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些高考诈骗“套路”要小心

    2021年高考在即,1078万名考生进入最后冲刺状态,而一些不法分子也动起“歪脑筋”,借高考散布虚假信息,误导考生和公众,甚至实施诈骗。为此,教育部联合中央网信办、公安部等部门梳理汇总近年来出现的一些诈骗案例和虚假信息,提醒广大考生和家长,明辨网络谣言,谨防上当受骗。


    警惕网络诈骗


    莫购“高考答案”


    高考是学子们面临的一次大考,家长们都希望孩子能考上理想的学校。临近高考,网上就会出现一些所谓的“高考答案”,有人便以“出售高考试卷答案”为名,骗取考生和家长钱财。


    【案例】2021年5月,安徽警方接到群众报警,称有人在网上以“出售高考试卷答案”为名,骗取家长及考生钱财。警方经分析研判,迅速锁定了江西籍嫌疑人黄某。今年3月,黄某通过QQ进入多个聊天群,谎称自己有渠道可以买到高考答案,以每科1.5万元的价格将所谓的“高考试卷答案”出售给家长及考生,诈骗安徽、山东、湖南等五省10余人,骗取钱财10余万元。目前,黄某已被警方依法刑事拘留,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提醒】每年都会有不法分子在网络平台售卖所谓“高考真题”“绝密答案”等,骗取考生家长钱财。高考试题属于国家绝密级材料,其保管和运送都有极其严格的管理措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明确规定,在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中,“为实施考试作弊行为,向他人非法出售或者提供试题、答案的”,属于违法行为。考生及家长不要心存侥幸,购买所谓“高考绝密答案”。


    考前编发“占坑帖”


    考后宣传“押中题”


    考前,一些社会培训机构往往通过网站论坛或自媒体建立标题栏,发布空白内容的“占坑帖”并隐藏,考后再将从网上获得的试题内容等重新编辑到“占坑帖”并公布。以此制造考前获得试题或“押中真题”的假象,并作为噱头进行培训辅导宣传,博取网民关注,混淆社会视听。


    【提醒】近年来,这类“占坑帖”时常发生。他们通过掌握管理员的权限,制造考前能获得试题或者“押中真题”的假象,以此蒙蔽考生。其背后目的就是实施诈骗,牟取利益。高考试题试卷属于国家绝密级材料,提醒广大考生,切勿轻信这类虚假宣传,以免上当受骗。


    考试作弊断前程


    侥幸心理不可有


    近几年,作弊器材五花八门,从仿形橡皮、直尺作弊器材到低频隐形耳机,再到调频手表与“枪手”遥相呼应……随着高考季来临,一些不法分子在网络上兜售作弊器材,宣称只花千元就能轻松考过,诱导考生作弊。


    【案例】2020年高考前夕,各地公安机关网安部门连续侦破多起组织考试作弊案,涉案犯罪团伙利用互联网招揽作弊考生,收取高额费用,为考生非法提供考试作弊服务,牟取高额经济利益。辽宁公安机关侦破一起涉高考组织作弊案,依法抓获并刑事拘留犯罪嫌疑人20余名,扣缴了一批无线考试作弊器材。天津、江苏、广东等地公安机关持续对无线考试作弊器材生产厂商开展侦查打击,摧毁多个器材生产窝点,扣缴窃听、窃照专用器材千余套。


    【提醒】在高考中非法制售和使用无线考试作弊器材属于违法犯罪行为,严重危害国家教育考试安全,破坏社会公平正义,公安机关将依法予以严厉打击。高考作弊轻则取消成绩,重则违法犯罪,切勿以身试法,贩卖、购买考试作弊器材,以免自毁前程,追悔莫及。


    替考代考入刑定罪


    恪守诚信警钟长鸣


    随着高考将至,网上开始出现所谓的“替考”“枪手”等广告信息。这类信息声称“有门路”,可以找到大学生或者往届生来替考,需要提前支付“保证金”,成绩出来后再按照“协议”支付款项等等。


    【案例】2019年12月,在某国家教育考试中,两名助考团伙人员找了一名大学生,为一名考生进行替考。替考被发现后,两名助考团伙人员竟行贿监考老师对警方隐瞒实情。近日,某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布了判决结果:两名组织考试作弊者犯组织考试作弊罪、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分别被判有期徒刑3年8个月和3年2个月;两名监考老师犯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分别被判有期徒刑2年,缓刑3年和有期徒刑1年,缓刑1年6个月;替考大学生犯代替考试罪,被判处拘役5个月,缓刑1年。


    【提醒】《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明确规定,在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中,“组织作弊的”“代替他人或者让他人代替自己参加第一款规定的考试的”,都属于违法行为。《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组织考试作弊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解释》明确,对在高考、研考等国家教育考试中组织作弊的,将直接认定为“情节严重”行为,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广大考生一定要知法守法,不要一时糊涂,抱憾终生。


    高考招生有章法


    “渠道”上学不可能


    高考成绩公布前,一些不法分子往往利用家长盼子成龙、盼女成凤的心态,通过伪造文件、私刻印章、设立报名处和咨询电话等方式,假冒高校招生人员、校领导亲戚等,谎称手中掌握高校“内部指标”“机动计划”“定向招生计划”“低分高录”“补录”等实施诈骗。


    【案例】去年5月30日,受害人陈某某在某网站上认识一名叫陆某超的男子,该男子称能帮助受害人的孩子录取到更好的学校。通过网上多次联系,陈某某相信了陆某超的谎言。之后,陈某某陆续向陆某超支付7.8万元,结果不但没有录取,反而人财两空。10月8日,民警将嫌疑人陆某超抓获。


    【提醒】高校招生录取有严格的工作流程。高校招生计划由省级招生考试机构统一向社会公布。未经有关省(区、市)公布的招生计划一律不得安排招生。高校在招生省份未完成的招生计划,须通过公开征集志愿录取。高考录取过程中不存在所谓的“内部指标”。考生及家长要高度警惕此类“花钱能买大学名额”的诈骗信息,应从正规渠道了解、确认考试招生政策和信息,切勿轻信蛊惑,以免上当受骗。


    招生部门网站遭抢注


    “山寨版”以假乱真


    近年来,出现个别地区和学校的招生部门网站和微信公众号被一些个人和机构提前抢注,假冒、仿冒高校或官方招生机构和学校网站、公众账号编造散布虚假信息,迷惑考生和家长,严重扰乱考试招生秩序。


    【案例】据报道,2020年高考结束后,有广西家长反映,原本打算在微信中搜索广西招生考试院的公众号,但输入关键字后搜到的却是一个由个人注册的“山寨号”。记者向广西招生考试院核实后得知,名为“广西招生考试网”的微信公众号并非教育主管部门官方开设,系被个人抢注名称。河南、山东等地也出现大量山寨公众号。调查发现,这些山寨、高仿微信公众号背后,已形成一套产业链,他们通过发布虚假招生政策等博取关注,再售卖虚假答案、高额培训课程等牟取暴利。


    【提醒】每年具有本专科招生资格的全国高等学校名单,都会在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考生和家长可通过登录教育部官方网站“文献”栏目下的“全国高等学校名单”进行查询核实。2021年,教育部门将专门开展“高考护航行动”,会同相关部门集中开展“清理互联网涉考违规违法公众账号”“点亮权威考试招生机构官网标识”等专项行动,帮助考生全面准确了解招生政策,避免上当受骗。提醒广大考生,网上查询高校招生信息时,请认准“官网”标识,谨防山寨账号或网站骗局。

    2021-09-18
  • 北京市家庭教育与家风建设工作推进会举办

    9月17日,“北京市家庭教育与家风建设2021年工作推进会”在京举办。据介绍,“十三五”期间,北京市设立“北京市家庭教育与家风建设”专项经费,并通过中国下一代教育基金会“全国伴随成长公益平台”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服务。项目从区域探索到全市推进,至今已开展五年。


