今天我当了小记者,还和阿姨学到了一句话,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我很开心。”

    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科左中旗蒙古族幼儿园秉承“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共创幸福乐园”的办园理念,将“五个认同”以环境创设的方式展现出来,让园内的布置彰显出文化特色。走进校园,浓浓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教师和幼儿在这样环境下,进一步增强了对中华民族、中华文化的认同。

    科左中旗蒙古族幼儿园老师罗翠莲说:“我们更注重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孩子们的民族团结意识,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增强他们的民族认同感和国家意识。”

    据了解,科左中旗蒙古族幼儿园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与日常教学工作、重大节日、主题实践活动等紧密结合,利用室内外一切空间,布置丰富的民族团结元素。

    “我们每年的民族团结宣传月都会开展民族游园活动、那达慕大会、民族团结竞技游戏等,通过这样的活动,让孩子们了解各民族的游戏和舞蹈,在孩子们的心中播下民族团结的种子。”科左中旗蒙古族幼儿园副园长吴那仁图雅说。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科左中旗蒙古族幼儿园以幼儿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民族团结教育,不仅增强了孩子们对伟大祖国的热爱,更让民族团结的种子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

    2024-03-19
  • 用好国家统编教材 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在国家统编教材的使用中,大单元教学突破了教学的单一性,打破了当下教学实践中学科知识零散的局限性,是落实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日前,在通辽市科左后旗甘旗卡镇第三小学,华师教育研究院院长房涛以《新课程方案下大单元教学设计与实施》为题,为该校广大教师带来了一堂生动的“开学业务课”。

    聆听讲座后,大家纷纷表示对如何实施大单元教学提升教育质量等问题有了更深刻的理解,通过交流学习,为新学期教师队伍“充电蓄能”。

    青年教师于颖在此次教研活动中承担了语文公开课的教学任务,接到任务后,于颖紧锣密鼓地进行准备工作,在该校同年级组老师的帮助下,于颖凭借扎实的基本功和出色的现场发挥,把一堂设计精巧、演绎生动的精彩语文课呈现在广大教师面前,得到了评审专家的点赞。“这次教研活动对我这样的青年教师是一种难得的历练。得益于学校长期开展的各项教研活动,我能更好地完成国家统编教材的教学工作,我们班级学生的成绩也得到了显著提高。”于颖说道。

    甘旗卡镇第三小学通过定期开展教研活动,进一步用好国家统编教材,这是科左后旗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一个缩影。为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本学期,全旗义务教育学段各中小学在科左后旗教研室的安排部署下,有效开展了集体备课活动。

    科左后旗教研室教研员根据不同学科组建微信群,与各校老师进行沟通,并针对不同学段、不同学科集体备课时间进行了安排部署,真正做到“一校展示、全旗同频”。通过集体备课活动,广大教师能够更好地掌握国家统编教材的结构、单元的编写意图及教学设计路径,理解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及育人价值,不断优化教学策略。同时,各校生成了包括各学科单元教材分析、单元教学设计案例、单元教学课例等一批示范性备课教学资源。这些集体智慧的结晶,不仅弥补了教师教学工作中的不足,也有效增进了教师间、学校间的联系与合作。


    “下一步,我们将拓宽工作思路,继续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力争在全旗范围内打造一批‘爱钻研、能示范、善引领’的教学骨干。”科左后旗教体局党组书记赵军说。

    2024-03-18
  • 锡林郭勒盟: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达标校(园)建设率达100%

    自锡林郭勒盟启动新一轮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规范化达标校(园)建设工作以来,该盟各级各类学校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全面提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规范化水平为重点,深入贯彻落实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扎实有序开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规范化建设,校园语言文字工作规范化整体水平持续提升。

    锡林郭勒盟将推广普及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教育纳入学校培养目标和教学常规管理,渗透到德智体美劳各项教育教学活动中。指导各中小学、幼儿园组织开展晨读、午诵、课堂朗读等“书香校园”建设活动,提升学生听、说、读、写能力。该盟成立了由锡林郭勒盟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和各旗县市(区)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任组长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规范化达标校(园)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两级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以高标准建设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规范化达标校(园)为重点,组织专家小组定期深入学校进行业务培训和指导,各地各校按照指导标准对标对表、逐项落实创建要求。每年各地语委办在学校自查自评的基础上,通过实地查看、听取汇报、查阅档案、交流座谈、推门听课、测查师生等方式,对当年申报的达标校(园)开展属地评估验收。

