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 努力创造无愧于历史和人民的新业绩

    6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举行第三十一次集体学习。这次集体学习采取参观和讨论相结合的形式,这是习近平、李克强、栗战书、汪洋、王沪宁、赵乐际、韩正等在北大红楼参观“光辉伟业红色序章——北大红楼与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主题展”。
    新华社记者谢环驰摄















    6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举行第三十一次集体学习。这次集体学习采取参观和讨论相结合的形式,这是习近平、李克强、栗战书、汪洋、王沪宁、赵乐际、韩正等在中南海丰泽园参观毛泽东同志故居。
    新华社记者鞠鹏摄






    ■红色资源是我们党艰辛而辉煌奋斗历程的见证,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红色血脉是中国共产党政治本色的集中体现,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力量源泉。回望过往历程,眺望前方征途,我们必须始终赓续红色血脉,用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鼓舞斗志、指引方向,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信念、凝聚力量,用党的历史经验和实践创造启迪智慧、砥砺品格,继往开来,开拓前进,把革命先烈流血牺牲打下的红色江山守护好、建设好,努力创造不负革命先辈期望、无愧于历史和人民的新业绩


    ■红色是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鲜亮的底色,在我国960多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大地上红色资源星罗棋布,在我们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百年奋斗的伟大历程中红色血脉代代相传。每一个历史事件、每一位革命英雄、每一种革命精神、每一件革命文物,都代表着我们党走过的光辉历程、取得的重大成就,展现了我们党的梦想和追求、情怀和担当、牺牲和奉献,汇聚成我们党的红色血脉


    ■要教育引导全党始终坚持科学理论指导。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从根本上说,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我们要从党的百年奋斗史中感悟真理的力量,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用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光芒照耀我们的前行之路


    ■要教育引导全党始终坚持理想信念。全党同志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披荆斩棘、奋力前行,不断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


    ■要教育引导全党始终坚持初心使命。全党同志要从党的百年奋斗史中不断体悟初心使命,贯彻好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矢志不渝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要教育引导全党始终坚持光荣革命传统。全党同志要用党在百年奋斗中形成的伟大精神滋养自己、激励自己,以昂扬的精神状态做好党和国家各项工作


    ■要教育引导全党始终坚持推进自我革命。全党同志要增强忧患意识,以永远在路上的坚定执着将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严于律己,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始终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为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作出应有的努力





    新华社北京6月26日电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中共中央政治局6月25日下午就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进行第三十一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红色资源是我们党艰辛而辉煌奋斗历程的见证,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红色血脉是中国共产党政治本色的集中体现,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力量源泉。回望过往历程,眺望前方征途,我们必须始终赓续红色血脉,用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鼓舞斗志、指引方向,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信念、凝聚力量,用党的历史经验和实践创造启迪智慧、砥砺品格,继往开来,开拓前进,把革命先烈流血牺牲打下的红色江山守护好、建设好,努力创造不负革命先辈期望、无愧于历史和人民的新业绩。


    这次集体学习是中央政治局带头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一项重要安排,采取参观和讨论相结合的形式进行。


    25日下午,习近平带领中央政治局同志来到北大红楼,参观“光辉伟业红色序章——北大红楼与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主题展”,重温李大钊、陈独秀等开展革命活动、推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酝酿和筹建中国共产党等革命历史。展厅内,一张张图片、一件件文物,全面展现了那个时期的光辉历史。习近平不时停下脚步,询问相关细节。他指出,北大是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和五四运动的策源地,最早在我国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也是我们党在北京早期革命活动的历史见证地,在建党过程中具有重要地位。要加强红色资源保护和利用,尊重历史事实,准确评价历史,正确学史用史。


    丰泽园毛泽东同志故居,是毛泽东同志从1949年9月21日开始工作和生活了17年的地方。毛泽东同志在这里筹划了新中国建立和建设的一系列大政方略。习近平带领中央政治局同志来到这里参观瞻仰,察看颐年堂大厅现场展陈,观看毛泽东同志在丰泽园工作生活的影像短片,回顾毛泽东同志在这里主持召开的重要会议、作出的重大决策、会见的重要外宾,参观毛泽东同志办公区、会议室和藏书室,仔细察看毛泽东同志批改过的重要文件、阅读过的书籍、穿过的衣物、使用过的日常用品和书信、手稿、照片等,追忆毛泽东同志的卓越功勋和崇高风范。习近平强调,北大红楼和丰泽园在党的历史上都具有标志性意义,生动诠释了中国共产党是怎么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怎么来的,给我们上了一堂鲜活而又生动的党史课。