    北京市家庭教育与家风建设项目坚持以“提升家庭教育服务质量,创新家庭教育指导模式,促进家庭教育精准服务”为目的,以“线上指导服务、线下分类培训”为基点,以“整合社会资源、注重队伍建设”为手段,面向全市中小学、幼儿园及职业学校学生家长,定期推送家庭家庭教育指导资讯、组织专家讲座,开展咨询服务等;与北京开放大学合作,面向各级各类教育管理人员、中小学幼儿园及职业学校教师、社区志愿者,开展普惠培训、志愿者证书培训等。


    据统计,自2017年项目设立以来,北京市家庭教育与家风建设项目共计培训家庭教育骨干、家庭教育志愿者、家庭教育管理者4000余人;每周向全市50万中小幼职学生家庭推送家庭教育同步指导信息;共组织专家走进基地校或线上咨询讲座活动200余场,受众约130万人次;组织开展家庭教育与家风建设主题活动10余场;整合资源,编辑完成家庭教育专题音、视频课程600节,家庭教育指导手册及优秀案例集10册;北京市家校协同基地校发展至170余所;建设家庭教育咨询服务中心(室)6个。


    北京市家庭教育历经五年经历了从启动到精准实施、专业能力提升的过程,建设了一支家教名师、志愿者、指导师的专兼职队伍,完善了家庭教育指导机制,构建了多维立体服务体系,行成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服务模式;通过教育资源整合探索出构建家校社协同机制和落实家庭教育与家风建设的新路径。


    2019年起,为满足家长个性化需求,提升家庭教育精准服务水平,项目组与朝阳区、顺义区共同建设了2个“家庭教育咨询服务中心”试点,推出一对一差别化指导服务。一是利用网络,设立家长邮箱收集典型案例,开展线上咨询,截至2020年底已线上收集问题2万余个,经梳理归类、聚焦家长最关心的百余个问题,通过顺义“见号如面”、朝阳“你问我答”进行线上答疑指导。二是建立咨询服务中心实体,面向社区、家庭和学校定时、定点、定专家开展坐诊式咨询服务。在此基础上新增设了(大兴区、昌平区、怀柔区、房山区)4区域试点,希望能为更多有家庭教育个性化需求的学生家长提供服务。


    相关负责人表示,项目实施五年来,有效提升了北京市家教工作显示度和影响力,在全国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家庭学校密切配合、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的家校社合作育人的工作格局;资源储备、人才储备、家长及社会共识为实施“十四五”家庭教育打下了坚实基础;学校、家庭、社区教育命运共同体初步形成,疏通了家教指导服务渠道。

    2021-09-18
  • 80天奖励假、年补贴万元……多地出台三孩配套措施

    落实“三孩”生育政策,6月以来,多地相继出台生育、养育、教育等配套政策措施,鼓励生育。


    从育儿津贴,到超长假期、购房租房优惠……来看看哪一条让你心动。





    一位母亲与她的孩子。复旦大学妇产科医院供图一位母亲与她的孩子。复旦大学妇产科医院供图


    连续3年发放育儿补贴


    日前,甘肃省临泽县发布《临泽县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实施意见(试行)》。意见明确,对在该县公立医疗机构生育二孩、三孩的临泽户籍常住家庭,二孩每年发放5000元育儿补贴,三孩每年发放10000元育儿补贴,直至孩子三岁。同时,在辖区内公办幼儿园就读的临泽户籍常住家庭,二孩每生每学年给予1000元的资助,三孩每生每学年给予2000元的资助。


    除临泽外,四川省攀枝花市7月底发布《关于促进人力资源聚集的十六条政策措施》,对按政策生育二、三孩的攀枝花户籍家庭,每月每孩发放500元育儿补贴金,直至孩子3岁,成为全国首个发放育儿补贴金的城市。另,9月,黑龙江省将医保基金发放生育津贴的时长从98日增加到158日。


    三孩生育费用纳入医疗保障


    医保方面,甘肃、江苏、安徽、山东、天津等多个省份发文明确将三孩生育费用纳入医疗保障。


    8月12日,甘肃省医疗保障局发文明确提出,自2021年5月31日起,符合政策的参保女职工生育三孩的生育医疗费用(包括终止妊娠)和生育津贴等费用纳入生育保险待遇支付范围,并按规定及时足额支付。


    同月19日,安徽省发布通知,要求确保参保女职工生育三孩的费用纳入生育保险待遇支付范围,各地医保部门要按规定及时、足额给付生育医疗费用和生育津贴待遇。


    江苏省南京市在推出“三孩”生育咨询门诊后,9月1日又出台医保政策,生三孩可享受门诊产前检查费用、分娩医疗费用、计划生育费用、生育津贴和一次性营养补助费。





    资料图:医院妇产科。白银市委宣传部供图资料图:医院妇产科。白银市委宣传部供图


    产假之外,再给奖励假


    生三孩不仅能拿津贴,还可以休长假。广东省实施产假加奖励假(陪产假)的生育休假制度,除了产假外,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生育子女的夫妻,女方享受80日的奖励假,男方享受15日的陪产假。在新条例实施前,用人单位应按照现有规定为生育第三个子女的职工提供生育假期。


    除广东外,北京也对生育三孩的夫妇发放了奖励假。8月4日,北京市卫健委回复网友提问时表示,5月31日(含)后按规定生育三孩的,除享受国家规定的产假外,享受生育奖励假30天,其配偶享受陪产假15天。女职工经所在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组织同意,可再增加假期一至三个月。


    住房、租房有优惠


    住房保障方面,多地拟对公租房户型进行改革、差异化租赁,以及购房享优惠等措施。


    8月18日,北京率先落实住房优惠政策,多孩家庭可优先申请公租房,并在户型选择上给予适当照顾。


    同月,长沙、成都等城市对市民就“二胎家庭放开二套房限购”的建议做出回应。其中,长沙市住建局表示生育二胎家庭放宽房屋限购有其合理性,将联合相关部门共同深入研究;成都市住建局回复称“将按照国家、省、市房地产市场调控要求,科学分析,积极研究”。


    9月,根据《临泽县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实施意见(试行)》,临泽县明确,对生育二孩、三孩的临泽户籍常住家庭,在城区购买商品房时给予4万元的政府补助,在各中心集镇、屯泉小镇、丹霞康养村等集中居住区购买商品房时给予3万元的政府补助。政府在配租公租房时,对符合住房保障条件且有未成年子女的家庭,优先予以保障。

    2021-09-18
  • 儿童免票“扩容”体现与时俱进

    9月19日,《北京市城市轨道交通车票使用规则(2021年修订版)》将正式实施。新规中一个备受市民关注的变化是,取消了“带领两个以上身高不满1.3米的儿童乘车,一个儿童免票”的规定。也就是说,不管家长带几名儿童乘车,只要儿童身高在1.3米及以下,都可以享受免票。相应地,新规明确,成人带领一名身高1.3米及以下儿童乘车时,依旧按照“儿童在前,成人在后”刷卡通过闸机;带领一名以上身高1.3米及以下儿童乘车时,可联系车站工作人员。


    之前多地轨道交通明文规定,一名成年乘客只能免费带领一名符合身高条件的儿童乘车,超过的要按照超过人数购票乘坐。随着二孩时代的到来,不少家长在购票环节因此遇到难题;此外,父母同时带着自己和亲友家的孩子、老师带着几名学生一起乘坐地铁也很常见。随着二孩家庭的增多、三孩政策的放开,越来越多的人呼吁地铁闸机别再对二孩、三孩区别对待,让同等身高的儿童实现出行公平。


    如今,北京地铁的免票政策不再对大人携带的儿童数量设限,正是在回应社会关切,体现对儿童的关爱和照顾。这项票务服务的细化,看上去只是车票价格的调整,产生的作用却不仅是为带娃出行的成人省下几块车票钱,更是根据时代的发展变化,为城市公共服务补上一块公平的短板。倾听民意、与时俱进,适时调整儿童免费乘车政策,算得上是北京公共交通的传统。2014年底,考虑到儿童身高普遍提高的实际状况,北京市公共交通系统调价时,便将儿童乘车免票身高由1.2米提高至1.3米,受到市民好评。对于这条儿童免票线,不论是曾经的纵向“长个儿”,还是如今的横向“拉长”,都惠及了更多儿童,也便利了更多家庭,给百姓带去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幸福感。


