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 (思想纵横)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首次将教育、科技、人才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论述,强调“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这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教育、科技、人才的高度重视,深刻揭示了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内在联系。只有加快建设教育强国,才能为建设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涵养源头活水。我们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以高质量教育立德树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富强,必须有繁荣的经济、昌盛的文化、强大的国防,而这一切都要靠教育来奠基。教育肩负着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重要使命,对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增强中华民族创新创造活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在党的领导下,我国教育事业不断发展,全体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升,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有力人才和智力支撑。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引领教育改革更加深化、教育公平和质量不断提升,教育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教育是提高科技水平、涵养人才资源、激发创新活力的根本。创新之道,唯在得人。当今世界的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人才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这让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只有加快建设教育强国,造就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数以千万计的高级专门人才和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才能提高我国科技创新水平和全要素生产率,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只有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才能不断抢占世界科技竞争和未来发展制高点,把创新主动权和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要不断优化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相适应的教育结构、学科专业结构、人才培养结构,努力形成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育人环境,以创造之教育培养创造之人才,以创造之人才造就创新之国家。

    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浇花浇根,育人育心。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德是首要、是方向,一个人只有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其才方能用得其所。立德树人,关系党的事业后继有人,关系国家前途命运。必须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引导青少年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奋斗之中,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书写人生华章。

    教育传承过去、造就现在、开创未来。只要我们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不断推动教育同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要求相适应、同人民群众期待相契合、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就一定能够培养更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源源不竭的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

    2023-06-12
  • 多措并举筑牢项目根基 校园足球 未来可期——关注中国足球青训②

    核心阅读


    通过普及推广和竞赛体系建设,让更多青少年参与足球运动,是校园足球的主要任务。2015年印发的《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提出“三步走”目标,明确要“实现青少年足球人口大幅增加”。瞄准这一方向,各地教育部门、体育部门以及学校多措并举筑牢项目根基。


    新赛季中超联赛回归之际,第二届中国青少年足球联赛(以下简称“中青赛”)也火热进行。


    2015年印发的《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提出“三步走”目标,明确要“实现青少年足球人口大幅增加”。瞄准这一方向,校园足球着力改革发展。走过8年,这片足球“土壤”收成如何?记者日前走访多地中小学,从校园足球一边探索、一边完善的步伐中,感受足球从娃娃抓起的蓬勃之势。


    从校内联赛到县区级、市级、省级直至国家级,五级赛事体系日益完善


    一所由小学举办的足球联赛,有28支队伍参赛,共进行10轮比拼,并且每周进行。这是武汉市万松园路小学举办的“万超”联赛。从赛前教练带队员热身,到场上学生裁判员熟练执裁,再到场边随时待命的救护车和医护人员……井然有序的赛事组织让人印象深刻。


    在《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中,通过普及推广和竞赛体系建设,让更多青少年参与足球运动,是校园足球的主要任务。各地教育部门和体育部门因地制宜进行探索,校园足球秉持“教会、勤练、常赛”的思路,在面向人人的基础上,从校内联赛到县区级、市级、省级直至国家级的五级竞赛体系日益完善。


    今年的中青赛男子U17(17岁以下)组,报名球队超过200支,部分小组的比赛特意设在了中学校园。比如首次参赛的贵州都匀一中主场作战,许多学生第一次近距离观看足球赛事,他们心里埋下了足球的种子。


    河北遵化益众中学足球队在本届中青赛崭露头角,令人惊喜。该校艺体中心主任钱立民表示,学校目前已完成初、高中男、女足球队的组建,小学阶段的梯队建设也在迅速推进,“希望未来能看到更多学生迈向全国赛的舞台。”


    中青赛作为引领,各地区赛事也如火如荼。中国青少年足球联赛赛事办公室执行秘书乔岱虎介绍,天津、江苏等地均有较为成熟完备的青少年足球赛事体系,每年都会进行省市级别的赛事。


    走进山东省青岛市南京路小学,富有足球元素的黑板报、照片墙随处可见。2015年4月,青岛成为首批“青少年校园足球改革试验区”之一,成立了国内首个实体化校园足球协会。目前,青岛已构建起从小学到大学的四级校园足球联赛体系。青岛市足球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孙震介绍,全市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达425所,国家级足球特色学校达249所,全市中小学经常参加足球活动的人数达30余万,占全市学生总数的30%。


    在深圳罗湖,覆盖班级、校级、区级和市级的四级校园足球联赛让校园里洋溢着浓厚的足球氛围,10余年来,当地从8所学校、8支球队壮大到67所学校、141支队伍。“只有扎扎实实做好项目普及,才能扩大足球人口,筑牢根基。”深圳市罗湖区校园足球办公室负责人高凯说。


    专业教练的加盟,让校园足球的发展更有底气


    武汉市万松园路小学“万超”联赛教练团队负责人邓世俊今年51岁,扎根校园近30年,取得亚足联讲师、亚足联职业级足球教练员资格。“每周末打完比赛,我们都会把比赛资料拷贝回去,周一开教练员集体分析会,制定这一周的训练内容。”邓世俊说。


    目前,万松园路小学足球队有10余名专职教练员,全部持有亚足联C级及以上级别教练资格证。邓世俊说:“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学校引入专职教练员,为校园足球训练提供了强有力的专业保障。”


    在发展校园足球的整体框架中,既要面向全体普及推广,也要面向精英培养专长。足球技能教学和训练需要“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教练的能力高低成为决定青训水平的重要因素。


    记者在走访中发现,凡是校园足球开展较好的地区或学校,都在师资力量上下了功夫。广东梅州近年招聘了100多名足球专业毕业生充实教师队伍,同时引进4个外教团队,指导校园足球精英运动员选拔训练,当地校园足球成绩居全省前列。河北遵化益众中学足球队组建一年进步明显,与中国女足原代理主帅王海鸣担任该校青训总监密不可分。


    专业教练的加盟,让校园足球的发展更有底气。但随着发展规模不断扩大,基层足球教练的缺口也愈加凸显。从2015年起,国家级青少年足球师资专项培训开始实施,各省区市足球教师专项培训也同步展开。


    天津市足协自2016年以来,举办了D级、C级等教练员培训班超60期,培养对应级别教练员近1500人。天津市足协副主席、秘书长崇勇表示,这些教练充实到各青训基地、俱乐部和学校中,强化了青训力量,不同体系球队的实力差距逐步缩小。


    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7月,全国已设立3.28万所校园足球特色学校,成为构建高效青训体系的“蓄水池”。


    发挥育人功能,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在参与足球运动之前,陕西留坝的孩子很少能走出大山。如今,作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试点县,这个人口不足5万的山区小城闯出了名堂。足球少年们有的进入高校继续求学,有的进入职业俱乐部,还有的站上更高级别的赛场。