    参观结束后,习近平等回到中南海怀仁堂,围绕主题进一步开展学习。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发表了重要讲话。他指出,红色是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鲜亮的底色,在我国960多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大地上红色资源星罗棋布,在我们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百年奋斗的伟大历程中红色血脉代代相传。每一个历史事件、每一位革命英雄、每一种革命精神、每一件革命文物,都代表着我们党走过的光辉历程、取得的重大成就,展现了我们党的梦想和追求、情怀和担当、牺牲和奉献,汇聚成我们党的红色血脉。


    习近平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到地方考察,都要瞻仰对我们党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革命圣地、红色旧址、革命历史纪念场所,主要的基本上都走到了。每到一地,重温那一段段峥嵘岁月,回顾党一路走过的艰难历程,灵魂都受到一次震撼,精神都受到一次洗礼。每次都是怀着崇敬之心去,带着许多感悟回。


    习近平强调,要教育引导全党始终坚持科学理论指导。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催生了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使我们党拥有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拥有了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一百年来,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创立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创立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党和人民事业不断开创新局。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从根本上说,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我们要从党的百年奋斗史中感悟真理的力量,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用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光芒照耀我们的前行之路。


    习近平指出,要教育引导全党始终坚持理想信念。革命理想高于天,回望百年党史,千千万万共产党人为了理想信念不惜抛头颅、洒鲜血。共产主义是我们党的远大理想,为了实现这个远大理想,就必须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全党同志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披荆斩棘、奋力前行,不断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


    习近平强调,要教育引导全党始终坚持初心使命。牢记和践行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是贯穿我们党百年奋斗史的一条红线。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对我们这样一个长期执政的党而言,没有比忘记初心使命、脱离群众更大的危险。全党同志要从党的百年奋斗史中不断体悟初心使命,贯彻好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矢志不渝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习近平指出,要教育引导全党始终坚持光荣革命传统。党的伟大精神和光荣传统是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激励我们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当今中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国家强盛、民族复兴需要物质文明的积累,更需要精神文明的升华,决不能丢掉革命加拼命的精神,决不能丢掉谦虚谨慎、戒骄戒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传统,决不能丢掉不畏强敌、不惧风险、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勇气。全党同志要用党在百年奋斗中形成的伟大精神滋养自己、激励自己,以昂扬的精神状态做好党和国家各项工作。


    习近平强调,要教育引导全党始终坚持推进自我革命。我们党历经百年沧桑依然风华正茂,其奥秘就在于具有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强大能力,自我革命精神是党的执政能力的强大支撑。全党同志要增强忧患意识,以永远在路上的坚定执着将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严于律己,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始终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为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作出应有的努力。


    习近平指出,要用心用情用力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红色资源。要深入开展红色资源专项调查,加强科学保护。要开展系统研究,准确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旗帜鲜明反对和抵制历史虚无主义。要打造精品展陈,坚持政治性、思想性、艺术性相统一,用史实说话,增强表现力、传播力、影响力,生动传播红色文化。要强化教育功能,围绕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的重大事件、重大节点,研究确定一批重要标识地,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设计符合青少年认知特点的教育活动,建设富有特色的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基地,引导他们从小在心里树立红色理想。

    2021-08-30
  • 必须加强中华儿女大团结 ——“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系列评论之八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情回顾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进行的奋斗、付出的牺牲和取得的成就,强调“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加强中华儿女大团结”。这既是从百年党史中总结出的宝贵经验,又为新征程上加强中华儿女大团结提供了思想指引和行动指南。


    历史一再证明,中华儿女大团结是国家发展进步的强大推动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力量源泉。回望历史,中国每一项惊艳世界的伟绩,都离不开中华儿女大团结。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全体中华儿女团结凝聚、共同奋进的历史:几千年来,中华儿女在共同奋斗中形成了团结统一的优良传统,锻造了伟大的团结精神,并最终汇聚成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不竭动力。一部百年党史就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创造伟大成就的历史。中国人民从历史中深刻总结出:事成于和睦,力生于团结,必须加强中华儿女大团结,才能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从容应对各种风险挑战。


    加强中华儿女大团结,必须用好统一战线这个重要法宝。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爱国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团结海内外全体中华儿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法宝。”在百年奋斗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把统一战线摆在重要位置,根据各个历史时期的具体情况和自身肩负的历史使命,以强大的政治领导力和精神感召力不断巩固和发展“同行者”和“同盟军”,运用统一战线凝聚人心、汇聚力量,有力地支持了党和人民的事业,积累了发展和使用统一战线法宝的丰富经验。其中最为重要的一条经验是,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对统一战线的集中统一领导。这是决定统一战线前途命运、能否发挥凝心聚力作用、能否始终朝着正确政治方向前进的关键所在,因此必须坚持和加强中国共产党对统一战线的集中统一领导,为把党的主张贯彻到统一战线工作的各方面和全过程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新的征程上,加强中华儿女大团结,必须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牢牢把握大团结大联合的主题,坚持一致性和多样性统一,不断巩固共同思想政治基础,同时充分发扬民主、尊重包容差异,尽可能通过耐心细致的工作寻求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不断汇聚壮大共同奋斗的力量。