    新的免票政策即将实施,也给地铁服务提出了新的要求。既然带两个或更多孩子的成人乘客越来越多,是否需要调整部分地铁闸机的闭合速度,以免伤到行进的儿童;是否要配备工作人员在闸机旁予以主动帮助,而不是每次都需要乘客去敲工作窗口进行问询,以免影响通行效率;地铁公司都应该有预案,保障儿童免票的通道畅通无阻。


    儿童半票或免票政策,是儿童社会福利的重要体现,一直广受关注。除了按年龄还是身高的免票标准之争,在鼓励生育的大背景下,免费的儿童人数也势必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除了轨道交通,还有不少公共场所、各类消费领域,让二孩、三孩享受同等福利与待遇的问题均有待破解。扫除这些公共服务的盲区,既是以切切实实的举措呼应新的人口政策,也能使诚意满满的服务理念尽可能惠及更多儿童。

    2021-09-18
  • 求学之路,道阻且长 开学季,聊聊学习这件事

    国家的希望在青年


    民族的未来也在青年





    求学路上的莘莘学子


    每个人都是伟大时代的奋斗主角








    又是一年开学季


    开学第一课


    一起来听听两位师者之言


    关于求知、关于成长、关于未来


    希望渴求知识的你们











    怀揣“禾下乘凉梦”的那位爷爷曾这样说……





    1953年


    从西南农学院遗传育种专业毕业后


    袁隆平立下誓言





    这个宏愿不是一时的头脑发热


    体现出的是中国知识分子对家国命运的情怀和担当








    袁隆平的这句寄语


    敲响了无数中国青年的心房





    这是袁隆平送给年轻科研工作者的成长秘诀





    唯有实践,方不辜负真理





    袁隆平在湖南农大2019级本科新生开学典礼上,曾这样说





    希望今日的你


    也能如他所言





    从走进校门的那一刻开始


    牢记“知识就是力量,是基础”





    求学中


    不但要打好基础


    还要开阔视野


    掌握最新发展的动态





    牢记“任何一个科研成果都来自于深入细致的实干和苦干”


    牢记“光是书本知识不够,还要实践”


    希望你可以成为一个“有心人”,随时注意捕捉思想的火花





    袁隆平曾说





    希望身处校园中的你们


    也做一粒人生的好种子,扎根祖国大地


    将个人梦融入中国梦,去收获丰盈的一生











    怀揣“科学救国”之心的那位老人,曾这样说……





    在中国历史上


    江南钱氏是一个传承了千余年的望族


    在家风的熏染下


    钱伟长先后求学于清华大学、多伦多大学


    并在国际声誉迅速上升之际,选择回国从教





    此后,钱伟长投身教育事业60年


    始终践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理念





    他一直强调





    他用毕生报国之路诠释了自己的专业





    爱国





    1983年


    70岁高龄的钱伟长出任上海工业大学(上海大学前身)校长





    留下了这样的故事


    40多年前,他怀揣“科学救国”之梦想


    从上海出发,负笈北美


    如今,在古稀之年,他又从上海开始,潜心办学





    在上海大学的毕业典礼上


    钱伟长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送给了毕业生们





    他有段名言





    走进校门的你


    请牢记老先生的话





    不要浮躁,学习的时候不要急功近利


    不要只挑“有用”的学,要注重全面学习和自身修养的提高


    要有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





    为人民的忧而忧,为人民的乐而乐





    让自己青春的火焰,为民族而燃烧


    让自己青年的心脏,为祖国而跳动





    时间之河奔腾向前


    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际遇和机缘


    都要在自己所处的时代条件下谋划人生





    百年前


    李大钊先生大声疾呼


    “人人奋青春之元气,发新中华青春中应发之曙光。”


    百年后,新时代的中国青年庄严宣誓


    “请党放心,强国有我!”





    时光不老


    愿莘莘学子奋斗不止


    百年恰是风华正茂

    2021-09-17
  • “高考落榜生”带300多个农村娃“舞”进大学

    颜业岸(右)在指导学生练习舞蹈动作。新华社资料片


    这几天,颜业岸教出来的又一批村里娃,陆续在大城市迎来了新学期。


    今年高考,海南省琼海市嘉积中学舞蹈团全团16名高三学子,全部通过艺考进入中央戏剧学院、北京舞蹈学院、中央民族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


    对于校艺术中心主任、男子舞蹈团团长颜业岸来说,这属于“再创佳绩”——自2000年组建嘉积中学男子舞蹈团以来,他通过舞蹈美育,带领300多名农村学子“舞”进国内各大知名艺术院校。


    当年那个带着孩子们在阳台上赤脚跳舞的高考落榜生没想到:有朝一日,他和他教出来的学生,会成为海南基层舞蹈教育领域的一段“传奇”。


    一份初心,为农村孩子打开艺术之门


    30年前,颜业岸与舞蹈名师“不沾边”。


    他1991年高考落榜,次年到琼海市上埇中学担任美术代课老师。那是一所农村初级中学,全校学生不足150人。有舞蹈基础的颜业岸,常利用课余时间教孩子们跳舞。孩子们光着脚,在教学楼的阳台压腿,排练的地方是晒得发烫的楼顶……


    一年后,颜业岸一举成名:1993年底的全市中学生文艺汇演,上埇中学的舞蹈《难忘的历程》竟然拿了一等奖。


    取得了成绩,颜业岸却“老是感觉自己这点水准不够教学”。1995年,他靠自学通过成人高考,考取了北京舞蹈学院舞蹈史论专业。之后通过函授学习,拿到了大专文凭。1999年,颜业岸进入嘉积中学,不久转为公办教师。


    2000年,嘉积中学男子舞蹈团成立,老师只有他一人,学校每年也只给他一个招生名额。


    很长一段时间里,他们的排练厅就是一个铁皮棚,不遮阳不避雨。白天太阳暴晒之后,连地板都是热的,学生在这种环境下训练,几分钟衣服就会湿透。下雨天屋顶哗哗漏水,训练把杆是废弃水管加工的,地板也不符合标准,播放音乐用的是老掉牙的卡式录音机……


    可是再艰苦的环境,也没能阻挡颜业岸的热情。他深知,农村学校因为长期师资不足,音乐、美术等美育类学科的教学一直是短板,但孩子们对于这些科目其实是十分渴望的。


    不仅如此,他更惊喜地发现,舞蹈除了能带给学生快乐,还能帮一些孩子实现大学梦。因此,他更是一心扑在舞蹈教学上,常常训练到深夜;他对每个学生的特点了如指掌,精心为他们选定艺考剧目,最大程度挖潜,以期学生们在高考中获得最佳表现……


    “能够用舞蹈帮助越来越多的农村孩子改变命运,点燃他们的梦想,让他们有人生出彩的机会,我觉得这是一件很光荣和幸福的事情。”颜业岸说。



    一种热爱,舞出人生最美风采


    今年,嘉积中学艺术中心门口摆上了两块展板,一块是16名学子考上大学的喜报,另一块是参演“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文艺演出《伟大征程》”的海报。


    他们是受邀参演的唯一一个县级中学舞蹈团。一见到记者,颜业岸就指着《伟大征程》海报说:“这次经历,最是让我自豪和难忘,舞蹈团全员登台,这是一名舞者的至高荣誉。”


    “我们不仅仅是在绽放自己,更是在用肢体语言诠释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这是值得终身自豪的经历。”舞蹈团成员周以职说。


    “教育贵在育人、育心,舞蹈教育同样如此,需要启发和引领,需要思考和创新,老师所教的技术若干年后会过时,但怎么学习,怎么做人,才是永远的。”颜业岸说。


    这些年,他编排并指导学生们表演的《边关沉月》《一片羽毛》《南海潮》《甲午海魂》等舞蹈作品,70多次荣获国内外舞蹈比赛一等奖或金奖。来自农村的孩子跳着舞,登上央视春晚的舞台,也一路“舞”进了人民大会堂、联合国总部、维也纳金色大厅……