    与此同时,该盟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规范化达标校(园)建设工作纳入对旗县政府履职督导评估范畴,持续开展“回头看”工作,推动各地各校语言文字工作常抓常新。

    2021年以来,锡林郭勒盟按照不低于20%的比例组织专项抽查复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达标校(园)52所,将各校(园)达标创建中的问题与短板作为复评重点内容,对发现的问题限期整改,持续净化用语用字环境,不断巩固提高达标建设水平。


    锡林郭勒盟将达标校(园)建设工作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全面推行使用统编教材、提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教学能力紧密结合。2023年底,该盟实际办学(含高校、民办幼儿园)共计248所,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规范化达标校(园)248所,已实现各级各类学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规范化达标建设工作全覆盖,建设率达100%。

    2024-03-18
  • 抓实做细推行使用国家统编教材工作

    额济纳旗教体局坚决贯彻落实全面推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教学工作要求,坚持综合施策、统筹推进、上下联动、通力协作,按照“五个到位”总体要求,抓实做细推行使用国家统编教材工作。

    额济纳旗教体局以强化理论武装为先导,在全旗教育系统持续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宣讲和培训活动50余次,引导全旗广大教育工作者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做到了全旗教育系统所有干部教职工培训全覆盖。同时,通过新媒体平台对相关政策进行宣传、阐释、解读,积极主动对广大教师、学生和家长关心关注的师资、教师待遇、教师培训、教学质量、课时负担、升学考试等问题进行发声,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做好舆论引导。

    以提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教学质量为重点,该旗教体局组建学科教研团队,将原民族语言授课学校与旗小学、旗中学学科团队建设纳入各学校校本教研,制定教研计划,每月定时间、定地点、定主题开展活动,以“大教研、小课堂”的形式为教师成长搭建平台。其重点围绕理论学习和师德建设、业务学习、示范展示和教研交流,并研究建立结对帮扶机制,整合现有教师资源,打破校际、园际限制,额济纳旗中学、旗小学与蒙古族学校,旗幼儿园、第二幼儿园与蒙古族幼儿园组成结对共建学校,选派38名中小学教师、14名幼儿园教师开展走教交流、示范展示、课例研讨等精准帮扶活动,覆盖结对教师及教研员共200余人次,有效推动全旗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以多渠道配足配齐配强师资队伍为抓手,该旗教体局在对现有教师进行摸底和精准测算教师缺口需求的基础上,研究制定工作方案,采取学校内部调剂、校际交流、“特岗教师”招聘等方式,配足配齐统编教材师资力量,补充特岗教师10名,公开招聘“双语”教师1名,抽调9名紧缺学科教师以支教交流、同城走教、顶岗任教等方式到旗蒙古族学校任教。结合实际制定《额济纳旗三科统编教材教师培训方案》,通过专家讲座、课例研讨、优秀教师授课示范、教研员共同备课等方式,组织三科教师进行专题理论、学科专业和教学技术应用培训,有效提高教师教书育人的能力,确保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教学质量。

    2024-03-15
  • 全力营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学习环境

    “在中生代时期,恐龙的一支经过漫长的演化,最终变成了凌空翱翔的鸟儿……”3月6日上午,在乌海市第九中学四年级六班的语文课上,学生们在语文教师王娟的带领下认真朗读学习《飞向蓝天的恐龙》一文,学生们字正腔圆、声音洪亮,朗朗的读书声回荡在校园中。

    王娟是一名拥有26年教龄的语文老师。她说,从她多年的教学实践看,学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不仅可以提升孩子们文字理解能力、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同时对学好道德与法治、历史等学科也有很大的帮助。

    “学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对我有很大帮助,不仅让我语文课成绩优异,也让我爱上了阅读,提高了我的语言表达能力。”四年级六班学生赵璟灿说。

    学校是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主阵地。如今在乌海市第九中学,学好用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已成为师生们日常学习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该校教务副主任杨婧告诉记者,为学好用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他们将语言文字环境营造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学校还在课程设置上下足功夫,通过开设国学课、书法课、阅读课和开展推普周活动,不断提升学生书写规范字和语言表达的能力。同时,该校还通过“小手拉大手”活动、家长会等载体,让学生们带动家长学习掌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此外,为让教师对学生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学校会定期组织教职工开展语言文字规范化学习。目前,该校教师普通话全部达标,大部分教师都达到了二甲及以上水平。