    加强中华儿女大团结,必须坚持和完善新型政党制度。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从中国土壤中生长出来的新型政党制度,在凝聚共识、优化决策、协调关系、维护稳定等方面发挥了独特作用。”在百年奋斗历程中,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推动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实现了利益代表的广泛性,体现了奋斗目标的一致性,促进了决策施策的科学性,保障了国家治理的有效性,在广泛凝聚共识、科学高效决策、凝聚强大力量、保障人民民主、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等方面显示出独特优势和强大生命力。


    新型政党制度坚持“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通过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的安排集中各种意见和建议,不仅真实、广泛、持久地代表和实现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全国各族各界的根本利益,而且充分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把各个政党和无党派人士紧密团结起来、为着共同目标而奋斗,形成了最大公约数,画出了最大同心圆,在凝聚共识、优化决策、协调关系、维护稳定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


    新的征程上,加强中华儿女大团结,必须坚持和完善新型政党制度,发挥这一制度凝聚共识、增强合力的优势和作用,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以确保正确政治方向,加强思想政治引领以广泛凝聚共识,通过政党间的合作有效整合不同利益、减少利益冲突,努力寻求价值和利益的最大公约数,形成海内外中华儿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生动局面,汇聚起实现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


    加强中华儿女大团结,必须加强民族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各族人民亲如一家,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定要实现的根本保证。中国辽阔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悠久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伟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一部中华民族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回望百年奋斗史,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各族人民为实现各族人民共同利益、共同进步进行了艰苦奋斗,推动建立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开辟和发展了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取得了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辉煌成就。


    新的征程上,加强中华儿女大团结,必须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为基础性事业抓紧抓好,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做好各项工作,不断增强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以夯实民族团结的思想政治基础,持续推动少数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以夯实民族团结的物质基础,全面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法、依法治理民族事务以夯实民族团结的法治基础,在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创新发展中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包容性更强、凝聚力更大的命运共同体。


    (作者系山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省委党校基地研究员)

    2021-08-27
  • 中国民族政策研究会2021年年会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乡村振兴高层论坛在宁召开

    7月18日至21日,由中国民族政策研究会、北方民族大学主办,北方民族大学民族学学院承办的“中国民族政策研究会2021年年会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乡村振兴高层论坛”在北方民族大学召开。来自中央民族大学、中央社会主义学院、云南大学、厦门大学、中南民族大学、西南民族大学、内蒙古大学、贵州师范大学、河南大学、山西大学、宁夏大学、宁夏社会科学院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及师生共100余人参加了此次论坛。


    北方民族大学党委书记刀波,中国民族政策研究会会长、中央民族大学金炳镐教授,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协调推进司袁彦在论坛开幕式上致辞。北方民族大学校长李俊杰,副校长保文星,中央民族大学副校长麻国庆,中央民族大学研究生院院长乌小花等出席了开幕式。


    北方民族大学校长李俊杰、中央民族大学副校长麻国庆、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张丽君、中央社会主义学院沈桂萍教授,分别作了题为“民族地区小康、现代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三同步研究”“乡村振兴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发展”“中国共产党消除民族地区贫困百年奋战理论逻辑与实践演进”和“中国共产党百年民族理论政策的继承与创新”的主旨发言。


    与会专家学者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法制保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区域经验、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模式与经验、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与现实、乡村振兴背景下民族地区村落的发展策略与路径选择、传统村落的现代化转型、民族地区乡村治理的困境与解决之道、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等问题展开交流讨论。


    本次论坛的顺利召开是北方民族大学民族学学科落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任务的具体体现。通过研讨,深化了学术界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乡村振兴等时代议题的认识;同时,有助于北方民族大学民族学学科建设品质的提升。


    据悉,中国民族政策研究会成立于1995年3月,其宗旨是组织全国民族研究等机构开展民族理论研究和民族政策研究;结合民族工作实际开展有关少数民族的现实问题和发展问题的调查研究;组织各方面专家学者开展对世界各国民族问题和民族政策研究,为国家民族工作服务。

    2021-08-26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华北电力大学推普实践团助力边疆乡村振兴

    “我唱百姓享小康,我唱家园爱无疆,童心向党……”位于巴州库尔勒轮台县社区的推普小课堂中传出阵阵童声。2021年暑期,华北电力大学“天山同语·民族同心”实践团9支队伍分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回族自治州、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喀什地区、和田地区等新疆少数民族聚居的基层农村地区,进行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服务,并开展了党史宣传教育、国家通用语言数据采样调研等活动,为助力乡村振兴积累更加详实的数据。此外,团队成员还来到海拔4000米的帕米尔高原——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寻访守边护边的“时代楷模”拉齐尼•巴依卡一家三代生死戍边的英雄故事,深刻领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建设美丽边疆、助力乡村振兴凝聚更加强大的精神力量。