    颜业岸的起点不高,是个非专业舞蹈老师;他的世界也很小,近30年坚守县中教学一线,为300多名农村娃浇灌出灿烂的梦想之花。


    总结近30年的教学经历,他认为自己是“始于热爱,终于付出”。从业前10年,他没有机会去专业院校学习,就买来各种舞蹈书籍、录像带,反复观看、琢磨、领悟,再将一个个舞蹈动作分解并画出图样,根据初中生的身体特点重新改编、设计动作……


    慢慢地,自学成为他的习惯。“时代在发展,人们对美的需求也在不断地提高、改变,只有不断学习,才能满足时代和观众的需求。”颜业岸说。


    多年来,颜业岸坚持在教中学、学中教,他没有节假日,没时间也不敢考驾照,害怕开车时脑子里还想着舞蹈动作。


    舞蹈教育早已成为颜业岸生命的一部分。随着国家越来越重视美育,颜业岸又给自己增加了新任务。他开始将教学对象延伸到基层舞蹈教师,力争培养更多优秀人才,让更多中小学生接受高水平的舞蹈艺术教育。


    有人说他是传奇,他却说传奇背后,是一日复一日的心血与付出。“几十年就专心干一件事情,要是还干不好的话,就对不起自己了。”

    2021-09-17
  • 2021年中国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全国总决赛在京开幕

    新华网北京9月17日电17日,2021年中国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全国总决赛开幕式在清华大学举办。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工业和信息化部人事教育司、中国工程院一局相关负责人出席开幕式,大赛举办方教育部工程训练教学指导委员会、大赛承办校清华大学代表以及教育部理工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在京高校及参加总决赛的师生代表现场参加开幕式。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表示,中国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是加强新工科人才培养、推动工程科技创新的重要载体。大赛聚焦育人、育才、创新三大核心要素。坚持立德树人,在工程“训练”的基础上,突出“实践”和“创新”,增强工科学生的使命担当,引导学生爱国爱民、实学实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覆盖广高校参赛规模创新高


    据介绍,本届大赛共有来自全国690所高校、1.9万个团队的6.6万名大学生参赛,其中267所高校、601个团队的2404名学生进入全国总决赛。





    赛题真构建基于工程实际的赛项体系


    大赛按照“大工程基础→学科综合创新→跨学科交叉创新”的构架,以“需求驱动”和“技术应用场景创新设置”为导向,紧贴国家工程领域发展前沿,融入工程伦理、工程文化与国际化元素,设置了工程基础、“智能+”、虚拟仿真等3个赛道、11个赛项,涵盖基础工程设计、人工智能赋能的机电综合系统设计、重大装备设计、工程管理与决策、数字化新媒体、工程文化知识等领域,贯穿从基础工程素养到综合创新能力的多层次教育场景。





    形式新线上线下、课内课外相结合


    大赛首创竞赛社区模式,参赛团队以市场主体的角色进入竞赛社区,借助竞赛社区提供的各类资源,完成在线学习、工程任务的系统设计、材料采购、加工制造、技术协作、知识产权保护、公益服务等活动。在规定的时间内,学生完成决赛作品的设计、制作与调试,并设置竞赛社区。大赛推动各高校探索将“竞赛社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法运用于课内外学习实践过程,形成“开放分享、注重协作”的师生协同众创实践教学新模式。通过信息化技术全面记录学生课内外实践过程数据,结合教学目标与工程实践环节的对应关系,系统研究以“立德树人、促进全面发展”为目标的成绩评价与持续改进体系。


    成果实工程实践与创新教育获实效


    大赛立足现场实践、突出工程特色,比赛时均需学生现场调试、现场运行、现场实物展示,学生不仅要“想出来”,更要“做出来”。多年来,大赛培育了一大批重基础、敢创新、强实践、有担当的“实干青年”,涉及智能制造、重大装备、航空航天、智慧出行等国计民生相关领域,磨砺了青年学子的综合能力。


    据悉,本届大赛以“守德崇劳,工程创新求卓越;服务社会,智造强国勇担当”为主题。大赛全国总决赛开创性运用信息技术打造全国26个赛点实时同步的“分布式云竞赛”,将决出500余项金、银、铜奖和单项奖。


    总决赛同期举办了高校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教育成果展,来自清华大学、武汉大学、天津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等数十所院校的四十余项大学生工程创新成果进行了现场展示和演示,涉及波浪发电机、基于5G的远程驾驶平台、立方卫星等项目,展现了当代工科学生实学实干、创新创造、服务国家的精神风貌。

    2021-09-17
  • 取消文理分科 第四批新高考改革省份发布方案

    2021-09-17
  • 中国人实现“吃瓜自由”得感谢这位奶奶

    吴明珠(右二)在瓜地里。(新疆农业科学院哈密瓜研究中心供图)


    “中国人能自由吃瓜离不开这位奶奶”。


    前段时间,这一热搜话题引起广泛共鸣。在感念“奶奶”吴明珠为国家西甜瓜育种科技事业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人们也为她自强不息、忘我奉献的精神深深感动。


    20世纪50年代主动请缨、远赴新疆,直至80岁高龄依然坚守在科研一线,吴明珠用了半个多世纪,穷尽一生心血选育瓜种,构建起我国领先的西甜瓜育种技术平台,使优质的西甜瓜“家族”不断扩大,并在全国“开枝散叶”,实现国人“吃瓜自由”。


    今年,中国西甜瓜育种事业开创者、中国工程院院士吴明珠91岁了。2010年,因患阿尔茨海默病,吴明珠离开耕耘一生的育瓜事业,从此淡出公众视野。


    “从梳着两条辫子的大姑娘开始,我在新疆的戈壁滩上培育西瓜和哈密瓜……直到今天已是年近古稀的老太太。一年四季瓜棚就是我的家。如今,丈夫病逝,儿女远离,我一个人依然留在新疆,继续摆弄瓜。人们说,我心里只有瓜,瓜是我的孩子……是啊,瓜是我的生命,我的人生就是想结几个瓜,把瓜的甘甜献给人民。”1999年,吴明珠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同年,她作为“全国十大杰出技术人才”之一,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作了感人肺腑的发言。


    到艰苦的地方去


    1930年,吴明珠出生于湖北武汉一个教育世家。抗日战争时期,她随家人迁居重庆,读完小学、中学。1953年,她从西南农学院园艺系果蔬专业毕业,与“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是同级校友。


    大学受到的教育,为青年时期的吴明珠指明了人生方向。


    此前从没和土地打过交道的她,“学一行爱一行”。从没摸过锄头的吴明珠第一堂实习课就是装锄头把子和挖地,凭着要强劲头,硬是在一块长20米、宽1.5米的地里深挖出一条沟。


    第二堂实习课上,老师要求每人做一个小温床,填马粪发热。挑大粪、播番茄种,做好田间管理……繁重的农活,吴明珠踏踏实实自己干。


    在校期间,学校组织学生到农村参加社会实践。老干部们经常给学生讲打仗的故事和英雄人物事迹。他们说,先烈为建立新中国,流血牺牲,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你们的任务就是要学好自己的专业,建设新中国,为人民服务。这些话,吴明珠牢记在心。


    21岁生日那天,她在日记里写下这样的话:“人生最美好的事情就是你创造出来的一切都能为人民服务。”


    大学最后一学期,同学们收到在新疆工作的园艺系学哥学姐来信,他们表示新疆很缺乏园艺人才,希望大家踊跃到新疆工作。“瓜果之乡”新疆在吴明珠心里生了根。


    毕业后,先是服从分配到西南农林局,之后作为培养对象,被选送到当时的中央农村工作部,工作地点从武汉换到北京,平台越来越高,但吴明珠想的还是到边疆去,到广阔基层去。


    1955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吴明珠认准时机,提出希望到新疆工作的申请,得到组织批准。当年冬天,吴明珠坐着大卡车,走了半个月,终于抵达乌鲁木齐。


    但是,乌鲁木齐没有想象中无边无际的瓜田。吴明珠多方考察,认定吐哈盆地是培育瓜种的好地方。1956年8月,她又向组织打报告,申请调到距乌鲁木齐近300公里的鄯善县农业技术推广站。从此,她迈开了培育瓜种的第一步,并在这条路上一走就是50多年。