    足球为孩子们带来更多可能。化解学训难题,深化体教融合,不只在于夯实足球人才根基,更铺展出一条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路径。


    “不少球员在兼顾学习和训练的过程中,提高了个人的综合素养,这有助于他们在球场上快速解决问题,也有利于更好地接受新知识。”北京人大附中足球队领队李军说。


    发挥足球的育人功能,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如今已成为越来越多学校的选择。深圳罗湖重点打造校园足球“全明星计划”:足球之星、小记者之星、拉拉队之星……“目的就是让每个学生都能在体育运动中发挥特长、磨炼意志。”深圳市罗湖区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郭玉竹说。


    与此同时,罗湖区还积极探索中学与高校联合培养、输送足球人才,推动与同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10多所重点大学的足球项目合作,开创了当地校园足球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校园足球可持续发展,助力青少年成长,与足球为伴的日子成为他们人生的宝贵财富。深圳锦田小学校队球员丘非凡非常喜欢奔跑在球场上的感觉,他说:“我感受到足球带给我的激情与快乐,赢球后的我更自信了。如果初中还有足球队,我还会参加。”

    2023-06-09
  • 高考时常下雨是巧合还是气候使然?

    6月7日,2023年高考正式拉开序幕。记者从中国气象局获悉,高考第二、三日,影响我国的主要天气,仍以降雨和高温为主。


    据中央气象台预报,高考期间我国主要有两个雨区,分别位于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和东北华北地区。


    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孙军介绍,受副热带高压北侧水汽影响,6月7日至10日,长江中下游及以南地区自北向南将出现一次明显降雨天气过程,江南、华南、云贵高原、四川南部等地有中到大雨,局地有暴雨,部分地区还将伴有短时强降水、局地雷暴和大风天气。


    东北、华北降雨则主要受东北冷涡影响。7日至10日,华北、黄淮、东北地区、青海东部和南部等地多阵雨或雷阵雨天气,下午至夜间时段局地可能伴有雷暴大风或冰雹等强对流天气。


    “一到高考就下雨”“10年高考8年雨”,这究竟是巧合还是气候使然?


    对此,气象专家表示,这其实与高考的举行时间有关。2003年之前,我国高考时间一度定在7月,那时,赶考某种程度就像赶“烤”。因此,在“60后”“70后”的记忆中,高考总与冰块、清凉油、绿豆汤等“消暑神器”绑定。


    通常来说,考生在参加高考时精神较为紧张,若处于温度较高、通风较差的环境中,会加速排汗,体内的水、盐、电解质大量流失,较平时更容易中暑。因而高温天气很可能影响考生的正常发挥。


    由此,当时的气象专家分析1971年至2000年的资料,发现6月第二候(6月6日至10日)的平均气温明显低于7月第二候(7月6日至10日)的平均气温。同时6月的相对湿度也比7月低,台风的平均发生率和洪水发生率也比7月小。


    因此,到了2003年,教育部接受气象部门的建议,将高考时间由实行多年的7月改为6月。自此,考生经历高“烤”的情况大为改善。


    但由此也带来新的问题,一到高考就下雨。


    气象专家解释,我国一般在6月进入主汛期,此时,夏季风牢牢控制着东亚地区,而我国东部的大部分地区,都是典型的季风气候区,所以在我国受季风影响的区域此时降水偏多。


    同时,每年的六七月份,又是我国华南、江南地区的“雨季”。所以,一到高考就下雨,其实是这一时段本就更容易出现降水天气。


    从心理学角度来说,虽然在每年高考期间,不同地区可能遭遇不同的天气过程,但高温与降雨因其对考试影响较大,留给人们的印象也最为深刻,因此也更容易受到关注。


    针对降雨及强对流天气,专家提醒各位考生及家长及时关注天气预报信息,携带雨具,预估好天气对交通的影响等。

    2023-06-09
  • 武装押运、专人看守……揭秘高考试卷的非凡“旅程”

    一年一度的高考于6月7日拉开帷幕。当考生坐在考场上,接过监考老师递来的试卷时,他们是否好奇过,这样一份至关重要的试卷,究竟经历了怎样的非凡“旅程”才最终被送到自己手上?


    命题、印刷、运输、保管……每个环节背后都凝结着参与者的心血,也蕴含着特殊的科技力量,才让一份份高考试卷能够万无一失地送到考生手中。


    “神秘”的命题人


    在高考前2个月左右,高考命题人便会开始进行遴选,通常由高校教师和中学教师组成,这个过程被称为“入闱”。相关部门会对入选的命题人进行全面审查、加强保密教育、签署保密协议。


    在高考命题期间,命题人不允许使用任何通讯设备,只能通过固定电话对外联络,且通话内容会受到全程监听。即使命题人侥幸将通讯设备带入了命题场所,场所内各处安装的信号屏蔽设备,也会让手机等无法正常使用。


    高考试卷初步形成后,还要经过专家的反复试验、检查,直到全体意见统一,不再有分歧,高考试卷才算最终完成。在这个过程中,命题人不仅要在命题过程中绞尽脑汁,出完的题目还要与市面上练习册中的习题进行比对,防止出现重复题目。


    在命题工作结束后,命题人仍然不能离开命题场所,而是要一直等到高考结束,当所有考生走出考场后,他们才能离开。即使离开,根据规定,参加命题的工作人员在一定时间内未经考试主管部门准许也不得参与编写、出版高考相关辅导用书和资料。


    印刷单位垃圾、下水道都被严控


    每到高考季,高考试卷在监狱印刷的相关新闻总会引起大家的好奇,这也并非空穴来风。能进行高考试卷印制的单位,都必须拥有由教育部和国家保密局共同颁发甲级国家秘密载体印制资质,监狱确实位列其中。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国家统一考试保密管理工作的通知》中明确说明,“对经审查符合考试试卷印制保密条件的监狱印刷厂,可发给其限定许可范围的《国家秘密载体复制许可证》,许可范围一栏应注明‘仅限考试试卷类印制’字样。”因此,只要符合一定条件,监狱可以成为高考试卷的印刷单位。


    除了监狱外,承担高考试卷印刷任务的单位一般在高考前一个月进行全封闭式管理,各个车间均设有完善的门禁、监控、防盗系统,不仅24小时有安保人员轮班值守,就连下水道都会安装防护网。


    直接接触试卷的工人同样要进行封闭管理。管理严格程度与命题人相差无几。为了防止漏题,他们产生的所有垃圾都要经过粉碎后才能被运送出印制单位。同样,他们也要在高考结束后才能重获“自由”。