    2024-03-14
  • 学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增强文化自信

    “5000年历史文化浩如烟海,中华民族一家亲,像石榴籽一样抱得紧……”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第五中学学生夏芮晗的精彩演讲博得阵阵掌声。

    46名青少年不久前参加了海拉尔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展厅“小小讲解员”选拔赛,小讲解员们用标准流利的普通话,生动讲述发生在校园和身边的民族团结进步故事。

    近年来,呼伦贝尔市各地扎实推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教学工作,持续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进校园活动,讲好中华民族团结故事,引导青少年学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海拉尔区呼伦小学与广州市白云区白云外国语小学友好共建,加强基础教育合作和共享。在学校管理、青少年交往、师资交流等方面搭建线上联建平台,发挥“互联网+”、网络学习交流平台优势,通过开设网络课堂、网络研修、网络讲座、家长课堂等,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共同推进两地各族青少年交往交流。


    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成立语言文字工作小组,通过开展演讲比赛、经典诵读、主题队会、手抄报、三笔字展示、“啄木鸟纠错”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调动师生、家长学习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积极性,营造学习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良好氛围。

    2024-03-13
  • 内蒙古让孩子在家门口上好学

    真金白银投入扩大学位供给






    内蒙古让孩子在家门口上好学


    眼看着家门口的双台什学校建设项目初见雏形,家住附近的居民幸福感满满。该项目同时配建了宿舍楼、报告厅、体育馆、餐厅等,各种功能室一应俱全。建成后,将成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东部城区的又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

    “近年来,附近小区建了不少,也陆续配套了好几所小学,现在这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建成后,中学配套少的难题也解决了,孩子们在家门口就上完小学初中,能不幸福吗?”呼和浩特市民望家园小区居民张四有高兴地说。

    2023年,我区真金白银投入,持续扩大学位供给,新建改扩建204所幼儿园、676所中小学、13所特殊教育学校,新增学位7.06万个。累计下达中央和自治区学前教育专项资金12.81亿元,进一步增加和优化普惠性资源供给;下达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专项资金10.55亿元,着力提升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水平;下达高考综合改革专项发展资金6.95亿元,支持普通高中改善办学条件,推动中高考改革政策落地。“入园贵”“入园难”“上好学难”的矛盾得到有效缓解。

    一年来,自治区教育厅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聚焦基础教育领域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积极满足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迫切需要。

    全区9个旗县(市、区)通过国家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验收,10个旗县(市、区)通过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省级督导评估,优质均衡发展迈出新步伐。通过持续扩大投入、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师资水平、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等,不断推进基础教育扩优提质。

    去年秋季学期开学时,包头市第21中学初中部发生了可喜变化,迎来344名初一新生,而在以前,这个数字不足100,这得益于包头市实施的教育提升工程。2023年,包头市成立北重一中教育集团,以教学实力雄厚的青山区第一中学为核心,首批纳入包头市第21中学、包头市第五中学、青山区朝阳路小学实行一体化发展,集团内各校之间实现场地、课程、师资、活动等资源共享,积极开展同课异构、专题研讨、学术论坛等教研活动,全面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呈现出集团内学校一体化发展的崭新面貌。

    “力争到2026年,全区集团化办学学校覆盖率达到50%,乡村小规模学校覆盖率达到100%。”我区出台的《义务教育集团化办学指导意见》定下了清晰而明确的目标,指导各地通过名校办分校、强校带弱校、县域联盟等模式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以前老大一年级入学时,我们跑前跑后,准备了很多材料,还有很多道程序,很繁琐。去年又轮到老二入学,没想到动动手机就一键搞定了!”鄂尔多斯市市民薛小颖感慨地说。

    2023年,自治区教育厅联合公安厅、人社厅、政务服务局等7个部门,印发《内蒙古自治区入园入学办理一件事指导意见》,全面推行入园入学线上一键办理。秋季学期,全区各盟市均建成“一键入园”和“一键入学”信息管理系统并投入使用,约36.4万名新生使用该系统报名,实现了入园入学“掌上办”“省心办”。


    “2024年,自治区教育厅将继续用好中央和自治区支持学前教育、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造提升以及高考综合改革专项发展资金等,持续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改善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办好县域普通高中,推动高中阶段学校多样特色化发展,切实办好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基础教育。”自治区教育厅基础教育一处处长刘星成介绍。

    2024-03-12

  • 首 页  上一页   2 3 4 5 6 7 8 9 10 11  下一页    尾 页  

    版权声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 8629 6259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696号 蒙ICP备160010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