    心血凝成果实


    新疆的西瓜、甜瓜香甜可口,名不虚传。但吴明珠却发现,当地主要依靠传统种植技术,产量、品质仍有很大提升空间。


    火焰山下,夏日高温难熬,土地滚烫得能烤熟鸡蛋,当地人戏称毛驴都不愿出门。


    为了搜集种质资源,吴明珠和同事花了3年时间,走遍当地300多个生产队,一块瓜地一块瓜地调查,最后收集了100多份资料,整理成44个品种,成为后来育种的基本材料。


    白天下瓜地,晚上要点灯研读资料。但高温天气让蜡烛直不起腰,吴明珠用脸盆从坎儿井打来水,先将蜡烛底部粘在瓷碗碗底上,再把碗扣在盆里,让清凉的水淹没半截蜡烛,起到降温效果,蜡烛就站起来了。


    吴明珠的育种事业赢得当地乡亲支持。她和瓜农同吃同住同劳动,学会了割麦子、锄棉花、赶毛驴车。“无论我要在哪块地上搞实验,乡亲们都支持我。当时哪有什么科研经费,用的是老乡的地、老乡的种子、老乡的肥料,全靠老乡支持!”吴明珠说。


    渐渐地,老乡们发现,跟着吴明珠种瓜,瓜又大又甜又脆,产量越来越高。


    通过采用多亲复合杂交、回交及辐射育种等技术,吴明珠创造了一批新的种质资源,比如“皇后”甜瓜、“火州一号”西瓜等,这些新品种的抗病性、适应性、果实品质、耐运性等比原品种有了大幅提高,带动了瓜农增收。


    业内专家说,要培育一个优良品种,可能需要8年、10年甚至更长时间,有的育种专家一生可能只育成一个,能育成两个已经很了不起。


    吴明珠在育种领域取得的成就成了“特例”。据统计,由吴明珠主持选育并经过省级审定的有29个品种,其中,西瓜早、中、晚熟配套品种10个,甜瓜品种19个。


    可以说,吴明珠让全国百姓吃到新鲜、优质的西甜瓜成为现实。她选育的“早佳8428”西瓜,质地细、松、脆,口感极佳,深受消费者喜爱,自20世纪80年代末至今,已从我国华东地区推广到全国各地,创造了西甜瓜优质品种长盛不衰30多年的“瓜界传奇”。


    同时,借助吴明珠建立的脆肉型甜瓜无土栽培技术体系,原本适合新疆种植的哈密瓜,也走出家乡,走向全国。“黄皮9818”哈密瓜还实现在美国商业化生产,成为我国第一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在国外种植成功的哈密瓜品种。


    甘做基石


    “吴明珠、杨其祐是一代建设新疆的知识分子代表,是我们共和国的基石。他们是那样坚硬,那样朴实,不图名,不图利,踏踏实实地把自己压在最底层。”这是《科技日报》记者郭梅尼,1998年7月在关于吴明珠的新闻报道《基石》中写下的一段话。


    杨其祐是吴明珠的大学同学,同年级不同专业。吴明珠毕业时,杨其祐考上原北京农业大学(现为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攻读作物遗传学。但爱情的力量,将两人紧紧联系在一起。


    “这是一个物种宝库,一定可以选育出优良新种。”坚信自己在天山脚下广袤瓜田里找到了人生方向的吴明珠,把自己的想法写信告诉远在北京的杨其祐。为支持她的事业,1957年9月,研究生毕业的杨其祐主动申请来到新疆。第二年,两人结婚,从此相伴近30年。


    因为经常下乡,长期守在瓜田里,吴明珠常常无法顾及家人。儿子杨夏和女儿杨准从小由吴明珠父母帮忙带大。


    好在杨其祐一直都在身边支持她的育种事业。“他看到学术刊物上有关的资料就给我抄录下来,翻译出来。他帮我出点子,买有关的书。有时,我因为一些事分不开身,就让他帮我去授粉、做杂交,有时要跑七八十里,他也二话不说。”多年后,吴明珠在回忆文章中写道。


    但是,这样宝贵的精神支柱却坍塌了。1986年,57岁的杨其祐因病去世,吴明珠伤心地写道:“生活上、物质上再苦,我也能忍受,让我最伤心的,是我丈夫杨其祐,得癌症病逝了。都怪我老是下乡,没有照顾好他……”


    从那以后,吴明珠更加发奋工作,每年搞三季育种,新疆、海南两头跑。“我觉得,我一个人应该做我们两个人的工作,才对得起他,对得起热爱我们的新疆人民。”吴明珠写道。


    “我们现在当然能够理解她当时的付出,是为了国家建设的需要。他们那一代很多人都为事业奉献一生,工作、家庭不能兼顾的情况经常会有。”杨夏说,“正是有千千万万老一辈科技工作者甘于奉献、甘做基石,我们国家才有了今天的发展。”


    2010年,因患阿尔茨海默病,80岁的吴明珠离开科研一线,杨夏将她接到重庆家中,自此母子终得团聚。


    育桃育李育春风


    坐落在乌鲁木齐市区的新疆农业科学院哈密瓜研究中心,由吴明珠一手创办,已从最初寥寥数人壮大到如今20人,是全国最大的哈密瓜作物科研专业机构。


    吴明珠的学生、新疆农业科学院哈密瓜研究中心主任伊鸿平,早在新疆农业大学(原新疆八一农学院)读园艺专业时,就听说过吴明珠的事迹。


    “很多学生视吴老师为偶像。”他说,临近毕业时,学校组织他们实习,地点是当时吴明珠所在的吐鲁番实验基地。有机会跟偶像共事,大家很兴奋,但住了第一晚后,很多人就受不了了。


    “蚊子太多,咬得人睡不好,基地条件也艰苦,吃住条件都有限。”伊鸿平说,那次实习,看到年过半百的吴老师在瓜地里自己铺地膜,搞田间管理,给他留下深刻印象。


    毕业后,伊鸿平被分配到新疆农业科学院,成为吴明珠的助手。此后30多年,直到2010年吴明珠因病退出科研一线,伊鸿平一直跟随她进行育种研究。


    一次选育需要一个生长季,春种夏收,一年就只有一次选育机会。1973年,吴明珠与队友在海南开辟“南繁北育”基地,春天新疆可以种两代瓜,冬天到海南可以种四代,选育瓜种的机会大大增多。不管在哪里,吴明珠最常待的是瓜地。


    吴明珠的学生、已从新疆农业科学院哈密瓜研究中心退休的科研人员冯炯鑫回忆说,吴老师天天都待在瓜地里,从选种、播种、打埂、铺地膜、授粉,到烤种、鉴定样品、测糖度,每道工序都亲力亲为,而且是绝对的行家里手。


    伊鸿平说:“吴老师工作上对我们严格要求,还经常督促我们学习,尤其要我们学好外语,不允许我们打牌、打麻将。有时候,吴老师真像母亲,我们就跟她的孩子一样。”


    学生们看到,吴明珠工作之余总在学习。她学了农业院校的新课本,自学无土栽培技术,买来“随身听”学习外语,操作计算机、高端技术先进仪器毫无障碍……


    吴明珠曾说:“如果我育瓜只是为了个人的利益,早成富翁了。只为个人而奋斗,不会走得太远。一个人的追求,只有和国家、人民的利益一致时,才会得到大家的支持,也才会有动力。”


    新疆农业科学院哈密瓜研究中心科研人员张红曾担任吴明珠秘书。她说,吴老师声音清甜、悦耳,为人乐观,工作热情饱满,80岁时还和年轻人一起坐长途车从海南到广西出差。每到一地,就去瓜地,亲自授粉。年轻人从她那里不仅能获取知识,更能汲取力量。


    新疆农业科学院哈密瓜研究中心“90后”科研人员凌悦铭说:“作为我国西甜瓜产业体系第一任首席科学家,吴老师很了不起,在这个科研团队追随吴老师的事业,我感到很荣幸。吴老师是榜样,希望自己在这个领域也能做出成绩。”