    运输过程实时监控


    高考试卷印刷完毕后便要被运送至各个地区考点,作为唯一的流动环节,运输过程是高考试卷安全保障工作的重点。


    如果按保密级别划分,高考试卷属于最高级别的“绝密”。因此,打包好的高考试卷通常会由特勤车队进行押运,特勤车队中既包含来自考试中心的工作人员,也有当地公安及武警官兵。


    特勤车队的行程在出发前便已规划完毕,所有车辆都安装有卫星定位装置,车辆一旦偏离既定路线,远程监控人员可以立即作出反应。同时,每辆车的内外角落都安装有摄像设备,对车内外情况进行实时监控,所有数据都会被实时传送至指挥中心,有专门人员通过视频远程监控运输过程。同时,整个过程完整的监控视频也将被存档,以便出现问题时进行回看,寻找可能的疏漏。


    “守卷人”与试卷“同吃同住”


    高考试卷在运抵各考点后会被存放在专门的试卷保密室,保密室的建设同样有着严格要求。根据相关规定,试卷保密室必须设在楼房的第二层以上,房间必须是钢混或者砖混结构的套间,具备防盗、防火、防潮、防鼠功能,配备铁门、铁窗、铁柜,铁柜的数量需能够满足分科存放全部试卷的要求。套间的外屋供值班人员生活起居,内屋则用于存放试卷,内外屋之间须安装防盗门。


    在试卷保密室内,有一批“守卷人”和高考试卷“同吃同住”。不同“守卷人”间会进行轮班换岗,无论吃饭、洗漱还是上厕所,考卷24小时不能离开人员看守。除了“守卷人”贴身看守,保密室内外还安装有电子监控以及红外报警装置,红外报警装置与110系统联网,一旦触发警报,相关人员能够以最快速度赶到现场。


    要进入试卷保密室,通常至少要经过三道门。不同门之间使用不同钥匙,且分别存放在不同人手中。也就是说,要进入试卷保密室,至少要三个人同时在场。正是每个环节滴水不漏的安全保障措施,才最终保障了高考的公平进行。

    2023-06-08
  • 全国1291万考生迎来2023年高考

    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7日开考。据教育部统计,今年全国有1291万考生报名参考,比去年增加98万人,再创历史新高。从已公布的2023年高考报名人数看,多地较去年报名人数有所增加。如湖南高考报名人数达68.4万人,比上年增加2.9万人;四川省报考人数超过80万,两省报名人数均创历史新高。


    教育部会同国家教育统一考试工作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统筹谋划,周密部署,指导各地精心做好考试组织和考生服务工作。记者了解到,各地考点考场已“严阵以待”。安徽铜陵10个考点442个考场准备工作已就绪,一些考点在不同位置安放了布局图并有专人引导讲解,对行动不便的考生还开放了电梯便捷通道,配备专人全程服务。广州市越秀区6000余位考生将走入9个考点200余个考场,各考点设置“暖心服务点”,配置部分衣物、药品、饮用水、文具等,为考生提供服务。


    今年是实施新冠“乙类乙管”后的首次高考,教育部提示考生,建议继续做好个人防护,当好自身健康第一责任人,考前尽量减少聚集和流动,不去人员密集场所。多地发布了考场防疫的提示信息。北京市教育考试院发布提示,考生应做好自我健康监测,如出现发热、咳嗽等不适症状应及时向报名单位(所在中学)报告。广西柳州考生进入考场就座后可以自主决定是否佩戴口罩,但考生要自备口罩,在进入考点、考场前自觉佩戴口罩;考试结束后,考生应立即佩戴口罩,有序离开考场。


    多地发布高考考前提示和考场规则,表示今年将加强高考安检。北京、江西、湖南长沙等地考生考前需经过两次安检,手机、智能手表、智能手环等电子设备禁止带入考点。教育部提示,考生的衣着要符合当地考试机构的相关要求,建议不佩戴含有金属成分的手镯、项链、发夹等佩饰物品。除省级招生考试机构规定的考试用品外,其他物品不要带入考场。进入考点时,要听从工作人员的安排,有序排队,保持一定间隔,手机最好在赴考前提前存放好,也可在进入考点前交给带队老师及家长,或按照考点规定要求存放。


    据悉,2023年采用新高考模式的省份地区同2022年相同,北京、上海、山东、浙江、海南、天津采用“3+3”新高考模式,辽宁、福建、湖北、湖南、江苏、广东、河北、重庆采用“3+1+2”模式,各省考试时间为2天、3天、4天不等。据中央气象台网站显示,7日至10日,南方多降雨,北方多地午后至夜间可能出现强对流天气,考生及家长需注意携带雨具,合理安排出行时间,并注意交通安全;华南、华北、黄淮等地将有晴热高温天气,部分地区最高气温将超过35℃,考生及家长需关注气温情况,做好防暑降温措施。


    教育部特别提醒广大考生,考前要认真阅读、仔细核对考试时间、考点信息、考生须知等内容,结合考点考场位置、天气及交通等情况,合理安排交通工具,随身携带好准考证和省级招生考试机构规定的有效身份证件等必要入场证件,调整好心理状态,保证合理的饮食、充足的睡眠,如有不适及时就医治疗。(记者周世祥)

    2023-06-08
  • 把论文写在田野大地上 科技小院 大有可为(深度观察)






    图①:科技小院学生在河北曲周王庄科技小院和农民讨论玉米种植技术。


    张宏彦摄


    图②:沙野(右)和同学在试验田里组装光合作用测量系统。


    张楠摄


    图③:张福锁(右一)和小院师生在云南大理古生村了解水稻种植情况。


    赵渝摄


    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同学们回信,提出殷切期望,希望同学们志存高远、脚踏实地,把课堂学习和乡村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建功立业,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青春力量。


    从2009年在河北省曲周县成立第一家科技小院开始,目前中国农业大学已在全国牵头建立了139个科技小院,将实验室“搬”到田间地头,并和众多高校院所、科研机构形成了协同创新的良好局面。科技小院取得了什么成绩,收获了哪些成果?请看3个科技小院的故事。


    ——编者


    大理古生村科技小院


    “长”在地里治“大学问”


    云南大理洱海边,一群师生来自五湖四海,他们的“家”是古生村科技小院。


    2022年2月,小院正式揭牌。科技小院做什么?“保护洱海,发展绿色农业,让老百姓腰包鼓起来。”科技小院负责人、中国农业大学副教授金可默说。


    初来乍到,不是所有村民都认可科技小院。师生吃饭时,有村民趴在窗口盯着他们,一位村民更是直言:“你们来能帮我们做什么?”