    讲好党史故事,赓续红色基因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为了能够更生动地将党史故事讲给孩子们,暑假伊始,“天山同语·民族同心”团队党员代表来到井冈山革命教育基地参观学习,进行沉浸式地红色体验;又前往上海,在一大旧址到嘉兴南湖,重温一大至七大的伟大历程,在参观学习中积累党课素材,准备独特的党史故事的盛宴。回到家乡后,成员们图文并茂地讲解,让“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真正走到儿童心里,更坚定了同心向党的信心。孩子们也纷纷通过手抄报、唱红歌的形式表达感悟,为助力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一位小朋友在手抄报中写到:“英雄哥哥姐姐们用鲜血换来了我们在祖国母亲的怀抱里快乐长大,为报效祖国,也为报答他们的牺牲而努力读书。”

    深入人心宣讲,广泛详实调研

    “天山同语·民族同心”团队在天山腹地开展国语推广活动已有五年。五年来,累计开展线下国家通用语言大型教学活动750余次,累计服务青少年群体8000余人次;培训成年学员16000余人次,根据语言结构的基本情况,团队每年都会对服务群体开展跟踪回访工作,对中老年群体开展了语言情况及服务反馈的访谈式调研,整理数据服务于团队后期服务计划地安排,为实现精准服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团队成员将对脚下土地的深情大爱,转化为扎实做好数据调研的动力,转化为促进民族团结、乡村振兴的的情怀,克服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头顶烈日,入户调研,共回收有效调研数据3000余份。在入户调研过程中,队员们手持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读本,开展宣讲活动。广大少数民族群众纷纷表示,当前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携手脱贫致富,离不开党中央的亲切关怀,离不开基层党员干部的艰苦奋斗。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推广普及,促进了各民族、各地区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

    传承英雄精神,助力乡村振兴

    语言相通——文化传承——民族认同,“天山同语·民族同心”团队在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过程中牢牢抓住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追寻英雄足迹,传承英雄精神,助力乡村振兴。团队来到海拔4000米的帕米尔高原,聆听守边护边英雄巴依卡老人讲述一家三代人生死戍边的感人故事,近距离学习“时代楷模”拉齐尼·巴依卡的英雄事迹。此外,通过邀请讲解员在巴依卡一家三代人的荣誉陈列室中通过视频连线为华北电力大学广大师生讲授党课,将英雄故事讲给更多的人听。团队成员在祖国各地纷纷接力,表达了要坚定推普助力乡村振兴的决心,让自己的家乡变得更加繁荣富强,继续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追寻英雄的脚步,传承时代精神,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事业,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

    “天山同语·民族同心”团队,将继续在新疆基层农村地区真抓实干,常态化、制度化、项目化的推进推普工作,凝聚更多的少数民族学子返回家乡投入到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的实践中,激励更多青少年常怀赤子之心,奋斗一生、奉献一生。

    据悉,“天山同语·民族同心”推普服务团队,自2016年9月起,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持续开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教学和培训活动。团队的服务受到服务对象的高度认可,在服务地形成较高的社会影响力,当地政府部门评价团队是推广国家通用语言和助力脱贫攻坚的先锋力量,团队也受到了教育部、团中央的肯定和表彰,连续两年收到教育部、团中央的感谢信、表扬信,被中国教育电视台、教育部语用司等官方平台宣传报道。2020年还作为全国推普团队代表,受邀参加教育部、国家语委、中央宣传部等部门举办的全国推普周启动仪式。(作者是华北电力大学(保定)王成)

    2021-08-25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不断开创民族工作法治化新局面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曹建明率调研组来青开展专题调研


    7月7日至10日,中共十九届中央委员,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党组成员曹建明率调研组来青就“人口较少民族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民族团结进步立法工作”开展专题调研。省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副主任张光荣主持召开座谈会并陪同调研。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鸟成云参加座谈会并陪同调研。副省长杨逢春陪同调研并汇报我省相关工作。


    座谈会上,调研组听取省政府和相关部门工作情况汇报。听取大家交流发言后,曹建明说,青海多民族聚居、多宗教并存、多元文化共融,是全国少数民族人口占比最高的省份、民族区域自治面积最大的省份,也是国家稳疆固藏的战略要地。青海省委、省人大、省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团结带领全省各族干部群众,书写了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新篇章。我们要认真总结青海民族工作的成功经验,更好地适应新时代民族工作新要求。


    曹建明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始终牵挂青海,十分关心青海民族工作。今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青海代表团审议时强调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加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加快民族地区发展,多为各族群众办好事、办实事、解难题,促进各族群众共同富裕,促进各族人民大团结,携手共建美好家园。落实好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指示也是这次专项调研的指导思想和根本要求。