    近些年来,学生们去看望吴明珠时,很多人她都认不出了,但大家相聚时总是在聊瓜。伊鸿平说,吴老师虽然叫不出他的名字,但见面总会拥抱在一起。前些年每次见到他后,吴老师还会收拾行李,要跟他回乌鲁木齐。


    杨夏说,病休后好多年,妈妈还会经常突然说起“要去瓜地”“瓜要授粉了”这样的话。


    最近,杨夏代母亲收下了“光荣在党50周年”纪念章。同样让他感到欣慰的是,母亲不忘初心、忠心报国的精神得到传承。“现在我明显感觉到,身边有奉献精神的年轻人很多,爱国、讲奉献、愿意付出的氛围越来越浓。”如今已从西南大学教师岗位上退休的杨夏说。

    2021-09-16
  • 郭文安:一本教科书,一生教育

    郭文安


    1952年,郭文安成为华中高等师范学校(华中师范大学前身)教育系第一届学生,与华师结缘。从1956年毕业留校任教到2021年在桂子山上迎来他九十华诞,屈指算来,老人已经在这里工作生活了69年。69年间,他甘为人梯,辛勤培育学生;他脚踏实地,认真做好科研;他笔耕不辍,一生精心编撰《教育学》教材。


    一部优秀的教材就是一座学术的丰碑。由王道俊领衔主编的《教育学》持续畅销近40年、共编印了7版、累计发行近800万册,是新中国改革开放后编写最早、发行量最大、读者最多、覆盖面最广、影响力最为深远、堪称经典的教育学教材。该教材先后荣获过第二届吴玉章奖金优秀奖、全国普通高校优秀教材二等奖、国家级优秀教材奖、第四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等多个奖项。


    也许很少人知道,从上世纪60年代起,郭文安就开始参与《教育学》教材的编写与统稿工作。1956年,郭文安毕业留校,成为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系的一名教师,主要从事教育学、教育学原理方面的研究。教育学作为师范院校、尤其是教育系的一门专业基础课,重要性不言而喻。上世纪50年代末,在时任学校副教务长、教育系主任邵达成的发动与组织下,教育系成立了《教育学》教材编写组,开始推进编写工作。编写组克服了诸多困难,人员与分工也几经变动,最终在新任教育系主任常春元的领导下,于1962年出版。彼时还是青年教师的郭文安撰写了该书总论部分的两章内容。


    “据说那个时候,我国有五所师范院校同时编写《教育学》教材,号称‘五朵金花’。不过,这‘五朵金花’只开了两朵。一朵我们学校的,一朵是华东师大主编的。”郭文安回忆道,“如今看来,尽管这本教材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却为我校教育系今后编写教育学相关教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培养并锻炼了编写人才。”


    1978年,郭文安与王道俊、董祥智一起,参与编写由河南师范学院(河南师范大学前身)、甘肃师范学院(西北师范大学前身)、华中师范学院(华中师范大学前身)等五所院校合编的《教育学》教材,俗称五院校《教育学》。“我开始的分工是撰写‘德育’这一章。后来,王道俊老师还专门叫我到北京参加该书的统稿工作。”


    1980年,五院校《教育学》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反响良好,几经修改,数次再版。彼时,我国教育学开始在反思基础上进行恢复与建设,大量有关教育的著作被翻译介绍到国内,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先进经验和教育科研成果纷呈,关于教育学的探索与思考日渐丰盈。


    郭文安记得,在五院校《教育学》出版后不久,大约是1982年下半年,学校又启动了《教育学》教材的新的编写工作。此次编写不是“小修小补”,而是随着教育学科的与时俱进,力争在教材质量上有显著提高。


    谈起这次编写,即便时隔多年,郭文安依然如数家珍。“刚开始要求我写‘德育(上、下)’与‘班主任’,共三章,大约一年多的时间,我就完成了任务。稿子交上去后,编委会又把‘教学(上、中、下)’三章交给我编写。这是一个比较复杂难写的章节,工作量还是挺大的。因为对修订的要求很高,我也很想交出有质量的稿子,于是找了很多和教育相关的书来看,包括西方的一些教育学著作。看了之后,我有了新的感触与启发,除了理论上的充实与更新之外,希望在这本教材的理论阐释中恰到好处地融入相关的教学案例,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升教材的科学性、实用性与可读性,算是这本教材的特色之一。”


    郭文安笑言,“因为我边提炼理论边筛选案例,再加上还有日常教学工作,所以写作进度有点儿慢。王道俊老师看我拖了两年迟迟没有交稿,放心不下,还专门跑到我家里,问我写得如何。我就把自己写好的稿子给他看。王老师看了之后,就说你不要赶时间,继续安心写吧。王老师给我吃了颗定心丸。接下来我继续很认真地写。不光是我,其实王老师承担的‘教育目的’一章,写得比我还认真。书稿交上去以后,很快就通过了,负责的编辑说基本上找不到什么问题。”


    1989年,《教育学》出版,因为编写方式与内容较之以往有较大的改进,这本教材也被称为新编本,一经推出,便受到广大师生的一致好评。


    从1989年的新编本到2016年的第七版,数十年间,郭文安一直把这本教材的修订放在心上,他与王道俊团队一起,不断在修订中更新学科进展,力求反映教育发展与变革的时代特征与新需求。其间花费的心血和精力可想而知。


    与学者个人著书立说相比,或许编写教材并不能算作“重量级”成果。对此,郭文安并不是不知道。他曾在一篇文章中这样写道:“常常有人议论,花那么多精力去编教材,还不如多搞一些科研,写点文章、专著实在些……教材的编写要依据学科的教学任务以及学生的特点和水平,其选编的内容有比较基础、成熟、精要、容易取得共识等不成文的严格要求,在编写格式上又讲究严格的规范,作为高校教材还必须反映最新科研成果、学科发展前沿与时代精神,这样就使教材编写有其特殊的复杂性与难度。说实话,要东拼西凑编一本讲义性教材也许比较容易,但要编撰出一本反映学科发展精粹和前沿,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自己特色的教育学教材实在是一件极其折磨人的艰难困苦之事。”


    即便觉得“极其折磨人”,郭文安依然愿意花很多功夫做好这件事情。他坦言,之所以投入这么多精力,是因为他觉得一本好的教材对于培养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我给《教育学》这本教材定义了两个功能,一是打基础,二是引入门。不少学生都跟我说过,郭老师,我是读你们编的《教育学》这本书入门的。我觉得这个定位很准确。教育学包含的内容很丰富,但是最基本的概念和理论是必须掌握的,只要把基础打牢了,学科根基稳了,才能更好地开展研究,进一步地提高、发展与创新。”


    郭文安不仅对《教育学》这本教材编写倾注了大量心血,身为教师的他也非常尽责。“我对学生是比较热情的。有时候他们拿着写好的文章来找我,请我帮着看看,我都会答应,不管是不是我的学生,我都会全心全意地提出些建议,告诉学生怎么修改。我性格比较温和,学生们还是挺愿意找我的。”当被问及这样是否会比较辛苦时,他坦然一笑:“当你觉得这是自己的责任,就不会计较那么多了。而且,跟学生之间的良好互动,实际上也是教学相长。”


    2021年,在人民教育出版社成立70周年之际,郭文安获评为该出版社70位功勋作者之一,肯定了他为我国教育科学事业高校课程教材建设作出的卓越贡献。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也与人民教育出版社再度合作,启动了《教育学》教材第八版修订工作,这本发行超800万册的经典著作即将焕发新生。已至耄耋之年的郭文安又开始为《教育学(第八版)》修订而忙碌。“这一次我是主编。只要身体允许,我会想方设法继续把这件事情认真地做下去。”(郝日虹)

    2021-09-16
  • 张钹:坚守三尺讲台逾一甲子 醉心AI创新超40年

    张钹近影





    张钹(左一)在实验室与博士生讨论。(1995年)





    参与清华大学智能机器人实验室建设的科研人员合影。左一为张钹。(1985年)





    科学家寄语


    当前,全球科技创新进入空前密集活跃期,特别是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突破应用,推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重构全球创新版图。人工智能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战略重点之一,近年来获得长足进步,给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近年来,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表现亮眼,已成为世界人工智能主要创新中心之一。根据《人工智能发展报告2020》,在人工智能高层次人才数量和专利申请量等关键指标上,中国位居世界前列。这亮眼表现的背后离不开以中国科学院院士张钹等为代表的中国科学家作出的奠基性、开创性贡献。