    村民的疑虑并非没有道理。科技小院会不会是一阵风?


    流经古生村后注入洱海的阳溪,是苍山18条溪水之一。守住绿水青山,洱海流域严控污染物排放。污染物从哪里来?不同季节、区域又有什么差异?搞清楚这些基本问题,保护洱海才有科学的依据。


    2021年11月,大理白族自治州邀请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张福锁院士来考察并建起科技小院,这是初衷。


    “我们沿着水系,设置了22个监测点,取样、记录、分析水质,摸清流域污染情况。”汤博文告诉记者。这位中国农大研究生,是科技小院面源污染研究小组的成员之一。


    研究小组逢雨而动,有时早晨5点就要直奔田间,淋着雨待到中午。“穿着雨衣,外湿内闷,又不抗冻,我一个小伙子都冷得直打哆嗦。”汤博文说。


    分析样品后,研究小组初步得出结论:看比例,古生片区村落污染占39%—51%,农田面源污染占35%—55%——后者比调查前预计的低。


    “这些数据,对科学指导农田养分管理价值很大。”研究小组成员王明阳解释说,了解农田流失了多少养分,结合当季作物产量、施肥量等信息,就能明确作物养分需求量,从而精准施肥。


    洱海流域发展农业,一直受“高值不绿色、绿色不高值”的困扰。比如,一些蔬菜价钱好,但耗水耗肥,污染比较大;水稻等农作物污染小,但产值不高。破题之策,在于以需定肥、优化种植模式,让农业生产既生态又高值。


    做到这一点,单靠一个团队不行。依托科技小院,云南农业大学、云南大学、西南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大理大学等高校专家成立了联合团队,搭建起绿色种植研究平台。云南农垦等企业也参与进来,村里合作社拿出100亩地当试验田……20多家单位,20多位高校教师,100多名研究生长期驻扎,张福锁说:“我们要打一场洱海科技大会战!”


    油菜是洱海流域重要经济作物。去年3月到科技小院后,中国农大博士后王康瞄准的,正是多用途油菜(菜薹)绿色生产技术。


    “洱海流域土壤有机质高,油菜养分投入很大,却只收油菜籽,产值低。水稻、油菜轮作,一亩地年产值只有3400元。”王康调研后发现。对症下药,小院师生指导农民优化用肥和种植,水稻—薹油两用油菜轮作、水稻—油菜薹轮作、周年油菜薹种植等三种模式落地生根。


    油菜收获时节,王康差不多“长”在地里:“新模式施肥少了,菜籽产量高出一大截,还收获了菜薹。以水稻—油菜薹轮作为例,保守测算,亩产值超过1万元。”


    变化的不只是油菜。试验田里,绿色水稻亩产突破800公斤,产量提升30%以上。监测显示:采用绿色种植新模式后,减氮11%、减磷55%,稻田径流污染物负荷显著降低。前不久,大理市决定:推广小院水稻种植模式,在洱源县一次拿出2万亩做示范。


    莴笋、蚕豆……更多绿色种植模式正在探索。“小院的实践证明,协同生态保护和农业发展可以兼得。”金可默难掩自豪。


    古生村耕地基本已经流转,如何直接增加村民收入?培训农民拍短视频,靠电商致富。


    去年10月首期培训班开班,科技小院的学生王冬梅记忆犹新:第一天来了30人,第二天只有1人。何故?讲得不接地气。他们一边调整内容,一边动员村民,第三天前来听讲的10位村民感到教得“有意思”。人越来越多,最后一场,课堂挤了60多人,有些农民从别的村子专程赶来。


    短短几个月后,两位村民何利成、赵财红拍摄短视频,吸引了数量可观的粉丝。


    组建白族刺绣工作室、科普水资源利用、入户宣传垃圾分类……瞄准乡村振兴,丰富多样的课题正在有序推进。


    如今,入户调研时,村民时常邀请科技小院师生留下吃饭,并叮嘱:“举办什么活动,别忘了叫上我们。”


    谈起在学校做基础研究、写论文,金可默说,在科技小院,看到自己的工作帮到了农民,学生也顺利成长,比论文刊出更有成就感。


    与不同学校、不同学科的研究者合作,王康很欣喜:“多元化的视角,拓宽了自身研究视野。”


    学生们得到了多方面的锻炼。王明阳不善言谈,起初在展板前为参观者讲解时,紧张得发抖,嘴巴里蹦不出几个词。实践锤炼了自信,如今与农民、专家交流,她已经从容自如。


    在湖南隆回县乡村长大的科技小院学生阳琼霖坦言:22岁“回”农村读研究生,一开始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深入乡村,让我看到自身价值。”


    科技小院的师生基本全年无休。为更好推进下一步工作,今年“五一”,他们带着问卷走村串户,了解项目的影响,查找存在的问题。


    “在古生村,我们治的是‘大学问’。”科技小院师生告诉记者。


    “什么‘大学问’?”


    “把论文写在田野大地上。”


    梨树科技小院


    土地作“黑板”作物当“教材”


    吉林省梨树县四棵树乡三棵树村,村头有一栋白色二层小楼,楼后成片的玉米地一眼望不到头。楼前小院的门垛子上,“科技小院”的牌子格外醒目。进进出出的,是一群农民打扮的年轻人。


    这里就是梨树科技小院所在地。时值玉米生长关键期,1个多月来,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沙野每天早晨6点起床,在试验田里一泡就是一整天:测土、播种,跟踪玉米生长、分析土壤数据、做施肥与土壤耕作实验,样样不落下。


    “做试验和示范,工作要比一般农户做得细致,这既是‘种地’,也是科研,需要更加用心。”沙野说。


    2009年,中国农业大学、吉林农业大学共同建立科技小院,在梨树县开展玉米高产高效种植技术,试验和推广黑土地保护性耕作技术。小院成立至今,80多名研究生在此扎根,短则一年,长则五六年。从硕士读到博士,这是沙野在小院的第六个年头。


    “我们的研究到底能不能用,怎样才能用好?”这个问题曾长期困扰中国农业大学教授米国华。何不带学生去东北做玉米高产高效实践?当张福锁院士向他提议时,米国华欣然答应。这正中他的下怀:在生产实践中解答困惑。