    曹建明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大力弘扬宪法精神,自觉用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引领、用法治思维谋划、用法治方式推进民族工作。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要准确把握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基本国情,把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作为各民族最高利益,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高举中华民族大团结的旗帜,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毫不动摇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毫不动摇地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毫不动摇地提升民族事务治理法治化水平。他要求,下一步工作中要进一步健全配套法规,推动建立完备的民族工作法律法规体系;进一步严格执法,推动建立高效的民族法治实施体系;进一步强化监督检查,建立严密的民族法治监督体系。要坚持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围绕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心任务,抓住各族干部群众普遍关心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推动宪法法律精神和各项规定真正落到实处,促进各族干部群众增强国家意识、公民意识、法治意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开创民族工作法治化新局面。


    张光荣向调研组一行表示欢迎和感谢,他说,调研组对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人口较少民族经济社会发展和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抓好贯彻落实,积极推进我省相关立法修法进程,对已经颁布实施的《青海省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条例》和各自治州民族团结进步条例、《青海省宗教事务条例》视情适时修订完善,使之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要进一步做好民族工作,认真总结和推广工作中的好经验、好做法,促进各族群众共同富裕,共同团结进步。要进一步加大民族团结进步方面法律法规的普法力度,加强宣传宣讲、教育引导,切实让法律法规走进群众心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杨逢春在汇报中说,我们将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省为目标,以贯彻《青海省民族团结进步条例》为重点,树牢法治思维,完善配套政策,加强制度建设,提供必要支持,不断提升民族地区依法治理能力和水平,为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开创青海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新局面提供法治保障。


    在青期间,调研组一行前往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县、海东市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等地进行实地考察。调研组一行看望慰问了全国人大代表马乙四夫。(记者乔欣)

    2021-08-24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湖北设立3个省级研究基地

    近日,湖北省民宗委与武汉大学中国发展战略与规划研究院、湖北大学、三峡大学签署协议,合作共建省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


    研究基地借助驻鄂高校在学科、人才、科研等方面的优势,围绕民族领域理论和实践中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有计划地开展民族政策、民族理论等方面研究,为服务党委政府提供参考。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大现实问题,对现行民族政策法规进行梳理,提出“立改废”建议。对民族地区经济发展重大问题提供战略咨询,提出政策建议。


    省民宗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依托研究基地,制定民族干部培养培训计划,提升民族干部人才队伍的能力素质。同时,对标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贯穿高校教育教学体系,纳入课程教学、科研训练、社会实践等人才培养方案,为高校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树立示范。


    “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系统探讨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方案,不断创新少数民族预科教育教学模式,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深度融合,打造一批‘课程思政’示范‘金课’。”三峡大学民族学院副院长曹大明说。


    “基地针对相关课题的研究,将为科学制定民族政策提供符合历史事实与历史逻辑的依据,也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巩固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提供史鉴和启示。”湖北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余卫东说。


    湖北是全国8个既有自治州又有自治县、还有民族乡的省份之一。长期以来,多元民族文化在这里碰撞交融,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多元一体格局。


    “唯有相互支持、相互帮助,才能实现共同发展、共同繁荣。”武汉大学中国发展战略与规划研究院副院长王泉建议,可立足全省“一州两县”产、城、人的独特属性,围绕民族地区国土空间格局规划、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城乡治理和生态价值实现等领域,提出民族地区空间结构梳理、区域特色发展、核心节点建设的策略,为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提供规划指引和空间保障。


    根据合作共建协议,研究基地实行“竞争入选、定期评估、优胜劣汰”的动态管理机制,每轮运行周期三年。合作期间,校地双方加强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团队共建,力争通过三年时间,建设成为湖北民族工作研究领域理论创新、特色鲜明、成效显著的科研基地,为地方及国家民族团结进步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智力支撑。(许旷、李智)

    2021-08-23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精准教研 提升教育教学水平

    精准教研提升教育教学水平

    ——内蒙古自治区推行使用国家统编教材全面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教学工作成效纪实之二

    “经过线上线下不间断、全方位的教研、培训,教师们思想站位不断提升,教学水平持续增强。他们越来越敢于展示自己,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尤其在‘示范性种子教师’培训过程中,一些教师与授课的知名专家学者探讨了自己的观点,形成了自己的教学设计,这说明教师们的能力水平向前迈进了一大步,有了更强的独立思考能力。”8月13日,组织完又一轮全区民族语言授课学校统编教材新入职教师线上培训后,自治区教研室办公室主任刘恒欣慰地说。