    早在40多年前,张钹就开始投身人工智能领域研究,发表了中国第一篇人工智能领域的学术论文、获得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第一个国际重要奖项、领衔成立国内首个智能机器人实验室、培养了本土第一位人工智能领域博士毕业生,组建中国第一个人工智能国家重点实验室……这些“第一”树立了中国人工智能发展的一个个里程碑,推动中国在此领域大踏步前进。


    从不被看好到刮目相看


    中年成功转型研究人工智能


    今天,“人工智能”是人们耳熟能详的热词,但是在40多年前,中国科技界对该词汇还很陌生,科技领域的专业人士对该领域也知之甚少。1978年,已从清华大学毕业留校任教20年的张钹由于所在系调整而改变专业方向,进入一个全新研究领域——人工智能。


    张钹时年43岁,中年转型不仅知识结构上面临很大挑战,而且对人工智能领域国内知之甚少,求教无门。张钹回忆说:“当时国内科研人员对人工智能领域发展的认识很有限,甚至相关资料也非常少。”当时,国际上人工智能已经有了约20年发展历程。随着国门打开,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兴起,张钹获得了与国际同行交往的机会。


    1980年初,张钹赴美访学。然而,抵达美国后,他就在与外国同行交流中感到一种说不出的尴尬和郁闷。“你们是从中国来的?知道什么是人工智能吗?”有外国研究者提出这样的问题。张钹很受刺激,立志让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奋起直追,迎头赶上国际先进水平,赢得外国同行的尊敬。


    在访学过程中,张钹率先发现数学与人工智能结合的广阔前景。张钹说:“当时,我觉得人工智能要深入发展下去,提高算法效率,必须要很好利用数学这个工具。”于是,他选择跟数学出身当时尚在安徽大学任教的张铃教授合作,一起推进人工智能研究。


    由于跨国电话资费昂贵,两人只能通过邮寄书信的方式进行沟通。对当年与张铃中美飞鸿、合作科研的往事,张钹介绍说:“当时,中美间一封航空信大概要人民币8角钱,寄给对方约10天才能收到,一来一回就要约20天。我们计算过,一封信如果超过5张纸,就会超重,须多付邮资。为了省钱,我们特意挑相对薄的纸,写非常小的字。”


    就这样,张钹跟张铃开始了一场跨越大洋的人工智能合作研究。约1年后,他们联手完成了一篇人工智能领域的论文,实际上这也是中国科学家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第一篇学术论文,成功发表于人工智能领域顶级国际期刊《IEEE模式分析与机器智能汇刊》,引起了国际同行的高度关注,这让张钹等中国学人颇为扬眉吐气,也增强了他为中国人工智能发展作出更大贡献的信心和决心。



    从少年郎到白发翁


    水木清华育人六十余载


    1982年初,张钹结束访学回国,着手进一步开拓人工智能研究。为了解产业界对人工智能技术的需求,更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张钹与其他科研人员一起深入从西南到东北的很多工厂调研,形成了基本判断:机器人将来会成为国内一项重大需求。


    根据上述判断,张钹领衔组建了清华大学智能机器人实验室并着手购置重要试验装备。为此,张钹与同事们多方奔走、筹措经费,联系国内外相关厂家,进行洽谈协商。在有关方面的大力协助下,清华大学智能机器人实验室成功添置了中国第一台进口机械臂。


    机械臂是高精度、高度非线性、强耦合的复杂系统,是人工智能的工业智能化应用的典型。对于清华大学智能机器人实验室而言,引入这款机械臂对于科研和教学无疑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张钹对此非常期待并倾注了大量心血。他回忆说:“当我知道机器臂已经装上飞机,正在飞往北京时,那种兴奋真的难以言表。”机械臂运抵北京后,张钹亲自跟车到机场“迎接”,直到搬运、装车、运抵清华园,他才终于松了一口气。


    关于自己的职业生涯,张钹曾这样概括说:“我一辈子就做了两件事,一件是读书,另一件就是在清华大学教书育人。”


    从毕业留校至今,张钹在清华大学的三尺讲台上坚守了超过一甲子。从不满24岁初登讲台的青涩年华到耄耋之年,他可谓桃李满天下,为国家培养、输送一批高科技专才,尤其是在人工智能领域。据统计,他培养的博士研究生近九十名。


    万事开头难。人工智能作为当时中国的新兴学科,科研和教学的条件都很艰苦。张钹介绍说,那时候,虽然他们的研究已经有了一定基础,但是软硬件条件与国际同行相比,差距很大,研究资料也不足,特别是专业、权威资料匮乏,更多是靠自力更生摸索。在那样的环境下,想留住优秀人才着实不易。面对徘徊在出国或留校读博士并向他请教的学生,张钹语重心长地说:“国外知名导师的科研、教学水平比我高,培养条件也比我这里好。你们选择出国深造和科研,我非常支持。但是如果你选择留下来,我会全心全意地培养你,绝不辜负。”肺腑之言感人至深,与他交谈的学生大部分选择了留下来,与他并肩奋战在人工智能领域并成长为行业的佼佼者。


    从一片空白到创新中心


    中国人工智能造福全人类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张钹和志同道合者正视差距、风雨兼程,一路追赶着国际人工智能发展前沿,取得了丰硕成果。


    1983年是张钹人工智能科研的丰收年。当年,国际人工智能大会在德国召开,张钹和张铃一起成为率先在国际人工智能大会上发表论文的中国科学家。1984年,他和张铃摘得一项欧洲人工智能奖项,成为首次获得该领域国际重要奖项的中国人。1985年,他领衔成立了中国首个智能机器人实验室。1987年,他培养的中国第一位人工智能领域的博士生毕业。1990年,他和同事一起成立了全国第一个人工智能国家重点实验室——“智能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1987-1994年,张钹出任国家“863计划”即高技术计划智能机器人主题专家组专家,承担国家重点攻关课题。2018年,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成立,张钹出任研究院院长。


    作为中国人工智能主要奠基者和发展推动者,40多年来,张钹矢志不渝致力于中国人工智能领域的创新,发表或共同发表了数百篇学术论文,出版系列专著。他获得了诸多奖项,其中包括ICL欧洲人工智能奖、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二等奖、电子工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以及国防科工委科技进步一等奖,推动中国人工智能研究和产业向世界一流水平迈进。相关资料显示,中国在图像识别、语音识别等技术创新应用进入了世界先进行列,人工智能发明专利授权总量全球排名第一,核心产业规模持续增长。


    “在第三代人工智能发展上,中国科学家今天与国际同行处在同一起跑线上。我们已经摸索出中国人工智能的发展道路,正在向新的科技高峰继续攀登,我们有能力为造福国家和民族、造福全人类作出更多、更大贡献。”张钹表示。


    虽已经86岁高龄,但是张钹仍担任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名誉院长,活跃在科研创新领域。科技创新永无止境,人工智能技术发展永远在路上,矢志不移、创新不止的科学家永远年轻。这是张钹的写照。(贺迎春丁亦鑫)

    2021-09-16
  • 北京“双减”进行时:接送难题如何“破”?课后服务能否“选修化”?

    有不少家长反映新学期中小学上课时间问题,目前要求小学不早于8:20,中学不早于8:00,可能有些家长送完孩子上班就来不及了,这方面学校有没有一些弹性的安排,如果家长想早点送孩子到校可以吗?