    2009年,科技小院与梨树县农技推广站合作开展“玉米高产高效竞赛”,既了解农户生产需求,也建立技术传播渠道,更发掘了一批爱农业、想在农业上干出大事业的农户。


    竞赛吸引了上千人参与,米国华有了信心。不多久,6名研究生分别进驻四棵树乡三棵树村和小宽镇西河村开展调研、试验和农技推广,科技小院正式在这里“安家”。


    一开始,不少农户对城里来的大学生并不信任。“你们拿尺子量根、叶子这些东西有啥用啊,现在就能量出哪个产量高吗?”三棵树村村民姜云飞的观点很有代表性。


    困难没有难倒小院师生。农户不明白的技术细节,他们绞尽脑汁地用大白话解释;农户不相信出苗效果,他们就直接把示范田建在农民地里,让农户“眼见为实”。他们引进先进农机,建立了“条耕技术”,使秸秆的覆盖免耕得到有效推广……春种到秋收,小院的师生工作在地里,吃住在村里。


    如何让更多农民用上好技术?多年的实践中,小院师生想了很多办法,最终找到了思路。“‘玉米高产高效竞赛’中有的农户打破高产纪录,但应用面积增加慢,主要是一家一户的经营模式影响了技术推广效果。”曾在小院工作6年、如今是一家农业科技企业负责人的伍大利告诉记者。


    2012年,高产示范户郝双带领本村农户开展规模化经营,小院为这家“双亮合作社”制定了种植技术规程和管理方案,当年就实现规模化种植110公顷,节约成本10%、平均增产25%,每户增收5000至8000元。


    以合作社为平台,梨树县建立了科技小院联盟。“联盟以‘点对点’服务为机制,安排学生开展从种到收的全程技术跟踪,并开展联合培训、联合试种等。大量新技术得到应用,取得了良好效果。”受小院社会服务经历影响、毕业后继续从事农业技术推广的赵英杰说。


    合作社、科技小院联盟,推动实现了技术服务全面化、技术应用规模化。


    “我有农大的研究生做同学、农大的教授当老师,需要的先进技术都不缺。”卢伟说。他是一家农机合作社的理事长。近些年,科技小院学生的技术支持和跟踪服务,成了这家合作社的“金字招牌”。如今,该合作社入社农户176户,耕地面积达690公顷。


    “科技小院成了农户打开视野的窗口,也是科研部门调整研究方向、服务基层农户的窗口。”梨树县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站长王贵满说。


    “送走一茬茬大学生,科技小院留下了一项项实用的成果。“小院学生与农民交流,能发现很多农业生产一线的问题。简单的,就从书本上找到答案;复杂的,就用科研手段来解决。”米国华说。


    拿土地作“黑板”,把作物当“教材”。14年来,梨树科技小院累计培训农民2.5万人次,技术推广面积3万多公顷。在此驻扎过的研究生完成毕业论文30余篇,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文章20余篇。科技小院还与县农技推广总站合作,将技术辐射至东北地区300多个合作社。


    科技小院让科学家成了“农民”、农民成了“科学家”。“深松土地不能浅,选种包衣是重点。适时早种别太晚,合理密植别太远……”如今,谈起技术,梨树县很多农民头头是道。


    村民杨青云自主设计了简易式秸秆归行机,2016年申请专利,批量生产并投入使用;村民宋国峰不仅是一家专业合作社的理事长,还评上了省中级农技师的职称;村民在务农之余,还会来小院当实验员,打土钻、清洗扫描玉米根系,干起细活也不含糊……得益于科技小院,一批“科技农民”快速成长。


    曲周科技小院


    教授变“农民”农民变“教授”


    “李老师,我家麦子被虫咬了,到底咋回事?”河北省曲周县白寨乡的村民吕志海攥着一截麦苗,火急火燎地冲进村西头的科技小院。听到声音,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李蕙赶忙迎了出来:“走,咱们地里瞧瞧去。”


    经过田间观察,李蕙指导吕志海调整麦苗养护方式。没过多久,麦田重现生机。


    这样的故事,在科技小院屡见不鲜。


    曲周科技小院是中国农业大学在全国建立的第一个科技小院。10多年前,张福锁和同事在曲周调研后,产生了强烈的共识:“上一代前辈治碱来解决粮食生产和安全问题;我们这代人,要探索农业高产高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


    会议室里,讨论异常激烈。


    “只有技术深度融入农村,才能让农业大变样。”


    “团队一年能发100多篇国际论文,但父老乡亲谁读论文?我们能不能到生产一线去,根据生产需求来做科技创新,在产业发展过程中培养新人?”


    “不能再住实验站了,必须住到农民中间去!”


    2009年,张福锁率队住进白寨乡一处废弃的院子,“从实验室搬到田间地头,把科技送到农民身边”的生动实践开始了。


    白天下地干活,晚上组织培训、传播农业技术。一批批来自中国农业大学、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的师生与曲周县农技人员一起,每年200多天待在科技小院。


    一场大风过后,白寨乡的玉米倒了一大片。农民急了想去扶,科技小院师生全体出动,劝说农民:不能扶秆子,扶了就坏了。果然,过了一段时间,那些倒伏的玉米自己拐了个弯儿,又长直了。收获的时候,玉米产量还不错。当地人伸出了大拇指。


    10多年来,科技小院开发、引进了测土配方施肥、小麦玉米精播等25项技术。眼见着收成好了,农民打心眼里认可科技小院,一有问题就主动找师生们咨询。


    调研时饿了,师生们就蹲在田埂上,卷着大葱吃大饼。他们个个晒得黝黑,干起活来如同“老把式”,耕地时拖拉机开得贼溜。培训老乡时,没有了文绉绉的专业术语,而是接地气的家常话。


    与老百姓同吃、同住、同劳动,让教授变成了“农民”。科技小院制定了零距离、零时差、零门槛、零费用的“四零”原则,确保技术推广一对一、手把手、全覆盖。


    师生们告诉记者,科技小院的成功,不只是推广了农业技术。更重要的是,它把科研人员和农民联结在一起,农民认可科技小院,打心眼里相信科技,激发了他们学科技、用科技的内生动力。


    师生们发现,只有让农民变成“教授”,才能形成科技兴农的良性循环。通过培训,科技小院培养了一批技术型农民,提高了农业技术应用率。


    科技小院的墙上,写着中国农业大学的校训“解民生之多艰育天下之英才”。


    第一次动员师生们下地时,张福锁讲了一个“实”字:“这个字像一个人头戴着一顶草帽——我们要下到地里,老老实实帮老百姓解决问题。”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李晓林又提了一个“思”字:“应该把心放在农民的田上。”


    如今,这两个字成为科技小院的准则。


    驻村早期,有学生不理解:“好不容易从农村考入北京,为什么又把我打回来?”有的学生一时不习惯农村劳作生活,心里难免有抵触情绪。


    科技小院要做好,老师要带好头。他们言传身教,帮助学生扎下来、沉下去。


    在科技小院,学生既是研究生,要搞研究、写论文;也是老师,要给农民讲课;还是技术员,要下田指导农民。曾经寡言内向的学生,如今面对几百个老乡能自信大方地讲两小时;有的学生从“十指不沾阳春水”到洗衣做饭样样精通,惊呆了来探望的父母。