    “除了大规模成体系的培训外,去年以来,自治区教研室紧紧围绕三科课堂教学重点难点问题,深入基层一线学校,与三科教师面对面交流研讨,帮助教师进一步熟悉掌握课标、熟悉把握教材,同时改进教学方法,保证课堂的教学质量、效果能够更好。”自治区教研室副主任赵斌说。

    课堂教学是推行使用国家统编教材工作的核心和关键,自上而下的教研指导是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水平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

    今年4月底,自治区下发通知,提出建立常态化教研包联机制,组建起自治区、盟市、旗县三级优秀教师教研团队,按每校每科3到5人的规模,组织教研员、名优骨干教师建立教研指导团队,按每月不少于1次,对民族语言授课学校开展驻校指导。以鄂尔多斯市为例,该市选聘全市优秀中小学教师、教研员和部分名师工作室成员,成立4个指导组,深入民族语言授课学校开展定点帮扶指导,目前教研活动已覆盖全市所有民族语言授课中小学。

    为推动教研活动扎实有效开展,自治区教研室创新教研方式,常态化开展网络教研活动,组织跨区域、跨学校教研培训活动,交流先进教学理念和有效教学方法,分享优质教学资源,促进三科教学深度研究和难点问题精准解决。今年春季学期,各地教研部门利用教研网络平台,组织全区430所民族语言授课中小学三科教师参与教材解读、协助备课、教辅培训等在线教研活动,并组织征集优秀课例在网上持续展播。

    上学期,自治区教研室组织由教研员、骨干教师和三科“示范性种子教师”代表组成调研团队,开展了4次大规模的入校调研培训指导工作,足迹遍布全区12个盟市。调研指导团队深入旗县基层学校,通过随堂听课、集体备课、讲示范课、举办讲座等形式,调研指导学校三科教学工作。

    赤峰市教育教学研究中心朱明威作为首批调研工作的第三小组成员,随调研组于3月末赴锡林郭勒盟,在二连浩特市蒙古族小学和阿巴嘎旗蒙古族实验小学进行了调研。他说:“通过调研我们发现,学校领导和教师都能够正确理解和大力支持民族地区使用国家统编教材,学校在通过各种方式谋求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教师也能虚心求教、潜心教研,提升自身业务素养。”

    包头市第四十八中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王利仙随自治区教研室调研了达茂旗蒙古族学校,她说:“现在的课堂教学效果让我感受到了教学理念的更新,看到了教学手段的改变。在教师们的积极鼓励引导下,课堂上学生们乐于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交流,书写也越来越规范,个别不会的字词学生们会细心地用拼音标注。”

    教师教得好,学生才能学得好。通辽市扎鲁特旗蒙古族第二中学学生王海燕说:“课堂上老师们讲得很细致,我们的学习资源也很丰富,感觉学起来不吃劲,进度完全能跟得上。”

    “啊,朋友!黄河以它英雄的气魄,出现在亚洲的原野;它表现出我们民族的精神:伟大而又坚强……”兴安盟科右中旗巴彦呼舒第六中学七年级学生张永亮、谭米多声情并茂、抑扬顿挫地朗诵课文《黄河颂》,这是她们参加全区民族语言授课中小学语文统编教材“我们一起阅读吧”活动的参赛作品,标准的发音、充沛的感情深深打动了专家评审,她们被评为“阅读之星”。

    日前,由自治区教研室组织开展的全区民族语言授课中小学语文统编教材“我们一起阅读吧”活动顺利结束,各地师生积极参与,共收到学生作品6350件。经过专家认真评审,“阅读之星”2711名、“阅读之星指导教师”186名、“阅读之星优秀集体”21个脱颖而出。“活动是为了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提升语文素养,从活动收集到的作品来看,部分学生的阅读朗诵水平还是挺高的。”赵斌说。

    为了提升自己的听说读写能力,增加知识储备,暑假里,满洲里市第十二学校学生包斯远坚持每天阅读各类课外书籍,做阅读笔记,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和少数民族语言背诵古诗词,预习新学期的课程,为开学做准备。此外,他还坚持学习传统文化、练习书法,做了关于国庆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的手抄报。

    “经过一年的统编教材学习,孩子接受能力越来越强,对拼音、生字的认知和喜爱程度都有所增加,再加上老师教学过程中对兴趣点的激发,孩子对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兴趣很大,各方面能力都得到了提升。”呼和浩特市蒙古族学校一年级学生澈乐格尔的家长诺敏说。

    2021-08-20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广西不断推动新时代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

    7月7日上午,自治区党委宣传部举行“共庆建党百年建设壮美广西”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十七场),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广西实践介绍相关情况。据悉,广西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着力抓好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体系建设、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推动少数民族聚居区加快发展。



    新闻发布会现场。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民族工作的主线。广西启动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法规制定工作,完善民族政策法规评估机制。把民族团结进步的宣传教育纳入社会教育、干部教育、党员教育和国民教育,实现宣传教育常态化。