    李奕:


    这一次的整体“双减”改革措施,实际上是一次系统变革的工程,校内、校外都有相应的系统变化。尽管有前期的制度设计和整体安排,但在运行过程中一定还会发现新的问题,特别是对我们北京这种特大型的城市,拥有不同类型的家庭,所以确实有部分家长遇到一些困难。针对这个问题我想强调以下两点:


    第一,北京市按照教育部的总体要求,适度调整上课时间,其实最终目的是要保证孩子的睡眠,尽可能让孩子早晨别太慌忙。但部分家长仍得提前一点把孩子送到学校,否则无法兼顾送孩子和自己上班的时间。


    作为学校要尽最大可能为孩子的成长提供服务支撑,这其中包括解决家庭送孩子的实际困难。所以我们强调的是,严格落实教育部要求的上课时间的同时,各校将按照往常的时间敞开校门,为家长送孩子提供便利。


    如果确有需要在学校开门前送孩子到校,一定要和学校、班主任及时沟通,做好交接,而不是直接把孩子送到学校门口。如果班主任不能及时接学生,也要委托学校的其他老师或门卫做好学生入校工作,保障学生安全。


    第二,在这项改革措施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多方协同努力。学校方面,要按照原来的时间点开门,同时安排好孩子送来以后到正式上课的这段时间,为孩子合理安排户外运动或户内阅读等任务。家长方面,尽可能地把上班时间调整好,让孩子晚一点起床,多睡一会儿。社会方面,希望用人单位能够理解和关怀有接送孩子需求的职工,在管理措施上体现弹性,让他们早上上班时间更宽裕。


    问题二:


    目前中小学每天课后服务至少开展2小时,对于学生和家长来说,参加课后服务是否必须到5:30?一周五天必须每天都要参加吗?对于学生和家长在课后服务方面多元和个性化的一些需求,学校如何去做好统筹安排,家长该如何和学校做好沟通?


    李奕:


    我们要求学校提供覆盖周一至周五、下午3:30到5:30时段的课后服务,但家长可以根据自己孩子的生理特点、年龄特点和家庭条件进行有针对性的选择,并不是“一刀切”地要求每个学生都必须参加到5:30或者每天都要参加课后服务。


    针对不同年龄段孩子的多元需求,学校在课后服务活动供给上也力求做到多元化。比如,学校每天会提供包括学科类作业辅导、体育类、综合素质类等丰富的、个性化的课后服务内容。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实际需求,有针对性地选择自愿参加,不强制要求必须参加。


    当然,针对不同年龄段以及学段的学生,学校安排课后服务的侧重点也不一样。开学两周后,不少学校做了充分的家校沟通甚至问卷调查,发现初中学生的家长对于学科类辅导的要求非常迫切,促使学校打破原来的班级划分进行分类辅导,在课后服务时间既能帮助部分学生把当日作业完成好,也能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提高性的供给。


    目前,我们看到很多学校在引进其他学校优质课程资源,包括干部教师资源方面做出巨大努力,特别是通过学区内、集团内干部教师的交流轮岗,提高课后服务的质量和吸引力。比如作为干部教师交流轮岗试点的密云区和东城区,他们让孩子见到更多老师,享受到更多综合类、学科类、体育类的课程服务。


    与此同时,家长与学校保持沟通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家长要根据自己孩子的特点,和学校的学科老师、班主任做充分的交流,先尝试在校内解决学科辅导需求。另一方面,希望家长借着交流机会,与老师一同细致诊断自己孩子的优势和劣势。对于哪些地方需要“扬长”,老师可以提供建议,比如该给孩子买什么样的书,参与什么样的活动,或者学校有什么适合孩子的社团;对于哪些地方需要“补短”,老师可以推荐学校哪几天有相应的课后服务,让孩子按时参加。在这个分析过程中,学校更清楚自己应该提供怎样的有质量和有吸引力的课后服务,家长也能更清楚孩子到底怎样学习最有效,参加哪些活动最有益。


    问题三:


    新学期参与交流轮岗的老师已经在各自的岗位上开展工作两周了,这些老师对于新岗位的适应情况如何,有没有给学校带来一些明显的变化?


    李奕:


    在北京促进“双减”工作落地的过程当中,干部教师“大面积、大比例、小位移”的这种学区内、集团内的交流轮岗,从一开始就备受关注。


    实际上,我们对这一轮的交流轮岗更加注重的是后期的作用和效益的发挥。虽然开学刚刚两周时间,但我们在追踪的过程中已经看到,轮岗教师在教研组的活动质量和对作业的研究质量上,已经显现出可喜的效果。比如老师们在年级组的例会和教研组的活动中,积极调整教学结构,注入全新的课堂教学要素和内容。再如,老师带来的作业设计方案,运用了不同的作业素材和作业载体,让很多孩子明显感觉到作业量少了,大多在学校里就能够完成了。


    同时,我们要求交流轮岗的老师把重点任务放在如何打通课内教学和课后三点半的学科辅导,使其有机地融为一体。课内作业总量少了,但难度和对能力的要求尺度可能有所提升,在利用课后服务时间辅导学生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老师必然会发挥重要作用;还有一些变化则体现在优质教育服务的属性的流动上,这些变化抽象而细微,将随着教学不断深入让学生更加具体地感受到。


    问题四:


    新学期开始,很多中小学生作业确实明显“少了”,但有些家长有点“慌了”,没有作业真能行吗,怎么检验和掌握孩子的学习情况?课堂质量和效率提升靠什么来检验?有的家长甚至开始通过各种途径了解一对一辅导了,这种现象您怎么看?


    李奕:


    在“双减”过程中,对作业的要求是“减量提质”:减去那些机械、重复、无效的“繁难偏怪”的作业,提高作业的整体质量,让所留的作业具有诊断和学情分析的功能,巩固当天所学知识。对老师来讲,可以选用新的作业素材和载体,并通过判作业环节把孩子的学习的状态“判出来”,从作业中看到学生的思维过程和学习过程。


    提高作业质量,需要提升学校整体的教研质量。在促进干部教师交流轮岗的过程中,我们特别注意把一些骨干、特级教师流动到教研组的岗位上,目的就是要利用这些教师的经验去研究高质量、少而精的作业。目前,很多教师为新学校带来了新的课堂教学设计和作业设计方案,通过与教研组的交流研讨,进一步提升课后服务学科类作业辅导的效果。


    学生作业“减量提质”,也离不开家校良好互动。作为家长,可以通过和科任老师充分沟通,掌握孩子学习情况,了解各科作业结构和完成时间,针对孩子的薄弱项,请老师给出专业建议,考虑是否需要调整作业类型,加强作业辅导、额外增加基础性作业等等。


    当然我们也关注到,在这个过程当中家长可能仍然存在焦虑情绪,想给孩子单独找老师辅导或者利用周中时间上网课。对此,我们建议家长一定要慎重,要优先保证孩子在校学习状态和夜间睡眠时长。如果家长真要采用此类措施,也建议先与老师沟通,听听老师的意见。我们反对“一刀切”或者简单地把时间交给某个培训载体,这样其实效率不高,孩子也未必能够获得很好的效益。


    因此,老师和家长基于孩子自身特点的沟通极为关键,这也是我们给家长提供的最重要的建议。


    问题五:


    现在很多孩子晚上和周末不上培训班了,前段网上还流传着小区好几个孩子一起在楼下玩游戏的照片,网友感慨有点童年的味道了。那对于家庭来说,该如何做好高质量陪伴,能否请您给家长一些建议?


    李奕:


    过去,我们经常看到令人痛心的场景:周末,家长匆匆接送孩子从一个补习班到另一个补习班,为了赶时间一家人挤在车里或者在路边吃快餐;而新学期开学后,大家终于看到了一些可喜的变化。其实“双减”的重要目标,就是要把周末和寒暑假的时间还给孩子,并且要打破以往“全民上补习班”的现象。


    我们始终想强调一点: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学校、社会、家庭都是他进行教育消费的领域,尽管消费的方式不一样,但都能提供重要的教育供给。其中,有一些宝贵的教育要素是学校给不了的,需要孩子通过丰富的社会实践习得,如果孩子将校外时间全部花费在补习班上,而失去了学习真正本领的机会,无疑会对产生不利影响。


    因此,我们建议家长合理规划周末和寒暑假时间,有意识地构建家庭教育的供给结构,比如培养健康的生活理念,周末和孩子一起健身、阅读,假期一起设计旅行路线等等,让孩子从家庭、社会中有所收获,与学校教育形成有机配合。

    2021-09-16

  • 首 页  上一页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下一页    尾 页  

    版权声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 8629 6259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696号 蒙ICP备160010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