    历经锤炼,老师对科技小院的学生刮目相看:“他们的眼睛是发光的。”


    大地不仅收获粮食,也产出学术成果。并没有专门奔着写论文的目的去,但过去10多年中,科技小院师生撰写技术专著10多部,发表学术论文400多篇。

    2023-06-06
  • 以教育之强夯实国家富强之基(人民论坛)

    近日,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3名航天员顺利进驻中国空间站,振奋人心。我国执行载人飞行任务的首位载荷专家桂海潮,来自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天员随身佩戴的辐射剂量仪,其核心元件采用了西北工业大学研发的探测器;在发射前,航天员顺利完成了由北京理工大学科研团队负责的两项科学实验的在轨操作培训及考核……源自高校的智慧和力量,为科教兴国写下生动注脚。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日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建设教育强国进行第五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先导”,强调“以教育之强夯实国家富强之基”,为新征程上加快建设教育强国指明了前进方向。


    从学前教育着力构建以普惠性资源为主体的办园体系,到全国2895个县级行政单位全部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均衡;从建成世界最大规模的高等教育体系、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发展阶段,到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明显加快、高职院校三年扩招413.3万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教育作为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作出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重大决策,推动新时代教育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格局性变化。我国各级教育普及程度达到或超过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教育现代化发展总体水平跨入世界中上国家行列,教育强国指数居全球第二十三位。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教育的需要、对科学知识和优秀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等目标任务,对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眺望前方的奋进路,尤应胸怀“国之大者”,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凝心聚力。


    筑牢理念,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科技是关键,人才是基础,教育是根本。回顾历史,国家繁荣昌盛、经济持续发展、人民生活美好的背后,无不蕴藏着科技立国、教育立国的基本逻辑。今天,人才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更加突显。必须深刻认识到,强国必先强教,中国式现代化需要教育现代化的支撑。要坚持把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作为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先手棋,把教育置于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优先位置来谋划和推进。


    实干奋斗,加快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明确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的目标。实现这样的战略目标,必须深刻把握我国教育发展的历史方位,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坚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各级各类教育的生命线,把服务高质量发展作为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任务,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坚持系统观念,统筹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坚决破除一切制约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思想观念束缚和体制机制弊端,全面提高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才能实现从教育大国到教育强国的系统性跃升和质变。


    国势之强由于人,人材之成出于学。如今,中小学已全部接入互联网、教学条件全面升级,职业教育吸引力不断提高,未来技术学院、现代产业学院、高水平公共卫生学院等高校专业特色学院培养大量紧缺人才,教师综合素质、专业化水平和创新能力大幅提升,终身学习体系和学习型社会建设日新月异……高质量教育体系正加快形成。锚定目标、凝聚合力、久久为功,我们一定能办好教育强国事业,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澎湃动能。

    2023-06-06
  • 全国共有少先队员11467.1万名

    本报北京6月1日电(记者杨昊)记者从共青团中央获悉:据全国少工委统计,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全国共有少先队员11467.1万名。


    全国共有基层少工委26.1万个。其中,中小学校少工委20.0万个,城乡社区、青少年宫等校外少工委6.1万个。全国中小学校共有少先队大队20.1万个,中队287.4万个。


    全国共有少先队辅导员623.3万名。其中,省、市、县级少先队总辅导员0.4万名,中小学校大队辅导员20.1万名、中队辅导员293.1万名,少先队校外辅导员309.7万名。

    2023-06-02
  • 欢庆“六一”!多地举行丰富多彩活动庆祝儿童节

    为庆祝一年一度的“六一”国际儿童节,连日来,各地纷纷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活动。缤纷多彩的校园、欢声笑语的氛围......孩子们用不同的方式欢度属于自己的节日。


    科技嘉年华、游园会——


    小小少年心中播下科学种子


    弹力动力车、眼球成像、空气液氮大爆炸、激光迷宫……日前,北京市东城区史家实验学校化身“科学乐园”,为小朋友们送上一场庆祝“六一”国际儿童节的科技主题嘉年华。孩子们通过体验式科学实验、双师科普大讲堂等,种下探索未知科学的兴趣,树立“当下勇当小科学家,未来争当大科学家”志向。


    西北工业大学附属幼儿园以“乐享游戏,绽放童年”为主题,设置了11个游戏体验区、近60种游戏活动。孩子们畅游在“泡泡世界”“水上乐园”“工大美食街”“皮影剧院”“星际迷航”“三航搭建”“露营营地”等游戏项目中,探索发现、大胆“探险”。


    日前,近2000名少年儿童走进北京市少年宫,打卡了一场妙趣横生的游园会。在百草园和树木分类区,设有“奇怪的斜坡”、巧取果汁、“吸星大法”、净化污水等18项科技创新类项目。孩子们与大自然亲密接触,欣赏自然中微小而美妙的细节,并在老师的带领下参与“植物敲拓染”艺术创作,留下了难忘的童年记忆。


    亲子互动、“小航家游中国“——


    孩子们在动手实践中收获快乐


    日前,北京市第五幼儿园开展了以“悦享运动健康未来”为主题的庆“六一”亲子嘉年华活动,涵盖体能、艺术、动手等方面内容。活动中,孩子们牵着“大朋友”,在“捕鱼达人”“小勇士闯关”“赛龙舟”等项目中感受快乐。


    “原来我在公园里买的兔子糖是我们国家的宝贝呀!”近日,四川省成都市青白江区大弯小学开展的“畅游成都·体验非遗”系列活动上,一位小朋友指着糖画骄傲地说。活动现场,丰富多样的木雕、绚丽多彩的蜀绣、让人惊讶的川剧变脸......孩子们在欢声笑语中感受非遗魅力,为童年留下一节生动的文化课。


    气球、蛋糕、小游戏......近日,湖南省长沙市南雅望城学校开展了“拥抱童年,欢度六一”活动,校园里、教室里满是欢乐喜庆的节日氛围。学校的“雷小锋”们不忘雷锋精神,团结协作、精心筹备,体验意义非凡的儿童节。


    今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附属小学的庆“六一”活动以“小航家游中国——嗨fun六一”为主题。活动上,学校以班级为单位组织摆放展台,每个展台代表一个中国的省份。各个展台独具特色:当地的历史、独有的美食、多彩的艺术、各异的风俗……在各班小小讲解员的解说下,孩子们足不出户就能“游遍”祖国的大好山河,感受不同地域的风土人情。