    广西坚持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2020年,自治区财政累计下达少数民族聚居区一般性转移支付1471.38亿元,比2019年增长23.6%。同时,深入实施兴边富民“六大工程”,滚动实施近400个重点项目,总投资近千亿元。

    截至2020年底,全区有1949个全国、自治区、市级、县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党的十八大以来,广西获命名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44个,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9个。

    2020年,汉族和少数民族混合的家庭户户数相比2010年增长接近30%,全区少数民族混合的家庭户户数比2010年增长接近25%。广西“十口之家、情融五族”已比比皆是。

    随着各民族群众在城市定居、工作、学习的人数越来越多,广西已经把城市民族工作,特别是城市社区民族工作作为当前民族工作的重要内容。通过强化城市社区居委会服务工作机制,建立健全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机制,做好保障工作包括民族关系的监测,在社区里开展学习、节庆活动等方式,让各民族群众融入城市社区,在就业、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方面能够更加便利。

    2021-07-08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训班在市社会主义学院举行

    近日,市委组织部、市委统战部、市民宗局在市社会主义学院联合举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训班。各区县(市)民宗局、功能区社管局分管领导,相关乡镇(街道)宣统委员,宁波市民族团结进步促进会理事,市民宗局相关处室人员共80余人参加。



    市民宗局党组成员、二级巡视员李伟波在开班式上从归属意识、责任意识、荣誉意识等方面解释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从增强民族工作的“五个认同”和“四个共同”分析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行动路径;从落实好统一思想、抓好宣传教育、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和抓好融合团结等方面对宁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具体工作提出了要求。市社会主义学院专职副院长陈早挺希望学员要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通过多渠道、全方位的扎实学习,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入脑入心,切实提高培训成效,提升工作水平,汲取创造性开展民族工作的经验。



    此次培训安排了共产党党史、扎实做好宁波民族工作、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全域化、新时代基层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调理条例》解读、以新理念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以及国学经典赏析等方面内容的专题课程,邀请了省、市民宗局从事相关工作的领导、基层民族工作者、市社院相关专家教师授课,课程全面系统,内容丰富,增强了学员贯彻执行党的民族理论政策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培训班还组织学员赴镇海口海防历史纪念馆和北仑民族工作展示中心进行参观学习。

    学员们纷纷表示将立足本职工作,把本次培训的学习成果切实运用到工作中,做到理论上清醒、政治上坚定、行动上自觉,切实做好民族同胞的联络服务工作,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践行守望相助理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意识,为宁波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先行市贡献自己的力量。

    2021-07-07
  • “共有的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陈列展开幕





    共有的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陈列展开幕式现场主办方/供图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6月29日上午,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自治区党委统战部、自治区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自治区文博院主办,自治区博物馆承办的“共有的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陈列展”在自治区博物馆开幕。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克孜尔开勒迪·阿不都腊合曼出席开幕式并讲话,自治区社科联党组书记、副主席徐锐军,自治区党委统战部副部长、自治区民委(宗教事务局)党组书记、副主任(副局长)肖健,自治区文博院党组成员、副院长艾尼江·克依木共同启动主题陈列展。自治区政协提案委员会副主任、自治区政协书画研究院院长范崇民,自治区党委党史学习教育第十八巡回指导组组长、自治区工商联一级巡视员郭小青出席开幕式。开幕式由徐锐军主持。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社科联党组书记、副主席徐锐军主持开幕式主办方/供图



    参展领导共同启动主题陈列展主办方/供图

    主题陈列展坚持“中华视角、讲好故事、图文并茂、通俗易懂”原则,分为“共拓中华疆域”“共书中华历史”“共创中华文化”“共铸中华之魂”4个篇章,沿着中华民族历史发展轴线,从灿若繁星的历史人物和浩如烟海的历史事件中,精心选取近百个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通过400余幅经典图片和近百幅(帧、件)精美艺术作品、珍贵视频影像、雕塑装置,以及现代信息技术,全方位、立体化、全景式生动讲述新疆各族人民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与全国各族人民一道共同开拓辽阔疆域,共同书写悠久历史,共同创造灿烂文化,共同培育伟大精神的壮阔史诗。

    克孜尔开勒迪·阿不都腊合曼在致辞中指出,“共有的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陈列展”是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进行的一次在全国范围内的形象化呈现,是新疆社会科学界、文化艺术界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的具体实践,是深入推进文化润疆,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举措,是围绕庆祝建党百年华诞,牢牢把握“党的盛典、人民的节日”基调定位,唱响“五好”高昂旋律、推动主题宣传走深走实的生动体现。