    “我们入队啦!”——


    新的少先队员戴上鲜艳红领巾


    有一种颜色,飘扬在胸前永不褪色,那是红领巾的颜色;有一种光荣,令人激动不已,那是接班人的光荣。日前,在北京市东城区史家胡同小学的操场上,710名一年级同学光荣加入了中国少年先锋队,老队员代表为他们戴上鲜艳的红领巾。4名少先队员代表用诗朗诵的形式表达了自己的坚定决心。


    5月31日,“兴童跟党走奋进向未来”庆祝“六·一”国际儿童节暨新队员入队仪式在北京市大兴区少年宫举行。北京市大兴区委副书记、区长刘学亮为新加入少先队的队员代表赠送礼物,鼓励队员们听党话、跟党走,为红领巾增光添彩,在少先队组织中茁壮成长。


    在北京市东城区少年宫举行的“少年心向党扬帆梦起航——我们共同成长”庆祝“六一”国际儿童节主题活动中,冬奥会护旗手闫振将一面曾经在天安门广场升起的国旗作为节日礼物送给孩子们,并以自己的经历坚定他们热爱祖国、热爱党的信念。

    2023-06-02
  • 寓教于劳,育才于勤(金台随笔)

    走进校园农场,挥锹铲土、提水浇灌,种下绿色的希望;系上围裙、烹饪一桌美食,在劳动中感受亲情、传承家风;动手动脑,体验木工、泥塑等非遗技艺,加深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如今,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劳动教育,让莘莘学子在实践中切实感悟到劳动之美。


    “不惰者,众善之师也。”生活靠劳动创造,人生也靠劳动创造。在孩子们心中深植劳动的种子,让他们懂得物力维艰的道理,培育自立自强的精神,才能使其在思想、品格上获得长久的滋养。自2022年秋季学期劳动教育“独立成课”以来,各学校对劳动课程换挡升级,劳动教育被淡化、弱化的现象得到扭转。越来越多人意识到,只有让孩子亲历情境、亲手操作、亲身体验,真正挥洒劳动的汗水,才能收获劳动的快乐、理解劳动的意义。


    劳动是成长的必修课,但如何上好这堂课,依然期待各方的实践与探索。劳动教育是“一课”,更是“一育”,加强新时代劳动教育,应该深刻理解劳动与教育的关系,既要防止坐在教室里讲劳动,也要避免“有劳动无教育”的现象。在播种、浇水、施肥的农事劳动中,引导学生树立亲近自然、保护环境的自觉;在整理书包、扫地、做饭的家务锻炼中,让学生感悟如何为家人和朋友带去爱与幸福;在社区服务、公共设施维护等公益劳动中,让学生意识到幸福生活源于无数人的默默付出与坚守……劳动是教育的手段,以劳引育,避免为劳而劳、流于形式,劳动育人才能取得润物无声的实效。


    劳动不只是体力的付出,更有助于内在价值观的生成和理性思维的提升。美好品德的培育、智力潜能的激发、健康体魄的锻造、审美水平的提升,往往都与特定的劳动场景密切相关。在劳动中讲述劳动者的感人故事,在学生心中播撒崇德向善的种子,这便是德育;在劳动中引导学生思考工具的工作原理并进行设计与改进,这便是智育;在劳动中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对美的构思与创造,提升学生创造能力和审美能力,这便是美育……从这个意义上讲,劳动教育不是孤立的教育形态,而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力抓手。


    如今,劳动教育有了更多的“打开方式”。比如,在北京师范大学天津附属中学,当讲到古代灌溉知识时,历史老师会带领学生走进博物馆,参观早期汲水工具,还会与学校木工工艺课互动,让学生动手制作水转翻车等模型;在广州市第五中学金碧校区,学生们在化学课上做豆腐,动手体验磨豆、过滤、煮浆、点卤等步骤,老师则适时为同学们讲解豆腐制作过程中的各种化学原理。生产车间讲思政、竹藤编里谈数学、建筑工地说物理、生态茶园聊地理等,像这样别开生面的劳动课,如今在各地教学实践中不断涌现,为劳动教育拓展了更广阔的空间。不断挖掘各学科课程蕴藏的劳动元素,打造衔接互动的劳动教育课程群,将更有助于在学科融通中实现劳动教育综合育人的价值。


    从“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到“劳则思,思则善心生”,诸多古训格言都彰显了勤俭自持的中华传统美德。今天,劳动形态发生巨大变化,但劳动精神永不过时。上好劳动教育这堂课,既要开好劳动教育专门课程,也要做到全科渗透,还需要学校、家长、社会的共同配合。期待各地积极探索劳动教育新形式,挖掘劳动教育新内涵,让学生在优质的劳动教育中感受快乐、提升素养、全面发展。

    2023-06-01
  • 两部门发布通知:鼓励全日制高校学生参加基本医保

    近日,国家医保局联合教育部发布通知,鼓励各类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包括民办高校)中全日制本专科生、全日制研究生参加高校所在地基本医疗保险,提高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面。


    国家医保局有关负责人指出,受各方面因素影响,近年来,在我国大学在校生人数不断增多的背景下,大学生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出现下降。为进一步保障大学生基本医疗需求,提高大学生健康水平,国家医保局联合教育部印发通知,以进一步提高大学生参保水平。


    据介绍,2008年印发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将大学生纳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范围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提出将大学生纳入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范围。在《指导意见》提出的自愿参保缴费和属地原则以及《“十四五”全民医疗保障规划》提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质量的基础上,通知更加注重有效扩面,要求各级医疗保障、教育部门要加强动员,统筹兼顾,鼓励各类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包括民办高校)中全日制本专科生、全日制研究生参加高校所在地基本医疗保险,提高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面。


    国家医保局表示,各地医疗保障部门要在2023年6月底前,主动深入高校和大学生群体,集中开展政策宣讲,提高政策知晓率,做好大学生参保服务工作。教育部门及各有关高校要为大学生参保提供便利。


    国家医保局同时要求,各地要采取措施,对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个人应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费及经基本医保支付后应由其个人负担的符合规定的医疗费用,通过医疗救助制度、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和社会慈善捐助等多种途径给予资助,切实减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医疗费用负担。


    此外,国家医保局强调,各级医疗保障部门、教育部门要协同合作,建立工作联动与数据共享机制,不断优化参保流程和就医管理措施,不断提高大学生医保参保和医疗保障水平。(记者邱玥)

    2023-06-01
  • 十八部门联合发文 中小学生科学素质提升有了行动指南

    教育部等十八部门29日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旨在适应科技发展和产业变革需要,从课程教材、实验教学、师资培养、实践活动、条件保障等方面强化顶层设计,充分整合校内外资源,推进学校主阵地与社会大课堂有机衔接,为中小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科学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质,培育具备科学家潜质、愿意献身科学研究事业的青少年群体。


    当前中小学科学教育的总体进展如何?为什么需要十八个部门参与,各部门主要任务是什么?对此,记者采访了教育部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负责人。


    中小学生科学学业表现整体良好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得到全面加强。最新一次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显示,中小学生科学学业表现整体良好,约八成学生达到中等及以上水平。在最近一次举行的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中,我国参测的四省市学生的阅读、数学、科学成绩在所有参测国家(地区)中均名列第一。随着教育优质均衡的推进,中西部及农村地区学生科学学业水平加快提升。


    为什么要出台《意见》?“科学教育是提升国家科技竞争力、培养创新人才、提高全民科学素质的重要基础。经过不懈努力,中小学生科学教育水平及科学素质持续提升,青少年科学教育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面对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加速演进浪潮,面对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目标要求,我国科学教育还存在着基础总体薄弱、区域发展不均衡、科学教育资源尚未有效整合、师资力量薄弱、实践教学实施程度较低、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发现和培养机制仍需突破等问题和不足,亟待加强和改进。”这位负责人说。


    十八部门联动,形成“大科学教育”格局


    一部文件,为什么需要十八个部门参与?各部门主要任务是什么?


    对此,该负责人给出解答:《意见》是由教育部牵头,中宣部等十八个部门联合发布实施的,充分体现了各方面对科学教育的高度重视。科学教育涉及校内校外、课内课外,不仅内容广泛,而且科学教育场馆(所)、实践基地、数字平台、人才项目等相关资源也分散在各个部门、领域、行业,需要各方面齐抓共管,凝聚合力。十八个部门当中,有负责牵总头、抓协调的,有负责宣传发动、营造氛围的,有负责组织动员、提供保障的,有提供资源、具体实施的,有提供智力支持、人员支持的,等等。大家各司其职,通过建立教育部门牵头、有关部门齐抓共管的科学教育工作机制,形成“大科学教育”格局,全面系统推动科学教育落地见效。


    记者了解到,《意见》着力破解现阶段我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主要部署了三方面任务——


    一是在“实”字上下功夫,改进学校教学与服务。针对一些地方和中小学对科学教育重视程度不够,科学教育专业师资配备率低、缺口大,实践教学实施程度较低等问题,要健全课程教材体系,完善科学教育标准,深化学校教学改革,拓展科学实践活动,纳入课后服务项目,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二是在“宽”字上做文章,用好社会大课堂。针对一些地方校内外科学教育融会贯通不足,社会协同支持机制未有效建立等问题,动员社会各方参与并提供资源和课程,引导企业援建基地,鼓励高校和科研院所主动对接中小学,推动全媒体传播,优化数字智慧平台,丰富科学教育资源。


    三是在“同”字上找突破,做好相关改革衔接。要规范科技类校外培训,严格竞赛活动管理,统筹拔尖创新人才项目,推进中高考内容改革,实施家庭科学教育,开展科学教育研究。


    统筹做到“实”“宽”“同”,增效不增负


    这位负责人说,《意见》聚焦改进学校教学与服务,实施“校内科学教育提质计划”重点项目,建立工作台账,开展排查指导。保质保量完成教学和实验课规定动作,拓展科学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兴趣,培育学生科学梦想。特别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从源头上加强高素质专业化科学类课程教师供给。在专业培养、师资培训、岗位编制、评价机制等多个环节加强中小学科学类课程教师、实验员等队伍建设。


    对于做宽校外科学教育资源,他介绍,一是盘点、精选、补充资源,全面动员相关单位,加强场馆、基地、营地、园区、生产线等资源的建设与开放,为校外教育提供物质基础。二是强化供需双方对接,明确要开展科学教育的时间和次数要求,让参与方式变“短期”为“常态”,实现校外科学教育与学校的“双向奔赴”。三是加强宣传介绍,加大对科学教育资源的宣传推介力度,让科学教育资源获取方式家喻户晓,让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成为社会风尚。


    科学教育与以往的相关工作都有关联,如何兼顾配套改革?


    “与规范校外培训工作协同。引导科技类非学科培训机构,既要传授知识,又要立德树人,培养学生科学精神。与科技类竞赛同向。引导孩子们不仅要参加竞赛,而且要培育‘献身科学’精神,不断增强家国情怀。与‘中学生英才计划’‘强基计划’等各类英才计划统筹。不能借科学和创新之名‘一窝蜂’上项目,要明确侧重,相互配合,共同服务于学生成长。完善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加强实验考查,注重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和实践能力。总之,既要统筹增效,又不能增负。”该负责人说。


    力争中小学科学教育3到5年内有大突破


    科学教育资源广泛分布在各个部门、领域、行业,经常出现资源重复建设、结构性缺项、供需双方缺乏精准对接等问题,致使资源浪费或无法有效利用。面对这一问题,该如何破解?


    教育部的思路是,在现有科学教育资源和工作机制基础上,做好科学教育社会课堂阵地集群构建。充分利用数字化技术探索智能化管理,依托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科学教育”专题建设,搭建中小学科学教育研讨交流平台,以“线上”与“线下”相融合的方式,集成全国各类科学教育资源。通过“菜单式”“自助型”等模式,实现科学教育资源提供方与需求方的对接,进一步推广优质资源,提供优质服务,提高利用效率。


    如何确保薄弱地区、薄弱学校及特殊儿童群体在科学教育中“一个都不能少”?


    “在工作原则上,我们要求强化宏观调控,将各类项目和有形资源向中西部地区、农村地区、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及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倾斜,对薄弱学校及特殊儿童群体进行关心帮扶指导。在硬件支持上,安排建设‘中西部地区科学教育场所援建工程’等项目。”该负责人说,在资源供给上,明确探索利用先进技术手段弥补薄弱地区、薄弱学校及特殊儿童群体拥有优质教育教学资源不足的状况。在社会动员上,部署引导社会组织对口援建,尤其是与高精尖技术密切相关的企业为薄弱地区、薄弱学校援建科学教育场所,提供设备、器材、图书、软件等,培训专业人员。


    据了解,为确保《意见》取得实效,教育部将建立科学教育工作机制,定期召开联合会议进行调度,组建专家团队,加强谋划指导和推动落实,确保进度有人管,问题有人答,难题有人帮。“我们还将定期对青少年科学素质进行监测,公布相关结果,指导工作进度落后地区有针对性地改进,力争用3到5年时间使中小学科学教育有大的突破性进展。”

    2023-05-31

  • 首 页  上一页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下一页    尾 页  

    版权声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5 8629 6259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696号 蒙ICP备16001043号-5