    据了解,展览从2020年9月开始酝酿,从准备到立项,再到今年3月的组织和实施,直至开幕,历时近1年,历经数次论证和调整,几经打磨并不断完善,力求以最佳呈现效果为人们奉献一场丰盛的精神文化大餐,旨在用中华民族共生共长共融的历史事实,教育引导各族群众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植心灵深处。



    展览现场主办方/供图

    “展览非常形象、生动,让人在看得懂的同时,深入体会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强调的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不断巩固各民族大团结的深刻含义。通过展览可以使各族干部群众更加牢固地树立‘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和马克思主义‘五观’,助力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新疆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研究员田卫疆说。

    参观完展览,新疆品牌经济研究院党支部书记、院长阿不力克木·侯赛因兴奋地说:“新疆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聚居地区,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新疆各民族手足相亲、守望相助,休戚相关、荣辱与共。看完这个展览,我更深切地体会到,各民族要坚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共同繁荣、共同发展,为实现新疆的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贡献自己的力量。”

    主题陈列展将从7月1日起正式向公众开放。相信该展览也将成为全区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打卡地。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自治区党委统战部、自治区党委直属机关工委、自治区社科联、自治区文博院等单位部分党员干部代表;自治区社科联专(兼)职副主席、常委及自治区社科类社会组织负责同志;自治区社科界、文艺界参加展览筹备工作的专家学者、文艺家、摄影家参加开幕式。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社科联办公室/供稿)

    2021-07-06
  • 云南省民族学会召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座谈会

    本报讯(民族时报全媒体记者胡娇/文李云辉/图)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6月30日,云南省民族学会在昆举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座谈会”。云南省民族宗教委一级巡视员陆永耀参加座谈会并讲话,云南省民族学会会长郭秀文主持座谈会。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维护国家统一的思想基础,是促进民族团结的必要条件,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座谈会上,云南省25个世居少数民族代表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与实践”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之我见”两个议题进行了精彩的发言,发言有高度也有深度,从各民族代表的发言中充分体现出我省各族同胞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同时也体现出各族同胞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云南省民族学会原会长郭大烈、省社科院民族文学所原所长郭家骥等专家也围绕主题作了发言。



    陆永耀在总结发言时对此次座谈会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并指出,云南省民族学会成立30多年来,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省委、省政府制定的方针政策,始终坚持党的民族工作方针、政策,围绕省委、省政府的中心工作,民族工作重点,建言献策,关注民生,做了大量的工作。特别是在抢救、挖掘、整理、出版、传承、保护我省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开展学术活动、组织在昆各民族同胞过民族传统节日和国内外学术交流等方面日益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我省构建和谐民族关系、增进民族团结、维护社会安宁和边疆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发挥了党委、政府联系民族同胞的桥梁纽带作用。



    陆永耀强调,“十四五”期间,云南省民族学会要从民族工作实际出发,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把云南建设成为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为目标,持续开展好学术研究,积极探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方法和路径。要在抢救、挖掘、整理、出版、传承、保护我省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方面,继续发挥好智库作用;要在联系各族群众方面继续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指导各少数民族研究(专业)委员会办好民族节日,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搭建好平台,促进各民族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



    云南省社科联学会部主任金丽霞也对此次座谈会给予了很好的评价,并表示,希望云南省民族学会在今后的工作中,在理事会的带领下,围绕办会宗旨,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在云南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中贡献更多力量。

    云南省民族宗教委城市民族工作处、云南省民族学会相关负责人,以及云南省民族学会25个少数民族研究(专业)委员会的代表等参加座谈会。

    2021-07-02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云南民族中专多彩活动让学生“乐”起来

    6月25日,云南省民族中等专业学校举行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活动,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让学生“乐”起来。

    在建党一百周年之际,立足云南“少数民族众多”的省情特征,结合“十四五”新时期新阶段新理念,云南省民族中等专业学校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民族团结教育活动,促进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相互交流、继承和发扬,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凝聚力

    以白族“三月街”为启发,学校设置了“民俗乡街集市”。把集市分为民族歌舞学习展示区、民族手工制作区、民族赛装活动区、民族美食体验区、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区等。

    同时,以白族“三月街”、傣族“泼水节”、彝族“火把节”三大民族传统节日为抓手,学校设计五个板块主题体验活动,并设置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区,提升活动的参与度和趣味性,整合民族传统节日文化资源,利用节日欢庆气氛渲染校园欢乐氛围,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增强少数民族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云南省民族中等专业学校党委书记李景云说,40余年来,经过几代民专人的共同努力,学校承担起为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培养新型技能人才的重任,始终把社会、教育、文化责任放在首位,立足于云南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的实际,深入推进专业建设、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实现了高质量发展,成为了全国职业院校数字化建设实验学校、云南民族优秀文化教育示范学校、云南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示范学校等。

    2021-07-01

  • 首 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 页  

    版权声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 8629 6259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696号 蒙ICP备160010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